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趣谈: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简介 历史上的安德王怎么死的

历史趣谈: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简介 历史上的安德王怎么死的

历史趣谈: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简介 历史上的安德王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简介历史上的安德王怎么死的

导语:安德王:兰陵王的副将,也是他最疼爱的弟弟。《兰陵王》安德王的扮演者是胡宇威安德王是兰陵王最亲近的兄弟和最得力的副将,两个感情很好

安德王:兰陵王的副将,也是他最疼爱的弟弟。

《兰陵王》安德王的扮演者是胡宇威

安德王是兰陵王最亲近的兄弟和最得力的副将,两个感情很好。兰陵王与杨雪舞的感情,一直由他在幕后推波助澜。安德王在戏中风流倜傥,能征善战、俊美模样。安德王在家中排行第五,是兰陵王的五弟。他的个性很俏皮的,别人很严肃的时候他会忽然冒出惊人一语。但在皇上面前又是中规中矩的,很有分寸.。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谁背叛他就是他的敌人。

高延宗(?--578年),出身帝王之家,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后主高纬的堂兄弟。幼时为文宣帝所养,天保六年封安德王,历定州刺史、司徒、太尉、相国、并州刺史,以隆化元年即位于晋阳,改元德昌。为周所擒,明年与后主俱赐死。

高延宗简介

高延宗(?-578年),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母亲为姬妾陈氏,原本是北魏广阳王的家妓。

高延宗幼时,高澄被杀,就被他二叔文宣帝高洋抚养,宠得不成样子,高延宗十二岁,高洋还让他骑在自己的肚腹上,在肚脐里撒尿。抱着他说:“可怜止有此一个。”高洋问高延宗想做什么王,高延宗:“想作卫天王。”高洋于是问杨愔,杨愔答道:“天下无此郡名,愿使安于德。”于是封为安德王。高延宗骄傲恣睢,时常以肮脏花样折腾臣下,及至高洋去世,继位的叔叔高演看不过,命人捉高延宗来打了一百棍,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闻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 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 导语: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 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北齐书》书载:“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又有史书记载:周军“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兰陵王威名远扬,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侍上,和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北齐书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年代纪元表

中国历史年鉴表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 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启姓姒阳城商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汤姓子亳→殷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武王姓姬镐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周平王姓姬洛邑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嬴政咸阳 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刘邦长安 新8年-23年王莽长安 东汉25年-220年刘秀洛阳 三国魏220年-265年 蜀221年-263年 吴229年-280年曹丕 刘备 孙权洛阳 成都 建业 西晋265年-316年司马·炎洛阳 东晋317年-420年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304年-439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 齐479年-502年 梁502年-557年 陈557年-589年刘裕 肖道成 肖衍 陈霸先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 东魏534年-550年 西魏535年-557年 北齐550年-577年 北周557年-581年拓跋·珪

高欢立 宇文·泰立 高洋 宇文·觉平城→洛阳 邺 长安 邺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长安大兴 唐朝618年-907年李渊长安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长安 北宋960年-1127年赵匡胤开封 南宋1127年-1279年赵构临安 辽朝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 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上京 金朝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兴庆 元朝1271年-1368年孛儿只斤·忽必烈中都 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大都 清朝1644年-1911年爱新觉罗·福临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孙中山南京(曾北京) 我国历代纪元表 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 黄帝(前2708-前2597) 前2697-前2597在位 颛顼前2513-2435在位 帝喾 尧 舜建虞朝 夏朝前2070-前1551 共有16代帝王 商朝前1551-前1046 共有30代帝王前期前1551-前1450 中期前1450-前1300 后期前1300-前1046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 共有12代帝王 东周前770-前256 共有25代帝王 另:前770-前476 又可称为春秋前475-221 又可称战国 秦朝前221-前207 共有2代皇帝 汉朝前206-公元220 西汉前206-公元24 共有15代皇帝,其中有一个女皇帝 东汉25-220 共有12代皇帝 三国220-265

历史趣谈:北齐高洋皇后李祖娥 横绝千古的悲情皇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齐高洋皇后李祖娥横绝千古的悲情皇后 导语:在北齐的女姓人物中,她绝对是一个最悲剧性的人物,她虽出身豪门大族,国色天香,后贵为皇后,但她的命从来不由她掌握。她命如浮萍,在漂浮 在北齐的女姓人物中,她绝对是一个最悲剧性的人物,她虽出身豪门大族,国色天香,后贵为皇后,但她的命从来不由她掌握。她命如浮萍,在漂浮之间尝尽人间百苦,最后遁入佛门,不知行踪。 李祖娥,生卒年份不详,赵郡人。赵郡的大本营原先在山西中部,后至太原、邯郸,再后来至河北,推测可能是山西人。他的父亲、一流名士李希宗当年是上党太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县长。本是豪门书香大姓,五胡乱中华时,豪门名族南迁,他的家族留了下来,为她后来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李祖娥——史书评论她容德甚美 赵郡李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古代著名大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被列为一等大姓。与陇西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五大高门士族,至唐代又有“五姓七望” 之说。 据传李祖娥琴棋书画洋洋精通,而且“容德甚美”,与西施、王昭君等美女齐称的古代“五大美女”。当她十几岁时,被太原公高洋看上,上演了一场古代版的美女配野兽。高洋“黑色,大颊兑下,鳞身,重踝”,是高欢和娄昭君的六男二女中的唯一容貌丑陋的一个。也是北齐历史上最丑的一个,绝对是基因变异的结果,不过这位仁兄丑是丑,但脑子够用,据说“快刀斩乱马”成语就来至于此。 生活常识分享

小故事

《孝经》引出的大笑话 我讲一个有关《孝经》的好玩儿的故事。故事叫“诵《孝经》以退黄巾”。 汉朝有个人叫向栩,是个很奇怪的人,有很多人看不懂这个人做事的方法,所以都觉得他是一个高人。于是朝廷便请他来做官。每当朝廷里讨论军国大事,他就一脸正气,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人一定有思想、有本事。终于有一天,一些农民开始造反,朝廷里面就开始讨论,是否需要出兵去镇压。向栩却说不用出兵。别人就问他有什么高招。他回答:“不必派兵了,派个将领到黄河边上,朝着北面去朗诵《孝经》,贼自然就消灭了”。这个方法当然十分可笑,当时有个叫张让的宦官,早就看这个怪人不顺眼,就趁机把他下狱治死了。 向栩的迂腐,正说明了真正的“孝”不是读读诵诵就能过关,《孝经》不是光用来读的,还是要用来照着做的。

为“诗亡”而作的《春秋》 统治者周幽王昏庸无道,不理朝政,非常喜欢一名叫褒姒的美女。但是褒姒却不爱笑,周幽王用尽力方法,怎么也无法让褒姒笑出来。这时,有人给周幽王出了一个主意,说点燃烽火台,就能把褒姒逗笑。原来,古代的烽火是要在最危急的时候才能点的,只要看到烽火台的烟,那么各路诸侯就要赶来保护大王。这位大臣说,看着诸侯带着千军万马在山下赶来赶去,没见过这个场面的褒姒觉得好玩,肯定会笑。于是,周幽王边听信了大臣的话,点燃了烽火,戏耍了诸侯,也成功地让褒姒笑了。 从此以后,周幽王更加昏庸,但是他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在申侯率军队攻城时,没有任何人来救他,周幽王被杀,褒姒也被掳走。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周幽王之前叫西周,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叫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至此,天下大乱,整个中国战火连天。 孔子看到世道乱成这个样子,于是便写了《春秋》。它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各个诸侯国的历史,这二百四十二年,原来只不过是东周历史中的一段,没有专门名称,就因《春秋》的出现,而被称为“春秋”时代。

旅游景区聚合营销系统

旅游景区聚合营销系统 关键词速读:营销系统、功能多样化、智能化 旅游景区聚合营销系统怎么选?新中安研发的景区营销系统是对景区门票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一站式的全网发布和维护,通过对接线上的OTA,旅行社进行分销,线下通过官网等全面实现售票,通过系统生成唯一的电子票凭证进行线下验证。下面就由新中安给大家简单的介绍旅游景区聚合营销系统。 (点击链入官网) 目前,在线旅游网站已经成为景区门票分销的重要渠道,但国内景区的状况不尽相同,资源禀赋也千差万别,对于国内很多一线景区,尤其是年游客量在30万以上的景区而言,普遍希望掌握营销的主动权,不希望被某些渠道左右和绑架。 此外,这些景区还应该更加重视游客数据的整理和沉淀,特别是随着散客化时代的到来,游客数据是景区宝贵的财富,不应该假以人手,而应通过自身的积累运用进行二次精准营销,过度对于OTA的依赖,不利于资源方长期的运营。

新中安景区营销平台可以帮景区快速建立自主运营的平台,形成直销及分销的完整闭环。搭建自主营销体系,牢牢把握资源的主动权,是智慧旅游建设的必选项。 而对于目前在线旅游企业不断向景区运营层面渗透,景区已经是在线旅游平台的流量入口,这是不争的事实,各大在线旅游平台不断放低姿态,下沉到资源方进行更有效地合作,给资源方带来好的营销及管理理念,帮助资源方做大做强,这是双赢的事情。同时也更希望在线旅游平台在进行产品包装营销的同时,多做一些有利于景区长期发展的事情,例如协助景区培养营销及管理人才。 (点击链入官网)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景区营销系统的内容,欢迎立即咨询新中安公司。 南京新中安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中安),总部位于中国(南京)软件谷,是一家致力于现代物流网技术结合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公司旨在围绕人的智慧生活专注于智慧旅游、智慧社区行业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北齐别都晋阳考论

北齐别都晋阳考论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2) [提要]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期,晋阳往往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东魏北齐为晋阳历史上最辉煌之时,晋阳城一度成为当时北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魏时为高欢大丞相府所在地,史称霸府,北齐文宣帝高洋将其升为别都,意即另一处都城,与国都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晋阳极其重要地位的确立,主要仰赖其“四塞”之地理形势,还与其繁荣的经济、民族融合中心地位的形成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等有关。 [关键词]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 中国陪都制度源远流长,自西周初年营建雒邑以来,历代王朝于国都之外往往还建置若干陪都。晋阳①依凭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与雄厚的物质基础,一直是北中国的重镇,素有“北门锁钥”、“中原北门”之称,有着悠久的陪都史。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期,其重要地位尤为凸显。东魏时高欢于此置大丞相府,史称霸府,高洋代魏建立北齐后升其为别都。北齐时晋阳实为国都邺以外的另一政治中心,地位高于一般意义上的陪都,与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本文旨在探讨晋阳在北齐的历史地位及其被定为别都的原因。 一、由 别都”” 霸府””到“别都 一、由““霸府 1、尔朱氏坐镇晋阳 北魏正光四年(524年),契胡贵族尔朱荣因镇压鲜卑六镇起义有功,被封为平北将军,占据了晋阳。是时皇权暗弱,尔朱荣凭借晋阳地区强大的军事力量及坚实的经济基础,于永安元年(528年)由晋阳出兵,直下洛阳,发动“河阴之变”②,杀死了胡太后及北魏宗室公卿两千余人,另立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尔朱荣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太原王③,坐镇晋阳,遥制朝廷④。他曾建议将都城迁往晋阳⑤,以便自己控制朝政,但引起孝庄帝的强烈不满。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于洛阳为孝庄帝诱杀,不久,其侄尔朱兆率军攻入洛阳,将孝庄帝掳至晋阳处死。普泰元年(531年)七月高欢帅军北伐尔朱兆⑥,次年尔朱兆自缢身亡⑦,尔朱氏势力至此方为高欢剿灭。 ①按:今山西太原。 ②按:“河阴之变”,因发生在河阴县(今河南孟津)而得名,尔朱荣借助此次军事政变控制了北魏朝政。 ③(唐)李延寿:《北史》卷48:“及庄帝即位,诏以(尔朱)荣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太原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48:“荣寻还晋阳,遥制朝廷,亲戚腹心,皆补要职,百僚朝廷动静,莫不以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7页。 ⑤(唐)李延寿:《北史》卷19:“尔朱荣之入洛阳,启庄帝欲迁都晋阳。帝以问谌,争之以为不可。荣怒曰:‘何关君而固执也!且河阴之役,君应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96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魏普泰元年)七月壬寅,神武帅师北伐尔朱兆。”(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魏普泰二年)兆自缢,神武亲临厚葬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

姓高的名人

姓高的名人 历史上: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柴(前521—)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季子,少孔子三十岁,齐国人。 高允(390~487)南北朝北魏大臣。字伯恭,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史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太子营救获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鲜卑名名贺六浑,河北景县人,北朝东魏权臣。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29-559),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在位初期励精图治,但后期却变得暴虐无度,极尽奢侈。 高颖,中国隋代名相。字昭玄,又名敏。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高颖袭爵武阳县伯,官下大夫。因平齐功,拜开府。 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述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资料。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必须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必须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1248—1310),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书。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 高迎祥(?~1636年),明末民变首领,一名如岳,陕西安塞人。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 姓高的男明星: 高周元 高周元,可爱的韩国男星。高周元凭借在《复活》、《奇男怪女》、《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出色演出,赢得韩国2005年度kBS演技大赏新人奖和优秀演技奖。出色的外表,极好的性格和阳光的笑容让他一下成为众多广告商眼中的宝儿,优秀的演技让他拥有了很大的人气。 高鑫 高鑫(1976年12月11日—),又名高泓贤,生于北京,大陆著名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0年在电视剧《情深深雨》中出演陆尔豪一角而广为人知。高泓贤本性沉默但工作时显得开朗,喜好书法、芭蕾舞、电子琴、绘画等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艺明星。其影视代表作品包括《情深深雨》、《喜气洋洋猪八戒》、《侬本多情》、《生命因你而美丽》等。

最新中安联合煤化工有限公司项目进展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 目进展情况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安煤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皖北煤电)各按50%股权比例出资,在安徽省淮南市设立的大型煤化一体化项目,于2010年12月18日挂牌成立。首期工程主要包括建设400万吨/年朱集西煤矿、170万吨/年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SMTO)及下游衍生产品项目,投资242亿元,2015年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建设年产6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约80亿元。一、二期项目合计投资约322亿元。 1、北方重工参与的项目及产品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筹建中。其中与我公司相关的设备详见下面表格: 序号项目名称设备名称及规格数量 (台/套) 预计产值 (万元) 预计招 标时间 工程设计院 1 煤制170万吨/ 年甲醇 中速磨煤机 MPS255 23 5000 2014.3 中石化宁波院 3 煤制170万吨/ 年甲醇 堆取料机 3 5000 2014.6 中石化宁波院 4 煤制170万吨/ 年甲醇 管带机,L=1200 米,φ=500mm 2条2500 2014.6 中石化北京院管带机,L=2300米, φ=500mm 2条4500 2014.6 中石化北京院 5 茨淮新河码头管带机,L=2600米, φ=500mm 2条5000 2014.6 南京煤炭院 6 合计22000 2、项目人员组成情况 煤制170万吨/年甲醇项目筹建人员主要来自于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公司。 主要负责人员的名单如下:

中国史前至南北朝阶段的历史概括

中国史前至南北朝阶段的历史概括 距今约200万年,中国进入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约距今一万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陶器被发明和大量使用。 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夏政权并不稳定,期间经过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至柕统治趋于巩固。禹传子启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变成王位世袭制。并从夏朝开始出现职官。 从孔甲时起,夏王朝开始走向崩溃。商汤伐桀,夏灭亡。 夏朝自禹至桀,共为17君,历时471年。 汤至盘庚,曾五次迁都。盘庚迁都于殷后,不再迁都。武丁统治的期间,是商朝最强盛的时期。商朝王位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相结合。晚商时期,父死子继制度完全确立。商行內外服制度,封君有侯、伯。 武丁以后,商朝走向崩溃。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商败被灭。 自汤建国到商亡,传17代31王,历时约554年。 公元前11世纪末到公元前8世纪,是西周时期。 武王死,子成王诵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不满,以武庚叛。周公东征,平叛乱,真正征服了商人。 周初封邦建国,实行宗法分封制,土地名义上国有实际上为贵族土地私有制,实行井田制。 自成、康、昭、穆至共王统治时期,是周的盛世,到懿王时,周朝开始走向衰败。厉王时期,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共和行政”。

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缯侯引进犬戎入攻西周,杀幽王,西周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进入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斗争不断,宗法制走向崩溃,礼崩乐坏。 前546年,14国在宋都开弭兵之会,承认晋、楚为共同的霸主,之后几十年,战争减少。 春秋沿袭井田制,中叶开始实行辕田制。前594年,鲁国宣布“初税亩”取代徭役租。国家对人口、土地的控制加强。旧的“工商食官”已不适用,民间独立的商人应运而生,金属铸币开始铸造、使用。 前475年,是战国七雄历史的开端。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最为出名。经过变法,各国确立君主集权制,“量能而授官”,改变世族垄断官职的局面。实行征兵制,还有相当数量的常备军,兵权控制在国君手上。 战国时铁器广泛使用,井田制已走到尽头,实行行田。 战国兼并战争激烈频繁,秦在对外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取“皇帝”尊号;定朝仪和文书制度;置三公九卿;在全国设郡县;在全国承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户籍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制定通行全国法律,“重刑轻罚”;;修驰道;焚书坑儒;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秦的统治暴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失败。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入咸阳。西楚霸王

陕西帝王陵墓一览表

陕西帝王陵墓一览表 陕西帝王陵墓一览表 序号朝代帝号及姓名在位时间陵号地理位置 传说有熊氏(轩辕)黄帝前26世纪黄帝陵陕西黄陵 1 时代神农氏炎帝前26世纪炎帝陵陕西宝鸡 2 高辛氏帝喾前26世纪帝喾陵陕西合阳县 3 周王季历周王季陵陕西户县渼陂湖景区内(县城正西面1.5公里处) 4 周文王姬昌前1115年---前1066年周文王陵陕西咸阳 5 周武王姬发前1066年---前1063年周武王陵陕西咸阳 6 西周成王姬诵前1063年---前1027年周成王陵陕西咸阳渭城区周陵乡陵照村西北 7 周公姬旦前1063年---前1056年周公陵陕西咸阳 8 周康王姬钊前1027年---前1001年周康王陵陕西咸阳 9 周穆王姬满前997年---前922年周穆王陵陕西长安县场里村和恭张村之间(地图上郭杜镇附近) 10 周周共王姬繄扈前922年---前910年周共王陵陕西咸阳 11 周懿王姬囏前910年---前885年周懿王陵陕西咸阳 12 周幽王姬宫涅前781年---前771年周幽王陵陕西临潼县东15公里代王镇宋家村 13 郑桓公前806年---前771年桓公墓陕西华县城关镇西关街西头 14 东周周赧王姬延 15 秦公陵园及一号大墓 16

秦穆公嬴任好前 , 年---前621年陕西凤翔县城内东南角(地图上为秦穆公墓,县城正下方) 17 秦惠文王嬴驷前337年---前311年公陵陕西咸阳市秦都区 18 秦悼武王嬴荡前329年---前306年永陵陕西咸阳秦都区周陵乡政府北边 19 秦秦庄襄王嬴子楚前 , 年---前246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大冢 20 秦始皇嬴政前221年---前210年秦始皇陵陕西临潼 21 秦二世胡亥前209年---前207年秦二世陵陕西西安 22 汉太上皇刘灿万年陵陕西西安临潼区谭家乡村与富平县吕村乡姚村交界处(县城正下方23 偏东一点) 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长陵陕西咸阳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附近 24 汉惠帝刘盈前195年---前188年安陵陕西咸阳秦都区韩家湾乡白庙村 25 西汉高后吕雉前187年---前179年吕后陵陕西咸阳 26 汉文帝刘恒前179年---前157年霸陵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隅,即灞桥区毛西乡杨家圪塔村 27 汉景帝刘启前156年---前140年阳陵陕西咸阳秦都区肖家村乡张家湾村 28 汉武帝刘彻前140年---前87年茂陵陕西兴平县南 29 汉汉昭帝刘弗陵前87年---前74年平陵陕西咸阳 30 汉宣帝刘询前74年---前49年杜陵陕西西安雁塔区曲江乡三姚村南 31 汉元帝刘奭前49年---前33年渭陵陕西咸阳秦都区周陵乡新庄村 32 汉成帝刘骜前33年---前7年延陵陕西咸阳秦都区周陵乡颜家窑村 33

基于产业链的全域旅游建设运营模式

精心整理 基于产业链的全域旅游智慧化建设运营模式 ——记南京新中安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域旅游模式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旅游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旅游形态,是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应用普及化和产业高端化的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内涵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为成熟应有力的支持。政府可以节约资金,通过一定的资源换项目,利用产业链上各主要环节社会主体的资金、技术和运营优势,完成基本的基础型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二、建设运营模式设计的总体原则 对于全域旅游建设运营模式的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全域类的主要旅游业态资源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导游、交通、农家乐、社区以及旅游特产要加入平台,要在统一平台内进行供给侧的资源整合。

2、对外的OTA、旅行社以及客源地营销等统一由平台负责,确保营销品牌的统一性和营销力量的集中。 3、所有政府对旅游业态的扶持、旅行社的奖励等均根据在平台的交易情况考核决定,而不是传统人为的申报,同时也能促进平台的发展。 4、所有交易结算均在该平台交互和对接。 5、所有全域旅游的平台服务与应用必须与政府建设运营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对接,且是重要的数据源。 三、建设运营模式分析 充 所有, 中, 要是针对有一定增值性服务信息化需求,面向社会的,未来有一定盈利模式,且涉及政府部门较少、易于监管的全域智慧旅游工程项目。 在市场运作模式下,可以按照以下五种方式开展: 1、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司化运作。 此种模式下,智慧旅游工程的建设虽然对社会进行开放,吸引社会资源的参与,但还是应当由政府为主导来进行项目的推动。具体可由政府进行部分投资,政府为主成立旅游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由国资委进行控股(国家股份在51%以上),同时注意要吸引社会相关的信息化企业参股到投资公司中。投资公司成立后按照公司化进行独立运作,进行智慧旅游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但是政府的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旅游管理部门还需要对投资公司进行监管。

查询姓氏

查询姓氏 创建纪念馆 | 创建族谱 | 录入姓氏 | 录入人物 | 创建休闲吧 首页 | 百家姓 | 网上纪念 | 搜索查找 [ 登录 注册 ] 姓氏: 高 拼音: 2008-03-09 49045次 1人 1个 55 个 1762人 161部 站长: [申请站长]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大中小 ] 进入高姓社区(56)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2、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居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

北齐皇帝列表 北齐皇帝简介

[键入文字] 北齐皇帝列表北齐皇帝简介 禽兽王朝北齐一共有六位皇帝,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577 年被宿敌北周消灭,享国二十八年。北齐统治时间不长,但皇帝们却个个荒淫残暴,暴君昏君层出不穷以至于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禽兽王朝”的别称。而“禽兽王朝”里特立独行的统治者们,除了高欢以外,没有人能活过四十岁。武定五年(547),实际掌握东魏政权的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续掌政。不久高澄遇刺身亡,弟高洋继承。八年,高洋代东魏称帝(即齐文宣帝高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于邺,史称北齐。北齐特别是其后期的统治者,自皇帝至各级官吏,多昏庸残暴。后主高纬不理政事,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后主甚至把地方官职分赐宠臣,让他们出卖。赋敛日重,徭役日繁,造成人力竭尽,府库空虚,小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后终为北周所灭。 北齐的国号本是“齐”,起源于高洋的爵位名。高洋所建的北齐,原来是属于齐地, 所以他选择“齐”作为爵号,代魏称帝后,便以“齐”作为国号。又因为北齐,地处北方,有与“南朝齐”同名,为区别“南朝齐”,故称“北齐”。同时还有后齐、高齐的称呼 北齐(550 年—577 年)是中国北朝时的王朝之一。550 年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或后齐,以别于南齐。以皇室姓高,又称高齐。577 年被北周消灭。北齐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独担魏朝大任,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 帝孝静帝,建立北齐,改元天保,建都邺。 北齐历六帝,共二十八年(550~577),终为北周所灭。 北齐文宣帝高洋简介建立北齐政权,北齐开国皇帝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29-559),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 1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故事有哪些 高洋轶事典故介绍

[键入文字]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故事有哪些高洋轶事典故介绍 文宣帝高洋(526 年—559 年11 月25 日),字子进,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固阳)人,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 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亲 为娄昭君[1] 。出生时有异兆,体貌丑恶不堪,为其母所讨厌。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看似痴傻,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又明静英达,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玩 弄和欺负,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 武定八年(550 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在位期间,重用汉族官僚杨愔等人,删削律令,并省州郡县,减少冗官,严禁贪污, 注意肃清吏治;前后筑北齐长城四千里,置边镇二十五所,屡次打败柔然、突厥、契 丹,出击萧齐,拓地至淮南。后期以功业自矜,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赏 费无度,遂国势转衰。天保十年(559)病死,终年三十一岁(一说三十四岁),庙号显 祖,谥号文宣皇帝。 高洋轶事典故介绍 快刀斩乱麻 其父高欢任东魏丞相时,他想测试几个儿子的智力,给每个儿子发上一堆乱麻,让 他们尽快理清,大儿子一根根慢慢抽,越抽越乱,小儿子将乱麻分成两半然后再分 开。只有高洋拿出快刀,几刀砍下去再理出一缕缕短麻来受到高欢的夸奖。 善于测字 废魏建齐后,高洋要给自己创建的王朝起个大吉大利的新年号,他让大臣们议一 议。有人提议名叫天保,让老天爷保佑北齐万年万年万万年吧。众人齐声叫好。高洋 却说道,好是好,可这“天保”两字拆开来不就是“一大人只十”吗,你们是笑我在位只有 十年啊。高洋一向喜怒无常,荒淫残暴,平时他就常将煮杀人的大锅,肢解人的长 1

北齐皇帝高洋

北齐皇帝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高恒,究竟有多奇葩? 北齐皇帝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高恒,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奇葩的掌权家族。文人柏杨先生说:“北齐就是个禽兽王朝。” 北齐的实际缔造者叫高欢,高欢这个人和曹操十分相似,都是当时朝廷的专权人,同是在活着的时候没有篡位夺权,也同样的嚣张跋扈和喜欢强夺他人之妻。 当然高欢实际还是很正常的掌权人。但是到了次子高洋建立北齐之后,北齐高氏家族就变得十分不堪了。 裸奔皇帝——高洋 据传高洋出生时,相貌极其丑陋,母亲娄昭君和兄弟姐妹对其都十分厌恶。为了在大家族中保命,少年高洋选择了最简单却又最有效的一招——装傻。 在父亲高洋,兄长高澄去世之后,高洋迅速平定风波而后创立了北齐。在高洋执政早期,也象是一个正常的创业皇帝一样表现突出,整顿吏治,劝农兴学,重用人才,开疆拓土,修筑长城把北方的匈奴、柔然等打得招架不住,被誉为“英雄天子”。 但是到了高洋执政后期,这个人好像多年隐藏的精神分裂症发作了。 先是开始喜欢喝酒,不醉不算,常常喝多后在街上裸露身体,让当时的人们惊愕不已。 接着直接把自己的宠妃薛妃杀了,然后拖着尸体找人喝酒。那些人被吓坏了,而高洋拿出匕首,现场把薛妃肢解了。肢解完,把髀骨做成琵琶的模样,边弹边唱。 杀了东魏皇室的全部遗留人员,总计721人,婴儿都不放过,让士兵将婴儿尸体挑到空中玩。 还有一次,酒喝多了,母亲娄太后过来劝阻。估计是想到了母亲以前对自己的不好,高洋直接发火还表示如果母亲再插嘴自己的事情就把她嫁到胡人那里。这下把他母亲吓得够呛。 另外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当年大哥高澄霸王硬上弓了高洋的妻子,高洋继位后也把自己的大嫂霸王硬上弓了。 公元559年,高洋酒色过度,暴毙而亡,他死后,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殷。

北齐皇帝相关人物关系 附有图表

北齐 【简介】 北齐(550-577),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独担魏朝大任,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北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所灭。 【皇帝列表】 文穆皇帝高树。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世宗。文襄皇帝高澄(以上三帝为追谥)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废帝高殷(废为济南王) 。肃宗孝昭皇帝高演 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后主安皇帝高纬。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顺皇帝高恒。忠皇帝高绍义(本为范阳王) 北齐皇 帝世系表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年年号 年号使用时 间 死因陵墓 显祖 (曾改谥威宗)文宣帝 (曾改谥 景烈帝) 高洋(高欢次子) 529-55 9 天保550-559 暴崩武宁陵 废帝(闵悼 王) 高殷(高洋长子) 545-56 1 乾明559-560 被杀 武宁之 西北 肃宗孝昭帝高演(高欢六子) 535-56 1 皇建560-561 重病而 死 文靖陵 世祖武成帝高湛(高欢九子) 537-56 8 大宁561-562 病死永平陵河清562-565 灵炀帝(后主)高纬(高湛长子) 556-57 7 天统565-569 被周所 杀 武平570-576 隆化577 安德王高延宗(高澄五 子) 德昌577 被周所 杀 孝殇帝(幼主)高恒(高纬长子) 570-57 7 承光577 被周处 死 长安北 原洪渎 川 范阳王高绍义武平578 死于蜀地

文穆皇帝 高树 高祖 神武皇帝 高欢世宗 兰陵王 长子 高长恭 次子 四子 文襄皇帝 高澄(以上三帝为追谥) 生母 同母兄弟 九子 六子 娄昭君 生母 传位长子 崩于31岁 在位10年 崩于17岁 在位1年 五子 生母 崩于27岁 在位1年 李皇后 同母兄弟 亡国君 传位长子 崩于32岁 在位12年 崩于32岁 在位4年 传位长子 同母兄弟 母 夫妻 奸佞宠臣 胡皇后 姘头 和士开、 琅琊王高俨 乳娘 高阿那肱、 陆令萱 之子 穆提婆 8岁即位 年终23岁 第三、二位皇后 义女 奸佞宠臣 穆黄花 斛律皇后 “落雕都督”斛律光(护国大臣) 【部分皇帝简介】 北齐文宣帝高洋 简介:高洋,生于529年,字子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自550年——559年,共在位10年。他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澄的同母弟。 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聪慧过人,才能甚得父亲欣赏,哥哥高澄被奴隶刺杀以后, 安皇帝 高纬 废东魏孝静帝 建立齐 文宣皇帝 高洋 废为济南王 高殷 孝昭皇帝 高演 武成皇帝 高湛 安德王 高延宗 顺皇帝 高恒 忠皇帝 高绍义(本为范阳关系线 帝王传位线

历史趣闻南北朝北齐历史简介 北齐王朝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南北朝北齐历史简介北齐王朝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导语: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公元550年577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公元550年—577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 北齐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南朝梁、南朝陈等。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以后,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北齐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例如,北齐取消了受倍田的规定,不过一夫一妇的实际受田数仍相当于倍田,北魏对奴婢受田没有限制。北齐则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间。另外还规定了赋税。 北齐特别是其后期的统治者,自皇帝至各级官吏,多昏庸残暴,狗马鹰亦得加封官号,赋敛日重,徭役日繁,造成人力竭尽,府库空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表面化。 此外,魏收于此时编写了魏书。 北齐(550-577),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独担魏朝大任,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 生活常识分享

凌迟讲解

中国古代凌迟 1905年4月,清朝两位修律大臣——伍廷芳和沈家本——联合署名,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提交《删除律例内重法折》,请求从《大清刑律》中永远删除凌迟。这是伍廷芳和沈家本汇合后做出的第一个惊天之举,是现代法理与古代酷刑传统的第一个较量,两位修律大臣拉开架势,高屋建瓴,以仁政为坐标系,说明刑法“裁之以义”,终极目标却是“推之以仁”。又说—— 参诸前人之论说,既多议其残苛,而考诸今日环球之国,又皆废而不用,且外人訾议中法之不仁者,亦惟此数端为最甚。 这是中国呼吁改革的老办法:首先,把自己要干的事说成上溯3000年来无数先烈一直想干而代代未竟之事,要继承先烈遗志,把他们不可能做成的事做成;其次,说美国就是这么干的,美国的今天,就是俺们的未来;最后再补充一点,说美国人早就对俺们这么落后有意见了! 呵呵,这种写法,可能是官牍习惯,也可能确是沈家本如临大敌,把改革的困难想得太充足,必及古今中外,否则无法说服圣上。 沈家本有一得力助手,叫“董康”,其回忆说,司法改革刚开始时,海归大臣伍廷芳尚在美国出使,作风谨慎的本土大臣沈家本不敢贸然制新法,所以只是“荟萃同治以来章程,详看编辑”,做一些筹备工作,年底了,慈禧未见刑法改革成果,急了,沈家本这才动作,召集属下征询意见,于是董康建议,“自宋以后,刑制日趋于重,凌迟尤形残酷。今欲中外画一,须从改革刑制始”,如果中央批准,“始知朝廷非虚应故事”。董康的意思是,事儿一定要做,步子一定要小,先别抛开《大清律例》去制订《大清新刑律》,只求在《大清律例》里删除酷刑,试探一下慈禧的意思。所以1905年4月,伍廷芳和沈家本联奏《删除律例内重法折》,请求在旧法中删除334条,其中重点在于“将凌迟、枭首、戮尸三项一概删除,死罪至斩决而止”。 出人意料的是,慈禧没做异议,下旨准行,将凌迟“永远删除,俱改为斩决”。 俺相信,沈家本和董康,甚而整个朝野,甚至于所有通过文艺作品学习清末历史的后人,对于凌迟问题超顺利解决,一定难以置信。俺同时相信,惟有伍廷芳认为理所当然,因为他是海归,不大知道官场世故,恰好官场也并不在意海归的狷傲和直率。这是20世纪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情,海归总是比土鳖敢说话,说出的话也会得到格外的重视。 鲁迅曾说,中国人是“最能研究人体”的族群,俺认为,这是义愤之语,其实任何一个民族在蒙昧时期都喜欢在肉体上做些残酷文章。实际上,凌迟这种刑罚,希腊时代已有,不仅割肉,而且还要剔骨,说不定这种骇人酷刑正是从雅典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 在中国,关于凌迟的文字记录,最早出现在唐朝。在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总撰的《五代史志·刑法志》中,有“轻刀脔割”一句,说的就是凌迟。《五代史志》记述的,是晋朝和隋朝之间那段小朝廷频繁更迭的时代,史称“南北朝”。其间,河北有个小朝廷,号称“东魏”。但魏帝无能,大权掌握在高澄元帅手里。高澄是一帅哥儿,鲜卑人和汉人的混血儿,他去江苏打梁朝,活捉了徐州总督兰钦子京,强迫他做首席厨师,兰钦子京不堪打骂,终把高澄杀

下编51-58译文

51.魏其侯窦婴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因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为太子傅。孝景十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魏其侯窦婴,是汉孝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汉文帝时,窦婴担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汉景帝刚刚登位时,他任詹事。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口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皇上,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能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看不起他的官职,就借口生病辞职。窦太后于是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任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窦婴就向皇上推荐起用退职闲居在家的袁盎、栾布众名将贤士。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裁夺取用(财取,通“裁取”,裁:酌量、裁夺之意。课后注释译为“随意”,误也。)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时,监察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众多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汉景帝时,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与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平起平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