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强制换羽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养鸡怎样强制换羽
养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那么鸡的换羽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时的强制换羽,以取得较好的收入,决不能盲目进行。
一、换羽前准备
⑴换羽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天和秋天,温度处在不高不低时节。
⑵换羽前要淘汰病弱和不产蛋的鸡,根据鸡群体质,淘汰率不等,一般在1-5%之间。
⑶强制换羽前15天,做好鸡的新城疫的接种工作。
⑷强制换羽前要清除舍内粪便和彻底消毒一次。
二、具体方法
停料不停水与自然光照相结合。
对强制换羽的鸡群停止喂料,一般停料时间为10天左右,在停料期间要仔细观察鸡群状况,当鸡群停止产蛋,羽毛开始脱落以后开始喂料,喂料量要逐渐加大,10天左右恢复正常采食量,这时鸡的产蛋量也开始逐渐上升,从断料开始约45天产蛋量达80%以上,在断料期间不能断水和采用自然光照。
三、注意事项
⑴强制换羽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温度不低不高的春秋季节,气温在15-25℃最好。
⑵强制换羽时鸡的饲料,喂量要逐渐增加,且前5天用青年料,5-10天用过渡料,10天以后用产蛋鸡料。
⑶在换羽期间不能做任何免疫,换羽后体质转好后,再做预防接种,以取得良好免疫效果。
⑷对正发病的鸡群不能强制换羽,病好以后再进行强制换羽。
⑸光照制度:光照要逐渐增加。
初冬蛋鸡人工强制换羽四法等初冬,蛋鸡在第一个产蛋高峰期过后,产蛋量下降。
当下降到50%以下时,对蛋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提高第二年产蛋期的产蛋量8~12%,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一些养鸡户来电话询问,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根据当地养鸡大户刘新英等人的成功经验和请教一些专家介绍以下几种换羽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激素法就是通过给蛋鸡肌肉注射激素促进其停产和换羽,该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
使用此法前12天去掉人工光照,鸡可自由采食、饮水,保留自然光照。
然后每只鸡肌注30毫克孕酮,主翼羽和副主翼羽很快就脱换,40~50天后开始产蛋。
二、饥饿法鸡群停料时间为17天,停水2天,期间可少量给予饲料、饮水,停止人工光照。
到第18天,再将光照增加到16小时,开始定时供料,每只鸡30克,中午1次供给。
第19天,每只鸡供料60克,分上、下午2次供给。
第20天,每只鸡供料90克,分早、中、晚3次供给。
第21天恢复自由采食。
该法特点是,停料后5天鸡群全部停产,30天后产第一枚蛋,57天后产蛋率达到50.7%,85~130天产蛋率在70%以上。
三、化学法该法就是通过在鸡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钙、食盐等,等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喂正常产蛋鸡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周期。
其方法是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纯度高于99.7%)2.5%,搅拌均匀后让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加入氧化锌后,蛋鸡的食欲、采食量、体重、产蛋率均下降。
到第4天,其产蛋率下降75~80%。
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为零。
等鸡群停产后,去掉氧化锌,蛋鸡的食欲、产蛋率均上升。
去掉氧化锌后25~30天,产蛋率可恢复到50%以上。
四、饥饿、化学综合法该法的优点是:安全、简单易行、换羽快速、休产期短、恢复产蛋快等,但仍有化学法母鸡换羽不彻底、恢复产蛋早、产蛋率下降也快等的缺点。
其实施方法是:给蛋鸡断水、断料2.5天,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然后开始给水,第三日起让鸡自由采食含锌粉2%或2.5%硫酸锌的饲料,连续7天。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
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
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失败,反而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我们总结出了几点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确定适宜的换羽季节和时间。
一批鸡何时进入强制换羽阶段,主要是根据经济因素、鸡群状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的。
在炎热和严寒季节进行强制换羽,会影响换羽效果。
一般根据市场需要,避开严寒的酷暑季节,对62―72周龄的产蛋鸡进行有选择地强制换羽,效果较好。
(二)进行鸡群的选择及整顿。
它是影响换羽后产蛋率高低的关键,也是降低换羽过程中鸡只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以保证达到理想的换羽效果。
首先选择的应是第1年产蛋率高的鸡群;其次要剔除鸡群中的大肚子鸡,淘汰病、弱、残次、过肥、过瘦和精神不振的鸡只,同时也要把已经自然换过羽的鸡和精神不振的鸡只去除,使鸡群整体精神状态良好。
所以,一般选择体重在1500―1700克的健康鸡群作为换羽对象,但要求同一品种鸡的体重均匀度至少要保持在85%以上。
(三)疾病防治。
在强制换羽过程中,鸡群经历停水、停料后,抵抗力很弱,一旦感染疾病,会造成大批死亡,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常在换羽前1周注射鸡新城疫i系苗,并对鸡舍和周围环境消毒,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同时工作人员也必须严格消毒。
并预备好换羽时所需的饲料及生物药品等。
(四)做好环境控制。
1、温度:一般控制在15―25℃。
蛋鸡化学法强制换羽技术摘要通过使用高锌饲料对鸡群进行饲养,可使鸡群快速换羽。
进行强制换羽后,鸡群精神状态良好,体质明显比换羽前增强,并且提高了鸡群的产蛋率,有效延长了其利用年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蛋鸡;强制换羽;高锌饲料近年来,养殖业成本不断加大,特别是苗鸡和饲料价格不断攀升。
在蛋鸡生产中,引入适用技术,延长生产年限,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笔者通过强制换羽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蛋鸡的整体经济效益。
现将主要过程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涡阳县城西张军养鸡场,场址建在涡阳县城西俞庄村村西200m,全场占地1hm2,设计合理,环境适宜。
共饲养不同批次的蛋鸡、种鸡12 000只,进行强制换羽的目标鸡群为3 000只,品种为罗曼商品代蛋鸡,约430日龄,时产蛋率为54%。
2强制换羽前准备工作2.1消毒观察鸡群,用5%的百毒杀对鸡舍进行带鸡喷雾消毒,同时舍温提高2~3℃。
2.2选鸡对实施强制换羽的鸡群,进行严格的淘汰。
一般不选择病、弱、过度消瘦和过度肥胖、精神萎靡的鸡,对病鸡特别是白痢病患鸡、体弱体残、不产蛋鸡也予以淘汰,使换羽鸡的体重和精神状况达到一致,这不仅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也是对鸡群进行体重控制的要求,以保证鸡群体重下降的一致性、开饲的一致性和恢复产蛋的一致性,达到理想的换羽效果。
2.3 驱虫采用左旋咪唑按20mg/kg体重拌料投服。
2.4光照调节光照是换羽成败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子,因为光照与鸡卵巢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
将鸡群每天16h的光照每天减少2h,4d后光照达到每天8h。
3换羽过程从各个笼中随机抽取50只鸡,用电子称进行称重,每10只1组,取5组均重,再平均后得1只鸡重1 842g。
对这50只鸡进行标记,使用塑料脚套,以备下次称重。
对目标鸡群一晚通宵光照后,仍光照8h,在粉料中掺入3%的氧化锌饲喂鸡群,正常给水,每次喂给量宜少,因为这种饲料适口性不好,会降低鸡的食欲,适量投料可以减少饲料损失。
强制换羽管理要点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与内分泌有关,由于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结果引起卵泡萎缩,同时甲状腺可分泌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显著增加。
这些激素分泌的不平衡,诱导蛋鸡停产、更换新羽。
蛋鸡自然换羽所需时间很长,约需3-4个月,在现代化规模养殖中,养殖户通常采用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可明显缩短全群的换羽时间,换羽整齐,恢复产蛋时间比较整齐,第二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也高于自然换羽。
而且强制换羽可以延长蛋鸡的使用年限,节省培育新母鸡所需的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目前经过第一次强制换羽的蛋鸡可饲养到120周左右,经过第二次强制换羽的蛋鸡可饲养到140周左右再淘汰。
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强制换羽后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强制换羽的管理。
强制换羽前的准备:1、整顿鸡群。
换羽前一周,首先要挑拣出鸡群中的干板鸡、大肚子鸡、弱鸡和残鸡,使鸡群整体精神状态良好。
其次要去除体重过轻和过重的鸡只,过轻的鸡会由于承受不了持续的饥饿而过早死亡,过重的鸡经过持续饥饿后达不到强制换羽的最佳效果。
2、添加石粉。
换羽前一周在产蛋鸡饲料中额外添加5%的石粉。
3、称重。
在停料第一天,分别在料线的前端和末端选50只鸡,测定这100只鸡的空腹体重,并将这100只鸡做好标记,以后的失重率以此次体重为基准,目标是体重减少至18周龄体重或失重率约为25-30% 。
强制换羽后的管理:1、电解多维和鱼肝油的添加。
从换羽前一周至恢复喂料后一周的期间内,饮水中要添加电解多维;恢复喂料后一周添加鱼肝油。
2、光照。
在断料当天,光照从16 h骤然降至8 h,恢复喂料后,突增至12 h,光照增加幅度由1 h逐渐减为15分钟,最后光照增加至16 h,保持稳定。
3、清粪、消毒。
要及时清理鸡粪,进行带鸡消毒。
4、恢复喂料后,喂料量要由少到多,经过两天过渡再恢复自由采食,否则易引起过度采食,导致嗉囊膨胀或食欲停滞,影响后期生产性能。
蛋鸡强制换羽的基本过程根据强制换羽的措施不同,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法(激素法)、化学法、畜牧学法(饥饿法)和综合法(畜牧学和化学法结合)。
其中畜牧学方法是最常使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停止供料即可。
强制换羽方案的三要素是停水、绝食和停光,有时三个要素同时实施,有时仅实施两个要素。
强制换羽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强制换羽前的准备期,强制换羽实施期(产蛋率迅速下降至休产),强制换羽恢复期和第二产蛋期四阶段。
1. 准备期是指第一产蛋期末,实施强制换羽前的一周时间,在此期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换羽时间,制定换羽方案,然后选择健康鸡进行换羽。
换羽前进行新城疫等疫病监测,对鸡群进行免疫,进行断喙防止因饥饿引起啄癖,称重以监测失重效果,准备补钙和恢复期饲料。
2. 实施期是指从执行强制换羽各项措施的第一天开始到鸡群体重下降至25%-30%左右时为止或死亡率达 3%时止。
在此期间,产蛋率迅速下降至鸡群完全停产,鸡的体重迅速减少,羽毛开始脱落。
不同的换羽方案实施期停水、停料和光照控制不同,将在换羽方案中叙述。
3.恢复期指鸡的体重失重达 25%-30%之后,恢复喂料,体重逐渐增加,脱掉旧羽换为新羽,产蛋率重新达到 5%时为止。
4.第二产蛋期指鸡群恢复生产,产蛋率从 5%至鸡群淘汰为止。
根据强制换羽的措施不同,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法(激素法)、化学法、畜牧学法(饥饿法)和综合法(畜牧学和化学法结合)。
其中畜牧学方法是最常使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停止供料即可。
强制换羽方案的三要素是停水、绝食和停光,有时三个要素同时实施,有时仅实施两个要素。
强制换羽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强制换羽前的准备期,强制换羽实施期(产蛋率迅速下降至休产),强制换羽恢复期和第二产蛋期四阶段。
1. 准备期是指第一产蛋期末,实施强制换羽前的一周时间,在此期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换羽时间,制定换羽方案,然后选择健康鸡进行换羽。
换羽前进行新城疫等疫病监测,对鸡群进行免疫,进行断喙防止因饥饿引起啄癖,称重以监测失重效果,准备补钙和恢复期饲料。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作者:姜士彬来源:《家禽科学》2020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S831.4 ; ; 文献标识码:C ; ;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6-0027-03鸡人工强制换羽是通过人为地给予刺激、干预,改变鸡内分泌及激素水平,使鸡体重及卵巢重量经历先下降而后恢复的过程,让鸡群集中换羽,重新焕发青春,进而进入又一个产蛋周期的方法。
通过人工强制换羽,可延长高产鸡群使用年限,改善蛋壳质量,降低后备鸡培育时间及成本;一般情况下,第二个产蛋期产蛋尖峰比前一产蛋期低(5%左右),产蛋持续期也相对较短(10%~20%),鸡蛋卫生指标如肠炎性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性往往会有所增高。
1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及意义1.1 ;换羽生理及机制 ;在自然状态下,蛋鸡在后备鸡阶段要经历3~4次换羽(第一次:2~4周龄;第二次:8~11周龄;第三次:18~22周龄);在产蛋期,当周龄达到62~72周或处于秋冬季节,部分鸡会逐渐换羽,但鸡只换羽时期及换羽速率不很一致,通常需4~6周才完成换羽,部分鸡的换羽会导致鸡群产蛋率下降。
鸡换羽先后顺序通常是:颈部-胸部-背部-主翼羽-副主翼羽-尾羽,高产鸡换羽时间较迟,且换羽速度快。
随着育种的进步和营养及饲养管理的改变,这种因换羽而引起的产蛋下降现象逐渐得到改善。
鸡的换羽与内分泌变化、光照、日龄等因素有关。
由于光照的影响,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改变内分泌及激素水平,调控换羽及产蛋。
老年鸡由于卵巢分泌的类固醇及血液中促黄体激素(LH)含量的下降,导致雌激素及孕酮水平下降(50%),同时,甲状腺素(T4)及肾上腺素(AMH)水平上升,进而诱发换羽。
换羽期间,鸡只生理上有几方面变化,包括体重变化与恢复、生殖系统/器官的闭锁与恢复、产蛋停止与恢复、羽毛脱落与恢复、激素变化。
1.2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目的及意义 ;通过人工强制换羽,使老龄鸡群生殖系统统一重新得到复苏,换羽时间较为集中,为下一个繁殖季节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人工强制换羽,可改善老龄鸡蛋壳质量,规避后备鸡培育需较长时间的弊端(一般换羽后6~7周50%开产),节省后备鸡培育费用,尤其是市场行情好时能尽早地让鸡群产蛋,增加经营效益。
畜牧与饲料科学 A 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0,31(8):142—143 蛋鸡强制换羽技术 张家帅 (安徽省霍邱县王截流乡畜牧兽医站,安徽霍邱237471)
摘要:在规模化养鸡生产中,为了避免鸡群休产换羽期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常对蛋鸡实行强制性换羽。该方法可延长蛋 鸡的经济寿命,降低育成所需费用,增加蛋重,提高蛋壳质量,是现代养鸡的重要技术之一。主要对换羽前的准备和换羽 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该技术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蛋鸡;强制换羽;技术 中图分类号:¥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0)08—0142—02
在自然条件下,成年母鸡在产蛋1年后的秋末冬初开 始换羽,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人工选择和个体间 的差异,每只鸡换羽时有先后和快慢的不同,有的鸡换羽时 不休产.有的鸡换羽时休产。这样全群鸡全部换完羽至少持 续3 ̄4个月,不能产生明显的第2个产蛋高峰.给饲养管理 带来很多不便,同时,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强制换羽就是 用人工方法,通过各种应激,使鸡在短期内全群停产换羽, 然后重新产蛋,尽快进入第2个产蛋周期。 1换羽前准备 换羽前要做好如下准备:①要整群。淘汰鸡群中的病 鸡、弱鸡和已换过羽的鸡。把正在换羽和刚换完羽的鸡挑出 来单养.不进行强制换羽.因为这些鸡刚长出新羽或正在长 收稿日期:2010—07—24 作者简介:张家帅(198O一),男,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 医技术推广工作。 新羽.若再经受强制换羽的强烈应激,会导致换羽时间延长 和死亡率增加。②换羽前1周,进行1次鸡新城疫免疫,保 证第2个产蛋周期的安全生产。地面散养的鸡,换羽前1周 除进行鸡新城疫免疫外,还要驱虫和灭鸡虱。③要控光。用 塑料布、麻袋等材料遮挡窗户,缩短光照时间,同时给鸡创 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能防止互相啄食。④要做好恢复给料的 准备工作。⑤换羽开始前至少称30只鸡的个体体重,供换 羽过程中测量鸡体减重率并进行参考。 2换羽方法 强制换羽时间根据鸡的日龄、生长性能、鸡群自然换羽 情况和季节而定。一般成年母鸡产蛋1年.产蛋率在50%以 下.鸡群内已有鸡开始换羽时可开始进行强制换羽。强制换 羽有以下几种方法。 2.1畜牧学换羽法开始换羽前通宵光照。换羽前3 d断 料、断水。第4天恢复给水(停水长短要根据天气确定,热天
母鸡畜牧学强制换羽法
鸡经过一段较长的产蛋后,要进行彻底的自然换羽,但自然换羽的时间较长,约14-16周,为了提高鸡场的经济效益,减少育成鸡培育费,采取人工换羽加速这一过程,这样能延长鸡的生产周期,提高蛋的品质和鸡群的质量,既对生产有利,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有畜牧学法、化学法和激素药物法等。
经过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一般是采用畜牧学法——饥饿法强制换羽。
其蛋鸡的强制换羽程序如下:
畜牧学强制换羽法处理简便,安全,死亡率低,费用少,全换羽期平均每只鸡仅需药费0:05元,由于强制换羽期间停食和少食,与自然换羽比较,节省饲料5%—6%,母鸡几乎不失体重,应激少,经恢复的鸡群能迅速产蛋,一般在采取措施的7-9周内,全群产蛋率达50%,并且比新母鸡提早120-140天,生产性能较高。
蛋鸡秋季需强制换羽
产蛋鸡群经过盛夏营养消耗很大,体质明显下降,大部分鸡开始
停产换羽。鸡的自然换羽时间长达14~16周,甚至更长。实行
人工强制换羽可缩短蛋鸡的换羽期限,减少经济损失。
○
1.化学与饥饿相结合。首先断水、断料两天半,同时停止
补充光照,通过限制饲养促使鸡群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失调,
从而达到鸡群同步换羽的目的。而后开始供应饮水和少量饲料,
并从第3天起给鸡群供应含有2%硫酸锌的产蛋料,到第10天饲
喂正常的产蛋料,并恢复补充光照。一般2个月过后鸡群可集中
同步重新产蛋,比自然换羽提高产蛋率9%~12%。
调整饲料与营养。在蛋鸡换羽期间,要防止其因饥饿采食垫
草、砂土、羽毛等杂物。恢复给料时应逐渐增加饲料的供应量,
并提供足够的采食位置,保证所有的鸡能同时吃到饲料,避免采
食过量和偏食。蛋鸡日粮中的钙含量应该逐渐增加到3%~4%,
同时供给足够的维生素B、青绿饲料和发芽饲料等,给足饮水,
光照逐渐增加到14~16小时。
整编鸡群与防疫。由于鸡的产蛋量每年递减15%~20%,所
以对超过使用年限的鸡群必须趁换羽期及时淘汰,同时检出病鸡、
低产鸡,以降低饲养成本。在换羽期间可进行鸡新城疫、禽霍乱、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及驱虫工作。
蛋鸡强制换羽技术
一(强制换羽的原理: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
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春雏产蛋一年后,脱落,重新长出新羽,这一过程叫做换羽。
自然换羽与内分泌有关,因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结果引起卵泡萎缩;同时换羽时甲状腺分泌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素增加,激素分泌失去平衡,诱导停产、换羽。
鸡自然换羽时间很长,约需3,4个月。
换羽时需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
因此,在换羽期间往往停止产蛋。
鸡换羽的顺序一般为:头部一颈部一胸部及两侧一大腿根一背部一主翼羽和副主翼羽一尾羽。
鸡换羽时间的长短对母鸡的全年产蛋量有影响。
高产鸡换羽较迟,羽毛脱落和新羽生长速度较快,而低产鸡换羽早,羽毛脱落慢,新羽长出也很慢。
自然换羽的鸡群个体间差别很大,换羽有先有后。
换羽后再产蛋也有早有晚,鸡群产蛋不整齐,产蛋高峰来的晚,高峰也较低。
人工强制换羽是用各种人工应激手段(如营养限制等)的刺激处理后,在应激因素作用下,鸡体内所发生的器官和系统特有的形态学和机能性的变化过程。
使鸡体促黄体释放激素(LHRH)的感受性降低,因而,使血中的促黄体素量下降。
这又导致了来自卵巢而作用于卵泡的雌激素分泌量降低,其结果使卵泡萎缩,引起休产、换羽。
试验证明,生殖器官是按体重减轻的比例萎缩的,强制换羽后,随着体重增加生殖器官也再次增大,促黄体素和雌二醇量也急剧恢复。
因此,体重就成为强制换羽中生殖器官状态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增加光照时间就促进排卵,反之,就抑制排卵。
所以,在强制换羽中,照明时间应趋减少,切勿延长,这对完全停产也有促进作用,绝食处理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刺激母鸡恢复产蛋。
强制换羽后要用高蛋白饲料,供应充足的蛋氨酸和胱氨酸,促进羽毛迅速再生,使母鸡尽早恢复换羽前的产蛋率。
二(强制换羽的优缺点:人工强制换羽,一般鸡群在几天内就可全部停产。
停产仅两个月左右,即可再开产。
与自然换羽的鸡群相比,产蛋比较整齐,产蛋高峰到的早,高峰期的产蛋率也较高。
(1)强制换羽的优点:?提高第二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缩短全群的换羽时间,换羽整齐,恢复产蛋时间比较整齐,产蛋量比自然换羽高9,左右;?母鸡产蛋6,8个月后,蛋壳变薄,破损率也随之而增高。
强制换羽使母鸡的生殖系统有一段恢复时期,并重新增强了机能,因而蛋壳质量较佳;?延长鸡的使用年限,节省培育育成新母鸡的饲料,降低蛋的成本;?第二个产蛋期的蛋重较大;?第二个产蛋期的母鸡成活率高,因在强制换羽前已将病弱鸡淘汰。
老鸡的抗病力较强,所以剩下的鸡成活率高。
(2)强制换羽的缺点:?第二个产蛋期比第一个产蛋期少3,5个月;?产蛋率较低,产蛋量比第一个产蛋期约降低15,,20,;?强制换羽后,第二个产蛋期的饲料效率较低;?蛋壳品质在第二个产蛋期的3,4个月即迅速下降;?减少对市场供应淘汰母鸡的数量。
是否采取强制换羽,取决于经济效果。
如果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第一个产蛋期的产蛋水平较高,则第二个产蛋期就长,产蛋率也较高,破蛋率和母鸡死亡率也低,可以采用。
否则鲜蛋的成本要提高。
三(强制换羽的准备工作与鸡群条件:鸡群须在近期做预防接种,至少应在强制换羽前一周进行。
为减少换羽期的死亡率,应在强制换羽之前及时将病弱鸡、体重过轻的和低产鸡淘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准备好强制换羽时所需的饲料等。
强制换羽的鸡群必须健康状况良好,产蛋水平较高。
否则,进行强制换羽后,死亡率会很高,短期内体质也很难完全恢复,如鸡群原来的产蛋水平就不高,第二个产蛋期也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果。
四(强制换羽的方法: 强制换羽有很多种方法,归纳起来有化学的、激素的和畜牧学的等三种方法。
1.化学的方法: 主要通过在鸡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碘、钙、食盐等,使鸡在一段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的上述物质,造成鸡体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功能失调,使母鸡停产换羽。
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体质逐渐恢复,饲喂正常产蛋鸡饲料,开始第二个产蛋周期。
如在换羽鸡群的日粮中加入2,的锌,开始喂3天产蛋率下降50,,7天后全部停产,然后撤掉日粮中的锌,1周后产蛋率回升到50,,两周后产蛋量则比开始添加锌时高10,。
目前多使用高锌日粮法:
在日粮中加入2%的锌(氧化锌或硫酸锌)让鸡采食,第二天采食量就减少
50%,一周后下降为正常采食量的20%,其体重也迅速减轻,第六天就可损失30%。
从第八天开始喂给普通日粮,这种方法,不停料,不停水,开放式鸡舍可以停止补光;密闭式鸡舍由原来16小时光照减少到8小时,八天后恢复到16小时光照。
高碘法:在鸡的日粮中加入含0.5%,0.7%的碘。
低钙法:使鸡日粮中钙的含量低于0.8%。
低盐法:使鸡日粮中钠的含量低于0.004%。
2.激素方法:通过给母鸡肌肉注射激素促进停产和换羽。
用此方法,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把光照缩短到8小时。
可给每只鸡注射2500国际单位睾丸甾酮和5毫克甲状腺素。
但此种方法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此种方法使用较少。
3.畜牧学方法:这是最传统的强制换羽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给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血中促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换羽。
对水、料、光照的控制方法很多,因各场鸡群的品种、体质、产蛋水平、饲料条件等都不同。
现介绍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停水3天,停料10天后,每只喂给含17,蛋白质的蛋鸡粉料18克,以后每天增加18克,直到第16天喂108克后,改为自由采食;第二种方法不停水,停料10天,第1l天起喂蛋鸡粉料,10天后失重21(8,,喂给蛋鸡粉料8周后,母鸡日产蛋率为57,;第三种方法不停水,停料10天,然后喂2,3周的碎粒料(玉米、高梁、大麦等),最后喂蛋鸡粉料。
开放式鸡舍停止人工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由14,16小时降低至8小时。
当恢复蛋鸡粉料时,同时恢复换羽前的光照时间。
五(强制换羽的效果
1.失重率根据处理时问的长短,体重一般会比处理前减轻20,,30,。
体重减轻主要是体内沉积脂肪的消耗。
体重减轻25,,30,的情况下,将来产蛋效果最好。
2.产蛋量的变化: 实施强制换羽后第二、三天产蛋率逐渐下降,到第5至7天几乎全部停止产蛋。
一般随着母鸡体重的恢复,产蛋率逐步回升,经7,9周,全群产蛋率可达50,以上。
3.羽毛脱落速度: 强制换羽开始后10天左右体羽脱落,10―20天主翼羽开始脱落,一般到35,45天换羽结束。
4.死亡率换羽期间,通常有病的鸡忍受不住断水、断料的影响,往往发生死亡。
死亡率一般在3,,5,左右,这是强制换羽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六(强制换羽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换羽时间:在秋冬之交的季节进行强制换羽的效果最好,这与自然换羽的季节相一致。
冬季换羽的效果比夏季要好,至少产蛋量要高5,,7,。
各场鸡的出生日不同,在秋冬换羽不一定合适,只要措施适当,换羽也能成功。
主要注意夏天断水时间长短要掌握好,冬季饥饿时间不可过长。
2.严格挑选健康的鸡:强制换羽对鸡体来说,是十分苛刻的残酷手段,因此挑选出来,留下健康的鸡进行换羽。
3.准确掌握体重减少量:处理前对鸡群中20,30只鸡编号称重,以后每天对这20,30只鸡称重,控制体重下降,直至减少30,为止。
4.鸡在停食一段时间后,处于高度饥饿状态,消化机能因长时间的空腹而大为削弱,再喂料时,必须注意逐渐增加,否则易造成过食而导致胀嗉或食滞。
从开始给料到自由采食期间,要增设料槽,以保证每只鸡都能均匀地吃到料。
5.在脱羽盛期,要加强清粪,否则会因羽毛大量落人粪沟而造成清粪困难
6.在旧羽大量脱落,新羽还未长出时,鸡体散失热量大,而采食量又受限制,因此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温,适当减少通风量,以免恢复期过长。
7.在同一条件下对不同遗传性状的蛋用、兼用、肉用种鸡进行强制换羽的研究表明,适用于强制换羽的为蛋用和兼用型种,而肉用种鸡实施强制换羽从各方面看不太适宜。
8.强制换羽的效果随品种、季节、鸡龄、鸡舍环境条件等而不同,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实施合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