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天然药物)的研发

中药(天然药物)的研发

中药(天然药物)的研发
中药(天然药物)的研发

中药(天然药物)的研发

S1015030白石琦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新药研发的策略。

方法分析我国中药新药研发的概况、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结果与结论从建立机制和开发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中药新药的研

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中药研发复方前景问题

中药是中华民族对天然药物及其人工替代品的独特使用形式,数千年来,中药的运用经历了从单味药到复方的演变,其独特之处在于有中医理论的指导。近几年来,制药企业已经从开发专门针对引起某种疾病的单个分子的“重磅炸弹”药物,转向开发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复方药物。虽然有人仍在致力于研究将传统的药物进行组合,但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带着更美好的期许转向研究中药。

现代中药的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中医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现代化,药材资源标准化,生产工艺质控化,疗效评价科学化和评审标准合理化。在诸多因素方面,关键是思路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学风。要认识到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反对不可知论;科学是与日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反对停止的观点。科学是对真理的认识,只有不断实践、认识,才能接近真理。科学是不怕辩论的,只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科学实验出发,从临床疗效出发,一定会使人信服,取得统一认识的。(1-2)

1 中药及天然药物研发现状

1.1我国在中药及天然药物研发中的资源优势全世界已知的药用植物约20000种,据普查我国现有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12807种,其中植物药ll146种。动物药l581种,矿物药80种。据统计,现在已上市的临床用药中约一半来自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以中医药理论为导向。采用现代研究手段,对天然药物进行系统、深入的药化和药理研究(3)。寻找新的药用分子或从中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是我国新药研发的一个独特优势。

1.2 我国新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抗真菌天然药物、抗病毒天然药物、神经系统天然药物、心血管疾病天然药物及抗癌天然药物等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发的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相关技术已获得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将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制剂。国内许多中药企业加强中药研发:白云山中药厂投入6000万元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中药消炎实验室”。三九企业集团规划投资总额超过7.2亿元,建立三九现代中医中药产业化研究开发基地项目。同仁堂斥资2亿元开发中药,并挑选一些优势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寻找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予以收购,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投资国际市场(4)。

1.3绝大多数中药新药是复方制剂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但有关中药发明专利年申请始终在1

700件左右。统计资料显示,近1O年我国中医药的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申请比例过小,中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运用专利制度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一方面我国中药信息加工水平低,中医过去缺少方便可用的权威数据库。企业缺乏信息知识,中药新药的研发有90%是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是中药发明点多在复方制剂上,而涉及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纯化工艺方面的申请相对较少,尤其是将有效成分提取为一个纯化合物并申请新的药理用途方面的专利更是很少。因为用提取分离和鉴定出的活性化合物来申请专利,不仅具有更广泛的保护作用,而且有利于中药走向世界(5-6)。

2 中药及天然药物研发的思路

中药的优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几千年来行之有效的复方l临床配伍经验、数量众多临床直接证实有效的中药复方处方及广大人民对中医的认可和中药的使用传统。我们不仅要借鉴国外开发天然药物的思路及步骤进行开发。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有一定基础的中药复方进行科学的前瞻性研究。

从天然产物,尤其是药用植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是新药研制的传统方式和创新药物的关键,但人们往往将有效成分、先导化合物和目标分子等同起来。以天然原型成分作为新药研制的目标,既难以提高新药研究的水平,又限制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因此,必须重视天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如昆明植物所以发现的天然促智活性成分黄皮酰胺化合物为先导,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吡咯烷酬类化合物,通过活性筛选成功地发现了比先导化合物活性更强的目标分子。针对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物的研发,从醉鱼草等中药中分离得到80多个化合物,其中有23个为新化合物。用动物体内试验确定了活性部位,体外通过神经细胞保护试验确定了活性成分。

通过基因工程设计的组合生物合成也是天然产物重要来源之一。利用组合生物合成实现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合成非天然的“天然产物”化学库,尤其在天然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将大有作为。昆明植物所应用长春花悬浮培养细胞、桔梗悬浮培养细胞以及微生物培养体系对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酮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共获得21个生物转化产物,其中l3个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显示有些生物转化产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应用微生物和植物毛状根培养体系对青蒿素进行了生物转化,结果获得l0个转化产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对脂蟾毒配基和华蟾毒精的生物转化结果共获得26个转化产物,其中新化合物l5个,应用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了这些转化产物的构效关系。对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的转化研究共获得22个转化产物,其中新化合物8个,研究了它们的转化动态和最佳底物加入时间和浓度以及不同结构底物对转化酶的影响(7-10)。

3 复方制剂的研发

3.1 复方中药的现状

中成药源于中医药复方,传统中医《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丹、酒等剂型,但其始为单味药,而后为中药复方汤剂,之后又有了为治疗缓急、方便使用的中成药制剂。唐宋历代医家早已重视中成药的备用、急用、缓用等经验,中成药源于历代中药汤剂自不必多说。随着临床需求,现代工艺的进步以及西药

剂型的引进,中成药不仅有传统的以生药为主的丸、散、膏、丹剂型,而且发展了不少新剂型,如浓缩丸、片剂、胶囊剂、滴丸、颗粒冲剂、糖浆剂、外用搽剂、膏剂、合剂、栓剂、气雾剂、注射剂等等,制剂、工艺、质控等方面倍受重视(11-12)。

3.2 中药研发要注重继承与创新

新药中药复方的研发不仅运用了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且也应当与时俱进。中药复方可以面对医疗各种情况,探求理论支撑,同时也要看到疾病谱的变化。如对咳嗽的治疗,过去教科书中谈外感咳嗽只有“风寒、风热、风燥”的区别,但近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对咳嗽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我们通过临床对“咳嗽”的不同观察,风咳可以在以咳嗽为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中表现突出,看到“风邪犯肺,气道挛急”的咳嗽,中成药中并无此类治疗药,因而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成功,可以认为是一种继承中的创新。

研发中成药首先要了解药政法、审评办法及相关文件,了解新药开发程序及相关资料的要求,以及对中成药安全性、有效性的要求,同时进行临床前药学方面的研究及I、Ⅱ、Ⅲ期临床试验;在选题时要查阅相关中医、西医信息,了解研发新药的必要性、先进性。研发立项时要有认真检索,或查新以引导新药开发具有临床需求意义,而不是重复他人的品种,坚持自主研发,关注中西医的临床需求,探讨中、西医并寻求补充其治疗用药中的缺如(13-14)。

3.3麝香保心丸的研发

麝香保心丸的前身苏合香丸为例,虽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但对其组分逐一进行分析和动物试验发现,其中的朱砂即硫化汞,会造成人体重金属蓄积;另一成分青木香中的马兜铃酸则具有肾脏毒性,遂在麝香保心丸的组方中去除了这两种有毒且临床作用不明显的成分;组方中的冰片由于明显的胃肠刺激作用,在麝香保心丸的组方中也降低到了不影响整体疗效的最低程度。现在所确定的麝香保心丸组方,不但遵循了苏合香丸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同时去处了其中的有毒成分,在制剂上也得益于现代的提取方法,制成仅2.8mm的微粒丸。

麝香保心丸在治疗中发挥的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心梗面积、预防心室重构等作用,近年的研究又发现具有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麝香保心丸通过科学的研究手段发现的临床作用,解释了其临床治疗作用的机理,也是为越来越多的西医所能接受的原因(16)。

3.4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

苏黄止咳胶囊系由疏风药苏叶、蝉蜕、牛蒡子、炙麻黄等及舒缓气道的地龙、五味子等药,还有宣肺止咳之紫菀、炙杷叶,及降气之苏子、杏仁等组成,具有“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止咳利咽”之功效,可谓多年临床所得且经临床科研再验证之后,其疗效肯定,开发前景好,从而2008年被药监局正式批准上市,上市前后曾多次讲过经验,且被人们认可。

苏黄止咳胶囊特点在于是针对了临床咳嗽中的表现,主要有干咳少痰,咽痒,痒即咳或见鼻痒,咳则见顿咳、阵咳、反复性咳嗽,或有如刺激性咳嗽,有

(医疗药品)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

中药与天然药物 第一节中药与中药学 一.药物的分类 1.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化学合成药物(西药) 合成药:阿司匹林,奥美拉唑 半合成药:蒿甲醚,头孢氨苄 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 直接提取:麻黄素,紫杉醇 (2).生物制品:干扰素,球蛋白 (3).天然药物:各种银杏制剂,人参皂苷制剂 (4).草药(民间使用的药物):黄花蒿(青蒿) 2.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中药: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2).草药:黄芩茎叶(清热解毒) 3.民族药:藏药,蒙药 二、中药的起源及资源 《诗经》中载药50余种;公元前770~220年,《山海经》载药139种;公元前221~公元265《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公元659年《唐本草》收药844种;宋代,《证类本草》收药1445种;1596年,明代《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1765年,清代《本草纲目

拾遗》记载药物2913种;1977年编成《中药大辞典》收药5767种;《新华本草纲要》6000种;《中国中药资源》载录12727种. 三、中药学的研究范围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1.中药的药性 药物的性味和功能称药性。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 2.中药的四气(四性) 中医将病分为热性病和寒性病,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作用将中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如,石膏、黄连、栀子等治疗热性病具有寒凉性质、附子、干姜等治疗寒性病,具有温热性质。 寒性、凉性中药具有清热泻火作用、温性、热性中药具有温里散寒作用。 寒凉药物属阴,温热药物属阳。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如果不了解药性,治疗热性病用热药,治疗寒性病用寒药,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 3.中药的五味 辛、甘、酸、苦、咸称中药的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味是表示中药作用的标志。辛:发散、行气、行血。如麻黄、桂枝治风寒表证,木香、红花行气行血 甘:补益、和中。如人参、黄芪补益元气,甘草、大枣调和脾胃、调和药性 酸:收敛、固涩。如五味子、山茱萸敛汗涩精,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燥湿、泻降。如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大黄泻下 咸:软坚、泻下。如海藻、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中药的气和味要综合应用,气味相同作用类似,气味不同则作用不同,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

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研究综述的格式和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 指导原则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目录

一、概述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1.研发背景 2.主要药效学试验 3.一般药理学试验 4.急性毒性试验 5.长期毒性试验 6.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依赖性试验 7.致突变试验 8.生殖毒性试验 9.致癌试验 10.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 (二)分析与评价 1.有效性分析及评价 2.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3.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及评价 4.药理毒理综合分析及评价 5.药理毒理与其它专业间的相关性分析 三、参考文献 四、著者 一、概述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简称指导原则),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

要求,结合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本指导原则旨在规范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格式和内容,引导和提高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新药研发过程及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 本指导原则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不同类别及药理毒理申报资料的要求,对申报临床的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统一进行规范。撰写时可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一中申报项目的不同要求撰写相应的内容。 本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研究结果的综述以及分析与评价两大部分。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建议按以下内容进行全面、简要的描述,建议对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结果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不宜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罗列,不必列出具体试验数据等。 1.研发背景 简要说明文献情况。如果有临床应用史,需描述有无不良反应报道及相关的研究进展情况。 简要说明前期是否进行过基础研究或筛选研究(主要指药效学筛选研究,如配伍或配比筛选等)。若有相关研究,简述主要研究结果。 简要说明是否有相关研究成果(奖项、论文、专利等)。 2.主要药效学试验 2.1.试验方法和结果总结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4: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 4.1 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分类 l、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4.2 中药,天然药物的申报资料表及说明 (一)中药、天然药物申报资料项目表

(二)说明 l、“十”指必须报送的资料; 2、“—”指可以免报的资料; 3、“±”指可以用文献综述代替试验研究的资料; 4、“▲”具有法定标准的中药材、天然药物可以不提供,否则必须提供资料; 5、“*”按照申报资料项目说明和申报资料具体要求。 4.3 中药,天然药物临床研究前需要申报的资料 (一)综述资料(1~6号) 资料1、药品名称。 ?中文名 ?汉语拼音 ?英文名及命名依据(有效成分或者进口天然药物) 资料2、证明性文件。 ?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申请新药生产时应当提供样品制备车间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申请的药物或者使用的处方、工艺、用途等在中国的专利及其权

属状态的说明,以及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研制立项批复文件复印件;?申请新药生产时应当提供《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复印件: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或《进口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复印件。 ?其他证明文件: 如为进口申请,还应提供: ①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药品上市销售及该药品生产企业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公证文书:出口国物种主管当局同意出口的证明; ②由境外制药厂商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供《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由境外制药厂商委托中国代理机构代理申报的,应当提供委托文书、公证文书以及中国代理机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③安全性试验资料应当提供相应的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证明文件;临床试验用样品应当提供相应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明文件。 资料3、立题目的与依据。 ?中药材、天然药物应当提供有关古、现代文献资料综述。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应当提供处方来源和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的综述,以及对该品种创新性、可行性等的分析,包括和已有国家标准的同类品种的比较。

中药六类分类

仔细分析中药六类分类,越看越糊涂,请高手指点。 1、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分类应该属于哪类? 2、天然药物复方中,其中一种为有效成分90%以上、另一种为有效部位50%以上按照注册分类应该属于哪类? 3、天然药物复方,两位药材分别其他的各自的有效部位,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方,又应该属于哪类? 附: 一、注册分类及说明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己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己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己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二)说明 注册分类1~8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9的品种为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其单一成份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是指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药材规范(统称“法定标准”)收载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是指替代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处方中的毒性药材或处于濒危状态药材的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物质。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具有法定标准药材的原动、植物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份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有效部位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包括: 6.1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 6.2 现代中药复方制剂: 6.3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6.4 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应在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以传统工艺制成,处方中药材必须具有法定标准。 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应在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可以采用非传统工艺制成。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应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其适应症用现代医学术语表述。 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包括中药和化学药品,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三者组成的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己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包括:不同给药途径之间相互改变的制剂及局部给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己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是指在给药途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剂型的制剂。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及说明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 3、中药材的代用品。 4、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9、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二)说明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得到的未经过化学修饰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是指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药材规范(以下简称“法定标准”)收载的中药材及天然药物制成的制剂。 3、“中药材的代用品”是指用来代替中药材某些功能的药用物质,包括: (1)已被法定标准收载的中药材; (2)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物质。 4、“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是指具有法定标准的中药材原动、植物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是指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份制成的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包括: (1)传统中药复方制剂; (2)现代中药复方制剂; (3)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其中包括水针、粉针、大输液之间的相互改变及其他剂型改成的注射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包括: (1)不同给药途径之间相互改变的制剂; (2)局部给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剂。 9、“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是指在给药途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剂型的制剂。 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包括: (1)工艺有质的改变的制剂; (2)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制剂。 工艺有质的改变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提取溶媒、纯化工艺或其他制备工艺条件等,使提取物的成份发生较大变化。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或天然药物制剂”是指我国已批准上市销售的中药或天然药物制剂的注册申请。 二、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9、药材生态环境、生长特征、形态描述、栽培或培植(培育)技术、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等。 10、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理化鉴别等研究资料(方法、数据、图片和结论)及文献资料。

药学概论试论述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5)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月明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5)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试论有机合成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2)试论述药学与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3)试论述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4)简述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5)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论述中药现代化的方法 6)试论述药物化学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7)简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的主要途径 8)简述药理学研究在新药创制过程中的作用 9)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对新药创制的影响 10)论述药物制剂对药物药效的影响 11)试总结近二十年来药物制剂方面出现的新技术 12)结合反应停事件论述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 13)简述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 14)简述药理学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15)简述生物工程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3500-40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试论述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当我们提到国外的中药研究迅猛发展,而在国内在研究方法上非常落后,因此使我们的中药难以走向世界市场,这个时候我们就大声呼吁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然而在我们这样的震惊和反省中,却发现我们正在迫使中医“弃医从药”,于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国家药物监督部门已经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在附件一中《关于中药注册分类的起草说明》指出了在征询专家意见是因为意见的分歧而未得到解决。这就迫使我们对这种情况出现的文化背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出思考。 一、定义: 广义而言,中药包括传统中药和民族药,通常我们所说的中药指传统中药。传统中药是收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天然药是指人类在自然界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出的单一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植、动、矿物成分的半合成品.有人还认为天然药物还包括植物的浸出物或提取物,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其适应症用现代医学术语表述。天然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民间用药,通过各种途径发现的新药等。 二、研究领域:

中药新药研发申报流程及相关材料说明

中药新药研发申报流程及相关申报材料说明 一、中药新药的注册分类及说明 1.1注册分类 中药新药注册按审批管理的要求分以下几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仿制药。 1.2说明 注册分类1-6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7、8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注册分类9的品种为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 二、中药新药的研发及申报流程 中药新药的研发申报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选题立项——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报审批——正式生产,其中,新药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分别列举如下: 2.1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一)主要内容: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工艺(中药制剂包括原药材的来源、加工及炮制)、理化性质、纯度、检验方法、处方筛选、剂型、稳定性、质量标准、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新发现中药材还应包括来源、生态环境、栽培(养殖)技术、采收处理、加工炮制等研究。 (二)注意事项: 从事新药安全性研究的实验室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相应要求,实验动物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要求,以保证各项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2 新药的临床研究 (一)主要内容:

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 1. 新药临床研究的病例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某些类别的新药可仅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 2. 研制单位和临床研究单位进行新药临床研究,均须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有关规定。 3. 研制单位在报送申报资料的同时,须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选择临床研究负责和承担单位(Ⅳ期临床除外),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如需增加承担单位或因特殊需要在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研究,须按程序另行申请并获得批准。 4. 新药临床研究的申请批准后,研制单位要与被确定的临床研究单位签定临床研究合同,免费提供Ⅰ、Ⅱ、Ⅲ期临床试验药品,包括对照用药品,承担临床研究所需费用。 5. 被确定的临床研究单位应了解和熟悉试验用药的性质、作用、疗效和安全性,与研制单位按GCP要求一同签署临床研究方案,并严格按照临床研究方案进行。 6. 新药研制单位应指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遵循GCP的有关要求,监督临床研究的进行,以求保证按照方案执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负责对临床研究进行监督检查。 7. 临床研究期间若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承担临床研究的单位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受试者安全,并在24小时内向当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8. 临床研究完成后,临床研究单位须写出总结报告,由负责单位汇总,交研制单位。 三、新药申报的资料项目及说明 3.1申报资料项目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_9

---------------------------------------------------------------最新资料推荐------------------------------------------------------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附件 1: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本附件中的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本附件中的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一、注册分类及说明(一)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 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 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 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 仿制药。 (二)说明注册分类 1~6 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 7、8 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 1.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 1 / 19

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其单一成份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 90%以上。 2. 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是指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药材规范(统称法定标准)收载的药材及其制剂。 3. 新的中药材代用品是指替代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处方中的毒性药材或处于濒危状态药材的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物质。 4. 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具有法定标准药材的原动、植物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份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有效部位含量应占提取物的 50%以上。 6.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包括: 6. 1 中药复方制剂; 6. 2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6. 3 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 中药复方制剂应在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 主要包括: 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为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等。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应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其适应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摘要:混淆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概念,不仅使中国中药的发展进退维谷,而且也桎梏了中国天然药物的产业成长。只有把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我们才能给予区别政策,才能使传统中药产业和现代天然药物产业在中国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天然药物,区别 正文:当我们说国外的中药研究迅猛发展,我们在研究方法上非常落后,因此使我们的中药难以走向世界市场,这个时候我们就大声呼吁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然而,在我们这样的震惊和反省中,却发现我们正在迫使中医“弃医从药”,于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国家药品监督部门已经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在附件一中《关于中药注册分类的起草说明》指出了在征询专家意见时因为意见的分歧而未得到解决。这就迫使我们对这种情况出现的文化背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出思考。 中药和天然药物虽然经常都在面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都想把它们用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但是它们在研究理论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某些中药研究者呼吁要改变的东西。但事实上,这种差异已经把中药和天然药物区分开了,成为了两种概念。 中药是我国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药物的总称或谓简称。中医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中药是中医防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体现。

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研究本草相关内容的学科称为本草学,如《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食疗本草》、《本草纲目》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天然药物是指动物、植物和矿物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自然界所固有物质,如矿物质等,或由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化合物分子乃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合成的。特别应当指出,若此类化合物尔后能经人工合成,仍应视作天然产物。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或中草药,但是,经过从中药或中草药中分离提纯工艺获得有药理活性的有效部位组分或有效成分俗称为天然药物或中药化学组分。 1、中药和天然药物解决的问题不同 中药要解决的是中医临床诊断后所认定的症结,服务于辩证施治的需要;天然药物要解决的是现代医学诊断出的疾病,服务于现代医学临床的需要。 2 .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对象不同 中药研究的对象包括天然动植物药,也包括矿物药,甚至包括化学药品,中药研究的对象还包括一些生化药品《千金翼方.卷一》专论中就分别例举了159种中药的产地分布和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天然药物的研究对象就是指天然的动植物药材。 3、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的方法不同 中药研究是按照升降浮沉特征、对应人体的变化、采用君臣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相关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相关要求 附件1: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本附件中的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本附件中的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一、注册分类及说明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仿制药。 (二)说明 注册分类1~6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7、8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其单一成份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是指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药材规范(统称“法定标准”)收载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是指替代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处方中的毒性药材或处于濒危状态药材的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物质。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具有法定标准药材的原动、植物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份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有效部位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包括: 6.1中药复方制剂; 6.2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6.3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 中药复方制剂应在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主要包括: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为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等。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应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其适应症用现代医学术语表述。 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包括中药和化学药品,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三者组成的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是指不同给药途径或吸收部位之间相互改变的制剂。

浅谈天然药物与中药的区别

浅谈天然药物与中药的区别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然药物和中药这两个概念,并从定义、研究领域、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这五个方面对俩者进行了区别。 关键词:天然药物中药区别 Abstract: This essay introduced concepts of natural medicine and Chinese material medicine. And distinguish these two concepts in terms of their own definitions, own fields, goals, threads as well as methods of researching. Keywords: Natural medicine, Chinese Material Medicine, distinguish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遍布全球的医药工作者更多地将自己关注的目光投向来自绿色生命的天然药物和中药,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重大的环保意义和给人类以安全感,更主要的是它在治疗、保健、抗衰老等方面所具有的神奇效力。我们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天然药物和中药在这个世纪将以更加引人注目的战绩独领风骚。[1] 一.定义 天然药物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矿物质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及其配方、制成品。[2] 中药概念的核心内涵在于必须以“ 中医药理论体系” 为指导加以确定, 即是以整体观念为主体的理、法辨证诊断系统, 与独特的方、药治疗系统相统一的医学科学体系,也就是中医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统一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广义上讲, 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但天然药物不一定都是中药。 二.研究领域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等。[3]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来源、产地、栽培、采收、炮制加工、鉴定、性能、物质基础、功

中药新产品开发学

第一章中药新药研究概述 主要内容: (1)新药的概念 (2)中药新药的研究过程 (3)中药新药的分类 (4)申报资料项目 (5)与中药新药研发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一、新药的概念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 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生产工艺的制剂按照新药管理。 二、中药新药的研究过程 三、中药新药的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 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 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群)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 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仿制药) (1)~(6)类为新药,(7)、(8)、(9)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但不属于新药,不颁发新药证书。 特别说明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包括: ◆中药复方制剂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 ◆中药复方制剂应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又分为:①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②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③主治为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应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其适应症用现代医学术语表述。 ◆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包括中药和化学药品、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及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三者组成的复方制剂。 (1)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 ?°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是指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中所记载的方剂。(该类中药复方制剂的具体目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并颁布) ▲符合以下条件的该类中药复方制剂,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并直接申报生产:处方中不含毒性药材或配伍禁忌; 处方中药味均有法定标准; 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 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日用饮片量与古代医籍记载相当; 功能主治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 适用范围不包括危重症,不涉及孕妇、婴幼儿等特殊用药人群。

中药新药研发三要素

中药新药研发三要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忠奇 中医药具有原始创新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明确提出“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以此为契机开展的系列改革,将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良好的时机。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中药新药研发呢?个人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基于临床需求 中药新药研发立题出发点从“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到“满足临床需求”,是中医药事业发展提高的必然;只有体现出临床价值的新药才有市场价值,如果还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立项,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无法取得预期成效。 临床需求是什么?临床需求由谁来提出?这些需求是否可以达 到?这是目前企业进行中药新药立项考虑的最紧迫问题!如果这个方向没有把握好,后面工作将非常困难。所谓临床需求定义非常宽泛,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别:(1)目前已有防治方法但不满意,例如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等;(2)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大部分恶性肿瘤疾病等;(3)临床出现的新情况例,如新的传染性疾病、新发现的疾病;或者一直存在但以往未得到重视的临床情况,例如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等。企业要充分了解有意研发领域的最新治疗进展,深入临床一线,充分论证咨询。

二、实现“优准”定位 确定这些临床需求方向后,不仅要充分了解该领域目前诊疗现状和防治效果,更应该注重中药治疗是否有优势,同类品种研发情况如何。以冠心病心绞痛为例,目前治疗包括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方法很多,效果较为理想,且已经上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品种众多,要再开发出有优势品种十分困难。同样情况存在于中药新药热衷的病种,例如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支气管炎等等。以慢性心力衰竭为例,目前治疗西药包括ACE、强心药、利尿药、B受体阻滞剂、f通道阻滞剂等,虽然疗效较好但是还远未达到理想,已经上市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药品种不多;由于老年化社会到来,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需求很大,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优势,因此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确定中医治疗有优势后,还要进一步强调精准定位,避免出现临床适应症过于宽泛的弊病。以开发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药新药为例,首先要准确定位是哪类疾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因为不同基础心脏疾病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其基础干预措施、纠正心衰措施与预后是不同。其次要明确是哪类类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是收缩性心功能不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还是混合性心功能不全?因为不同临床类型心力衰竭症状差别、治疗效果和疗效评价指标差异很大。只有精准定位才能够客观、科学、充分评价新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市后才能得到医生认可。 三、倡导“中医”价值

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目录 一、概述 (1) 二、稳定性研究实验设计 (2) (一)样品的批次和规模 (2) (二)包装及放置条件 (2) (三)考察时间点 (2) (四)考察项目 (3) (五)分析方法 (3) 三、稳定性研究实验方法 (3) (一)影响因素试验 (3) 1、高温试验 (3) 2、高湿试验 (4) 3、光照试验 (4) (二)加速试验 (4) (三)长期试验 (5) (四)药品上市后的稳定性研究 (5) 四、稳定性研究要求与结果评价 (5) (一)稳定性研究求 (5) 1、新药 (5) 2、已有国家标准药品 (6) 3、其他 (6) (二)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 (7) 1、贮存条件的确定 (7) 2、包装材料/容器的确定 (7)

3、有效期的确定 (7) 五、名词解释 (8) 六、参考文献 (8) 七、著者 (8) 八、附录 (8) 稳定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 一、概述 中药、天然药物的稳定性是指中药、天然药物(原料或制剂)的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的程度。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中药、天然药物在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线等)下药品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认识和预测药品的稳定趋势,为药品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稳定性研究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药品的研究、开发和注册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起草了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的不同,稳定性研究内容可分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 试验和长期试验等。 影响因素试验是在剧烈条件下探讨药物 的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所含成 份的变化情况。为制剂处方设计、工艺筛选、 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贮存条件的确定、有 关物质的控制提供依据。并为加速试验和长期 试验应采用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提供参考。 加速试验是在加速条件下进行的稳定性试验,其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

中药与天然药物

中药与天然药物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药与天然药物 第一节中药与中药学 一.药物的分类 1. 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化学合成药物(西药) 合成药:阿司匹林,奥美拉唑 半合成药:蒿甲醚,头孢氨苄 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 直接提取:麻黄素,紫杉醇 (2).生物制品:干扰素,球蛋白 (3).天然药物:各种银杏制剂,人参皂苷制剂 (4).草药(民间使用的药物):黄花蒿(青蒿) 2.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中药: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2).草药:黄芩茎叶(清热解毒) 3. 民族药: 藏药,蒙药 二、中药的起源及资源 《诗经》中载药50余种;公元前 770~220年,《山海经》载药139种;公元前 221~公元265《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公元659年《唐本草》收药844种;宋代,《证类本草》收药1445种;1596年,明代《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1765年,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药物2913种;1977年编成《中药大辞典》收药5767种;《新华本草纲要》6000种;《中国中药资源》载录12727种.

三、中药学的研究范围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1.中药的药性 药物的性味和功能称药性。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 2.中药的四气(四性) 中医将病分为热性病和寒性病,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作用将中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如,石膏、黄连、栀子等治疗热性病具有寒凉性质、附子、干姜等治疗寒性病,具有温热性质。 寒性、凉性中药具有清热泻火作用、温性、热性中药具有温里散寒作用。 寒凉药物属阴,温热药物属阳。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如果不了解药性,治疗热性病用热药,治疗寒性病用寒药,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 3.中药的五味 辛、甘、酸、苦、咸称中药的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味是表示中药作用的标志。辛:发散、行气、行血。如麻黄、桂枝治风寒表证,木香、红花行气行血 甘:补益、和中。如人参、黄芪补益元气,甘草、大枣调和脾胃、调和药性 酸:收敛、固涩。如五味子、山茱萸敛汗涩精,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燥湿、泻降。如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大黄泻下 咸:软坚、泻下。如海藻、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中药的气和味要综合应用,气味相同作用类似,气味不同则作用不同,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则作用也不相同。 如麻黄薄荷同为辛味药,辛能发散,具发汗解表作用。麻黄性温,用于风寒表证.薄荷性凉,用于风热表证。 4.中药的升降沉浮

中药新药分类、研制程序及有关要求

中药新药分类、研制程序及有关要求 扬州大学张传力中药学 1. 中药新药研发分类 一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二类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三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四类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五类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六类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2. 研制步异和审批程序 2.1. 新药选题选题为关键环节,如选题不当,不但风险大,成功率低,即使研制成功,市场“寿命”也很短。选题应根据中医药学术特点、优势和国内外医药市场需求信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功能紊乱性、免疫性疾病,从传统古方、名医验方、民间验方和科研方等方面选方,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调创新和应用。凡无特色、属低水平重复或毒副作用严重者不宜开发研制。可请有关专家咨询论证和进行预实验,然后定方立题。 2.2. 临床前研究新药研究题目确定后,根据新药类别规定进行临床前研究,包括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药理、毒理研究等。临床前研究结束后,打印各项申报资料,准备上报申请临床研究。

[精选]中药、天然药物的分类资料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一: 中药、天然药物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一:中药、天然药物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及说明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 3、中药材的代用品。 4、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9、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二)说明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得到的未经过化学修饰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是指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药材规范(以下简称“法定标准”)收载的中药材及天然药物制成的制剂。 3、“中药材的代用品”是指用来代替中药材某些功能的药用物质,包括: (1)已被法定标准收载的中药材; (2)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物质。

4、“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是指具有法定标准的中药材原动、植物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是指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份制成的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包括: (1)传统中药复方制剂; (2)现代中药复方制剂; (3)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其中包括水针、粉针、大输液之间的相互改变及其他剂型改成的注射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包括: (1)不同给药途径之间相互改变的制剂; (2)局部给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剂。 9、“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是指在给药途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剂型的制剂。 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包括: (1)工艺有质的改变的制剂; (2)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制剂。 工艺有质的改变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提取溶媒、纯化工艺或其他制备工艺条件等,使提取物的成份发生较大变化。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或天然药物制剂”是指我国已批准上市销售的中药或天然药物制剂的注册申请。 [1][2] [3] [4] [5] 下一页 二、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