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资料整理(考试必备)要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资料整理(考试必备)要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资料整理(考试必备)要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资料整理(考试必备)要点

第一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3、NAP(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提供交换设施,使他们能够互相平等通信

4、因特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类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

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

求(被动等待);

2)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1)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

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

2)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3)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

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WW AN(手机);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比特每秒b/s):数据量/信息量的单位;

2)带宽(两种):①频域称谓,赫兹Hz,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②时域称谓,比特每秒(b/s),

通信线路的最高数据率;两者本质一样,宽度越大,传输速率自然越高;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

额定速率的限制。

4) 时延: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b b s 发送速率()

数据帧长度(发送时延=

;发生在及其内部的发送器中;

● 传播时延:)

/m m s 速率(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

信道长度(传播时延=

;发生在及其外部的

传输信道媒体上;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取决于当时的通信量); ? 数据的发送速率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5) 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体积)=传播时延(长)X 带宽(截面积),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6)

往返时间(RTT):简单来说,就是两倍传播时延(实际上还包括处理时延,排队时延,转发时的发送时延);

7) 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U

D D -=

10

,U 为利用率,D 为时延,因此利用率不是越高越好。减少方法:增大线路的带宽。

7、非特征性能: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

8、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TCP/IP ——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要素:语法(结构和格式),语义(动作),同步(顺序);

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②灵活性好;③结构上可分割开;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五层体系结构:

● 应用层:为用户正在运行的程序提供服务;(HTTP,SMTP,FTP);

● 运输层:负责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TCP 报文段,UDP 用户数据包)(复用和分用); ● 网络层:负责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句提供通信服务(IP );

●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 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主机和路由器

之间或路由器之间)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送帧中的数据; ● 物理层: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不在物理层)。

9、实体、协议、服务之间的关系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水平的)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垂直的)。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IP over Everything Everythin over IP

第二章物理层

1、基本概念

机械特性(接口);电气特性(电压范围);功能特性(电压的意义);过程特性(顺序)

2、数据通信系统(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的”(analogous)——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的”(digit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

数值的基本波形。

3、信道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

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为使信道能够传输低频分量和直流分量,需要进行调制●基带调制(仅对波形进行变换);

●带通调制(使用载波调制):①调幅;②调频;③调相;

4、信道的极限容量

两因素: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码间串扰)——加宽频带;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 W log2(1+S/N) b/s ;低于C即可实现无差错传输

让每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5、传输媒体

导向型传输媒体:

●双绞线(衰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加强抗电磁干扰能力)

无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同轴电缆(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50 Ω同轴电缆

75 Ω同轴电缆

●光缆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光纤直径下只有一个光的波长)

非导向型传输媒体:

●短波通信(靠电离层的反射);

●微波通信:①地面微波接力通信(中继站);②卫星通信(较大的传播时延);

6、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资源;

●时分复用(同步):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更有利于数字信号的传

输);

●统计时分复用(异步):动态分配时隙;

●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码分多址CDMA):不同的码型;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

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相乘为0,0为-1)。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其他码片向量的规格化内积都是0;

7、宽带接入技术

●ADSL

把0~4 kHz 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

极限传输距离与数据率以及用户线的线径都有很大的关系;

离散多音调DMT ——频分复用;

组成: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用户线和用户家中的一些设施;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基于CATV网(树型拓扑结构,模拟技术的频分复用)改造的;

使用光纤模拟技术,采用光的振幅调制AM;

节点体系结构——模拟光纤连接,构成星形网;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简化了上行信道的设计;

比CATV网更宽的频谱,且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1、两种信道:①点对点信道;②广播信道。

2、链路(物理链路)之间没有任何节点。

3、数据链路(逻辑链路)与链路不一样,数据链路还加上实现通信协议的硬件(网络适配器)和软件。

4、帧——协议数据单元。

5、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加上首部和尾部进行帧定界;

●透明传输——字节填充,加上转义字符ESC(1B);

●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进行模二运算得到的余数(比除数少一位)作为冗

余码,数据加上冗余码在除以除数P,得到的余数为0即为无差错。

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均无差错(无比特差错);

要做到“可靠传输”(即发送什么就收到什么)就必须再加上帧编号、确认和重传机制。

6、点对点协议PPP

●特点:

简单(这是首要的要求)

封装成帧(帧界定符)

透明性

多种网络层协议(IP、IPX)

多种类型链路(串并,同异,高低,电光,动静)

差错检测(立即丢弃)

检测连接状态(短时间自动检测)

最大传送单元(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

网络层地址协商

数据压缩协商(不要求标准化)

●不需要的功能

纠错(不可靠传输)

流量控制(由TCP负责)

序号(不是可靠传输,在无线时可用)

多点线路(不支持一主对多从)

半双工或单工链路(只支持全双工)

●组成:

一个将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数据链路)

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用于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帧格式

字节填充——转义字符(0x7D);

零比特填充——5个1后加0;

●建立过程

物理链路→LCP链路→鉴别的LCP链路(PAP)→NCP链路(IP协议对应IPCP)

7、局域网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特点:

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范围均有限,具有广播功能,,便于扩展,提高系统的R(可靠)A(可用)S(生存)。

●局域网的拓扑:星形网,环形网(令牌环形),总线网(CSMA/CD和令牌传递),树形

网(频分复用的宽带局域网);

●共享信道:

静态划分信道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波分复用

码分复用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

随机接入

受控接入,如多点线路探询(polling),或轮询。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DIX Ethernet V2和IEEE 802.3

●适配器的作用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对数据进行缓存。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实现以太网协议。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

实施通信简便的两个措施:

①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不编号,不确认);

②曼切斯特编码(一分为二);

对点接入——总线型网络;

载波监听——发送前先监听;

碰撞检测(冲突检测)——边发送边监听,发送的不确定性;

半双工通信

争用期(碰撞窗口)——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动态退避) 最短有效帧长度为64字节; 强化碰撞——人为干扰信号; 帧间最小间隔为9.6微秒;

8、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 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物理上星形网,逻辑上总线网; 多接口;

工作在物理层,简单地转发比特,不进行碰撞检测; ●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成功发送一个帧占用信道的时间=T (帧长除以发送速率)+τ;

参数a :0

T a τ

=

,越小越好,帧长度要够长; 极限信道利用率a

S +=

11

max ; ● 以太网的MAC 层

名字指出我们所要寻找的那个资源,地址指出那个资源在何处,路由告诉我们如何到达该处;

RA ——注册管理机构;

OUI ——组织唯一标识符(公司的); EUI ——扩展唯一标识符;

适配器检测MAC 帧中的目的地址是否发往本帧——单播,广播,多播; 最常用的 MAC 帧是以太网 V2 的格式。

利用曼切斯特编码来确定长度;

帧间最小间隔导致不需要帧结束定界符; 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MAC 帧;

9、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光纤扩展;

●集线器扩展

优点:

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跨碰撞域的通信。

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缺点:

碰撞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如果不同的碰撞域使用不同的数据率,那么就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起来。

10、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网桥)

●网桥作用(过滤)——根据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存储转发)。

●好处:

过滤通信量。(隔离开碰撞域)

扩大了物理范围。(增大工作站的数目)

提高了可靠性。(出现故障只影响个别网段)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100 Mb/s 以太网)的局域网。

●缺点:

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

在MAC 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缓存空间不够造成溢出导致帧丢失)

具有不同MAC 子层的网段桥接在一起时时延更大。

广播风暴。(网络拥塞)

●在转发帧时,不改变帧的源地址;

●透明网桥

自学习,即插即用(IEEE 802.1D)

组成:地址(源地址)+接口+时间(更新用的);

生成树算法——任何两个站之间只有一条路径。。。

●源路由网桥

发现帧记录所有可能的路由传送;

广播;

最佳路由;

●多接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全双工;

独占通信媒体,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有存储转发,也有直通(不检查差错,但提高速率减少时延);

●虚拟局域网(VLAN)

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同一VLAN的成员可以收到其他成员的广播信息;

11、高速以太网(大于100Mb/s ) ● 100BASE-T 以太网

双绞线;星形拓扑结构;IEEE 802.3的CSMA/CD; L C

τ a ● 吉比特以太网

全双工和半双工都可以;1Gb/s ;

第四章网络层

1、虚电路服务和数据包服务的对比

对比的方面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

思路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尽最大努力交付)

连接的建立必须有不需要

终点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

分组使用段的虚电路号

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

分组的转发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

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

转发(独立发送)

当节点出故障时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

电路均不能工作

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分

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分组的顺序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网络负责,也可以由用

户主机负责

由用户主机负责

2、虚拟互连网络(IP网)

使用路由器解决各种异构的物理网络连接在一起的问题;

3、分类的IP地址

IP地址由ICANN进行分配(中国向APINC);

分类的IP地址(已成历史)

2——50%)

●A类地址(31

27-

网络号全0表示本机,全1表示环回测试;——2

224-

主机号全0表示本主机的网络地址,全1表示所有主机;——2

2——25%)

●B类地址(30

214-;

网络号(128.0.0.0不可用)——1

216-

主机号跟A类一样——2

2——12.5%)

●C类地址(29

221-;

网络号(192.0.0.0不可用)——1

28-

主机号(同上)——2

●特点

路由器仅根据网络号来转发分组;

多归属主机——一个路由器至少要有两个不同的IP地址(每个接口一个);

用网桥或转发器连接的局域网仍属于一个网络(相同网络号),用路由器才能连接不同网络;

4、IP地址与硬件地址

使用IP地址是为了隐蔽各种底层网络的复杂性而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

数据链路层看不到数据包的IP地址;

路由器只根据目的IP地址的网络号进行路由选择;

5、ARP(地址解析协议)和RARP

ARP——IP地址转为MAC地址;

ARP cache——本局域网的主机和路由表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

请求是广播,响应是单播,一次请求响应,两边同时把双方的信息写进ARP cache;

不同局域网的主机,要通过路由器进行ARP查询;

6、IP数据包的格式(首部20字节,固定的)

0 4 8 16 19 24 31

版本首部长度区分服务总长度

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协议首部检验和

源地址

目的地址

可选字段(长度可变)填充

数据部分

总长度——不少于576字节;

标识,标志,片偏移——用于分片;

TTL(现为跳数限制)——在经过路由器时才减1;

协议:

协议名ICMP IGMP TCP UDP

协议字段值 1 2 6 17

首部检验和——只检验首部,16位反码运算相加再求反码,检验时一样,得到为0即无差错;

IP 首部的可变部分就是一个选项字段,用来支持排错、测量以及安全等措施。

7、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从一个路由器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信息: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

特定主机路由——对特定的目的主机指明一个路由,方便控制网络和测试网络;

默认路由(0.0.0.0)——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不在IP数据包里,而在MAC帧里(转为MAC地址);

分组转发算法: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下一跳路由器→默认路由。

8、划分子网

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不改变网络号;

子网掩码:没必要是连续的1;

增加了灵活性,减少了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总数;

同样的IP地址和不同的子网掩码可以得出相同的网络地址;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增加了子网掩码

能解释下面这幅图:

9、CIDR(无分类编址)

IP地址::={网络前缀,主机号};/后表示网络前缀的位数;

最小地址(全0),最大地址(全1);

路由聚合——构成超网;

能解释下面的这幅图:

10、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差错报文

3——终点不可达

4——源点抑制(Source quench),放慢发送速率

11——时间超过,TTL=0

12——参数问题,首部参数有问题

5——改变路由(重定向)(Redirect)

●以下情况不发送差错报文

对ICMP 差错报告报文不再发送ICMP 差错报告报文。

对第一个分片的数据报片的所有后续数据报片都不发送ICMP 差错报告报文。

对具有多播地址的数据报都不发送ICMP 差错报告报文。

对具有特殊地址(如127.0.0.0 或0.0.0.0)的数据报不发送ICMP 差错报告报文。

●询问报文

8或0——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

13或14——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报文,时钟同步和测量时间;

●应用

Ping——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没有经过TCP和UDP

Tracert——时间差错报文和终点不可达报文(最后);

11、路由选择协议

●两类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自适应路由选择);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AS:

IGB(内部网关协议)——RIP(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和OSPF;域内路由选择EGB(外部网关协议)——BGP-4;域间路由选择

12、路由器的构成

●路由选择

核心——路由选择处理机;

●分组转发

组成——交换结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

路由选择涉及到多个路由器总是用软件转发只涉及到一个路由器可用特殊硬件实现路由器中的输入或输出队列产生溢出是造成分组丢失的重要原因。

交换结构三种方法:①通过存储器;②通过纵向;③通过互连网络;

13、IP多播(了解即可)

IP多播所传送的分组需要使用多播IP地址;

多播数据包使用D类地址作为目的地址;

14、VPN

专用地址(可重用地址):10/8,172.16/12,192.168/16;

利用隧道技术实现VPN;

15、NA T

安装在路由器上;

将本地地址转为全球IP地址;

第五章运输层

1、进程之间的通信

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

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

2、运输层的端口

识别各应用层进程;

只具有本地意义;

端口范围:①熟知端口(1~1023);②注册(或登记)端口(1024~49151);③动态(或客户、短暂)端口号(49152~65535);

3、UDP

●特点

无连接;(减少开销和发送时延)

尽最大努力交付;

面向报文;(对报文不分拆,不合并)

没有拥塞控制;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首部开销小。(八个字节)

无编号;

●首部格式

检验和——加上伪首部和数据部分;

4、TCP

●特点

进程到进程的通信;(点对点,每个进程都需要一个连接)

流交付服务;(无结构的字节流)

全双工通信;(发送、接收缓存)

复用和分用;(发送——复用,接收——分用)

面向连接的服务;

可靠的服务。(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按序到达)

●套接字(socket)

IP地址加端口号;

TCP连接::={socket1,socket2};

5、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停止等待协议(等待确认后在发送)

在发送完一个分组后,必须暂时保留已发送的分组的副本。

分组和确认分组都必须进行编号。

超时计时器的重传时间应当比数据在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更长一些。

自动重传请求ARQ;

简单,但信道利用率太低;

●连续ARQ协议

发送窗口,累积确认(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

6、TCP首部格式

0 8 16 24 31

源端口目的端口

序号

确认号

数据偏移保留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窗口

检验和紧急指针

选项(长度可变)填充数据偏移——首部长度(最大60字节);

ACK——确认号有效;

PSH——立即收到响应;

RST——释放链接;

SYN——连接请求和连接接受;

FIN——释放运输连接;

窗口——现在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窗口值是经常在动态变化着;(以字节为单位)检验和——也要加上伪首部;

紧急指针——窗口为0也可以发送紧急数据;

选项:MSS(556字节);窗口扩大(通过左移来扩大);时间戳(计算RTT);

7、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窗口位置由后沿和前沿决定;

必须按序确认;

发送(接收)缓存>发送(接收)窗口>已发送(按序到达);

接收方要有累计确认的功能;

●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RTT往返时间;

s

RTT加权平均往返时间,来一个算一个,一个一个来算;α对应新样本;

RTO超时重传时间略大于RTT;

重传的报文段不采用其往返时间样本,但每次重传会增加RTO;

● 选择确认SACK

首部选项加上SACK ;(所需信息过多,可以忽略,选择重传未确认的数据块)

8、TCP 的流量控制

●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受窗口的数值; 设置持续计时器来防止窗口由零变为非零导致的僵局。 ● 传输的效率(三种机制)

①维持一个等于MSS 的变量来控制缓存; ②发送方的推送push 操作;

③计时器期限到了就将缓存数据装入报文段。

9、TCP 的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是全局的控制,以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为前提; 流量控制是端口的控制; ● 拥塞控制方法

①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慢开始:以MSS 作为发送窗口大小的初始值(拥塞窗口),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从发送到确认),cwnd 就加倍;慢开始门限作为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的转换点; 拥塞避免:每一个RTT ,cwnd 只加1,(线性增长,加法增大); 出现拥塞时,慢开始门限设置为当前窗口值的一半(乘法减小),cwnd 设为1; ②快重传和快恢复:

快重传:收到三个重复确认立即发送未被确认的报文段; 快恢复:乘法减小后执行加法增大; ● RED 随机早期检测

避免全局同步(多个TCP 复用);

三个参数:①最小门限;②最大门限(最小门限的两倍);③概率p ; P 的计算方法:

)()L ()1(A V 当前的队列长度样本δ旧的δX X L AV +-=;

)/()(min max min max TH TH TH L X p p AV tem p --=;

)1/(tem p tem p countXp p p -=。

10、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

采用客户服务器的连接方式; 三个阶段: ①连接建立;

三次握手,SYN 报文不携带数据,但消耗序号;ACK 报文不携带数据,不消耗序号; ②数据传输; ③连接释放;

FIN 段不携带数据,但消耗掉一个序号;

第六章应用层

1、DNS

●计算机用户间接使用DNS;

●使用UDP向域名服务器传输DNS请求报文;

●结构:采用层次树状结构;域名只是逻辑概念;

●域名服务器:

以区为管辖单位;

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TLD)→权限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

域名解析过程: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采用递归查询;(请求者身份向上递归)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采用迭代查询;(常用)

●高速缓存:

本地域名服务器和主机都会有;

有计时器(增加时间减少网络开销,减少时间提高域名转换的准确性);

2、FTP

●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基本工作原理

主要功能: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

使用TCP可靠的运输服务;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服务器进程:①主进程:接受新的请求;②从属进程:处理单个请求;

两个并行的连接:①控制连接(端口21):会话期间一直打开;②数据连接(端口20):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

●TFTP(端口号69)

使用UDP数据报;

只支持文件传输,不支持交互;

像停止等待协议

特点:

(1) 每次传送的数据PDU 中有512 字节的数据,但最后一次可不足512 字节(文件

结束的标志,若是512的整数倍则发一个只有首部的数据报文)。

(2) 数据PDU 也称为文件块(block),每个块按序编号,从1 开始。

(3) 支持ASCII 码或二进制传送。

(4) 可对文件进行读或写。

(5) 使用很简单的首部。

3、TELNET(终端仿真协议)

客户服务器方式;

传输的格式使用NVT;

4、万维网

●信息储藏所;

●分布式超媒体(hypermedia)系统,它是超文本(hypertext)系统的扩充。

●客户服务器方式

●特点:

利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来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利用http来实现万维网上的各种链接;

HTML可以是不同作者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万维网文档都能在因特网上的各种主机上显示出来;

使用搜索引擎让用户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URL

组成:<协议>://<主机>:<端口>/<路径>;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

面向事务的协议,可靠;

本身是无连接的;

http 1.0是无状态的,每次请求有两倍RTT的开销;

http 1.1是持续连接,两种工作方式:①非流水线方式:收到响应后再发出请求;②流水线方式:连续发送,只花费一个RTT时间;

http代理服务器(高速缓存)——存储请求和响应;

报文结构(ASCII码):

①请求报文=请求行(方法,URL,http的版本),首部行,实体主体;

②响应报文;=状态行(http版本,状态码,简单短语),首部行,实体主体;

Cookie——在服务器和客户之间传递的状态信息,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制作万维网网页的标准语言;

实现动态文档:①增加另一个应用程序;②增加一个机制(CGI);

CGI——通用网关接口;

Java技术组成:①程序设计语言;②运行环境;③类库。

●搜索引擎:①全文检索;②分类目录搜索引擎(人工);③元搜索引擎(多个引擎聚合)。

5、电子邮件

发送邮件的协议:SMTP

读取邮件的协议:POP3 (客户服务器)和IMAP(联机协议)

用户代理UA 就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是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电子邮件由信封(envelope)和内容(content)两部分组成。

6、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协议软件参数化;自动获取;

需要配置的项目

(1) IP 地址

(2) 子网掩码

(3) 默认路由器的IP 地址

(4) 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

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并不是行政上的管理;

本功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分析网络差错和配置网络设备等。

第七章网络安全

1、计算机网络上的与通信有关的四种威胁: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2、主动攻击: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DoS,DDoS);伪造连接初始化;

3、对称秘钥密码体制

●DES——64位(56为实际秘钥,8位奇偶校验);

●RSA

设有公钥和私钥;私钥由公钥决定,但不能由其推导;

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取决于秘钥的长度以及计算量;

4、数字签名——报文鉴别;报文的完整性;不可否认;先解后加

后面几章

●音视频服务的分类:①流式存储音视频;②流式实况音视频;③交互式音视频。

●无线以太网协议——IEEE 802.11;使用CSMA/CA协议(碰撞避免);

●IPV6——128字节(全球48位,子网16位,接口64位);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试题

网络基础 所有60道单选题 1、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又称为______,是Internet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A:Internet B:全球信息网 C:城市网 D:远程网 答案:B 2、安装拨号网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A:使Windows完整化 B:能够以拨号方式连入Internet C:与局域网中的其他终端互联 D:管理共享资源 答案:B 3、在拨号上网过程中,连接到通话框出现时,填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应该是______。A:进入Windows时的用户名和密码 B: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 C:ISP提供的帐号和密码 D: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 答案:C 4、网上交流常见的形式有______。 A:网上讨论(BBS) B:网络会议 C:网上电话等 D:全部都是 答案:D 5、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由______来保证的。 A:HTTP协议 B:TCP协议 C:FTP协议 D:SMTP协议 答案:B 6、免费软件下载,是利用了Internet提供的______功能。 A:网上聊天 B:文件传输 C:电子邮件 D:电子商务 答案:B 7、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ce13343850.html,的站点一般是指______。 A:文件传输站点 B:新闻讨论组站点或文件传输站点

C:电子公告栏站点 D:电子邮件中对方的地址或文件传输站点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是______。 A:远程登录 B:文件传输 C:网上邻居 D:电子邮件 答案:C 9、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标准通信协议是______。 A:TCP/IP B:FTP C:SMTP D:ARP 答案:A 10、缩写WWW表示的是______,它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万维网 D:网上论坛 答案:C 11、目前,Internet为人们提供信息浏览的最主要的服务方式是______。 A:WWW B:FTP C:TELNET D:WAIS 答案:A 12、在互联网上,用来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是______。 A:HTTP B:SMTP C:FTP D:ASP 答案: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多个终端组成 B: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0多个终端组成 C: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D: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答案:B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网络层知识点总结

网络层 一、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 数据报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二、网际协议IP 1、与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2、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3、互联网可以由许多异构网络互联组成 4、分类的IP 地址 IP 地址定义: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 位的标识符。 5、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分类的IP 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 两级的IP 地址:IP 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分类的IP 地址:A类,B类,C类地址都是单播地址 D类地址用于多播,E类地址保留 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Ip地址不仅可以指明一个主机,还指明了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 点分十进制记法:192.168.1.1 一些特殊的ip地址:保留地址0.0.0.0 本地软件环回测试地址127.0.0.1 不指派地址128.0.0.0 192.0.0.0 6、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首部,硬件地址放在MAC帧首部,在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上使用IP地址,在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7、解析协议ARP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这个映射表还经常动态更新。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8、如何知道同一个局域网内其他主机的mac地址? A在局域网内广播arp请求分组,其他主机接收分组,IP地址与报文中一致的主机收下分组,并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A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并发送arp响应报文,A 收到响应报文后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9、生存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10、若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内,arp映射表怎样建立?交给连接不同网络的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

1、简述WWW、HTML、HTTP、URL之间的联系。 答:①WWW:(P248)即万维网,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英文简称web。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也就是所谓的“链接到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的按需获取丰富的信息。 ②HTML:(P258)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它消 除了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屏障。HTML并不是应用层的协议,它只是万维网浏览器使用的一种语言。 ③HTTP:(P251)即超文本传送协议,是面向事物的应用层协议,该协议定义了 浏览器(即万维网客户进程)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送给浏览器,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 ④URL:(P250)即统一资源定位符,它是用来表示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 访问这些资源的方法。URL给资源的位置提供一种抽象的识别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给资源定位。只要能够对资源定位,系统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各种操作,如存取、更新、替换和查找其属性。 综上所述,WWW是一种计算机网络,HTML是制作WWW页面的标准语言,HTTP 是WWW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URL是对WWW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的定位的方法。 2、简述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联网的异同。 答:①中继器:(书上没找到,百度的)属于物理层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 ②网桥:(P95)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 发和过滤。用于隔绝冲突,但是不能隔绝广播。是通过内部的接口管理软件和网桥协议实体来工作的(现已很少用)。 ③路由器:(P166)属于网络层设备,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 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从路由器某个输入端口收到分组,按照分组要去的目的地(即目的网络),把该分组从路由器的某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给下一条路由器。下一条路由器也按照这种方法处理分组,直到该分组到达终点为止。路由器的转发分组正是网络层的主要工作。 ④网关:(书上没找到,百度的)属于应用层设备,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 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 或: 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将两个LAN连起来,根据MAC地址来转发帧。依靠转发表来转发帧,减少负载。 路由器和网关的区别是,路由器对LAN而言是内部的,而网关指向LAN的外部。 网关能将异种网络互联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联设备。 路由器在网络层,网关在应用层。 3、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P67 答:数据链路层是介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送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ISO七层结构的OSI/RM: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Tcp五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4.服务,功能,协议:“服务”是对相邻上层而言的,属于本层的外观表现,下层给上层提供服务。“功能”则是本层内部的活动,是为了实现对外服务而从事的内部活动。协议是对等实体之间。 5.两大子网: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2222221.通信子网任务:1)连通结点2)逐点数据传输3)确定传输路径4)监测通信过程 组成:通信子网物理上由若干个结点和连接结点的传输介质组成。 通信子网的协议,包括两大类,一类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的若干协议;另一类则是各种局域网包括工业控制局域网以及现场总线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卷

网络技术基础 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1.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____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A.OCTOPUS B.Newhall C. DATAPAC D.ARPANET 2. 在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中,____负责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转发等任务。 A. 资源子网 B.局域网 C. 通信子网 D.广域网 3. 在____构型中,结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 A. 环型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树型拓扑 D. 星型拓扑 4.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____。 A. 树型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星型拓扑 D. 环型拓扑 5. 如果要在一个建筑物中的几个办公室进行连网,一般应采用____的技术方案。 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 D. 互联网 6. OSI参考模型是由____提出与制定的。 A. CCITT B. IETF C. ISO D. ATM Forum 7. 在OSI参考模型中,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____来进行通信。 A. 协议 B. 接口 C. 进程 D. 应用程序 8. 在OSI参考模型中,____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A. 网络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表示成 9.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_。 A. 比特序列 B. 分组 C. 报文 D. 帧 10. 在TCP/IP协议中,SMTP协议是一种____的协议。 A. 主机—网络层 B. 传输层 C. 互联层 D. 应用层 11. 在应用层协议中,____既依赖TCP协议,又依赖UDP协议。 A. HTTP B. DNS C. SNMP D. Telent 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____。 A. 路由器 B. 资源子网 C. 通信子网 D. FDDI网 13. TCP/IP模型的互联层采用的IP协议是一种____服务协议。 A. 网络 B. 面向连接的 C. 传输控制 D. 面向无连接的 14. ____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A. 单工通信 B. 半双工通信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 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是:连通性和共享。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P3 3、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P12 4、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四类。P17 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时延,要特别区分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P18可出大题 6、网络协议的三要素。P25 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主要有两大类通信方式: 第二章 1、理解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P38 2、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其中码分复用可出大题。P47 3、了解ADSL的特点。P57 第三章 1、透明传输问题:字节填充和零比特填充。P73 2、差错检测问题:如何计算冗余码,可出大题。P68 3、掌握CSMA/CD协议。P79 4、了解MAC地址。P86 5、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分别用什么设备?P91要了解碰撞域的改变。 6、透明网桥转发表如何建立?通过自学习的方法。可出大题。P94 7、结点交换机的任务是? 第四章 1、了解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的差异。P109 2、分类的IP地址:A、B、C类,可出大题。P113 3、地址解析协议ARP。P119 4、片偏移。P123 5、子网掩码。可出大题。如何计算网络地址,如何计算下一跳等,计算子网的主机数,如何划分子网等。P130 6、最长前缀匹配。P138 7、PING和tracert命令。P143 8、距离向量算法。可出大题P148 9、IP数据报的首部。 10、路由器的任务是。 11、无分类编址CIDR。地址块可出大题。 12、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划分子网和不划分子网都要会。可出大题。 第五章 1、TCP和UDP的优缺点。P182 2、了解端口号和套接字。P183 3、各类窗口的概念。 4、利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流量控制可出选择题。重点是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可出大题,甚至画图。 第六章 1、了解DNS、WWW、电子邮件。 如:读取邮件和发送邮件的协议名称。电子邮件的三个主要组成构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点个人总结

第一章概述 一、普遍传输技术:(1)广播式链接:广播网络(一对所有,机器选择接收)、多播网络(一对多,)(2)点到点链接:单播(点对点,一对一) 越小,地理位臵局部化的网络倾向于使用广播床书模式,而大的网络通常使用点到点的传输模式。 二、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广域网由通信子网连接起来的,通信线路和路由器(不包含主机)的集合构成了子网。 按传输媒介分:铜线、双绞线、光纤、无线链路 三、协议 概念: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规定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或者分组的格式和含义。 三要素:(1)语法用来规定信息格式; (2)语义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3)定时关系详细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 接口:在每一对相邻层之间是接口,接口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哪些原语操作和服务 服务:某一层向它上一层提供一组原语(操作),定义用户执行哪些操作,但不涉及如何实现。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就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网络体系结构: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定义计算机设备和其他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允许用户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通信系统 四、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为了使用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用户首先要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链接,最后释放连接,传输数据保持原来的顺序。面向连接的服务是基于电话系统模型的。如:文件传输、报文序列和字流节(远程登录)、数字化的语音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每一条报文都携带了完整的目标地址,每条报文都可以被系统独立的路由,首先发送的报文会先到达(不排除延迟)。基于邮政系统模型。如:不可靠的数据报(电子垃圾邮件)、有确认的数据报(挂号信)、请求—应答(数据库查询) 五、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 网络层(控制子网运行过程) 传输层(提供可靠端到端的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会话层(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管理数据交换) 表示层(所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 应用层(最高层,包含各种协议) TCP/IP参考模型:主机至网络层(相当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互联网层(相当于OSI的网络层) 传输层(相当于OSI的传输层) 应用层(相当于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两模型的比较:OSI的核心:(1)服务;(2)接口;(3)协议 OSI的协议比TCP/IP有更好的隐蔽性,当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候,OSI协议相对更加容易被替换为新的协议,且OSI更具通用性。协议一定会符合TCP/IP模型,但TCP/IP不适合任何其他的协议栈。OSI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的网络层上只有一种模式(即无连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缺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

计算机网络基础 单选题 1、在拨号上网过程中,连接到通话框出现时,填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应该是______。A:进入Windows时的用户名和密码 B: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 C:ISP提供的帐号和密码 D: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属于Internet提供的服务的是______。 A:安装调制解调器 B:硬件维护 C:信息交流 D:格式化软盘 答案:C 3、在拨号网络设置中,必选的网络协议是_______________。 A:FTP B:TCP\IP C:ASP D:HTTP 答案:B 4、Internet是指______。 A:国际互联网 B:城域网 C:校园网 D:邮电网 答案:A 5、TCP\IP参考模型将网络分成4层,它们是: Ⅰ.物理链路层Ⅱ.网络层Ⅲ.传输层Ⅳ.应用层 请问因特网中路由器主要实现哪一层功能______。 A:Ⅰ和II B:Ⅱ C:Ⅲ和I D:Ⅳ和I 答案:B 6、和普通Modem不同,安装ADSL Modem时必须安装______协议。 A:FTP B:PPPoE C:HTTP D:ASP 答案:B

7、命令ping 192.168.0.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确认本机与192.168.0.2机器是否可以连通 B:登录远程主机192.168.0.2 C:可实现从远程主机192.168.0.2下载文件 D:修改机器的IP地址为192.168.0.2 答案:A 8、使用代理服务器除了服务器端代理服务器软件需配置外,客户端需配置使用代理服务器,且指向代理服务器的_____________。 A:MAC地址和网络号 B:邮件地址和网络号 C:IP地址和网络号 D:IP地址和端口号 答案:D 9、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兴起于________。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答案:B 10、对于城域网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能是专用网 B:只能是公用网 C:既可以是专用网,也可以是公用网 D:既不可以是专用网,也不可以是公用网 答案:C 11、在广域网中,通信子网主要包括________。 A:传输信号和终端设备 B:转接设备和传输信道 C:显示设备和终端设备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2、HTTP协议采用________方式传送web数据。 A:自愿接收 B:被动接收 C:请求/响应 D:随机发送 答案:C 13、互联网最常见的形式是________。 A:几个主机直接连接起来 B:几个服务器直接连接起来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样题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说明:下列题目仅供复习用,与期末题目没有必然联系. 一、选择题 1.电路交换是基于位置的交换,而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来转发数据分组.分组交换网的出现是现代电信的开始,大家公认的是分组交换网之父. A.INTERNET B.ARPANET C.X.25 D.ISDN 2.大家知道,网络协议是指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它有三个要素.请问“表达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是属于网络协议哪一个要素的内容? A.语法 B.语句 C.同步 D.语义 3.路由表的分组转发算法是在路由器的IP层执行的,其寻找路由的算法顺序是: A.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正常路由-→默认路由 B.特定主机路由-→直接交付-→默认路由-→正常路由 C.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直接交付-→正常路由 D.直接交付-→正常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 4.OSI制定了网络管理标准框架ISO7498-4,此框架将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和层操作.并将系统管理分为五个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请问:“保证在使用最少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时延的前提下,网络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通信能力”是属于哪一个功能域? A.故障管理 B.配置管理 C.计费管理D.性能管理 5.在停止等待协议里,如果丢失了确认帧,超时重传将使接收方收到二个同样的数据帧,这就是停止等待协议的“重复帧”现象.请问:停止等待协议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复帧”问题? A.启动超时计时器 B.设置滑动窗口 C.采用连续ARQ协议D.设置发送序号 6.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称为: A.比特流、帧、数据分组、报文段 B.帧、报文段、数据分组、比特流 C.比特流、数据分组、帧、报文段 D.帧、数据分组、报文段、比特流 7.OSI的物理层有四个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请问:在EIA-232-E标准接口(它是EIA制订的著名物理层异步通信接口标准)里,“规定引脚的作用”属于哪一个特性?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8.传统的集线器是第一层的设备,集线器冲突域 A.扩大了 B.减小了 C.既不扩大也不减小 D.转发了 9.网卡地址的二进制位有多少位? A.48 B.64 C.128 D.256 10.目前流行的网络管理系统都是采用基于TCP/IP模型的一个工业标准协议,它就是: A.HTTP B.FTP C.SNMP D.DNS 11.TCP/IP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UDP,IP,ICMP,RARP D.IP,ICMP,ARP,RARP 12.URL地址由哪三部分组成? A.符号、字符、类型 B.协议、主机名、类型 C.符号、主机名、目录文件名D.协议、主机名、目录文件名 13.将十进制表示的IP地址192.5.34.11转换为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为: A.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1 B.11000000.00000101.00100011.00001011 C.11000000.00000110.00100010.00001011 D.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0 14.129.0.0.0属于传统分类的哪类IP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5.子网IP地址的组成结构为: A.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子网端口地址十主机地址 C.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络接口地址 D.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 16.帧中继网络是一个快速交换网络,在网络中间节点具有以下功能: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4、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5、互联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 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 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 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报文(message)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 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包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问题:存储转发时会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区域网);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06年事业单位招考专业知识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试题答案附后 (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b_____。 A.加框显示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D.闪烁显示 23.一张1.44M容量软盘,大约可存储_____a_______个中文字。 A.72万B.144万 C.14万D.720万 24.对3寸软盘进行写保护应将_________b_____。 A.封上写保护口B.将写保护口留空 C.在盘面贴上用户标签D.改变磁盘的容量 31.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由___b___个二进制位组成。 A.1 B.2 C.8 D.16 44.在Access97的表中,通常称一个表列为______b___。 A.1个记录B.1个字段 C.1个表页D.1个关系 51.在拨号入网时,当线路接通后MODEM会发出声音,称为_____c____。 A.电铃声B.开机声 C.握手声D.电波声 (二)多选题 1.在Windows98中,以下关于剪贴板的描述,正确的有__acd______。 A.关闭Windows98后,剪贴板中的内容将消失 B.各次剪切或复制到剪贴板的内容,将导致剪贴板的内容越积越多 C.剪贴板的内容可以粘贴到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中 D.剪贴板中只保存有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2.Windows98的桌面上一般包含有下列元素______acd______。 A.开始按钮B.显示器屏幕 C.快捷图标D.任务栏 3.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的方式有_____bcd_______。 A.按照建立文件的操作者姓名 B.按需要查找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C.按照文件最后的修改日期 D.按高级方式查找(可以给出需要查找文件的某些特征、状况) 4.如果在桌面上打开了多个窗口,使其中一个窗口变为当前窗口,可以____abd_____。A.单击位于任务栏中对应的任务按钮 B.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右键 C.在桌面的背景部分双击鼠标左键 D.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左键 5.当前常见的序号码有_____cd________。 A.五笔字型码B.表形码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 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 C: D: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1600ms 、1600ms 、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总1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计算机网络 1.TCP/IP的五层结构图: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2.请你详细地解释一下IP协议的定义,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TCP与UDP呢 答: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是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作用是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TCP是Transmi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缩写,在运输层,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缩写,在运输层,UDP提供不可靠的传输数据服务。 3.请问交换机和路由器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答:交换机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路由器属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交换机最大的好处是快速,路由器最大的好处是控制能力强。 4.交换和路由的区别是什么VLAN有什么特点 交换是指转发和过滤帧,是交换机的工作,它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而路由是指网络线路当中非直连的链路,它是路由器的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很多。首先,交换是不需要IP的,而路由需要,因为IP就是第三层的协议,第二层需要的是MAC地址;再有,第二层的技术和第三层不一样,第二层可以做VLAN、端口捆绑等,第三层可以做NAT、ACL、QOS 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英文缩写,它是一个纯二层的技术,它的特点有三:控制广播,安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什么是SNMP协议它有什么特点SNMP协议需要专门的连接么 答: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r Protocol)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它为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底层网络管理的框架。SNMP的特点是:SNMP易于实现;SNMP 协议是开放的免费产品;

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络是( C ) A.蜂窝通信网 B.无线局域网 C.Ad hoc网络 D.虚拟专用网 2.广域网WAN一般采用( D ) A.“广播”传输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光纤”传输方式 D.“存储-转发”传输方式 3.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的网络拓扑是( A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网形拓扑 4.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的网络协议要素是( B )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标准 5.下列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 B.OSI仅是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 C.OSI模型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D.OSI中只有各种协议是可以实现的 6.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串行物理接口标准是( A ) A.EIA RS-232C B.EIA RS-422 C.EIA RS-423 D.EIA RS-449 7.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时可采用的复用技术是( A ) A.FDM B.TDM C.WDM D.STDM 8.OSI模型中实现端到端流量控制的是(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9.在接收、发送双方仅需一个帧的缓冲存储空间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C ) A.选择重发策略 B.连续重发请求 C.空闲重发请求 D.Go-back-N策略 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在选择重传协议中( D ) A.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I 11.提供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之间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D )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Internet互连层的四个重要协议是IP、ARP、RARP和( C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 1、( 09-33)在OSl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 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 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 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 80ms B : 80.08ms C : 80.16ms D : 80.24ms 4、( 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 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 (13-33)在OSl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 (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 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 (1M=10)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考试总结

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②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③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⑴按网络传输技术进行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对点式网络 ⑵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⒊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⒋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 ⑴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型、树状、环状、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⑵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及特点: ①星状由中心结点控制全网通信,任何两结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结构简单便于管理,中心结点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 ②环状结点通过点对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环中任何一个结点出现线路故障都可能造成网络瘫痪。 ③树状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结点之间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小。 ④网状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系统可靠性高,结构复杂。 ⒌分组交换的特点: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源结点将一个长报文分成多个分组,由目的结点将多个分组按顺序重新组织成报文。分组长度短,传输出错时易发现,重发时间较少,有利于提高存储转发结点的存储空间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1.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2.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3.局域网:用于有限的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的网络。 4.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5.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6.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接入网)技术 1.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称为网络协议。 2.网络协议的3个要素组成:语义,语法,时序 3.OSI参考模型有几层,每层结构的特点、作用? 物理层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功能: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bit)数据链路层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功能:在通信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参考模型的第三层。功能: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以及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其数据传输单元是分组。 传输层参考模型的第四层。功能: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会话层参考模型的第五层。功能:负责维护两个结点之间会话连接的建立、管理和终止,以及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参考模型的第六层。功能: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功能: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的主要特点:①其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3个阶段;②面向连接的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个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 无连接服务的主要特点:①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地址,各个分组在系统中是独立传送的;②其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等3个阶段;③在无连接服务的数据分组过程中,目的结点接受的分组可能出现混乱、重复与丢失现象;④无连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好,但是其通信协议相对简单,通信效率比较高。 TCP/IP参考模型各层名称及主要功能 主机-网络层是该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受IP数据报 互联层是该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它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