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认知机制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7.10 KB
- 文档页数:2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专业词汇教学心理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的认知、习得、产生和理解等各个方面。
在大学英语专业中,词汇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交流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结合心理语言学的视角进行大学英语专业词汇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认知在心理语言学中,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认知现象。
词汇的认知包括词汇的存储、习得、产生和理解等方面。
在词汇的存储方面,心理语言学研究了词汇在大脑中的存储方式和组织结构,以及词汇之间的联系和关联。
在词汇的习得方面,心理语言学研究了词汇的习得规律和影响因素,例如语境、语言输入和输出等。
在词汇的产生和理解方面,心理语言学研究了词汇的产生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以及词汇的意义构成和词义关系等。
了解词汇认知的心理机制对于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词汇教学的原则,以便更好地实施词汇教学。
教师要注重词汇的存储和组织,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词汇网络,使他们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词汇。
教师要注重词汇的习得规律,尤其是在词汇的语境运用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逐渐地掌握和运用词汇。
教师要注重词汇的产生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了解词汇的意义构成和词义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词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习得需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词汇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针对大学英语专业的词汇教学,可以根据心理语言学的视角,设计一些适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逐渐总结出词汇的规律和特点。
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和体验词汇,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
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摘要】本文浅谈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基础和主要思想。
从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学习、重视词汇语义理据的理解以及重视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三个方面阐述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词汇教学基本范畴词汇理据隐喻语言的三大要素被认为是语音、语法和词汇。
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英语交际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把英语词汇的教学作为基础,并需贯穿始末。
而在语言学理论中,结构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研究重点都是语法的习得,认知语言学却提出词汇习得的重要作用“词汇在语言中所起作用,比我们以前所认识的大得多,尤其在我们谈及语言处理过程的时候。
”(skehan,1998)因此,下面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基础和主要思想认知语言学发源于70年代,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年在德国duisburg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及1990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杂志。
认知语言学以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哲学为语言学思想和方法基础,强调语言的形成不是任意的,而与人的经验相关。
(文旭,2001)在对语言的根本看法上,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有关,并以它们为理据;句法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与人的主观认知密切相关等。
从方法论而言,以ngacker 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关注语言和认知的关系,他们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并提出应当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语言作出整体解释。
下面本文将基于认知语言学,从词汇范畴化、词汇理据以及词汇隐喻意义方面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二、词义范畴化理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王寅认为:范畴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基本等级范畴或是基本范畴是人们认识、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的出发点。
根据认知规律,人总是先认识基本层次范畴,再认识非基本层次范畴。
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类如何通过认知过程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词汇教学则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丰富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词汇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词汇。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习得是基于认知过程的,即学习者通过思维活动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的习得和运用是基于认知能力和知识的。
学习者通过观察和体验世界,建立起一套关于事物和概念的认知模型,然后将这些模型映射到语言中,从而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词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 词汇的分类与组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者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
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词汇进行分类和组织,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比如可以按照词性、主题、语义关联等进行分类。
2. 词汇的意义与用法词汇不仅有具体的意义,还有抽象的意义和语用功能。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举例和语境等方式,帮助学习者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语境相关性。
同时,还需指导学习者学会灵活运用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词汇的记忆与复习词汇的记忆与复习是词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记忆和复习词汇,如使用词汇卡片、词汇表、词汇游戏等。
同时,还可通过与其他语言技能的结合,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三、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的结合1. 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词汇。
同时,还需引导学习者将所学词汇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2. 意义和形式的结合词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词汇的意义,还要教学生词汇的形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学习者需要理解词汇的意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词汇。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以英语词素构词法
反映出的象似性为例
曾卓
【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8)5
【摘要】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词汇的习得和掌握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国内的兴起,其相关理论在指导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象似性作为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对象,在多个方面显示了其在指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优势.结合以往的词素构词记忆法,象似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巩固英语词汇学习.
【总页数】3页(P152-154)
【作者】曾卓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42
【相关文献】
1.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联--以英语拟声词为例 [J], 李昂
2.语言象似性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J], 余皓
3.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联--以英语拟声词为例 [J], 李昂;
4.象似性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海口市某中学为例 [J], 杜人杰
5.象似性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海口市某中学为例 [J], 杜人杰[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专业词汇教学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教授英语专业词汇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大学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词汇是语言输入的基本单位,也是语言输出的基本材料。
词汇量的大小和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而在留学、考试和职业发展等方面,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更是至关重要的。
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点之一。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语音、记忆等多个渠道来接受和处理词汇信息。
了解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的词汇教学方法1. 多感官刺激法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接受和处理信息时,学习效果更好。
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动作等多种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和记忆词汇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展示词汇的意义和用法,通过音频材料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和发音,或者通过动作和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
2. 语境教学法语境对于词汇的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
通过将词汇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并且更容易记忆。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和表达中学习和使用词汇。
通过对话、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词汇。
3. 认知心理学法三、在大学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的策略1. 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信息加工方式是不同的。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策略。
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研究仲雨婷摘要:在人们认知事物,思考问题过程中,隐喻不单单是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将认知与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知,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出发,就隐喻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启示前言词汇对于英语学习意义重大,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而从目前来看,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学生仅能掌握初级此意,对于词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认知严重不足,影响了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
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角度,开展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保证教学效果良好。
1 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认知语言学,主要是通过人们对世界感知及概念化方法出发,对语言进行研究和分析,强调将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组织、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工具,其本身属于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隐喻理论是其三个基本原则之一。
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隐喻力理论在事物概念形成、语言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于日常生活和语言中,也根植在个体思维与行动中。
隐喻理论可以看做以另一种事物体验某种事物,其基本作用在于将某个事物源域特征结合推理类型,影射到另外事物目的语,其并非简单语言产物,而是以语言表达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属于语言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能够极大地推动语言系统发展[1]。
2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在语言学习中,词汇是基础,是动力,词汇量直接影响着表达、听力、阅读以及协作等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非常关键。
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大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对于单词记忆缺乏足够重视,这样不仅影响了其英语水平提高,也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尤其是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认知多停留在初级词义,在面对新语境时,倾向于利用已知意思去解读,很容易走入死胡同。
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随着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开始关注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词汇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网络,促进词汇的深度与广度。
词汇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往往与其他词汇密切相关。
通过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词汇网络。
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词汇组织成词汇链,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词汇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
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真实用法。
语义相关词汇共现研究通常基于真实语料库数据,可以反映词汇在语言使用中的实际情况。
通过学习语料库数据中的词汇共现关系,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料库中的句子和段落,帮助他们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指导他们运用这些语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临床词汇教学效果评价作者:尤琦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在临床词汇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分组教学、问卷调查和期末测试等方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和英语测试成绩,来说明设想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法方的优略;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教师风范、教学内涵和教学态度满意度与对照组比,均无差别,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关键词:认知语言;医学英语;临床词汇动辄十多个字母以上的专业医学词汇是医学生学习、记忆医学英语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医学生英语习得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简单的传统重复记忆耗时长,且效果低。
因此如何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医学英语词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挑战,也是提高医学生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能力的基础和突破口。
结合教学实践和临床英语词汇成体系和构词清晰两个特点,本研究根据认知语言教学理论提出如下教学设想:1.临床英语词汇成体系,因此根据认知语言范畴论,将人体各个系统统属于一个范畴,将基本范畴词汇引入教学词汇;2.临床英语词汇构成清晰,大多数词汇有此根、前缀和后缀,因此根据认知语言范畴论,将词根和词缀分析引入词汇教学。
目的是想通过具体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为当前外语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知道[1]。
一、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以2016年9月-2019年9在我院实习的同一年级的四个班84名医学影像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年龄在20到23岁之间(平均年龄21.78岁±1.59岁),实习周数36周。
1.2 方法将四个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定为实验组,一组定位对照组,每组两个班,42人。
实验组班级学生在临床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按人体各系统范畴将基本词汇引入词汇教学中,同时引入词根词汇讲授;对照组采取传统重复记忆教学法。
对学生的词汇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进行四次问卷调查(2018.9.、2018.12、2019.3、2019.7,每学期开学和期末)和两次医学英语能力测试(2018.12、2019.7,每学期期末)。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经验摘要: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原型、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夯实基本范畴词教学;采用词汇分层教学法;加强词语隐喻义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习惯,重视隐喻性习语、谚语文化背景的教学,使用隐喻论分析实义词与介词搭配规律等。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教学;原型;隐喻中图分类号:g642.3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学习的中心与关键。
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定义+拼写”的传统做法,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有效、有趣地让学生掌握好、运用好词汇,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教学的难题。
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交叉学科,于上世纪80 年代兴起于欧美,强调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句法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三者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统一体。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教师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语言中词汇的组织和规律,形成更为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重视夯实基本范畴词教学基本范畴词是人们与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其构词能力最强,很多下属词汇来源于基本等级范畴词汇[1]。
基本词汇一般都是词形简单、音节少,易辨认、用法较多、最先被学习者掌握的单词。
对于这类基本词汇(如make,get,do)教师应优先重点教学。
根据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教师可以采用归类法归纳、整理单词,形成“语链”,帮助学生学习、记忆。
如,可把基本词汇归纳为:动物、植物、食品、服装、交通、自然现象、职业、文具、家庭、教育等等基本范畴,每一个基本范畴下可容纳较多的相关词汇。
经过归纳整理后的基本词汇,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条“语链”,然后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一个以这些基本词汇为核心成发散状的网络。
二、采用基于词语原型意义理解的词汇分层次教学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论,作为语言符号的词汇可以划分为基本范畴词、上位词和下属词[2]。
认知语义学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作者:周绪琳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11期内容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认知语义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及认知语境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探讨如何运用语义学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原型范畴认知语境词汇教学学习一门外语最大的工作量在于词汇学习,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必要掌握是学习英语其他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掌握是教与学的重点。
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成为题。
对于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死记硬背早已被证明是一种拙劣的学习方法,而认知语义学在近年的发展给广大大学师生提供了一个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认知语义学是新一代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认知语义学承认客观世界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参与作用,认为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认知这一过渡层次。
这一观点注重强调的是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概念是受到其经验影响的,具有主观性。
根据认知语义学的观点,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应该认识并越过语言的表面现象,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概念体系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来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最终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认知语义学的原型范畴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Rosch(1975)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建立起现代范畴理论,即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理论学家认为,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某些成员(原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
原型被认为是“某一范畴中最好、最典型的成员”(Croft& Cruse2006),具有该范畴最多的共同属性,如麻雀就比鸵鸟和企鹅更具有属于“鸟”的范畴,苹果作为“水果”这个范畴的例子就比无花果好。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引入原型范畴理论帮助基本词汇的教学,教师要注重讲解单词与其原型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扩展到这个原型的语义范畴,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基于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摘要:词汇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汇教学进行了探讨,将认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以寻求更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词汇认知视角一、引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
”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词汇习得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词汇学习和扩大词汇量无疑是他们最为头痛的地方。
在面对各种语言技能考试时,许多学生对词汇部分的掌握皆是不得其门。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二语习得时面临的困境,对当前词汇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发现主要有三种词汇教学方式:一是机械记忆法,教师往往采用定时定量的听写作为检测手段;二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或听力记忆单词;三是放任自流型,将单词的学习完全放手给学生,教师只做很少甚至不做指导。
在这三种教学方法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第二种强调了上下文或篇章阅读的作用,然而只是画了一个美丽的大饼,因为大英课程面对的学生多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不具备大量阅读或大量接触英语的主客观条件,其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要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突破现在词汇教学的僵局,帮助学生走出词汇学习的误区及对词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
认知教学法可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重建词汇学习和使用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在有限时间里记忆的效率和准确性,让学生真正做到会使用所记忆的单词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中英文互译的层面。
语言学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理论的探讨或对语言事实描述的层面,应该积极将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认知语言学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我们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实践,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如原型理论、隐喻等对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研究,重新审视词汇教学和习得的方法,找出更加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一)原型理论与词汇教学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13T03:33:16.53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1期作者:钟明惠[导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在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重英语的学习有助于人们在学习、社交、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
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都有着重要作用。
深圳技师学院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在近几十年我国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在英语学习上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笔者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根据人们的认知注意规范词汇的解释、在学校老师要注重词汇规范性教学、以词汇的原型为主,注意一词多用、用概念隐喻,形象生动讲解词汇的意思、要明确的英语中相关词汇会受不同文化所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望可以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理论;英语;教学;英语;词汇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在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重英语的学习有助于人们在学习、社交、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
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都有着重要作用。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词汇量的累积对学习英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因此在英语的学习如何有效的学习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语言的三大要素分别是语音、词汇和语法。
词汇在语言的学习中的作用就好像是建筑过程中所用的建筑材料。
在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英语的学习的变的并不顺利。
比如说词汇的变化性,丰富性、相互搭配能力都对学习英语有着重要作用。
英国一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法不能能够准确表达语句的意思,但是如果没有词汇的积累那么什么也表达不了”。
在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明确的表示,在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的时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分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单词四千五百个,词组则需要七百个;第二个阶段则是要求掌握单词五千五百个,词组要有一千二百个;第三个阶段则是需要要求掌握六千五百个单词,词组需要掌握以前七百个。
认知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经验主义语义学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
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和隐喻等对英语词汇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范畴观;原型理论;隐喻一、概述认知语言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新一代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认知语言学在承认客观世界在语言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强调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层次。
这种观点所强调的是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概念是受到其经验(experiments)影响的,具有主观性。
对于浩瀚如大海的英语词汇体系,死记硬背早已被证明是一种拙劣的学习方法。
相比较而言,运用人类的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强化对词汇的记忆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学习者在习得词汇时,应该超越语言的表面体系,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概念体系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来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最终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认知语义学的焦点在于建构这些概念框架结构,以及语言的使用是如何反映它们的。
在建构概念框架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将语言知识分门别类地归入到各个认知域和框架中,这就需要实体的范畴化。
因此,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被认为是我们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
二、认知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范畴观与原型概念理论及其应用。
20世纪70年代,rosch提出了他的范畴观。
他提出了语义原型(prototype)这个概念。
rosch认为,范畴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每个范畴往往是围绕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语义原型辐射而形成的,有时范畴与范畴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明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