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汽车模型设计大赛

概念汽车模型设计大赛

概念汽车模型设计大赛
概念汽车模型设计大赛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魅力汽车创新有我——概念汽车模型设计大赛”

主办方:车辆工程系团委

承办方:车辆工程系汽车检测社团

一. 活动宗旨

完美的流线,灼人眼球的颜色,强劲的性能,已然成为人们评价汽车标准——法拉利,保时捷,宾利……只能远观不能亵玩了,可是我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小车,好吧!现在我们创新思维营给你一个平台,激发你的灵感,对奢华元素说“NO”,用你身边的,甚至是废弃的东西创造出自己车标,自己的炫酷汽车,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以此来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热情。丰富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学生周末生活,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 活动主题

魅力汽车创新有我

三. 活动对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四. 活动时间

2013年4月下旬五. 活动地点

初赛——东教***号多媒体教室(PPT展示作品)

2、决赛——5号公寓门口(模型进行静态与动态展示)

六. 活动形式及内容

【一】宣传

1. 前期:请宣传部完成横幅,展板,海报的制作以及张贴。横幅悬挂在食堂门口,西教学楼,展板摆放在图书馆一楼过道,海报张贴在5号6号公寓门口橱窗内,5 号楼前电子屏幕进行滚动宣传。

2. 中期:在食堂门口进行现场报名活动,报名现场拍摄照片或视频存档。

3. 后期:由宣传部采集整理活动视频,发布在学校视频库中。相关人员做好活动的报道,发布在学校新闻网上。【二】报名

1 .报名时间

2013年4月10号

2.报名地点

东教521

3.报名方式

(1)报名可以是团队或个人方式均可

(2)食堂门口设置现场报名

(3) 本系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宣传报名

【三】作品要求

参赛选可用废旧易拉罐、泡沫、硬纸板等材料制作汽车模型,对汽车车身进行创新性设计(大小、材料不限)

汽车标志自行设计,必须装在汽车模型之上。

3、汽车模型电动马达驱动(可以是遥控指挥)

4、提供模型相关技术材料(可插入彩板图片),一式2份

5、初赛提供PPT电子演示材料(阐述自己的作品的创意)竞赛内容

1、汽车车标设计

2、概念汽车车身模型设计(电动)

【五】具体流程

1.完成活动现场的准备工作

2.主持人介绍评委老师

3.选手以抽签排列出场顺序

4.选手向评委提交模型的具体材料

5.选手通过PPT展示介绍作品

6.评委老师提问

7.评委打分

七. 评审基本程序

一、初评阶段:

收集所有作品,将参赛作品分别递交到相应的评审小组,参赛者通过PPT阐述自己作品的特点及设计理念。经过小组评委的认真审阅,对作品进行评分。(评委组由汽车系老师组成,考核分数30分)

二、决赛阶段:

1、在5号公寓门口进行现场的静态展示,同学们可以自

由投票支持,根据支持者多少进行评分。(10分)

2、汽车模型综合性能评定。根据汽车的方向性,灵活性

和速度进行评分,最终统计各位评委的评分结果,综

合初赛分数,进行排名。(性能评定60分)

3、投票选举最佳设计奖与最佳人气奖。

4、根据分数的高低,确定最后获奖名单,分别为:等级

奖、单项奖二类奖项。

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单项奖:最佳设计奖(1)最佳人气奖(1)。

八. 奖励办法

详情见评奖细则

九. 竞赛经费预算

名称数量(份)单价(元)小计(元)

A3图纸3045

电动机305150

泡沫板30390

硬纸板30390

胶水30260

胶带30390

横幅290180

报名表5010

签字笔10110

海报纸480320

奖品540200

应急流动资金200元

总额:1450元

十.活动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所有费用一切以发票作为报销凭证

2.各工作人员准时到位不得缺席迟到

3.社团成员完成场地布置工作

4.纪律部维持活动现场秩序

5.完成活动后的场地打扫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1.命题背景 吊脚楼是我国传统山地民居中的典型形式。这种建筑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些建筑既是我中华民族久远历史文化传承的象征,也是我们的先辈们巧夺天工的聪明智慧和经验技能的充分体现。 重庆地区位于三峡库区,旧式民居中吊脚楼建筑比比皆是。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这类建筑易于遭受到地震、大雨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发生破坏。自然灾害是这种建筑的天敌。 相对于地震、火灾等灾害而言,重庆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频率更大。因此,如何提高吊脚楼建筑抵抗这些地质灾害的能力,是工程师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解决的问题。本次结构设计竞赛以吊脚楼建筑抵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为题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针对性。 2.赛题概述 本次竞赛的题目考虑到可操作性,以质量球模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撞击一个四层的吊脚楼框架结构模型的一层楼面,如图2.1所示。四层吊脚楼框架结构模型由参赛各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完成。模型各层楼面系统承受的竖向荷载由附加配重钢板实现。主办方提供器材将模型与加载装置连接固定(加载台座倾角均为o 30θ=),并提供统一的测量工具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 图2.1.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简图 配重1M 配重2M 配重2M 后固定板 前撞击板 螺杆 钢底座 钢架A 钢架B 不锈钢半圆滑槽 模型部分(含部分加载装置) 加载台座 θ θ 加速度传感器 螺杆 硬橡胶

3.模型要求 图3.1.模型要求示意图 图 3.1模型设计参数取值表 q o 30 0L 20cm > —— H 1cm 99± L < 24cm —— q 配重1M 配重2M 配重2M 前撞击板 后固定板 底板 模型平面尺寸要求示意图 要求平整,且与前撞击板端头有效接触面积不小于22cm 要求平整,且与后固定板端头有效接触面积不小于22cm 底板示意图 允许固定区域 硬橡胶

汽车模型的背景、现状与前景

汽车模型的背景、现状与前景 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油泥应用到汽车设计开发模型上,1955年日本首次使用工业油泥进行汽车模型的设计开发,我国则在70年代初开始应用这一技术。汽车模型工是在80年代初期形成的,目前从业人员大约有1000多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1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 汽车模型工是设计师与工程师之间的桥梁,没有这个桥梁汽车设计将无法进行。由于汽车车身设计程序要经过汽车效果图、小比例模型制作、1:1模型制作、模型数据采集、修线修面、结构设计等设计过程,因此汽车模型工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汽车产品开发的进度和质量。一个1:1的汽车油泥模型需要四人同时制作,制作周期为3-4个月,1:1内饰模型需要两人同时制作,制作周期为2-3个月,小比例模型制作周期为2个月。一般规模的汽车生产企业一年能开发2个或更多个新产品。 在欧美国家,汽车模型工可在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在日本也有一些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了汽车模型工的专业课程。国内目前没有专门的汽车模型工职业培训学校,汽车模型工都是各汽车厂内部自己培养的技术工人。一些有条件的汽车厂,如:解放汽车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只能将该厂的汽车模型工送到国外进行培训,或通过国外代理商组织的专业培训班来提高技术水平。如,日本在中国的汽车模型工代理商每年在上海举办一次汽车模型工培训班,为国内汽车厂家培训了大批的汽车模型工。一方面,企业不可能大批量的培养人才,导致了汽车模型工人才的紧缺,使得国内很多的汽车生产企业无自主产品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国内的汽车模型工与国外的汽车模型工的技术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而限制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结构设计竞赛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结构设计竞赛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介绍了结构设计竞赛概况和竞赛用材料与工具。从结构选型、构件设计、模型节点处理三方面,介绍了结构设计竞赛中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技巧。并针对竞赛中常见问题进行了解析。 标签:结构设计竞赛;结构模型;模型制作;土木工程 1 结构设计竞赛概况 土木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专业综合性强,涉及学科面广,基础要求高。学科竞赛是培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和教学质量。 目前赛事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及各省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结构设计竞赛的内容通常为给定某种材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结构,通过加载试验,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决出获奖等级。模型材料一般为以竹皮或白卡纸居多,并辅以胶水、线绳等。制作的结构形式有建筑、桥梁等。评分内容一般包含方案设计、理论分析、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以及模型加载实验等方面。结构加载类比赛,一般在相同加载条件下,结构模型质量轻者获胜或模型加载位移与模型质量综合评判。 2 材料与工具 结构设计竞赛用材料有竹材或白卡纸。本文仅讨论竹材。2018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竹材规格及用量见表1。竹材参考力学指标见表2。 表2 竹材参考力学指标 制作工具有:502胶水、砂纸、切割刀、直尺、三角尺、量角器、铅笔、橡皮擦、镊子、橡胶手套等。砂纸打磨杆件端部,获得所需要的杆件精确尺寸,打磨杆件节点处接触面以增加接触,打磨时需谨慎打磨,勿露出竹皮丝状物。铅笔、直尺在竹皮上绘制杆件平面设计图。切割刀切割修剪竹皮。为防止胶水粘手,可用镊子夹持细小构件,使用橡胶手套防护双手,也可以用胶布缠绕指尖。 3 模型设计与制作 模型选型原则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时,须防止赛题示意图的模型束缚思路,也不得被常见模型约束,应勇于借鉴创造。求证时,须运用相关力学

汽车模型制作过程报告

汽车模型制作过程报告 一、泥模的制作 1、泥模内的支撑物 初期选择了砖头,优点是稳固坚硬,缺点是不方便上泥,砖头吸水导致泥模很快干裂。最终选择泡沫。做成车的大概形状。 2、先确定比例为1:8,根据实际尺寸按比例计算出模型的尺寸,规定中线。 3、上泥 首先用手掌大块的上泥做出车的大体形状。在制作期间对整体形状的把握不够,导致模型不对称,形状与实际不符,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改。在多次调整之后整体形状基本符合。最后结合各种工具和实际车型(奥迪Q7)的图片进行细节的刻画。锻炼了我们的细节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石膏模型的制作 1、制作石膏泥子。 先盛一盆水,一人捧石膏粉,另一人不断搅拌,直到调和均匀并且粘度合适。这个过程我们不断尝试并总结经验,最终调出了合适的石膏泥子,掌握了适当的比例和调制方法。 2、从泥模制作石膏模。 我们选择将模型分三部分制作,首先将泥模上涂满洗发水作为泥和石膏之间的分离剂。然后将泥模固定在墙边,使用挡板,泥,将泥模周围空间分成三部分,将调制好的石膏泥子小心灌入。等待石膏变干晾晒若干周。 3、拆分石膏模 将石膏内的泥全部取出,用刷子刷干净石膏上残留的泥和石膏粉,并用绳子固定三部分石膏模型成为一个整体。 三、玻璃钢的制作 1、石膏内部涂洗发水作为分离玻璃钢和石膏的分模剂,要刷均匀。 2、树脂和催化剂固化剂调制,比例为1:20。 3、在石膏模型内部涂抹调制好的树脂,涂抹均匀后铺满玻璃丝布,反复三次。 4、晾晒若干天。 四、玻璃钢的拆分和打磨 1、拆分。 使用锤子等工具将玻璃钢外部的石膏模型砸碎,取出玻璃钢模型。 2、切割和打磨。 首先使用工具将玻璃钢模型周围的多余部分切除,并尝试用白醋洗去玻璃钢表面的石膏,有一定效果。然后使用打磨工具打磨。最后用粗砂纸和细砂纸进行细致的打磨。期间锻炼了我们使用工具的动手能力,掌握了一些切割工具的使用。 五、喷漆

结构设计大赛之桥梁模型设计

结构设计大赛之桥梁模型设计 戴洁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摘要:文中从结构设计大赛的模型要求及比赛加载方式分析入手,提出桥梁模型的设计方案构思,选择结 构方案.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受力分析。试验证明本次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非常坚固, 承受极限荷载接近于封顶值50 kg。 1桥梁模型设计 1.1模型要求及加载方式分析 结构设计大赛拟设计桥梁结构模型。桥梁结构模型设计尺寸要求为:桥面总长l 000 mln;桥面高不低于120 toni:桥面总宽160~180rnITl;桥面净空高度不小于200 toni:最大跨径不小于400 mm。尺寸要求体现了桥梁设计的桥下净空和桥面净空等功能要求。比赛加载方式为动静载结合方式,初赛要求徒手将一辆l5 kg的小车从桥头拉至最大跨的跨中位置.并在该位置停留不少于5 S 然后拉到桥部。模型不至于失效方可进入决赛。决赛采用跨中集中力加载方式,初始荷载为20 ,荷载增加梯度为5 k 次,封项荷载为50 。每次加载后停留5 S。模型不失效即加载成功。模型不失效的标准:模型强度足够、不失去整体承载力:模型跨中挠度不超过l5 mm。小小桥模型须承受l5~50 kg的重量,由此带来的跨中弯矩较大,承载亦不易。但更难控制的还是弯曲变形,挠度不超出15 mln即要求模型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 1.2材料分析 参赛的结构模型要求采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绘图纸、棉线和乳胶。主体材料为绘图纸.辅助材料为棉线和乳胶。单张的绘图纸只能承受少量拉力,不能作为受弯、受压构件,即使多张绘图纸叠放具有抗弯强度.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抗弯刚度。要使纸构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种方法将纸卷成圆柱形.作成圆形梁和圆形柱:另一种方法将纸张切片叠成一定厚度并粘在一起.作成一定高度的薄梁.可以用作桥面的抗弯构件。但从整体结构上必须布置成纵、横梁网格系。棉线抗拉能力强,不能受压.只能用来做受拉构件,吊(拉)桥面或捆绑节点,增强节点强度。白乳胶主要起粘结作用。 1.3结构选型与方案构思 鉴于比赛的加载重量大。且挠度变形量控制严格,桥型结构不能采用单一的梁桥、拱桥、悬索桥,而必须采用组合体系桥梁。为使桥面平整,便于行车,主体结构采用梁式桥型。为了增强模型的整体抗弯强度和抗弯刚度.布置斜拉杆(索)或垂直吊杆(索)。用卷成圆柱形的纸杆作为刚性斜拉杆或吊杆.节点用棉线捆绑牢固,做成类似斜拉桥的板拉桥刚性拉杆。桥面下可用拱形结构支撑桥面.也可以采用桥墩加斜撑辅助支撑桥面。拱形结构受力合理.但制作困难。下部结构主要采用实心的圆柱形纸杆作桥墩.由于直径有限(直径大时耗材多),难以保证桥墩的稳定性,而空心纸卷制作起来有困难.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抗压强度,所以桥墩结构上必须加强各杆件的横向联系.以增强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主孔纵向设计为梁式桥结合“A” 型塔斜拉桥。主梁5片,横梁10根,等间距地布置主梁、横梁,形成网格式梁式结构。“A” 型塔斜拉结构设计为双塔,两侧各一个.中间设一撑杆加强两边“A”型塔的横

结构设计大赛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说明书 1、方案构思 (2) 2、结构选型 (2) 3、材料性能 (2) 4、特色处理 (4) 5、结构分析图 (4)

1、方案构思 仔细阅读完竞赛赛题,我们从模型设计的要求、模型制作材料的 性能、加载形式和制作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进行构思设计。 确定设计竖向荷载80kg,考虑到压杆长细比限制、拉杆的抗撕裂能力、竹皮纸的受拉性能、制作模具等因素,竖向荷载较容易满足,但对于水平冲击荷载和扭转变形,杆件需要较大的刚度,要有很好的抗折、抗扭效果。 (1)本结构主要构思是想利用两根直柱和四根斜柱的轴力来直接抵抗荷载的作用。 (2)设计的总原则是:尽可能的利用直杆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并利用木材的抗拉性能,及抗压性能来抵抗荷载的作用。 2、结构选型 按设计要求,在加载参赛人员的情况下主要考虑竖向荷载,由于人员会产生抖动,还必须考虑水平动荷载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了正面为梯形侧面为的刚架结构,并且在所有节点处采用刚性连接,使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以便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 同时考虑到在初赛中结构的不稳定性,对此我们将在冲击面的两根主柱两侧加呈三角形的加筋肋支撑,一方面可以加强结构两侧的稳定性,一方面可以抵抗一部分水平冲击荷载带来的影响。 再者对于初赛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加载时,受拉杆件挠度过大,且节点破坏较严重,我们在新的结构里加强了杆件的强度和节点的刚性处理。

3、材料性能 竹皮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较差,抗压稳定性差。将纸裁剪成矩形并用502胶水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可承受一定弯矩。 502胶水的粘接性能:通过对用胶水对接的杆件进行拉伸,可知:502胶水强度较高,凝结时间为4h的试件在接触面被划开破坏,而8h 和12h试件都为接触面处木条表层脱落破坏,因此可确定此胶水强度很高并且在一定力值范围内变形小足以用于粘结料。 竹材材料规格及数量 竹材力学性能参考值:弹性模量1.0×104MPa,抗拉强度60MPa。 (1)502胶水,用于模型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 (2)制作工具:美工刀,钢尺,三角板,砂纸,锉刀。 分析结果:

长安大学2016年度结构设计大赛赛题-竹质塔结构

长安大学2016年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竹质塔结构模型设计、制作与测试 1.竞赛模型 设计能够承受一定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竹质塔结构模型,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可为四根、六根或八根柱组成的框架式空间结构,也可为其他结构。模型包括小振动台系统、上部塔结构模型和塔顶铁块三个部分,铁块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塔顶,塔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栓和竹质底板固定于振动台上,图1给出了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 模型立面示意图(单位:mm) 2. 模型要求 2.1 几何尺寸要求: (1) 底板:塔结构模型用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为330mm×330mm×

8mm的木板(如图2所示),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台上。 (2) 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应为900mm,允许误差为±3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塔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但不包括塔顶铁块的高度。模型顶面为平面,应满足安全放置铁块的要求。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20mm×220mm的正方形平面,塔顶不得小于150mm×150m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需放置于该正方形平面范围内,可为等截面结构也可为变截面结构,模型底面外轮廓与底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螺栓能顺利紧固。模型的主要受力构件应合理布置,整体结构应体现“创新、轻巧、美观、实用”的原则。 图2模型底板示意图(单位:mm) 2.2 模型及附加铁块安装要求: (1)利用热熔胶将附加铁块固定在塔顶上,可在顶层设置固定铁块辅助装置,但辅助装置和铁块不能超出塔顶范围且不能直接跟柱接触。 (2) 提供的铁块为底边150mm高50mm的长方体,重量约为8.83 kg。 3. 加载设备介绍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一) 一、竞赛目的 结构设计大赛旨在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学术氛围,促进交流与学习。 二、竞赛题目 专业组:输电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趣味组:稳立鸡蛋三.材料材料为203g白卡纸、腊线、白胶,固定模型的底板为木工板。(均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发放) 四、竞赛安排 1、参赛对象和形式 参赛对象:山东建筑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参赛形式:规定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应由2-5人组成。 2、时间安排 (4)、本次结构设计大赛的加载及决赛答辩将同时举行,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其他详情大赛组委会将以海报形式予以通知,请随时关注、 3、参赛队培训 竞赛组委会在报名截止后将举办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讲座,对本次竞赛题目答疑,对以往竞赛进行讲评,并邀请有关老师对本次结构设计竞赛进行指导,还将特邀以往竞赛成绩优秀者与参赛选手交流。相关安排将以海报形式通知,敬请关

注。 五、竞赛要求 1、参赛要求 (1)结构设计竞赛内容应包括理论设计方案和结构模型两部分。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命名。 (3)参赛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队应独立设计、制作。竞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直接参与参赛作品的理论方案设计计算及模型制作。比赛时,任何人不得为参赛队提供帮助和指导。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4)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缺席者作自动放弃处理。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2、理论方案要求 (1)结构设计理论方案内容包括:方案图和计算书。方案图包括若干结构图及主要构件、结点详图;计算书包括荷载分析、内力分析、结构选型、计算简图、承载能力估算等。 (2)理论方案格式和要求:封面(见附件),第一页为300字左右的摘要,其后为方案图和计算书。 3、模型制作要求 (1)模型制作材料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各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制作,最终模型需与提交的结构设计方案相一致。 (2)模型制作材料为203g白卡纸、腊线、白胶,固定模型的底板为木工板。材料统一由组委会提供和购买,不得使用非组委会提供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赛资格,并予以通报。

汽车模型FrontiArt教大家制作简易纸质汽车模型

汽车模型FrontiArt教大家制作简易纸质汽车模型 纸质汽车模型制作较为容易,模型既可以观赏,又可以进行小型比赛.取材方便,使用下具简单,非常适合车辆模型的人门者制作。笔者介绍的纸质车辆模型制作成功后可以进行滑坡比赛。注意图纸中未标明具休尺寸,可以自己根据材料设计大小。 1.车壳的制作 首先按下图将图纸描在硬卡纸上,再用剪刀将沿轮廓线剪下,最后将图纸上的虚线翻折,如果折边前先用刻刀在虚线上轻划一下,折叠后能够保持线条美观。 2.轴套 为了让纸质车模经久耐用,先要制作4只特制的铜铆钉。方法如下:找一块2毫米厚的环氧纤维板或者铝板、铁板均可,在上面钻4个3毫米的孔,把4只外径3毫米的空心铜铆钉穿过环氧纤维板,用铁锉刀锉去露出的铜铆钉,这样就做成了4只3毫米*2毫米的铜铆钉如下图,这就是纸质车模的轴套。 在纸质车模的轴孔处用3毫米的钻头打洞,由于这4个轴孔关系到前后车轴的平行度,

所以一定要打准。然后把改制过的铜铆钉穿过轴孔处,用一个锥度较大的冲头把铜铆钉铆在轴孔处,如下图。铆接的时候注意不能过紧或过松,只要铜铆钉在轴孔中不晃动就可以了。 3.车轴和车轮 车轴采用六径2毫米的铁丝或钢丝(如自行车辐条),不能有弯曲的现象.可以将截下的自行车辐条放在玻璃板上轻轻地推一下,滚动较远的,属于比较挺直的车轴。反之。则需要另外挑选。车轮可选用既轻又有硬度的材料自行例作,如钙塑板或废弃的塑料海绵拖鞋等。先钻好2毫米的中心孔,然后用一根2毫米的轴把4只车轮固定在一起进行细加工,如下图。这4只车轮的同心度越高,车的滑行性能越好。反之,车模则会出现左右晃动、滑行距离短等 现象。 为了减少车轮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应在车轮内侧与轴套间放置·片内径2毫米的垫片,并在车轮与车轴相互粘接前,用手顺着轴的方向轻轻拉一拉,将轴向间隙调裕至小于0.3毫米,然后用302胶水或百得胶把车抢与车轴粘接起来,注意不要把胶水渗到轴套巾去.如下图. 4.底盘横档 由于纸质车模的底盘比较软,前后轴孔的轴向会产生松动的现象,轴套与车轮之间的间隙会时大时小,而这个间隙关系到车模的滑行距离和滑行方向,因此.必须用较硬的纸张做两只横档,分别粘接在前后轴孔中.以增加底盘的刚性,具体制作如下图。

结构设计大赛之桥梁模型设计

结构设计大赛之桥梁模型设计戴洁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摘要:文中从结构设计大赛的模型要求及比赛加载方式分析入手,提出桥梁模型的设计方案构思,选择结 构方案.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受力分析。试验证明本次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非常坚固, 承受极限荷载接近于封顶值50 kg。 1桥梁模型设计 1.1模型要求及加载方式分析 结构设计大赛拟设计桥梁结构模型。桥梁结构模型设计尺寸要求为:桥面总长l 000 mln;桥面高不低于120 toni:桥面总宽160~180rnITl;桥面净空高度不小于200 toni:最大跨径不小于400 mm。尺寸要求体现了桥梁设计的桥下净空和桥面净空等功能要求。比赛加载方式为动静载结合方式,初赛要求徒手将一辆l5 kg的小车从桥头拉至最大跨的跨中位置.并在该位置停留不少于5 S 然后拉到桥部。模型不至于失效方可进入决赛。决赛采用跨中集中力加载方式,初始荷载为20 ,荷载增加梯度为5 k 次,封项荷载为50 。每次加载后停留5 S。模型不失效即加载成功。模型不失效的标准:模型强度足够、不失去整体承载力:模型跨中挠度不超过l5 mm。小小桥模型须承受l5~50 kg的重量,由此带来的跨中弯矩较大,承载亦不易。但更

难控制的还是弯曲变形,挠度不超出15 mln即要求模型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 1.2材料分析 参赛的结构模型要求采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绘图纸、棉线和乳胶。主体材料为绘图纸.辅助材料为棉线和乳胶。单张的绘图纸只能承受少量拉力,不能作为受弯、受压构件,即使多张绘图纸叠放具有抗弯强度.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抗弯刚度。要使纸构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种方法将纸卷成圆柱形.作成圆形梁和圆形柱:另一种方法将纸张切片叠成一定厚度并粘在一起.作成一定高度的薄梁.可以用作桥面的抗弯构件。但从整体结构上必须布置成纵、横梁网格系。棉线抗拉能力强,不能受压.只能用来做受拉构件,吊(拉)桥面或捆绑节点,增强节点强度。白乳胶主要起粘结作用。 1.3结构选型与方案构思 鉴于比赛的加载重量大。且挠度变形量控制严格,桥型结构不能采用单一的梁桥、拱桥、悬索桥,而必须采用组合体系桥梁。为使桥面平整,便于行车,主体结构采用梁式桥型。为了增强模型的整体抗弯强度和抗弯刚度.布置斜拉杆(索)或垂直吊杆(索)。用卷成圆柱形的纸杆作为刚性斜拉杆或吊杆.节点用棉线捆绑牢固,做成类似斜拉桥的板拉桥刚性拉杆。桥面下可用拱形结构支撑桥面.也可以采用桥墩加斜撑辅助支撑桥面。拱形结构受力合理.但制作困难。下部结构主要采用实心的圆柱形纸杆作桥墩.由于直径有限(直径大时耗材多),难以保证桥墩的稳定性,而空心纸卷制作起来有困难.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抗压强度,所以桥墩结构上必须加强各杆件的横向联系.以增强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主孔纵向设计为梁式桥结合“A” 型塔斜拉桥。主

结构模型设计方案示例

湖南省“路桥杯”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 中南大学 参赛设计方案说明书 作品名称剑桥 学校名称中南大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目录 摘要 (2) 1 设计说明书 (3) 1.1 概述 (3) 1.2 方案简介 (3) 1.3 结构模型及方案特点 (4) 1.4 应用前景 (5) 1.5 施工流程: (5) 1.6 施工要点: (5) 2 结构方案图 (6) 2.1结构效果图 (6) 2.2结构俯视图 (6) 3 设计计算书 (7) 3.1结构计算模型 (7) 3.2结构强度计算 (8) 3.2.1 拱肋强度计算 (8) 3.2.2 拉杆强度计算 (9) 3.3 结构稳定分析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本文根据湖南省“路桥杯”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规程和使用材料的特点要求,结合现代桥梁结构的特点,借鉴细杆拱桥结构设计概念构思了本结构模型。 在造型上,空间上主要采用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元素,注重结构的整体性。 在结构设计方面,充分根据木材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力构件采用格构式组合构件,利用斜向支撑增加结构空间作用,提高抗侧能力。并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空间分析,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沿杆件变化,采用了变截面的杆件,充分的利用材料,经过ANSYS 的计算表明,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均能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关键词: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模型制作

1 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对于结构模型,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选择合理有效的结构受力体系对结构模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模型设计中,主要应考虑充分利用木材薄片受力性能特点。就本次竞赛而言,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木材薄片受拉性能好,受压则需要组合成柱的特点,选择优化的结构模型,使结构模型能够接近竞赛规定的最大加载荷载,同时尽可能降低结构的自身重量。 本结构模型根据以上思想,进行结构的构思与设计。 1.2 方案简介 本结构整体外型为一个上承式桁架。其造型融入三角形和梯形等美学元素,整体造型简单、受力形式较好,符合本次竞赛的设计理念。 结构根据竞赛规程的要求,确定合理跨度和高度以后,以四根斜杆为主要受力构件向下传力,顶部做成一个加载平台。根据各个面内的抗弯刚度要求,灵活选用杆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合理拱轴线的位置,合理布置杆拱的空间角度;再合理布置支撑杆件,用于抵抗荷载传来的水平力分力并减小侧移;并通过ANSYS软件模拟多种荷载情况下的破坏情况,找出结构构件的薄弱环节进行局部加强,使得结构的破坏向强度破坏靠近,从而使本结构模型具有足够的承

汽车模型的设计及数控加工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汽车模型的设计及数控加工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机电学院 所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2012年5月18日

摘要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相融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CAD/CAM是计算机科学同机械工程交叉的结果。本课题主要是对汽车模型进行设计并用数控机床加工,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用Solid Works进行造型设计, CAXA制造工程师来生成加工轨迹路线和加工代码,然后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各个零件的加工,最终完成模型组装。 关键词:数控机床,造型设计,Solid Works ,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加工 Abstract CNC machine tool is typical of combining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CAD/CAM is computer science with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ross results. This topic is mainly to the car model design and CNC machine tool processing, in the design and processing process, with Solid Works on model design, CAXA manufacturing engineers to generate processing track route and processing code, then the CNC machine tools for various pats processing ,finally complete assembly model. Keywords:CNC Machine Tool , Model Design ,Solid Works ,CAXA Manufacturing Engineers ,CNC Machining

制作简单汽车模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目录 一、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时间90课时 学习单元制作简单汽车模型教学时间45课时 学习目标(细化) 1、学生通过与顾客沟通,掌握与顾客沟通地技巧; 2、学生根据顾客地描述,确认顾客委托任务; 3、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制定出制作简单汽车模型地工作计划; 4、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常用工具、量具地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维护保养知识; 5、能正确解释汽车常用金属材料牌号地意义,知道汽车常用材料机械性能和适宜采用地工艺方法;能解释汽车零件地材料性能、牌号及加 工地方法. 1 / 21

6、学生能够掌握识读汽车基本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各种结构、工作示意图,对图地理解正确,并能说明结构、工作示意图所表达地意 思. 7、学生能够掌握钳工基础知识,钳工工艺加工地编程;钳工工艺基础理论知识; 8、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改锥及各类扳手等常用通用工具; 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结果准确. 9、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安全和维护质量意识,并且认真履行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地规定; 10、学生对工作结果进行记录并对结果加以分析总结; 11、学生要对实习设备工具、车辆、仪器、环境、人身安全认真负责; 1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13、与顾客,上级和同事进行沟通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14、提升环保和节约意识,对可重复利用材料合理使用; 15、严格遵守用电安全、生产条例,规范操作 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突破点教学设备设施要求 情境模拟:机修工人从销售商处接受制作金属汽车模型地任务,加工后成品收购进行销售. 零件加工尺寸、加工余量 金属零件钳工加工 汽车维修钳工基本工具: 划线:划针、划线盘、高度游标卡尺、划规、 2 / 21

建筑大学第五届结构塔吊模型设计大赛设计说明书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五届结构 模型设计大赛 方案设计 作品名称 所属院系土 专业班级土木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联系电话150 二○一○年五月十三日

摘要 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的用材特性、加载形式和施工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采用150g规格的牛皮纸,蜡线及白乳胶这三种材料制作成柱——桁架结构体系。绘制了模型的结构图、结构整体布置图、节点详图。从结构的整体着眼,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桁架结构三角形的稳定性;考虑到比赛中模型的加载形式,即两侧分别加载(A)29.4N和不大于(B)58.8N的竖向静荷载和(B)点前后面19.6N的水平静止荷载。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假定材质连续均匀、杆与杆的连接采用铰结、模型本身质量不计,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整个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图,并对结构杆件进行强度及稳定性计算校核。同时,对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加载实验。通过计算和加载实验,确认该模型能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要求。 一、设计说明书 1、方案构思 结构形态具有二重性,首先结构形态具有合理的受力特性即理性逻辑,其次在于结构形态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即形态逻辑。如果能够做到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不仅能使机械结构表现出优美的形态,而且还能达到最为经济的效果。某著名建筑师曾说过:只有一个造型是最好的,那就是能清楚表现出经济原理的造型。所以我们这次结构的选择均是从塔吊结构的受力特点出发去寻找最合理的形式。 1.1结构选型 在结构设计中应该合理布置结构构件,使得截面获得相对最大的截面惯性矩,发挥材料的最大受力性能。主要构件受力直接,荷载传递路径明确。我们讨论决定利用空间柱——桁架结构体系,充分考虑牛皮纸的抗拉压性能强、抗弯剪性能弱的特性,结构利用四根主杆三根角形杆作为主要结构构件,支撑竖向重力荷载和侧向水平荷载。在各侧立面上用似螺旋向上的斜撑相连,角形杆用M形斜杆支撑。这样使得七根主杆外的所有杠件主要以桁架杠形式出现。在无任何多余装饰元素下,外露桁架杆的交错布置,体现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风格,蕴涵一

制作车辆模型

制作车辆模型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研究与实践》专题一:制作车辆模型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组装玩具车,培养学生的看图、空间想象、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从组装活动的交流中获得情感体验。 3、通过组装车模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自己喜爱的车辆模型。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各种车辆的形状、结构及其模型制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学生实验的一些车辆模型、模具成品及有关零部件,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有关车辆构造、主要部件名称、组装方法步骤等)。 2、学生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车辆模型及制作资料。 (2)双面胶,白乳胶,厚纸板,剪刀,小刀,直尺,金属或塑料细棒,细铁丝,小磨具及一些圆形的小轮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当今市面学生能够见到的有关车辆的形状、组装、性能展示等视频资料),想不想看?(播放视频) 2、视频记录了哪些景象?它们为什么能在地面快速地行驶?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各种车辆资料,并初步了解车辆的结构,为制作车辆模型作好铺垫。完成教科书第74页内容) 3、(播放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的简单构造等视频资料)同学们,汽车是我国陆地运输比较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车辆款式创新、

质量快速提高以及价格合理性,给我国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作为未来的国家主人,要尽早了解有关车辆的一些知识与技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你喜爱的小汽车。(板书课题:制作车辆模型) 二、小组探究,制定方案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小汽车?(齐答:想)好啊!那就请大家把准备制作车辆的材料展示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互相看一看吧!(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材料) 1、材料准备 (1)领取或准备制作车辆模型的零部件。 (2)检查说明书与所领零部件是否一致。 (3)对照说明书看看所领零部件是否齐全。 2、小组内制定方案 (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认为最好的制作方案选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小组内交流,相互提合理建议,确定最佳方案。 (3)完成教科书第75页内容。 (4)班级交流。各小组汇报最佳制作方案。(小组代表发言) (5)同学们,你们觉得在制作车辆模型时,应该注意什么? (6)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指导的步骤一丝不苟地组装;②注意安全,不能损坏零部件;③小组合作。 (7)教师:好啊!大家说出了制作车辆模型的注意事项: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指导的认真细心地组装;其次要注意安全,不要损坏了车辆的零部件;还要注意小组内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1、教师出示已组装的车辆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小组合作,按自己确立的研究方案,开始组装。教师巡视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书 ①教师:现在的车模套材都附有一份图文并茂的说明书,在组装车模之前,请同学们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说明书不但介绍了零件的编号、安装的步骤,还给出了一些重要的提升和说明,你们能学到许多有关车模组装、调整方面的技

汽车销售管理系统概念模型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2017年5月2日 一、实验室名称: 二、实验项目名称:汽车销售管理系统概念模型设计 三、实验学时:4 四、实验原理: 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常用抽象有:分类、聚类、概括),从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中抽取所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这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通常用E-R图描述实体、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将不能再具有描述性质以及不与其他实体有联系的事物作为属性对待,常用的属性有单个属性和组合属性,单值属性和多值属性以及派生属性。 将不同实体型的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称为联系把参与联系的实体型的数目称为联系的度,常用的联系有1对1、1对多、多对多。 在开发一个大型信息系统时,最经常采用的策略是自顶向下地进行

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向上地设计概念结构。即首先设计各子系统的分E-R图,然后通过合并、修改与重构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E-R图。在各子系统进行合并时将涉及到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冲突:属性冲突:属性域冲突、属性取值单位冲突;命名冲突:同名异义、异名同义;结构冲突:同一对象在不同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抽象、同一实体在不同子系统的E-R图中所包含的属性个数和属性排列次序不完全相同、实体间的联系在不同的E-R图中为不同的类型。修改与重构主要是为了消除冗余的数据以及实体间联系的冗余。 五、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概念模型向数据模型(关系模式)的转化 六、实验内容: 根据所选题目汽车销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内容,进行局部概念模型分析与设计,然后进行全局概念模型设计。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计算机、Microsoft Visio2013软件 八、实验步骤: 1、对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确定实体、实体的属性、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形成E-R图。 2、合并E-R图,生成初步E-R图。 3、消除不必要的冗余,设计基本E-R图。

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赛题

附件1: 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赛题: 仿古塔楼模型制作与测试 一、选题背景 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地逐渐缩小,而安阳天宁寺塔(文峰塔)之独特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且塔楼底层较大层高形成底部大空间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很多多层和高层建筑将底层设计为停车场或商铺等大开间,这类建筑结构底层往往变为薄弱层。历次地震表明,有底部薄弱层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发生震害,而文峰塔历经危难,千年不倒,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文峰塔建筑艺术的高超。 本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以此为选题背景,希望同学们能通过结构模型的设计、制作与模拟地震加载,了解此类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震害特点,共同探讨改进其抗震性能的方法,这对于有特殊建筑功能和美学要求的建筑具有现实的科学价值和工程意义。 二、作品要求 2.1几何尺寸要求 (1)底板:多层结构模型用热熔胶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平面尺

寸为350m心350mm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装置上。 (2) 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应为900mm允许误差为士3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屋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首层净高应不小于总高度的30%若底板上设置有地梁,则第一层净高需白地梁顶部开始计算;若无地梁则从底板顶面开始计算。柱脚加劲肋、隅撑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计算塔楼层净高。模型底面尺寸大小控制在内接半径130mm- 150mrffl范围内,2层楼面挑檐为内接半径175mrffl的正多边形,2层以上楼面挑檐的内接圆半径的逐层递增5mm (3) 塔楼层数:模型必须具有不少于4个塔楼层,底板视为模型第一层塔楼板。除第一层以外,每层塔楼面范围须通过设置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 (4) 使用功能要求:塔楼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各层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在模型内部(即不含塔楼层外立面),要求在塔中心 设置上下相通的孔洞,孔洞截面为直径不小于70mn#接圆,上下相望。模型底层必须在一侧外立面底部正中保留一个不小于250m留80mm高 X宽)的空间以允许设置门洞。模型顶面应为平面,应满足安全放置顶面配重的要求。 2.2模型及附加配重安装要求 (1) 塔楼挑檐应为受力结构,每个屋檐下边缘的外挑端部能承受0.25kg的集中力。利用热熔 胶将附加配重固定在模型除底层以外的各个塔楼层的塔楼面结构上,可在塔楼层上设置固定配重块辅助装置,但 辅助装置和配重不能超出塔楼层范围且不能直接跟柱接触,塔楼层配重 块不能在塔中心上下相通的孔洞范围(图2)。 (2) 提供统一规格的屋顶和楼层配重块。配重分5个质量点,二层楼面和顶层屋顶必须设置为质量点。除顶层屋顶外的质量点要求:每个质量点需安置6块尺寸为80mm< 40mr^ 20mm 的配重块,重量约为3kg。塔楼顶层配重块的长、宽、高约分别为200mm200mr^ 20mm 重量约为6kg。 (3) 模型试验仅在单一水平向施加振动作用,模型的抗侧体系应在计算书中阐述清楚。试验时模型放置方向根据底板标识采用抛硬币方法确定。 2.3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 2.4完整的作品包括以下部分: (1) 结构设计计划书,包括荷载分析、结构选型、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 设计方案。结构图若干,包括主要构件、节点详图及材料表等。 (3) 结构模型(实物)。要求模型制作符合设计制作要求,并与设计书一致。如修改模型,要求同时修改计算书。

2.1 制作简单汽车模型 教学设计

北京昌平职业学校汽车系 制作简单汽车模型 教学设计 Beijing ChangPing V ocational School Automobiles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CPVS-AAM) 第 1 页 共 17 页 目 录 一、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汽车机械基础 教学时间 90课时 学习单元 制作简单汽车模型 教学时间 45课时 学习目标(细化) 1、学生通过与顾客沟通,掌握与顾客沟通的技巧; 2、学生根据顾客的描述,确认顾客委托任务; 3、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制定出制作简单汽车模型的工作计划; 4、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常用工具、量具的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维护保养知识; 5、能正确解释汽车常用金属材料牌号的意义,知道汽车常用材料机械性能和适宜采用的工艺方法;能解释汽车零件的材料性能、牌号及加工的方法。

北京昌平职业学校汽车系 制作简单汽车模型 教学设计 Beijing ChangPing V ocational School Automobiles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CPVS-AAM) 第 2 页 共 17 页 6、学生能够掌握识读汽车基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各种结构、工作示意图,对图的理解正确,并能说明结构、工作示意图所表达的意思。 7、学生能够掌握钳工基础知识,钳工工艺加工的编程;钳工工艺基础理论知识; 8、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改锥及各类扳手等常用通用工具; 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结果准确。 9、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安全和维护质量意识,并且认真履行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10、 学生对工作结果进行记录并对结果加以分析总结; 11、 学生要对实习设备工具、车辆、仪器、环境、人身安全认真负责; 12、 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13、 与顾客,上级和同事进行沟通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14、 提升环保和节约意识,对可重复利用材料合理使用; 15、 严格遵守用电安全、生产条例,规范操作 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导向 教学突破点 教学设备设施要求 情境模拟:机修工人从销售商处接受制作金属汽车模型的任务,加工后成品收购进行销售。 利用计算机设计零件图; 正确选择汽车模型部件金属材料; 零件加工尺寸、加工余量 金属零件钳工加工 简单金属汽车模型装配 汽车维修钳工基本工具: 划线:划针、划线盘、高度游标卡尺、划规、样冲。 锉刀、手锯、

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个人总结

结构创新设计课程总结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第八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个人总结 一、创新设计的目的 我们在大学中学了好多专业知识,但这些知识却一直停留在学习认识阶段,却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有些死板,所以老师提倡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提高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与团体合作的能力。 二、结构制作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最初设计 最初,给了设计要求后,我小组很快做出方案,但由于材料和我们想象中有所差别,后来就决定采用最简单的方案,示意图: 材料到位后,按材料尺寸重新设计: 1、底板(基础)设计 最初,我小组就柱子与底板的连接方式进行讨论,为使模型更加稳定,最后决定在底板上打孔,将柱子插入孔中,并用白乳胶粘结。 在设计柱子间距(也就是楼层面积)时,最初打算做22mm*220mm的,但后来因材料总长的原因,将楼层面积做成200mm*220mm,目的是增大其中较弱方向的惯性矩,以增强模型在那一方向的抗弯能力。示意图:

底板 2、柱子及柱填板设计 设计柱子高度时首先应考虑到楼层净高要求,还要注意将梁高考虑在内,开始时没有考虑梁高,层高做了符合要求但净高不符合,因此重新设计。从稳定角度考虑,在满足净高要求的基础上,柱子的高低越低对模型的稳定越有利,因此将柱子设计成1100mm高,同时考虑了插入底板和最上层深处的长度。 柱子和梁如果单单依靠白乳胶粘接的话会很脆弱,很容易拉裂,因此想在柱子之间加上两个木条,结果由于考虑总重没有再额外的加撑杆。 柱子用三层木板,总截面面积为20mm*9mm,示意图如下: 柱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