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简便运算经典分类讲解及练习

分数简便运算经典分类讲解及练习

分数简便运算经典分类讲解及练习
分数简便运算经典分类讲解及练习

分数简便运算经典分类讲解及练习

2019年7月

第一种类型: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 :1)

147

4

135?? 2)56

153??

3)26

6831413??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类型: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 1)27)27

4

98(?+

2)20)4

152(?-

3) ()18

19776?+?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类型: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提取公因数) 例题:1)2

1

3115121?+?

2)6

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 第四种类型:添加因数“1” 例题:1)7

59575?-

2)9

292167+?

3)232331

1723311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添加因数“1”,将其中一个数n 转化为1×n 的形式,将原式转化为两两之积相加减的形式,再提取公有因数,按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运算。

第五种类型:数字化加式或减式 例题:1)2016

20152017?

2)2017

20161998?

3)135

34136?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一个大数转化为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或将一个普通的数字转化为整式整百或1等与另一个较小的数相加减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解题。

注意: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相加减的形式要求转化后的式子在运算完成后依然等于原数,其值不发生变化。例如:999可化为1000-1。其结果与原数字保持一致。 第六种类型:带分数化加式 例题:1)5

13226?

2)8

15341?

3)13

5127?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带分数转化为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的形式,还可以转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相加的形式,目的是便于约分。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第七种类型:乘法交换律与乘法分配律相结合(转化法) 例题:1)24

7

179249175?

+? 2)1981361961311?+? 3)1381137138137139?+?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各项的分子与分子(或分母与分母)互换,通过变换得出公有因数,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进行计算。

注意:只有相乘的两组分数才能分子和分子互换,分母和分母互换。不能分子和分母互换,也不能出现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分子(或分母)和另一组乘式中的分子(或分母)进行互换。 第八种类型:有规律的分数混合运算——形如()

n a a 1

+?的分数(拆分

法) 例题:1)1091

541431321?+

+?+?+? 2)19171751531311?++?+?+?

3)

72

1

561421301201121+++++

基本方法:形如()n a a 1+?的分数可拆分为n

1

n a 1-a 1?

??? ??+的形式,再进

行运算。

第九种类型:有规律的分数混合运算——形如b

a b a ?+(a ,b 不为0)

的分数(拆分法) 例题:1)72

17

-56154213-3011209-127++

基本方法:形如b

a b a ?+(a ,b 不为0)的分数可拆分为b

1a

1+的形式,

再进行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课后练习

(一) 52×214×10 125×41

×24 69765?? 47 ×1522 ×712

(二)59 × 34 +59 × 1

4 43×52+43×0.6 6.8×51+51×3.2

(三)( 34 +58 )×32 (32+43-21

)×12 ( 94 - 32 )× 83

(四)1113 -1113 ×1333 257×101-257

15 + 29 × 310

(五)46×4544

2008×20062007 36×937

(六) 34

5 ×25 2

14314?

(七)53×914-94×53 95

739574?+? 12×( 1112 - 348 )17× 916

分数混合运算的误区:

例1:()18

1977

6?+? 改:

例2: 89 × 89 ÷ 89 × 8

9 改:

乘法分配律练习(一)

(712 - 15 )×60 (183

+ 89 )×18 ( 56 - 59 )×185

(220 + 15 )× 5 (89 +427 )×27 6 ×(218 +730 )

(2415

- 38 )× 615 16 ×(96

+23 ) (35 +25

2

)× 25

(924 + 83 )× 124 (207

- 15 )×20 ( 56 - 59 )×18

12×(724 + 56 + 34 ) 417 ×(34 + 217

) (15 + 37 )×35

分数乘法分配律(二)

47 ×613 +37 ×613 56 ×59 + 59 × 16 34 ×53

+ 34 × 25

2722

×34 +527 × 34 613 ×75 - 613 × 25 712 ×6 +512 × 6

47 ×613 + 37 ×6

13 833×117+114×833

0.92×1.41+0.92×8.59

516

×137-53×13

7 1.3×11.6-1.6×1.3

5

9×11.6+18.4×5

9

57

×38

+58

×5

7 2

3

×7+23

×5 21×7

3+7

4×21

乘法分配律练习(三)

10063

×101 677 × 78 527 ×28

36×3435 21× 320 37× 335

6 25× 24 34×

34

35

6

13

×12

5 27×26

29

31

× 30

27

28

× 27

44

5

×10 25

3

8

×8 3

4

5

×2.5

乘法分配律练习(四)

(1

5

+

3

7

)×7 ×5 (

7

12

-

1

5

)×5 × 12 (

5

6

-

5

9

)×6×18

( 47 + 89 )×7×9 (220 + 15 )× 5×4 (89 +4

27 )×27×3

(220 + 38 )× 20× 8 3×12×(23 - 16 ) (3

5 +4 )× 25

(124 + 83 )×24 (712 - 15 )×6×10 ( 56 - 5

9 )×18×2

6 ×5×(218 +730 ) 30×(218 +730 ) ( 712 - 1

5 )×60

乘法分配律练习(五)

710 ×101- 710 35 × 99 + 35 710 ×101- 7

10

12×613 + 6

13 85×7+85 0.92×99+0.92

14×137-13

7 1.3×11-1.3 5

9×19+5

9

57

×13+5

7

23×20+2

3

12×6

13

+613

17×59 + 59 34 ×19+ 34 23×34 +

3

4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练习课(六)

53

×6

1×5 3

2×4

1×3 9

4×5×18

54

×9

7×8

5 7

5×16×5

21 13

5×7

4×14

25 × 4 × 34 6 ×(218 ×730 ) 417 ×(125 × 34)

89 ×427 ×27 514 × 2125 ×75 34 × 2

5 ×75

25 ×210 ×56 5×47 ×35 23 ×1

5 ×6

分数混合计算练习题(七)

16 ×(7 - 23 ) (35 + 2521 )× 25 1- 514 × 2125

12 + 64 × 46 16 ×(5 - 23 ) 25 ×210 + 910

57 - 49 ×64 1-5

7 ×2521 21+(45×54)

127

×6+125 135×74+83 31×53+5

4

32

×(41+101) 53×(6

1

+3

1) 4

3-7

5×9

5

简便运算十五种类型

第一种(例)25x(4+8) 125x(8+8) (11+25)x8 =25 x4+15 x8 =100+120 =220 第二种(例)84x101 504x25 78x102 25x204 =84 x(100+1) =84 x100+84 x1 =8400+84 =8484 第三种(例)99x64 99x16 638x99 999x99 =(100-1) x64 =100 x64-1 x64 =6400-64 =6336 第四种(例)99X13+13 25+199X25 32X16+14X32 78X4+78X3+78X3 =(99+1)x13 =100 x13 =1300 第五种(例)25X32X125 125X32X8 88X125 72X125 =(25 X4)X(8 X125) =100 X1000 =100000 第六种(例)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3600÷(25 X4) =3600÷100 =36 第七种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1200-(624+76) =1200-700 =500 第八种278+463+22+37 732+580+268 425+14+186 =(278+22)+(463+37) =300+500 =800

第九种214-(86+14)787-(87-29)365-(65+118)455-(155+230)=214-14-86 =200-86 =114 第十种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 =871-300+1 =571+1 =572 第十一种 178X101-178 83X102-83X2 17X23-23X7 35X127-35X16-11X35 =(101-1)X178 =100 X178 =17800 第十二种 64÷(8X2) 1300÷(13 X5) 480÷(8 X2) =64÷8÷2 =8÷2 =4 第十三种 625÷25 360÷24 270÷45 =625÷5÷5 =125÷5 =25 第十四种100+45-100+45 25+75-25+75 423+76-76+77 243+85-243+85 =(100-100)+(45+45) =0+90 =90 第十五种20X4÷20X4 25X4÷25X4 56X8÷56X8 12X6÷12X6 =(20÷20)X(4X4) =1 X 16 =16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复习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复习 小学数学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贯穿着一个内容,那就是简便运算。在整数范 围、小数范围、分数范围内都做为一个内容重复出现。而这个内容也正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在把其整理出来,供参考。同时欢迎留言补充。 一、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a+b)+c=a+(b+c) 例1、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10+10 =20 例2、37.24+23.79-17.24 =37.24-17.24+23.79 =20+23.79 =43.79 二、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这种题型往往含特殊数字之间相乘 (a×b)×c=a×(b×c) 特殊数字之间相乘: 25×4=100125×8=100025×8=200125×4=500 例3、4×3.78×0.25 =4×0.25×3.78 =1×3.78 =3.78 例4、125×246×0.8 =125×0.8×246

=100×246 =24600 三、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a+b)×c=a×c+b×c (a-b)×c=a×c-b×c 做这种题,一定不要急着去算,先要分析各数字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就是先要仔细观察,找到做题的窍门。 例5、(2.5+12.5)×40 =2.5×40+12.5×40 =100+500 =600 例6、3.68×4.79+6.32×4.79 =(3.68+6.32)×4.79 =10×4.79 =47.9 例7. 26.86×25.66-16.86×25.66 =(26.86-16.86) ×25.66 =10×25.66 =256.6 例8、 5.7×99+5.7 = 5.7×(99+1) =5.7×100 =570 四、利用加减乘除把数拆分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小学四年级下数学简便计算专题训练

简便计算专题训练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138×25×4 (13×125)×(3×8) 50 ×(12+24+80) 简便计算练习题2 姓名得分 704×25 25×32×125 32×(25+125) 88×125 102×76 58×98 1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83×102-83×2 98×199 123×18-123×3+85×123 50×(34×4)×3 25×(24+16)178×99+178 79×42+79+79×57 7300÷25÷4 8100÷4÷75 16800÷120 30100÷2100 32000÷40021500÷125 49700÷700 1248÷24 3150÷154800÷25

简便计算练习题3 姓名得分 2356-(1356-721) 1235-(1780-1665)75×27+19×2 5 31×870+13×310 4×(25×65+25×28) 第一种 (300+6)x12 25x(4+8) 125x(35+8) (13+24)x8 第二种 84x101 504x25 78x102 25x204

简便计算题型分类练习

四年级简便计算分类 第一类:凑整数 184+98 695+202 864-199 738-301 157-99 363-199 968-599 299+197 第二类: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综合运用,注意凑整数法 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220+966 425+14+186 380+476+120 (569+468)+(432+131) 第三类: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公式:a - b - c= a -(b + c)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545-167-145 796-78-22 234-34-66 528-53-47

第四类:第三类的逆运用,注意在减号后加、去括号的变化:加、去括号要变号 公式:a-(b + c)= a - b - c 、 a - b + c= a-(b - c) 214-(86+14)787-(87-29)365-(65+118)455-(155+230) 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 第五类: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公式:a ÷ b ÷ c= a ÷(b X c)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变式:把除数拆成两个数相乘,然后去掉括号进行连除。 公式:a ÷ b = a ÷(c X d)=a ÷ c ÷ d 630÷42 560÷35 810÷45 720÷36 256÷(8×2)1000÷(125×4)3600÷(36×4)

(完整)四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500题

38+175+6236×25201×3413×25×4 329﹣186﹣14630÷4518×45+18×55226×35﹣26×35 368+561+32+33925×(73×40)101×63779×325+325×21 935﹣324﹣176360+360÷60×495×[364÷(473﹣460)]720÷(61﹣49)×50①480+32×14﹣280②750÷(43﹣18)+125③48+84)×(84﹣48)332+657÷3 ④(720÷16﹣23)×52⑤[275﹣(32+46)]×28⑥2400÷80﹣14×2(240﹣3)×7 ①74+157+126+243②77×99+77③836﹣269﹣131854÷(56﹣49) ④4800÷5÷20⑤89×101⑥125×32×25360×(602﹣594)

400﹣201+257738﹣(560﹣123)100﹣20÷4145×8÷5 32×8×514×72+28×1425×125×32(100+2)×45 624÷(83﹣59)576﹣176÷8480﹣[27×(45﹣29)]1050﹣25×8 (2200﹣1700)÷523×5×4540﹣245﹣245403×7﹣872 8×(812﹣725)815÷5×4219×3+58688×8+15×7 375﹣336÷89×(56×7)830﹣225+140755﹣(205+365)(18+36)÷648﹣40÷8644﹣(179+336)(134+186)÷4 51×3×6(93﹣47)×8(51+25)×3562×20﹣140

480÷8×25144÷(300﹣292)45+42÷6×8364+480÷12﹣114 275+350÷(62﹣48)45×[(1100﹣180)÷40]396÷3×4424÷(134﹣126)32×19÷8427﹣153+421(951﹣347)×31010﹣215×4 480÷32360÷(9×2)540÷45÷2125×8×9 ①45÷5+25②9×7﹣30③25﹣48÷8(110+343)×8 ④930﹣(70+460)⑤327+46﹣135⑥(82+38)×4860﹣330×2 92÷4×65848﹣48×13750÷(102﹣97)(857﹣782)×36(601﹣246)÷532×21﹣139960÷6÷832×(34﹣19)

分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

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题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混合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同一级运算,一般从左往右计算。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简便运算分类练习题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分类练习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乘法交换律 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5×8.5×4 12.5×0.96×0.8 0.25×16.2×0.4 二、1.乘法结合律 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6×12.5×8 0.95×0.25×4 35×0.2×0.5 0.75×50×0.4 2.拆分因数后,利用乘法结合律 1.25× 2.5×32 3.2×0.25×12.5 0.25×36 25×4.4 8.8×1.25 三、1.乘法分配律 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0.125)×8 (20-4)×0.25 (2+0.4)×5 (125+2.5)×0.8

2.乘法分配律逆应用 (1)3.72×3.5+6.28×3.5 15.6×2.1-15.6×1.1 27.5×3.7-7.5×3.7 (2)5.4×11-5.4 1.87×9.9+0.187 12.7×9.9+1.27 3.乘法分配律拓展应用(将一个数凑整) 4.8×10.1 3.6×102 0.39×199 8.9×1.01 0.32×403 3.65×10.1 0.85×9.9 0.65×101 四、除法的性质 1.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4÷2.5÷0.4 4.9÷1.4 2.7÷45 2.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0.6-0.5÷0.6 (7.7+1.54)÷0.7 3.7÷2+6.3÷2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图文稿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 练习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班级姓名 明确四点: A、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没有括号时,先算,再算,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B、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C、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D、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a÷b÷c=a÷c÷b , a×b÷c=a÷c×b, a÷b×c=a×c÷b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12.06+5.07+2.94? 30.34+9.76-10.34? 26×3÷26×3? 25×7×4 34÷4÷1.7? 1.25÷3×0.8? 102×7.3÷5.1? 17+35-7 二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根据:加法结合率 a+b+c=a+(b+c),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41.06-19.72-20.28?7-3+38+2-211+7+3 B、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根据:乘法结合率 a×b×c=a×(b×c), a×b÷c=a×(b÷c),a÷b÷c=a÷(b×c),a÷b×c=a÷(b÷c), 700÷14÷5 18.6÷2.5÷0.4?1.06×2.5×4?13×12÷4 29÷7×14 三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简便计算练习题集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练习1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 X 0.28 0.125 X 3.2 X 2.5 35 X 40.2 0.25 X 4-0.25 X 4 3.5 X 9.9 3.5 X 99+3.5 3.5 X 101-3.5 3.5 X 9.9+3.5 X 0.1 3.5 X 2.7+35 X 0.73 3.5 X 2.7-3.5 X 0.7 (32+5.6) 宁0.8 3.5 宁0.6-0.5 宁 0.6 4.9 - 3.5 7 - 0.25 - 4 7 - 0.125 - 8 7.35 - (7.35 X 0.25) 7.35 -(7.35 - 0.25) 7.325-( 5.325+1.7) 3.29+0.73+2.27 3.29-0.73-2.27 7.5+2.5-7.5+2.5 7.325-3.29-3.325 7.325-(5.325+1.7) 7.325-(5.325-1.7)

3.29+0.73-2.29+2.27 3.29 X 0.25 X 4 0.12 5 X 8.8 63.4 - 2.5 - 0.4 4.9 - 1.4 3.9-(1.3 X 5) (7.7 + 1.54) - 0.7 2.5 X 2.4 2.7 - 45 0.35 X 1.25 X 2X 0.8 0.1 X 32.4 15-0.25 14- 7.32 —2.68 (2.5 —0.25) X 0.4 0.86 X 15.7 —0.86 X 14.7 2.64 + 8.67 + 7.36 + 11.33 9.16 X 1.5 —0.5 X 9.16 2.4 X 102 2.31 X 1.2 X 0.5 3.6 —3.6 X 0.5 0.2 X 7.6 0.85 X 199 0.25 X 8.5 X4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分类汇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明确四点: A、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再算(),只有同一级运算时, 从左往右()。 B、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 不容易出错。 C、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 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D、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 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12.06+5.07+2.94 30.34+9.76-10.34 83×3÷8 3 ×3 25×7×4 34÷4÷1.7 1.25÷3 2 ×0.8

102×7.3÷5.1 1773+174-773 195 -137-9 5 , 二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 (b + c ),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933-15.7-4.3 41.06-19.72-20.28 B、当×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 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a×b×c=a×(b×c), a×b÷c=a×(b÷c), a÷b÷c=a÷(b×c) , a÷b×c=a÷(b÷c), 700÷14÷5 18.6÷2.5÷0.4 1.96÷0.5÷4 1.06×2.5×4

简便运算的练习试题和答案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8×25×4 42×125×8 25×17×4 (25×125)×(8×4)49×4×5 38×125×8×3 (125×25)×4 5 ×289×2 (125×12)×8 125×(12×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变化练习 125×64 125×88 44×25 125×24 25×28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293+62+107 乘法分配律:(a+b)×c=a×c+b×c (80+4)×25 (20+4)×25 (125+17)×8 25×(40+4)15×(20+3)

乘法分配律正用的变化练习: 36×3 25×41 39×101 125×88 201×24 乘法分配律反用的练习: 34×72+34×28 35×37+65×37 85×82+85×18 25×97+25×3 76×25+25×24

乘法分配律反用的变化练习: 38×29+38 75×299+75 64×199+64 35×68+68+68×64 其他的一些简便运算。 800÷25 6000÷125 3600÷8÷5 58×101-58 74×99

姓名: (1)125×15×8×4(2)25×24(3)125×16 (4)75×16(5)125×25×32(6)25×5×64×125 (7)125×64+125×36(8)64×45+64×71-64×16 (9)21×73+26×21+2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简便计算分类练习.docx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1 754?+? 第四种:添加因数“1”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添加因数“1”,将其中一个数n 转化为1×n 的形式,将原式转化为两两之积相加减的形式,再提取公有因数,按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运算。 例题:1)759575?- 2)9216792?- 3)232331 17 233114+?+?

第五种:数字化加式或减式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一个大数转化为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或将一个普通的数字转化为整式整百或1等与另一个较小的数相加减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解题。 注意: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相加减的形式要求转化后的式子在运算完成后依然等于原数,其值不发生变化。例如:999可化为1000-1。其结果与原数字保持一致。 例题:1)16317? 2)19718? 3)31 6967 ? 第六种:带分数化加式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带分数转化为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例题:1)4161725? 2)351213? 3)135 12 7? 第七种:乘法交换律与乘法分配律相结合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各项的分子与分子(或分母与分母)互换,通过变换得出公有因数,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进行计算。 注意:只有相乘的两组分数才能分子和分子互换,分母和分母互换。不能分子和分母互换,也不能出现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分子(或分母)和另一组乘式中的分子(或分母)进行互换。 例题:1)247174249175?+? 2)1981361961311?+? 3)1381 137138137139? +? 第八种: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简便计算 基本方法:将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再进行计算,乘法分配律。 例题:1) 1159251197?+÷ 2)6 .0352444533533-÷+?+÷ 分数简便运算(能简算的简算)

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9.2 “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见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数时,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11106 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1000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30 “共用”法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34×(10-0.1) =34×10-34×0.1 =336.6 基准数法 在一系列数中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来代表全部的数,要记得这个数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10310+1 =10311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学生第一次接触简便方法,很多同学还不习惯使用简便方法,主要是没有掌握怎样使用这些简便方法。这部分内容是这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归类,希望对初学简便方法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345-(67+33)=345-100=245 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510÷17 ÷3=51÷(17×3)=510÷51=10 1200÷48×4=1200÷(48÷4)=1200÷12=100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三、乘法分配律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 这里35是相同因数。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45×99+45=45×99+45×1=45×(99+1)=45×100=4500 四、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10000+1000+100+10-4=11110-4=11106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小学阶段简便计算及练习题大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 =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 b b 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 + a+ = + b + ( ) (c b c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 (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 举一反三: (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 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 = - - a- c b a c 例2.简便计算:198-75-98 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 a+ - - - = b (c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103=1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97=100-3,998=1000-2,…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 (1)89+106 (2)56+98 (3)658+997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 (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 (4)89+997 (5)103-60 (6)458+996 (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 = ?例如:85×18=18×85 23×88=88×23 b a? b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表示:) a? ? = ? ? b ) c (c ( b a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2.5×4=10,0.25×4=1, 25×0.4=10, 0.25×0.4=0.1 125×8=1000, 12.5×8=100, 1.25×8=10, 0.125×8=1,… 例5.简便计算:(1)0.25×9×4 (2)2.5×12 (3)12.5×56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24×17×0.4 (2)125×33×0.8 (3)32×0.25×12.5

常用十二种简便计算分类练习题

简便计算分类练习题 第一种 (300+6)×12 25×(4+8) 125×(35+8)(12+24+80)×50 32×(25+125) 25×(24+16) 4×(25×65+25×28)(13+24)×8 第二种 84×101 504×25 78×102 25×204 704×25 88×125 102×76 101×87 第三种 99×64 99×16 638×99 999×99 98×199 58×98 99×27 98×34 第四种 99×13+13 25+199×25 32×16+14×32 178×99+178 79×42+79+79×57 84×36+64×84 75×99+2×75 75×27+19×25 31×870+13×310 78×4+78×3+78×3 第五种 88×125 72×125 75×24 12×25 125×32×8

25×32×125 50×(3×4)×3 138×25×4 (13×125)×(3×8) 第六种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7300÷25÷4 3900÷(39×25) 420÷(5×7) 800÷(20×8) 第七种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5101-247-1021-232 2356-(1356-721) 1235-(1780-1665)3065-738-1065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第八种 278+463+22+37 732+580+268 425+14+186 158+262+138 1034+780+320+102 375+219+381+225 2214+638+286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2[1]

简便运算 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 一、回顾: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二、例题与练习: 1、用简便方法求和 ①536+(541+464)+459 (带着符号搬家) ②248+98 (多加的要减去) ③567+558+433+442+563 (带着符号搬家,注意数字 的特点) ④375+206 (少加的要加上) 用简便方法求和 53.6+(54.1+46.4)+45.9 ② 248+98 ③5.67+5.58+4.33+4.42+5.63 ④ 375+206

2、用简便方法求差: ①1870-280-520 (添括号) ② 4250-294+94 ③4995-(995-480) (去括号) ④458-(147+158) ⑤1272-995 (多减的要加上) ⑥ 572-308 (少减的要减去) 用简便方法求差( 187-27.4-52.6 ② 49.95-(9.95-0.48) ③ 1272-995 ④4.25-2.94+0.94 ⑤ 45.8-(1.47+15.8)⑥ 572-308 3、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①478-128+122-72 ② 537-(543-163)-57 ③ 947+(372-447)-572 ④ 464-545+99+345

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47.8-1.28+12.2-0.72 ② 53.7-(54.3-16.3)-5.7 ③ 947+(372-447)-572 ④ 464-545+99+345 4、利用乘法定律简便计算: ①25×26×4 (利用乘法交换律或者是带着符号搬家) ②125×32×25 (把32分成8和4的乘积) ③ 9999×9999 (把9999看成10000-1) ④54×108+46×108 (利用乘法分配律) ⑤402×15 (先把402写成400+2,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 ⑥ 34×99+34 (引导学生想99个34加上一个34,就是100个34) 利用乘法定律简便计算: ①0.25×2.6×4 ② 125×2.4 ③ 9999×9999 ④0.54×10.8+0.46×10.8 ⑤402×15 ⑥ 3.4×99+3.4

简便运算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减)(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35×8+35×6- 4×35 43×18+18×6+18 59×28+28×42-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简便运算 类型一:(连加运算,把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用小括号括起来先求和)355+260+140+245 135+39+65+11 126+54+74+46 类型二:(连减运算,把后两个减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用小括号括起来先求和,最后求差)

645-180-245 702-54-46 600-137-63 472-163-37 654-199-111 890-132-268 950-(27+450) 4576-(2576+850) 467-(250+167) 类型三:(连乘运算,把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用小括号括起来先求积) 25×14×4 125×19×8250×13×4 28×4×25 13×125×3×850×60×5×4

分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

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题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 是: 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 是:混合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同一级运算,一般从左往右计算。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进行简算。练习: 3 1 1 9 2 1 1 7 1、4- ( 5 + 3 )× 8 2 、 1 3 5 13 10 3、 1 1 1 ÷ 1 4、 1 1 8 7 5、12 7 2 9 2 4 6 12 4 9 9 9 3 10 6、 5 1 9 2 7 、 1 5 4 8 8 、 (2-1 )÷ 1 4 3 5 5 8 9 9 5 8 40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 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 1)5 4142)3153)1336 1375614826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a b c a c b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 1)(84 ) 272)( 11 ) 43)( 31 ) 16 92710442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 1)1 1112) 5 5513) 4 717 2153269965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