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体会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66例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治疗54例,非手术治疗12例。
结果:本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7.58%,其余均治愈出院。
结论:手术是治疗Ⅲ级以上肝破裂的主要措施,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Ⅱ级以下的肝破裂,并要严格掌握好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肝外伤疗效的关键。
标签:肝破裂;外科手术;非手术外伤性肝破裂是腹部损伤常见的急腹症,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其发病率占第3位。
严重的肝外伤往往合并胸腹、颅脑、肾脏等其他损伤,病死率高达30%~50%[1],因此对严重肝外伤及时诊断治疗,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
现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9年66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66例,其中,男48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5岁。
其中闭合性肝破裂43例,开放性肝破裂23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40例,高处坠落伤12例,打击伤、刀刺伤14例。
损伤部位:右肝叶损伤38例,左肝叶损伤18例,两叶肝均损伤8例,肝门部损伤2例。
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制定的肝外伤分级标准进行了损伤分级[2],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24例,Ⅳ级30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66例中,12例行保守治疗,其余54例入院后急诊手术。
单纯行止血、清创缝合7例,清创止血加大网膜或明胶海绵填塞后再缝合37例,清创缝合加肝动脉结扎3例,不规则肝段切除后加大网膜覆盖创面2例,纱布填塞伤口压迫止血,从伤口引出1例,1例术中探查见肝门损伤,门静脉右支破裂,术中死亡。
5例由于重度广泛性跨肝段、肝叶、放射状肝破裂合并有大血管损伤,实行肝周堵塞术[3]。
全部患者膈下、肝下放置腹腔引流。
2 结果本组66例中,治愈61例,治愈率为92.42%,死亡5例,死亡率为7.58%,其中手术54例,非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组12例在出院后2~4周经B 超进行复查,提示肝脏无包膜下及肝内血肿、膈下无积液、化验肝肾功能正常。
外伤性肝破裂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2年2月-2014年5月给予手术治疗的10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在术前术后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疼痛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措施,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外伤性肝破裂急诊手术治疗中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发生各种外伤的几率逐渐上升[1-2]。
外伤性肝破裂是外伤性腹部损伤的常见类型,肝脏部位组织脆弱,血液循环丰富,在受到外伤力量冲击时往往比其他脏器较容易发生损害破裂,外伤性肝破裂常常伴随着腹腔出血,严重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外伤性肝破裂在普通外科属于一种急腹症[3]。
在临床急诊抢救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才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发挥,促进患者脱离危险,减少疼痛症状与并发症[4-5]。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普通外科工作经验,对外伤性肝破裂急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总结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希望可以为外伤性肝破裂的治疗护理提供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急诊科2012年2月-2014年5月给予手术治疗的10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平均(43.35±10.65)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损伤27例、锋利物品刺伤12例、跌落致伤7例、挤压致伤4例,闭合性损伤患者43例、开放性损伤患者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28例,合并损伤患者25例,手术治疗40例、保守治疗10例;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平均(43.35±10.65)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损伤25例、锋利物品刺伤13例、跌落致伤7例、挤压致伤5例,闭合性损伤患者41例、开放性损伤患者9例,失血性休克患者29例,合并损伤患者24例,手术治疗41例、保守治疗9例。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8年间收治的86例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过程。
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71例。
治愈75例,死亡11例;发生胆瘘4例。
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提高肝破裂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外伤肝脏破裂外伤性肝破裂是临床上一种危重的外科急症,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可致严重后果。
我院自1992-2008年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病人8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材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性74例,女性12例。
年龄10~67岁,平均40岁。
闭合性损伤72例,开放性损伤14例。
交通事故64例,高处坠落15例,刀刺伤7例。
其中复合伤67例:合并脾破裂13例,肠破裂9例,胆囊破裂3例,肾挫伤8例,肋骨骨折并气血胸14例,四肢骨折8例,骨盆骨折5例,颅脑损伤7例。
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制定的肝外伤分级标准,I级17例,Ⅱ级36例,Ⅲ级23例,Ⅳ级5例,V级5例。
伤后就诊时间最短为30min,最长为32h。
1.2临床表现及诊断本组受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合并休克者55例,合并腹膜炎63例,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80例,腹穿阳性率93%,B超、CT检查阳性82例,阳性率95.3%。
根据伤员病史、受伤部位、腹部体征、腹穿及B超和CT检查均可明确诊断,本组明确诊断者为80例,怀疑肝破裂者6例。
1.3治疗本组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71例。
行剖腹探查见:肝右叶破裂51例,左叶破裂14例,第二肝门处破裂6例。
6例为严重复合伤,加之就诊时间过长,术中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手术单纯缝合40例,清创缝合加明胶海绵、再压迫止血11例,清创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填塞13例,行肝动脉结扎2例,清创缝合纱布卷压迫止血5例。
术后48-72h拔出纱布条。
2 结果死亡l1例,其中术中死亡6例,分别合并严重的胸腹联合伤、脾脏损伤、及肾挫伤,术后死亡5例,分别为术后反复出血及腹腔感染所致,死亡率为12.8%,其余75例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均痊愈出院。
外伤性肝破裂30例临床治疗体会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22例采用保守治疗,8例采用手术治疗。
结果:22例保守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8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1例患者发生十二指肠应激性溃疡、1例存在肝周积液,给予对症治疗均康复。
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当给予及时诊断,并给予适宜的抢救治疗措施。
标签:外伤性肝破裂;诊断;治疗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epatic rupture. Methods:selecting 30 cases of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epatic rupture,22 patients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8 cases with surgery. Results:22 patients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discharge; In 8 cas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1 duodenal ulcer,1 case of stress exists liver week effusion,g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were recovered. Conclusion:shall give timely diagnosis of traumatic hepatic rupture,and give appropriate rescue treatment.Key words:Traumatic hepatic rupture; Diagnosis; treatment肝脏是腹腔脏器中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同时由于其质地较脆,因此胸腹部无论是发生穿透伤还是钝性伤,肝脏均容易受累,并且因肝脏结构复杂且具有丰富的血运,极易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
外伤性肝破裂63例诊治体会(一)作者:孙跃强,陈美森,褚惠敏【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在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严重的肝破裂死亡率高达70%〔1〕。
我院1985〜2005年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63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63例,男44例,女19例;年龄15〜72岁,平均44岁。
闭合性损伤46例,开放性损伤17例,交通事故致伤36例,刀刺伤12例, 高空坠落致伤8 例,其他伤7 例。
右肝叶损伤39 例,左肝叶损伤15 例,两叶肝均有损伤6例,肝门部损伤3例,合并肝外脏器损伤27例。
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 1989年)分级标准:1级7例、H级23 例、皿级23例、W级9例、V级1例。
非手术治疗(NOM)8例;手术治疗55例,其中有6例为NOM中转手术。
单纯缝合25例,大网膜填塞15例,缝合并用明胶海绵压迫10例,不规则性肝部分切除7例, 纱布填塞5 例,肝右动脉结扎 1 例。
本组病人痊愈58 例。
死亡 5 例, 其中 2 例死于早期失血性休克,另 3 例死于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
并发肝脓肿 1 例,肝肾间隙脓肿 2 例,均行经皮穿刺引流治愈。
2 讨论2.1 诊断肝损伤的伤情多较复杂,病情凶险,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肝损伤的诊断可根据腹部受伤时,有内出血及腹膜炎体征辅以特殊检查得到确诊。
但是,部分肝破裂病人就诊时血压、心率正常,腹痛不明显,易被忽视;部分病人另有较严重的合并伤,致使肝破裂的表现被掩盖或忽略。
这些均提示肝破裂的诊断有其特殊性。
外伤性肝破裂多死于失血性休克。
对于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体会如下:(1)肝破裂的辅助检查可借助腹腔穿刺、B 超或CT,首选腹腔穿刺。
( 2)多方位穿刺及动态观察反复穿刺可提高阳性率。
(3) 对于伴有腹部以外严重合并伤者应常规行腹腔穿刺以免漏诊和误诊。
(4) B型超声、CT检查仅为可疑病例的第二选择。
(5)术中不可仅满足于肝破裂的诊断,还应全面仔细地探查脾脏等其他脏器。
肝破裂手术治疗79例体会目的:分析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9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急诊手术,治愈75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
结论:遵循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对外伤性肝破裂选择简易有效手术方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
标签: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Surgery treatment in 79 cases of liver ruptureZhou Bing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raumatic rupture of liver surgery treatment.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79 cases of traumatic rupture of liver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Results:There was emergency surgery,75 cases were cured,4 patients died,the cause of death was hemorrhagic shock,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septic shock. Conclusion:choose the manner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of traumatic liver rupture.Key words:traumatic rupture of liver surgery treatment简捷有效的外科手术是挽救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生命的关键。
肝破裂治疗体会腹部创伤中的常见病,右肝破裂较左肝为多[1],肝破裂可伴有胆道损伤,胆汁渗入腹腔内导致腹膜炎,患者不仅有出血表现,而且还有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表现。
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为探讨肝破裂治疗效果,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肝破裂患者6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肝破裂患者6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10~76岁,平均41.3岁。
其中开放性腹部肝破裂15例,闭合性腹部肝损伤51例。
致伤原因:坠落伤8例,车祸56例,击打2例。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分级法:Ⅰ级闭合性肝破裂5例,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20例,Ⅴ级6例,Ⅵ级5例。
方法:①非手术治疗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3例,均为闭合性肝损伤,均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深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绝对卧床,24小时监护,留置尿管,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进行动态监测。
予以补液、止血、护肝、支持等治疗,腹胀明显患者予以胃肠减压,生命体征平稳后逐渐恢复饮食。
②手术治疗方法:对于开放性损伤的应立即进行手术,对闭合性损伤的病例,休克出现早,辅助检查提示有实质脏器损伤、或腹穿阳性的,应积极手术治疗。
本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53例。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清除失活肝组织,迅速、彻底、有效的缝合修补、结扎胆管,充分引流。
术前选择安全有效的全身麻醉。
采用良好的术野切口。
术前诊断明确的损伤较重、左右肝均有损伤的多采用上腹部“人”字型切口,进腹后根据肝脏受伤的程度决定选择手术方式。
结果本组66例患者中,治愈62例,治愈率93.9%;死亡4例,死亡率6.1%。
其中非手术治疗13例,均治愈,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100.0%;手術治疗53例,治愈49例,治愈率为92.5%,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休克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伴后静脉破裂,1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肝周感染2例,胰瘘1例,肺部感染伴胸腔积液2例,胆瘘1例,继发胆道出血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手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手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将2017年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患者的36例最为实验对象,全部患者的均实施手术治疗,并与手术室护理积极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的治疗效果得以保证。
结果:1例患者无经过治疗无效,患者的死亡率为2.78%,35例患者的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已好转,经过对患者得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34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34/36)。
结论:针对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实施手术的患者,应与手术室护理相互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保障,能够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护理体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建筑行业以及物流等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提高,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的数量在临床中逐渐上升。
肝脾破裂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内脏损伤,为腹腔实性脏器损伤,具有发病急、起病重、病情变化快等临床特点,患者常因急性出血而导致休克,若患者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针对肝脾破裂患者,需及时外科手术治疗,对其脏器进行修复,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得以保障,手术室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
本文主要对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手术的护理体会进行探究,探究结果将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患者的36例最为实验对象,全部患者的均实施手术治疗,并与手术室护理积极配合。
其中,男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18-5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68±3.69)岁,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19-5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65±3.84)岁。
其中肝破裂患者6例,脾破裂患者30例。
1.2 方法手术室护理配合:①手术室护理人员到手术通知后,由于肝脾破裂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立即准备手术所需医疗器械,例如,吸引器、敷料、血液回收装置、吸氧装置以及急救相关用品,保证患者的抢救能够顺利实施。
1例车祸所致肝破裂的手术护理体会肝破裂属于急诊创伤中的常见类型,此类患者多合并失血性休克。
且病情发生具有突然性,病情严重进展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因为车祸所致肝破裂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
所以针对此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十分关键,应当从术前护理开始,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措施,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落实心理护理措施,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落实基础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以此方式挽救患者的生命,加强手术治疗效果,促使其早日康复[2]。
为此本文将对我院收治的1例车祸所致肝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
1患者资料患者,男,36岁,因车祸伤及腹部5小时,于2018年2月13日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及家属诉:5小时前患者不慎发生车祸,伤及腹部,当时腹痛难忍,尤以中腹、右侧腹部为主,无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便血、心悸、血尿等不适,当时患者被120车辆送至医院,行腹部、头颅及胸部CT提示:1、颅脑、眼眶未见异常;2、肝右叶、右肾挫裂伤,肝被膜下积血;脾裂伤可能;3、双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当时给予输液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急转来我院就诊,急诊外科以失血性休克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血尿、大便未解。
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及血液病史。
入院查体:T:37.0℃,P:101次/分,R:88/62次/分,BP:88/62mmHg,一般情况差,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右约3/3mm,伸舌居中,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侧胸廓呼吸动度一致,胸廓挤压征(-),双肺呼吸音清,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稍紧张,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肝、脾、肾未触及。
者,余均进行了术后早期的CPM锻炼。
实践证明,能有效地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3.[2] R aam uaa wn PS.T i bial condylar fractures.Im pairm ent of kneej oint s t abilit yas an i ndicator for surgical t reatment.J B one Joi nt S urg(Am),1973,55: 1331~1350.[3] S he p herd L,Ahdollahi K,Lee J,et al.T he prevalence of s oft ti s sue i n ju2ri es i n nonoperative tibi al plateau fractures as determ i ned by m agnetic res o2 nance im agi ng.J Orthop T raum a,2002,16(9):628~631.(收稿日期 2008-06-12)外伤性肝破裂的治疗体会刘传胜河南省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476900)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1],严重的肝破裂并发症多、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因而探讨此类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损伤的重要课题[2]。
我院自1995年至2007年共收治肝破裂患者56例。
由于改进了手术方法,疗效大大改善,手术时也就不再紧张,能够比较得心应手。
现将有关情况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5~70岁。
其中开放性损伤10例(均为刀刺伤),闭合性损伤46例(车祸伤30例、钝器击伤8例、坠落伤8例)。
损伤位于肝右叶伤40例,肝左叶伤13例,两叶损伤2例,尾状叶1例。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体会和治疗效果。
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方法和治疗要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治愈4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
治愈率97.62%,死亡率2.38%,并发症发生率14.29%。
结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措施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65-02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提高,临床上所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破裂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常见,而且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往往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很理想。
笔者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摘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4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2~67岁之间,平均年龄41.4±11.9岁。
本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明确诊断。
其中
37例为闭合性损伤,5例为开放性损伤;肝左叶损伤11例,肝右叶损伤20例,两叶损伤7例,复合伤4例。
1.2 手术方法:手术前先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止血以及清创处理,入院后迅速消除患者的胆汁溢漏现象并建立静脉通道,争取控制病情尽早手术。
由于外伤性的肝破裂往往伴随有大量的腹腔出血以及失血性休克现象,所以在必要时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在上腹部正中、右上腹直肌经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切口的要求为切开迅速,保证手术视野良好,能够更加直接的探查到患者的损伤部位,以尽量避免造成其他正常组织损伤为宜。
本组患者中,采取单纯缝合28例;行肝叶或部分肝切除术11例,此类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损伤情况来选择手术程度;2例患者由于肝损伤累及肝静脉主干,故在手术中行下腔静脉插管用气囊压迫使患者的静脉血暂时性倒流,随即进行肝静脉破裂缝补术;其余1例患者由于送治较晚,立刻进行手术时发现破裂情况严重,动脉出血不能控制,随即行肝右动脉结扎术,术后7d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2.结果
本组42例患者中治愈4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
治愈率97.62%,死亡率2.38%,并发症发生率14.29%。
并发症包括有: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伤口愈合困难2例,胸腔积液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其中伴发两种并发症患者2例。
患者住院时间为11~36d,平均住院时间21.4±3.3d。
3.讨论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如何迅速的控制患者的伤情并创造手术条件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就要求对于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外伤性肝破裂属于外科急腹症,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尽早的对患者做出诊断并加以治疗往往能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在治疗前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了解外伤史并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如果腹穿阳性则基本可以做出诊断,对于存在疑问的患者可以进行反复腹部穿刺避免漏诊,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则可以行腹部b超或ct检查来确定诊断。
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往往存在失血性休克、腹膜炎等现象,此类情况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在术中和术后不能妥善处理非常容易引发并发症[1]。
在手术方法选择上,由于外伤性肝破裂不同于肝癌破裂,出血的性质也不尽相同,所以手术并一定要求切除病灶,而是需要彻底的清创和确保止血的同时防止胆瘘现象的出现和建立通畅的引流
即可,所以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采取单纯缝合的效果较好,而且也能够很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正常组织。
如果在肝破裂的同时还合并有全身性的多发损伤,不必追求一次性手术,可以选择先对危及患者生命的出血、气胸以及颅内高压进行控制,之后可以等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再进行二次手术,这样可以再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手术质量[2]。
不可控的出血是外伤性肝破裂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在术中为了控制严重的出血可以暂时性的阻断肝门血流供应,一般而言,常温状态下安全阻断血流的时间为10min,而且最多不能超过15min,
以免长时间的血流阻断对组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阻断血流时可以先将肝实质内的血管和胆管用1号线逐一缝合并结扎,在缝合前将网膜或止血粉塞入裂口内的效果更好[3]。
不论患者采取的是哪种手术方式,在手术结束后应当在创面和肝周部位留置引流,确保腹腔内溢出的血液和胆汁能够顺利引流出体外,一般采取多孔橡胶管负压引流的方式进行持续引流,在术后一些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引流的不充分而导致腹膜炎等的发生[4-5]。
建议可以在肝区下缘放置一根引流管,或在伤侧的膈下区放置,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和多少,针对患者的情况及时作出相关调整。
综上所述,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情一般较为复杂,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术方式的制定,只有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6-408.
[2]李人立,谭洪亮,周庆,等.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62例分析[j].北方药学,2011,8(6):89.
[3]李军,张辉.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7):834-836.
[4]戚同立.外伤性肝破裂38例手术治疗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6):27.
[5] pachter hl,spencer fc,hofstetter s.significant trend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trauma,experience with 411 injuries[j].ann sury,2010,2(15):4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