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0 B.0,1N C.2N,1N D.1N,1N

2.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A.B.C.D.

3.在室温下,吹鼓一个气球,把它放进真空罩中,抽走真空罩中的气体,发现气球变大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内气体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不变

B.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气球变大因为气球内的气压变大

D.抽气后,真空罩内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

4.如图所示,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边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2:1 D.1:2

5.下列事例中,运用了与重力方向相关的知识的是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了

B.用力拉弹簧

C.向墙上敲钉子

D.向前推箱子

6.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7.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

A.F甲F乙>F丙

C.F甲=F乙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B.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

C.轴承之间装滚珠

D.气垫船

9.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10.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

11.如图某个密封容器装满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由甲图倒置到乙图后,关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2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减小、p2增大B.p1增大、p2不变

C.p1、p2都增大D.p1、p2都减小

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 P2 = 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3.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用m、a 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__,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________(选填“>”“<”或“=”)ρ乙,其中________液体是水。

15.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_________力作用的原因,施力物体是____。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6.如图,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发生A、B、C、D四种形变,F1 = F2

= F3> F4,则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________.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__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________.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法.

17.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______________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8.一个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的物体,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N.(g取10N/kg)

19.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他用劣质橡皮擦修改,却因为劣质橡皮质硬,擦字常打滑,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___。他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_____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

20.在拔河时要穿鞋底刻有很深凹凸不平花纹的运动鞋是通过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用力握住绳子是通过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如果地面上有沙粒,就会很容易被拉动,这是因为沙粒_____,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21.如图所示,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两纸片会_________(填“向两边分开”“向中间靠拢”“不动”),这是因为空气流速 __________,压强_______(后面两个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__,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23.把一个装有半杯水的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1)请在图甲中画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

(____)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水总重为3.6N,请在图乙中画出测力计静止时指针的正确位置.(轻质细线重力不计)

(____)

(3)若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①_____;②_____.

24.如图所示,重50N物体A在15N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_)

25.请你画出图中乒乓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某同学在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实验:

(1)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和___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该同学漏填一个数据,请根据所学知识把表格补充完整。

质量m/kg0.10.2_____0.40.5

重力G/N12345

(3)根据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_______)

(4)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5)下表为部分地点的g值大小:

地点g值的大小纬度地点g值的大小纬度

赤道9.7490°北极9.83290°

北京9.80139°56′上海9.78031°12′

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只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27.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_____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8.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图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

29.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几个有趣的实验:

(1)双手挤压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有关;瓶盖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可以增大与手指间

___________________力。

(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证明了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3)如图甲,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乙,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钻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 l 与F2的大小,当F1=F2时,硬纸片应该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硬纸片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的仪器叫微小压强计,当橡皮膜不受压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

____,当橡皮膜受到压力时,U形管会出现高度差。使用这个仪器时,U形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将橡皮膜放入水中,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________。如果把橡皮膜放入水中,U形管内水面没有出现高度差,在这两个故障中:①橡皮管漏气;②橡皮管不通气,可能的故障是________;

A.① B.② C.①②

(3)将水中橡皮膜的探头朝向不同方向,比较图2中A、B、C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_____的压强相等;

(4)小明将压强计放入甲乙两种溶液中,现象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甲液体的密度____乙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甲图中弹簧测力计右端由于物体的重力,受到了一个水平向右的1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左端也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因为重力通过绳子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N的向右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通过绳子对左端固定点施加了一个1N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固定点也会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1N的向左的拉力;

乙图中物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弹簧测力计分别施加一个向左和一个向右的1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力和甲图是一样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就是相等的.

2.B

解析:B

【分析】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即惯性,从飞机上先后投下三颗炸弹后,三颗炸弹也有惯性,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

【详解】

三颗炸弹在没有离开飞机前与飞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飞机静止,所以三颗炸弹在飞机的正下方.故选B.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故A错误,B正确;

CD.抽走真空罩中的气体,玻璃罩内气体压强逐渐减小,小于气球内的气压,所以气球变大。故CD错误。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当V a=V b=1.0cm3时,m a=8.0g,m b=4.0g,

由ρ=可得,a、b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

(2)因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

所以,等高的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故选C.

5.A

解析:A

【详解】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在一根细线下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重锤线,用重锤线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A.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故A正确;

B.图中是拉力,与重力方向无关,故B错误;

C.图中向墙上钉钉子,是敲打施加的力,与重力方向无关;故C错误;

D.图中向前推箱子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故D错误.

6.C

解析:C

【解析】

A、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工具,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就是它的量程,故B正确;

C、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C.

7.C

解析:C

【详解】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由于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稍大,故摩擦力f甲=f乙

8.A

解析:A

【详解】

A.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选项A 符合题意;

B.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B 项不合题意;

C.轴承之间装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C项不合题意;

D.气垫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D项不合题意。

故选A。

9.A

解析:A

【详解】

甲图中,物体A和B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

乙图中,物体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受到拉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物体A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作用,因此也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

丙图中,尽管速度增大,物体A和B仍然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过程与乙图相同,物体A在水平方向仍然不受力.

故A正确.

10.A

解析:A 【分析】

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A .

11.B

解析:B 【详解】

由于甲上细下粗,容器中装满水;

(1)正放和倒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水和容器总重,所以

F 1=F 2

由于受力面积变小,由F

p S

=

可得,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p 1增大; (2)因为容器内装满水,将容器倒放,水的密度不变,深度h 不变,由p =ρgh 可得:p 2不变。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12.B

解析:B 【解析】

规则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可以用液体压强的公式来解释. 即:F G gV gSh P gh S S S S

ρρρ=

==== 三物体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相等,由图知,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所以压强也逐步增大. 即123P P P <<. 故B 正确.

二、填空题

13.1∶1 2∶3 【详解】

[1]由密度公式得: ; [2]由于 ,

所以=11 ; [3]由于 , , 所以=23

解析:3ma - 1∶1 2∶3 【详解】 [1]由密度公式得:

33m m

ma V a

ρ-=

==; [2]由于

=66F G mg =甲, =66F G mg =乙,

所以F F 甲乙∶=1∶1 ;

[3]由于

26=

=3F mg

p S a

甲甲甲, 2

6=

=2F mg p S a 乙乙乙, 所以p p 甲乙∶=2∶3

14.> 乙 【详解】

[1]相同深度时,,由于,所以; [2]由液体压强公式得乙的密度:

所以乙液体是水。

解析:> 乙 【详解】

[1]相同深度时,p p 甲乙>,由于p gh ρ=液,所以ρρ甲乙>; [2]由液体压强公式得乙的密度:

233

2610Pa =110kg/m 10N/kg 610m

p gh ρ-?==???液

所以乙液体是水。

15.重 地球 竖直向下

【解析】杏子受重力的作用由静止落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墙是否砌得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只要墙壁与悬挂重物的细线重合

解析:重地球竖直向下

【解析】杏子受重力的作用由静止落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墙是否砌得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只要墙壁与悬挂重物的细线重合或平行,就标志着墙壁是竖直的.

故答案为:重;地球;竖直向下.

16.AD AC AB 控制变量

【解析】

(1)AD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AC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

解析:AD AC AB 控制变量

【解析】

(1)AD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AC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AB在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AD;(2)AC;(3)AB;(4)控制变量.

17.重竖起向下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重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

解析:重竖起向下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重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原理制成的.

考点:重力

18.8;上浮;1.4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 =V=1.8×10-4 m3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 gV排 =1×103 kg/m3 ×10N/kg×1.8×10-

解析:8;上浮;1.4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 =V=1.8×10-4 m3,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 =ρ水 gV排 =1×103 kg/m3×10N/kg×1.8×10-4 m3 =1.8N;物体的重力:G=mg=0.14kg×

10N/kg=1.4N,因为F浮>G,所以松手后物体会上浮;待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1.4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9.小压力

【解析】

【详解】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小亮

解析:小压力

【解析】

【详解】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小亮用力擦,增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字就擦干净了。

20.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滑动变滚动

【解析】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

解析: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滑动变滚动

【解析】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在拔河时要穿鞋底刻有很深凹凸不平花纹的运动鞋是通过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用力握住绳子是通过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如果地面上有沙粒,就会很容易被拉动,这是因为沙粒把滑动变滚动,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故答案为(1).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增大压力 (3). 滑动变滚动

【点睛】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1.向中间靠拢增大减小

【详解】

当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

解析:向中间靠拢增大减小

【解析】

【详解】

当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2.不变变大变大

【解析】

【详解】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总重不变,所以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不变;

压力不变,倒置后受力面积减小,根据知,水平桌面受

解析:不变变大变大

【解析】

【详解】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总重不变,所以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不变;

压力不变,倒置后受力面积减小,根据

F

p

S

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变大;

倒置后,液体深度h增大,根据p=ρgh知,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三、作图题

23.往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往杯中放入一

【解析】

(1)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桌面,作用点在桌面上,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垂直于桌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符号F.如图所示:

(2)图乙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3.6N应在3N以下第三个格的位置,如图所示:

(3)①由压强公式P=ρgh可知,若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增加水的深度,往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深度h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②向杯中加盐,深度不变,液体密度变大,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24.

【解析】

【详解】

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都等于15N,如图所示:

25.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的乒乓球此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由于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乒乓球不会静止,还会继续运动,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天平弹簧测力计0.3正比g值可能与

地球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

【详解】

(1)[1]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2]测量重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2)[3]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但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比值的大

小是一定值,所以

2N3N

=

0.2kg m

,得到m=0.3kg;

(3)[4]由表中数据,根据描点法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4)[5]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可知质量是原来几倍,重力也是原来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5)[6]从表中数据可知,g 值可能与地球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 值越大。

27.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6.00 3.33 8.97×104 空气没有排尽 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 【详解】

(1)[1]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 (3)[2]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00cm 。

[3]从图中可知,注射器可容纳的药水容积为20ml 合20cm 3,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3220cm 3.33cm 6cm

V S h ==≈

(4)[4]大气压强的值为

4-42

29.9N 8.9710Pa

2010m 6

F p S =

==?? (3)[5][6]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等。

28. 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

【解析】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是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一种测量力的仪器叫做弹簧测力计;图中的数据可得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从数据可得当钩码质量等于300g 后,弹簧不在伸长,而不挂钩码时弹簧有一定的长度,所以答案选B 。

29.大小 摩擦 大气压 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平衡 不能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施加的力越大,矿泉水瓶的形变程度增加,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第二空.瓶盖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手指间的摩擦力;

第三空.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此时瓶内空气大部分被水蒸气排出瓶外,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大气压不变,则瓶子在瓶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瘪,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个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第四空.用力向矿泉水瓶的侧面吹气,矿泉水瓶会滚动,此时矿泉水瓶受到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用同样的力向矿泉水瓶底部吹气,矿泉水瓶却不滑动,此时矿泉水瓶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此可见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第五空.由图b 可知,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说明同一液体内,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第六空. 实验中,两侧的拉力平衡,硬纸片处于平衡状态;

第七空.将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硬纸片受到的力F 1和F 2不在一条直线上,硬纸片受到的

不再是一对平衡力,松手后硬纸片不能平衡,因此会转动,

第八空.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30.相平不是压强C向各个方向小于

【解析】

【详解】

(1)当微小压强计橡皮膜不受压力时,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相平;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和空气连通,另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不是连通器;

(2)将橡皮膜放入水中,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将橡皮膜放入水中时,若U型管内液面没有高度差,则可能是橡皮管漏气或橡皮管不通气;

(3)将水中橡皮膜的探头朝向不同方向,如图2所示,比较图A、B、C可知,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则液体内部压强相同,这说明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由图3可知,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金属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又因为金属盒在甲液体中深度大,根据p=ρgh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乙液体的密度大。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 第二课弘扬真善美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时数: 1课时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 一组织教学 二启发引导阶段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三新授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

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2主要教学手段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 3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四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活画,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法选择: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20210226043232)

第一课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 ?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⑵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 “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 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 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

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E、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人教版美术测试八年级上册

题 12配图 美术测试整合试题(八年级上册) 1、宋代白描作品《朝元仙仗图》中起到主要造型手段的要素是( ) 线条 B 、明暗 C 、体量 D 、空间 2、下列四幅图中,分别采用的是哪种造型要素( ) A 、线条 明暗 空间 线条 B 、明暗 体量 线条 线条 C 、线条 体量 空间 空间 D 、明暗 明暗 线条 空间 3、宋代瓷器《缠枝牡丹纹梅瓶》采用的主要造型要素为( ) A 、体量 B 、明暗 C 、线条 D 、空间 4、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传统的绘画,大多是以( ) 来进行造型表现。 A 线条 B 色彩 C 明暗 D 形状 5、《干草垛》作者是法国( ) A: 马蒂斯 B: 梵高 C: 莫奈 D :马远 6、右图作品重点体现了( )给人们的感染力。 A 、明暗 B 、色彩 C 、线条 D 、空间 7、《干草垛》作者的另一幅代表作是( ) A 、向日葵 B 、日出·印象 C 、静物 D 、哭泣的女人 8、这幅画的作者是( ) A 、霍达 B 、伦勃朗 C 、德拉克洛瓦 D 、马蒂斯 9、下列那副名画是采用了垂直线构图: A 《干草垛》 B 《格尔尼卡》 C 《自由引导人民》 D 《吉祥蒙古》 10、法国画家马蒂斯属于下列哪派画家: A 印象派 B 野兽派 C 达达主义 D 超现实主义 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是( )。 A.立体主义 B.后印象主义 C.野兽主义 D.抽象主义 11、《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 )绘画的代表作品。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印象主义 12、在造型艺术中,各个形象之间的结构和联系需遵循一定的章法, 构图就是这种章法的体现。下图是法国画家的一幅油画( ) 此画是( )构图的典范。 A 初踏黄金路 三角 B 自由引导人民 三角 C 舞蹈 圆形 D 自由引导人民 圆形 13、潘天寿的《露气》采用的是哪种构图( )。 A 、三角形 B 、井字形C 、圆形 D 、曲线 14、下列作品属于水平线形构图的是( ) A 《阳关三叠》 B 《初踏黄金路》 C 《吉祥蒙古》 D 玉兰黄鹂 15、中国画《春夏秋冬四条屏》是近代( )重要代表作品。 题 5、6配图 题 8配图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意思表现手段创造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作品中还会蕴含某种内在的情感和精神。 教学难点:价值与美的存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过程中体验美和价值。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择性的感受和体验,教学难点在于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与描述作品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所创造的生动形象的具体特征,从而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然后,再联系其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考虑学生的感受,尤其关注教学中的生成性,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作品的距离。为了方便教学,还要注意教学组织。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创作时代背景,要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教学设计要考虑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尤其教学导入,要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意思表现手段创造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作品中还会蕴含某种内在的情感和精神。2.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感受作品的独到体验:“作品为什么这样表达?”训练学生自主感悟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美。比如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比如杜健的《在激流中前进》一批身体健壮的黄河船夫架着渡舟,在黄河的中心与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进行搏斗,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也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凡高的作品《星月夜》画家运用旋转、跳动和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 3.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作品中在表现什么?为什么借助画中的主体和背景?你觉得还可以借助什么?比如德国女画家柯勒惠支的《面包》这件作品中饥饿的儿童与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沉痛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

(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 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 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 情感的 (3) 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 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 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1) 写实性绘画 (2) 表现性绘画 (3) 抽象性绘画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 xxxx中学原群教材分析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标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应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本课时主要是在再现性美术教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表现性美术作品及其语言进行进行感知,使学生对创作思维过程和形象塑造方法等有初步的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作品欣赏,初步了解表现性美术语言的特点,走近表现性美术作品。 2.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尝试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3.情感:感受活动及学习的乐趣,体验绘画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可以表达情感并能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表达不同的主观情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体会美术作品中情感心绪的表现并学会用自己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主观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水粉画颜料、水粉笔、水彩笔调色盒卡纸剪刀等。 一、导入,讨论 创设情景,启发引导

师:展现两组美术作品(侧重再现生活真实的作品和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第一组作品:希施金的《黑麦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王军的《不再哭泣》。第二组作品凡高的《麦田群鸦》,梵高的《星空》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 生:讨论这两组作品的不同(第一组作品真实侧重再现生活,第二组作品手法夸张抽象,突出情感表现)。 师生共同总结:美术不仅可以再现生活真实,还可以表现主观情感。 总结:美术可以表现情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比较相同表现内容的具象美术作品和抽象美术作品,直观感受抽象绘画语言的情感表达。 师生共同欣赏两幅相同表现内容的作品:青年画家王军的《不再哭泣》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语言(哭泣的女人当中扭曲的脸和线条色彩等) 生:比较两幅画面的情感哪幅更强烈并总结:抽象绘画表现的情感更强烈。 师生共同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和《春酣》以及马瑟维尔《西班牙共和国哀歌100号》。 生:感受作品的语言方式:点线面色的表现。 师生共同欣赏抽象绘画,并感受抽象绘画通过点线面色所表达的情感。 生:对画面的情感进行感受,给绘画搭配上相对应的情境。师生分析绘画从哪些方面去表达情感(线条色彩等) 2.文化交流,进行多感官的感知、体验和领悟,感受抽象美术语言的情感表达。 师生共同欣赏闻一多的诗《色彩》,感受色彩的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元城初中周浩美术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册八年级美术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眼点,把欣赏、评述与绘画、手工制作、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启心智、提升志趣、陶冶情操,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和审美意识的目的。为了切实有效的落实大纲及教材的要求,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和行动准则,切实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练习,提高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 1、欣赏评述单元: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观察、分析、讨论,采用分组讨论、个人评述等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观察、分析与表达能力,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2、造型表现单元: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校园的美,进行实地写生,学习与研究表现方法,讨论与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意识。 3、设计应用单元:学习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知识,锻炼设计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4、综合探索单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用品的特点,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较高,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的美术特长有所发展。 四、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活动二、三、四,研究、讨论与体验。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约3-5课时。 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 通过欣赏、感受、认识、评述,了解纹样的作用,掌握纹样的类别,及其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 了解和学习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和设计,了解其特点、方法,学习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本单元分7组活动,可用3-4课时。 第四单元: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 了解居室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装饰物的特点、用途,掌握色彩在空间中的合理运用,学习绘制室内装饰效果图,本单元可分6组活动,可用4-6课时。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体会其实用性和美感,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测试题(有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48分 1、在美术作品的深层,还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 精神,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蕴。 2、纹样即装饰花纹。常见纹样的组织形式有单独式、适合式、连续式。 3、纹样色彩搭配的成功与否,是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决定 的。 4、纹样变化的方法有概括、夸张、想象等方法。 5、插花构图的基本形式有对称、均衡、自由。 6、装饰画的特点是平面化、单纯化、秩序化。 7、室内设计一般分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 风格。 8、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二、选择题(20分) 1、陶塑《击鼓说唱俑》是( B )时期的作品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元朝 2、在单线勾勒的基础上,以物象的固有色进行渲染和表现的写生方法是 ( B ) A、线描写生 B、淡彩写生 C、影绘写生 D、水粉色限色写生 3、直立的郁金香插花虽然方向基本一致,但高低错落有致,富有( C )的美感。

A、蓬勃的朝气 B、朴素 C、节奏与韵律 D、田野自然 4、下列不属于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是( C )。 A、山水 B、植物 C、铁塔 D、建筑 5、色彩清新、风格典雅的摆件比较适合放在( A )的环境中。 A、安静舒适 B、动态 C、角落 三、连线题(14分) 把美术作品和对应的创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杨柳浴禽图》黄胄《星月夜》毕加索(西班牙)《夯歌》朱耷《纺织女》梵高(荷兰) 《洪荒风雪》王文彬《面包》委拉斯贵支(西班牙) 《亲吻婴儿》珂勒惠支(德国) 四、简答题(18分) 1、试分析作品《在激流中前进》或《狼牙山五壮士》。(10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合集(供参考)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2、新授课 (1)线条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 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 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出示课件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为五组,针对五种艺术品的表现方式进行讨论 学习要求: 1.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2.不同的艺术品使用了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线条在艺术品中的表现特点是什么样的? 教师提示:

朝元仙仗图卷标——中国,白描,武宗元作 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宴罢——红绘式装饰画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西班牙 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宋代 发展阶段(明暗、体积、空间) 结合欣赏,介绍“明暗”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圣母玛利亚》达芬奇 《塔吉克新娘》靳尚宜 明暗: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较好的再现光影效果,有效的凸显物象的绘画形式。 结合欣赏,介绍“体量”在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欣赏——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现代作品 双环(雕塑)英国 体量: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结合欣赏,介绍“空间”在作品中的作用。 欣赏——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法 空间:建筑、雕塑意识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美术效果;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三、课后拓展 选一幅自己喜欢而又耳熟能详的绘画著作,写一篇短文,谈谈各种表现手段在其艺术作品造型中的作用。 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教材,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本册教材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情感发展的同时,也追求必要的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悠久美术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了时代感和地方特色。 从新教材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教材赋予了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方式。新教材之所以新,具有空前的重视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美术教育新的理念;更要求我们用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美术学习。 一、内容设计机动灵活 根据美术学科目标、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指向和课程活动、教材文本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应该注意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注意四大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注意同一学习领域的标准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递进;注意某一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的关系。认真把握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以教材改革思想为依据,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材,补充完善内容,才能使美术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二、丰富多彩的审美欣赏 纵观本册教材,其中“欣赏·评述”在教材中表现为首尾呼应,在实际教学中相信在座各位老师都能深刻体会到教材编写者们实质是把审美这一美术学科根本特征或灵魂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和各领域。着眼于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识美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促进审美文化素养的提高,使美术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尤其本册教材的欣赏内容首先就以外国历史、宗教故事的形式呈现,这一内容的设计安排符合初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巧妙运用多种方法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欣赏学习中来。 例如在欣赏课本第一幅作品《春》时,我除了向学生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红绘风格外,还启发学生思考艺术与政治思想的关系?而在《绘画的多元化》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二课时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 黄骅市第四中学 张浩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 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 引导阶段 播放一组图片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 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欣赏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 发展阶段 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展示一组图片: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 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 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 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 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 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 受? 《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局部宋代武宗元 《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宴罢》装饰画古希腊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 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 利 《女人像》线描马蒂斯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 点? 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 欣赏 讨论、分析 长垂流畅、 遒劲有力。 柔美。 疏密有致, 装饰感。 明确概念 开阔学生视 野,打开思路。 理解不同线 条给人以不同的 感受。艺术家创造 出各种各样的线 条,来表达自己的 感情,体现这些线 条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比较分 析的方法了解明 暗的特征及其在 艺术创作中的作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倪邱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授课班级:八年级 授课教师:林娜娜 2018年3月1日

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为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通过对本册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特作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针对初二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习环境都已经熟悉了。并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分析: (1)、课本分析 本学期拟定十六课时的课程,分为五个单元教学: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第四单元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园林欣赏。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 (2)、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属于欣赏与评述,欣赏、鉴赏、讨论、评述课。 第二单元是造型与表现即绘画创作课。 第三单元是设计与应用包括各种手工制作 第四单元是以居住环境展开的一系列室内设计、家居装饰和社区规划的基本方法 第五单元是以古典园林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等内容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二、三单元为重难点,第二单元的知识是第一次接触,使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第三单元的内容以动手实践为主。 四、工作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课美术概说 主讲:xx 单位:xxxx 中心学校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xx 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

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XX工艺(XX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总课题: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3-5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学法引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 课堂教学 一组织教学 二启发引导阶段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三新授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 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央、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表第一周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二周弘扬真善美 第三周了解纹样(1) 第四周设计纹样(1) 第五周设计纹样(2) 第六周插花(1) 第七周插花(2) 第八周摆件巧安排(1) 第九周漂亮的手工灯饰(1) 第十周漂亮的手工灯饰(2) 第十一周装饰画(1) 第十二周装饰画(2) 第十三周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1) 第十四周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2) 第十五周装点居室(1) 第十六周装点居室(2) 第十七周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第十八周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期末各项工作总结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 教学时数: 1课时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分析人教版新教材,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本册教材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情感发展的同时,也追求必要的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悠久美术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了时代感和地方特色。 从新教材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教材赋予了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方式。新教材之所以新,具有空前的重视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美术教育新的理念;更要求我们用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美术学习。 一、内容设计机动灵活 根据美术学科目标、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指向和课程活动、教材文本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应该注意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注意四大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注意同一学习领域的标准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递进;注意某一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的关系。认真把握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以教材改革思想为依据,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材,补充完善内容,才能使美术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二、丰富多彩的审美欣赏 纵观本册教材,其中“欣赏·评述”在教材中表现为首尾呼应,在实际教学中相信在座各位老师都能深刻体会到教材编写者们实质是把审美这一美术学科根本特征或灵魂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和各领域。着眼于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识美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促进审美文化素养的提高,使美术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尤其本册教材的欣赏内容首先就以外国历史、宗教故事的形式呈现,这一内容的设计安排符合初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巧妙运用多种方法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欣赏学习中来。 例如在欣赏课本第一幅作品《春》时,我除了向学生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红绘风格外,还启发学生思考艺术与政治思想的关系?而在《绘画的多元化》

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初二第二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新的学期开始了,依据学校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施方案,我们在现 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深入地进行。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9 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发展,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 二、主要任务、要求: 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养成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三、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年多的美术教学工作,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每个人的基础也有高低,所以针对他们先要深入了解,根据各班学生的基础、特点,分层因材施教。虽然学生已有一 定的美术基础,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美术技能及想象能力尚有差距。 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所以,这学期在此基础上重点还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夯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追求发展。 四、教材情况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

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三大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三类 型中仍以设计应用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 1、主要放在学生自己创造美,学会运用美。 2、构图知识不足,透视造型能力差以及颜色搭配不协调,一向是学生最难克服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反复强调,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五、教学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采用竞赛、多媒体等,形象、直观、大容量,扎扎实实上好美术课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 2. 将学习美术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 不断吸纳先进的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借助资料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对文章把握有自己独到见解,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