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治疗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8
过敏性紫癜查房过敏性紫癜是儿童的常见病之一,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急是它的突出特点,6-14岁儿童的发病率较高。
它的发生通常与患儿的过敏性体质有关。
附着在灰尘上的细菌、海鲜类食物、动物皮毛、冷空气、花粉、牛奶和某些药物等,都会造成紫癜发作。
小儿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Henoch-Schönlein综合征。
这是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皮肤、黏膜、胃肠、关节肾脏等部位的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和脆性增加,以致造成出血症状。
问题1 过敏性紫癜基本概况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
治疗包括尽力找出过敏原因并加以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其敏、扑尔敏等及糖皮质激素等。
问题2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好发于3~10岁儿童,开始出现皮肤及粘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
偶儿以腹绞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最早的皮肤表现为小而分散的淤点式荨麻疹样皮疹,一般在一天以变为出血性的。
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性。
约有50%病例发生肾损害,从轻度肾炎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问题3 过敏性紫癜治疗原则设法除去致敏因素。
单纯者可用复方路丁、钙剂、维生素C、抗组治胺制剂。
发热及关节炎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但不能阻止肾脏侵犯,对顽固的慢性肾炎者可加免抑制剂。
问题4 过敏性紫癜治疗药物抗过敏药物:息斯敏、扑尔敏、葡萄糖酸钙。
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安络血、芦丁、维生素C。
血小板聚集抑制药:潘生丁。
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对于肾型或强的松治疗不佳者,还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化疗药物。
2024年过敏性紫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临床医学》第十五章“过敏性紫癜”部分,具体包括教材第316页至320页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基本概念、病因及病理生理。
2.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a. 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
b.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过敏性紫癜诊断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几个关于过敏性紫癜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案例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2. 临床表现a. 皮肤紫癜b. 关节肿痛c. 消化道症状d. 肾脏损害3. 诊断a. 病史询问b. 体检c. 实验室检查d. 鉴别诊断4. 治疗原则a. 一般治疗b. 药物治疗c. 并发症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
b. 列举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c. 论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过敏性紫癜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3. 实践操作中学生提出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一、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 病史询问:关注患者是否有前驱感染、药物过敏史、疫苗接种史等。
儿科学过敏性紫癜精品课件全文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儿科学中的过敏性紫癜,内容涉及《儿科学》教材第十二章“过敏性紫癜”的第二节“临床诊断与治疗”。
具体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2.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3.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难点: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病例,让学生了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2)详细讲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3)阐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2.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3.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4. 典型病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5道选择题,要求学生写出答案及解题过程。
A. 感染B. 药物C. 食物D. 物理因素答案:D(2)过敏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 皮肤紫癜B. 关节疼痛C. 腹痛D. 肾脏损害答案:A(3)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A. 皮肤紫癜B. 关节疼痛C. 腹痛D. 具备A、B、C中的任意两项答案:D(4)过敏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 抗感染治疗B. 抗过敏治疗C. 糖皮质激素治疗D. 支持治疗答案:BA. 避免接触过敏原B. 限制活动C.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D. 加强体育锻炼答案:D2. 简答题:请简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过敏性紫癜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改变是:A. 血管炎B. 血栓形成C. 出血性梗死D. 纤维化答案:A2. 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症状是:A. 腹痛B. 关节疼痛C. 皮肤紫癜D. 肾脏损害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A. 感染B. 食物过敏C. 药物过敏D. 外伤答案:D4.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依据:A. 实验室检查B. 影像学检查C.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D. 病理检查答案:C5. 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时,最常见的尿检异常是:A. 蛋白尿B. 血尿C. 管型尿D. 尿酸盐结晶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过敏性紫癜可能累及的器官包括:A. 皮肤B. 肾脏C. 肠道D. 关节答案:ABCD7. 过敏性紫癜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A. 皮肤紫癜B. 关节疼痛或肿胀C. 腹痛D. 肾脏损害答案:ABCD8.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有关:A. 感染B. 遗传C. 药物D. 食物答案:ABCD9.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A. 血常规B. 尿常规C. 凝血功能检查D. 免疫学检查答案:ABCD10.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包括:A. 避免诱因B. 对症治疗C. 免疫抑制治疗D. 支持治疗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治疗。
(错误)12.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正确)13. 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时,应立即进行肾活检。
(错误)14.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正确)15. 过敏性紫癜患者不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尿常规。
(错误)四、简答题16. 描述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皮肤表现。
答案: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皮肤表现为对称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压之不褪色的紫红色皮疹,多见于下肢和臀部,也可出现在上肢和躯干。
皮疹可融合成片,有时伴有轻微瘙痒。
17. 简述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答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包括:(1)典型的皮肤紫癜;(2)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3)至少伴有以下一项:关节症状、腹部症状或肾脏症状;(4)实验室检查支持血管炎的诊断。
裴正学教授运用“同病异治”原则治疗紫癜经验总结(附2例报告)摘要裴正学主任医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在治疗过敏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方面,有着独到的临床经验。
裴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多因郁热在里,血热妄行而以清热凉血,补气摄血为大法,兼以活血化瘀则相得益彰。
裴老认为过敏性紫癜病机风热伤络、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等方面,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健脾温肾为主,随症加减。
关键词紫癜名医经验裴正学裴正学主任医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硕士、博士生导师。
裴老在治疗过敏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方面,有着独到的临床经验。
“同病异治”治疗原则过敏性紫癜及itp均属中医血证中的“紫斑”“肌衄”的范畴,但病因病因病机不同,施治有别,提倡“同病异治”的治疗原则。
裴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多因郁热在里,血热妄行而以清热凉血,补气摄血为大法,兼以活血化瘀则相得益彰。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或因中气虚损,气不摄血而出血,离经之血滞于皮下则紫癜,停于体内则瘀血。
治变态反应性疾患,属中医学血证范畴,与中医古籍中肌衄、发斑、葡萄疫相似,裴老认为过敏性紫癜病机风热伤络、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等方面,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健脾温肾为主,随症加减。
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8岁,2009年3月初诊。
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鼻衄及全身紫斑,诊断为itp。
曾用激素等西药治疗后,血小板有一时性回升,鼻衄及全身紫斑仍反复发作。
现患儿烦渴、自汗乏力、便干,偶感发热,大便时肛门出血,舌红伴散在性瘀点,苔薄黄,脉细数。
血小板49×109>/sup>/l,24小时血块收缩不良。
骨髓象巨核细胞形态尚正常,血小板形成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现仍每日服用糖皮质激素。
中医辨证:热壅脉络,迫血妄行。
治则: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
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
主要见于学龄期儿童,病程有时迁延反复,但预后多良好。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某种致敏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致敏原可为病原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药物(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肼、水杨酸类、苯巴比妥钠等)、食物(鱼、虾、蟹、蛋、牛奶等)及其他(花粉吸入、昆虫叮咬、疫苗注射等)。
机体对这些因素产生不恰当的免疫应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引起皮肤、胃、肠、关节的广泛性毛细血管炎,导致水肿和出血。
(二)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起病,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约半数患儿出现不规则低热和乏力、精神委靡、纳差等全身症状。
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是主要累及部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1.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几乎所有患儿均见典型皮肤紫癜,常见于下肢和臀部,以下肢伸面为多,对称分布。
典型紫癜变化规律为初起出现紫红色荨麻疹及各型红斑、斑丘疹,压之褪色,高出皮肤,可有轻度痒感,此后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加深呈紫红色,压不褪色。
2.消化道症状约有2/3患儿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多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内。
患儿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便血,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是由于肠道病变引起肠蠕动增强或痉挛所致。
此型临床称为“腹型”。
3.关节疼痛及肿胀约1/3患儿出现关节肿痛,多累及膝、踝、肘等关节,可单发亦可多发,呈游走性,一般无红、热,有积液,不遗留关节畸形。
偶尔关节炎出现在紫癜前1~2日。
此型临床称“关节型”。
4.肾脏症状约30%~60%。
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伴血压增高和水肿,称为紫癜性肾炎。
一般患儿肾损害较轻,个别重症出现大量蛋白尿、氮质血症、高血压或高血压脑病,极少数因急性肾衰竭死于尿毒症。
此型临床称为“肾型”。
同时存在几种临床表现时称“混合型”。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属中医“血证”范畴,与中医“紫癜”、“肌衄”、“葡萄疫”等病类似。
一诊断参照2005年出版的《现代中医儿科学》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 初期1 辨证论治(1)风毒袭肺主症紫癜色鲜明,为斑丘疹,大小形态不大一,好发于下半身,尤以小腿及臀部为多,呈对称性分布,出没无常,反复发作,伴瘙痒。
兼次症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外感风热证候,或偶见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血等症。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微腻,脉浮数。
分析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易感受外邪,且小儿体属纯阳,感邪易从阳化热,热邪迫血离经发为紫癜;肺主皮毛,则紫癜多只见于皮肤;风性善行数变,则紫癜出没无常、伴有痒感;邪袭卫表,卫表失和则见外感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微腻,脉浮数为风毒袭肺之象。
治法疏风开肺,解毒通络方药选用紫癜Ⅰ号方(组成:黄芩、紫荆皮、白藓皮、鸡血藤、仙鹤草)发热者加柴胡、青蒿以和解退热,关节肿痛者加桑枝、海桐皮以疏风通络,腹痛者加元胡、木香以理气止痛,便血者加荷叶、藕节、地榆炭以收涩止血,尿血者加大蓟、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10~20毫升或炎琥宁注射液0.2~0.4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或250毫升中,日一次静点。
配合口服小儿抗炎灵,小儿抗毒灵等。
疗效评估:该期见于紫癜发病初期。
紫癜I号方具有疏风开肺,解毒通络作用,对于紫癜初期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在疾病早期应用此方,不但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有短期即可治愈者。
我科室认为紫癜初期病位主要在肺络,遵古法“开其肺络,百脉而通”之理论,形成了我科室独有的特色疗法,在临床中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风毒伤络主症紫癜色鲜明,为斑丘疹,大小形态不大一,部分融合成片,紫斑起疱,伴剧烈瘙痒。
儿科过敏性紫癜查房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病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难点: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病例,让学生了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引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过敏性紫癜的定义及病因;(2)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3)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例题讲解:结合临床病例,讲解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病例,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过敏性紫癜,并提出治疗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科过敏性紫癜2. 板书内容:(1)过敏性紫癜定义及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七、作业设计病例:8岁男孩,因双下肢皮肤紫癜伴关节疼痛1周就诊。
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紫癜,以臀部及下肢伸侧为主,伴有关节疼痛,无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
2. 答案:诊断: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案:(1)避免接触过敏原;(2)抗过敏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3)改善血管通透性:静脉滴注维生素C;(4)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5)关节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6)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病例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病例分析和答案。
儿科学过敏性紫癜课件全文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科学》教材第七章第四节“过敏性紫癜”,详细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引发学生对病例的分析与讨论,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 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2)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方法。
3) 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病例,分析病例特点,制定诊断及治疗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诊断。
5. 随堂练习:设计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儿科学过敏性紫癜2. 内容:1) 定义、病因、发病机制2) 临床表现、分型、诊断3) 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关于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等基础知识。
2. 简答题:简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3. 病例分析题:分析给定病例,制定诊断及治疗方案。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过敏性紫癜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病例分析。
4. 作业设计,尤其是病例分析题的答案。
一、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 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过敏史、感染史等。
过敏性紫癜课件20230823073823教案:过敏性紫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卫第9版《内科学》第176页。
主要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过敏性紫癜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学生能了解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难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笔记本、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病例,引导学生思考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病例,讲解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关于过敏性紫癜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过敏性紫癜病因:感染、药物、食物、花粉等临床表现: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治疗:去除病因、药物治疗(抗过敏、抗炎、激素等)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个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答案:病例:患者,男,20岁。
因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皮肤紫癜,伴有关节肿痛和腹痛。
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常规和尿常规异常,凝血功能正常。
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答案:治疗原则:去除病因、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激素(如泼尼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过敏性紫癜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掌握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过敏性紫癜的患者。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荣大奇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关键词 荣大奇 过敏性紫癜 荣大奇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结合内科(风湿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尤擅治过敏性紫癜。
针对病机,分阶段辨证论治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血证”、“葡萄疫”、“紫斑”等疾病范畴,其病因有外感、内伤两部分。荣教授根据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将病机概括为热、虚、瘀三个方面,热有实热虚热之分,虚有气虚血虚之别,血瘀则贯穿疾病的始终。故将本病分为三个阶段:邪实阶段、邪正两伤阶段、正虚阶段。邪实阶段治疗以祛邪为主,采用清热凉血解毒之法:邪正两伤阶段以扶正祛邪并用,采用祛风清热止血之法;正虚阶段则以扶正为主,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消斑之法,全程均不忘活血化瘀。
中西合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荣大奇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科研方法,总结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风热伤络型。症状:起病较急,皮肤紫癜较鲜红,呈腰部以下对称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舌头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祛风清热,解毒化斑。过敏煎加减:五味子15g,防风20g,乌梅20g,银柴胡15g,甘草10g,荆芥10g,苦参20g,黄芩10g,茜草15g。加减:咽痛加金银花30g、连翘10g、山豆根10g、青果10g、清热解毒;发热加生石膏50g(先煎)、知母10g,滋阴清热;皮肤瘙痒加地肤子15g、白藓皮15g,祛风止痒;出血点密集加地榆炭15g、棕榈炭15g、三七粉3g(单包),凉血止血;腹痛加白芍20g、槐花15g,缓急止痛;关节痛加苍术10g、木瓜15g、徐长卿15g,除湿止痛。
血热伤络型。症状:皮肤骤见青紫或鲜紫色点状或斑块,此起彼伏。身热烦渴,面红升火,可伴有齿衄、鼻衄,甚或便血、尿血、月经过多。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营汤加减:水牛角30g,生地20g,丹皮15g,麦冬15g,金银花50g,连翘15g,苦参20g,黄芩10g,紫草15g,棕榈炭20g,甘草10g。加减:尿血加白茅根30g、藕节15g、旱莲草15g,凉血止血;便血腹痛加白芍20g、槐花15g、五灵脂10g,缓急止痛,敛血止血;鼻衄加怀牛膝10g、仙鹤草15g,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过敏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
治疗包括尽力找出过敏原因并加以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其敏、扑尔敏等及糖皮质激素等。
该病患者常见皮肤出血点,故心理较紧张,应安慰病人,介绍康复病例,使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应注意生活调节,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少活动,因活动可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缓解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应积极清除感染灶,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应避开一切过敏原,防治该病的诱发因素。
饮食调节也很重要。
过敏性紫癜又称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多发生于男性儿童,特点是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及关节症状。
临床表现1、症状及体征1)前驱期症状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上由于病变的部位不一而有不同的表现(1) 皮肤症状: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反复发作于四肢臀部,少数累及面和躯干部皮损初起有皮肤瘙痒,出现小型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多形性红斑(2) 关节症状:可有单个或多发性游走性关节肿痛或关节炎,有时局部有压痛,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关节关节腔可有渗液,但不留后遗症。
临床称关节型(3) 消化道症状:约2/3患者可出现以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为主,同时可伴有呕吐、呕血或便血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便。
文章导读紫癜又称为紫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如果患病部位敏感,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旦身体出现紫癜的话,一定要做好相关护理措施,如果病情发展比较急,可能会出大量的血,这时候患者要卧床休息,如果是小孩子患这种病,父母要现在小孩子的活动,另外小孩子看到症状后会非常恐惧,所以要教孩子正确认识这种疾病,消除紧张心理,另外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不仅要摄入丰富的营养,还必须要吃的清淡,多吃有利于消化的食物,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来治疗。
第一、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
临证须注意证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
治疗时宜分清主次,统筹兼顾。
第二、分证论治1.风热伤络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邪。
方药:连翘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薄荷、防风、牛蒡子、连翘、山栀、黄芩、升麻、玄参、桔梗、当归、赤芍、红花。
2.血热妄行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
同时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常用药:犀角(用水牛角代)、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生甘草。
3.气不摄血证候: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生姜、大枣。
4.阴虚火炎证候: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血色鲜红,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大补阴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蜂蜜。
过敏性紫癜病例分析过敏性紫癜病史摘要:患儿男,9岁。
主诉:两下肢紫癜 2 天,加重伴浮肿1天。
患儿家长 2 天前帮助患儿洗脚时,发现患儿双下肢皮肤有紫癜、不痛不痒。
今日紫癜增多,并出现晨起眼睑浮肿,起床行走后感腿痛,患儿近 2 周无倦怠、乏力、低热等症状;1周前曾有短暂的腹痛病史,未到医院就诊,家长也未给患儿服用任何药物。
发病前2日患儿曾进食螃蟹及河虾。
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人。
体格检查T 37℃,P 82次/分,R 28次/分,BP 100/65mmHg。
神志清楚,营养发育良好,无贫血貌;臀部以下双下肢皮肤有大小不等的紫癜,呈紫红色,部分高出皮肤,呈对称性分布,压之不褪色;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稍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鼻翼搧动,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四肢活动正常,各关节无肿胀;生殖器无畸形,阴囊无水肿,克氏征及布氏征(-),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1g/L,WBC 9.8×109/L,、N 0. 63、L 0. 37,Plt 174×109/L;大便常规:隐血(-);尿常规:蛋白(+) , RBC 5~6个/HP;肝肾功能正常;补体C3、C4、CH50正常;抗DNA、RNA抗体(-),ENA多肽抗体七项(-);IgA、IgG、IgM正常;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APTT正常。
(2) 腹部B超:双侧肾脏轻度肿大,膀胱、输尿管无异常。
(3)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4) 胸部X 线:双肺纹理清晰,心肺无异常。
诊断:过敏性紫癜治疗:治疗原则: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抗凝治疗和对症治疗。
必要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核心提示:过敏性紫癜一般发病于3~10岁儿童,开始出现皮肤及粘膜紫癜,多见于下肢,臀部及上肢次之,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压之不褪色,鲜红或脂红色,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中医属“葡萄疫”、“肌衄”、“斑毒”范畴。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程多在1个月左右,偶有延长,但复发率高,约30%的患者有复发倾向。 一般发病于3~10岁儿童,开始出现皮肤及粘膜紫癜,多见于下肢,臀部及上肢次之,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压之不褪色,鲜红或脂红色,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偶尔以腹绞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腹痛可为钝痛、隐痛或阵发性绞痛,部位不定,腹肌软,可伴呕吐及血便;关节痛可伴红肿及活动障碍,主要累及膝、踝、腕及肘关节,可单发或多发,可游走。约有50%病例发生肾损害,可表现为肾综或肾炎样改变,偶可发展为急、慢性功能衰竭。 【治疗原则】 1、设法除去致敏因素。 2、单纯者可用复方路丁、钙剂、维生素C、抗组治胺制剂。 3、发热及关节炎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但不能阻止肾脏侵犯,对顽固的慢性肾炎者可加免抑制剂。 中医疗法: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辩证论治。 【具体治疗方法】 (一)消除致病因素 防治感染,清除局部病灶(如扁桃体炎等),驱除肠道寄生虫,避免可能致敏的食物及药物等。 (二)一般治疗 1.抗组胺药 盐酸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阿司咪唑(息斯敏)、去氯羟嗪(克敏嗪)、西米地丁及静脉注射钙剂等。 2.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 维生素C、曲克芦丁、卡巴克络等。维生素C以大剂量(5~10g/d)静脉注射疗效较好,持续用药5~7日。 (三)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减轻炎症渗出、改善血管通透性等作用。一般用泼尼松30mg/d,顿服或分次口服。重症者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d,或地塞米松5~15mg/d,静脉滴注,症状减轻后改口服。糖皮质激素疗程一般不超过30天,肾型者可酌情延长。 (四)对症治疗 腹痛较重者可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654-2)口服或皮下注射;关节痛可酌情用止痛药;呕吐严重者可用止吐药;伴发呕血、血便者,可用奥美拉唑等治疗。 (五)其他 如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或近期内反复发作者,可酌情使用:①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环磷酰胺等;②抗凝疗法:适用于肾型患者,初以肝素钠100~200U/(kg·d)静脉滴注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4周后改用华法林4~15mg/d,2周后改用维持量2~5mg/d,2~3个月;③中医中药: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适用于慢性反复发作或肾型患者。 得了过敏性紫癜,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为特征。 过敏性紫癜病因不清,目前认为本病为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感染、食物、(牛奶、蛋、鱼虾蟹类)、药物(安乃近、链霉素、异烟肼)、疫苗接种,昆虫丁咬等有关。 过敏性紫癜患者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加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卧床休息,以利于皮肤紫癜消退和减少其复发。 2)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海鲜、过敏原不明者不吃过去未吃过的食物。 3)腹痛较重或大便潜血阳性者进食半流食、消化道有明显出血者应禁食。 4)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5)防止昆虫叮咬。 6)皮疹有痒感,应保持皮肤清洁,修剪指甲、防止擦伤和抓伤。 7)除去可能存在的致敏原。 ,过敏性紫癜病人应怎样安排合理而科学的饮食呢?
首先,应禁食各种致敏食物。食物过敏是引起此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食物中的异体蛋白质可引起过敏性紫癜,这些食物主要有鱼,虾,蟹,蛋,牛奶,蚕豆,菠萝等。病人一旦发现某种食物有致敏作用,应终身禁用这种食物,同时也不可使用与这种食物接触过的炊具和餐具。另外,过敏性紫癜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自己从未吃过的新鲜花蕾之类的蔬菜,因为有报道说,植物花粉也是一种常见的致敏物。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请专家给您介绍一下。 1、血热妄行 证候 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辨证 本证由热毒壅盛,迫血妄行,灼伤络脉,血液外渗所致。以起病急,紫癜及其他出血鲜红,伴热毒内盛,血分郁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2、风热伤络 证候 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 本证由风热之邪外感,内窜血络所致。以起病较急,紫癜色泽鲜红,伴风热表证为辨证要点。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有哪些?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会有所了解了,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出现了以上的病症,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做到尽早发现,及早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过敏性紫癜常见原因和诊断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原因,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而引起血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王辉 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一)诊断标准 1.血常规的检查:血细胞轻中度增高嗜酸细胞正常或者增高,出血量可多贫血,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 2.血沉:多数患者血沉增快 3.抗O:可增高 4.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lgA可增高 5.尿常规:肾脏受累者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或管型。 6.血尿素氮及肌酐:肾功能不全者增高 7.大便潜血:消化道出血时阳型 8.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约半数患者阳性 9.肾组织活检:可确定肾炎病变性质对治疗和预后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二)诊断要点 1.多有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疫苗接种等病史。 2.有典型特征性皮肤紫癜,结合关节、胃肠或肾脏症状以及反复发作史。 3.全血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出血严重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 4.血沉增快,CPR 可呈阳性,血清IgA 增高。 5.有肾损害时,可见血尿及蛋白尿。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无贫血血小板计数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出凝血时间正常。 2.骨髓象:正常骨髓象嗜酸粒细胞可偏高。 3.尿液检查:可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4.粪常规检查:部分病人可见寄生虫卵及红细胞潜血试验可阳性。 5.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6.病理学检查:弥漫性小血管周围炎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周围聚集。免疫荧光检查显示有IgA和C3在真皮层血管壁沉着。 (四)鉴别诊断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皮肤紫癜的形态不高出皮肤,分布不对称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不难鉴别。过敏性紫癜皮疹如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或多形性红斑更易区分。 2.败血症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引起的皮疹与紫癜相似,但本症中毒症状重,白细胞明显增高,刺破皮疹处涂片检菌可为阳性。 3.风湿性关节炎二者均可有关节肿痛及低热,于紫癜出现前较难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出现紫癜,则有助于鉴别。 4.肠套迭多见于婴幼儿。如患儿阵阵哭叫,腹部触及包块,腹肌紧张时应疑为该病。钡灌肠透视可予鉴别。但过敏性紫癜可同时伴有肠套迭,故应引起注意。 5.阑尾炎二者均可出现脐周及右下腹痛伴压痛。但过敏性紫癜腹肌不紧张,皮肤有紫癜,可予鉴别。 如何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 近几年,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污染、孩子高蛋白饮食过多、体质下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食品使用过多等等。 1.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一定要辩证使用中药方剂,研究表明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复发,具体治疗方法详见其他文章。 2.一定要控制饮食: 很多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是由于进食特殊食物引起,如鸡蛋、牛奶、零食、鱼虾等,并且我多次强调过敏性紫癜患儿十有八九是热性体质。因此,如果孩子一旦患上过敏性紫癜,您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不吃或少吃易上火的食品。急性期只吃素食,并且尽可能不吃蘑菇、木耳、土豆、番茄等食品。待紫癜稳定后,逐渐开始食用瘦肉、鸡蛋、牛奶、蘑菇等,但一定要一种一种逐渐加用。对于羊肉、辣椒、海鲜的问题,我的意见是在一段时间内不要食用。至于一段时间具体是多久,要视孩子的体质综合判断。因为这些东西对紫癜来说是很危险的,既然危险,那么远离一些时间应该是更合理的。先按照2-3年来执行吧。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任献青 3.易复发时间适当抗过敏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和复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数在每年的9月到12月份,当然有些孩子在春天或夏季发病或复发。既然有这样一个规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复发规律,在高发时间之间适当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