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放血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2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目的探究蒙医放血治疗方法应用于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
实验组患者进行蒙医放血治疗,参照组进行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蒙医放血疗法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高血压;蒙医放血;疗效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加,此类疾病大多都属于心血管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引发很多病症[1]。
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40例。
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4.5±6.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3.2)年。
参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3.2±4.4)岁;患者的病程2~6年,平均病程(3.8±2.3)年。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参照组采用厄贝沙坦对参照组40例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为:起始剂量为0.15 g,1次/d,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将用药剂量调整为0.3 g,1次/d。
1.2.2 实验组40例患者在服用厄贝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加行蒙医放血疗效治疗,在进行放血治疗前一周内予以患者服用三子汤,放血治疗的具体方法为: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坐在椅子上,然后让患者双目紧闭,医护人员用绷带将患者的的颈部动脉固定住,可以多缠绕几层绷带,绷好后让绷带的两头向下并由医护人员紧紧拉住不能放松,然后慢慢的拧卷。
蒙医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蒙医放血疗法的效果。
方法:从展开前瞻性分析,整体纳入80例患者,且需满足2019年3月-2020年7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40例给予厄贝沙坦干预,将其作为对照组。
剩余40例联合蒙医放血疗法干预,将其作为实验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干预后,分别对比患者的相关指标,指标内容包括疗效、血压、并发症发生几率。
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蒙医放血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蒙医;放血疗法;高血压;临床疗效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危险性心血管疾病共存,也是诱使病患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疾病主张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展开有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而且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而目前,首要方法便是采用药物治疗,让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但单一的药物控制病情不佳,会遵循当下最适合的医疗建议对患者开展联合治疗[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探究,所纳入患者为8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所接诊病例,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40例,予以常规厄贝沙坦治疗,将该组命名为对照组;余下40例患者则需要在对照组治疗的层面上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将该组命名为实验组。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13例,年龄在56—79岁间,均值为(64.29±1.38);病程在1-11年之间,均值为(3.65±1.84)年。
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17例,年龄在57—76岁间,均值为(63.71±1.75);病程在2-12年之间,均值为(3.75±1.66)年。
上述各相关数据对比结果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分别予以不同疗法,具体如下: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治疗,单次服用50mg,每日服用三次。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60例体会目的:探讨蒙医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蒙医放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蒙医放血疗法对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标签:蒙医学;高血压;放血疗法高血压是现代医学术语,在历代蒙医学文献中无该病名的明确记载。
历代蒙医学者们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归属于蒙医学“黑脉病”的范畴[1],根据蒙医经典著作《蒙医金匮》中的记载:“黑脉者,齐素之处也,希拉赖齐素以存,是故黑脉病当属热症” [2],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也提到“其发病多由齐素、希拉偏盛,以热势灼伤黑脉壁,或巴达干粘液增多,滞留于黑脉,导致赫依、齐素运行不畅,局部失养所致[3]。
从在蒙医经典著作中所论述的“黑脉病”与西医高血压病系同一范畴,其病因较多且复杂。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来我院就医的门诊患者60例(实际观察66例,其中对照组4例,观察组2例患者自行中止了本次观察)高血压患者,观察的60例患者中,对照组,男18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53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5年;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57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6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本组病例诊断标准参照高血压病《内科学》[4]循环系统疾病的临界高血压、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临界高血压数值为收缩压18.6KPa(l40mmHg)—21.3Kpa(160mmHg),舒张压12.OKpa(90mmHg)—12.7Kpa(95mmHg)。
民族医学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特色疗法在人类医学的广袤领域中,民族医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它承载着各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特色疗法。
民族医学的范畴十分广泛,包括蒙医、藏医、苗医、傣医等等。
这些医学体系都有着各自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手段。
蒙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而闻名。
蒙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治疗疑难杂症时,蒙医常采用放血疗法。
这种疗法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穴位的精准把握。
通过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蒙医的药浴疗法也备受关注。
将多种草药熬制成汤汁,患者浸泡其中,借助药力和水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驱除体内的病邪。
藏医,则有着神秘而独特的魅力。
藏医的“三因学说”是其理论核心,认为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的平衡失调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藏医擅长运用藏药浴。
藏药浴所选用的药材大多来自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药性。
患者在药浴过程中,身体能够充分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从而改善病情。
另外,藏医的火灸疗法也颇具特色。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绒或其他药物,以温热刺激来调节经络气血,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苗医,作为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自己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苗医强调“两纲五经”的理论,注重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疑难杂症时,苗医常运用草药外敷。
他们善于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草药,将其捣碎敷在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作用,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此外,苗医的针挑疗法也不容小觑。
用特制的针具在特定部位挑刺,放出少量血液或组织液,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于一些疼痛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有着较好的疗效。
傣医,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傣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风、火、水、土四种元素,它们的平衡与否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蒙医常用放血脉穴及其主治一,头部脉穴【额脉】前额发际正中线直下一寸处。
主治:春秋两季,胆元病头痛、额顶痛,日晒、火烤、过劳、饮酒等头痛加重者。
现多用于神经血管性头痛。
【金柱、银柱】瞳孔直上,发际下0.5寸,右为金柱、左为银柱。
主治:正、偏头痛,尤其对血、胆病引发的头脑胀痛、目赤肿痛、眼角糜烂等有效。
现多用于眼压增高,眼底出血等。
【枕脉】枕后发际正中线直上一寸,旁开一寸处,左右两穴。
主治:颈项强痛,瘟热犯脑,血、胆病头痛,头晕,视力减退等。
现多用于高血压头痛。
【金津、玉液】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主治:舌强失语,口干消渴,舌肿或缩,心热疾病。
现多用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失语症。
【齿脉】在下额角斜前上方一寸处。
主治:牙龈肿痛,面肿痄腮,口眼歪斜等。
二,上肢脉穴【脏腑总脉】肘窝正中偏外静脉上点。
主治:五脏六腑热病。
心肺、胁肋刺痛,肝胃、肠腹郁热,胸闷气喘等。
【臂脉】肱骨內上髁直上三寸处。
主治:肺热胸痛,咳嗽气喘,瘀血肿痛等。
【肝脉】肘尖直下三寸处。
主治:肝脾、胁肋刺痛,瘀血痞块,血毒目赤,血热昏迷,肝脾肿大,胃肠热痢,颈项强痛等。
【心肺会脉】腕部尺骨茎突外侧静脉上点。
主治:心肺血热病。
【手背六细脉】手背,指掌关节上一寸处。
食指与中指间,右手为肺、大肠脉;左手为心、小肠脉。
中指与无名指间,右手为肝胆脉;左手为脾胃脉。
无名指与小指间,右手为右肾、膀胱脉;左手为左肾、命宫脉。
主治:对应脏腑的血、胆性热病。
三,下肢脉穴【腿大脉】大腿内侧,膝关节上三寸处。
主治:肠腹外伤、震荡,下肢沉重,睾丸肿痛,痔疮,子宫疾患等。
【腘脉】腘窝正中直下三寸处。
主治:颈项痛,腰脊痛,下肢痛,子宫出血等。
【腱端脉】足跟骨向上三寸,跟腱内侧。
主治:肾震荡,腰扭伤,下肢不利,肌肉肿痛,子宫出血,尿血等。
【大肠脉】足内踝前上方约一寸处。
主治:胃肠痉挛,二便不通,子宫出血等。
【痹脉】足拇趾与二趾间缝上一寸处。
主治:下肢热病,风湿痹痛等。
蒙医放血疗法蒙医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在人体的表面的一定部位和穴位,用特制的器械,将浅部脉道(静脉)切开或穿破,放出病血(恶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放血疗法。
本疗法在蒙医外治法范围内属于峻疗之一种疗法,它对各种由血引起的病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它以蒙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放出恶血,开启与畅通脉胳,促气血运行,清血热,调体素,以提高抗病祛邪之能力。
放血疗法,并不是仅仅放出血了事,而有严格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术前所作的准备、穴位的选定、具体操作、可能发生的问题等,都有系统详尽的规定。
可以说,本疗法是独具特点的较为完整的疗法。
本疗法不但能治病,且对某些病还能起预防作用。
如某些病由于没有及时放血,其余邪或恶血会引起痈疽、痞块等严重病症,或转移至任一脏腑或脉道引起化脓,侵蚀该部位。
如能及时有效的放血则完全可以制止以上病症的发生。
放血疗法之具体作用是排出脉道之病邪和恶血、镇痛、止痛、消肿、根除脓液和黄水,治疮疡,促生肌,减肥,并使瘦弱者健壮,特别是对排出恶血和毒邪有奇效。
放血疗法之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多适用于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疾病。
如伤热扩散、骚热、疫热、痈疽、疖肿、疮疡、痛风、索日亚(包括结核)、丹毒、黄水病、麻风等热症。
巴达干与赫依引起的疾病虽系寒症,但若与血和希拉合并时,亦可采用放血疗法。
禁忌症:凡属正精耗竭,体质虚弱,孕妇、产后、浮肿、大痨痼疾、胃火衰败等寒性疾病。
总之,由巴达干、赫依引起的疾病。
儿童和老年人,用泻下法、催吐法、鼻药及灌肠法施治之后,亦禁用放血疗法。
还有,易于出血者和低血压者,不能施以放血疗法。
此外,对血、希拉热邪引起的疾病,虽然大多可以用放血疗法施治,但如下七种热性病,其临床表现虽为热象,但亦不可过早地采用本疗法。
1.如对未成熟之热性病,过早放血则易使其混浊而紊乱;2.对疫热过早放血则易使热邪内陷脏器;3.对骚热在病血与正血尚未分离之前放血则易使正血过失,导致赫依增盛,煽散热邪,病血滞留于体内,余热未尽而易于反复;4.对空虚热采用放血疗法则促使赫依窜行而引起疼痛或刺痛;5.对粘热施以放血疗法则易使滞留于体内的病血散布于命脉;6.对毒热症施行放血则易使热邪扩散于全身或滞留于体内不除;7.对体弱病人使用放血疗法则有危及生命之虞。
蒙医“放血疗法”在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环节即为降血脂,血压以及促进血液循环,通过急性放学疗法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通过选取40例患者,其中包括远期准备,通过在术前三天进行三子汤的服用,每日三次,一次5克,近期准备通过选用三棱针,并进行穴位选取。
结果放血疗法作为当前降低血脂和血容量的有效方式,通过血液的即时存储能够有效补充血液循环,同时经观察后患者头痛情况明显消失,同时产生舒适感。
结论通过进行放血疗法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其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放血疗法;心脑血管;预防;作用;传统疗法引言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高血压的特征是动脉压升高,同时伴有心、肾等脏器异常,其早期临床症状为血压升高、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后期多出现肾功能不全、急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本研究采用蒙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选取40例患者,其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5:15,年龄最低为30岁,其中最高不超过70岁,选取患者年龄平均值为63.4岁。
其中患者血压最高值在240/120mmhg,最低值为150/105mmhg,职业包括工人、干部、农民以及游牧民。
1.2研究方法治疗组按蒙医辨证论治,放血前给予蒙药希日汤3g,2次/d口服3d,使病血和津血充分分离后实施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1次/2wk。
轻度头痛病人:治疗放血1次,中度头痛病人:放血1~2次,重度头痛病人放血2次。
观察4wk,主要从证状,脑彩超、血脂进行疗效评价,将治疗前后情况作对比研究。
1.2.1治疗组(1)蒙医放血疗法是在人体浅静脉的指定部位用民族特制的放血器进行放血,从而引出病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
(2)放血前准备:口服蒙药希日汤3g/次,2次/d,服用3d,术前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病人切勿紧张。
(3)放血穴位:主要采用额部诸来脉和头额部的金柱脉或银柱脉(诸来脉:前正中心上,前发际直下0.3寸处,右眼瞳孔直上,发际下0.5寸处是金柱脉,左眼瞳孔直上,发际下0.5寸处是银柱脉)。
蒙医放血疗法概念
蒙医放血疗法是蒙医传统疗法中极具特色的治疗技术,也被称为静脉特定穴位采血疗法。
它是以蒙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在人体浅部脉道的指定部位使用特制的器械进行放血,以引出病血(恶血),疏通脉道,改善气血运行,降低血热,调理体素,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主要适用于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疾病,如血热型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颈肩腰腿痛、痛风等。
然而,对于正精耗竭、体质虚弱、孕妇、产后、浮肿、大痨痼疾、胃火衰败等寒性疾病,以及易于出血者和低血压者,不能施以放血疗法。
蒙医放血疗法有多种形式,其中微循环放血是在拔罐后,用三棱针或其它针刺破局部的恶血,达到治疗目的。
而病变周围的静脉放血则是直接找到病变部位的静脉,用蒙医的放血刀将静脉弹破,放出恶血。
在实施蒙医放血疗法前,需要先进行相关检查,并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放血治疗。
同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脉诊和服用蒙药,以调整身体状态。
在放血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暖,避免患者过度紧张或晕厥。
总的来说,蒙医放血疗法是一种具有特色的传统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其操作方式和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操作。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蒙医放血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采取刺破额脉放出病血。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
结论:蒙医放血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良效。
【关键词】蒙医放血疗法;血管性头痛;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354-02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
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
研究表明成年人患病率为7.7%~18.7%。
发作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精神因素及体内激素变化等。
其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临床医学药物治疗以镇痛和镇静为主,但其很少受到满意效果。
现代医学的血管性头痛病属于蒙医学《头痛病》。
是以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疼痛为主的病症。
发病原因多由气血相搏,希拉增多造成的。
经过几年的治疗经验,用蒙医放血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蒙医放血疗法具有疗效快,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供选择了30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
年龄在18~40岁,病程半年至10年不等。
病情轻者一年发作数次,重者几十次。
脑力劳动者居多。
1.2 病例选择主要临床表现为头跳痛而灼热感,或伴有目赤脸红。
脉象粗而满,舌质红、苔少,尿赤黄等,望、问、切检查均符合蒙医《头痛病》的诊断标准。
并全部病例经脑血流图或多普勒血流仪诊断有脑血流量改变,并经头部CT、脑电图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病例。
2.诊断标准临床医学:国际头痛协会1988年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蒙医学:乌兰主编《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头痛病》的诊断标准。
3.治疗方法选用外治法:取额脉放出病血。
治疗过程中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休息,禁忌辛辣食物。
4.疗效标准以乌兰主编《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头痛病》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