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炭基复混肥缓释特性研究

生物炭基复混肥缓释特性研究

生物炭基复混肥缓释特性研究
生物炭基复混肥缓释特性研究

第43卷第3期2018年6月

广州化学

Guangzhou Chemistry

V ol. 43 No. 3

Jun. 2018

文章编号:1009-220X(2018)03-0060-05 DOI:10.16560/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ki.gzhx.20180320

生物炭基复混肥缓释特性研究

易从圣1,宗同强1*,杜衍红2*,

李娜1,袁雨珍2,朱佳焘1

(1.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50;2.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

摘要:以油茶壳、稻壳为原料,利用连续热解装置分别在400℃、500℃进行热解,制备油茶壳炭和

稻壳炭,将生物炭与尿素、磷酸氢二钾以及自制的淀粉胶黏剂不同比例混合进行挤压造粒,制备了多

种生物炭基复混肥,研究不同配比的生物炭基复混肥的缓释特性,发现稻壳炭基复混肥尿素缓释性能

优于油茶壳炭基复混肥,500℃热解的稻壳炭与尿素、磷酸氢二钾比例为7∶1.5∶1.5时缓释性能最佳。

本研究为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缓释复混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关键词:生物炭;炭基肥;缓释特性

中图分类号:S145.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化肥消费大国,氮肥消费量占世界氮肥总量的30%[1]。传统的普通化肥具有利用率不高、流失率高的缺点[2]。随着大量的化肥施入农田,化肥污染问题、土壤板结问题等越来越严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型肥料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3]。

目前,生物炭以其稳定的碳架结构、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可作为土壤的碳汇剂和改良剂,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4-6]。已有研究发现,生物炭可改善酸性红壤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7],生物炭还田增加土壤有机碳[8-9]、改善土壤板结状况[10]。生物炭作为化学肥料的载体制备炭基复混肥为生物炭的还田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也为缓释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发现生物炭基缓释复混肥料作为新型肥料,能够减缓肥料养分释放速率[11],降低养分流失对水环境的污染,而生物炭留在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性能,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以及减少环境污染[12]。一般来说,生物炭基缓释肥由生物炭、粘结剂、化学肥料组成,不同生物炭、炭肥比等都会影响生物炭基肥的缓释性能[13]。以生物炭为载体,分别釆用简单掺混、固液吸附和化学反应工艺将生物炭与硫酸铵进行复合,制备了3种炭基氮肥,其制备的生物炭基肥料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14]。王剑等[15]利用生物炭作为肥料的包裹材料制备了三种不同厚度的生物炭基包裹型缓释肥料,发现制备肥料的缓释效果随包裹厚度增大而增加。

本文主要采用两种热解温度制备的油茶壳炭、稻壳炭作为尿素的载体,并与磷肥和钾肥进行混合造粒,制备了12种炭基复混肥,探究其缓释特性,为生物炭基复混肥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1 实验

1.1仪器和试剂

尿素、磷酸氢二钾、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均为分析纯;生物炭材料:油茶壳来自云南腾冲农场,稻

收稿日期:2018-04-19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创新人才资助专项,多功能生物炭复合菌剂制备及其钝化土壤重金属效应研究(2017GDASCX-0829)。作者简介:易从圣(1986~),男,江西宜春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化学检测方法开发和材料研究。

?通讯作者:宗同强(1986~),男,江西南昌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检测方法的开发。254297012@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 杜衍红(1984~),女,山东泰安人,助研,博士;主要从事生物炭对酸性红壤的改良应用研究。yhdu@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

微生物培养基成分及其用途

[Note]:When cultivation of Bacillus,5mg of to MnSO4.H2O may be added . It is favorable to promote spore formation . 适用范围:产气气杆菌、粪产碱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变种、地衣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尘埃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深黑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戈尔斯德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产氨短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凸形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亚黄八叠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发酵单孢菌 3. Azotobacter Medium (固氮菌培养基) KH2PO4 0.2g K2HPO4 0.8g MgSO4.7H2O 0.2g CaSO4.2H2O 0.1g Na2MoO4.2H2O Trace(微量) Yeast axtract(酵母膏) 0.5g Mannitol(甘露醇) 20g FeCl3 Tract(微量)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gar (琼脂) 15g Adjust (调) pH to 7.2 适用范围: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 4. Corn Meal Medium (玉米粉培养基) Maize flour (玉米粉) 5g Peptone (蛋白胨) 0.1g Glucose (葡萄糖) 1g Tap water (自来水) 1000ml [Note]:Boil the mixture i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distribute the medium into 18ⅹ18 mm tubes , each contains 10 ml of the liquid , the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 again (15磅蒸煮1小时,分装入18ⅹ18毫米试管,每管深度达6厘米。15磅再次灭菌15小时。) 5. Lactic-bacteria Medium I (乳酸菌培养基I )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7.5g Peptone (蛋白胨) 7.5g Glucose (葡萄糖) 10g KH2PO4 2g Tomato juice (西红柿汁) 100ml Tween (吐温) 80 0.5ml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900ml pH 7.0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 6. Lactic-bacteria Midium Ⅱ(乳酸菌培养基Ⅱ) Lacto-casein peptone (乳酪蛋白胨) 10g Beef extract (蛋白胨) 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5g Glucose (葡萄糖) 5g Tween (吐温) 80 1g K2HPO4 2g Na-acetate (醋酸钠) 5g Diamine citrate (柠檬酸二胺) 2g MgSO4.7H2O 0.2g MnSO4.H2O 0.0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 pH 6.5-6.8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 7. Peotone Glucose Yeast extract Medium PGY (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Peptone(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5g Glucose (葡萄糖)1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1L 8. Glycerol Agar (甘油琼脂) Peptone (蛋白胨)5g Beef extract (酵母膏)3g Glycerol (甘油)20g Top water (自来水)1000ml Agar (琼脂)15g pH 7.0-7.2 9. Rhizobium medium (根瘤菌培养基)AS 9 Yeast eztract (酵母膏)1g Soil eztract (土壤浸提液)200ml Mannitol (甘露醇)10g Agar (琼脂)15g

污泥基生物炭的吸附性能

污泥基生物炭的吸附性能 诺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可以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DNA促旋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人类泌尿和呼吸系统感染[1]以及动物疾病. 大多NOR不能被人体或动物完全吸收,有60%-70%[2]的NOR最终会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放入水环境中. 传统水处理方法很难完全去除这类化合物,残留在水环境中的NOR可能促进细菌的耐药性,并且通过污染饮用水威胁人类身体健康[3]. 因此,从水环境中去除NOR是一项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 目前,对于此类抗生素的有效去除方法包括吸附[4]、光解[5]、化学氧化[6]等. 生物炭是指在限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生物质热裂解产生的富含碳的物质[7]. 不同生物质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在元素含量、产率、酸碱性、表面形貌等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差异[8]; 生物炭制备温度也是影响生物炭表面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因素,温度不同,生物炭表面孔道结构和微孔的形态数量也不同[9]. 目前对生物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土壤改良. 生物炭可以对土壤改性,提高土壤对营养的截留能力[10],促使有益微生物的生长[11],进而促使农作物生长; ②固碳作用. 生物炭是稳定的碳固定载体,可以有效抑制温室气体的释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12]; ③吸附材料. 生物炭特性包括较大的比表面积,多孔结构,表面富含功能团和矿物质,这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可以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13]. 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采用林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等原料制作生物炭对抗生素进行吸附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4, 15, 16]. 芦苇作为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禾草,在我国分布广泛,且产量丰富. 芦苇凋落物每年仅有15% 被降解,是一种稳定难降解的秸秆[17]. 凋落物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腐烂的芦苇秸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会影响新生芦苇的生长. 据预测分析,截止2015年年末,我国污泥的产量将达到2 600万t[18]. 由于市政污泥含有大量有机质、重金属,病原微生物,处理不当,还会引起二次污染. 上述两种生物质产量大,再次利用率低,且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于芦苇基和污泥基生物炭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鲜有报道. 本研究采用芦苇秸秆和市政污泥制备生物炭,利用BET法计算比表面积,材料表面SEM扫描、 EDS元素分析和FTIR图谱讨论了生物炭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控制NOR溶液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NOR初始浓度研究了吸附性能; 采用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等温线拟合以及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初步讨论了吸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溶液 诺氟沙星标准品购自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9.5%),NOR性质见表 1. NaOH、 HCl、CaCl2、 NaN3均为分析纯. 称取0.01 g NOR标准品溶解于含有0.01mol ·L-1 CaCl2(控制吸附平衡过程)和200.0 mg ·L-1 NaN3(抑制微生物活性)、 pH=7的1 000 mL的背景溶液中,得到10.0 mg ·L-1 的NOR储备液.

柑橘的生物特性

柑橘的生物特性 环境条件 柑橘,从生长、发育,直至衰老死亡,对其环境条件的要求具有规律性,这叫柑橘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柑橘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环境条件,才能栽培成功,并能取得大的经济效益。 1. 温度柑橘属亚热带长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畏寒冷.因此,温度是柑橘分布与生长发育的决定因素. 适宜栽培柑橘的地区年平均气温需15---22度,冷月(1--2月)平均气温3度以上.不同的柑橘种类和品种,要求适宜的温度。某地能否栽培柑橘,决不能单凭年平均气温,还要考虑大于或等于10度的年积温、冷月的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出现的频率。 柑橘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叫临界低温。超过临界低温,轻者落叶,重者枯死。不同柑橘种类和品种,其临界低温不等。宜昌橙、金柑、温州蜜柑、甜橙、柠檬的临界低温分别为-15、-10、-9、-7、-3度、温度降至5--0度时果实脱落,-3时,果实冻坏。超过临界高温时(55。22),引起落叶落果果实灼伤等。 果实品质与温度也有密切关系。柑橘果实发育初期,特别是成熟前,随着温度的升高,果实的含糖量升高糖酸的比例增大,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下降,风为特别好。 2。水分是树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枝叶根的水分含量占50%--75%,果实的水分在85%以上。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柑橘生长季节每月120--150毫米的地区,适宜柑橘的栽培。我国云南南盘江年降水仅700毫米也有大面积的柑橘栽培,主要是采用灌溉供水。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过大,氧气供应不足,根系生长不良,甚至烂根死树。缺水则生长缓慢,成熟期推迟因此,控制土壤水分,不仅可调节空气湿度,也有利于增强树似,提高常量和品质。 3。光照光是柑橘绿色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 柑橘的栽培应合理密植,调整株行方向,幼树圆不间作高杆植物,以及利用山坡地栽培柑橘,都是充分利用光照条件,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4土壤柑橘是一种高产的果树,要求土壤条件比较严格。 (1)柑橘要求中性偏酸的土壤,PH值5.5--8.5 ,但以5.5--6.5为宜.泛有马尾松、茶、杜鹃等生长的地方,属于偏酸性的土壤,可建立柑橘园.土壤偏碱的需要改良后才可栽培。 (2)柑橘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深度至少一米。如山地土壤成薄,需要深挖和培土,增加土壤层厚度,才能使根系发达,地上部茂盛。 (3)柑橘根部要求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壤土为最适宜。 (4)土壤有机含量达到2%以上,有利于柑橘生长发育。 (5)土壤条件优劣不仅关系到柑橘的产量,也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品质。拘研究,土壤疏松、有机物质含量丰富的果园,果皮着色深,酸含量底,风味浓,品质好。 柑橘植株形态 柑橘的组成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 根由主根、侧根、须根及须根端着生极短的根毛构成的群体,统称为根系。压条或繁殖的植株,无主根。树干与根交界处,叫根颈。 枝干柑橘枝干由主干、主枝、侧枝组成。 叶柑橘的叶片为常绿性的单生复叶,由叶身、叶翼组成。叶翼着生在叶柄上。柑橘种类品种不同,叶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 柑橘根系生长特性 柑橘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将树体固定在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分泌有机酸,使土壤中难溶于水的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应用_王周玉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S ich ua n Uni vers ity o f Sc ience and Tec hnolog y 文章编号:1000-5722(2003)增刊-0145-03 收到日期:2003-03-22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部(基)349):四川工业学院人才引进项目(0225964) 作者简介:王周玉(1977-),女,四川省彭州市人,西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聚物的合成、改性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王周玉,岳 松,蒋珍菊,芮光伟,任川宏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四川成都 610039) 摘 要: 本文作者对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掺混型高分子材料四类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对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包装、餐饮业、农业及医药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O631.2 文献标识码:B 0前言 塑料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按体积计算已居世界首位,由于其难以降解,随着用量的与日俱增,废弃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已率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必须使用降解性塑料的塑料产品范围;我国目前的塑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不可降解的废旧物,严重污染着环境和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可见开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寻找新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来代替塑料已是当务之急。 降解高分子材料[1]是指在使用后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在一些环境因素如光、氧、风、水、微生物、昆虫以及机械力等因素作用下,使其化学结构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引起物性下降,最终被环境所消纳 的高分子材料。根据降解机理[1,2] 的不同,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光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光-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氧化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降解高分子材料等,其中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或在人体及动物体内的组织细胞、酶和体液的作用下,使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分子量下降及性能发生变化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广泛,在包装、餐饮业、一次性日用杂品、药物缓释体系、医学临床、医疗器材等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开发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 1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根据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特性可分为完全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 )和生物破坏性高分子材料(或崩坏性,Biodestructible materials );按照其来源的不同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掺混型高分子材料四类。 1.1 天然高分子材料 [3,4] 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甲壳素、蛋白质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特别是天然产量居首位的纤维素和甲壳素,年生物合成量超过1010 吨。利用它们制备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可完全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由此形成的产品兼具天然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治理的双重意义,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日本。如日本四国工业技术实验所用纤维素和从甲壳素制得的脱乙酰壳聚糖复合,采用流延工艺制成的薄膜,具有与通用薄膜同样的强度,并可在2个月后完全降解;他们还对壳聚糖—淀料复合高分子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调节原料的比例、热处理温度,可改变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降解时间。 天然高分子材料虽然具有价格低廉、完全降解等诸多优点,但是它的热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性能要求,因此对天然高分子进行化学修饰、天然高分子之间的共混及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共混以制得具有良好降解性、实用性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1.2 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3,4,5] 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由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

微生物培养基

培养基 培养基(medium或culturemedium)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因此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且其间的比例是合适的。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否则很快引起杂菌丛生,并破坏其固有成分和性质。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配制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但是,许多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去选用一种现成的培养基,而且还经常要求亲自去设计一种更合适的培养基,这就要求人们除了熟悉微生物的营养知识和规律外,还要有一套科学的设计培养基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巧的是,在一般的书籍中,这方面的内容不易找到。为此,这里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四个原则和四种方法,以作为总结这类工作的一个尝试。 (一)四个原则 1.目的明确在设计新培养基前,首先要明确配制该培养基的目的,例如,要培养何菌?获何产物?用于实验室作科学研究还是用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作生产中的“种子”,还是用于发酵?等等。 如果某培养基将用于实验室研究,则一般不必过多地计较其成本。但必须明确对该培养基是作一般培养用,还是作精细的生理、代谢或遗传等研究用。如属前者,可尽量按天然培养基的要求来设计,如系后者,则主要应考虑设计一种组合培养基(即“合成培养基”,详后)。拟培养的微生物对象也十分重要。不同大类的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间的比例、pH的高低、渗透压的大小、生长因子的有无以及特殊成分的添加等都要作相应的考虑。 如果某培养基将用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上,则用作“种子”的培养基,一般其营养成分宜丰富些,尤其氮源的含量应较高(即C/N比低);相反,如拟用作大量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则从总体来说,它的氮源含量宜比“种子”培养基稍低(即C/N比高)。除了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应考虑其特定条件外,在设计发酵培养基时,还应特别考虑到生产的代谢产物是主流代谢产物,或是次生代谢产物。如属主流代谢产物(一般指通过主要代谢途径产生的那些结构较简单、产量较高、价值较低的降解产物),则生产不含氮的有机酸或醇类时,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比例自然要比生产含氮的氨基酸类产物时高,反之,生产氨基酸类含氮量高的代谢产物时,氮源的比

秸秆生物炭基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秸秆生物炭基肥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秸秆生物炭基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 该秸秆生物炭基肥项目计划总投资18317.5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930.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1%;流动资金3387.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9%。 达产年营业收入308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3589.36万元,税金及附加330.92万元,利润总额7294.64万元,利税总额8631.72万元,税后净利润5470.9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160.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82%,投资利税率47.12%,投资回报率29.87%,全部投资回收期4.85年,提供就业职位519个。 充分依托项目承办单位现有的资源或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 主要内容:总论、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调研预测、产品规划分析、项目选址研究、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工艺技术、环境影响分析、企业安全保护、项目风险评估、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实施进度、项目投资情况、项目经济收益分析、综合评价说明等。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秸秆生物炭基肥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经济示范中心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2546.26平方米(折合约78.7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4.93%,建筑容积率1.1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9.52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2546.2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8863.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004.5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6152.2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614.4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5台(套),设备购置费6489.20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033429.57千瓦时,折合127.01吨标准煤。

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方法

柑橘虫害的生物防治——以柑橘木虱为例 一、柑橘虫害生物防治的概况 由于连续使用有机磷农药,柑橘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天敌种群减少, 导致繁殖速度加快, 比如柑橘木虱,可以迅速传播黄龙病,导致灭产。而在有机磷农药的“滋养”之下,柑橘红蜘蛛成为柑橘的首要害虫,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果实品质。 因此,探索一条少用农药的生物防治之路,将会是未来趋势,这将会控制黄龙病等大规模病害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柑橘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和病原性三大天敌来防治。 二、三种生物防治方法的利弊 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比较明显,一方面可以使那些潜在性害虫长期受到控制而不造成为害。如白青蛾幼虫期受到一种青蛾瘦姬蜂的为害,长期处于零星发生。茶尺蠖绒茧蜂对蠖种、群的寄生率可达到70%,使幼虫在3龄前死亡。 捕食性天敌包括鸟类、蜘蛛、瓢虫、草蛉等,一般都是多食性的,对寄主害虫的选择范围广。其种群相对地比较稳定,因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远较寄生性天敌为大。在捕食性天敌中蜘蛛种群占80―90%。据研究报道,在一定的猎物范围内。每头蜘蛛可捕食害虫6一10头,其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可达60%以上,除蜘蛛外,捕食性螨对害虫的捕食作用也很大。

病原性天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如黑剌粉虱真菌对黑刺粉虱的控制作用十分突出,经分离和繁殖,施用后其防效可达83―87%。桔园昆虫病毒资源较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从桔树害虫中分离出50种以上的病毒,一些主要害虫都受到病毒的自然制约。试验研究表明,利用病毒治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生物防治手段。 三、柑橘木虱的“家底” 柑橘木虱属于同翅目木虱科,主要危害柑橘、橙、柚、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重要传毒害虫。 柑橘木虱主要为害芸香科植物的新芽嫩梢,成虫分散在叶和嫩芽上吸食,若虫群集在新梢、嫩芽和幼叶上为害,吸食芽梢汁液,被危害的嫩梢、嫩芽萎缩枯干,新叶畸形易脱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若虫分泌的白色分泌物洒布枝叶上影响光合作用,并且可以引发煤污病。然而,与其直接取食为害相比,柑橘虱最大的危害是传播黄龙病病菌,是田间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唯一途径。

茯苓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菌物学报25(3):446~453, 2006 Mycosystema 茯苓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熊杰1林芳灿1* 王克勤2, 3 苏玮2, 3 傅杰2, 3 (1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武汉430070;2北京同仁堂湖北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430071;3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武汉430074) 摘 要:以11个不同来源的茯苓菌株为材料,研究了茯苓菌丝体、子实体和担孢子的形态特征及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结果表明,茯苓菌丝体为少分枝、有隔膜、无锁状联合的多核菌丝,茯苓担孢子核相以双核为主,双核孢子,单核孢子和无核孢子分别占87.2%,4.7%和8.1%。配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菌株及不同菌株原生质体分离株间的配对均能融洽生长,同一菌株担孢子间的配对均产生拮抗线,但其中有少数配对在交接区形成扇形区域,拮抗线随后消失,而不同菌株担孢子间的配对则全部形成稳定的栅栏型菌落,暗示茯苓担孢子中的两个细胞核是具遗传互补性,能形成独立个体的异双核,茯苓可能是一种次级同宗结合菌。 关键词:荧光染色, 原生质体, 性模式, 次级同宗结合, 锁状联合 中图分类号:Q93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472(2006)03-0446-0453 Studies on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Wolfiporia cocos XIONG-Jie1 LIN Fang-Can1* WANG Ke-Qin2, 3 SU Wei2, 3 FU Jie2, 3 (1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Myc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2Beijing Tongrentang Pharmacy Hubei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 Ltd, Wuhan 430071; 3Hubei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74) ABSTRACT: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pti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mycelia, fruit bodies and spores of Wolfiporia cocos were observed. The mycelia of Wolfiporia cocos were confirmed as polykaryotic septate mycelia without clamp connection. The majority of spores were dikaryotic, and the ratio of dikaryotic spores, monokaryotic spores and nuclear-free spores was 87.2%, 4.7% and 8.1% respectively. In the mating test, protoplasts from the same strain or different strains grew harmoniously with each other, all matings of spores from the same strain generated antagonism lines, among them, the minority of matings formed flabelliform region in the junction and the antagonism line disappeared in a short time. All matings of spores between different strains generated barr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 it is supposed that the two nuclei in the spores of Wolfporia cocos are heterogeneous and complementary, a single spore could germinate and develop into an individual. Wolfiporia cocos is likely to be a secondary homothallism fungus. KEY WORDS:Fluorescence staining, Protoplast, Secondary homothallism, Clamp connection 茯苓Wolfiporia cocos (Schwein.) Ryvarden & Gilb.是一种高等担子菌,隶属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赵继鼎,1998),一般腐生或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编号:03C26214200397) *通讯作者:林芳灿E-mail: linfangcan@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 收原稿日期:2006-01-12,收修改稿日期:2006-04-04

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讲解

课程名称:化学前沿 题目: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前言 (3) 1、生物炭的生产原料 (4) 2、生物炭的生产过程及其理化特性 (4) 3、生物炭对土壤的作用机理。 (5) 3. 1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 3. 1. 1 生物炭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 3. 1. 2 生物炭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6) 3. 1. 3 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 3. 2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7) 3. 2. 1 生物炭对土壤pH 的影响 (7) 3. 2. 2 生物炭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8) 4、生物炭对土壤污染物环境风险的消减作用 (9) 4.1生物炭对土壤中N、P的持留 (9) 4.2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和固持 (9) 5、生物炭在农业上应用的模式 (10) 5.1炭基有机肥模式 (10) 5.2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模式 (10) 5.3改良土壤的模式 (11) 5.4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模式 (12) 6、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7、发展与展望 (13) 8、参考文献。 (14)

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 摘要 生物炭(Biochar)是在限氧或隔绝氧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高温裂解,将小薪柴、农作物秸秆、杂草等生物质经炭化而形成的,是一种碳含量极其丰富的炭。这种由植物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炭被科学家们称为“生物炭”。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载体及碳封存剂备等运用越来越广。其农用的效益是多元化的,将生物炭农用已作为当前农业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生物炭、性质特点、农业、改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Abstract: Biochar is an insoluble solid matter with high aromatization produced by biomass pyrolysis in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hypoxic conditions. In recent years,biochar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s a soil amendment and controlle release carrier for fertilizers. In order to boost the study and utilization of biochar in agriculture,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roperties of biochar and its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amount of microorganisms in soil,and growth and yields of crops. The fu-ture research issues were also suggested.Biochar has showed important roles in controll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mproving soil quality, increasing soil production, alleviating climate changes, and maintaining agro-ecosystem sta-bility. The prospect of biochar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was also proposed. Keywords:Biochar;Character;Agriculture;Improvement;Application status;Development prospect 前言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年产作物秸秆8×108 t以上[1],而以作物秸秆为主的广泛存在的生物质Cbiomass)是制备生物质炭(biochar)的主要原料。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经热裂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

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大全

摘要: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100毫升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2、血琼脂平板(BA)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 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 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 100毫升 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 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 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琼脂加灭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毫升,轻轻摇匀,立即倾注于平板或分装试管,制成斜面备用。 用途:1.一般棉拭子均接种此培养基。 2.尿液,脓液 3.分离细菌标本用。 3、基础培养基(肉膏汤BB) 成份: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 氯化钠5克水1000毫升 制法:将以上各物称好,加水煮沸溶解,用1NNOH校正PH至7.6,过滤分瓶,121℃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用途:1 作耐药试验,增菌用分装小管。 2 作普通琼脂斜面。 4、血液培养基(大管肉汤培养基) 成份:1 新鲜牛肉浸液1000毫升 2 PABA(对氨基苯甲酸〔相当于10mg/毫升〕) 1g% 1毫升 3 MgSO 4 [相当于0.493/100毫升] 49.3% 1毫升 4 枸椽酸钠0.3g 制法:1 将1号,4号混合液,2号,3号液分装高压灭菌。

2 取灭菌1,4号混合液用无菌法加入PABA,MgSO4,再分管,行无菌试验三天方可使用。 用途:作血,骨髓培养用。 5、肠道杆菌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 成份:蛋白胨10克乳糖10克 氯化钠5克琼脂25(22)克 水1000毫升2%伊红溶液20毫升 0.5%美兰溶液20毫升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称好,加水1000毫升使溶解,校正PH7.4过滤,补足失水,加入2%伊红溶液20毫升,0.5%美兰溶液20毫升,(115℃高压20分钟),冷却至50℃左右倾注平板,凝固后存冰箱备用。(高压以后方可再加乳糖) 用途:用作分离沙门氏,志贺氏菌属,也作菌群调查。 1 6、罗文斯坦培养基 成份:磷酸二氢钾2.4克硫酸镁0.24克 枸椽酸钠0.6克天门冬素3.6克 纯甘油(丙三醇) 12毫升水600毫升 马铃薯粉30克鸡蛋1000毫升(约3公斤) 2%孔雀绿水溶液20毫升 制法:1 除鸡蛋外(还有孔雀绿)。可将其它物品称好,放入大三角瓶包扎好,高压灭菌。 2 鸡蛋用75%酒精泡30分钟,灭菌法打蛋,倒入盛有玻璃珠的灭菌三角烧瓶内充分将鸡蛋摇散。 3 将各成份按比例配好,分装每管约5毫升。 4 间歇灭菌第一次90℃1小时,第二次80℃半小时,第三次80℃半小时(或放85℃烤箱内连续二次)。 质控标准: 1 灭菌试验合格。 2 接种结核杆菌要求两星期生长良好。 用途:作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用。

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_张伟明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8): 1445?1451 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E-mail: xbzw@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105), 院士专项基金和辽宁工程技术研究计划基金项目(2011402021)资助。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陈温福, E-mail: wfchen5512@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2-11-06;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3-04-22;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3-01-04. URL: https://www.doczj.com/doc/d0949706.html,/kcms/detail/11.1809.S.20130104.1734.005.html DOI: 10.3724/SP.J.1006.2013.01445 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伟明 孟 军 王嘉宇 范淑秀 陈温福* 沈阳农业大学 / 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沈阳110866 摘 要: 为明确生物炭对水稻根系与产量的效应, 探明生物炭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潜力与价值。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超级粳稻不同生育期根系生长、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中施入生物炭能增加水稻生育前期根系的主根长、根体积和根鲜重, 提高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在水稻生育后期, 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根系衰老。根系伤流速率与根系活力在整个生育期内均高于对照, 同时维持了较为适宜的根冠比, 根系生理功能增强; 生物炭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 表现为每穴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提高, 比对照平均增产25.28%。以每千克干土加20 g 生物炭处理的产量最高, 比对照提高了33.21%。生物炭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的优化与生理功能的增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炭; 水稻; 根系性状; 产量 Effect of Biochar on Root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in Rice ZHANG Wei-Ming, MENG Jun, WANG Jia-Yu, FAN Shu-Xiu, and CHEN Wen-Fu *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iocha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866, China Abstract: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biochar on roots and yield of super japonica rice and the ap-plicable value of biochar in rice production. In early growing stage, biochar application increased the main root length and volume and fresh weight of roots, leading to enlarged root total absorption area and active absorption area. In late growing stage, biochar application delayed root senescence in some extents and maintained relatively high activity of rice roo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biochar treatments showed higher root physiological activity, which resulted in increased bleeding rate and root activity in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The average yield of biochar treatments was 25.2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due to improved pani-cle number per hill,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and seed-setting rate. The optimal amount of biochar application was 20 g in one kilogram of dry soil, which produced the highest yield with 33.21% increase over the control. Therefore, biochar is favorable to optimize root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rice. Keywords: Biochar; Rice; Root traits; Yield 生物炭(Biochar), 通常是指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生物质资源为基础, 利用特定的炭化技术, 由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富碳产 物[1]。常见的生物炭有秸秆炭、木炭、花生壳炭等。生物炭可溶性极低, 具有高度羧酸酯化和芳香化结构[2-3], 生物质在炭化后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2], 吸附能力强, 成为可应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一种理想材料。 近年来, 生物炭受到农业、环境、能源等领域 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被誉为“黑色黄金”。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生物炭施入农田土壤后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对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增加作物产量,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4-10]。来自巴西亚马逊河地区的田间试验表明, 在土壤中施入生物炭(以11 t hm ?2标准), 2年4个生长季后水稻和高粱产量累积增加了约75% [8]。而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施用生物炭发现, 除了可使大豆、玉米等作物增产外, 植株中的镁、钙含量也明显增加[11]。生物炭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篇

第五章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篇 红蜘蛛 〖柑橘红蜘蛛为害特点〗 以口器刺破寄主叶片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呈现无数灰白色小斑点,严重 时全叶失绿变成灰白色,导致大量落叶;亦能为害果实及绿色枝梢,叶片受害为重,被害叶面密生灰白色针头大小点,甚至全叶灰白,失去关泽,终至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为我国柑橘生产的头号害虫。 锈壁虱 柑橘红蜘蛛科学防治方法: 1.宜全园喷药防治和严重地块单独喷药相结合,多种杀螨剂交替使用。 2.抓好春季的防治,当平均每叶上有成螨、若螨5-8头时应及时喷药。 3.药剂可选用农赞成5000-6000倍或锡克1000-1500倍等高效低毒生物药剂。

〖锈壁虱为害特点〗 ● 危害柑橘类,以成若螨群集于叶、果和嫩枝吸汁危害,被害果实、叶背呈古 铜色,表面粗糙,失去光泽,造成叶片卷缩、枯黄脱落,果呈黑皮果,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当月温达15℃以上时,便可活动取食,3-4月危害春梢,5-6月蔓延至果,随即虫口数量激增,7-8月虫口达到当年最高峰,7-10月为发生盛期,此期间如温湿适宜(月均温25-27℃、相对湿度85%左右)常猖獗成灾。一般宽皮柑橘类比橙和柚类受害较重。 蚧克虫 〖 蚧壳虫为 害特点〗 ● 主要靠吸食危害柑橘的柔嫩部分如嫩茎、嫩梢、嫩叶,影响其光合作用并传 播烟霉病等。主要包括矢尖蚧、红蜡蚧、吹绵蚧、桑白蚧等。这类害虫发生猖獗,对柑橘生长影响危害巨大,发生严重时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柑橘锈壁虱科学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多毛菌是锈壁虱主要天敌,防病时不用或少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以免杀伤捕食螨和多毛菌。 2. 按虫情喷药。当锈螨密度达到平均每视野(10倍手提放大镜)2-3头,或发现个别树有少数黑皮果和个别枝梢叶片现锈斑褐叶时,应立即喷锡克1500-2000倍或大红门2000-2500倍或速尔螨1000-1500倍,注意喷树冠内部、叶背和果实阴暗面。 柑橘蚧克虫科学防治方法: 1.柑橘保果期,也是春梢老熟、小果转绿期,防治一、二龄幼虫与抑制虫卵相结合,可用力可斯1000-1500倍或金三七二一1000-1500倍与石硫合剂交替喷雾,既防虫又防病,还可抑制虫卵。 2.在果实膨大期和放秋梢期间,防治第二、三、四代幼虫。果实膨大期间由于气温比较高,蚧壳虫发生较快,有利于家底基数。可用金杀扑腾700-1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