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下肢的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4.52 KB
- 文档页数:2
黄芪通脉汤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11-25T14:37:28.5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作者:李锡伟[导读] 探究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施行黄芪通脉汤的治疗效果。
李锡伟(云南昆钢医院康复医学科;云南安宁650302)【摘要】目的探究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施行黄芪通脉汤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之间,将这些患者分成34例和34例两组,一组进行西药治疗,命名为西药组,一组进行中药治疗,命名为中药组,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以统计学结果为判定标准,两组的对比结果为P<0.05,中药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且中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
结论: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施行黄芪通脉汤治疗,明显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黄芪通脉汤;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前言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血管性疾病[1],随着病情的发展,使得患者产生肢体坏死或者溃疡,具有较大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主要以周围血管闭塞、炎症、中小动脉、中小静脉以及下肢足部较为多见,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以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近人意,而随着中医学在临床上的推广,使得很多疾病均有了明显的临床改善,所以本文以中药汤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施行黄芪通脉汤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收治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之间,将这些患者分成34例和34例两组,一组命名为西药组,一组命名为中药组,西药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为21例和13例,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48岁,年龄区间(39.63±3.27)岁,中药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为18例和16例,最小年龄为29例,最大年龄为51岁,年龄区间(36.01±3.95)岁,选取的患者均符合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标准,且选取的患者对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均属于知情且自愿参加的情况,之后选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无差异性,可分组对比。
下肢脉管炎症状是什么?
大家肯定都对于下肢脉管炎不是很熟悉,到底这种疾病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可以伴随着我们的介绍,然后好好的了解一下,其实这种疾病是一种变态型的血管炎症,尤其是在下肢,由于发病的阶段不同,有3个发病期,慢慢的越来越严重,治疗也比较漫长,推荐中医疗法。
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
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并有静息痛。
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
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
疼痛剧烈难
忍,患者常抱膝而坐,痛不欲生。
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
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选用“阳和汤”加减:熟地20克鹿角胶9克干姜9克肉桂9克赤芍15克白芥子9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当归30克甘草6克加减:上肢,加桂枝9克。
下肢,加牛膝15克。
水煎服。
吸烟是导致人会患有下肢脉管炎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不管是要防治下肢脉管炎,还是在治疗阶段,患者一定要注意戒烟戒酒,改善血管的健康,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也是很好的,能够帮助人体增强体质,还能够加强血液的循环。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中药学研究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BCAA)是一种以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
改变为血管壁的坏死、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BCAA患者常表现为下肢肌肉疼痛、跛行和潮红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西药对BCAA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找适合的中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四妙勇安汤作为中药治疗BCAA的方案,通过临床观察和药理学研究探讨其治疗效果和可能机制。
四妙勇安汤由当归、红花、白芷、川芎、黄芪、熟地黄、黄柏、黄
连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的作用。
在临床观察中,本研究招募了100例B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口服四妙勇安汤,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踝
臂指数、炎症指标等指标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踝臂
指数增加明显,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下降明显。
药理学研究发现,四妙勇安汤中的活血祛瘀草药可以改善BCAA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灌注量。
清热解毒草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病变部位的纤维组
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
调和气血草药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四妙勇安汤的有效成分、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适应症范围。
还可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试验,以
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药进行对照比较,为BCAA的中药治疗提供更多的证据。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中药学研究四妙勇安汤是一种中药方剂,起源于中国古代医药文献《伤寒杂病论》中,被认为对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s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Buerger's病是一种以血管闭塞和血管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侵犯下肢的小动脉、小静脉和神经,产生严重的缺血和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药发挥了在这一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本文将对四妙勇安汤治疗Buerger's病的临床中药学研究进行分析。
我们来介绍一下四妙勇安汤的组成。
四妙勇安汤由四味中药组成,分别是黄芩、川芎、当归和乌药。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炎症症状;川芎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可以增强血管的微循环;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血管闭塞和缺血症状;乌药具有祛风化痰、定病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四味中药合用,可以协同作用,共同治疗Buerger's病,达到改善症状、促进康复的效果。
四妙勇安汤治疗Buerger's病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四味中药可以活血化淤、舒络通络,在改善血管闭塞和缺血的还可以缓解血管炎症症状。
四味中药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凝血作用,可以减轻血管炎症,并避免出现严重的血栓形成。
四味中药还可以调理气血、活化组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和代谢功能,减少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的机会。
四味中药还具有一定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在临床实践中,四妙勇安汤治疗Buerger's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研究表明,四妙勇安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轻疼痛感,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妙勇安汤还对Buerger's病的病程和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截肢和残疾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四妙勇安汤在传统中药治疗Buerger's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黄芪通脉汤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分析黄芪通脉汤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
方法:76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8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各指标。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显效率、症状改善指标均优于西医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黄芪通脉汤辅助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低,值得选择。
【关键词】黄芪通脉汤;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目前,临床上关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血管腔内介入、静脉动脉化、取栓等治疗措施。
我院近年来基于中医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优势,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通脉汤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研究资料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6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自2012年4月~2015年2月,男性47例,女性29例;病程3个月~4.5年,平均(1.6±0.82)年;年龄26~49岁,平均(34±7.81)岁;左下肢病变31例,右下肢病变40例,双下肢病变5例;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间歇性跛行、患肢麻木、怕冷等,有37例患肢(39条)肢端并发坏疽或溃疡,4例患肢(4条)胫前肌坏死并感染。
7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选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8例,西医组行常规西医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行常规西医联合黄芪通脉汤治疗,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行彩色Doppler超声、CTA、DSA、MRA等检查技术明确诊断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排除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大动脉炎、动脉栓塞、脏器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中医证侯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有关“血瘀证”的诊断标准,主症:刺痛,痛有定处,脉络有瘀点,皮下有瘀斑,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舌脉粗张,脉涩,脉弦迟、沉弦或无脉;次症:肢体麻木,肌肤甲错,跛行,局部有麻木。
脉管炎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常常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高发人群: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病因:尚未十分明暸,下列因素与本病有密切关系: 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 寒冷、潮湿可引起血管舒张失调。 感染可致血管炎性增生。 性激素、前列腺素缺乏,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而使血栓形成。 创伤直接损伤血管而发病。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而致病。 )高血脂,高血粘也是成因之一。 化学药品刺激。 疾病因素,糖尿病人的血液粘稠度升高,血管内易形成斑块,形成血栓。 (家族遗传。 主要症状:间歇性跛行,患肢酸、胀、麻、木、发凉、静息痛、足趾或连同足部出现坏疽、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中、小动脉(最常见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常为淡紫、青紫,可有瘀点或瘀斑,舌苔白润。脉象多见弦紧或沉涩。 临床上将脉管炎的发展过程分三期: 初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 中期(营养障碍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 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脉管炎的症状: 脉管炎的早期症状有: 麻、凉、痛; 容易疲劳、小腿酸胀; 脉搏减弱、逐渐消失。 中期症状有: )活动中小腿出现疼痛; )肌肉抽搐、尤其夜间明显; 间歇性跛行。 晚期症状有: )持续剧烈疼痛; 皮肤暗红、黑褐色,发生溃疡; (脚、脚趾变黑、坏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时,除外其他动脉阻塞性疾病是诊断的关键。
大多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绝大多数为青壮年男性,50岁以前发病,且有吸烟史;肢体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且辅助检查支持下肢缺血的诊断,肢体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的病史或临床表现;初发时多为单侧下肢,以后累及其他肢体;除吸烟外,一般没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本病亦多发于下肢,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但本病患者年龄多大于50岁,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变部位大多为大、中型动脉,很少侵犯上肢动脉,CTA显示动脉有不规则的钙化影,无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表现。
2.雷诺综合征为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发作性痉挛,本病有以下特点:大多为青年女性;发病部位多为手指,且常为对称性发病;患肢动脉摶动正常,既便病程较长,指(趾)端也很少发生坏疽;一般受冷或情绪激动后发作。
3.多发性大动脉炎见于青年女性,变常累及多处大动脉,活动期常有低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主要分支开口狭窄或阻塞。
【治疗原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原则为综合治疗,目标为改善肢体供血,减轻或消除疼痛,延迟或者避免截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非手术疗法(1)戒烟,防止受凉、受潮和外伤,戒烟能够明显降低本病截肢的风险。
(2)运动疗法患肢作Buerger运动,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3)药物治疗可通过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扩张血管改善血流,抗血小板药、抗凝药来抑制血栓形成,用激素来控制血管炎症反应,延缓血管病变的进展,但是它们的疗效尚未得到广泛的确认。
(4)高压氧治疗以及肢体负压疗法可改善肢体血供。
2.外科手术/腔内血管成形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动脉重建手术,但由于本病主要累及中、小动脉远端,动脉重建手术往往缺乏合适的远端流出道。
因此无论是血管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疗效均不佳。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0例标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四妙勇安汤;疗效笔者2005年2月~2009年8月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1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15岁;有吸烟史21例;有寒冻史7例;有外伤史2例;30例患者均发生于双下肢,尤其以右下肢发病最多。
1.2诊断依据患肢皮肤颜色苍白或紫红,暗红,青紫,麻木,酸、凉、胀、痛,甚至剧烈疼痛以夜间尤甚。
1.3辨证分型(1)虚寒型15例:患肢皮肤苍白,触之冰凉,喜暖畏寒,舌质淡,苔白薄边有齿痕,面色淡自无华,脉沉迟。
(2)血瘀型12例:患肢皮肤青紫,足趾端或足掌有瘀血斑点,舌质紫暗,有瘀斑,苔黄白薄,脉沉细涩。
(3)阴虚毒热型2例:患肢干枯焦黑或湿性坏死分泌物较多,甚至脓水淋漓,面色苍黑,晦暗,枯瘦,神情憔悴,痛苦面容,舌苔黄厚,脉洪大而虚。
(4)气血双亏型1例:伤口久不愈合或消瘦,四肢乏力、心悸、气短,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2治疗方法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或活血散瘀,通络止痛或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或益气养血,调和营卫。
基本方:当归50g,生地30g,牛膝15g,连翘30g,紫花地丁50g,银花50g,丹参30g,玄参3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50mL,每日1剂,15d为l疗程。
加减:虚寒型加鹿角50g,官桂30g,附片(开水先煎2h)50g,血瘀型加三棱25g,莪术25g;阴虚毒热型加黄芪25g,野菊花50g,蒲公英50g;气血双亏型加党参25g,黄芪50g,白术50g,白芍30g,熟地30g。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治愈:疼痛消失,其它症状缓解;好转:疼痛明显减少,其它症状改善;无效;疼痛及其它症状均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治愈17例:占57%;好转12例:占40%;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脉管炎下肢的治疗方法
导语:
通常来说脉管炎的发生都是从下肢开始的,并且这种疾病都是
男性朋友们比较多见的,而且发生以后就会非常严重的去伤害到患者
们的身体健康,最
通常来说脉管炎的发生都是从下肢开始的,并且这种疾病都是男性
朋友们比较多见的,而且发生以后就会非常严重的去伤害到患者们的
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在这种脉管炎疾病的分类是比较多的,根据
每个人的症状不同是有不同的分类的,一般来说发生这种疾病以后自
己身体上面的颜色就会变成苍白色的,或者是有一些紫红色的,当抬
起来的时候就会更加明显。
1.阴寒型:此型多属早期或恢复阶段。是寒邪过盛、寒凝血瘀,经
络阻塞而出现的阴寒阻塞征象。患肢喜暖怕冷,麻木疼痛,出现"早冻
足",遇冷上症则甚,得暖则缓。局部皮肤苍白、潮红、紫红色、触之
冰凉,属早期者无溃疡或坏疽;属晚期恢复阶段创口愈合,而寒凝征象
仍存。舌质淡、苔薄白,时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选用"阳和汤"加减:
熟地20克 鹿角胶9克 干姜9克 肉桂9克 赤芍15克 白芥子9克
红花10克 丹参30克 当归30克 甘草6克
加减:上肢,加桂枝9克。下肢,加牛膝15克。水煎服
寒重,加熟附子9克,制川乌9克
气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或人参5克)
2.气滞血瘀型:此型多属第二期或恢复阶段的患者。主要是气滞血
瘀症状,一般无炎症表现,患肢营养障碍,足部紫红、暗红或表紫色,
活动后或小腿下垂时,则颜色变深加重,足趾端或足底有瘀血斑点,
患肢持续性胀痛,活动时症状加剧,相应部位脉搏消失或明显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