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上的报告:崇明东滩湿地修复与低碳利用(20100706)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0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第A05版特别策划崇明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未来展望曾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席专家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的提出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压力密切相关。
实际上,我国不少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例如,上海市开展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实践探索,引起了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的国内外广泛关注。
崇明生态岛建设按照“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管理科学”的总体思路,与国际生态理念接轨,聚焦形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并围绕资源、能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六大行动领域,提出分阶段目标,力争到2020年形成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国际竞争力强、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可持续发展岛域的基本格局。
为更好地推进六大行动领域建设,上海市政府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进一步将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16个行动子项、95个建设项目,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六大重点领域,总投资约140亿元,其中上海市级资金支持约5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0亿元。
2010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启动以来,成效显著,突出表现为: “水土林”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着眼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了“一库四厂”建设,推进崇明生态岛供水集约化,保障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扎实推进土地复垦和存量土地整理,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有序,有效避免了崇明对外交通便捷化后的土地过度、过量开发;借助部市合作机制安排,深化湿地技术研究,构建东滩、西滩两大湿地保护示范区,创建国际性湿地科学实验站,技术开发与学术交流活跃,崇明生态岛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加快实施林地、绿地建设,有效保护岛内生态资源,全岛森林覆盖率位居上海全市首位;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与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创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研究与试点,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上海市崇明东滩地区生态保护原则与生态区划
陶康华;倪军;吴怡婷;张渊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卷),期】2004(019)012
【摘 要】分析崇明东滩湿地的现状以及围垦造成的东滩滩涂生境的破坏状况,阐述
了东滩地区生态发展规划原则,并对东滩潮沟、植被、鸟类生态位推移情况等进行
动态研究,从而提出了东滩地区的生态区划及其动态预测.
【总页数】3页(P13-15)
【作 者】陶康华;倪军;吴怡婷;张渊
【作者单位】不详;上海师范大学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703
【相关文献】
1.沙化地区生态保护与扶贫的冲突及整合初探--析《防沙治沙法》之生态保护与扶
贫相结合原则 [J], 蒋亚娟
2."无论你在与不在,鸟儿都在那个地方飞"——访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汤臣栋 [J], 钱秀苇
3.上海市崇明东滩芦苇带发现新乌种褐柳莺 [J],
4.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决定
[J],
5.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J], 赵平;夏冬平;
王天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滩观鸟、湖上泛舟、森林骑行、农夫市场,十多年前SOM规划了怎样的崇明岛?作为中国大陆的第二大岛,崇明岛的知晓度可能不如以面积计算更大的海南岛。
不过这一点可能会在未来发生改变。
今年二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推进规划的相关举措和重点项目。
按照该《规划》,崇明被定位为“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
同时,崇明将重点聚焦“生态农业、海洋经济、旅游健康、科技创新等领域,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崇明岛对 SOM 来说并不陌生。
2004 年,SOM 为崇明岛所设计的总体规划方案在该项目的国际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同年,SOM 的崇明岛总体规划方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推荐,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递交至国务院的规划方案。
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之际,我们邀你回顾SOM 城市设计实践团队为崇明岛所作的总体规划方案。
该方案距今已超过十年,SOM 在当时提出的多项理念也凭其前瞻性融入进了崇明如今与未来的演变。
▼ 规划目标与总体方案崇明岛的规划方案有两个目标:一是为岛屿本身的长期发展设立方向,二是通过践行可持续理念,在全球树立环境建设的标杆。
SOM 把对崇明岛的构思取名为“绿岛”,在这一构思下,崇明岛将着重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亚洲主要鸟类用为迁徙路径的自然湿地。
SOM 的方案配合了上海市的迅猛发展,在仅占整个岛屿面积15% 的土地上建设八个新城镇,总计可容纳约100 万居民。
每个城镇社区都由适宜步行和易于通达的街区构成,通过轨道交通与上海市中心相连。
规划还设立了新的休闲和生态保护区。
为实现“绿岛”构想,SOM 提出六大可持续概念,致力于将崇明岛打造成为教育、科学与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并借助在能源、传播、商业及交通方面的发展,使它与全球的理念、资源紧密相连。
▼ 项目背景崇明处于长江入海口,三面临江,由长江奔泻下的大量泥沙沉积而成,是一座典型的河口冲积岛。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吉丽娜;温艳萍【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3(29)5【摘要】崇明东滩湿地作为"上海后花园",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大量国内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照法等一系列生态经济学的评估方法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68亿元,其中比重最大的为物质生产价值和旅游、休闲价值,分别为10.93亿元和7.6亿元;按照价值量大小依次排列为降解污染物价值、气候调节价值、调洪蓄水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物种栖息地价值以及科研文化价值。
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可正确认识该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页数】7页(P160-166)【关键词】湿地;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崇明东滩【作者】吉丽娜;温艳萍【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相关文献】1.黄河源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Ⅰ)——物质生产和教学科研功能价值估算 [J], 冯宏昭2.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以开封市湿地为例 [J], 任曼丽3.济西国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王帅帅;商书芹;徐铭谦4.秦皇岛市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郝英君;柏祥;赵忠宝;伊丽丽;褚明菁5.黄土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陕西省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 陈炜;张雨珂;炊雯;李红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一、实验背景湿地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退化。
为了探讨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本实验针对某退化湿地进行了生态恢复实验,以期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探讨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3. 评估湿地生态恢复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退化湿地:选择某退化湿地作为实验场地,该湿地位于我国某地区,面积约为10公顷。
(2)恢复材料:包括植物种子、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料等。
2. 实验方法(1)现场调查:对退化湿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地理位置、面积、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质状况等。
(2)样品采集:采集土壤、植物、水质等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3)生态恢复技术:a. 土壤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b. 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c. 水质改善:采取水质净化措施,如设置人工湿地、生物膜反应器等。
d. 生态工程:建立生态缓冲带、生态廊道等,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效果评估:a. 植被恢复情况:定期调查植物种类、数量、覆盖率等指标。
b. 土壤质量:分析土壤肥力、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c. 水质状况: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被恢复情况经过3年的生态恢复,退化湿地植被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覆盖率由实验前的30%提高到80%。
主要恢复植物包括芦苇、菖蒲、香蒲、柳树等。
2. 土壤质量经过土壤改良,退化湿地土壤肥力、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实验前的1.2%提高到2.8%,pH值由6.5提高到7.0。
3. 水质状况通过水质净化措施,退化湿地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溶解氧含量由实验前的2.5mg/L 提高到5.0mg/L,化学需氧量由实验前的100mg/L降低到30mg/L。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上海市唯一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崇明岛北端,东临长江口,西濒黄浦江口。
保护区面积约为xxx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为xxx公顷。
作为我国海岸线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涵盖了多种动植物以及它们的自然生境。
保护对象之一是濒危鸟类。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有大量的候鸟迁徙经过此地,其中包括多种国际和国家级濒危鸟类。
黑脸琵鹭是我国特有濒危物种,而东滩自然保护区是其主要繁殖地之一。
红树林带和湿地草甸为候鸟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使得保护区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保护对象之二是湿地生态系统。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包括滨海沼泽、红树林、草甸和河港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为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滨海沼泽是灰鲸等大型海洋动物的进食和繁殖场所,而红树林则是许多湿地鸟类和底栖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保护对象之三是濒危植物。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许多珍稀植物,其中不乏濒危植物。
这些濒危植物在保护区内找到了理想的生长条件,为它们的繁衍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长期存在的人为活动对濒危植物的破坏,保护区的建立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包括濒危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和濒危植物。
保护区的建立旨在维护和恢复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职责。
保护区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自然风光。
保护区的合理管理和保护对于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片美丽、宜居的自然家园。
保护对象之一:濒危鸟类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各地候鸟的迁徙驿站,每年有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繁衍和过冬。
这些候鸟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是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
加快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的战略思考蔡来兴【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4-6)【作者】蔡来兴【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崇明岛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旅游总局把崇明岛列为全国第二批20个旅游示范区之一。
这些为更高标准、更开阔视野、更高水平和质量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
下面结合市政府制定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谈几点战略思考。
什么是世界级生态岛?是指岛的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传统发展思路下的数量目标,还是单指环境质量目标,其基本内涵是什么?我认为,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按照生态发展的全新理念,引领和统筹崇明岛未来的开发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最终成为在全球具有引领作用的生态示范区。
为此,应具有“六个新”:第一,要提出生态发展的新理念如何引领世界生态发展潮流,有两本书非常重要。
一本是《自然资本论》,第一次提出参与人类经济活动除了货币资本、土地资本和生产资本等三种传统要素资本外,还有大自然干净的水、空气、土壤等自然资本。
过去我们是以牺牲自然资本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来谋取眼前的繁荣,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另一本是《生态足迹理论》,指出人类不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决定了每一个人所需要土地的承载量。
作者把每个人所需土地承载量称为生态足迹。
承载量越大,生态足迹数值越高,发展的可持续性越低。
2005年我们在研究崇明东滩开发时,世界平均水平大概是2.2,上海是4.9,伦敦快到6了。
按照这些理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开发建设,不能再以牺牲自然资本为代价,必须选择生态足迹比较低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不断提出一系列全新的生态发展理念。
第二,要确定生态发展的新目标过去,我们总是以GDP作为地区发展的总目标,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不能再以GDP论英雄,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必须建立在综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以保持生态足迹平稳作为总目标。
上海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汤臣栋【摘要】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
近10余年来,保护区面临着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的入侵、鸟类栖息地退化、土著植被萎缩等生态问题。
通过实施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新建了25km长的围堤从空间上阻断了互花米草扩张途径,并形成了“围、割、淹、晒、种、调”的生态治理方针。
工程在鸟类栖息地优化区内营造了鸻鹬类主栖息区、苇塘区、雁鸭类主栖息区、鹤类主栖息区和科研监测管理区,并总结出各生境类型的地形要素与群落要素配置特点与管理要求。
工程还支持了潮间带滩涂土著植物海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r的种群重建与复壮任务。
最后,通过规范工程的后续管理和成效监测,为保护区的后期建设规划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Chongming Dongt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 Ramsar wetland) servers as an important habitat for the international migrants and resident birds. However, the reserve was confronted with the ecological risks of invasion by Spartina alternilfora, degradation of bird habitats and shrinking of native vegeta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project of ecological control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improvement of birds habitats, a 25-kilometre-long dike has been built in order to cut off the route of expansion of S. alterniflora, and the controlling strategy of “enclosure, cutting, inundation, solarization, cultivation, adjusting” was conducted successfully. After the eradication of S. alterniflora, shorebirds habitats, reed beds, waterfowl habitats, cranes habitats and monitoring zone were constructed for improvement of bird habitats, and the configur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each habitat type were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ject also supported re-vegetation practices of native Scirpus mariqueter at the intertidal lfats. Standardized follow-up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monitoring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nces for developmental planning and scientiifc management of the Chongming Dongt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6(012)003【总页数】5页(P4-8)【关键词】崇明东滩;外来物种治理;栖息地优化;土著植物恢复;湿地管理【作者】汤臣栋【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上海 202183【正文语种】中文上海崇明东滩湿地是由长江径流夹带的巨量泥沙在江海的相互作用下沉积而成,目前仍以每年80~110 m的淤长速度向东海推进。
20 21年第1期国际学术动态2019年10月17~19日,“国际生态岛科学研讨会”在上海崇明岛举行。
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泰国、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出发,以实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全球生态岛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站在全球观察的角度,共论“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建设。
研讨会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唐剑武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真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上海市崇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丁振新在开幕式上发表了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情况的演讲。
会议期间,众多来自海内外生态岛建设领域的著名专家以“生态岛屿的概念和实现途径”、“生态岛屿建设的科学支撑”和“国际生态岛科学联盟的愿景和使命”为主题,围绕“生态岛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岛屿建设的科学、技术和政策支撑”、“再生农业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湿地管理”、“可再生能源”、“大气污染”、“水环境”以及“生态教育和公众意识”等多个议题作了20多场学术报告并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和交流世界岛屿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岛屿的建设。
Bruce C.Glavovi以“逆境如波浪般接踵而至,多重应对方式助力恢复:面对海平面上升,让设计与自然结合”为主题作报告。
他简要回顾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9年9月25日向全球发表的《关于气候变化中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以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为切入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生态岛的具体影响,并提出当今科研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就是通过研究和创新,实现其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为实现这一宏伟使命,未来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的4个主要领域开展活动:①促进和扩大研究范围;②召集和动员人们成立联盟;③激励和促进创新;④将知识转化成行动。
Christian Jolk以“水资源综合管理,打造城乡发展的生态引擎”作为报告的主题。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王丽园林(1)班N101001118 摘要:通过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践,在基地环境质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内容以及水体与土壤、种植设计、引鸟设计等生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系统;1现状概述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处。
规划面积为10km²,湿地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地。
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以保存。
耕地、林地、鱼塘为区内的主要景观。
由于形成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因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湿地公园的构建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来为人类提供浏览、休闲和欣赏大自然的场所。
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
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自然湿地保护区河口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构成了湿地特有的自然景观。
在保持对该区域干扰强度最小的情况下,保留原有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莎草群落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调研报告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期刊名称】《科学发展》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以21世纪中叶为规划节点,适度超前谋划,探索跨越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避免大规模造城和大面积建设产业园区,着力体现世界级标准和水平,走出一条体现国际视野、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和崇明特色的发展道路.要围绕世界级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坚持“生态+”发展战略,兼顾居民就业需求,加快构建以生态、高端、智慧、低碳为特征的“2+3+3”绿色产业体系,提升崇明发展动力和活力.
【总页数】7页(P35-41)
【作者】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作者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20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5.51
【相关文献】
1.崇明的未来不是梦:打造上海世界级城市的生态岛和海上花园—崇明——《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纲要》简介 [J],
2.浅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下的河道整治——以崇明东滩启动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例 [J], 雷翠翠
3.上海市人大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 [J], ;
4.提高统计服务水平r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r——访上海崇明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永国 [J],
5.走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崇明召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专家咨询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碱地绿化建设技术探索_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营建实例项目环境概况上海市崇明岛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沙岛,东滩湿地的冲淤状况受长江口复杂水动力作用的影响,属于典型的发育过程中的潮滩湿地,在滩面潮沟发达,呈树枝状分布,位于崇明东端。
东滩国际湿地公园地理位置在东旺沙外侧,建设范围为1998年围垦之前的新生土地,地势平坦,高程在3.6米~3.8米以下,主要植被为芦苇群落、经采用便携式盐度计、pH值测试仪定期测试,土壤含盐量在3.5g/kg以上,pH值8.9以上,有机质含量极差,沙质土壤,极易板结,石灰反应强烈。
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
东滩水质的重要特征是高盐度和富营养化,现有水系不宜用于绿化种植养护浇灌。
盐碱地的原土壤与水系对植物的危害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危害植物组织,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和植物的气孔开闭,直至植物死亡。
崇明东滩是海口岛屿,受台风和气旋后部影响,造成大风普遍较多。
在台风季节受影响最为直接,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对新栽植苗木在养护中的成活率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图片说明:1.游船码头2.水生植物的湖岸运用效果3.景观桥及大树种植群落草带群落。
该区域三面环水,北面是长江口北支水道末端,南面是北港水道,东面是长江口滨海。
盐碱地绿化难点东滩国际湿地公园的建设特点是滨海滩涂盐碱地土质、水质差及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大,也是该项工程在施工与养护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盐碱地绿化建设技术探索——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营建实例文?图◎钱海龙在制订施工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解决的方法,除盐碱土壤对植物种植的影响、适宜植物浇灌的水源、不可抗拒的气候环境因素,还包括在湿地机械土方施工、作业范围广而无施工便道等困难。
盐碱地绿化的关键技术东滩国际湿地公园绿化建设施工除具备一般园林工程施工的程序要求外,还需采取滨海盐碱地绿化的独特工序。
崇明东滩保护区特色管理筑和谐
朱兰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10()10
【摘要】近10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突飞猛进,保护区总数已经达2500多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也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星罗棋布的保护区守护着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国际湿地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独具特色的保护区管理构筑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
【总页数】2页(P55-56)
【关键词】鸟类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管理项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约;和谐;湿地生态系统;澳大利亚
【作者】朱兰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
【相关文献】
1.东滩湿地鸟之天堂——来自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报告 [J], 黄启昌;
2."无论你在与不在,鸟儿都在那个地方飞"——访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汤臣栋 [J], 钱秀苇
3.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态管理探讨 [J], 周红斌
4.守望东滩的“乐行僧”——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鸟员金伟国[J], 何家婧
5.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决定[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王丽园林(1)班N8 摘要:通过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践,在基地环境质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内容以及水体与土壤、种植设计、引鸟设计等生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系统;1现状概述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处。
规划面积为10km2,湿地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地。
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以保存。
耕地、林地、鱼塘为区内的主要景观。
由于形成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因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湿地公园的构建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来为人类提供浏览、休闲和欣赏大自然的场所。
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
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自然湿地保护区河口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构成了湿地特有的自然景观。
在保持对该区域干扰强度最小的情况下,保留原有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莎草群落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1上海东滩概况上海东滩原是两个农场,拥有大片陆地,又地处长江口,东临东海。
在东滩大堤之外,有数百平方公里的辽阔湿地滩涂,拥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植被资源,并处于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东线中部区域。
东滩位于上海崇明岛的最东端坐落在长江入海口,距上海市中心40公里,土地面积为86平方公里。
崇明岛是上海市唯一尚未开发的岛屿环境状况良好在上海市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生态功能分区未来的东滩,将主要由三大功能板块组成:24平方公里的国际湿地公园,27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园,余下的土地逐步作为生态城镇开发。
(1)东滩湿地公园东滩湿地公园毗邻被誉为“候鸟天堂”的长江口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东滩湿地。
这个相当于东滩总面积1/3的湿地公园,首要目标就是修复和重建可持续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也能为东滩湿地提供外围缓冲区与保护屏障。
在东滩湿地公园里依然保留着大片的芦苇荡和原生态的水域,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鹤栖息在不远处。
引入与恢复具备完整营养层的生物群落及其生物链的湿地生态工程后,在长江口绝迹多年的野生扬子鳄将再度现身。
目前,已经有6条扬子鳄正在人工喂养,这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从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远嫁”而来的。
经过一段时间喂养后,它们将在这片湿地保护区内放归。
(2)生态农业园在东滩,将建成一个9公顷的植物工厂,引进先进的植物科学技术。
在一期建设中,生态农庄已经展开试点。
与荷兰合作的农业园,现代化种植的有机粮食和蔬菜有望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投放市场。
未来几年内,东滩北部的生态农庄将投资7亿元人民币,打造数个中外生态农庄———中意生态农庄、中德生态农庄和中日生态农庄。
人们能够一边在意大利农庄中欣赏佛罗伦萨建筑风格,在德国农庄研究生态建筑的构造,一边还能听到来自各国的乡村音乐。
但是,这里跟普通的国外农庄又有天壤之别,这里是内循环、零排放、自供给的生态庄园。
冷暖系统、节水系统、排水和噪声处理系统等,使用的全部是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等没有任何污染的能源。
砥砺前行崇明开启世界级生态岛新征程以“世界级生态岛”为远景的崇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崇明撤县设区。
12月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
昨天和今天,政协上海市崇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崇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崇明撤县设区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县级行政建制将成为上海的历史,上海的城市发展迈向新台阶。
崇明生态岛建设已有十多年历程,现在,正以更高标准、更开阔视野、更高水平和质量持续推进。
根据最新出炉的《规划》,“十三五”期间,崇明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水体、植被、土壤、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品质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30%,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4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力争达到95%左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9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到2020年,崇明将形成现代化生态岛基本框架。
蓝图已经绘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崇明如何砥砺前行,一张蓝图干到底?局:统筹三岛发展,陈家镇和东滩将成生态城镇建设标杆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崇明将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统筹三岛发展。
崇明本岛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核心载体。
长兴岛是上海建设高端绿色制造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要贯彻生态要求,提高绿色发展能级,打造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生态水源岛和独具特色的景观旅游岛。
横沙岛要加大保护力度,发展生态农业,引领绿色发展,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先行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新市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生态城镇建设,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
《规划》明确,崇明本岛将继续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一环两心多组团”的格局:“一环”指依托生态景观大堤,打造集防汛、生态、慢行交通、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岛生态风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