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售业态的分类及特点

零售业态的分类及特点

零售业态的分类及特点
零售业态的分类及特点

湖州市场上的零售业态

零售业态是指销售市场向确定的顾客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式。

我国的零售业态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市场、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1)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基本特点:①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②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③商品结构以经营男、女、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④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⑤采取柜台销售与自售(开架)销售相结合的方式。⑥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⑦服务功能齐全。

(2)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其主要特点是:①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②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③商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④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⑤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⑥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⑦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

(3)大型综合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其主要特征是:①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②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③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④采取自选销售方式。⑤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便利店(方便店),是指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其主要特征是:①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所在地。②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③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④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

⑤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⑥以开架自选货为主,结算在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5)专业店,是指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并且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能提供适当的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对某大类商品的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其主要特点是:①选址多样化,多数店设在繁华的商业区、商店街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②营业面积根据主营商品特点而定。③商品结构体现在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选择余地大,主营商品占经营商品的90%。④经营的商品、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⑤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销售。⑥从业人员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6)专卖店,指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制造商品牌,适应消费者对品牌选择需求和中间商品牌的零售业态。其主要特征为:①选址在繁华商业区、商店街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②营业面积根据经营商品的特点而定。③商品结构以著名品牌、大众品牌为主。④销售体现量小、质优、高毛利。⑤商店的陈列、照明、包装、广告讲究。⑥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销售。⑦注重品牌名声、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提供专业知识性服务。

(7)购物中心,指企业有计划的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其主要特征为:①有发起者有计划地开设,布局统一规划,店铺独立经营。②选址为中心商业区或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要道。③内部结构由百

货店或超级市场作为核心店,与各类专业店、专卖店、快餐店等组合构成。④设施豪华、店堂典雅、宽敞明亮,实行卖场租赁制。⑤核心店的面积一般不超过购物中心面积的80%。⑥服务功能齐全,集零售、餐饮、娱乐为一体。⑦根据销售面积,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

(8)仓储式商场,指以经营生活资料为主的,储销一体、低价销售、提供有限服务的零售业态(其中有的会采取会员制形式,只为会员服务)。其主要特点是:①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②商店营业面积大,一般为10000平方米左右。③目标顾客以中小零售商、餐饮店、集团购买和有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为主。④商品结构主要以食品(有一部分生鲜商品)、家庭用品、体育用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电器、汽车用品、室内用品为主。⑤店堂设施简朴、实用。

⑥采取仓库式陈列。⑦开展自选式的销售。⑧设有较大规模的停车场。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作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信管1401 韩斌 2015年11月10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

零售业态未来发展趋势

(一)呈现低碳化发展趋势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在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扩大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等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将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零售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将呈现出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在店铺建筑和装饰、店铺选址、商品、商品包装和展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配送以及零售业态等方面,将以节能、低碳为核心,进行新的变革。 (二)呈现“网店”“跑马圈地”热 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网络购物,已成为方便居民消费、扩大消费的重要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10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商务部提出“十二五”期末,力争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巨大的网上购物市场发展空间,快速的大趋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品牌生产商以及其他力量积极地发展“网店”,“网店”将成为零售渠道之争的新战场,零售渠道的“跑马圈地”由陆地转向“空中”,将呈现“网店”“跑马圈地”热。 (三)向自营化回归 长期以来,我国零售企业多采用联营或引厂进店经营方式,由于失去了对经营商品的所有权,降低了对经营商品的话语权。一方面造成供零关系紧张,大品牌商制约小牌零售企业,而大牌零售企业又制约小品牌商;另一方面弱化了零售企业传统功能,影响了零售企业自主扩张、创新的能力,削弱了对消费者的服务。这种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使零售企业经营的风险趋于增大,是企业不可持续、不利于我国零售业健康发展的模式。一些零售业已开始加大自营商品的比重,走上向自营化回归,向赚取进销差价回归之路。而目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市场更加细分化的环境,将加快零售企业从联营方式向自营方式回归的步伐。 (四)传统店将受到挑战 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希望购物环境越来越好、购物越来越方便,“一站式”的消费需求也在减弱,消费者购物需求将更趋向于个性化、时尚化、专业化、精品化、体验化、健康化。为适应这种变化,零售业业态将进一步向细分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更具现代特征,这将使传统零售店受到挑战。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也促使传统店进行转变。 (五)“体验消费”概念店兴起 “把消费者想要的变成消费者需要的”,这是零售业“体验消费”的实质内涵和宗旨。零售企业的“千店一面”购物环境,已使消费者感到麻木、厌倦,要想燃起消费者购物激情,激发新的需求,零售企业只有改变和创新,努力开发新的概念、新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而体验化消费将是零售企业概念、形象创新的发展趋势。零售企业将在店铺内外设计、装修装饰、商品特色、商品陈列、动线设计、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反传统的创新,全方位地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让消费者购物时轻松、愉快、省心、省时,最终“把消费者想要的变成消费者需要的”,增加商店的销售额。

商业地产的详细分类以及商业业态的分类

商业地产的详细分类以及商业业态的分类 从商铺的概念可以看出,其范围极为宽泛,不对它进行有效分类是无法深入进行相关研究,更不要说对商铺投资进行专业的剖析。本节将对商铺进行分类,便于读者理解和后面对商铺投资进行探讨。 商铺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各种商业区、各种住宅区、各种专业市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房地产里面,随处可见商铺----商业设施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商铺组成。 尽管都是商铺,但很显然,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商铺,其商业环境、运营特点、投资特点都会显著不同。在此对商铺进行必要分类,有助于读者对商铺的个性化了解,以及便于后面对其进行研究。 1、按照开发形式进行分类 (1)、商业街商铺 商业街指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式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房地产形式,其沿街两侧的铺面及商业楼里面的铺位都属于商业街商铺。 商业街过去十年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中包括建材、汽车配件、服装精品街、酒吧街、美容美发用品街等。上述以某类商品为经营内容的商业街起步较早的,大多数目前已经取得了成功,有些跟风项目的经营情况却并不好。当然也有不少商业街采取各类商品混业经营的方式,商业街的命名只体现地点特征,这类商业街取得成功的较少。 与商业街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就是商业街商铺,商业街商铺的经营情况完全依赖于整个商业街的经营状况:运营良好的商业街,其投资者大多数已经收益丰厚;运营不好的商业街,自然令投资商、商铺租户、商铺经营者都面临损失。 (2)、市场类商铺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市场”是指各种用于某类或综合商品批发、零售、经营的商业楼宇,有些是单层建筑,大多是多层建筑。这类市场里面的铺位即我们所谈的市场类商铺。 市场类商铺在零售业中所占比重比较高,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从事某种商品经营的专业批发和零售市场,比如,图书交易市场、电子市场、家用电器市场、家具城、建材城等。 (3)、社区商铺 社区商铺指位于住宅社区内的商用铺位,其经营对象主要是住宅社区的居民。 社区商铺的表现形式主要是1-3层商业楼或建筑底层商铺,有些铺面可以直接对外开门营业,但多数属于铺位形式。 (4)、住宅底层商铺 住宅底层商铺,指位于住宅等建筑物底层(可能包括地下1,2层及底上1,2层,或其中部分搂层)的商用铺位。 住宅底层商铺是目前市场极为关注、投资者热衷的商铺投资形式,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充分认可住宅底层商铺的巨大价值,不仅避免了过去住宅底层不好卖的尴尬局面,而且获得了更大的投资收益。对于住宅底层商铺的投资者来讲,鉴于住宅底层商铺上面建筑将会带来的稳定的客户流,住宅底层未来的客户基础将相对可靠,换言之,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5)、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 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指百货商场、各种类型购物中心里面的铺位。百货商场及各种类型购物中心的运营好坏对里面商铺的经营状况影响直接而深远。目前,国内有很多这类正在运营的项目,另外也有不少大型SHOPPING MALL项目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开发建设。 (6)、商务楼、写字楼商铺

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分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零售业态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原则和各种业态的结构特点。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零售业的企业和店铺。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零售业 retail industry 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为主,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2.2零售业态 retail formats 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3 零售业态分类原则 零售业态按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4 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零售业态。 4.1 有店铺零售 store-based retailing 是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4.1.1 食杂店 traditional grocery store 是以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 4.1.2 便利店 convenience store 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4.1.3 折扣店 discount store 是店铺装修简单,提供有限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的一种小型超市业态。拥有不到2000个品种,经营一定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 4.1.4 超市 supermarket 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 4.1.5 大型超市 hypermarket 实际营业面积6000M2以上,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可以分为以经营食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和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大型超市。 4.1.6 仓储会员店 warehouse club 以会员制为基础,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零售业态。 4.1.7 百货店 department store 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4.1.8 专业店 speciality store 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例如办公用品专业店(office supply)、玩具专业店(toy stores)、家电专业店(home appliance)、药品专业店(drug store)、服饰店(apparel shop)tffu. 4.1.9 专卖店 exclusive shop 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4.1.10 家居建材商店 home center 以专门销售建材、装饰、家居用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4.1.11 购物中心 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 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4.1.11.1 社区购物中心 community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5万m2以内的购物中心。 4.1.11.2 市区购物中心 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10万m2以内的购物中心。 4.1.11.3 城郊购物中心 super-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的,面积在10万m2以上的购物中心。

社区商业业态功能及运营分析

社区商业业态功能及运营分析 社区商业是指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形态,如邻里商业街区、社区购物中心及邻里购物中心等。社区商业形态是城市商业的基础,它的服务人口一般在5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以内。由于这一商业的属性也决定了社区商业的总规模一般应控制在3万平米以内,商业业态的设置也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社区商业分类 目前为止,社区商业还没有非常权威的标准分类方法,出发点和目的的不同,使得社区商业的划分种类繁多。综合所有分类,可以将其归结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划分方式,具体划分如下表: 国外零售商业分类形式参考:

二、社区商业的功能 社区商业的功能主要包括:购物功能、社交功能、服务功能、文化休闲娱乐功能。 按照潜在业主对不同商业配套设施设施的需求强度差异,我们将其分为3个层次,即: 1、强度需求商业设施,需求的比重超过50% 此类商业设施主要包括:综合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银行; 2、中度需求商业设施,需求比重在10-50%之间 此类商业设施主要有药房、诊所、餐馆、邮局、健身中心、幼儿园、运动场馆、24 小时便店、书店、洗衣店、游泳池、娱乐中心、美容美发店、老年活动中心等; 3、弱需求商业设施,需求比重在10%以下 此类商业设施主要包括修理店、彩扩冲洗店、茶馆、花店、宠物店、高尔夫球场。 三、社区商业功能业态组合

四、社区商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杀猪式”销售带来的后果 通常开发商的做法就是以住宅销售的手法进行商铺的销售,先营造出一个好的概念,让投资者有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然后将商铺高价卖给投资者,再由这些投资者运营出租给商家,令商铺(街)自然成熟。由于设计、建设之初,并没有合理的定位,销售后更没有对于投资者的后续服务及辅助,导致投资者购买前期望过高,购买后盲目经营,或者由于售价过高,导致投资者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投资回报,只能把租金提高,结果导致恶性循环。 2、体量过大,超出社区承受范围 社区商业的体量多大才合适,一直以来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出台,所以开发商在做规划的时候往往比较盲目,首先遵循的是规划指标,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宁大勿小。通常来说,社区商业的体量大小和所服务的住宅体量大小有关,如果体量太小,则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果体量太大,则导致人流不足、商家经营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商铺空置现象出现。 预估商业体量方法参考——通过周边人口数量。国内一线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主要二线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约在1.0-1.6平方米之间。考虑到社区商 业功能、服务对象以及服务范围,社区商业的体量应控制在人均1平方米左右或以内。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小析 近观: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产物,是物竞其类、适者生存法则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表现。我国的零售业态,具体包括以下九种类型: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除此之外,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等经营方式,也是多元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

它难以完全取代其他业态而独步天下。而“杂货店”之类的小店,大多分布在居民生活小区,虽然局限于一定的社区内,但它的存在是不容替代的,比如说一些家用的小工具、极小的生活用品是在大超市里难觅踪迹的,而在小店里是随处可见;而且大超市一般离居民区有一段距离,在居民急需的情况下,到自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是居民的首选。 其二,经营、管理理论与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的商业相对于其他生产行业而言,所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水平是落后的。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市场竞争不断呈白热化状态。这就迫使商业特别是零售业态不断引进、发展新的管理理论,不断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零售业高科技的特征日益突出。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零售业的市场适应和拓展能力,改善了其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而技术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为敏感发现市场变化,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各项指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换言之,技术手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中介手段。它有力地推动零售业态的实践深入,从而也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零售业中各企业纷纷引入与应用更为现代化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基础上,谁能争胜于市场,技术手段是否现代、

商业地产业态类型

一、城市综合体 1概述:“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它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按特点可以分为两类:1城市CBD中心的城市综合体、2城郊结合部城市综合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综合体和CBD的区别和联系噢~ (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一般而言,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的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主要是一最先进的最发达的而第三产业,而城市综合体的产业则比较全面。 ) 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2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城市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均在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如超高层酒店:济南万达广场180米高超白金五星级酒店;又如高层地标式双塔:无锡万达广场白金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组成的玻璃雕塑双塔等。 3、案例:北京万达广场、香港太古广场、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巴黎拉德芳斯、东京六本木等。 二、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是指一群建筑,是组合在一起的商业设施,按商圈确定其位置、规模,将多种店铺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开发和经营,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 1、分类: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 是指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将购物中心分为: (1)社区购物中心(Community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内的购物中心. (2)市区购物中心(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内的购物中心。商圈半径为10公里~20公里,有40 个~100个租赁店,包括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各种专业店、专卖店、饮食店、杂品店以及娱乐服务设施等,停车位1000 个以上,各个租赁店独立开展经营活动,使用各自的信息系统。 (3)城郊购物中心(Super-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的,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 按照购物中心规模分类 1.巨型/超级购物中心——24万㎡以上 2.大型购物中心——12--24万㎡ 3.中型购物中心——6--12万㎡ 4.小型购物中型——2--6万㎡

零售业态概念与分类

零售业态概念与分类 零售业态概念与分类作者:佚名 时间:2010-1-1 浏览量:一.业态概念 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零售业态的研究滞后于现实,不仅理论界自身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与国内商业主管部门对业态的规范意见也不尽一致。但不管理论上如何争论,实际上,各种新兴业态自九十年代初引入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如雨后春笋,对我国传统百货商店这一单一业态形式和众多单体店构成强大冲击之势。 998年,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

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界定零售业态时采取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即: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二.业态分类 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 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1998年初研究和设计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零售各业态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生命周期。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旧式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逐步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处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货店;处于增长期的中小型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处于创新期的仓储式商场、邮购、电视导购和直销。而上述各业态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引进和发展上不同步,比如上海在1991年组建了”联华”超市公司,出现了中小型超级市场新业态;1994年出现了便利店;1995年出现了电视导购和直销;1996年出现了大型仓储式超市,而1994年以后真正规范的连锁

社区商业业态划分

社区商业业态划分 商业规划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这里所指商业房地产特指商铺,不包括写字楼和酒店),而业态组合又是商业规划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如若业态组合定位科学合理,可使楼盘营销增加靓丽的卖点,有力促进楼盘的销售,也可为项目建成运营后真正实现长期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业态组合定位不符合项目所在城市商业发展现状的实际需要,将导致项目投入运营后必定不能做旺而最终归于失败。 项目开发前期明确业态组合的定位,还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那么,什么是商业业态?什么是商业业态组合?业态组合定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有哪几种常用方式? 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主要依据经营主体的多少(是一个还是多个)、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立店规模、选址、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和装修标准、商品进货渠道(从厂家还是分销商处进货)和募集方式(是中央采购还是单店进货)、商品的宽度和深度、价格政策(毛利率大小)、销售方式等诸方面。目前,我国现有的商业业态主要有:百货店(有传统百货和现代百货之分,现阶段地级市百货店大都为传统百货,但已开始向现代百货过渡)、专业店、专卖店、商业步行街、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以及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其中,由于仓储式商场强调储销一体和非中心商圈选址,便利店强调社区便利性服务,专业市场强调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概念,农贸市场强调农副产品销售,这些业态和作为建筑群形态的商业步行街均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指开发商根据项目城市现有业态状况和对未来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充分利用自身可能整合的各种招商资源,为便于该楼盘作为房地产项目实现销售和该项目作为商业地产日后能够成功运营而对项目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的业态所进行的规划。业态组合定位必须在项目开发前期完成。 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业态组合的定位,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尽可能引进符合项目地实际需要的新业态,以造成对原有业态的强烈冲击,颠覆旧有商业格局;同时,所确定的业态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以至于3~5年内无人能出其右,形成规模上的强势地位,将项目打造成新的商业中心;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1.1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通过集中化管理,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以更优惠的价格进货,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 一、分类目的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的要求,为科学界定“三新”活动范围,满足统计上监测“三新”经济活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的范围包括:现代农林牧渔业、先进制造业、新型能源活动、节能环保活动、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现代综合管理活动。 三、分类原则 (一)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三新”的有关要求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等文件中有关“三新”活动的阐述,确定“三新”活动的范围和分类。 (二)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7)》(试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等

相关统计分类标准,重点体现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创新创业、跨界综合管理等“三新”活动。 (三)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三新”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四)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三新”活动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三新”活动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63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6位数字表示,共有353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中仅部分活动属于“三新”统计分类的,行业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绪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中国零售业态按零售店的结构特点分类,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和目标顾客等结构特点,分为百货店、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九种零售业态。 1.百货店业态结构特点 (1)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2)商品结构为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以经营男、女、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 (3)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有导购、餐饮、娱乐场所等服务项目和设施,服务功能齐全。 (4)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5)商圈范围大,一般以流动人口为主要销售对象。 (6)商店规模大,在5000平方米以上 (7)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8)目标顾客为中高档消费者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2.超级市场业态结构特点 (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在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2)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经营的商品应以肉类、禽蛋、水果、水产品、冷冻食品、副食调料、粮油及其制品、奶及奶制品、熟食品以及日用必需品为主。营业时间每天在11H左右,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有一定的停车场地。 (3)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4)商圈范围较窄,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 (5)商店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6)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 3.大型综合超市 (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和连锁经营方式 (2)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3)设有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目标顾客为购物频率高的居民。 (5)商圈范围较大。 (6)商店营业面积一般在2500平方米以上。 (7)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4.便利店业态结构特点 (1)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进口(或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 (2)商品结构特点明显,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 (3)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h以上,甚至24h,终年无休日。 (4)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所在地。 (5)商圈范围窄小,一般设定在居民徒步购物5-7min到达的范围内。 (6)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7)店堂明快、清洁、货架丰满。 (8)目标顾客主要为居民、单身者、年轻人。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零售业态大全(DOC)

零售业态,你懂多少?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 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可进一步细分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 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电话购物等业态。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 营形态。 一、零售业态的分类 根据GB/T18106-2004标准,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 折扣店、超市、 大型超市、 邮购、网上商店、电话购物 (一)有店铺零售业态(store-based retailing 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 这一场所内完成 的零售业态。有店铺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如下: 1、食杂店(traditional grocery store 食杂店别称小卖部。经营商品以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是一种独立、传 统的无明显品牌 形象的零售业态。 食杂店的优势:一是便利,为了一袋盐,一瓶啤酒,一罐油,人们不会舍近求远,样 样都到大商场、大超市去买;二是人面熟,食杂店店主与多数居民脸面都较熟,有一定的感 情因素,这优势是其他商业无法企及的。 现在有些食杂店还推出一些便民附加服务, 例如代 送报纸、手机充值等; 劣势:服务半径小,消费者多为固定客户, 市场竞争激烈,相互压价现象高于其他业 态,价格管 理混乱。 2、便禾9店(convenience store ) 便利店是一种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通常为消费者提供 6 个类别以上的产品, 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其主要顾客群为商店半径 5分钟以内行走 路程的家庭,通常为 24小时营业。按照便利店的标准来说,便利店的价格水准要高于超市 的价格。顾客追求便利的时候, 追求的亦是商品的功能, 而不是价格,所以这是一个更高层 售业态两类。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细分为食杂店、便利店、 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电视购物、 等 14种零售业态。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姓名 学号 专业市场营销 2013年04月15日

摘要 中国零售业景气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预期,但随着国际零售巨头,雄心勃勃的拓展中国市场,布局中小城市,各家公司将竞争的战场转向中小城市中国零售业也将继续高速发展。而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商业零售企业还是已经登陆中国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阶段,零售业何去何从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外国零售企业的进入,为国内零售业带来了新鲜气息,丰富了零售市场的内容。它们都看好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决定将“以中国为主要供货市场”的经营战略转变为“以中国为重要海外销售市场”的战略。由于目前中国国内的零售业也相当红火,外资零售商店并不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太大冲击。相辅相成的促进结果是:第一,中国的现代零售商店将继续走大型化与综合化的发展道路二是差异化个性化追求催生大型化与综合化零售商店三是中国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为零售商店大型化、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发展;竞争

Abstract Chinese retail business has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and good expectations, bu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tail giants, ambitious to expand China marke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layout, companies will compete in the battlefield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hina's retail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rapid development. Retail sal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will be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both domestic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 has landed in China, are clearly feeling the pressure. I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retail market competition has reached white-hot stage, where to retail industry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to enter, for the domestic retail trade has brought fresh breath,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he retail market. They are bullish about China's huge potential market and consumer spending, decided to "as the main supply to China market" business strategy into a "with China an important overseas sales market" strategy. Due to China's domestic retail industry is booming at present, foreign retail stores will

10种商业业态分类和基本要求

10种商业业态分类和基本要求 作者:平沙秋雁出自:沧浪之水浏览/评论:152/0 日期:2009年11月6日 09:58 1、超市要求选址在城区中心、居民区,商圈目标顾客为经营服务辐射半径0.5km,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营业面积应在300㎡以上,商品经营结构为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日用品为主,经营方式为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统一结算。 2、便利店要求选址在城区中心、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车站、医院、学校、娱乐场所、办公楼等公共活动区,商圈目标顾客为目标顾客以居民、单身、年轻人为主,营业面积应在50㎡左右,商品经营结构为以销售食品、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经营方式为以开架自选为主,统一结算。 3、大型综合超市要求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城郊结合部、交通要道、大型居住区附近,商圈目标顾客为经营服务辐射半径3km以上,目标顾客以居民、流动顾客为主,营业面积应在3000㎡以上,商品经营结构为大众化衣、食、用品齐全,满足一次性购全,注重本企业品牌开发,经营方式为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统一结算。 4、仓储商店要求选址在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要道,商圈目标顾客为经营服务辐射半径5km以上,目标顾客以中小零售店、餐饮店、集团购买和流动顾客为主,营业面积应在5000㎡左右,商品经营结构为以销售大众化衣、食、用品为主,自有品牌占相当部分,实行低价批量销售,经营方式为采取会员制,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统一结算。 5、专业店要求选址在城区中心、专业街以及百货店、购物中心内,商圈目标顾客为目标顾客以有目的地选择某类商品的顾客为主,营业面积根据商品特点而定,商品经营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