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引起的水肿,警惕心力衰竭
- 格式:docx
- 大小:16.42 KB
- 文档页数:3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与护理配合。
方法:对68例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与护理体会。
结果: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时常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等同时存在,使病情复杂,死亡率高。
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影响预后,应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低钠血症;治疗;护理慢性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慢性肺心病在急性加重期,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其他各种医源性或非医源性原因,常导致低钠血症,而严重低钠血症引起脑水肿,又导致低渗性脑病。
肺心病以老年人发病率高,患者多合并各种器官功能衰竭,自身调节能力差,对低钠血症较敏感,轻度低钠即可引起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死亡率高。
据国内资料报道【1】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0%-40%。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慢性肺心病病人226人,其中68例合并低钠血症,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6例患者中男149例,女77例,年龄44-92岁,均符合1998年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其基础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
226例中合并低钠血症68例,其中56例为入院时即有低钠血症,12例为住院过程中出现。
实验室检查:68例中(重度低钠血症)血钠<110 mmol/l的6例,占9%,(中度低钠血症)血钠110-120 mmol/l的10例,占15%,(轻度低钠血症)血钠(120-135) mmol/l 的52例,占77%。
1.2临床表现:1.2.1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呃逆等。
1.2.2循环衰竭及低血压,严重者出现体位性晕厥。
1.2.3神经精神症状:神志恍惚、嗜睡、表情淡漠、反映迟钝、谵语甚至昏迷。
1.3转归:本组226例中,低钠血症组死亡18人,病死率26%,血钠正常组死亡11人,病死率7%。
肺心病得诊断及治疗原则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就是指由支气管一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与)功能改变得疾病、根据起病缓急与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肺心病两类。
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pulmonale),就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得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与(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与)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得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与左心病变引起者、【临床表现】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得各种症状与体征外,主要就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她器官损害得征象。
按其功能得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与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
少有胸痛或咯血、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得发绀与肺气肿体征。
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
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
此期肝界下移就是膈下降所至。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1、呼吸衰竭(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得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升高得表现。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
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得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2.右心衰竭(1)症状: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2)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
之蔡仲巾千创作1.男,65岁,吸烟患者。
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短10年,近3天来发热,咳黄痰,夜间不克不及平卧而入院。
查体:BP160/90mmHg,唇发绀,桶状胸,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触诊语颤减弱,听诊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干、湿啰音,剑突下见心脏搏动,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答案】:B【解析】:考察肺心病的临床表示。
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咳嗽、咳痰、气急、喘息,活动后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受力下降等。
急性感染可加重上述症状。
可有分歧程度发绀和肺气肿体征。
心音遥远,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和剑突下心脏冲动。
可出现颈静脉充盈。
下肢可有轻微水肿等。
该患者的表示符合肺心病的表示。
N 2.患者男性,80岁,COPD病史30年,进来发生气喘明显,不克不及平卧,剑突下可见心尖搏动,并伴随分歧程度的下肢水肿,临床诊断肺心病,肺心病病人使用利尿剂的原则是A.缓慢、大量、间歇B.缓慢、小量、间歇C.缓慢、小量、持续D.快速、小量、间歇E.快速、小量、持续【答案】:B【解析】:考察肺心病的治疗。
肺心病病人使用利尿剂是以缓慢、小量、间歇为原则,快速大量利尿可引起血液浓缩、痰液黏稠,加重气道阻塞,并可发生低钾血症。
3.患者男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0年伴肺心病5年。
病人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原则是A.快速、小剂量B.缓慢、小剂量C.快速、大剂量D.缓慢、小剂量E.快速、小剂量,维持【答案】:A【解析】:考察肺心病的治疗。
由于肺心病病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对洋地黄药物的耐受性低,容易中毒,故使用时应以快速、小剂量为原则。
4.患者女性,72岁,慢支伴阻塞性肺气肿病史20年,进来发生明显呼吸困难,加重10天,伴咳嗽咳痰,下肢水肿,夜间不克不及平卧,听诊: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临床诊断肺心病,请问肺心病呼吸功能失代偿期易出现D.咳嗽、咳痰加重【答案】:B【解析】:考察肺心病的临床表示。
肺心病病人呼吸功能失代偿时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易发生肺性脑病,表示为头痛、神志恍惚、淡漠、谵妄、抽搐、昏迷、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潮红、多汗等症状与体征。
肺心病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发表时间:2011-2-14 18:05:53 点击:23 肺心病概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十年前据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
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某些地区农民中普查了十万余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7%,基本与前相似。
居住在高原(如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的人群患病率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
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
患病率最高可达15.7%~49.8%。
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
多数地区占第3、4位,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 1980~1989年的构成比仅2.49%,占第8位,这与冠心病、心肌炎发病率与收治率例数增高有关。
在气候严寒的北方及潮湿的西南地区则为首位。
肺心病症状症状详细描述本病病程进展缓慢,可分为代偿与失代偿二个阶段,但其界限有时并不清楚。
(一)功能代偿期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
体检示明显肺气肿表现,包括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度清音、肝浊音上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
听诊呼吸音低,可有干湿罗音,心音轻,有时只能在剑突下处听到。
肺动脉区第二音亢进,上腹部剑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是病变累及心脏的主要表现。
颈静脉可有轻度怒张,但静脉压并不明显增高。
(二)功能失代偿期肺组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呼吸和(或)心力衰竭。
1.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称为肺性脑病。
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
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流行病学】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
我国在20世纪7O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 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
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农村调查102230例居民的慢性肺心病患病率为4.4‰,其中≥1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6.7‰。
虽然调查对象、方法不完全相同,但总的说明患病率仍然居高。
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东北、西北、华北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男女无明显差异。
冬、春季节和气候骤然变化时,易出现急性发作。
【病因】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三类:(一)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约占80%-9O%,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症、结节病、间质性肺炎、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药物相关性肺疾病等。
•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常见的原因是A.支气管扩张B.肺结核C.支气管哮喘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凸、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损。
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
(三)肺血管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均可使肺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标签:慢性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护理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是慢性肺心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护理中运用一系列的有效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缺氧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肺心病并发症的发生,现就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11例,女性17例,年龄56~79岁,首次住院12例,反复住院1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
除2例转上级医院外,其余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2护理2.1呼吸道的管理2.1.1改善环境室内温度、湿度以及新鲜的空气对肺心病患者尤为重要,室温应保持在20~25℃,湿度应保持在鼻、口黏膜无干燥感为宜,可采用地面洒水、湿拖布拖地、超声加湿器等方法来保持湿度,同时保持定期开窗通风,加强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2.1.2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积极控制感染,可减轻因呼吸道黏膜炎症所致的水肿、痉挛,改善呼吸道通气,减轻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
积极有效地排痰,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可采用叩击与吸引的方法进行,夜间由护理人员辅助翻身,先翻向一侧,然后将手形成环状,有节律地叩击背部以松脱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以刺激咳嗽利于痰液随时排出。
2.2饮食护理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较少,消化功能较差,消化道存在不同程度淤血,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现象。
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饮食知识,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及富含微量元素、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饮食。
2.3夜间观察重点2.3.1意识缺氧早期出现睡眠节律紊乱,尤其是夜间兴奋,易与普通睡眠障碍相混淆,夜间兴奋与血中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有关,常应用呼吸兴奋剂加入液体中静滴,以改善通气,加速二氧化碳排出,禁用镇静催眠药。
2.3.2咳嗽、咳痰情况观察咳嗽是阵发还是持续性、有无哮鸣音,注意观察痰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对患者进行咳嗽指导,禁用中枢性镇咳药。
2.3.3紫绀观察口唇、甲床、等部位皮肤粘膜有无紫绀。
第 1 页
肺心病引起的水肿,警惕心力衰竭
肺心病会引起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又能导致水肿,这一疾
病一定要积极治疗并能够更好的保障健康,对于肺心病引起的水
肿可以选择食疗方法,平时可以多吃白萝卜,黑芝麻,生姜。
★一、肺心病引起的水肿是因为出现心力衰竭导致的
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
竭,患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
振、恶心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体检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
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
杂音,杂音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
房性心律失常,肝肿大伴压痛,肝颈反液压征阳性,水肿和腹水,
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此外,由于肺心病是以心、肺病变为基础的多脏器受损害的
疾病,因此在重症患者中,可有肾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 2 页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所致面颊色素沉着等表现。
★二、食疗
⑴ 经霜白萝卜适量,水煎代茶饮。萝卜有下气、止咳化痰
的作用,适用于肺心病痰多者。
⑵ 生姜汁适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捣烂加蜜糖
适量,炖服。本方具有温中化痰、补肾纳气作用。肺肾气虚者适
宜用本方。
⑶ 黑芝麻15克,生姜15克,瓜蒌12克。水煎服,日服1
剂。该方具有润肺清肺、温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肺心
病人常食。
第 3 页
⑷ 炒白芥子6克,炒萝卜子9克,橘皮6克,甘草6克。
水煎服。适用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时服用。
⑸ 紫菜15克,牡蛎50克,远志15克。水煎服。本方有祛
痰、清热、安神之功。适用于夜间咳嗽重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