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裂缝常规测井响应
- 格式:docx
- 大小:18.25 KB
- 文档页数:2
所谓裂缝识别,主要包含四个含义,即裂缝的真实性、裂缝的有效性、裂缝填充物的性质(即含油气性)、裂缝产状的计算。
裂缝综合分类如下:⎪⎪⎪⎪⎪⎪⎩⎪⎪⎪⎪⎪⎪⎨⎧⎪⎩⎪⎨⎧⎪⎪⎪⎩⎪⎪⎪⎨⎧⎪⎪⎪⎩⎪⎪⎪⎨⎧︒<︒<<︒︒<<︒︒>应力释放缝钻井液与地应力压裂缝钻具诱导缝诱导缝网状裂缝)水平缝()低角度缝()斜交缝()高角度缝(低阻(低密度)缝高阻(高密度)缝天然裂缝裂缝5305753075αααα常规测井曲线对裂缝的响应1、微侧向测井微侧向测井采用贴井壁测量。
由于其电极系尺寸小,测量范围小,所以,其测量结果反映了井壁附近的地层情况,对裂缝的发育情况十分敏感。
在裂缝发育段,电阻率出现低阻异常,往往表现为以深侧向为背景的针刺状低阻突跳。
2、双侧向测井从宏观上看,深、浅侧向,尤其是深侧向能反映出井眼周围较大范围内地层总的电性变化,由于探测深度有较大差别,往往出现深、浅侧向值的大小不同,表现为电阻率的“差异”。
影响双侧向差异性质及大小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裂缝发育程度、裂缝角度、流体性质因素的影响。
(1) 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经验表明,裂缝越发育的地方,双侧向的正差异一般也越大。
(2) 裂缝角度的影响高角度、垂直裂缝的双侧向为正差异。
斜交缝的双侧向不明显。
低角度缝、水平缝的双侧向为低阻尖峰。
(3) 流体性质的影响在淡水钻井液作用下,当地层中的流体为油气时,侵入带的电阻率低于原状地层的电阻率,双侧向出现正差异。
如果地层中油裂缝发育,钻井液滤液沿着较大的裂缝侵入较深,但微缝中的油气缺少被驱替;离开井筒越远,地层中的油气呗驱替越少,从而一般仍出现双侧向的正差异。
当地层中的流体为水时双侧向差异减小。
(4) 地应力集中的影响在地应力集中段,岩石变致密,地层电阻率急剧上升,高达上万欧姆米,大大超过一般致密层的电阻率。
在钻井过程中,地应力通过井眼释放,造成该井段井壁沿最小主应力方向定向坍塌,使浅侧向值显著降低,从而出现深、浅侧向的正差异。
普通测井曲线探测岩层裂缝摘要:地层中裂缝的勘探一直是生产开发的难点,但是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和知识的累积,裂缝逐渐有了可探性和可预见性。
本文从课堂讲解开始,通过援引资料,将课堂点知识发散到面,具体讲述通过测井曲线来识别储集层,预测储集层以及裂缝地层划分气水的分析。
关键词:裂缝识别,裂缝预测,气水划分。
一、储层裂缝的识别裂缝识别是指根据其在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上的响应,认识并描述裂缝。
主要内容包括:识别裂缝发育层段、识别裂缝发育地区、测量统计裂缝参数、确定裂缝的类型、分析裂缝的成因、影响因素和形成时期。
^建立裂缝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定量关系。
1.4地球物理学方法 1.4. 1测井方法⑷利用测井资料探测裂缝及其分布规律的主要依据是裂缝与基质岩块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故在多数测井曲线上都有相应的显示@】。
当前利用测井识别评价裂缝的方法主要有:电测井、核测井、声波测井、成像测井以及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裂缝识别(。
(:人)等〃1】。
由于裂缝发育的随机性,以及层理、岩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测井响应的多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测井资料探测裂缝的成功率,因此近年来强调多种测井方法的综合利用。
1.4. 1.1电测井方法(!)双侧向测井:像这种具有极板的仪器强烈地受到裂缝的影响,因为裂缝网络构成低电阻率通道,这种通道具有分流电阻作用。
在与钻井轴成亚平行的裂缝系统中,如果钻井液比存在于裂缝中的导电流体导电性更强,则1X5比1X0低,曲线呈现双轨;而在致密带内,孔隙少,无裂缝,1X8 与1X0读出的电阻率值相同,两条曲线重合。
〈2〉微侧向测井:与双侧向相同,应用电阻率的异常来确定裂缝带,侧向测井受垂向电阻率变化的影响,由于它们具有极板,因此面向极板的裂缝能观测到。
但是,一般说来由于钻孔在裂缝附近易破碎,井眼成椭圆形,而极板有沿着长轴定向的趋势。
微侧向测井仪器探测的深度很浅,裂缝系统的存在将大大影响这些仪器的响应。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机理分析摘要:煤层气储层是煤层气储存的载体,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煤层气储层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为煤层气储层的识别和评价提供依据。
适当的测井系列可用于有效识别煤层气储层,计算储层的碳含量,灰分和水分,并计算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气体含量。
测井方法是评价煤层气储层的有效手段。
测井是评价煤层气储层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研究区的常规测井资料和实验数据,分析了测井响应值的分布特征。
结合煤层煤岩组分,探讨了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研究表明,煤层气储层的测井响应值是正态分布的。
常规对数值显示高声学时间差,高电阻率值,高中子孔隙率和低自然势,低密度,而负面自然异常的特征和严重的扩张。
为研究区后期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前言煤层气储层是储存煤层气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非常规有机储层,具有自生,自储和多孔。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储层中。
研究煤层气储层的最终目的是探索和开发煤层气资源。
煤层气勘探的方法很多,煤层气测井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手段。
通过对煤层气测井响应图和响应数值分布直方图的统计分析,评价了煤层气储层的响应特征。
根据测井的基本原理,结合煤层气储层的实际地质特征,总结分析了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机理。
一、煤层气测井响应特征1.1煤和岩石的一般测井特征煤层是生产和储存煤层气的地方。
目前,煤层气储层测井技术中常用的测井方法有:电阻率,自然伽马,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学时间差和光电吸收指数[1]。
普通煤和岩石的测井特征如表1所示。
1.2煤层气的测井特征由于煤层裂缝和基质孔隙度小,气体含量低,测井对煤层气的分辨率低,其测井识别方法不像常规气藏那么简单直观。
但是,一般来说,由于气体的密度小于煤的密度,因此气体后的煤层的体积密度值相对减小。
随着氢含量的增加,补偿中子值相对增加;随着气体含量增加,声波传播速度降低,声波时间差相对增大。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特征来定性地识别测井曲线上的煤层气。
常规测井方法识别岩层储层裂缝0 引言现阶段,各国对能源的消耗和不断的需求,还有能源价格的飙升使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对裂缝的研究。
在对裂缝型储层的开发和采集油源的过程当中能否运用经济可行的方法进行是至关重要的。
裂缝在储层中担任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碳酸盐岩储层,它不仅可以储存能源,而且它的发育还控制着储层的产能源情况和能源分布情况。
所以,在开发能源的过程中,利用常用的方法对碳酸盐储层中的裂缝进行识别是重要且必须的。
这种意义是重大的。
下面我们将根据新疆油田的实际运用,具体介绍几种常规测井对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影响以及反映状况和效果。
1 常规测井方法裂缝响应特征1.1 双侧向测井双侧向测井作这种探测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它可以很好的将电流聚集起来,能够清晰的分析出裂缝的相关指数。
之所以称之为双侧向测井,是因为它的电极系的构成是两个电机系的结合。
他们可以识别的深度不同对象也不同。
探测深度大的电极系检测的是与电极距离远些的岩石,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地层的原貌,深度小的电极系探测的是距离较近的岩石,它可以分析出被浸入的地层的电阻率指数。
我们所研究的碳酸盐地层的电阻率是很高的,所以,当裂缝存在时,它附近的地层会因为被矿化或者存在的一些泥浆等液体物质使原地层的电阻率大大的下降。
当泥浆的浸入地层的体积以及裂缝的开展大小、浓度和扩散范围不一样时,电阻率下降的范围和它们之间的差距也会不一样。
1.2 利用声源测井利用声源的方法就是根据在岩石中传的用发射机械产生的超声脉冲测试非横波在刚到的时候的性质状况。
第一个声波碰触到不均质岩石时就会顺着频率最大的途径来到接受器前,简言之,让声波顺着基本的性质传播,而且只在分布较为均匀的洞洞和缝隙中传播,所以我们都推断,利用声源测井的方法只是针对原生缝隙,质量不好的缝隙就不能进行测量。
但是有种情况第一个波一定要在裂缝中传播,就是在地层的缝隙发展得十分好,缝隙和它的液体在岩石里构成的抵制声波可以对声波的传播造成困扰,尤其在出现较小角度的缝隙例如直线缝隙还有网络型缝隙时,然后声波抵达接受器械,在这个时候就会迅速降低声波的能量,在记载中就不会出现声波的名字,但是在之后出现的声波却会记载在记录里,主要的呈现方式就是声波出现的时间距离拉大,而且时间的差距会随着缝隙的大小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大牛地马五段储层裂缝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李雪晴【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9(038)008【总页数】5页(P81-85)【关键词】大牛地; 马五段储层; 裂缝特征; 测井识别方法【作者】李雪晴【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在盆地中部已发现靖边喀斯特风化壳大气田,地质储量近5 000×108m3,展示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巨大潜力[1]。
大牛地气田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与靖边气田有相似的成藏条件,已有的勘探成果也表明奥陶系风化壳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潜力。
前人对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储层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2-11],但对研究区马五段储层裂缝特征及裂缝的识别方法等还缺乏具体的描述。
本次研究通过对裂缝的产状分布、岩性分布、充填特征等储层裂缝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详细描述了裂缝的识别方法,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1 储层裂缝特征通过对研究区马五段21 口取心井进行岩心裂缝观察,研究区目的层共识别观察和描述出了712 条裂缝。
参照周文教授提出的标准(见表1),裂缝以垂直裂缝和高角度斜交裂缝为主(见图1);裂缝在马五5 段地层中最为发育,主要发育于黑灰岩(约占裂缝总数的47.5 %),其次为白云岩(约占裂缝总数的26.1 %),非马五5 灰岩类(约占裂缝总数的18.9 %),泥岩中裂缝约占裂缝总数的7.6 %,泥岩段中发育的裂缝多是低角度缝,该类裂缝中有部分是沿泥碳质纹层的破裂缝,缝面可见不同程度的擦痕,其他岩性中的裂缝多为高角度缝和垂直缝(见图2)。
图1 岩心裂缝产状分布通过对取心井的观察以及微观薄片观察研究区岩心裂缝以充填裂缝为主,其中以方解石充填为主(约占69.6 %),其次为方解石半充填(约占5.4 %)、泥炭质充填(约占10.1 %)以及白云石充填(约合计占0.6 %);未充填裂缝(约占14.3 %)。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摘要:在20世纪末开始规模开发,由于储量动用难度大,截止目前仍有较大的储量未动用,后续的滚动开发仍然具有一定潜力。
研究区下沟组发育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储集层岩性主要有碳酸盐岩和碎屑岩,2类储层均见到工业油流,储层孔隙度分布在1%~10%之间,主要集中在3%~5%,细砂岩孔隙度略大,介于2%~6%之间;渗透率分布在1~5×10-3μm2,平均4.4×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裂缝的发育改善了储层的储集及渗滤能力,使储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基于此,本文对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引言不完全统计显示,裂缝性储层的油气储量约占国内全部储量的50%。
裂缝储层主要由碳酸盐岩、砂砾岩组成,渗漏通道主要是裂缝,根据裂缝大小,可能会分成大裂缝和小裂缝。
裂缝性储层与页岩和碎石储层相比是特殊的,因此该类储层的主要参数计算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困难之一。
1岩心观察在钻井取心的岩心或者岩屑样品中,可以见到填充物,确认岩样中是否有裂纹。
岩石中的裂缝通常是由地下应力的变化形成的,并向外延伸,因此根据采集的岩心进行分析后,可以大致计算裂缝间隙的大小以及裂缝的长度、宽度和切割度,还可以计算裂缝的倾斜角度以及特定的位置和渗透性,这些数字对裂缝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
2裂缝解释裂缝性油藏的有利储层中裂缝发育是关键,裂缝开度、密度、倾角、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计算至关重要,其分析手段主要来源于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成像测井解释裂缝基本为定性描述,常规测井主要依赖深浅侧向曲线计算裂缝参数,解释结果不够系统,由此,设计多个曲线的多因素综合方法以全面评价裂缝属性。
2.1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裂缝发育程度在3个方面有较强敏感性:①成像测井能量衰减越大、高角度缝越发育,则说明储层裂缝越发育;②井径曲线扩径有较强响应;③与白云岩体积含量正相关的岩性综合系数NC越大,储层越有条件发育裂缝。
裂缝地层声波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张伟(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深圳作业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摘 要:基于裂缝等效介质理论,对地层具有不同类型裂缝时的声波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研究。
结合Hudson模型和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的优势,建立符合声波测井频率和尺度范围的裂缝等效介质模型,考察裂缝密度、宽度、倾角等因素对波速和各向异性系数的影响。
研究表明:1)当裂缝水平时,随着裂缝密度、宽度的增大,垂向纵波速度减小的速率比水平纵波速度更快,横波速度变化不明显;2)随着裂缝倾角的增大,纵波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横波速度逐渐增大;3)相比裂缝含油水的情形,当裂缝含气时,纵波速度更小,地层各向异性程度更大。
关键词: 裂缝地层;声波测井;裂缝等效介质理论;Hudson模型;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中图分类号:TE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412 (2019) 03-069-11工业技术创新 URL: http: // DOI: 10.14103/j.issn.2095-8412.2019.03.015引言裂缝不仅可以作为重要的流体渗流通道,也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起到重要的影响。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裂缝性储层的探测和评价一直是难题。
裂缝油气藏的储集空间类型和渗流物理特征复杂,导致裂缝形状、填充物类别多元,储集空间分布规律不清等结果,阻碍了裂缝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
常用的地震方法分辨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较大的限制,而采用常规测井方法很难有效识别微裂缝。
声波测井技术是分析裂缝地层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声波测井中,挠曲波存在一定的频散特质,其能量的空间分布和速度受到频率的影响,可以有效识别裂缝。
它是利用声波在不同的岩石和流体中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幅度和频率这一特性来有效识别裂缝的,故基本上不受泥浆矿化度影响,且成本低、适用条件广、数据连续准确,能较好地反映岩石的综合物理性质。
目前,许多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各种裂缝等效介质理论来描述含裂缝的介质。
双侧向—微球形聚焦测井系列
对高角度裂缝,深、浅側向曲线平缓,深側向电阻率> 浅側向电阻率,呈“正差异”。
在水平裂缝发育段,深、浅側向曲线尖锐,深側向电阻率< 浅側向电阻率,呈较小的“负差异”。
对于倾斜缝或网状裂缝,深、浅側向曲线起伏较大,为中等值,深、浅电阻率几乎“无差异”。
声波测井识别裂缝:
一般认为声波测井计算的孔隙度为岩石基质孔隙度,其理由是声波测井的首波沿着基质部分传播并绕过那些不均匀分布的孔洞、孔隙。
但当地层中存在低角度裂缝(如水平裂缝)、网状裂缝时,声波的首波必须通过裂缝来传播。
裂缝较发育时,声波穿过裂缝使其幅度受到很大的衰减,造成首波不被记录,而其后到达的波反而被记录下来,表现为声波时差增大,即周波跳跃。
因此,可利用声波时差的增大来定性识别低角度缝或网状缝发育井段。
利用感应差别识别裂缝:钻井液侵入裂缝,使感应测井曲线有明显的降低。
密度测井识别裂缝
密度测井测量的是岩石的体积密度,主要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由于密度测井为极板推靠式仪器,当极板接触到天然裂缝时,由于泥浆的侵入会对密度测井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密度测井值减小。
井径测井的裂缝识别对于基质孔隙较小的致密砂岩,钻井使得裂缝带容易破碎,裂缝相交处的岩块塌落,可造成钻井井眼的不规则及井径的增大。
另一方面,由于裂缝具有渗透性,如果井眼规则,泥浆的侵入可在井壁形成泥饼,井径缩小。
因此,可以根据井眼的突然变化来预测裂缝的存在。
井径测井对于低角度缝与泥质条带以及薄层的响应很难区分;另外,其它原因(如岩石破碎、井壁垮塌)造成的井眼不规则,会影响到该方法识别裂缝的准确性。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识别裂缝
测量地层中天然放射性铀(U238)、钍(Th282)、钾(K40)含量。
原理:正常沉积环境U元素含量低于或接近泥质体(钍+钾)的值,当有裂缝存在时,铀含量比泥质体大。
应用能谱的高铀值识别裂缝和地下流体的运移及活跃程度有关。
当裂缝(孔洞)发育段的地下水活跃时,地下水中溶解的U元素才能被吸附及沉淀在裂缝(或孔洞)周围,造成U元素富集,使得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在裂缝带处显示出U含量增加,在地下水不活动地区,裂缝性储层的自然伽玛显示为低值。
(1)侧向、感应及微电阻率测井
裂缝在电阻率测井曲线上的响应取决于裂缝的产状(倾角与方位)、
裂缝的宽度与长度(纵向或径向)、裂缝中的充填物(胶结物、泥浆
滤液、地层流体等)以及泥浆侵入深度等因素。
1.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
(2)侧向测井——高角度裂缝影响
电极型仪器将强烈地受垂直裂缝的影响,这是因为这样的裂缝实际上提供了低阻通道(并联)。
所以在垂直裂缝的情况下,侧向测井的电阻率比感应测井的电阻率低。
又因为垂直裂缝的有效导电截面在径向上不变,而孔隙的导电截面在径向上是逐渐增大的,所以在浅侧向探测范围内裂缝与孔隙的有效导电截面之比远比深侧向要小。
在Rmf≈Rw时,常观察到RLLD与RLLS的比值为1.5到2;
在Rmf <Rw时,会有RLLS<<RLLD;
在Rmf>Rw时,RLLS与RLLD的幅度差很小,有时甚至出现RLLS>RLLD。
(2)侧向测井——水平裂缝影响
水平裂缝使侧向测井的电流聚焦作用加强,测量的电阻率降低。
裂缝角度对电阻率测井影响的定量表达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四川石油管理局对不同角度的裂缝所测电阻率的大小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实验表明,当裂缝倾斜角度为45°时,双侧向测井的测量结果成最大负差异;当裂缝角度为90°时,为最大正差异。
网状裂缝储层测井响应特点双侧向测量电阻率相对较低;
泥质灰岩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电阻率值降低
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实例
电阻率的高低主要反映孔、洞、缝的发育情况,有些也反映含气、水的情况。
所以,深浅侧向测井值差异的性质主要反映裂缝的产状,有时也反映气、水关系.
井径曲线的应用
尽管钻井时使用同一直径的钻头,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的浸泡、冲刷和渗透等作用,不同岩性井段的井直径并不相同。
用井径仪可以连续测量井中不同深度的井径值即井径曲线。
井径曲线的用途很多,这里只介绍它在判断岩性方面的作用。
各种岩性的成分和结构不同,泥浆对他们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同,在井径曲线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1)泥岩:井壁附近的泥岩由于受到钻井过程中泥浆的浸泡、冲刷而垮塌,井径扩大,在井径曲线上一般是大于钻头直径。
(2)页岩:泥质页岩,井径稍大于或接近钻头直径,膨胀性的泥质页岩,井径则小于钻头直径。
(3)砂岩和沙层:砂岩由于渗透性好,一般都有泥浆侵入,在井壁上形成泥饼,井径曲线一般小于钻头直径,且光滑,平直。
但极疏松的流沙层,井径则因垮塌而扩大。
(4)粉砂岩:粉砂岩的粒度介于砂岩和泥岩之间,在井径曲线上显示也介于砂岩和泥岩之间。
(5)砾岩和砾石层:微密坚硬的砾岩井径等于钻头直径;砾石因胶结不紧井径扩大;渗透性砾岩,井径曲线与砂岩类似
(6)石灰岩和白云岩:微密赢得石灰岩、白云岩井径等于钻头直径;含泥质的石灰岩、白云岩井径略有扩大;孔隙性石灰岩、白云岩因渗透性好井径略有缩小;裂缝性石灰岩、白云岩井径不规则,井径曲线呈锯齿状变化。
(7)泥灰岩:泥灰岩比较坚硬,但因含泥质井径略有扩大。
(8)岩盐:岩盐由于泥浆的溶解,井径严重扩大。
(9)石膏:井径常等于钻头直径,或因石膏被溶解而扩大。
用井径曲线划分地层界面时,层面定在曲线最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