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在凸显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但毋庸讳言,目前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益,制约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贯彻落实。如何走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呈良性发展态势,是目前教学中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误区一:在教学目标上。割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与标准。圜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教学的任务。”闭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思想品德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然而现实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

过于倚重认知目标或能力目标,普遍忽视情感目标的培养与引导。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下同)“走进青春”的教学。新课标对该

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上的“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和“青春期在生理上的三个变化”,既有图片演示,又有大量讲解.末了还有巩固练习,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对于学生如何坦然悦纳青春期身体变化,正确应对成长期的烦恼等情感内容,却缺乏正确引导,情感目标最终异化为认知目标。

二是有些教师过多强调情感

目标的落实,而弱化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这种做法其实也割裂了三维教学目标。如一节“世界文化之旅”课(八年级上册),教师以一位初中生参加“文化旅游”活动为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课前教师也作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准备了中国传统节日常见的粽子、年糕、对联等物品。课堂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文化瘾”。可待到上课终了铃声响起时,教师还在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演示介绍各国文化风情。这堂课除了教师对上课节奏把握不够到位外,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把握失当,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仍没有达成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留下了不少缺憾。

如何进一步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这是事关思想品德新课改成败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真正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辩证看待三维目标,整体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三维目

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整体,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但落实到具体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有些课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落实,有些课则侧重于能力的提高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情感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当然,我们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并不能因此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否则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往往渗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是“空穴来风”。是学生在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得以改变和提升的。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刨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误区二:在活动设计上。注重热闹与新奇,缺乏教学实效这是一堂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一位青年教师上的是九年级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内容。在讲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这位老师根据教材上的材料,设计了“演一演”的教学活动。由老师与学生即兴表演“大街上警察与孙志刚迎面相遇”与“收容所里发生的故事”两则小品。课堂上老师扮演的警察和管理人员犹如凶神恶煞,学生捧腹大笑。两则小品花了近10分钟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品德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一

改过去自己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是“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呻这种变化有利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内心体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焕发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活力。可以说,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如脱离教学目标,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能有机整合。如前例中那位青年教师设计的活动。尽管老师与学生“表现”很投入,台下学生也为师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感染,气氛煞是热闹。暂且不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也不说时间安排上的延宕,单是老师“塑造”的角色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如活动频繁。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些课有小品,有辩论,有才艺表演,还有接连不断的讨论等。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收效甚微。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现在课堂讨论存在次数太多、时间过长、任务不明确、问题不够开放等突出问题。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也要组织一场讨论。耐人寻味的是一次省研讨课后,主办者组织了专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一位学生直言不讳:“老师,您要我们讨论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讨论也都能回答。”该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

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还必须注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为形式而形式,应克服活动设计中的形而上学做法。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活动展开的有序性。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

误区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成人化倾向严重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误区:

第一,单一化倾向。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形式单一,缺乏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但一味地采用这种方法,就会使学生乏味生厌,影响教学效果。新课改后,教师们十分注重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问题,但也有部分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满堂问”现象。有位教师在上课时一共提出56个问题。而且有相当多的问题是那种“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思维含量较低。课堂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其实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滋养并未起多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成人化倾向。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归纳教学法由于能有效地促使初中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主动

建构知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但有不少老师一味地采用演绎教学法,即先呈现结论,后进行分析解释;先呈现理性知识,后分析提供感性材料,颠倒了先后的顺序,呈现成人化倾向。这种倾向在九年级教学中表现尤甚。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必须注意:一是要综合并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接受能力。特别要选择使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概念和道德观点具体化,创设明理与激情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还应注意教学活动中的突发因素,做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此外,还要注意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相结合,将教法落实到学法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觉悟和行为能力。三是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因而我们在选择、确立和具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都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和提高各方面能力。

误区四:在教学过程中。预设有余.生成不足这是一节八年级上

课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评优课的课堂实录片断。

一位女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当自己不小心伤害了别人,你应怎么办?”

生:向他们道歉。

师:当自己被他人伤害时,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宽容他人。

师(追问):为什么?

生: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要宽容。

师:那不一定!

旋即,教师演示课件材料,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

我们要宽容别人,但并不是要“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要宽容”,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遗憾的是,老师对这一生成性问题未作准确到位的引导,而是匆匆引入下一个话题。假如老师能顺着学生的话题,引导学生作进一步分析: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则是放纵,从而归纳出“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要讲究策略”,这样的引导也许“搅乱”了课前预设,但毫无疑问教学效果会更好,课堂会更精彩!

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教学需要预设,因为预设是促成生成的前提条件。但教学更需要生成,因为课堂复杂多变,预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穷尽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

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而今的课堂,总体上说是预设有余,生成不足。课堂上教师总是忠实地按照自己的预设组织教学,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错失生成良机;要么蜻蜒点水,不及要害。这种问题在一些评优课、公开课中尤为突出:学生的活动要经反复演练。学生的回答业经教师多次推敲,甚至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由教师预先“钦定”。这种“作秀”味很浓的课只会使学生变成教师课堂表现的“道具”,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旺盛的创造力。无怪乎许多教育专家强烈呼吁教师应上“常态课”,坚决摒弃过度预设和集体作秀!

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体。教学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一方面要注意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有效把握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并使教学设计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还要历练教学智慧,运用教学机智,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预设中的不足。

唯其如此,预设和生成才会相得益彰,课堂也才会因此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误区五:在教学媒体上。追求花俏和完美,脱离教学主体与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广义的教学媒体不仅包括黑板、实物、投影、录音录像等信息,还包括教师的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信息传递载体。

本文所指的教学媒体是狭义的教学媒体,尤指现代教学媒体,即

幻灯、投影、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声色并茂、信息容量大、交互功能好等优势,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作用十分明显。就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还能将抽象枯燥的理论演绎为活泼生动的画面,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

当前,现代教学技术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也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实效并不是很理想。首先表现为颠倒主次,师生围绕“机器”转。部分教师将讲解的内容均设计进课件,甚至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设计进去,课堂上教师会说:“我们来看看答案是怎样的?”鼠标一击,便将开放性论题的答案显示出来,完全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播放员”,学生便成了地道的“观众”,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弱化了。其次表现为堆砌材料,脱离教学目标。在组织“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课教学时,有位教师为了说明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受到非法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播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还配之以很刺激的音响。脱离教学目标的材料堆砌,其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三是追求花俏,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与完美。如有些课件自始至终滚动播放着Flash小插件,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导致“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教学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前我们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现在我们同样不赞成“满堂电”的做法,无论是“人灌”还是“电灌”‘机灌”,都违背了教学规律,脱离了教学目标与学情,因而都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下运用多媒体教学原则的。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案例 教材简析 本框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框题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共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的意志品质”。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调节情绪,把握学习节奏,还是拒绝身边的诱惑、自尊自立等,都要求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他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保持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第二个问题是“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教材从学生成长经历中的意志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有无坚强意志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和发展自己意志品质的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意志品质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材料讲应如何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表现在意志方面也是如此。他们缺乏耐力,行动盲目,易受暗示,犹豫不决,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都是他们意志薄弱的表现。这些表现会使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受到极大的干扰,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甚至会违反校规校纪或国家的法律。因此,对初中生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是健全其心理、完善其人格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磨砺意志,学会坚强”的学习,理解一个人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他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从而努力磨砺自己的意志。 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通过制定明确的培养意志力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的意志品质”的现状,懂得坚强的意志是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养成的。 教学资源 教学工具:制作的多媒体课景音乐。 教学建议 选用适当的事例是搞好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备课的首要任务。事例的选择标准要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事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收集事例不只是教师的事,还可以动员学生围绕着教材去收集,选择。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多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 对于课后的教学效果训练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适当开展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测验和调查。 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搞好四个调整,即调整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是教学重点。要磨砺自己的意志,就要提供磨砺坚强意志的具体方法,以指导学生的行动。如果不把知识化为行动,再多的理论也毫无意义。 2. 教学难点:

初中思想品德七至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人教版)目录大全

《思想品德》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2)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 (3) 新学校,新同学 (4) 创建新集体 (7)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 (10) 学习新天地 (11) 享受学习 (18) 第二单元认识新白我 (22) 第三课珍爱生命 (23)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24)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27) 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 (33) 走进青春 (34) 感悟青春 (39) 祝福青春 (43) 第五课白我新期待 (45) 日新又新我常新 (46) 发现白己的潜能 (51) 白我新形象 (54)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58) 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 (59) 丰富多样的情绪 (60) 学会调控情绪 (64) 第七课品位生活 (69)

情趣与兴趣 (70) 追寻高雅生活 (75) 第八课学会拒绝 (80) 身边的诱惑 (81) 对不良诱惑说“不” (88) 第九课保护白我 (90)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91) 防范侵害,保护白己 (93)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做白尊白信的人 (2)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白尊 (3) 白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4)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9)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2) 第二课扬起白信的风帆 (17) “我能行!” (18) 白信是成功的基石 (23) 唱响白信之歌 (27) 第二单元做白立白强的人 (32) 第三课走向白立人生 (33) 白己的事白己干 (34) 告别依赖走向白立 (39) 第四课人生当白强 (46) 人生白强少年始 (47) 少年能白强 (51)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 (58)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59) 人生难免有挫折 (60) 挫折面前也从容 (65)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 (71) 让我们选择坚强 (72)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79)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84)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85) 走进法律 (86) 法不可违 (91) 防患于未然 (97)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102)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103) 善用法律保护白己 (108)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2)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3) 我知我家 (4) 我爱我家 (8) 难报三春晖 (12)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8) 严也是一种爱 (19) 两代人的对话 (23)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 (28)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29) 同学.朋友 (30)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案例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施案例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习者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过程。同时它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案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的感悟和能力的提高。 一、巧用事例创设情境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规武器"就是运用事例。在教学实践中最忌照本宣科。多运用一些事例,把书本上的知识同学生关心的身边的关注点、热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消化理解学习的内容。比如我在讲维护国家主权问题时,列举了1999 年5 月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与2001 年 4 月1 日,美国军事侦察机在我南海上空撞毁我战机的事例,及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非正义的战争。就此引导学生讨论美国近些年来对周边国家(包括中国) 的行为就是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同学们这时都情绪特别激动,痛恨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激昂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学以致用的精神。 二、巧用音像创设情境 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这对长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的初中学生来说,既难产生兴趣,又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恰是创设形象教学情境一个有效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假如巧妙地穿插音乐就如锦上添花,既活跃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课堂实效。例如:我在讲"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时",让学生再一次品味陈红的《常回家看看》,同学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体会到赡养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新颖的图片和教学片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小品故事创设情境 小品与故事是我们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准备或让学生自编、自演一些小品,我让他们搜集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教师因势利导,质疑引思。我在讲"交友的智慧一,友谊与哥们义气的区别时"这一内容时,我塑造一个品学兼优陈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李文,李文出手很大方,经常请陈凡吃喝玩乐,慢慢他灌输了“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得观点,陈凡问李是如何搞钱的,李文让陈凡星期天到菜市场去找他,陈到菜市场时,只见有一堆人围着在争吵,这时,李文伸手敏捷,很快就把一个农民的钱包变为自己的,当时陈凡心跳得非常厉害,后来两个胆子越来越大,多次偷盗抢劫,被双双带进了公安局。 四、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教学是知行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假如合理利用那些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的生动的教学手段,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讲授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我搞了一次模拟"选举"活动。先教给学生选举的程序和有关知识,再给学生分发"选民证",举行选民活动,落实选民结果。通过活动,同学们兴致高涨,探讨不停,教师在此基础上乘胜点拨,在活动中达到了教学目的。各种教学情境是为学生学习而创设

努力提高个人能力论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努力提高个人能力|论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 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 刀切。因此,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根据我校初三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种类型学 生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 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 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力 求学一点,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组织学生学习时事、讨论课、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 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实效。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 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在讲到“民主是逐步发展的”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 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这个乡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如何?2、这个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3、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高不高?从何 看出?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后,用书上的事例加以解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深 入讨论:“为什么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高?要改善这种状况能否一蹴而就?为什么?”在讨 论过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如指导学生思考“村民私下嘀咕选代表还不是上面说了算”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由于封建专制的思想影响在中国农民头脑中的反映,说明肃清这 种思想影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民主是逐步 发展的”道理,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青 年学生的责任和应有的态度,从而教活了知识。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 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 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基本原理时,我首 先点出了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是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接着列举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这些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最 后我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同样是受这一客观规律支配的,从而 要求同学们要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树立起“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理想,也达到了 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 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课标要求: 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标中,提到“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中,“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了这一课。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实践、学习、升华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三、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到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

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学生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和慰藉。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 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培养的重点”的宗旨,本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和两面性;了解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通过感受网络有益的特点,初步具备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通过感受网络有弊的特点,初步具备避免网络交往的陷阱;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现场采访、讲述自己的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融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的无限性,认识到网络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有利有蔽的特点,,做到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和避免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结合课本中的例子和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学生个别介绍与分组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过了解网络的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并能有效的避免不良网站的诱惑,合理的利用使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五、教学重点、难点: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名称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执教者刘新超课时1 基本信息 所属教材目 录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二框。 教材主要从生命的个性层面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首先从自然到人,引导学生探讨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教材分析人的生命有别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珍惜自己生命之情。为下一科探讨生命价值打下 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不认识到,对任何生命都要抱有肯 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 生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自然购造,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潜能天赋。不同的个性和需要。要为他们提供学情分析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材。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发现孩子的独特的潜能和价值,让孩子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真正自我。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过程与 方法目标 情感态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人生命的独特性。 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真正理解人生命独特性的意义 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理解生命 教学重难点 度与价值观 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目标 重点感受人类生命和每个生命的独特性。 难点 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热爱爱与珍惜丰富多样的生命。 本节课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的教改新理念。力求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内容 教学策略生动化。课堂以活动串联,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于妙趣横生的活动主题中,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与设计说明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真正的感悟生命的多彩与可贵。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主题探究法和游戏活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导入新课 生命具有独特性 同学们了解 自己的指纹,笔 课 迹个性特征导入 导入新 激发学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 《我知我家》教案 沙河市蝉房中学 刘聚书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 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目标: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2、难点: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以及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一)情景预设 板书课题:我知我家 引言:(学生阅读教材P3页第一段后,教师引入本课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我知我家》,那么,你知道家是什么吗?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我们首先来阅读P4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页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图一:有房子——————没有家:家不只是房子 图二:没房子——————有家了:加中有亲人、亲情 至于地域、住所、人群集合体、好朋友、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能是家庭的一 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家、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活动一: (1)想一想、写一写: 我们每个同学想一想在自己家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写出一句话“家是————”来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2)读一读、比一比:我们再来看看书本上写的“家是什么”(指导学生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要使初中思想政治课摆脱困境,达到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考试成绩好这样一种境界,我认为学校应重视、媒体应支持、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当然,重中之重是老师、学生观念的转变。 老师:力求“改变” 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你应该告诉学生,学好政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辈子的事,而考试只是人生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我们不要为了考试而学,而要为了人生而学。 其次,课堂教学力求创新。政治新课标指出:“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和死记硬背的倾向”,因此,我们政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只有我们老师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创新,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课,乐于学习政治,那么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相应地提升了,考试还能有什么大问题吗? 再次,课余多阅读教育名著,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是每一个教师终身的事,政治教师也不例外,我们要经常反思,形成“反思—–教学—–再反思—–再教学”这样一个教育链条,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我们的教学品位。 其四,平时要多“充电”,应博览群书,不要只读本专业的书,应多读些其它学科方面的书,使自己的知识渐渐丰厚起来,这样,面对学生时,你就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学生见你知识渊博,自然就

会佩服你,他一佩服你,能不学好本学科吗?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嘛,这一点值得肯定。 学生:应“乐学” 要学好政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学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把学政治当作一件乐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必须建立起学习政治的兴趣,上课认真听老师引导,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大胆质疑,作业书写认真,力求好,不求快。 其次,要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学习政治要与时事联系起来,这样,你才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感到政治离你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上是我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现状与对策的几点浅见,不当之处愿求教于大方之家。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政治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方法改进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一是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通过每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获得哪些基本知识,并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清晰的要求;明确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应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技能目标要与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基础相适应。 二是制定过程和方法目标。选择本课程的重点知识,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或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有接受和处理信息、探究和讨论问题、观察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学习经历;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明确本单元教学中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学习方法。三是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在课前了解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确定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教育要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熏陶。 二、实施分层教学 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

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首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注重在能力方面的培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其次,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再在加强学生理解记忆上下功夫,一步步地引导,传授于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课堂学的知识,力争做到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学习竞赛、学科知识画廊评比、演讲比赛、讨论课、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收到了实效。 三、拓宽教学思路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果一位教师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没有拓展延伸,学生就得不到全面发展;呆板型的课堂教学,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此,学生就成了毫无生气的书呆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转变旧的教学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一、课堂操作基本流程 二、基本流程解读 (一)情境设置,启动思维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通过设置情景,建立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新知识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的固着点;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提供内驱力。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文字、图表、图片等文本材料,或音频、视频材料,也可以是小品、学生的探究活动等。 2、情境设置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 3、情境所反映的内容要注意典型性和针对性,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设置应有利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 4、对情境材料的处理要灵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把情境材料作为单纯的新课导入来使用;也可以是教学铺垫,设置的问题是悬念,为解决悬念引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案例教学(见实施策略7)的方式,统领本节课堂教学。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本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感知教材,培养其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基本知识教学,为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认知基础。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围绕自读要求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找出基本的知识,写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对于内容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应辅以导学提纲,引导思维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科学、实用。既有强化重要知识点的题目,也应有运用知识进行初步尝试解决的生活现象,问题具有一定思维含量,尽量避免纯知识问答式的问题。 3、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作个别指导。(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学习个体和学习小组水平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对问题的认识不同,通过交流,可以实现共享与互补。本环节通过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全员互动,使学生个体对问题的理解趋于科学、完整,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认真倾听、善于反思、勇于表现、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明确组员职责,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管理、调控作用。 2、要把握好交流的顺序,先进行充分的组内交流,在小组内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更大范围的组际交流,在更大的范围内达成对问题的共识。 3、组际交流要体现全员互动。对于别组同学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评价、辩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客观公正的即时性、激励性评价。 4、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一要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认真倾听、善于反思、勇于表现、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二要注意捕捉课堂生成的问题,找准学生认识的盲点、模糊点和思维发展的障碍点。 (四)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本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启发诱导,精讲点拨,解决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是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来组织和编写的。 本框题是对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延伸、提炼与升华,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教材对创建班集体的目标及其必要性做了简要介绍,其目的在于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因班制宜,使教学具有更大的实效性。本框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很高,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极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力求结合各班实际而有所突破。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是处于12-14岁的青少年群体,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同学和老师,易产生孤独、不适应和缺乏归属感等不同的心理感受。学生渴望结识新同学并尽快地融入到新的班级中。同时,学生对新集体的创建过程都有实际的经历和体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对融入优秀集体的内在需要及学生思维的特点,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通过师生语言的交流,观点的碰撞,情感的沟通,从而产生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共识。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创建班集体,尝试让学生提出合理建议,并尽可能预知在创建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对优秀班集体的讨论,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地成长。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用比较和联系的方法,概括分析出心目中优秀班集体的模型;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班集体的积极性,初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提高学生与新同学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通过感知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创建班集体及优秀班集体成立的要素。 教学资源 VCD《众人划桨开大船》;每人一份授课班级名单;多媒体课件;课堂小卷。 教学建议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组织活动,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可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优秀班集体,听优秀班集体的成员作经验介绍并与之座谈;可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搜集优秀班集体的先进经验,为创建班集体献出自己的金点子;可把活动结果作为本学科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考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3-09-28T11:10:11.18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6期(下)供稿作者:吴华 [导读] 通过教学,提高了学生分辩是非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把握住了学生思想脉搏,使政治课发挥实际效应。 吴华 (四川省荣县留佳中学荣县 643100) 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觉悟,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知、信、行的统一。宗旨是行动,即:实效。下面就几年初三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联系实际用辩证的观点引导学生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达到实效。 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利用青少年知识的局限性和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宣扬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他们脱离我们国家的国情,简单地进行攀比,造成有些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错觉,认为我国什么都不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什么都好,崇拜洋产品。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的第一课,从理论和事实上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进行教学的:用纵横两方面的对比,使学生能用辨证的观点分析我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 (一)纵比:就是从我国建国到现在40多年的发展变化比。教材用大量事实论述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我国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成为初步比较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学生相信了我们国家自己的力量,并激励学生决心把我国建设得更好。 (二)横比:就是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从建国史和生产力进步史比。 1、从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建国史来比,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时期算起经历了大约400多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1949年算起,才不过40多年,资本主义这400年的发展靠的是剥削、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众多国家,其中也靠的是对中国侵略,掠夺了一个世纪,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却是被这些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掠夺得贫穷无比,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这样一比,学生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激起了气愤之情,防止了盲目崇外。 2、教材用事例分析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和西方生产力的差距,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就得靠科技,科技又靠的是人才,人才靠的是每一位同学,现在我国人民科学文化总体水平不高,所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刻不容缓的。这样一横比,就帮助学生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树立了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学生产生了压力,学习上产生了动力。通过辩证分析,纵横对比,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达到了教育的实效。 二、利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初中学生中,由于共同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共同的活动环境,使他们对某些问题表现出相同的关注和热情,这些问题就是学生中的热点问题。 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 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正面临着剧烈震荡和深刻变革,由于市场经济的正确导向乏力,社会道德生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无序、滑坡,某些人的行为出现了失范,有些人为追逐金钱而不择手段,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钱能买文凭,犯了法可以拿钱去保,有钱能使鬼推磨……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损害了民族气节。 初三政治教材第四课《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用理论和事实透彻地分析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及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用道德做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同时,对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道德标准。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清了拜金主义的危害及社会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通过教学,提高了学生分辩是非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把握住了学生思想脉搏,使政治课发挥实际效应。 三、解开思想疑点,引导激发学生走好人生之路。 学习——认识——实践——落实。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的一系列过程,要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飞跃,存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信”,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认为书本上的例子都是唱高调,书中的道理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就是思想政治课的疑点,要认真分析产生疑点的原因,再找出实际可行的解决办法,分析原因有二:第一,少数中学生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误解,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两手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解开疑点,达到信。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一些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社会上的某些腐败现象,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等也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思想政治课要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理引导教育学生走出误区、相信教材、相信真理,激发学生走好人生的正确之路。 总之,思想政治课,要想达到教学教育的目的,必须从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解决好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教育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正确方向,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做到知、行统一,实际中见成效。

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七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走进中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新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 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3、熟悉新老师的教学特点,增进与老师的感情。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9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个中学大致都在每年的这一时刻重复着迎新的程式,一批一批的新同学加入了中学殿堂!那我们怎么样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呢? 2、师生的自我介绍 1)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 2)姓名、爱好、特长、愿望

3、由上引出话题讨论 1)新的环境,你适应了吗?(不适应,为什么?) 2)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同学 3)新的老师,你比较喜欢哪位?(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4、总结 通过这几天的交往,我们基本上已经算是初步认识了彼此,跨越了陌生。不管大家是在小学还是初中,或者以后升入高中、去外地读大学,只要你们愿意去感受新环境,你们就会很快适应;只要你们愿意伸出你的橄榄枝,坦诚待人,你就会发现,你身边原来都是朋友;只要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流,你们就不会觉得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也是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的!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不仅仅只是同学关系,我和你们不仅仅只是师生关系,而是能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融入xx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友爱互助,让欢声笑语荡漾在我们中间! 附: 作业: 1)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2)印象最深刻的同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邹道珍 初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了,许多政治课教师变为了思品课教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我们的现实的考核存在矛盾,让许多人难以适从。但矛盾不是普遍存在的吗?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特别是中考政治学科推行开卷考试,试题趋向开放性试题后,很多学生的认识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如:开卷考试不复习;开卷考试不用记忆;翻翻书就可找到;试题容易;试题要求高、难度大;开放试题答案不唯1,多抄几段就行了;等等。由此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在实施信的课程标准,在当前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师生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1定的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1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励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学习障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并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并去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我们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时,提到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时可向学生“布惑”:“目前我国经济还落后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取查阅资料,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比起点,比发展历史,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比较信服,也觉得丰富了只是,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兴趣。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那些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运用录像、表演、歌曲等创设教学情景,激发情感等,必然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2、稳扎稳打,稳中求新,落实3维目标的统1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3维目标的统1上。特别是知识目标1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1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目前,我们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还是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所以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1来学生高兴了,但往往容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兴趣。我们就1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1。1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1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应对考试。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 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

初一政治下册《法不可违》教学案例 古竹初中朱海生 【课题】法不可违 【教学依据】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在内容设计上共两目,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意在帮助学生了解 什么是违法,课文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尤其不能违反法律。之后通过三个情景引出违法的含义,填表 区别三种违法含义及区别。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引导学生了解什以是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什么原因, 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 的守法意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是什 么原因,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 识不健全的现状,对学生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 含义及区别,以及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 二、教学方式: (1)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性学习。

(2)教师教学方式:多媒体、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式。 三、教学构思: (1)针对初一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以及法制意识不健全的现状,采用参与活动合作学习,情境体验等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设计“情景体验”、“写一写”、“辩一辩”、“我是司法官”等活动引导学生做学习的管理者。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谁都不能违法 教师引导:播放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受贿判刑的录相(资源设计)。问:张国光是省长,他犯罪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教师引导:对,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不可违”,请翻开课本P91。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请看“小勤拾荒”。 学生活动:看书“小勤拾荒”的故事,并回答后面的问题。(略) 教师引导:从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们青少年同样要学法、知法、守法,因为谁都不能违法,那么什么是违法呢?请继续看书“情景一、二、三”。 学生活动:看书“情景一、二、三”。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自我问答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民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意义 是什么?这些政治生活中的问题离学生很遥远,甚至认为行使政治权利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帮助学生正确 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内容。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知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1.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 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