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蛋鸡强制换羽的妙法及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688.29 KB
- 文档页数:2
初冬蛋鸡人工强制换羽四法等初冬,蛋鸡在第一个产蛋高峰期过后,产蛋量下降。
当下降到50%以下时,对蛋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提高第二年产蛋期的产蛋量8~12%,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一些养鸡户来电话询问,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根据当地养鸡大户刘新英等人的成功经验和请教一些专家介绍以下几种换羽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激素法就是通过给蛋鸡肌肉注射激素促进其停产和换羽,该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
使用此法前12天去掉人工光照,鸡可自由采食、饮水,保留自然光照。
然后每只鸡肌注30毫克孕酮,主翼羽和副主翼羽很快就脱换,40~50天后开始产蛋。
二、饥饿法鸡群停料时间为17天,停水2天,期间可少量给予饲料、饮水,停止人工光照。
到第18天,再将光照增加到16小时,开始定时供料,每只鸡30克,中午1次供给。
第19天,每只鸡供料60克,分上、下午2次供给。
第20天,每只鸡供料90克,分早、中、晚3次供给。
第21天恢复自由采食。
该法特点是,停料后5天鸡群全部停产,30天后产第一枚蛋,57天后产蛋率达到50.7%,85~130天产蛋率在70%以上。
三、化学法该法就是通过在鸡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钙、食盐等,等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喂正常产蛋鸡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周期。
其方法是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纯度高于99.7%)2.5%,搅拌均匀后让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加入氧化锌后,蛋鸡的食欲、采食量、体重、产蛋率均下降。
到第4天,其产蛋率下降75~80%。
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为零。
等鸡群停产后,去掉氧化锌,蛋鸡的食欲、产蛋率均上升。
去掉氧化锌后25~30天,产蛋率可恢复到50%以上。
四、饥饿、化学综合法该法的优点是:安全、简单易行、换羽快速、休产期短、恢复产蛋快等,但仍有化学法母鸡换羽不彻底、恢复产蛋早、产蛋率下降也快等的缺点。
其实施方法是:给蛋鸡断水、断料2.5天,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然后开始给水,第三日起让鸡自由采食含锌粉2%或2.5%硫酸锌的饲料,连续7天。
转群、换羽、饲喂……产蛋鸡管理大小事儿概述:成年鸡进入产蛋期后,生理的主要特点是繁殖机能旺盛,饲料转换效率高,因此,所有的饲养管理措施,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都是为了**产蛋数量。
根成年鸡进入产蛋期后,生理的主要特点是繁殖机能旺盛,饲料转换效率高,因此,所有的饲养管理措施,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都是为了**产蛋数量。
根据母鸡的产蛋规律,本文介绍了成年鸡的饲养管理和营养需要,概述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着重介绍转群、开产之前的管理、阶段饲喂、强制换羽等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母鸡饲养到18周左右转入成年鸡群,从20-22周龄开始性成熟,然后陆续开产,进人产蛋期。
这时青年鸡的营养除保持本身的正常生长外,还要为产蛋消耗大量营养,因此,其日粮的营养水平应逐步从生长期过渡到产蛋期的水平,而且要随着产蛋率的不断增加而相应调整。
此时根据母鸡的生理特点和产蛋规律,做好转群、开产前管理、阶段饲喂、强制换羽等日常管理工作,对**产蛋率,增加养殖效益极其重要。
可在17-18周龄转群,最迟不应超过22周龄,早转群有利于母鸡开产前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采用“全出全入”制转群。
转群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如食槽与水槽,平面饲养的鸡群还应准备产蛋箱。
转群对鸡有很大的应激,有些鸡经过转群体重下降,精神紧张,需经2-5d甚至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转群前后使母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如限制饲喂的鸡群,转群前2-3d可改为自由采食,转群**不要添加过多的饲料以够食为限。
2转群**在清晨或晚上进行,使用绿色灯泡或把光线变暗,减少惊群,捉鸡要轻拿轻放,避免粗暴。
3转群时不要同时进行预防注射或者断喙,需错开这些工作,以免增加应激。
转群的同时应注意淘汰病鸡、弱残鸡等。
4转群后2-3d,不要改变日粮,看鸡群采食情况,再决定是否转回限制饲喂。
转群后一周内日粮应增加多种维生素,以防应激,饲料要少添勤喂。
二、开产前的管理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很重要,如果饲养管理得当,产蛋率可适时达到标准曲线,为后期产蛋高峰打好基础。
AA父母代肉种鸡强制换羽报告2005年6月5日,周安屯天泽种鸡场进行69周龄AA父母代肉种鸡的强制换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由于去年的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商品代肉仔鸡雏的价格一路标低,使种鸡市场的经济受到巨大损失。
而今年的行情却普遍看好,因此使种鸡在淘汰之前尽可能多的产蛋,这就成为关系到饲养效率的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使淘汰鸡强制换羽,便成为一个良好的办法。
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对全群种鸡进行挑选,淘汰体弱多病、不合格的鸡;淘汰体形过大或过小的以及长时间不产蛋的鸡。
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适中、无病残、精神状态好的鸡进行集中饲养。
同时对鸡舍进行消毒,清除漏缝地板下的鸡粪,对选留的鸡进行新城疫和法氏囊的灭活苗的肌肉注射。
2、换羽及管理方法:(1)称重:按10%随机抽样称重。
计算出母鸡群的平均体重。
该鸡群的平均体重为3800克。
(2)进行控食、控水、控光的管理:前3天进行停料、停水、遮光和称重的管理,到第4天仍然停料,上午、下午各供给饮水1小时。
停料后,每2天抽样称重一次,计算出平均体重和失重率。
换羽期间鸡舍要采取遮光措施。
注意:饮水时开灯,饮完水后继续关灯,直至恢复喂料后,才能增加光照。
公鸡在1—3天停水、停料,第4天开始供水、供料,饲喂量为:停料后第1天50g/日只,第2天80g/日只,第3天120g/日只,以后维持。
母鸡停料第7天后,失重率达20%左右,第8天开始喂料,喂料量由少到多不断增加,饲喂饮水量正常,光照由每天8小时开始逐渐增加,当饲喂量增加到130g/日只,光照增加到15小时,最后达到16小时。
3、结果停料6—7天后开始换羽,第15—20天主翼羽大量脱落,当给料45天后,产蛋率达50%左右,新生羽也基本长齐,停料时死亡淘汰率1.56%。
从停料到产蛋共计45天,便可进行下一个周期的产蛋。
4、小结此强制换羽法周龄选择在69周龄,是因为此时:①正好现在行情好的不得了,而且能够维持4个月以上的好行情;②鸡况好,公鸡、母鸡精神状态好。
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2)在我国,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无论种鸡还是商品蛋鸡都在逐渐采用,做法与国外大体相同,各地报道的资料归纳如下:①断料12~15~17天(主要取决于鸡种和季节);②不断水或断水1~3天,然后自由饮水;③密闭式鸡舍断料期间把光照缩短到7~8小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照明;④断料结束后,第一天每只鸡给料25~30克,然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五天恢复自由采食;⑤恢复自由采食时,把光照增加到14~16小时。
按照上述办法,断料后5~7天母鸡可全部停产,30~35天左右重新产蛋,50~60天达50%产蛋率。
一般产蛋高峰可达70%~75%上下。
(四)合并法(饥饿-化学法)这是综合畜牧学方法的长处而采用的强制换羽的改进办法。
这种方法具有安全、简单易行、换羽快速、休产期短、恢复产蛋快等优点。
饥饿-化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断水、断料2.5天,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然后开始给水,第三日起让鸡自由采食含锌粉2%或2.5%硫酸锌的饲料,连续7天。
一般10日后全部停产,此时恢复正常的光照。
换羽开始后20天母鸡就重新产蛋。
换羽开始后50天母鸡达50%产蛋率。
使用饥饿?化学法,在换羽期间母鸡死亡率一般不超过1%。
饥饿-化学法强制换羽仍有化学法的缺点,母鸡换羽不彻底,恢复产蛋早,产蛋率下降也快。
三、人工强制换羽的效果纵观国内外人工强制换羽的资料,可以肯定,无论采用化学法,激素法,还是传统的畜牧学法,都能使母鸡达到停产休息和换羽的目的。
强制换羽期间,母鸡会出现下列变化:(一)体重的变化在断料开始前一天下午两点多钟称鸡的体重,由鸡舍内3~5个不同区域抓50~100只鸡称重。
冬天在绝食后的第三天,夏天在绝食后的第七天,春秋在绝食后的第五天以后,每天再在同一时刻称重。
普遍认为,体重减轻25%~30%,将来产蛋效果最好。
体重减轻过少,达不到换羽的目的,但最低不能低于1350克。
体重减轻过多,体重减少超过35%,又会使鸡的死亡率增加。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效果分析第一篇范文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效果分析引言产蛋鸡的换羽是一个自然现象,但为了保持高产蛋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养殖户常常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饥饿法是一种常用的强制换羽方法,通过限制饲料的摄入量,使鸡体消耗自身的羽毛和脂肪储备,从而达到换羽的效果。
本文将对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一、饥饿法强制换羽的原理饥饿法强制换羽主要是通过限制饲料的摄入量,使鸡体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从而促使羽毛和脂肪储备的消耗。
饥饿状态下,鸡体会启动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减少蛋的大小和产蛋频率,同时也会促使羽毛的脱落和新羽毛的生长。
二、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效果1. 优点(1)节省饲料成本: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减少饲料的消耗,降低养殖成本。
(2)提高产蛋率:经过饥饿法强制换羽后,鸡体会重新调整生理状态,从而提高产蛋率。
(3)改善鸡肉品质: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减少脂肪的积累,改善鸡肉的品质。
2. 缺点(1)对鸡只健康的影响:长时间的饥饿状态可能会对鸡只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体重下降、体质减弱等。
(2)产蛋性能下降:饥饿法强制换羽后,鸡体的产蛋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产蛋率下降。
(3)死亡率增加:饥饿法强制换羽可能会导致鸡只的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鸡只。
三、饥饿法强制换羽的适用条件饥饿法强制换羽适用于以下条件:1. 养殖环境较好:在养殖环境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养殖场,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效果更为显著。
2. 鸡只品种适宜:不同品种的鸡只对饥饿法强制换羽的适应性不同,应选择适宜的鸡只品种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
3. 养殖周期合适:饥饿法强制换羽适用于养殖周期较长的鸡只,对于养殖周期较短的鸡只效果不明显。
四、结论饥饿法强制换羽是一种有效的产蛋鸡换羽方法,可以节省饲料成本、提高产蛋率并改善鸡肉品质。
然而,养殖户在采用饥饿法强制换羽时应注意控制饲料摄入量,避免对鸡只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应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鸡只品种选择适宜的养殖周期,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初冬蛋鸡人工强制换羽四法初冬,蛋鸡在第一个产蛋高峰期过后,产蛋量下降。
当下降到50%以下时,对蛋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提高第二年产蛋期的产蛋量8~12%,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一些养鸡户来电话询问,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根据当地养鸡大户刘新英等人的成功经验和请教一些专家介绍以下几种换羽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激素法就是通过给蛋鸡肌肉注射激素促进其停产和换羽,该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
使用此法前12天去掉人工光照,鸡可自由采食、饮水,保留自然光照。
然后每只鸡肌注30毫克孕酮,主翼羽和副主翼羽很快就脱换,40~50天后开始产蛋。
二、饥饿法鸡群停料时间为17天,停水2天,期间可少量给予饲料、饮水,停止人工光照。
到第18天,再将光照增加到16小时,开始定时供料,每只鸡30克,中午1次供给。
第19天,每只鸡供料60克,分上、下午2次供给。
第20天,每只鸡供料90克,分早、中、晚3次供给。
第21天恢复自由采食。
该法特点是,停料后5天鸡群全部停产,30天后产第一枚蛋,57天后产蛋率达到50.7%,85~130天产蛋率在70%以上。
三、化学法该法就是通过在鸡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钙、食盐等,等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喂正常产蛋鸡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周期。
其方法是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纯度高于99.7%)2.5%,搅拌均匀后让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加入氧化锌后,蛋鸡的食欲、采食量、体重、产蛋率均下降。
到第4天,其产蛋率下降75~80%。
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为零。
等鸡群停产后,去掉氧化锌,蛋鸡的食欲、产蛋率均上升。
去掉氧化锌后25~30天,产蛋率可恢复到50%以上。
四、饥饿、化学综合法该法的优点是:安全、简单易行、换羽快速、休产期短、恢复产蛋快等,但仍有化学法母鸡换羽不彻底、恢复产蛋早、产蛋率下降也快等的缺点。
其实施方法是:给蛋鸡断水、断料2.5天,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然后开始给水,第三日起让鸡自由采食含锌粉2%或2.5%硫酸锌的饲料,连续7天。
人工强制换羽的操作方法及操作要点1、强制换羽的方法化学法,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添加物饲料后,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的功能失调,结果使母鸡停产或换羽。
停喂该料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饲喂正常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期。
目前,化学方法上使用最多的是饲喂高浓度锌日粮。
例如,在日粮中添加含锌2%的饲料,3天后鸡的产蛋率降到50%以下,6—7天全部停产,停喂加锌饲料2周后,母鸡的产蛋率就能超过喂锌前得水平。
或者在含钙3.5%--4%的饲料中加入2.5%的氧化锌,让鸡自由觅食,不限制给水。
一般到第四天母鸡采食量下降75%--80%,到第七天产蛋率下降到2%,甚至为0。
停喂这种饲料后25—30天。
母鸡产蛋率可达50%。
激素法。
用此方法时,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光照时间缩短到8小时。
例如,给鸡肌肉注射30毫克孕酮后,主羽翼和副羽翼很快就会更换,换羽后41—48天开始产蛋。
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激素法很少使用。
畜牧学法是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的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性激素减少,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
合并法是综合畜牧学法和化学法的优势而采用的强制换羽改进方法。
方法为先断水断料2.5天,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然后开始换水,第三天开始让鸡自由采食含锌2%的饲料,连续7天。
一般10日后全部停产,此时恢复正常光照时间。
换羽20天后母鸡就重新产蛋,50天后母鸡达50%产蛋率。
合并法在换羽期间母鸡死亡率不超过1%。
2、操作要点一般情况下,产蛋率第一年比较低得鸡群,没有必要强制换羽(除祖代鸡等种鸡外),因为第二年鸡的产蛋量只有第一年的85%--95%,只有高产的蛋鸡才有强制换羽的价值。
在实施强制换羽之前,应该详细观察鸡群。
要选择健康无病、耻骨间距宽、肛门括约肌松弛、腹部柔软、体型及头部发育均匀的鸡进行强制换羽。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10期在自然条件下,成年母鸡在产蛋1年后的秋末冬初开始换羽,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1]。
由于存在个体间的差异,每只鸡换羽的时间先后和快慢程度不尽相同[2],致使整个鸡群完成换羽至少持续5~6个月,第2个产蛋高期难以实现,直接影响蛋鸡企业经济效益。
强制换羽就是采用生物、化学、物理(如饥饿)等方法促使产蛋鸡在短时间停产、失重、脱毛、换羽,重新恢复产蛋的过程[3]。
1强制换羽技术对鸡群的要求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鸡群适合强制换羽,适合强制换羽的鸡群应具有以下特点:1)强制换羽在没有发生过重大传染病的健康鸡群进行,强制换羽前要淘汰鸡群中有病鸡、伤鸡、肥瘦差异显著和产蛋不好的鸡,通常淘汰率应不低于10%~30%[4],这是强制换羽成功与否及产蛋效益高低的关键。
2)市场鸡蛋价格偏高且存在上涨的趋势,企业蛋鸡数量有限,上一年鸡群的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高,鸡蛋品质好,下一年鸡群采取强制换羽措施之后继续饲养,可以较快增加企业收入,提高市场的回报率[5]。
3)鸡群在育雏或育成期发生过重大疫病,造成后备鸡断档或雏鸡供应不足,为了充分利用鸡舍,增加收入,选择老鸡群中相对健康鸡对其实施强制换羽措施[6]。
4)规模较大的鸡场为了减少育成鸡的开支费用,有计划地留用一些有价值高产鸡,这时可以对鸡群进行强制换羽。
2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1)鸡群的重新整合。
对于准备换羽的鸡群,经过严格筛选,淘汰病、弱、残和下蛋少的鸡,可以降低鸡群的死亡率[7],有利于强制换羽的顺利进行。
对于大日龄的鸡群,建议一般在产蛋降至75%以下的时候进行换羽。
2)鸡群免疫。
对于准备换羽的鸡群,进行新城疫、禽流感H9、禽流感H5和禽流感H7抗体检测,对不达标的项目进行疫苗注射免疫,以免在换羽过程中因鸡群抵抗力下降而诱发新城疫和禽流感,换羽前1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
3)鸡群称重。
对于准备换羽的鸡群,要进行体重的称量,按1%的比例称重,做好标记,便于后期比较体重。
绿壳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在鸡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钙、食盐等。
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物质后,使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的功能失调,结果使母鸡停产和换羽。
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喂正常产蛋绿壳蛋鸡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期。
目前,化学方法上使用最多的是喂高锌日粮。
例如,在日粮中喂含锌2%的饲料,3天后鸡的产蛋率降到50%以下,6天—7天就全部停产,去掉锌以后2周,母鸡的产蛋率就能超过喂锌前的水平。
或者在含钙3.5%-4%的配合料中加入2.5%氧化锌,让鸡自由觅食,不限制给水。
一般到第4天母鸡采食量下降75%-80%,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降到2%。
停喂这种饲料后25天—30天,母鸡产蛋率可达50%。
激素法通过给母鸡肌肉注射激素促进停产和换羽。
用此方法时,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把光照缩短到8小时。
例如,给母鸡肌肉注射30毫克孕酮后,主翼羽和副翼羽很快就更换,换羽后41天—48天开始产蛋。
这种方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
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激素法使用很少。
畜牧学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法。
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
断水、断料、断光的畜牧学强制换羽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又有多种多样的方案,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1)快速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6周内使母鸡恢复50%产蛋率。
办法如下:①断料10天;②开始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缩短到8小时;③自由饮水;④换羽期间喂给贝壳粉;⑤断料10天后,自由采食产蛋鸡饲料,恢复换羽前的光照计划。
(2)普通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6周—8周内使母鸡达到50%产蛋率,实施办法如下:①断料10天;②自由饮水;③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缩短到8小时;④喂不喂贝壳粉均可;⑤从第11天开始连续喂2周—3周碎粒料,自由采食;⑥喂碎粒料时间结束后,自由采食产蛋鸡饲料,并恢复原先的光照时间。
秋季蛋鸡强制换羽四法
限饲法第1天~11天,停喂,光照8小时,前3天停水;第12天~13天开始,每只每天给料40克,光照9小时,给水;第14天~20天,每只每天加料10克,直至恢复自由采食,光照从每日9小时、每周增加1小时,增到16小时为止,供水。
实行强制换羽的鸡群必须健康。
换羽结束后,清理场地羽毛、粪便、垫草,及时免疫接种,转入正常饲养。
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在鸡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钙、食盐等。
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物质后,新陈代谢紊乱,内脏器官的功能失调,结果使母鸡停产和换羽。
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喂正常产蛋绿壳蛋鸡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期。
目前,化学方法使用最多的是喂高锌日粮。
激素法通过给母鸡肌肉注射激素促进其停产和换羽。
用此方法时,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把光照缩短到8小时。
例如,给母鸡肌肉注射30毫克孕酮后,主翼羽和副翼羽很快就更换,换羽后41天~48天开始产蛋。
这种方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
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激素法使用很少。
畜牧学法畜牧学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法。
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
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1)一、人工强制换羽的原理鸡与其它禽类一样,在冬天来临之前,每年都要自然换羽1次。
破损的旧羽脱落,重新长出新羽,这个过程就叫做换羽。
鸡的换羽既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也是鸡在生长过程中对大自然的适应。
因为没有丰盛的羽被,就难以抵御漫长严寒的侵袭。
自然换羽一般出现在秋季,早的在夏末秋初,迟的在初冬。
换羽与内分泌有关,因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结果引起卵泡萎缩;换羽时甲状腺分泌的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素增加,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导致停产、换羽。
鸡的自然换羽时间很长,一般需3~4个月。
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
因此鸡在换羽期间往往停止产蛋。
换羽时间的长和短,对母鸡全年产蛋量有影响。
鸡的全身羽毛更换的顺序一般为:头部棥?辈織→胸部及两侧棥?笸炔織→背部棥?饕碛鸷透币碛饤→尾羽。
一般来说高产鸡换羽迟,羽毛脱落快,新羽长出慢。
根据母鸡换羽特别是主翼羽的更换时间和速度,可以鉴别高产鸡或低产鸡。
鸡的主翼羽有10根,主翼羽与副翼羽之间有1根较短小的轴羽,三者组成鸡的翼羽。
主翼羽的更换有一定的规律,是从靠近轴羽的第一根开始更换,然后由里向外顺序更换,翅膀上最后更换的羽毛是轴羽。
一般把刚换第一根主翼羽的时期称为换羽初期,换第五根主翼羽时为换羽中期,换第十根主翼羽时就意味着换羽后期到来。
主翼羽的更换过程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换羽开始和结束的日龄、换羽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更换的快慢以及性别的不同上,有些鸡在13~14月龄就开始更换主翼羽,有些则在19~20月龄。
换羽早与换羽迟的鸡在换羽时间上可差6个月。
换羽时间最短的鸡只需2~2.5个月,而最长者为6个月,公鸡换羽开始的时间一般比母鸡早2~3个月。
如果说在同样时间间隔内,公鸡全部换完羽的话,则母鸡只有72%~78%才换完羽,主要是由于一部分高产母鸡在换羽期间仍继续产蛋的缘故。
当代的高产蛋鸡产蛋量很高,绝大部分都在集约化条件下饲养,如果产蛋1年以后就更新鸡群,而饲养后备鸡需要花大量的劳力、饲料和其他各项支出,若设法延长这些老鸡的利用时间,就能节省上述各项开支。
强制换羽应注意哪些问题?(1)鸡群的选择:一般情况下,第一年产蛋率低的鸡群,没有必要进行强制换羽(祖代鸡等种鸡除外),因为第二年鸡的产蛋量只有第一年的85~95%。
只有高产的鸡群才有强制换羽的价值。
(2)事前淘汰:在实施强制换羽之前,应该详细观察鸡群。
要选择健康无病、耻骨距离宽、肛门括约肌松驰、腹部柔软、体形及头部发育匀称的鸡参加强制换羽。
病、弱鸡和头、眼、冠、趾、翅异常,后腹部下垂过大,检查腹部有硬感,体重过小的鸡一律淘汰。
如果事前不充分地挑选,就进行停水、停饲处理。
则到开产之前,就可能有10%甚至更多的鸡死亡。
(3)正确选择换羽季节和换羽时间:在实施强制换羽时,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要考虑季节和鸡群状况。
炎热和寒冷季节强制换羽,会影响换羽的效果;凉爽的季节换羽比炎热季节换羽多产蛋5~7%。
鸡群开始自然换羽时进行强制换羽,换羽的效果最好。
(4)免疫和驱虫:强制换羽前7天给鸡驱虫和注射新城痘I系,如在5~11月份进行,最好种痘。
(5)光照处理:在开始停水、停饲的同时,开放式鸡舍停止光照,密闭式鸡舍则把光照减至8~10小时,从处理开始持续30日。
30日以后,开放式鸡舍每周增加光照1~2小时,在2~3周内(包括日照时间在内,)恢复至15~16小时。
密闭式鸡舍每周增加2小时光照,在3周内恢复到15~16小时。
(6)添加贝壳粉:由于实施换羽措施3~5天内仍有不少鸡产蛋,但软蛋、破蛋较多。
为改善在进入休产之前所产蛋的蛋壳质量,减少软蛋和破蛋,在开始停水、停饲的同时,每100只鸡一次投给2公斤贝壳,这样产蛋日数可延长3~4天。
(7)饥饿时间的掌握:根据鸡的失重率、鸡群健康状况、死亡率和季节灵活掌握。
不要只追求体重降低30%而忽略其他因素。
(8)喂量:恢复喂料时,喂料一定要均匀,防止一次吃多或吃少。
喂料量要逐日增加,控制体重过肥。
当开产时,应达到或接近换羽前的体况。
在喂含有锌的饲料时,一定要把锌量称量准确,调配均匀,防止喂锌量过多而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