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标准

第12章数的开方:

1.理解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认识平方与开平方、立方

与开立方间的关系;会用平方、立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并会用根号表示。

2.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能估计某些无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与估算能力,会进行简单

的实数运算。

第13章整式的乘除:

1.探索并了解正整数幂的运算法则,并会运用它们进行运算。

2.探索并了解单乘单,单乘多,多乘多相乘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

乘法运算。

3.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乘法公式,了解两个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

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探索并了解单除单,多除单的法则,并能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5.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会用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进行(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因式分解。

第14章勾股定理:

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

问题。

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5章平移与旋转:

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特征。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特征。

4.认识旋转对称图形,并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

形。

5.通过具体事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并理解中心对称图

形是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对称图形。

6.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能识别全等多边形(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

应角和对应边,知道全等多边形(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分别相等。能体会图形的三种变换与图形全等的关系。

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在对平行四边形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探索并掌握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概念和

各自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3.掌握梯形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并会运用将梯形

分解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相互间的一些关系。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

理格式。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 (1)π2=C r (2)12-=x y (3)x y 1 = (4)x y 3-= (5)12+=x y 中,是一次函 数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函数1 2 -+= 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x B.1≠x C.2->x 且1≠x D.2-≥x 且1≠x 3、直线x y 2=,12-=x y ,13+=x y 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 A.经过原点 B.与y 轴交于负半轴 C.y 随x 增大而增大 D.y 随x 增大而减小 4、下列图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 ) A B C D 5、两直线b ax y +=1与a bx y +=2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6、直线a x y +-=2经过),3(1y 和),2(2y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 A. 21y y > B. 21y y < C.21y y = D.无法确定 7、无论m 为何值,直线m x y 2+=与4+-=x y 的交点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一辆汽车从江油以40千米/时的速度驶往成都,已知江油与成都相距约160千米,则汽车距成都的距离S(千米)与其行驶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 A.)0(40160≥+=t t S B.)4(40160≤-=t t S C.)40(40160<<-=t t S D.)40(40160≤≤-=t t S 9、一支蜡烛长20厘米,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燃烧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八年级上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八年级上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 A .0x > B .0x < C .2x < D .2x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5 B .3,4,5 C .3,6,9 D .23,7,61 4.如图,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E ≌△ACD 的是 ( ) A .∠ B =∠ C B .BE =C D C .AD =A E D .BD =CE 5.估计(1 30246 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 B .2和3之间 C .3和4之间 D .4和5之间 6.施工队要铺设1000米的管道,因在中考期间需停工2天,每天要比原计划多施工30米才能按时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0001000 30x x -+=2 B .10001000 30x x -+=2 C . 1000100030 x x --=2 D . 10001000 30x x --=2 7.给出下列实数: 227、2539 1.442 π 、0.16、0.1010010001-?(每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其中无理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如图,直线y mx n =+与y kx b =+的图像交于点(3,-1),则不等式组 , mx n kx b mx n +≥+?? +≤?的解集是( ) A .3x ≤ B .n x m ≥- C .3n x m - ≤≤ D .以上都不对 9.直线y=ax+b(a <0,b >0)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2的算术平方根是() A .4 B .±4 C 2 D .2± 二、填空题 11.1﹣π的相反数是_____. 12.计算:52x x ?=__________. 13.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35x x -=___________. 14.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__________. 15.已知一次函数1y kx =+的图像经过点(1,0)P -,则k =________. 16.化简:32|=__________. 17.如图,已知直线l 1:y=kx+4交x 轴、y 轴分别于点A (4,0)、点B (0,4),点C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过点C 的直线l 2:1 2 y x n = +经过AB 的中点P ,点Q (t ,0)是x 轴上一动点,过点Q 作QM ⊥x 轴,分别交l 1、l 2于点M 、N ,当MN=2MQ 时,t 的值为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下列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3y =5xy ; B.(a +2)(a -2)=a 2 +4; ab =a 3b ; D.(x -3)2=x 2 +6x +9 2.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 1,2,3 B . 2,5,8 C . 3,4,5 D . 4,5,10 3.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和△ACD 全等的条件是( ) A . AB =AC B . ∠B =∠C C .∠BDA =∠CDA D . BD =CD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AB,AD 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个 个 个 个 6.下列“QQ 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7.若 0414=----x x x m 无解,则m 的值是( ) A.-2 B.2 D.-3 8.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再沿虚线剪开,如图①,然 后拼成一个梯形,如图②,根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表明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b)(a -b) B.(a +b)2 =a 2 +2ab +b 2 C.(a -b)2 =a 2 -2ab +b 2 -b 2 =(a -b)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当x 时,分式51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11x 2+-x 的值为零 10.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11.若a 2 +b 2 =5,ab =2,则(a +b)2 = 。 12.如图,在ABC ?中,16AB AC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如果10BC cm =,那么BCD ?的周 长是 cm . 13.计算:20132 -2014×2012=______ ___. 14.如图,△ABC 中,AB=AD=DC ,∠BAD = 40,则∠C = . 15.计算: =+-+3 9 32a a a __________。16.如图,AD∥BC,BD 平分∠ABC.若∠ABD=30°,∠BD C=90°,CD=2, 12题 A B D C C A B D 16题 8题

(完整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简要)

201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目录(最新 版)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 一、总目标 (7) 二、学段目标 (8)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9) 第三学段(7--9年级) (9) 一、数与代数 (9) 二、图形与几何 (12) 三、统计与概率 (17) 四、综合与实践 (18)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9) 一、教学建议 (19) 二、评价建议 (25) 三、教材编写建议 (3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5) 附录 (38) 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38) 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39)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 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 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4)3=a7 B.a6÷a3=a2 C.(2ab)3=6a3b3 D.﹣a 5·a 5=-a10 3、已知点A(a-1,5)和B(2,b-2)关于X轴对称,则(a+b)2019的值为() A. 0 B. -1 C. 1 D.(-3) 2019 4、若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把等腰三角形分成了周长分别是15和12的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长是() A.7 B.4或5 C.11 D.7或11 5、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的是() A.m+1+m2 4 B.-x2+2xy-y2 C. -a2+14ab+49b2 D. n2 9 -2 3 n+1 6、如果把分式4x?3y 3xy 中的x、y都扩大3倍,则分式的值() A.缩小3倍 B.扩大3倍 C.不变 D.扩大6倍 7、已知一粒米的质量是0.000021㎏,这个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21×10﹣4 ㎏ B.2.1×10 ﹣5 ㎏ C.2.1×10 ﹣6 ㎏ D. 2.1×10 ﹣4 ㎏ 8、已知x- 1 X =3,则X2 X+X+1 的值是() A.9 B.7 C. 1 12 D. 1 7 9、m为任意正整数,代入式子m3-m中计算时,四名同学算出如下四个结果,其中正确的结果可 能是() A.148822 B.148824 C.148825 D.148829 10、A、B两地相距180㎞,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A、B两地间行使的长途客车,平均车速提 高了50%,而从A地到B地的时间缩短了1h,若设原来的平均车速为X㎞/h,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180 X -180 (1+50%)X =1 B. 180 (1+50%)X -180 X =1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 一、耐心填一填(每空3分,共30分) 1.计算: 2.如图,已知,要使⊿≌⊿,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3.因式分解:= 4.下图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规律拼成的若干个图案,按此规律请你写出: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块;第块图案中有白色第1个第2个第3个… 5.函数关系式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7.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象限。 8.函数的图象通过P(2,3)点,且与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它们的解析式; 二、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11.育才学校八(20)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 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1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0 C、x<1 D、x>1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关于直线 =1 轴对称,已知点A坐标是(4,4),则点B的坐标是() A、(4,-4) B、(-4,2) C、(4,-2) D、(-2,4)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其中一边长为,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 B、C、或 D、 15.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 固定的速度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水不注满水池)与时间 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16.小明同学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右图所示:则小明同学五次成绩的平均分是() A、12分 B、13分 C、14分 D、15分 17.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义务教育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C1 B 1 C A B A1第一课时: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图形变换以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几 何直觉。 2、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 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 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导入法 预习导航: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1.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图形有 什么美妙的关系吗?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 的. 2.那同学们能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吗? 生: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 3.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 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4.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 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记作:△ABC ≌△ A’B’C’符号“≌”读作“全等于”(注意强 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新知探究 利用投影片演示 甲 D C A B F E

1.活动: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 得到△DBC ; 将△ABC 旋转180°得△ AED . 2.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 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3.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例题讲解 [例1]如图,△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1. 分析:△OCA ≌△OBD ,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形重合? 将△OCA 翻折可以使△OCA 与△OBD 重合.因为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所以C 和B 重合,A 和D 重合. ∠C=∠B ;∠A=∠D ;∠AOC=∠DOB .AC=DB ;OA=OD ;OC=OB . 2.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 [例2]如图,已知△ABE ≌△ACD ,∠ADE=∠AED ,∠B=∠C ,?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1.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E 和△ACD 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2小结: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常用方法有: D C A B O D C A B E 乙D C A B 丙D C A B E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及答案.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运算不正确 ...的是 ( ) A 、 x2·x3 = x5 B、 (x2)3= x6 C、 x3+x3=2x6 D、 (-2x)3=-8x3 2、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 A.(x-1)(x-2)=x2-3x+2 B.x2-3x+2=(x-1)(x-2) C.x2+4x+4=x(x一4)+4 D.x2+y2=(x+y)(x—y) 3、下列各组的两项不是同类项的是() A、2ax2与 3x2 B、-1 和 3 C、2x2y和-2y x D、8xy和-8xy 4.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 5.1.如图,羊字象征吉祥和美好,下图的图案与羊有关,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A.1个 B.4个 C.3个 D.2个 6.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 1 2 x+2上,则y1、 y2大小关系是( ) (A)y1 >y2(B)y1 =y2(C)y1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江苏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张大爷离家出门散步,他先向正东走了30m,接着又向正南走了40m,此时他离家的距 离为:() A、30m B、40 m C、50 m D、70 m 3、在0)2 (, 14 .3, 2 2 ,4 ,2 , 3 - - π ,0.020020002……中有理数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等于70o,则它的底角是 ( ) A、70o B、55o C、 60o D、 70o或55o 5、点A的坐标) , (y x满足条件0 |2 | )3 (2= + + -y x,则点A的位置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若一组数据 n x x x x x, , . , , 4 3 2 1 ???的平均数为2003,那么5 ,5 ,5 ,5 4 3 2 1 + + + +x x x x …,5 + n x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如图,直线y kx b =+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 则不等式0 kx b +>的解集是() A.2 x>-B.3 x> C.2 x<-D.3 x< 8.已知一次函数3 ) 2 1(- + =x m y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 2 1 - ≤ m(B) 2 1 - ≥ m(C) 2 1 - < m(D) 2 1 - > m Ox y (20) A-, (03) B, (第7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包括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三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一章首先让学生认识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给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运用有关结论进行证明,最后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 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二、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各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同时学会如何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本章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全等形,包括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第二节介绍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特殊的判 定方法。在第三节,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并

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第十二章“轴对称”简介 第12章是“轴对称”,主要包括轴对称和等腰三角形的有关 内容。本章共安排了三个小节和两个选学内容,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 一、课程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2 ?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 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3 ?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了解等 腰三角形、等边三角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4. 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二、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已知点(,21)P a a -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2.如图,已知O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50A ∠=?,则BOC ∠的度数为 ( ) A .80? B .100? C .105? D .120? 3.“漏壶”是一种这个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 表示漏水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 与x 的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4.计算3329a b a b a b a - (a >0,b >0 )的结果是( ) A . 5 3 ab B . 2 3 ab C . 17 9 ab D . 8 9 ab 5.7的平方根是( ) A .±7 B .7 C .-7 D .±7 6.如图,在△ABC 中,AB="AC," AB +BC=8.将△ABC 折叠,使得点A 落在点B 处,折痕DF 分别与AB 、AC 交于点D 、F ,连接BF ,则△BCF 的周长是( )

A .8 B .16 C .4 D .10 7.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48.0110 ,精确到( ) A .万位 B .百位 C .百分位 D .个位 8.如图,若BD 是等边△ABC 的一条中线,延长BC 至点E ,使CE=CD=x ,连接DE ,则DE 的长为( ) A . 32 x B .23x C . 33 x D .3x 9.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5cm 和2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 A .7cm B .9cm C .9cm 或12cm D .12cm 10.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在∠AOB 的两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画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 A .SSS B .SAS C .ASA D .HL 二、填空题 11.已知直线l 1:y =x +a 与直线l 2:y =2x +b 交于点P (m ,4),则代数式a ﹣1 2 b 的值为___. 12.如图所示的棋盘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棋子A 的坐标为(﹣2,﹣3),棋子B 的坐标为(1,﹣2),那么棋子C 的坐标是_____. 13.如图,在Rt △ABC 中,∠C =90°,BC =6cm ,AC =8cm ,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的C ′处,那么CD =_____.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数 学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题3分;11-16小题,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1.如图,四个图标分别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和宁波大学的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小数0.0…031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 3.1410-?,则原数中小数点后“0”的个数为( ) A. 4 B. 6 C. 7 D. 8 3.长度分别为3,7,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 A. 3 B. 4 C. 6 D. 10 4.计算下列各式,结果为5x 的是( ) A 4x x + B. 5x x ? C. 6x x - D. 6x x ÷ 5.如图所示的网格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 、B 、C 、D 、E 、F 、G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ABC 的重心是( ) A. 点D B. 点E C. 点F D. 点G

6. 若分式 2 1 x x +1 x x +的运算结果为(0)x x ≠,则在中添加的运算符号为( ) A. + B. - C. +或÷ D. -或× 7.在ABC 中,A ∠,C ∠与B ∠的外角度数如图所示,则x 的值是( ) A. 60 B. 65 C. 70 D. 80 8.若a -2b =1,则代数式a 2-2ab -2b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9.如图,△ABE ≌△ACF ,若AB=5,AE=2,则EC 的 长度是( ) A. 2 B. 3 C. 4 D. 5 10.已知当2x =时,分式2x a x b +-的值为0,当1x =时,分式2x a x b +-无意义,则a -b 的值为( ) A 4 B. -4 C. 0 D. 1 4 11.如图,△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 △ABO :S △BCO :S △CAO 等于( ) A. 1:1:1 B. 1:2:3 C. 2:3:4 D. 3:4:5 12.已知31416181279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a b c << D. b c a >> 13. 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涂黑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两个小正方形涂黑,得

八年级数学新课标解读

八年级数学新课标解读

八年级数学新课标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面对新课程,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探索、反思与创新;面对新课程,大家在困惑与成功的交织中成长;面对新课程,机遇与挑战并存。谁真正思考、研究、探索、实践了,谁就有可能:成就教学;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第一章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一、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标准》对“全体”的含义是这样表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二、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五、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六、建构发展性教学观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标准》还提出“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提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案例:某教师对一名学习困难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你的其他功课名列前茅,说明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我欣赏你的聪明。同时,你学习数学的刻苦精神也令我感动。尽管你的数学成绩暂时落后,但我相信,只要你找到了方法,数学成绩肯定也会像其他功课一样名列前茅。让我们一起寻找学习数学的路径吧!如果换一种语气评价,会怎样呢?教师评价:你的其他功课都很好,为什么数学成绩这么差呢?肯定是你没有认真学习的缘故,或者你干脆是个笨蛋。我可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组线段a 、b 、c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3a b c === B . 1.5,2, 2.5a b c === C .5, 12,13a b c === D .1, 2 ,3a b c === 2.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b :3c =:4:5 B .A ∠:B ∠:9C ∠=:12:15 C .C A B ∠=∠-∠ D .222b a c -= 3.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 ) A . B . C . D . 4.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23 B .3 C .9 D .12 5.下列各组数不是勾股数的是( ) A .3,4,5 B .6,8,10 C .4,6,8 D .5,12,13 6.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 的长为( ) A 51 B 51 C 31 D 31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2,3- C .()3,2- D .()3,2--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 ) A .(3,4)- B .(4,3)- C .(4,3)- D .()3,4- 9.如图,函数 y 1=﹣2x 与 y 2=ax +3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m ,2),则关于 x 的不等式﹣2x >ax +3 的解集是( )

最新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8的立方根是( ) A. 2 B. -2 C. 3 D. 4 2. 实数4,0,722, 3.125.0,0.1010010001…,3,2 中无理数有( ) A. O 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 、N 的距离,如果ΔPQO ≌ΔNMO ,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 A. PO B. PQ C.MO D. MQ 4. 下列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有( ) ⑴负数没有平方根 ⑵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⑶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一定是它的算术平方根 ⑷一个数的平方根一定有两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x 2+2(k -1)x+64是一个整式的平方,那么k 的值是( ) A. 17 B. 9 C. 17或-15 D. 9或-7 6. 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3,则它的周长为( ) A. 25 B. 25或32 C. 32 D. 19 7.下列式子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5x+6=x(x -5)+6 B. x 2-5x+6=(x -2)(x -3) C. (x -2)(x -3)=x 2-5x+6 D. x 2-5x+6=(x+2)(x+3) 8. 利用基本作图,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第3题图)

A. 已知两边及夹角 B. 已知两角及夹边 C.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D. 已知三边 9. 计算(x 2)32( 21x 3-3x 2+4x -1)÷(-x 2x 2)的结果为( ) A. 2 1x 6+3x 5+4x 4-x 3 B.-2x 6+3x 5-4x 4-x 3 C. -2 1x 6+3x 5-4x 4+x 3 D. 2x 6-3x 5-4x 4+x 3 10.如图,已知∠MON=30°,点A 1,A 2,A 3… 在射线 ON 上,点B 1,B 2,B 3… 在射线OM 上,△A 1B 1A 2、△A 2B 2A 3、 △A 3B 3A 4…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1,则△A 6B 6A 7的边长 为( ) A. 6 B. 12 C. 64 D. 32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6的平方根是______.3216-的立方根是 12.已知5是无理数,则5-1在相邻整数________ 和________之间. 13.计算:2015201423 7472325.0)()(???-= ________. 14.已知a 、b 均为实数,且 0)7(52=-+++ab b a ,则 a 2+ b 2=________. 15.若2m =3,4n =5,则22m-2n =________. 16. 已知x 2+x -1=0,则代数式x 3+2x 2+2014= . 17.把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 (第10题图)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标解读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标解读 ——八年级备课组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实数范围内代数式的不等关系,并会进行表示。能够根据具体的事例列出不等关系式。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并利用不等关系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使学生学习多步骤,多方法的分解因式.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认识事物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运算.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勇于实践的优良品质。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了解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知道线段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 的比.熟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证明和运用.明白黄金分割,经历探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图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以及相似比,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是相似多边

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会 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来证明及计算.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了解小镜子使用的物理原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在实际中的应用.复习位似图形定义,能利用图形的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 缩小.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与普查各自的优、缺点.,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经历通过数据离散程度表示数 据波动的探索过程. 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通过观察、猜测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让学生初步了解,要判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定义的意义,命题的概念,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证明的一般步骤.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的两个推论.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 1.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3运用公式法(一); 3.3 分式的加减法;3.4 分式方程; 4.5 相似

2018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 .π- B .1 C . D .0 2.下列语言叙述是命题的是( ) A .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B .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吗? C .延长线段AO 到C ,使OC=OA 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点P(3,-5)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3,5) B .(3,-5) C .(-3,5) D .(-3,-5) 4.如图,雷达探测器测得六个目标A ,B ,C ,D ,E ,F 出现,按照规定的目标表示方法,目标E ,F 的位置表示为E(3,300°),F(5,210°),按照此方法在表示目标A ,B ,D ,E 的位置时,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A(4,30°) B .B(2,90°) C.C(6,120°) D.D(3,240°)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 ) A.3cm 2 B.4cm 2 C.5cm 2 D.6cm 2 6.某班为筹备元旦联欢晚会,在准备工作中,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什么水果作了民意调查,再决定最终买哪种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他最关注的是(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方差 D.众数 7.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2=- B.2(4= 3=- 4= 8.在△ABC 中,∠A=∠B+∠C ,∠B=2∠C -6°,则∠C 的度数为( )

A.90° B.58° C.54° D.32° 9.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 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52 3220x y x y +=?? +=? B.52 2320x y x y +=?? +=? C.20 2352 x y x y +=?? +=? D.20 3252 x y x y +=?? +=? 10.已知直线2y x =与y x b =-+的交点的坐标为(1,a ),则方程组的解是( ) A.1 2 x y =?? =? B.2 1 x y =?? =? C.2 3 x y =?? =? D.1 3 x y =?? =? 11.关于一次函数y=-2x+b(b 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当b=4时,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4 C.图象一定过第一、三象限 D.与直线y=-2x+3相交于第四象限内一点 12.一次长跑中,当小明跑了1600米时,小刚跑了1400米,小明、小刚在此后所跑的路程y(米)与时间t(秒)之是的函数关系如图,则这次长跑的全程为( )米。 A.2000米 B.2100米 C.2200米 D.2400米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实数-8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 14.如图,在△ABC 中,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B=40°, ∠ACD=120°,则∠A 等于 __________°. 15.已知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当x=-2时,y=4;当x=3时,y= __________. 16.一架长25m 的云梯,斜立在一坚立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底端7m ,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了4m ,那么梯足将滑动__________m. 17.如图,在正方形OABC 中,点A 的坐标是(-3,1),点B 的纵坐标是4,则B 点的横坐标是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