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单元教学时间识字72课时《小白

兔和小灰兔》2课时《两只小狮子》2课时《小伙伴》2课时《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七》2课时课题识字7课型识字课时2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

1、学会生字新词。难:

2、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第(1 )课时学习目标认识15个生字教学重难点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激趣导(复习“语文园地五”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3、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4、练习写字

5、拓展练习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对反义词的游戏好吗?我说一个词,你们对一个意思相反的词。比如:我说“大”,你们对“小”;我说“白”,你们对“黑”。现在开始!高明胖美新忙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7”中的对子比这更有趣。

1、师生共同初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教师注意纠正平翘舌音。(分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

3、现在我们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自读全文。

4、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1、课文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用铅笔打个小问号。

2、教师引导解疑。

1、看看这六个生字,哪些字容易写错?请告诉大家。

2、教师范写几个不大好写的字,并提示学生:“冷”的最后一点别忘了;“淡”的三点水要分开,别写成“讠”了,否则就成了“谈”字了。

1、你还知道别的对子吗?回家看看自家屋子贴的春联对子。学生回答。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1、学生质疑。

2、合作读对子。还可以试着不看书,背一背。

1、学生描红、临写。师生互动复习导入,使课堂活跃。集中学生注意力。初步感知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拼读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自悟的能力,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快速记忆生字

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的词语积累。以激发学生读对子的兴趣。作业设计

一、我会写反义词长()是()虚心()热情()诚实()多()近()有()进步()马虎()

二、我会填

1、取人之(),补己之()。

2、()使人进步,()使人落后。

三、完成《随堂练习》板书设计识字7是非长短虚心骄傲

热情冷淡诚实虚伪教学后记课题26小白兔和小灰兔课型精读课文课时2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翻、浇”等8 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

3、指导学生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教具准备自己手绘图片(农村资源有限)、自制生字卡第(1 )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

一、童话引入,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3、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自己画的手绘图片,讲述童话故事导入,在动物世界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助老山羊收白菜,劳动结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些菜子拿回家。后来,带回一车白菜的小灰兔没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包菜子的小白兔却有吃不完的菜,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利用生字卡,请两个学生当小老师教生字的读音。(每人教4 个生字。重点指导容易认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浇”和“挑”是三拼音节,“翻”和“肥”的声母是“f”,“施”是翘舌音。)

3、总结评价

1、数一数,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重点指导,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语言(对话),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小灰兔说的“谢谢您!”要读出感谢、有礼貌的语气。小白兔说的“我不要白菜,请您给我一些菜子吧。”要读出

请求的语气。“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要读出惊奇的语气。“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要读出自豪、深有体会的语气。其他地方也可抓住一些典型例句训练学生读到位,如“白菜很快就长大了”中的“很快”要读得重些;“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又到老山羊家里去要白菜”中的

“又”“要”要读得重些。指导学生朗读,不能只是抽象地讲“要读出什么语气,什么词要读得重些。”应该通过范读、比较、评价来让学生体会和感悟。

3、在朗读过程中进行词句训练。(1)说带“把”字的词语。先让学生读例子“把地翻松”“把白菜吃完”“把窗户打开”,接着自己仿说,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2)让学生反复读“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看谁能用“只有……才……”再说出其他句子来。这一训练难度较大,可让学生“补句”。如,“只有爱劳动,才有(幸福的生活)。”“只有刻苦学习,才有(好的成绩)。”

4、指名接力读全文,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与各部分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插图,比较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之处。比态度: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完白菜,当老山羊把白菜送给小白兔和小灰兔时,比一比,小白兔和小灰兔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与这三自然段相配的第一幅插图,思考:“小灰兔怎样?小白兔呢?小灰兔看到小白兔不要白菜,只要菜子会怎么想?”。让学生形成悬念从

而自然地过渡到下面的学习。(2)比表现:讲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俩回到家里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课文里是怎样写的?抓住重点词:①“种菜”,说明小白兔怎么样?

②“就吃”,说明小灰兔怎么样?接着循因索果,进行对比,因为小白兔勤劳,白菜“长大”了;因为小灰兔懒惰,白菜“吃完”了。(这为理解重点句作了铺垫。)(3)比结果:学习第七至第九自然段,比较小灰兔吃完了白菜是怎样做的。小白兔这时挑着一担白菜去干什么?(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又到老山羊家里去要白菜;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小灰兔为什么“奇怪”?小白兔是怎样回答的?小灰兔不明白,当初小白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是菜子,怎么现在成为大白菜了?小白兔挑的大白菜是哪儿来的?听了小白兔的话“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才懂得了小白兔自己种,收了许多白菜,只有自己劳动才能生活得好的道理。

2、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这个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认真聆听老师的故事

1、划出生字。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边读边口头组词。3采用“开火车”,“你指我认”,“我说你指”的识字游戏。

4、小组合作学习:

分析这八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给生字找朋友,小组学习后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1、学生标出序号。

2、再将课文完整读一遍,读后把喜欢的段落多读一遍。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朗读。

4、好的句子反复朗读,并进行仿写句子的口语训练。

5、学生朗读比较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之处。

6、思考:“小灰兔怎样?小白兔呢?小灰兔看到小白兔不要白菜,只要菜子会怎么想?”。

7、理解:它们俩回到家里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课文里是怎样写的?

8、小白兔这时挑着一担白菜去干什么?小灰兔为什么“奇怪”?小白兔是怎样回答的?

9、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学会聆听。培养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他们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自悟的能力,学生

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感悟到只有自己付出了劳动,真真才是自己的。作业设计

一、我会填一()白菜一()菜子一()山羊一

()兔子一()大米

二、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白兔找老山羊要了一包白菜种(zhǒng zhng)子,种(zhǒng zhng)了下去。

2、兔子的尾巴怎么长(chng zhǎng)也长(chng zhǎng)不长(chng zhǎng)。板书设计26 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要菜子种白菜送白菜(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小灰兔:拿白菜吃白菜要白菜第(2)课时教学目标会写“拉、把”等6 个字。教学重难点“拉”“把”的写法。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

一、复习导入

2、完成“我会读”练习。

四、指导书写: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我会写”中生字同学们说说这6 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均为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1、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拉”“把”的写法。指导写好“扌”:横要往右上斜,竖钩要写在横的稍右边,提的倾斜要大一点,不要写平了。

2、展示作品,学生评议。

3、教师进行个别容易错的字进行纠正,强调总结。开火车认读生字。比比看谁读得准。

1、观察字型,说说所学字的特点。

1、学生描红、练写。

2、指名在黑板上写

3、学生互相评价。对学过的生字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自学能力。集体订正,锻炼学生评价能力。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

2、完成《随堂练习》板书设计26 小白兔和小灰兔给种吃拉把课后反思课题

27、两只小狮子课型精读课文2课时2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教具准备图片、学生自制生字卡、头饰第

(1 )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3、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2自然段: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在已画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

2、板书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每个小组都有提前自制的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上前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同桌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3、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4、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5、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

6、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

1、用生字组词

2、指导书写第2自然段的5个生字(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师生讲评。重点指导“练”)1画出生字,自由读生字。

2、学生举手回答,各抒己见。

3、游戏中记生字。

1、学生自由练读。

A、指名读。

B、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

C、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

D、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A、指名读

B、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C、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

D、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A、学生自由发挥,举手回答。培养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的能力。巩固生字。培养学生带着目的读课文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培养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写字先让学生观察很重要,通过他们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自我归纳,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有重点的指导怎么写,其实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体现的是师生合作。作业设计

1、读读说说。懒洋洋地晒太阳懒洋洋地__________慢吞吞地说慢吞吞地__________兴冲冲地走进来兴冲冲地__________

2、书写我会写的生字。板书设计两只小狮子 (勤狮子)刻苦(懒狮子)

懒惰整天:滚扑撕咬怕吃苦凭父母(真正的狮子)第

(2 )课时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

1、复习导入

二、导读3~7自然段:

3、拓展训练,积累词语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A、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

B、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C、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

2、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A、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B、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C、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象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在想什么呀?

D、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结合前文勤奋小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E、在刚才大家说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懒狮子的话是学生自己创编的。)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把3~7自然段的生字会认,会写。开火车认读生字。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练读,读出角色的语气。

2、同位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4、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对学过的生字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懒洋洋慢吞吞兴冲冲

1、小乌龟()地向前跑。

2、大狗熊()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3、他()地走进教室,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二、我会写。懒洋洋地急冲冲地慢吞吞地笑嘻嘻地

三、完成《随堂练习》。板书设计27两只小狮子(勤奋狮子图)(懒狮子图)非常刻苦什么也不干从小学会生活的本领、不靠父母长大自己才能生活课后反思课题

28、小伙伴课型精读课文2课时2学习目标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

4、有乐于助人的愿望。教学重难点识字,及体会人物心理。

朗读好对话。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第(1 )课时学习目标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

1、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四、复习巩固生字。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1、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读读课文?

(二)学生交流汇报

XXXXX: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1)出示生字卡片。(2)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一)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二)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1、学生讨论,回答。

1、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汇报

识字情况。

2、让认识生字的学生学生作小老师,教大家认;

3、剩下的生字根据每个字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如:加偏旁、形近字比较、同音字比较等;1学生回答

1、学生开火车读。

1、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

3、学生运用本课词语说话。

1、学生书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生字进行正音。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和正确书写姿势。作业设计

1、生字书写。

2、

2、完成《随堂练习》

一、

二、三题。板书设计

28、小伙伴

第(2 )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2、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3、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4、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五、巩固生字新词。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2、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1、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2、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1、出示新字词。

1、书写指导"共、汽"两个字。

1、开火车读。

2、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3、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4、小组汇报

交流学习情况。

5、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1、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3)、汇报

交流:

1、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2、学生自由讨论。

1、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

交流,强化记忆。培养学生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自愿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习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动手实践,感悟环境卫生的重要。作业设计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春夏秋冬

识字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一起看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出示课件)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交流后出示词语。(出示课件)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并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出示课件)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 (4)仔细观察,说说“雨”做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出示课件)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阝”。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21 文言文二则 1.认识“恭、勤”等5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人物的精神品格。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 恭(gōng) 勤(qín) 练囊(náng) 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 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

1.春夏秋冬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识字第 1 课《春夏秋冬》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 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 8 个词语, 8 个 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 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 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 三、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 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 2 个偏旁 ;会写“春、风”等 7 个字 .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 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 (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 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 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齐读 .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电子备课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的品质”,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四篇课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古诗三首》中的诗,或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质,或歌颂将士的奋勇精神。《文言文二则》中的故事,体现了人物勤奋、有毅力的品质。《“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后,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船员开展救援工作,最终自己命丧大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黄继光》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终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 3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抓关键词语,理解《文言文二则》中每句话 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 的品质。 5.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 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文言文二则 2 “诺曼底 号”遇难记 2 黄继光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或创设一个情境,分小组讨论“面对不同的情况,如何介绍自己”,明确介绍的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 容也有所不同。 习作 2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读懂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2.积累古诗。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6个生字,重点指导多音字“单”的读音,注意不要读错“芙”的声调,指导“雁、壶”的书写,如“壶”字不要多笔少画。 2.阅读理解 以读促悟,悟中想象,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品自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阅读、合理想象、补白情境、充分朗读等方式,感悟诗人表达的意境,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深意及诗人高尚纯洁的精神品格。 3.表达运用 学习作者借物抒怀、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芙蓉楼送辛渐》 ?课时目标 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最新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令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人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头、玻璃等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的世界 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引起答案。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有无数的宝藏和财富。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丽。 (板书:22、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 (1)(生字田字格课件:)呈幻蜡烛诱润乘芒剑普通模型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呈润乘”,前鼻音“幻剑”后鼻音“芒通型”。 (2)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诱润芒剑通模型 熟字加偏旁:“口+王=呈”“虫+昔=蜡”“火+虫=烛”“禾+北=乘” 组词扩展:“普”组词为“普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 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 2.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板书:天空大地) (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雕饰:用雕刻或雕塑进行装饰。余晖:傍晚的阳光。圆润:本文指樱桃表面光滑润泽。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3)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 ①第6自然段中,为什么说水洼像镜子?②第14自然段中,作者说“冰雪”好像“刀剑”,“水滴”好像“闪光的水晶球”,说明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板书:总——分—总)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奇妙无穷) 四、学习课文第2—8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画出总起句。(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都是平常我们见过,是很普通的事物,但是很美,很奇妙。)(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春夏秋冬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识字课文《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春、冬、风、雪、”,认识2个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主动累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 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春、冬、风、雪、”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1个新偏旁“双耳刀”,指导认读,交流记 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3.(认识新偏旁“雨字头”说说和雨字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心观察四季美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 写3个生字“花、飞、入” 教学难点: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第七组主题 --- 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一、本单元教材简介本组教材包括《识字7》、《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手捧空中花盆的孩子》,这些课文都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与品质有关的对子;课文写的是具有好品质的主人公:爱劳动的小白兔,练本领的小狮子,用实际行动帮助小伙伴的安东,诚实的孩子雄日。口语交际的话题也是围绕“诚实”展开的。在学习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语,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6 1个生字,会写“短、对”等3 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4.指导朗读,要用好提示语。人物对话前中后的提示语对理解人物心 情、体会情感有很大的作用,一定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读好对话。 5、鼓励大胆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做“诚实”的价值观的 引导。 三、教学重点 1 、本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识字、写作。 2、发展语言,深化理解。 3 、要有意识地挖掘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丰富课文内容。 4、练习说带有“把”字的词句,学习“只有…才???”的句式,重在 反复朗读,运用要放缓坡度。如:可以提供前一分句:只有努力学习,才的句式引导学用 四、难点是朗读课文,感受,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五、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7课时。 识字7——2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2 课时 两只小狮子——2 课时 小伙伴——2 课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 课时 语文园地七——2 课时 问题探讨: 1:结合本班实际,对本组教材进行整体设计,并融入一定的课外内容,让学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电子备课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乐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雪孩子》可以利用学习伙伴的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美好的心灵。 本单元在《雪孩子》一课的课后题,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是一种更常用的阅读方式。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 本单元安排了第三次写话练习,以猫和老鼠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猫和老鼠是学生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动画片、图画书中得到多角度的解读。通过想象类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3、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2、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3、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全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第七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课提要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材,以“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为主题,通过阅读《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充满童趣的故事,让我们获得生活的启迪,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读书,品味词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9 大象的耳朵 一、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1.会认字。 shìdāyíshùɡān wǔtònɡfán shān 似耷咦竖竿 舞痛烦扇 2.会写字。 3.读音提示。 (1)“似”是多音字,一个读音是“shì”,组词:似的;另一个读音是“sì”,组词:似乎。 (2)“痛(tònɡ)”的韵母是后鼻音。 (3)“扇”是多音字,一个读音是“shān”,组词:扇风;另一个读音是“shàn”,组词:风扇。 4.书写指导。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走遇到不安慢慢兔子根本最好 三、读一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1.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2.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3.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四、理解句子。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 五、朗读课文,填空。 这篇童话中, 都说大象的耳朵,于是大象就想办法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感觉还是原来的样子最适合自己。故事告诉我们。 【教学目标】 1.认识“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最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1 春夏秋冬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

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15文具的家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讲述贝贝由总是丢文具到最后能妥善保管自己的学习文具的转变,教育小学生要学会管理照看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教材中还配有两幅插图,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一年级学生独立性不强,还不会自己保管好自己的东西,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增强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意识。这篇课文贴近生活,教育性强。学生学习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保管文具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1.认识“具、丢”等13个生字和偏旁“斤”,会写“文、次”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重点:识字,写字;读好对话。 难点:指导学生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教师: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自己的文具;预习课文。 2课时 认识“具、丢”等13个生字和偏旁“斤”,会写“文、次”等7个生字。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的文具盒里都摆放有铅笔、橡皮,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

好伙伴啊!(出示捡到的文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 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4.板书课题(文具的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扫清字词障碍。 3.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认识生字。 1.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注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如:减一减:真-十=具 换偏旁:地——她 4.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全班跟读。 5.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6.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做“火眼金睛”游戏。 7.做“送字宝宝回家”游戏。 8.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9.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四、学写生字。 1.(出示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 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 (1)“次”的部首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2)“找”的笔画很容易弄错,教师写出笔画顺序,学生书空,注意先写提手旁,右部笔画是横,卧勾,撇,点。 (3)“办”的书写要提醒学生注意左右各一点,不要弄丢了。 (4)“包”笔画复杂,教师重点范写。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议。 15文具的家 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 文次找平办让包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表格式)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配套教案表格式 各单元内容如下: 识字一: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语文园地一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课文二: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学会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6个生字。 3、借助拼音,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018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滑石乡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电子备课 备课人:王丹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017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教师相机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呢? (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指导书写“春”和“风”。 (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 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 3.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 (3)指导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指导整体诵读四个词。

(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吹、落、降、飘。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组织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识生字,初悟四季的美。读、画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本节课我也花了大量时间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上,让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doczj.com/doc/d215777702.html,]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 1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福州市城门后坂小学2017至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一单元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积累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插图,看懂图意,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反复读文,感受文章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插图,看懂图意,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反复读文,感受文章韵律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5 矛和盾的集合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二、预习学案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三、导学案 一、导课: 1、谈话:“矛”的长处?“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 2、出示坦克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二、探究发明过程 1、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呢?坦克在战场上它们又如何来发挥优势的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带着好奇来一次神奇的“发现之旅”(同步出示课件:发现之旅) 2、用心读课文1~4节,感悟课文。 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出一些简短的词句来体现发明家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整个过程”:(提示:从思考到发明的整个过程)(准备出示课件)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对了--------------------------------” 3、考眼力,大家能不能很快地从1-4小节中找出几个带“然”的词语。我们比比看,哪个队比较快。” 忽然固然当然(出示在黑板上)分析三个词语(参考课文记录), 4、“同学们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来把我们聪明的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讲一下呢?” 5、“我们的同学们真厉害,通过这三个词语很清楚地把发明家思考发明的过程表达了出来,我们的发明家啊就比较辛苦了,他可是想了很久很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