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化猪场母猪流产原因分析及防控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3
导致母猪产死胎及弱仔增多的几种因素母猪的繁殖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母猪产生死胎或弱仔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导致母猪产死胎及弱仔增多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料问题母猪的饲料问题是导致死胎及弱仔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影响母猪身体的正常机能及胚胎的规律发展,从而导致死胎或弱仔。
此外,饲料中过多的纤维素、脂肪等也会影响母猪的消化吸收,从而引起死胎或弱仔。
2. 疾病问题母猪的疾病问题也是导致死胎及弱仔的原因之一。
母猪感染了一些病毒或细菌,会对母猪本身及其胚胎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死胎或弱仔。
一些常见的疾病包括猪瘟、猪流感、细菌性疾病等。
3. 环境问题母猪的环境问题也会导致死胎及弱仔。
如果母猪的生活环境杂乱不堪、潮湿、通风不良,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在怀孕期内影响母猪的身体健康及胚胎生长发育,进而导致胚胎死亡或弱仔。
4. 饮水问题母猪的饮水问题也是导致死胎及弱仔的原因之一。
母猪饮水过多或过少、水质有问题,均会给母猪的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如果母猪饮水少,容易出现脱水现象,进而导致死胎或弱仔。
5. 品种问题母猪的品种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母猪产仔品质。
如果母猪的品种不好、遗传基础差,有很大可能会导致死胎或弱仔,因为它们的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都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人们在养殖母猪过程中,应注重为母猪提供健康的饲料、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母猪的饮水水质、控制母猪的疾病情况等,以此降低母猪产死胎及弱仔的发生率,减少养殖的经济损失。
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原因及其预防-养猪技术我国的养猪业通过多年的科学发展,科学养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但是,在一些养猪场,由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漏洞,妊娠母猪产出死胎是常见的事情,死胎率过高则造成猪场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少死就是增收”,这是养猪场的一大指导思想原则,所以,各养猪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才能减少母猪产死胎的情况发生,减少养猪场的损失。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原因营养因素。
母猪的饲料中如果营养不全或者营养不足,如蛋白质、矿物质的不平衡,尤其是与繁殖相关的一些元素如锌、碘、锰、铜等的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不足等会导致母猪出现营养障碍,而导致胚胎的生长发育受阻,表现为死胎。
另外,除了饲料中营养缺乏或者不足外,如果母猪在妊娠期,日光的照射不足,也会引起体内的钙、磷和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或者会导致镁的含量过高,从而影响胎儿骨组织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死胎。
营养不全或者不足会导致母猪分娩死胎,如果营养过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样不利,也会引起母猪分娩死胎。
这一现象在后备母猪的身上尤其严重。
因后备母猪在配种分娩时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第一次经历产仔,产道相对狭窄,容易出现难产、产程延长而引起死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母猪的攻胎过早,通常母猪在妊娠后的90天开始攻胎,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是有的养殖场在母猪妊娠85天起就开始攻胎,同时增加饲喂量,这就会导致母猪的体况偏肥、仔猪的体重过大、母猪的乳腺发育不良等问题。
另外,如果对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的饲喂一样,提供相同的营养,也会导致仔猪的体重过大,而后备母猪的产道狭窄,使得顺产的可能性降低,极易出现难产而分娩死胎。
另一个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营养方面的原因是在对母猪进行攻胎时如果使用相同的饲喂量与饲喂方式,没有根据母猪实际的体况与营养需求合理的提供营养,从而使个别母猪的体况过肥,胎儿体重过大,发生难产,分娩死胎。
母猪受胎率低是原因,怎么改善养猪业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成熟的,我国各地基本上都有养殖。
猪肉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每顿都不可缺少的肉类食物,因此现在我国猪的养殖面积还是非常大的。
在养猪的时候,百度文库重要的是要做好母猪管理的。
而母猪在饲养中经常会出现受胎率低的现象。
那么导致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营养因素在母猪生长过程中,如果营养物质没有满足母猪的生长需求的话,那么会影响母猪的发情排卵工作,从而导致母猪的配种受孕率下降。
并且还有可能会出现死胎、弱胎等现象。
而且在夏季的时候,温度较高,如果母猪的维生素摄入量过少或者是饲料中维生素被破坏的话,那么也会造成母猪受胎率下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等。
最后,在母猪进食饲料中,如果营养成分过少,例如缺少青饲或者是饲料过少的话,那么种猪在繁殖的时候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公猪因素在夏季高温炎热的环境下,公猪的性欲是会因此而降低的,其死精、弱精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无法保证母猪正确的配种时间,最后造成母猪空怀。
因此,公猪性欲下降的因素是导致母猪受胎率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如果公猪在夏季受到严重的热应激,而且还没有有效的利用公猪的话,那么长时间的情况下,对公猪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导致公猪性功能下降,同样也会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
3、运动因素在饲养母猪的时候,百度文库是要保证母猪每天都有着充足的运动量的。
不过现象很多猪场都存在着猪缺少运动的现象,并且很多猪场都是以定位栏饲养为主,从而导致猪的运动量更少。
尤其是在公猪饲养中,如果缺乏运动量的话,那么还会降低公猪的精子活力,直接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
而如果是母猪缺少运动的话,那么母猪的发情排卵也会受到影响,对配种受孕都是非常不利的。
4、疾病因素很多病毒对母猪的受胎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导致母猪出现各种繁殖性能的异常。
例如在空怀阶段的时候,一些母猪会出现持续性的不发情现象。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
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流产、早产、产后发热、子宫颈开放、宫内积液、尿道异常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该疾病还可能引起母猪的死亡,影响猪群的生产效益。
下面,本文将介绍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一、病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引起的。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伤口、瘤、对生殖系统进行操作或分娩时进入母猪的身体。
此外,不合适的饲养和管理措施,如过度喂养、不规范的饲养、污染的饮水和饲料等,也会增加母猪感染子宫内膜炎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产后发热和恶露异常:产后2-3天后,母猪会出现高热、厌食、乏力和恶露异常等症状。
(二)流产和早产:母猪在妊娠期间或分娩后,可能会出现流产或早产的情况。
(三)子宫颈开放:子宫颈不紧闭,使得外界病原体有机会侵入宫腔,导致子宫内膜炎。
(四)宫内积液:母猪因为子宫内膜炎会出现宫内积液,影响胚胎的发育和母猪的配种。
(五)尿道异常:母猪子宫内膜炎还可能会引起尿道异常,如尿道堵塞或尿液改变等。
三、防治措施为了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饲养和管理:合理饲养,保证母猪的营养均衡和干净的水源、饲料。
(二)卫生环境控制:保持舒适、干燥的住宅环境和深度的圈舍,避免污染。
(三)定期检查:对母猪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四)预防流感病毒和细菌感染:注重卫生防疫,接种疫苗。
(五)注意进行无菌操作:进行分娩或人工授精等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六)使用抗生素治疗:当发现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时,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总之,母猪子宫内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生产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养殖场要定期对生猪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加强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预防母猪感染病菌,保证母猪和小猪的健康生长。
导致母猪产死胎及弱仔增多的几种因素
母猪产生死胎和弱仔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了几种可能的因素。
1. 猪场管理不善:猪场管理不善是导致母猪产死胎及弱仔增多的一个常见原因。
猪场环境脏乱、通风不良,造成母猪生活环境不佳,影响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能力。
2. 饲料不合理:不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母猪营养不良,造成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3. 疾病感染:母猪的疾病感染也是造成死胎和弱仔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等传染病都会对母猪的生产能力造成影响,导致死胎和弱仔的产生。
4. 季节和气候变化:气候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母猪的怀孕和分娩过程。
夏季高温天气可能会导致母猪体温升高,造成死胎和弱仔的产生。
5. 饲养技术不当:不正确的饲养技术也可能导致母猪产生死胎和弱仔。
把孕期母猪饲养在拥挤、嘈杂的环境中,会导致母猪压力增大,影响胎儿的发育。
6. 遗传问题:母猪的遗传问题也可能导致死胎和弱仔的产生。
某些品种的母猪可能存在遗传缺陷,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
7. 年龄和健康状况:母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也会对生产能力造成影响。
年龄过小或过大的母猪可能会生产死胎和弱仔。
患有慢性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母猪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成长。
8. 动物行为和社交问题: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受到其他猪的干扰或攻击,导致产生死胎和弱仔。
为了减少死胎和弱仔的产生,猪场管理者需要确保母猪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提供合理的饲料和营养,定期检查和防治疾病,合理安排饲养技术和环境,选择优质的种猪,并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社交环境良好。
科学养殖3生猪家禽本栏编辑王钰龙提高受精率、加强妊娠管理,提高窝产活健仔数配种环节公猪的精液品质、母猪的膘情和配种时间是决定产仔数多少的主要因素。
加强公猪的饲养管理,建立合理的采精制度,以确保公猪精液品质。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与自然交配相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精液的品质,而且能降低场内公猪的饲养成本,充分利用公猪优良基因,选择优良公猪采精后进行镜检,精子活力在0.7以上即给发情母猪进行人工输精。
正确的输精方法,可以减少生殖道传播疾病。
发情鉴定与适时配种母猪的发情周期为20~22天,平均为21天,母猪发情特征从出现到结束为60~72小时,而排卵则在表现发情后的36~40小时,因此正确地判断母猪的发情状况,是做到适时配种的前提。
母猪发情鉴定主要采用外阴观察法,结合压背反射和公猪试情进行鉴定并做好记录,结合母猪的品种、胎龄等不同情况,确定最佳配种时间。
一般在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后,间隔8~12小时,可进行第一次配种,连配2~3次,每次配种间隔12小时。
增加排卵 首先,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对断奶空怀母猪实施小群饲养,进行短期优饲,尤其是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4天实行短期优饲,日喂量提高0.5~0.7千克,以促进排卵和受胎。
其次,可以采取公猪诱情,合栏并圈,对不发情的母猪合并到发情母猪的栏中,通过爬跨刺激,促进空怀母猪发情,也可利用外激素催情。
配种后管理针对三个死亡高峰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除按饲养标准配制全价料外,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饲料,饲料变换不宜频繁。
一般情况下,排卵前饲养水平的增加会提高排卵数,排卵后对母猪限饲会降低胚胎死亡率。
妊娠后期适当增加饲喂次数,管理上防挤、防跌,严禁鞭打。
夏季应安装防热降温设备,加强绿化,凉水喷雾降温,供足清洁饮水,减少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生产力的关键控制点(下)422008.3科学养殖3生猪家禽由热应激带来的影响。
加强哺乳母猪的管理,提高泌乳力妊娠期的采食量过量的饲料会影响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致使产奶量不足。
Practice|实践|防控-规模化猪场母猪流产原因分析及防控方案笔者经手的一个规模化猪场猪群出现母猪流产症状,经过检测和数据分析,得知引起本次流产的主要原因均指向变异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在笔者给出方案之后,流产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本文将此案例成文进行分享,希望给读者一些启发。
文o牛德料周绪斌张淑刚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1猪场概况本规模化猪场地处湖北某市,为全封闭式猪舍。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当时正处于猪舍扩建施工阶段,所以生物安全防护较差。
在同一场区内共分为3条生产线,各线独立运营,并且有一定的距离间隔,一线和二线间隔有500m以上,一线、二线和三线的间隔有1000m以上,并且中间有小水塘。
其中一线为经产母猪线,基础母猪存栏4200头,二线、三线均为后备线,二线后备母猪正在配种,三线正在引入后备母猪。
一线妊娠母猪舍为大栋舍(1200头/栋)限位栏式饲养,全封闭纵向通风模式。
猪场每月常规保健:泰万菌素3g+强力霉素10g保健10d,逐头添加。
场长主述本场曾在2016年11月初出现大批流产,约200多头,稍后猪群平稳,当时未引起足够重视。
2017年1月14日再次出现流产,到1月22日共流产17头,栏位均集中在3栋舍22、23.25排。
母猪在流产前首先出现不食,体温最高为40.6-C,最低为38.4-C,药物治疗无效,并在第2天或第3天出现流产,流产后体温、食欲自动恢复。
猪场当月16号开始对一线全群母猪逐头加药保健(泰万菌素3g+强力霉素10g)。
2本场母猪免疫程序(表1)表1该猪场母猪群免疫程序疫苗种类免疫时间免疫剂量厂家猪瘟1月份第2周(1月10日)4mL、2头份山东某厂家蓝耳病2月份第4周(2月22日)2mL、1头份某进口疫苗圆环病毒病3月份第4周(3月22日)2mL、1头份国产某厂家猪伪狂犬病4月份第1周(4月4日)2mL%1头份某厂家变异株猪瘟5月份第4周(5月23日)4mL、2头份山东某厂家蓝耳病6月份第4周(6月22日)2mL、1头份某进口疫苗圆环病毒病7月份第4周(7月20日)2mL、1头份国产某厂家猪伪狂犬病8月份第1周(8月1日)2mL、1头份某厂家变异株猪瘟9月份第2周(9月15日)4mL、2头份山东某厂家蓝耳病10月份第4周(10月19日)2mL、1头份某进口疫苗圆环病毒病11月份第2周(11月8日)2mL、1头份国产某厂家94March 2019 | PIGS TODAY3 2016年本场母猪群蓝耳病血清抗体S/P 值检测结果本场不定期对母猪全群随机采血做血清抗体检 测,以下为2016年8月24日、2016年12月2日、2016年12月17日3次检测结果,分别见图1、图2、图3, 3次所釆血液样品均为基础母猪血样。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 55 S8 61 64 67 70 73 76 79 82 85 88图1 201 6年8月24日蓝耳病血清抗体S/P 值检测结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32.51.510.5_____4.--4■ML -IH hi II i .i I 1图2 2016年12月2日蓝耳病血清抗体S/P 值检测结果3.5通过对2016年8月24日、2016年12月2日、2016年12月17日3次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所得信息见表2。
4流产母猪信息(表3 )表3流产母猪情况汇总耳号流产时间胎次配种日期妊娠天数(d )41392017.01.1442016.10.228446302017.01.1642016.11.047343272017.01.1642016.10.1296Y5362017.01.1742016.10.129733842017.01.1742016.10.139659142017.01.1722016.10.1594Y80772017.01.1742016.10.1890Y2358042017.01.1742016.10.189034152017.01.1742016.10.198959242017.01.1722016.10.189045852017.01.1842016.10.188********.01.1942016.10.129333082017.01.1942016.10.1293Y80652017.01.1942016.10.1592L212017.01.1932016.10.1888Y80822017.01.2032016.10.159131232017.01.2142016.10.16885流产母猪血清抗体及流产胎儿病原检测结果本场于2017年1月18日对2016年11月初及本次流产中的9头母猪采集血样并送检天康生物实验室做蓝耳病和伪狂犬病野毒的血清抗体检测,并于2017年1月20日送检不同母猪的8头流产胎儿至武汉某检测机构做病原 检测,结果见表4、表5。
表2检测结果汇总采样时间釆样头数(头)蓝耳病S/P 均值S/P>2(头)S/P>2占检测总头数的百分比(%)S/P 最高值S/P<0.4(头)S/P<0.4占检测总头数的百分比(%)2016年8月24日900.955.62.60818202016年12月2日41 1.481331.73.277512.22016年12月17日301.5112403.2122 6.795Practice|实践|防控表4流产母猪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实验编号样品编号猪伪狂犬病(gE)蓝耳病(PRRS)126-8486111.70.999一 3.274+ 226-10457911.40.927- 2.624+ 326-15607611.6 1.02- 2.544+ 426-20458911.50.959一 2.577+ 526-22201011.17 1.014- 2.31+ 633840.953一无血清75924 1.031- 2.404+ 834150.88- 2.217+ 943270.912一 2.438+阴性对照0.9230.075阳性对照0.1840.7975表5流产胎儿病原检测结果样品编号蓝耳病绪冉猪伪狂2型圆(PRRS)鲁g犬病环病毒常规变异'(PR)(PCV2)--E胎儿1胎儿2胎儿3胎儿4胎儿5-+弱一-一---胎儿6胎儿7一+弱——————胎儿8注:“+”表示病原感染阳性;“一”表示病原感染阴性。
6结果分析(1)根据本场现有免疫程序来看,本场感染蓝耳病的母猪每年普免3次,但通过调查了解到自2016年2月22日母猪普免后未再进行蓝耳病疫苗的免疫。
(2)对2016年8月24日、2016年12月2日、2016年12月17日3次检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蓝耳病血清抗体S/P均值由2016年8月24日的0.9上升为2016年12月2日的1.48,并且在2016年12月17日增至1.51,S/P值大于2的占检测总头数的百分比也在逐渐增高,由5.6%到31.7%,再到40%;S/P最高值分别为2.608、3.277、3.212。
在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基础上蓝耳病血清抗体的各项指标在逐渐升高,证明本群中存在蓝耳病野毒的传播导致猪群不断感染。
(3)自2017年1月14日至2017年1月22日共流产17头,均为妊娠中后期母猪,妊娠天数最短为73d,最长为97d,主要集中在90d左右。
并且在流产前出现不食,体温升高(40°C左右),药物治疗无效,母猪流产后自动恢复正常,这些特征均符合蓝耳病造成妊娠母猪中后期流产的症状。
(4)流产胎儿全身出血、水肿,脐带出血(动脉炎),剖检肺脏呈间质性肺炎病变。
(5)对流产猪只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共9头,除其中1头无血清外,蓝耳病血清抗体S/P值均大于2,最高值为3.274,猪伪狂犬病gE为全阴性。
对流产胎儿分别做猪瘟、猪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和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原的检测,结果只有胎儿6和胎儿7出现变异蓝耳病弱阳性,其他均为阴性。
由于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极不稳定,并且外界环境中RNA酶非常多,活性强,这就增加RNA病毒保存的难度,所以在病料采集、贮存、基因组提取过程中均会导致釆样的偏差和基因组的降解,并造成在PCR过程中出现假阴性或弱阳性结果。
(6)综上所述,引起本次流产的主要原因均指向变异蓝耳病病毒。
7防控方案(1)母猪群在现有加药保健的基础上做紧急免疫,天蓝净(TJM-F92株弱毒疫苗)1头份/头,间隔3周再加强免疫1次。
(2)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在注射治疗过程中要做到一猪一针头;每一栋舍门口置脚踏消毒盆;做好流产胎儿的清理及消毒工作;每周至少带猪消毒2次。
(3)做好后备猪入群前的驯化工作,后备母猪入群前必须间隔1个月免疫天蓝净2次以上,1头份/头/次,并且在入群前采集血液检测蓝耳病血清抗体S/P 值,S/P值超过2.5禁止入群。
8小结笔者于2017年5月初回访,本场严格按照以上防控方案紧急免疫天蓝净,间隔3个周后再加强免疫1次,到回访之日起本次流产得到了有效控制。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