第二章船用雷达设备天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6
船用雷达的操作和使用船用雷达是船舶上常见的导航设备,它通过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来探测周围环境,并提供相关的信息给船舶驾驶员,以确保航行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船用雷达的操作和使用的详细说明。
1.雷达系统组成船用雷达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雷达发射器:产生微波信号并向四周发射。
-雷达接收器:接收反弹回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像。
-显示器:显示雷达所接收到的图像,并提供相关的信息。
-软件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雷达的各项参数和功能。
2.雷达的工作原理船用雷达利用微波信号来测量和跟踪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当雷达发射器发射出的微波信号遇到物体时,一部分信号会被物体反射回来,雷达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后,通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形成雷达图像。
3.雷达的操作步骤以下是一般的雷达操作步骤:-打开雷达开关:将雷达接通电源,打开相关开关。
-设置雷达参数:根据航行需求,设置雷达的工作频率、功率、扫描范围等参数。
-定位雷达:将雷达安装到适当的位置,确保雷达可以360度无阻碍的扫描周围环境。
-调整雷达扫描模式和范围:根据航行需求,调整雷达的扫描模式和范围,可以选择水平扫描、垂直扫描、或者组合扫描等模式。
-观察雷达图像:通过观察雷达的显示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航道、目标物体、岩礁、其他船只等。
-自动或手动跟踪目标:根据需要,雷达可以根据用户设置自动跟踪目标,也可以手动选择跟踪目标。
-分析和决策:根据雷达提供的信息,船舶驾驶员进行分析和决策,选择适当的航向和航速。
4.雷达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船用雷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设置雷达参数:根据航行条件和需求,合理设置雷达的频率、功率、扫描范围等参数,以获取准确的雷达图像。
-关注目标物体:通过观察雷达图像,及时发现与船只航行有关的目标物体,如其他船只、浮标、岩礁等,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定期校准雷达:定期对雷达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持雷达设备的清洁。
船用雷达0引言雷达概念形成于20世纪初。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为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的电子设备。
它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感兴趣的目标,测定有关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状态参数。
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船上装备雷达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后逐渐扩大到民用商船。
1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给天线。
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传播。
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雷达的方向,被雷达天线获取。
天线获取的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送到接收机,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
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
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机处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显示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
2船用导航雷达2.1 船用导航雷达简介船用导航雷达(marine radar )是保障船舶航行,探测周围目标位置,以实施航行避让、自身定位等用的雷达,也称航海雷达。
它特别适用于黑夜、雾天引导船只出入海湾、通过窄水道和沿海航行,主要起航行防撞作用。
2.2 船用雷达与普通雷达的区别一般雷达把自身作为不动点表示在平面位置显示器的中心。
但在航海中,船舶自身在运动,总是与固定目标或运动目标作相对运动。
适应航海环境的雷达,应是真正运动的雷达,须能自动输入船舶自身的航速和航向,数据必须相当准确。
2.3船用导航雷达的最小作用距离—盲区导航雷达是用来探测水上目标的方位和距离,它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全天候引导船舶进出港口、码头和海上安全航行。
导航雷达最大作用距离主要取决于雷达脉冲的传播天线,如雷达天线高度、目标大小、形状及反射天线等。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渔船导航管理,保障渔船航行安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管辖水域从事捕捞、养殖等渔业活动的渔船的导航管理工作。
第三条渔船导航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渔船导航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渔船导航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渔船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依法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导航设备,并对渔船导航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六条渔船驾驶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航行技能和导航知识,取得渔业船舶驾驶员资格证书。
第七条渔船导航管理应当与海洋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养护等工作相结合,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导航设备第八条渔船应当配备以下导航设备:(一)航海图、海图、航道图等航行资料;(二)船用雷达、电子海图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等电子导航设备;(三)船舶通信设备;(四)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五)其他必要的导航设备。
第九条导航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和更换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条渔船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对导航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一条导航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渔船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换,并保证渔船安全航行。
第三章导航人员第十二条渔船驾驶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身体健康,符合航行要求;(三)取得渔业船舶驾驶员资格证书;(四)熟悉所驾船舶的航行性能和导航设备。
第十三条渔船驾驶员应当参加渔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提高航行技能和导航知识。
第十四条渔船驾驶员在航行过程中应当:(一)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和程序;(二)正确使用导航设备,确保船舶安全航行;(三)密切关注航行环境,做好应急预案;(四)及时报告船舶航行情况。
第四章导航管理第十五条渔船导航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实时监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利用导航设备实时监控渔船航行情况,确保渔船航行安全;(二)信息共享:渔业主管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共享渔船导航信息,提高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应急处置: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渔船航行事故。
船用雷达的操作方法
船用雷达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打开雷达电源:首先将船用雷达的电源开关打开,确保雷达设备能够正常供电。
2. 调整雷达参数:设置雷达的工作参数,例如雷达的功率、增益、频率等。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雷达的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工作效果。
3. 打开雷达显示器:将船用雷达的显示器打开,以便观察雷达回波图像。
根据雷达设备的类型和型号,雷达显示器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能是与雷达设备集成在一起的。
4. 设置雷达扫描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雷达扫描模式,例如水平扫描、垂直扫描、容许扇形扫描等。
不同的雷达扫描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和环境。
5. 观察雷达回波:通过雷达显示器观察雷达的回波图像。
回波图像通常显示船周围的物体和障碍物的位置、距离和大小等信息。
6. 根据雷达回波进行导航:根据雷达回波图像,结合其他导航设备(例如电子地图、GPS等),进行航行导航。
根据雷达回波的位置和特征,及时调整船只航向,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7. 维护和保养雷达设备:定期进行雷达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雷达天线、检查设备连接和电源等,以保证雷达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船用雷达的操作方法可能会根据具体的雷达设备型号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船用雷达之前,建议阅读并熟悉相关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