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知识要点]

一、系统的含义

1.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或者说,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的,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2.系统三要素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

(2)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的功能是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

二、系统的分类

系统不仅有大有小,而且其结构、功能、行为和环境也不尽相同,系统可按不同的标准和需要分类:

1.依系统的形成原因分为

(1)自然系统:由自然物自然形成的系统,如人体系统。

(2)人工系统:由人建造、加工而成的系统,如宇宙飞船、楼房、汽车。

(3)复合系统: 由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复合而成的系统,如村落系统。

2.依系统的存在状态分为

(1)实体系统: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体为元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实体系统,也称为硬系统,如排水系统、产品加工系统。

(2)抽象系统:由一些概念、原理、方法、制度、程序等为元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抽象系统,也称为概念系统、软系统,如学习计划等。

3.依系统的状态与时间的关系分为

(1)静态系统:不随时间的推移延续而变化的系统,如房屋、家庭空调的制冷系统。

(2)动态系统:结构和状态随条件或某种规律变化发展的系统,如城市系统、生态系统等。

4.依系统与环境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分为

(1)开放系统:与环境间发生联系、交换的系统,如人休系统、商业系统。

(2)封闭系统:不与环境发生联系的系统,如密闭容器中的化学反应达到一个平衡态。

三、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也称集合性,是系统的最基本属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而不是各元素的数量相加或简单集合,系统要求它的局部服从整体,强调整体目标和效益。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弃卒保车”等。

2.相关性:也称关联性。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如“木桶理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3.目的性:也称功能性。每个系统都具有特殊的功能,这是区别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志。

4.环境适应性: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汽车在雪地上打滑而无法正常行走,因此在轮胎上加链条是起防滑作用。

四、系统分析

1.含义

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一套有效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

2.系统的思想

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构成了系统的基本思想。

3.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

4.系统分析的三个阶段

(1)阐明问题:分析的对象(系统)、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的组成。

(2)分析研究:系统内部机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关联、配合;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基本的定量分析。

(3)评价比较:系统性能、品质评价,系统运行效果评价,同类系统间比较,找出优劣。

5.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后看某一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

(2)科学性原则

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步骤,另一方面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

(3)综合性原则

系统分析总是为实现系统目标服务的。当存在多个目标时,需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6.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问题设立目标

(2)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3)分析计算评价比较

(4)检验核实作出决策

7.系统分析报告

简单的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系统的分析过程,如功能、构成、特性的定性、定量分析说明;依据,如系统的内部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挖掘;结论和建议,如评价与小结。

五、系统优化

1.系统优化的目的

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2.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1)优化追求的目标要适度

(2)希望投入最小而取得效益最大,(效/耗、性/耗、性/价比比值越大,就越接近或达到最优化)。

(3)系统优化离不开条件,条件是否具备直接影响优化。

(4)某些不确定的或不可预见的因素也会影响系统优化。

3.最优化方法

为了使系统达到最优化的目标所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法。通常是指在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条件下,使经济效果达到最大,并使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达到最小的方法。

六、系统设计

1.含义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

程。

2.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1)系统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3)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

3.一般步骤

(1)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

(2)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

(4)对子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评价

4.基本原则

(1)以实现系统基本功能为首要原则;

(2)利用子系统的关联关系,合理解决子系统的冲突,综合处理的原则;

(3)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及优化是系统设计追求的永恒目标的原则;

(4)可实现动态调整的原则;

(5)具备战略性的思考,即设计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适应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

[典型例题分析]

1.人体是高级、精密系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系统。

(1)人体系统属于( )

A.人造系统

B.自然系统

.抽象系统 D.封闭系统

(2)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关节和

等组成( )

A.肌肉

B.脚 .鞋 D.眼睛

(3)人体的消化系统中长度最长的器官是( )

A.食管

B.胃 .大肠 D.小肠

(4)人体中具有解毒功能的器官是,人体的骨骼分为、、三部分,人体一共有块骨。

解答:(1)B (2)A (3)D (4)肝脏头骨躯干骨四肢骨206

[探究互动]

一、选择题

1.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兽追捕;刺猬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黄鼬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在其迟疑间跑掉。这是生态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

.动态性 D.环境适应性

2.2003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入太空。飞船和运载火箭共有几百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

件本身都很一般,但是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性能优异的宇宙飞船,这体现了系统的( )

A.动态性

B.目的性

.整体性 D.相关性

3.合金钢材料中,碳含量的高低影响着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影响钢的耐磨性。碳含量高,则硬度高、韧性差;碳的含量低、则硬度低、耐磨性差。这反应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

A.相关性

B.环境适应性

.动态性 D.整体性

4.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

A.整体性

B.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5.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系统的是( )

A.塑料大棚

B.森林

.智能大楼 D.飞机

6.一棵大树是一个系统,它属于( )

A.抽象系统

B.开放系统

.静态系统 D.人造系统

7.我们使用计算机离不开indws操作系统,他属于( )

A.自然系统

B.实体系统 .抽象系统

8.系统优化的意义( )

A.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B.改善系统的环境

.调整系统的结构

D.改变系统的特征

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现象说明了系统的特性( )

A.整体性

B.相关性

.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10.在下列有关于系统相关性的理解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一个系统往往存在多个目标,这些目标往往还不一致,需要进行协调。

B.系统通常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系统各级成元素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不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它部分和整体任务的完成。

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11.台式计算机的PU上安装的小风扇有时转的快,有时

转的慢,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

A.整体性

B.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12.下面关于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目标和作用的有机体

B.系统的目的性是指每个系统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功能

.在一个系统中,子系统之间各自独立工作,互不相干

D.系统有时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13.小明的父母因地制宜采取了“麦、棉、瓜、红薯”的套种模式,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按照套种技术要领,夏季可收小麦(350—400)千克/亩,红薯2500千克/亩,无籽西瓜5000千克/亩,秋季产籽棉225千克/亩,平均每亩收入超过3000元,比原先提高了近五成。这是运用了( )

A.系统优化

B.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D.技术创新

14.当地政府依法决定关闭黏土砖窑,考虑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是遵循了系统分析的 ( )

A.整体性原则

B.地方性原则

.开发性原则 D.实用性原则

15.战国时期的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工程,主要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

大部分构成,是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一大杰出成就。这种设计体现了系统的哪些特性( )

A.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B.各种功能与系统功能高度统一

.各个子工程互不干涉

D.整个工程引水量不受汛期影响

16.汽车走进家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汽车跑得又快又省油,可是如果车速过快或是过慢耗油量就增大,这时有一个折中的适当速度,叫做经济速度,能使车跑得较快而且省油。这个现象说明的系统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

.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二、填空题

1.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

2.系统的基本特性主要有、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这些特性都体现了一定的思想与方法。

3.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系统分析应遵循性原则、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4.系统优化的意义是。

5.对地球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是该系统的。

三、判断题

1.医院里的育婴室要求保持比较恒定的温度,因此他可看作一个静态系统( )

2.计算机的硬件属于实体系统,软件属于抽象系统( )

3.一个人一天不吃饭、也不喝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把人体看作一个封闭系统( )

4.洗衣机的总体功能是洗净衣物,他需要给水、驱动、操作控制等子系统的支撑才能实现其功能( )

5.在龙舟赛艇系统中,运动员组成了运动子系统,主要是划桨产生动力,使船向前运动( )

6.制定的优化目标是否适度,是影响系统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

7.坚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是系统优化的原则之一( )

8.对一个系统进行优化,往往只需要改进或完善系统中某一结构即可( )

9.系统是一个整体,他是各个要素简单相加( )

10.系统可大可小,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可以看作系统( )

四、简答题

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或者说,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统一体。系统有大有小,而且其功能、结构、行为和环境也不尽相同。请根据以上阐述,解释为什么说班级就是一个系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

3.A

4.

5.B

6.B

7.

8.A

9.A 10. 11.B 12. 13.A

14.A 15.A 16.B

二、填空题

1.系统

2.整体性目的性

3.整体科学

4.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5.子系统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对

8.错

9.错 10.对

四、简答题

(1)班级由多名同学构成

(2)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竞争形成一个整体

(3)班级这个整体的形成的竞争力,凝聚力等是同学个

体所不具备的

所以说,班级是一个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鱼夭 第一章系统思想 (6) 1系统的概念 (6)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7)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8) 4系统思想的发展 (9) 5系统工程方法 (10) 6软系统方法论 (10)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11)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1)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11) 2信息处理器 (12)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12) 4.信息管理 (13)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14) 6.信息系统的结构 (15) 7.C/S和B/S软件结构 (17)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7)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17)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17)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 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19)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 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 什么? (23)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24) 第四章系统规划 (24)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24) 2规划方法 (25)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25)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26) 5资源的生命周期 (26)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26) 1系统分析的任务 (26)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27) 3两种方法: (27)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28)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29)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 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29)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 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 理条目 (29)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 策表,考题)?优缺点 (29)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30)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30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31)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 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 制用例图 (31)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 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32)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 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33)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 方向) (34)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35)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35) 1系统设计的任务 (35)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DOC

第1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1.1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软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s) ●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软件构造(Software Construction)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 ●软件维护(Software Maintenance)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软件工程管理(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软件工程过程(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s and Methods) ●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 1.2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 1.2.1 软件生存周期 ●Boehm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GB 8566-1988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GB/T 8566-1995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GB/T 8566-2001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UP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1.2.2 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演化模型(evolutionary model) ●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喷泉模型(water fountain model) 1.3软件质量模型与软件质量管理 ● 1.3.1 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产品的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 ●质量特性、质量子特性和度量 ●功能性: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 ●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可恢复性 ●可用性:可理解性、易学性、可操作性 ●效率: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可维护性:可分析性、可修改性、稳定性、可测试性 ●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 1.3.2 软件质量管理 ●质量需求分析 ●质量计划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0一二年六月五日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班级:10202225 姓名:仇鑫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1.Windows2000或以上版本; 2.SQLServer2000或2005。 二、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特点与适用场合;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不同开发环境与开发设计方法;综合运用前面实验掌握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实验步骤及参考源代码 题目: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系统开发环境为局域网或广域网网络环境,网络中有一台服务器上安装了SQL Server2005,本子系统采用Java语言设计实现,使用jdk1.6及Eclipse SDK V ersion 3.3.2为开发工具,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7。 2、系统需求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人事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人员信息及相关信息的管理,简化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密码修改、权限设置等。 人事信息管理:包括企业人员基本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人事变动管理:包括企业新进员工登记、离职员工登记、变更记录等。

考勤加班出差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勤加班出差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考核奖惩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核奖惩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员工培训管理:包括员工培训计划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部门信息管理:包括部门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3、功能需求分析 (1)系统功能的描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按如上所设置,管理功能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实现对企业人员、部门的变动、考勤加班出差、考核奖惩、培训等的管理,具体管理功能有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统计等。系统功能布局见系统功能模块图。 (2)系统功能模块图 “信息管理”模块中的每一个功能管理项都包括查看、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代号:0213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系统地讲授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首先介绍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开发思想,然后结合实际案例系统介绍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的工作原则、工作步骤、基本方法及开发文档。本课程主要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以UML (统一建模语言)为主要的描述语言,同时也介绍其他的描述方法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E-R图等。本课程强调软件工具的使用,介绍Rational Rose等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建立信息系统的过程,如需求模型、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等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力求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开发人员能够设计并开发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有较高的可修改性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目前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现代通信信息系统、管理决策系统、生产控制系统等等,是人们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组织目标的战略手段。这门课程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弄清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等阶段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过程,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方法,从而提高应考者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水平,锻炼他们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一定得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基本开发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其特点是:课程实践性较强,考生在系统的学习信息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灵活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各种工具和方法,适当的运用到实际开发的信息系统中来。 通过本课程的要求,应考者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房屋租赁系统设计与开发

目录 1. 引言 (4) 1.1 选题背景 (4) 1.2选题意义 (4) 1.3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5) 1.3.1 国内房屋租赁现状 (5) 1.3.2 国外房屋租赁现状 (5) 1.3.3 房屋租赁发展趋势 (6) 2.项目规划 (6) 2.1 项目资源 (6) 2.1.1硬件设备 (6) 2.1.2 软件环境 (7) 2.1.3 软件设备 (7) 2.2 项目规划 (7) 2.2.1 系统开发任务描述 (7) 2.2.2 进度安排 (8) 3.系统需求分析 (9) 3.1 业务需求分析 (9) 3.1.1 系统总体目标 (9) 3.1.2 业务组织 (9) 3.1.3 业务流程 (10) 3. 2功能需求 (13) 3.2.1 功能组织 (13) 3.2.2 系统角色分析 (15) 4.房屋租赁系统详细设计 (19) 4.1 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19) 4.1.1 集成化原则 (20) 4.1.2 实用性原则 (20) 4.1.3 安全性 (20) 4.1.4 灵活性 (21) 4.2 系统设计目的 (21) 4.3 系统设计步骤 (21) 4.4 数据库设计 (22)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22) 4.4.2 E-R图设计 (23) 4.5 逻辑结构设计 (27) 4.5.1 E-R 图转换为向关系模型 (27) 4.5.2 系统中的数据表 (27) 5.系统实现 (30) 5.1 界面设计 (30) 5.1.1 系统登录界面 (30) 5.1.2 系统总体界面 (31)

5.1.3 左侧功能菜单 (31)

房屋租赁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目前一些房屋租赁管理系统松散, 问题很多,海量的信息,纷繁复杂的信息处理,激烈的行业竞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中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也为房屋租赁管理创造了条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并且简单的的房屋租赁服务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以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房屋租赁管理水平,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以B/S为架构,以ASP为主要应用技术,以ACCESS 2010作为数据库,完成了房屋中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房屋租赁服务系统为求房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房屋租赁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房屋租赁管理系统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能够实现房屋信息的录入,房屋出租者信息的录入,房屋租赁者信息的录入,房屋状态的查询等基本功能。管理员和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对房屋信息进行不同的操作。 关键字:房屋租赁管理信息系统 B/S架构 ASP

信息系统与设计(总复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4版) 第一章系统思想 1、解释下列名词: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答:系统结构:一个系统是其构成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点。系统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表现出坚持趋向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人工系统的目标,实际上是事先确定的人为目标,这种目标是以关于对象的条件来定义的。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自组织性是指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系统的相似性:相似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2、系统工程方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步骤有:①问题定义、②目标选择、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最优系统选择、⑥实施计划 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什么是信息?联系实际说明信息的主要特性。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信息具有事实性、扩散性、传输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和滞后性。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早在1954年,银行、大公司和大企业纷纷采用计算机进行账户和账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统计报表等。从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理到检索统计,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使计算机的应用很快超过科学计算,成为最大的计算机应用领域。 鞋店管理的特点是信息处理量比较大,所存的鞋种类多,而且由于进货单、销售单、需求单等单据发行量特别大,关联信息多,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等原因,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单据报表种类繁多,各个部门管理规格不统一等问题。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 1、统一各种原始单据的格式,统一账目和报表的格式。 2、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 4、界面尽量简单化,做到实用,方便,尽量满足书店中不同层次员工 的需要。 二.定义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添加、修改、查询、退货操作等服务。用户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系统核对正确进入系统内部。系统就要求用户选择事务类型(添加、修改、查询、退货等),直至用户选择退出应用服务,询问用户是否退出应用服务,如果用户选择结束,系统重回登陆界面。用户进入添加界面后,首先可以输入的数字必须大于等于100),否则系统显示输入有误。用户点击确认后,由系统查询,判断该取值是否超出库存量,如果没有,则系统会显示确认界面,用户单点击“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账单,并在后台进行工作,系统进行清

一个Web系统的界面设计和开发

一个Web系统的界面设计和开发1.工作流程(下图,是整个开发过程中与界面设计相关的主要流程工作) 从最初需求分析开始,我就加入项目,自始自终参加整个开发过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参与了对客户的访问和调研; 在概要设计阶段,参与了部分系统设计分析工作; 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了整个系统界面设计和Demo制作,并提交用户反馈; 在代码开发阶段,参与了系统表现层的设计开发。

2.需求分析 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针对界面交互相关问题,对用户进行若干调研。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受众用户群调查 ·系统使用环境调查 ·受众用户使用习惯调查 ·用户对旧版本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这一阶段,由于成本原因,我并没有直接访问客户进行调查。工作主要是提出某些具体问题,由需求调研人员,以问卷或口头问答方式,对客户进行调研。另外,公司经验丰富的客服人员和市场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来源之一。 本系统的客户群主要为国家省市下属质检单位,最终受众年龄从年轻到较高龄都有。对于普通国家机关人员,一般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够熟悉,计算机环境一般,甚至比较差,少有配置优良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用户对计算机使用一般没有使用倾向,大多更适应手工操作。对本系统的前代使用,最主要意见是使用困难,不方便。 还有其他具体调查反馈,如用户基本不使用鼠标右键,年龄较大的用户难以看清密集的较小文字等等。 3.界面设计原则 在概要设计阶段,根据需求阶段的调研结果,我整理了系统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为在代码开发阶段,很多时候界面的具体制作是由开发人员直接写代码,因此必须确定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保证系统界面的统一。 一般适用原则 ·简单明了原则:用户的操作要尽可能以最直接最形象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对操作接口,直接点击高于右键操作,文字表示高于图标示意,尽可能的符合用户对类似系统的识别习惯。 ·方便使用原则:符合用户习惯为方便使用的第一原则。其它还包括,实现目标功能的最少操作数原则,鼠标最短距离移动原则等。 ·用户导向原则:为了方便用户尽快熟悉系统,简化操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向导性质的操作流程。 ·实时帮助原则:用户需要能随时响应问题的用户帮助。 ·提供高级自定义功能:为熟悉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高级用户设置自定义功能,可以对已经确定的常规操作以及系统的方方面面进行符合自身习惯的自定义设置。包括常规操作、界面排版、界面样式等种种自定义。 ·界面色彩要求:计算机屏幕的发光成像和普通视觉成像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注意这种差别作出恰当的色彩搭配。对于需用户长时间使用的系统,应当使用户在较长时间使用后不至于过于感到视觉疲劳为宜。例

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站对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网站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加强对公司自身的宣传及对客户的信息交流,促进公司的发展。本网站包含前台后后台两部分,前台可以展现公司承接的各种业务、公司文化信息和公司提供的各种兼职信息及当前相关新闻等。后台主要功能是对前台各页面的初始化,并能随时进行对前台页面信息进行修改。本系统使用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等步骤对该系统进行了科学的设计管理。本网站使用.net开发平台进行开发,B/S架构模式,sqlserver数据库,实现了网站的快速更新,使我们的企业更加方便的对本公司网站信息的更新。 关键词:网络;网站;企事业单位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he site of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is also growing, the site system is to strengthen the company's publicity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o custome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This site contains the background of two parts after the front desk, front desk to show the company can undertake a variety of business,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mpany

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单选题 1、关于企业中物流与信息流的正确的提法就是: ( B ) B、信息流就是双向的 2、关于系统分析错误说法就是: ( D ) D、进行程序设计 3、开发人员获得企业领导意见的最好形式就是: ( C )C、面谈 4、以下哪种数据库语言可以实现对数据表中数据的查找等操作 B、数据操纵语言 5、以下结构中,不属于结构化语言的结构就是: ( D ) D、层次 6、实体关系图中,商品实体与顾客实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C )C、多对多 7、系统规划的主要特点就是: ( D ) D、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8、在系统分析阶段抽象地反映信息的流动、处理、存储与使用的工具就是: A、数据流程图 9、系统分析员最基本与重要的能力就是: ( C )C、与人沟通的能力 10、在下述各项中,属于数据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 ( D ) D、数据共享 1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 B ) B、目标含糊 12、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操作的最小单位就是: ( B ) B、字段 13、实体关系图中,产品实体与零件实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C ) C、多对多 14、系统开发工作的目的与出发点就是: (C )C、满足用户要求 15、数据流程图的外部项的作用就是: B、系统之外提供或获得数据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16、所谓的逻辑模型就就是对信息系统的功能抽象地加以定义与描述,暂时不涉及到其实现的: ( D ) D、具体技术手段 17、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哪个阶段,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接触最多: ( A )A、系统分析阶段 18、数据流图中的哪个要素就是建立新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基础: C、数据处理 19、全程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人员就是: ( B ) B、系统分析员 20、对于影响大、出现概率高的信息系统风险采用的主要措施就是: ( B ) B、控制 21、决策支持系统就是MIS的一个重要分支,它( C )。C、强调支持而不就是代替决策22、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 ( A )A、自顶向下原则 23、数据建模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 (C ) C、实体关系图 24、实体关系图中,医生实体与患者实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C ) C、多对多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 C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 B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答案: D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答案: C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答案: B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答案: D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 A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答案: C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答案: A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答案: D

论坛系统设计与开发

编号 2009241337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论坛系统设计与开发 2012 年 5 月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部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论坛系统设计与开发 旭鸿公司论坛系统设计与开发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xuhong forum 毕业设计(论文)共 32 页 图纸共 24 张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10日 答辩日期 2012年5月12日

摘要 随着网络的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越关于这样一种交流平台――论坛。很多商业网站都开设自己论坛来提供交流和服务,也有很多的个人网站和个人论坛的出现,论坛已经不光是一种交流平台,甚至是成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舞台。正因为论坛越来越重要,所以论坛的维护也变成了一种职业,而更好的维护则需要从设计这个层面来了解和进行。 根据在校交流平台的实际需要,本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划分为:新闻公告信息管理、用户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论坛分类信息管理、论坛信息管理等6种功能。 关键词:论坛信息;信息搜索;https://www.doczj.com/doc/d110075075.html,;SQL SERVER 2000

论坛系统设计与开发 ABSTRACT As the network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on such an exchange platform - Forum. Many commercial sites have opened their own forum to exchange and services, and a lot of personal websites and personal forum, the forum has not only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even become a stage of self-worth.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um, the maintenance of the forum has become a profession, better maintenance needs from design level to understand and carr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chool exchange platform, the basic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six kinds of press rele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er management, administrator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ums, classifi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u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key words:Forum information;information search;https://www.doczj.com/doc/d110075075.html,;SQL SERVER 2000

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 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报告原则上不少于4000字,需在封面注明设计选题、班级、姓名、学号及课题设计日期、地点,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面的容: (1)企业简介和系统可行性分析 (2)系统分析部分 1)组织结构图 2)管理功能图 3)业务流程图 4)数据流程图 5)数据字典 6)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 7)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想图(新系统模型) (3)系统设计部分 1)功能结构图设计 2)新系统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3)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设计) 4)存储文件格式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 5)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卡设计) 6)代码设计(职工证号和部门代号等) 7)程序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部分(信管班需写此部分容,非信管班不作要求) 1)程序框图 3)模拟运行数据 4)打印报表 5)系统使用说明书 (5)附录或参考资料

案例: 东红照明有限公司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说明:本例时间较早,开发工具选用VFP。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进行系统再开发实现,学习重点放在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际过程、法及容。 这里给出一个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例,目的是使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开发任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必须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在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上开发者应当完成的各项工作容和应当提交的书面成果。 一、东红照明有限公司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简介 东红照明有限公司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家生产照明灯的老企业,每年工业产值在四千万元左右。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如表l所示。 表1 某厂产品品种规格、单价及定额储备

工厂的产品仓库管理组隶属于销售科领导,由七名职工组成,主要负责产品的出入库管理、库存帐务管理和统计报表,并且应当随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提供库存查询信息。为了防止超储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同时也为了避免产品库存数量不足而影响市场需求,库存管理组还应该经常提供库存报警数据(与储备定额相比较的超储数量或不足数量)。 产品入库管理的过程是,各生产车间随时将制造出来的产品连同填写好的入库单(入库小票)一起送至仓库。仓库人员首先进行检验,一是抽检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二是核对产品的实物数量和规格等是否与入库单上的数据相符,当然还要校核入库单上的产品代码。检验合格的产品立即进行产品入库处理,同时登记产品入库流水帐。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退回车间。 产品出库管理的过程是,仓库保管员根据销售科开出的有效产品出库单(出库小票)及时付货,并判明是零售出库还是成批销售出库,以便及时登记相应的产品出库流水帐。 平均看来,仓库每天要核收三十笔入库处理,而各种出库处理约五十笔。每天出入库处理结束后,记帐员就根据入库流水帐和出库流水帐按产品及规格分别进行累计,以便将本日发生的累计数填入库存台帐。 产品入库单如表2所示,出库单如表3所示,入库流水帐如表4所示,出库流水帐如表5和表6所示,而库存台帐帐页如表7所示。 产品库存的收发存月报表是根据库存台帐制作出来的。产品库存查询是通过翻阅几本帐之后实现的。目前库存报警功能尚未实现。 表2 产品入库单第册号 表3产品出库单第册号 表4 产品入库流水帐页 表5产品零售出库流水帐页 表6产品批发出库流水帐页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期末大作业 选题名称:游戏平台管理系统设计人:徐文豪刘青海 赖超宇甘智宏 班级:软工143班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2016.6.1

目录 一、整体描述 (2) 二、需求分析 (3) 三、系统功能概况 (4) 四、类的属性与方法 (5) 五、系统界面界限 (11) 六、设计模型 (13) 七、设计原则 (17) 八、设计模式······················

一、整体描述 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手机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中,游戏应用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游戏平台管理系统是整合了大量游戏应用,以及玩家线上交流的平台。 主要受众群:拥有移动端或电脑端的人群。 应用前景:移动互联的发展为游戏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盈利方式:向平台中游戏的开发商收取一定的费用,游戏玩家向游戏中注入资金时,收取一定比例的游戏收入。 面临的困难:游戏平台前期的推广,提高游戏平台本身对开发商和游戏玩家的吸引力,游戏平台能否适应大部分游戏玩家的要求。 玩家首先要注册账号,然后就可以在上面下载游戏应用,上传自己的游戏资源。同时,根据玩家的活跃程度获取相应积分,用积分可以兑换游戏礼包,也会根据玩家等级在游戏装备上给与相应的优惠和等级奖励。玩家在每一款游戏的评论区都可以交流游戏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游戏及时更新,弥补相应不足。玩家也可以建立游戏工会,不同游戏的玩家都可以加入,分享自己的游戏心得或者转赠游戏装备或积分。

二、需求分析 时间when:游戏厂商:随时;注册用户:随时;管理人员:正常工作时间。 地点Where:游戏厂商,管理人员:工作地点;注册用户:随地 人员who:游戏厂商,管理人员,注册用户, What:游戏厂商:推广游戏,管理人员:扩大服务,盈利;注册人员:玩游戏。 Why:游戏厂商:推广力度不大,效果不好,管理人员:方便管理,注册用户:良好的游戏环境。 性能Performance:系统提供服务的效率,响应时间快,由于是手机端的APP吞吐量不需要太大。 成本Cost:实现系统需要付出的代价,耗费****元 时间Time:2016年6月3日 可靠性Reliability: 需要系统长时间正确运行的能力 安全性Security: 由于该平台会涉及资金的流动,所以需要对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力。 合规性Compliance: 需要符合各种行业的标准,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性Technology:要求基于安卓平台开发。 兼容性Compatibility:需要与一些支付平台进行兼容能力。还有对游戏的兼容性。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库和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 一、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题10分) 10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B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3.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 计算机系统 B. 手工管理系统 C. 人机系统 D. 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4. DSS解决的是()。 A. 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B. 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 C. 非结构化问题 D. 结构化问题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5. 在任一组织内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是()。 A. 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B. 战略计划层,战术计划层,管理层 C. 战略计划层,业务计划层,操作层 D. 战术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答案:A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6. 购物超市收银台终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A. 战略支持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知识工作系统 D. 事务处理系统 答案:D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7. 企业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针对其建设,系统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 A.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日逻辑模型 C.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 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答案:A 章节号:1-2 难易系数:0.1 108. 企业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系统开发的目的是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一、复习要点 1.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 合。 2.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 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是,在系统规划后,循环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构建与实施、系统评价工作。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可分为三大类:一次性收益,非一次性收益和不可定量的收益 3.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组织的环境、战略、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 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于确定的信息系统项目,要明确其目标,并对目标进行权衡和量化。 4.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系统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研究和新系统逻辑方案 的提出,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规定新系统应当做什么。 5.常用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召开调查会、业务实践、专家访谈、电子问卷。如果系 统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拟开发项目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时,可向主管单位提出系统开发建议书,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安排。 6.可行性研究又叫可行性分析,它是所有工程项目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可行性研究 是指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则,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以及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系统开发任务书。 7.需求分析是强调用户对新开发的信息系统的需要和要求,结合组织的目标、现状、实力和技术 等因素,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确定出合理可行的信息系统需求,并通过规范的形式描述需求的过程。需求分析结束时,应当提出需求分析报告交上级审查。信息系统需求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两类。 8.系统设计用来确定系统的结构,即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详细设计用来 确定模块内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产生描述各模块程序过程的详细设计文档。系统设计是对系统分析的深化和细化,其目的是提出能够指导信息系统实现的设计方案。系统实施以系统分析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本文由kenneth67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 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学时:其中讲课36学时,上机实践环节12 36学时12学时总学时:其中讲课36学时,上机实践环节12学时教材:嵌入式系统设计教程》教材:《嵌入式系统设计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马洪连参考书:参考书:1、《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北航出版社、田泽编著.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北航出版社、田泽编著. 2、《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杜春雷编著ARM体系结构与编程体系结构与编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ARM ARM与C/OS3、《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ARM与μC/OS-Ⅱ》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田苗、魏洪兴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田苗、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4、《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北航出版社、马忠梅等著. 北航出版社、马忠梅等著. 张石.ARM嵌入式系统教程嵌入式系统教程》5、张石.《ARM嵌入式系统教程》.机械工业出版2008年社.2008年9月 1 课程内容 绪论:绪论: 1)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意义2)高校人才嵌入式培养情况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课)3)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课)内容安排 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况 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1.3 嵌入式系统组成简介 第2章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 2.1 2.2 2.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基础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 2 第3章 3.1 3.2 3.3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ARM 概述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组成常用的三种ARM ARM微处理器介绍常用的三种ARM 微处理器介绍 第4章 4.1 4.2 4.3 4.4 4.5 4.6 嵌入式系统设计 概述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嵌入式系统人机交互设备接口嵌入式系统的总线接口和网络接口设计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3 第5章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与相关开发技术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嵌入式系统调试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嵌入式系统的Bootloader Bootloader技术嵌入式系统的Bootloader技术μC/OS-II操作系统概述C/OS-II操作系统概述ADS开发环境ARM ADS开发环境C/OS-II操作系统在ARM系统中的移植操作系统在ARM μC/OS-II操作系统在ARM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 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

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4.3 详细调查 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原书第7版)

系统分析与设计(原书第7版)配套练习 目录 CHAPTER 1 (2) CHAPTER 2 (4) CHAPTER 3 (6) CHAPTER 4 (9) CHAPTER 5 (11) CHAPTER 6 (14) CHAPTER 7 (16) CHAPTER 8 (19) CHAPTER 9 (21) CHAPTER 10 (23) CHAPTER 11 (26)

CHAPTER 1 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A) create and share documents that support day-today office activities B) process business transactions (e.g., time cards, payments, orders, etc.) C) capture and reproduce the knowledge of an expert problem solver D) use the transaction data to produce information needed by managers to run the business E) none of the above 2. The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ose people whose jobs involve sponsoring and funding the project to develop, operate, and mainta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information worker B) internal system user C) systems owner D) external system user E) systems builder 3. The person who ensures that systems are developed on time, within budget, and with acceptable quality is a A) systems designer B) project manager C) systems owner D) external system user E) systems builder 4.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business driver for an information system? A)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 B) knowledge asset management C) proliferation of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 D) security and privacy E)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 5. A task of developing a technical blueprint and specifications for a solution that fulfills the business requirements is undertaken in the following phase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 system initiation B) system implementation C) system analysis D) system design E) feasibility analysis 6. If a university sets up a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faculty could access to record student grades and to advise students, that would be an example of a/an A) CRM B) intranet C) ERP D) extranet E) none of the above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technology driver for an information system? A)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B) object technologi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