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太原高
- 格式:doc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5
摘要:太原新兴产业发展应以园区化集聚发展,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以重大创新成果中试、产业化为重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以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开发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研制为标志,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工程、以产学研战略合作为纽带,强化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及团队建设等方面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关键词:新兴产业太原发展对策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是太原市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以来,太原市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新材料、现代医药业、光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到2013年,太原市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为418.52亿元,增长12.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3%,太原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并初具规模。
1太原市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1.1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太原装备制造业中不少优势企业和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地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的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100%。
太重集团连续三次入选中国机械百强榜,生产的热轧无缝钢管成套设备及大型钢板剪切矫直设备拥有完全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大口径无缝钢管锥形辊穿孔技术属国内独创,设计制造能力全球排名第三;特种升降设备、1200吨桥机、航天发射塔架等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型起重机、大型挖掘设备、航天发射装置、大型轧机油膜轴承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95%、88%、70%。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的无缝钢管连轧机组成套设备主机市场份额占到国内市场的60%,锥形穿孔机组、微张力(定)减径机组等产品占到国内市场的75%。
2013年,太原市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下,取得显著成绩。
年末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164个,工业增加值289.73亿元,增长1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个百分点。
我国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大全5篇)第一篇:我国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我我国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自上世纪80 年代起, 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是国家和区域经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战略。
高新技术产业的提出与迅速发展, 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对我国和福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明确定义, 通常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关键词:高新技术振兴发展技术密集度Our provinces and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bstract: since the 1980 s,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leading industries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is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rejuvenation of important strategy.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the rapid development, become a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ujian and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plays a positive role.China has about a clear defini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according to industry is usually the technology on concentration and complicated degree as a measure of standard keywords: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technology on concentration前言:目前, 国际上普遍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的高技术产业为基础, 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几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入了快速增长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无论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快增长。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014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入了快速增长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无论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快增长。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业多为资源型传统产业,初加工产品、大众产品多,深加工产品、精品产品少,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
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六大行业分类中,生物工程及制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三大行业的总产值占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88%的份额,其他行业只占12%,行业分布过度集中,产业覆盖面较窄。
(二)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
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偏低、规模偏小,相当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处在孵化期,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对传统产业的扩散和辐射作用不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力不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三)创新政策体系薄弱。
尽管南宁市近年来出台了诸如《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管理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但创新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不强,特别是在融资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四)研发投入不足。
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低,据统计,2014年全市R&D支出59亿元,约占GDP的比例的1.9%,低于全国2.3%的平均水平。
由于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偏低,导致创新力薄弱。
(五)高科技人才依然匮乏。
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缺乏行业内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人力资源的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说到现在的科技创新,那真是“日新月异”!谁能想到以前我们觉得高大上的东西,像手机、电脑,十几年前还只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而如今,它们成了我们的生活必需品。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咱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说,大家现在是不是都离不开智能手机?无论是微信聊天、刷抖音、还是用支付宝买东西,这些都是高新技术的产物。
这些技术一直在不断更新换代,几乎每年都有新的黑科技上线,像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拗口?不过说白了,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智能。
这不,5G刚刚普及,大家都在期待着它能带来更快的上网速度,反正我自己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平时看视频卡顿,真的是让人抓狂。
5G来了,不光是手机网速更快,连车联网、智慧城市这些大项目也都受益匪浅,简直是神操作!每个领域都像被注入了新活力,让人不禁感叹科技的力量。
二、支持与产业促进科技发展,离不开的推动。
可以说,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给了这些新兴产业一个强力的“后盾”。
相关部门的支持就像是给这些科技企业提供了“保镖”,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有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的帮助。
相关部门不仅要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企业,还要打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的支持,咱们的科技企业哪能这么快速地发展?看如今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得可真是风生水起。
在相关部门的带动下,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走得更远,突破了技术瓶颈,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面世,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随着的推动,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很多企业不得不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技术上领先一步,这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比如说,新能源、环保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是离不开的推动。
说到环保,大家也知道,地球环境不容乐观,所以,新能源车的迅速普及、太阳能、风能等技术的成熟,正是在国家的激励下,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
三、人才与技术的双重引擎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背后,人才和技术是两大推动力。
我国高新区投融资体系建设思考当前高新区企业融资难限制了企业发展壮大,而高新区政府狭窄的融资渠道则直接制约着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高新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经营环境的能力。
在深入调研太原高新区的基础上,分析了太原高新区的投融资现状,提出构建我国高新区投融资体系的实施途径。
标签:高新区;投融资;战略F831 太原高新区发展情况(1)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截至2012年底,太原高新区按新办法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4家,共实现科工贸总收入769.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32.5亿元,实现利税38.0亿元,出口创汇2.87亿元。
(2)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效应凸显。
2012年末,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4364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2035人,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2395人。
高新技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园区科技创新与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
2012年,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35.9亿元,科技活动人员13489人,拥有发明专利325件,共申请专利783件,专利授权数511件。
统计表明,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区开展R&D活动的绝对主体。
2 太原高新区投融资现状分析2.1 资金短缺严重影响高新区企业的发展壮大资金短缺是高新区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瓶颈。
有的处于“孵化器”中的产品因资金短缺而不能及时转化现实产品,有的已经走出“孵化器”产品因资金短缺而不能扩大生产产量、形成规模。
不解决企业资金的瓶颈问题,高新区企业的发展壮大将受到根本性的制约。
2.2 企业投融资环境恶劣,融资渠道狭窄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环境尚未成熟,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是几乎所有企业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很小,许多企业甚至根本没有银行贷款;科技扶持资金覆盖面小,仅是一些企业资金来源的补充。
“十三五”时期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陈云霞;闫磊;马玉萍【摘要】文章着眼于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情况,对近几年来山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未来“十三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以及资金扶持等方面探讨如何发展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2页(P4-5)【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作者】陈云霞;闫磊;马玉萍【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河西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正文语种】中文近几年来,伴随着山西省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引导,当前山西省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企业主体为着眼点,围绕人才培养、资金运用、资源配置等基本因素的高新技术开发体系。
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以来,山西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1.1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十二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年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在2015年末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可见高新技术的发展对GDP增长和提高越来越重要,发展高新技术使得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使山西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还培育了镁合金、LED、光伏、现代煤化工、医药、煤机装备、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链,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全面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增加省人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人民的收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政府审时度势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表现在资金支持力度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相关领域财政支出明显增加,征收的税收也明显减少,并且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其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逐渐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例如,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等。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探讨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观察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和范围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科技为驱动,技术含量较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
这些产业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1. 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包括技术创新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经费投入等,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人才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政府通过吸引人才、培训和创新创业团队的支持,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3. 技术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1. 快速增长: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各国争相布局的重要领域。
2. 突破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3. 产业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
五、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1. 技术壁垒: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突破,技术壁垒高、技术创新周期长,常常面临技术跨越和超越的挑战。
2. 人才匮乏: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于供给,制约着其发展。
缺乏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问题亟需解决。
3. 资金和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大、技术成果的转化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并且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
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1. 强化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创新。
2.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是经济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家实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引领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潮流。
截至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收入占到国家经济总收入的33.4%,比2015年增长4.6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6%,比2015年上升0.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利税占中国国内税收总量的53.3%,比2015年增长2.6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促进全民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加大了对其的改革推动力度,探索出高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可行性之路。
但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
首先,中国本身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原创性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革新方面停滞不前,部分高新技术行业赖以发展的知识产权所不具备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受非常大的制约因素。
其次,尽管中国政府在加强基础工程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限制,企业生产力相对落后,尚无法满足企业高科技产品的高精密度要求。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主动改变现有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深化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结合能源环境技术,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此外,完善政策,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扩大科技贷款、科技税收优惠等,补贴企业,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比如,构建鼓励创新的税收体制、发放技术创新助推基金、推进技术创新的国家科研计划,帮助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良性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与相关问题建议分析
周侣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24()7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高新技术企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论文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基于当地民营企业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及建议。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周侣
【作者单位】太仓铭证投资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1;F276.44
【相关文献】
1.中国创业板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2.安徽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3.实现创新驱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4.太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战略探讨朱美光博士【摘要】本文对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通过深入考虑我国高新区发展制度保障和环境基础,提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高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加速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自主创新和技术合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内生化”和以主导产业为主,促进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等政策建议,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行经济改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为顺应国际竞争新形势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潮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应运而生,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提升区域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
园区内部涌现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了大批现代企业家,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最具创新能力的亮点。
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以及历史局限性影响,出现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趋同、互相渗透、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现象。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次创业”方面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国高新区发展初期,由于依靠政府支持和政策优惠,大都是走“以地引资、以地养区”的粗放式外延发展道路。
依靠土地、税收、优惠政策等“政策倾销”来推动产业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约程度明显不足,具体体现在高新区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低下,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企业的利润率低且呈现下降趋势,导致优惠政策过度,空间扩张太快,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竞争力不强。
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过度重视竞争规模而忽视了竞争水平,在政绩冲动驱动下,形成低水平重复和盲目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招商引资过程中,重视即期效应而忽视远期效应,形成非经济吸收力(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企业追逐优惠政策而“流动”,使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空洞化”;第三,过度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模扩张,导致土地的奢侈使用,降低了土地使用效应,造成了无谓的空间扩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科技在世界各地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自然而然地,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制定成功的发展政策奠定基础。
首先,要深入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必须要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
高新技术产业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计算机信息服务,生物技术,新材料研究和新能源开发等于一体,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和战略优势,能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现今,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发展迅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通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等的投资,政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促进了高新技术发展。
此外,企业各自也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推动这一过程,投入更多的资金去支持新科技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宽市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人才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相关院校和私营企业都在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企业的培训项目也在不断发展,旨在进一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
此外,政府也不断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以保护社会的利益,尤其是涉及到高新技术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正在加大投入,以维护企业及国家的利益。
然而,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国际技术水平相比悬殊较大,且技术更新速度过慢,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
此外,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加上技术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又存在缺乏资金支撑,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以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因此,我们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非常必要。
首先,应加强技术研发能力,继续投资新技术领域,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其次,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保证技术企业拥有专业、高素质的人才;再次,政府部门可以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如放宽科研投入、降低税收负担等,以激发企业及研究机构更多的投入;最后,要加强法律的完善和执行,严格管理知识产权,确保先进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综述●张娅妮山西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1998年开始,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根据山西省面临的经济形势。
系统地提出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抢占制高点。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
推动山西经济迅速发展。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社会贡献额不断提高,并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2007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增加值为3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过2亿美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经达到841家。
其中,太原高新区作为山西省唯一国家级高新区,共有53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3.61%。
这些企业拥有专利240多项,自主创新项目586项,并获得国家级计划项目168项。
山西省科学技术类项目56项。
高新技术产业在山西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同时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能源和环保为主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为了更加客观的比较,本文采用《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各省大中型以上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数据,对各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能够更准确地得出山西省大中型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的地位。
比较的范围为全国31个省市,但为使图形更加简洁,并增强可比性,仅选取了部分经济大省和经济、科技较为先进的地区作为参照省份。
人力资源比较科技人力资源的比较本文以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为主要判断依据,北京高居榜首,浙江随其后,山西居第八位。
府来源的资金较少。
从政府资金占本省科技经费筹集总额比重看,山西位居第28位。
即使从资金总量看。
山西也不占优势,其占全国政府资金总量的比重居第20位。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太原高
摘 要:本文针对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
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统计数据,对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分
析,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现状;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
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的生力
军,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方面优势凸显,辐射带动作
用强劲。截止2009年底,太原高新区按新办法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
业82家,占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0%。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引
领下,太原高新区已发展成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技术项目
最集中、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园区。
一、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一)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区经济的主体
2009年,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科工贸总收入691.7
亿元,占全区总量的64.2%;实现工业总产值692.5亿元,占全区总
量的70.9%;实现利税84.7亿元,占全区总量的81.2%;实现出口创
汇18371万美元,占全区总量的91.8%。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在全区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
总收入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良好,在高新技术企业经济
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9年,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
企业18家,实现总收入673.5亿元,占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总量的97.4%;
千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的高新技术企业42家,实现总收入16.9亿元,
占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总量的2.4%。
(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素质整体较高
2009年,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6171人,占全
区从业人员总数的45.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3055人,占高
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的49.9%,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
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0662人,占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
的23.1%,比全区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统计表明,高新技术企
业人才结构、整体素质高于其它企业。高新技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
科技创新与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现代企业管理等方
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内,高层次人才密集程度呈现明显差异。
2009年,太原高新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密度较高,大专以上学
历人员占高新技术企业全部从业人员数的90.9%,高中级专业技术职
称以上人员占高新技术企业全部从业人员数的29.2%;新能源与环保
节能技术领域两项比例分别为44.0%和19.6%;新材料领域两项比例
分别为42.9%和10.4%;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两项比例分别为49.5%和
17.0%。
(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持续活跃
2009年,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43.6
亿元,占全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85.2%;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
35.6亿元,占全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84.4%;R&D经费支出19.0
亿元,占全区R&D经费支出的80.2%。统计表明,太原高新区高新技
术企业是全区开展R&D活动的绝对主体。
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2009年,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
发明专利数245件,占全区总量的74.5%;高新技术企业共申请专利
356件,占全区总量的72.4%,其中发明专利164件,占当年全区总
量的70.1%;专利授权数130件,占当年全区总量的81.3%。
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
截止2009年底,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82家,尽管占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0%,但与全区拥有2600余家入区企业相
比,所占比重仍很低。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高新技术企业总
数的2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绝大多数单体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动力不足
2009年,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19亿元,占
企业销售收入的2.6%,而发达地区的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投
入一般在5%以上,科技研发投入比例低,必然导致高新技术源头萎
缩。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
市场的竞争压力,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尤其是高技术
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财税政策和信贷政策,但由于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不足。
(三)投融资体系发展滞后
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作为内陆地区高新区,
“融资难”严重制约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瓶颈”。同时,
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不成熟,风险投资机构不多,风险资金量不大,技
术和风险资本结合困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资金传导机制尚
未行成,多层次投融资市场体系急需完善。
三、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力度
在培育高新技术成果方面,要着力抓好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孵
化基地建设,为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充分利用我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
地、煤化工技术研发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等科技
平台优势,依托山西特有资源,尽快提升现有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水平,
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方面,进
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和服务力度,及时制定发布高新技术项目招商指南,
并将这些项目优先列入重点项目,重点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土地等关
键问题。
(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拓宽生存发展空间的关键。
政府要注意引导企业经营者进一步树立和增强自主创新意识,要从单
纯注重产值转向注重产品结构及技术含量;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尽快形成企业内部分工合理的研究开发体系;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确
保研发自主创新的需要。政府应积极发挥自主创新的主导作用,创造
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自主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加大奖励
力度。努力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
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快完善高新区投融资体系
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已经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高新区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着眼点,促进国内外一流投融资机构进
入,吸引大批投融资高级人才,鼓励外地投融资机构在太原高新区开
拓业务。积极探索建立天使投资人和创业导师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
“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鼓励多种投资形式建设各类科技孵化器、
加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