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专项复习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综合检测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专项复习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综合检测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专项复习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综合检测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专项复习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综合检测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D.真核生物及原核细胞均不可能以RNA为遗传物质

2.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细胞核由核膜、核仁两部分组成

B.蛋白质、DNA和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

C.内质网可以与核膜直接相连,形成物质运输的通道

D.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核仁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3.

图a与图b是某细胞结构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模式图,图b中的①~⑧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可能是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B.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⑤内溶液浓度有关

C.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③

D.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②④⑥⑧

4.

真核细胞具备的生物膜系统能为其代谢的稳定进行提供一个有利环境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但其在生物膜的合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B.浆细胞内,单层膜细胞器在抗体的加工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C.糖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其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

5.

如图所示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其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

C.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D.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的是图a

6.

下列是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几种膜的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比例,最有可能是线粒体内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

如图1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②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③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1、2中的膜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囊泡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运输可以实现细胞中生物膜的更新

B.只有大分子物质才通过囊泡运输

C.囊泡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并消耗能量

D.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9.

真核细胞具备的生物膜系统能为其代谢的稳定进行提供一个有利环境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但其在生物膜的合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B.浆细胞内,单层膜细胞器在抗体的加工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C.糖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其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

10. 有关生物膜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系统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B.不同生物膜的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C.原核细胞有生物膜系统

D.生物膜是生物体各种膜结构的统称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

11.真核生物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线粒体中利用O2生成H2O

B.叶绿体中ATP的合成

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

D.细胞核中DNA的复制

12.结合如图,有关生物膜的叙述述正确的是()

A.a和b的生物膜都可以形成囊泡

B.a和b的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生物膜可为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提供酶附着点

1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

B.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C.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

D.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14.如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B.结构甲的成分为RNA和蛋白质

C.丁和戊都有双成膜

D.物质X可能是有氧呼吸酶

15.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主要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

B.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癌细胞的易转移与其膜成分改变有关

16.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没有核膜的细胞在积累无机盐离子时,需消耗的由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D.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元素都有C、H、0、N、P,但染色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17.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甲、乙是构成丙的主要物质,①→⑤为相应的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和DNA等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C.图中④为单层膜结构的高尔基体

D.图中①→⑤都是含有磷元素的细胞器

18.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细胞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膜表面进行

C.细胞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

D.广阔的膜面积为所有酶提供了附着的位点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9.如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

(1)图中A、B、C、D都具有膜结构,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和 ______ .

(2)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来自于 ______ 过

程,此过程主要在图中[B] ______ 中完成.

(3)将该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结构[A] ______ 中

的水分会大量渗出细胞,细胞将出现 ______ 的现象.

20.如图甲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乙表示几种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C物质是蛋白质,在结构A上合成的,则A是 ______ ,它的形成与 ______ (结构)有关,C物质形成的方式是 ______ .

(2)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C、D类物质的分别是______ 、 ______ .

a.呼吸酶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c.胰岛素d.血红蛋白

(3)G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G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到排出细胞外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4)F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一种双层膜结构,可以被活体染色剂 ______ 染成 ______ 色,它是进行 ______ 的主要场所.

(5)若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

化,则①②③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1.基础知识填空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______ 为界限的 ______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 ______ 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______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3)水在细胞中以 ______ 水和 ______ 水两种形式存在.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

______ 的形式存在.

(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 ______ 和 ______ .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______ 膜.

22.

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3.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

的。

24.

I.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用3H标记两个氨基酸的氨基,则这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中,生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所生成的化学键

为(结构)。

(2)如果某健康的成人摄入过量的15N-赖氨酸,一段时间后,从其体内提取某种蛋白质,彻底水解后最多能得到___________种含15N的氨基酸。

II.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填数字)。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

有功能。

(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

是。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5.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编号)(2分)。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ATP,该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填编号)。

(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组成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_。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催化二糖水解的膜蛋白D,膜蛋白D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促使双糖水解的。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结构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______,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系统的边界,图中结构④不仅仅是把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它还具有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26.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入序号或字母):

(1)上图表示的细胞膜结构是1972年科学家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 ______ .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 ______ 状态的.A、B两种物质是 ______ 和 ______ .

(2)如果上图表示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和K+进入细胞的方式依次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两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 .病毒进入白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 ______ 性.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用于污水处理,这种膜结构能将某些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这是模拟生物膜的

______ 性.

27.生物膜系统若细胞的生命活动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示生物膜系

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

系,其中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

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乙之间的运

输.

(1)细胞中某些由核基因编码的多肽会在甲 ______ (细胞器名称)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并通过图中COPⅡ沿 ______ (填“甲→乙”或“乙→甲”)的方向运输,经乙 ______ (细胞器名称)分拣后以囊泡形式分泌出细胞.

(2)在甲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甲中大量积累,此时细胞会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蛋白质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 ______ 调节.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______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3)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______ 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为胰岛素,可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上的 ______ 结合,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着是细胞膜完成 ______ 功能的分子基础.

28.美国科学家J ames E.R othman、

R andy W.S 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

T homas C.Sü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

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共同获得了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

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

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

被膜小泡以及COPII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______ ;“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 ______ .

(2)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有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在胰岛细胞中能发生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是 ______ .

(3)COPI被膜小泡则主要介导蛋白质从 ______ 运回 ______ .COPII与结构C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具有 ______ .

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

29.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甲表示某分泌细胞的分泌过程示意图,乙是图甲中③放大后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⑥表示结构名称,A、B、C表示物质名称,a、b、c表示物质运输方式。请使用图中所示的序号或字母作答)。

(1)图甲中 ________(填序号)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2)图乙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填字母)。

(3)图甲所示的氨基酸、葡萄糖、碘的运输是图乙中的 ________(填字母)方式,

若用蛋白酶处理该细胞,则图乙所示的________ (填字母)运输方式将受阻。

(4)m RNA合成后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将通过 ________层生物膜。

(5)若对图甲中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

(6)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结构是________ (填序号)。

(7)分泌物能够顺利排出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 性。

30.

下方左图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方右图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1)上方左图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填编号),星射线的形成与左图中[ ] 有关,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 。

湖南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邵阳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所谓“膜流”是指细胞中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不属于“膜流”现象 B. 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 C.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 D.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细胞膜、核膜及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失水和吸水导致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和复原,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现象,A正确; B、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是通过核孔,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 C、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属于胞吐,发生了“膜流”现象,C正确; 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胞吞,发生了“膜流”现象,D正确。 故选B。 2.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各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株8h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 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 B. 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 C. 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D. 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详解】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 最多,场所位于线粒体内膜,A正确; 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错误; C、对比W+H2O组和T+H2O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Z,可知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W+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减小(差值减小),因此基因Z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

山东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届山东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 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 the speakers plan to have a picnic? A.In the early morning B.In the mid-morning C.In the afternoon 2.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a clothing store B.At a tailor’s shop C.At a sports center 3.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nd David? A.She has met him before. B.She gets along well with him. C.She knows something about him. 4.What time will the woman meet the man? A.At10:00. B.At10:20. C.At10:40. 5.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morning? A.Do his work. B.Go out with Linda.C.Enjoy the sunshine in the ope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试题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40分,每题1分) 1.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胃蛋白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④RNA A. ①③ B. ①② C. 只有① D. ①②③④ 2.下列与中学实验有关的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将制成的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 B. 检测还原糖时,应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 C. 可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 D. 用淀粉和蔗糖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检验 3.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图乙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甲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只能在动物细胞中找到 B. 图甲中④可能是叶绿素 C. 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水解后的产物中氢原子数增加8个 D. 若图甲中③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蓝藻细胞中③为RNA 4.胰岛素分子含有2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如图为其中的一条多肽链,该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肽链中含有30个肽键 B. 若除去所有甘氨酸形成4条短肽,其中氧原子至少有30个

C. 若除去所有甘氨酸,形成的所有短肽比该多肽链多3个游离的羧基 D. 将1个胰岛素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消耗29个水分子 5.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下列所做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质量分数为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 B. 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C. 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制作装片的顺序都是:取材→解离→染色→制片 D. 低温诱导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处理根尖后,需用蒸馏水冲洗两次 6.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细胞核呈红色 B. 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8%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膜的通透性增强 C. 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再用吡罗红染色剂染色 D. 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7.下列选项中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A. Ⅰ固醇、Ⅱ维生素 D、Ⅲ胆固醇 B. Ⅰ糖类、Ⅱ单糖、Ⅲ多糖 C. Ⅰ细胞器、Ⅱ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Ⅲ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 Ⅰ细胞质、Ⅱ细胞器、Ⅲ细胞液 8.下图分别表示一种叶绿素分子、血红蛋白分子部分结构、双缩脲和吲哚乙酸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复习生态系统专题

高三生物复习生态系统专题 1.某生态系统中只含有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图a为某段时间内该系统中的食物关系, 图b为甲、乙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C.T时间后若丁大量死亡,则甲、丙数量急剧增加 D.甲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2.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 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中能量分别为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即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若b>0.2a,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 C.甲种群的一个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单一个体中最多 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物群落 3.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 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 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4.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①--⑤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5.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调査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 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调査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生物膜之间的关系

生物膜的概念 细胞就像一台复杂而精巧的生命机器,各个部件虽然作用不同,但是衔接得非常巧妙,因而整台机器能够灵活运转。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就是这台“机器”中一些功能相关的“部件”,它们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一)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相连,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相通,外层核膜上附着有大量的核糖体(如图)。内质网与核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有的细胞中,还可以看到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相连。内质网膜与线粒体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线粒体是内质网执行功能时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站”,在合成旺盛的细胞里,内质网总是与线粒体紧密相依,代谢越旺盛相依程度越紧密,有的细胞的内质网膜甚至与线粒体的外膜相连。 虽然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相通,但是当附着有核糖体颗粒的内质网膜(粗面内质网)连接到高尔基体膜上时,内质网膜常常失去核糖体,变成光滑的、无颗粒的膜,生物学上称之为光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膜极为相似。许多科学家认为,在细胞进化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是由内质网转变而来的。 高尔基体膜在厚度和化学组成上介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之间。在活细胞中,这三种膜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内质网膜通过“出芽”的形式,形成具有膜的小泡(具膜小泡),小泡离开内质网,移动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小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膜又可以突起,形成小泡,小泡离开高尔基体,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细胞膜也可以内陷形成小泡,小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具膜小泡对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它们的化学组成也大致相同。与细胞膜类似,其他生物膜也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上的糖类一般与蛋白质结合,以糖蛋白的形式出现在细胞膜上,糖蛋白对细胞的生物识别功用意义非凡)组成。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这三种物质的含量是有差别的(如下表)。 生物膜人红细胞膜大鼠肝细胞核膜内质网膜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 蛋白质...49.. .......59.......... 67 .......52 . (76) 脂类.....43 .........35 ..........33 .......48 . (24) 糖类......8 ........2.9 .......含量很少 ....含量很少.... 含量很少 (质量分数/%) (二)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如图)。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膜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文科 )

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数学 (文科 ) -01-22 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在第I 卷的密封线内填写地(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或考号)。 2.答第I 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B)用2B 铅笔和钢笔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当你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选项,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是不能得分的。 4.考试结束后,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由监考老师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01|{>+=x x A },2|{2x x x B <=则=?B A ( ) A. }21|{<<-x x B. }1|{->x x C. }20|{<乙 B. x 甲=x 乙,s 甲s <乙 C. x 甲>x 乙,s 甲s <乙 D. x 甲>x 乙,s 甲s >乙 }1 0|{<

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三下学期线上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睢宁县高三下学期线上阶段性检测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在下列细胞中,有氧吸吸的场所有别于其他细胞的是 A.酵母菌细胞B.酸酸菌细胞C.肝脏细胞D.叶肉细胞 2.纤维素分子水解成葡萄糖需三类酶协同催化。下表信息体现出酶的催化特性是 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作用条件温和 3.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 TP 水解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的水解酶活性会发生改变 C.核膜上的核孔对物质进出细胞核没有选择性 D.线粒体外膜上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催化水的合成 4.大肠杆菌拟核DNA 是环状DNA 分子。将无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含3 H 标记的dTTP 的培养液中培养,使新合成的DNA 链中的脱氧胸苷均被3H 标记。在第二次复制未完成时将DNA 复制阻断,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此实验的理解错误的是 .. A.DNA 复制过程中,双链会局部解旋 B.Ⅰ所示的DNA 链被3 H 标记 C.双链DNA 复制仅以一条链作为模板 D.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5.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下列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1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6.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 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 A.发生180°颠倒B.重复出现C.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D.发生丢失7.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 .. A.TSH 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 的分泌减少 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 D.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 8.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 9.有机磷农药分子不能单独引起免疫反应。在制备检测有机磷农药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时,要先将有机磷农药分子经特定处理后,再将其多次注入小鼠,经测定相关指标合格后,才从脾脏中提取相应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整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磷农药分子经特定处理的目的是制备供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 B.经特定处理的有机磷农药分子多次注入小鼠是为了促进记忆T 细胞的产生 C.处理后的有机磷农药分子注入小鼠的次数由血液中有机磷农药分子的浓度决定 D.从脾脏中提取的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两两融合形成3 种能增殖的杂交瘤细 胞 10.利用IAA、生长素类似物NA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TDZ 和6-BA 进行组培,以建立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再生体系。下表为诱导率最优的激素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柄诱导愈伤组织实验的诱导率是指产生愈伤组织的叶柄数与实验的总叶柄数之比B.诱导叶片脱分化为愈伤组织最好选择的激素组合是TDZ1.0mg/L+NAA0.1mg/L 2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范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范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范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 (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 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 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学案.doc

1320班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期主编:大雄组组长:雄哥 第1节编辑:韩殿雄、王子翔; 第2节编辑:蒋洪磊、任程; 第3节编辑:张玉晨、许浩扬。 打字员:李立峰 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真的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 ——杰克?凯鲁亚克 第1节细胞膜一一系统的边界 £知识提纲3 一、制备细胞膜:方法;选材;步骤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三、细胞膜的功能: 四、细胞壁:成分;作用;特性 £夯实基础3 一、制备细胞膜: 1.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法。 2?最佳选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①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制得纯净的细 胞膜;②无___________ ,细胞易吸水涨破;③红细 胞单个存在,易制成悬浮液。 3.步M聚:配制红细胞稀释液->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加到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使红细胞吸水涨破 ★考点: ①红细胞稀释液是用_加适量的 _____________ 配制而成。 ②滴加蒸馏水的方法称之为 ______ 法,其操作 要领可以概括为:一侧滴一侧吸,重笈几次。 ③整个加水操作都要在 ______ 上进行,以便使 用_ (高/低)倍镜观察细胞的变化过程。 ④细胞破裂后,还需要通过_和_才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思考: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己经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知道依据是啥码? 二、细胞膜的组成: 1.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还 有 少量的 ____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细胞膜的脂 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丰富,同时 还含有 ______ (尤其在动物细胞膜上)。谁再记不住 这个,谁就不是动物,谁就是植物,就是“植物人”! 功能越S杂的细胞膜,艿上该物质的种类和数泉越多。☆小冷: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 __________ 的改变有关。 三、细胞膜的功能: 熟记三大功能,并能准确分析题中所给材料体现了其中的哪些功能。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意义:使细胞 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细胞膜的此 能力是相对的。 ?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思考: 细胞膜的上述三大功能分别主要与细胞膜上? ?的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物质)相关。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P42图3—2重要)①间接交流:例子:激素;递质等 ②直接交流:例子:精卵的相互识别与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③形成通道:(常见于_____________ )例子: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 相互连接,有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作用。 3. 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因此,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化学2016.3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Cl 35.5 Mn 56 Cu 64 Zn 65 Ba 137 Ce 140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玻璃受热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B.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纯银器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D.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2.下列物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的是 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B.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 粉末 C.将Zn片放入CuSO 4 溶液 D.铝与MnO 2 发生铝热反应 3.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乙醇滴入酸性K 2Cr 2 O 7 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 2 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 2C 2 O 4 溶液滴入酸性KMnO 4 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 2 悬浊液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4.对右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均可以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既能用红外光谱区分,也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5.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 2O 、ClO -、NH 4+、H +、N 2、Cl - 六种微粒。其中C(ClO -)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 4+ B.消耗1mol 氧化剂,转移2mol 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 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 6.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X 的原子半径比Y 大,Y 与Z 同主族,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X B.Z 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Y 高 C.W 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D.X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7.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A.ag 某气体的分子数为b ,则cg 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B.2L0.5mol.L -1 磷酸溶液中含有H +的数目为3N A C.25℃,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 -为0.1N A D.标准状况下,28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84”消毒液中:K +、CO 32-、Na +、I - B. ) ( H C K W =1×10-13mol.L -1的溶液中:NH 4+、Ca 2+、Cl -、NO 3 - C.能使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 +、CH 3COO -、Fe 3+、SO 42- D.通入足量的H 2S 后的溶液中:Al 3+、Cu 2+、SO 42-、Cl - 9.依据反应原理:NH 3+CO 2+H 2O +NaCl=NaHCO 3↓+NH 4Cl ,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取碳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每日一题.docx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主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功能的差异主要是膜上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B.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 C.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的转化和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有关 D.核糖体膜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参考答案】D 【试题芻析】妥自质是生命洁动的主要丞担老.三三逗E泮£才鉅主矣古強要自决定,蟆上蚤自质甘类不同,膜的功能也穴同,A正碣:弋无土加逗巧追于主要走碎追毛淫更尊,其住厘面聲是枸鼓动祐细葩慎的童昊成分,B正列:分滋蛋台童土无冬咳峙二上舍立住4.耳占E质內与囱尔屋蝕加工,然后由龙泡运至细.龜膜,聂后排出謫絶外,聲个过卷由支土了= ¥三?、壬冷旦匸連、京迫膜的錚化,C正确;核运体務占蚤自质的合成,但孩蓬住无復结构,D疑逞= 1.“三看法”判断蛋白质的形成 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典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解题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标记氨基酸出现的先后顺序:核糖体一内质网一囊泡一高尔基体一囊泡一细胞膜(一胞外)。 二看膜面积变化的结果:内质网膜的面积缩小,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三看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内质网(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加工和包装)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2.“三个角度”透析囊泡类问题

一来源 ----- 加胞鹿、内质网,高尔恳休 二成分 ----- 胞呑的异畅、病苗、蛋白质、葩、神经谨於 厂与落務侔紬合被分解 三去向」 --- 分泌到细胞外或运冋内质网 —运动到次触前稅 学霸推荐 1.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 B.②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CO?、氏0通过细胞的方式相同 D.②是运动的,但①是静止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膜蛋白是生物膜上多种蛋白的统称,与生物膜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止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B.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可随时开放 C.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D.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选择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3.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无核膜及细胞器膜,因而不具生物膜 B.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収决于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C.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均附着有大量的有氧呼吸酶 D.有丝分裂过程屮核膜随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 4?真核细胞部分结构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有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20届 山东省淄博市 高三5月阶段性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淄博市2020届高三5月阶段性检测(一模) 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1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 NA 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某种 H﹢-ATPase 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 pH 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 pH 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 pH 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 H﹢-ATPase 的抑制剂(抑制ATP 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 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 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 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 逆

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 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 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 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 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 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5.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 和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2细胞器(精讲)(含解析)

专题2.2 细胞器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3.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通过对各种细胞器进行比较和分析,能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知识点一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的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前者为代谢提供场所、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态、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2)其他细胞器的功能分析

【重点突破】 (1)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独立地进行基因表达合成部分蛋白质,但其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因此二者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有两类: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等);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 (3)内质网有两类:粗面型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滑面型内质网与糖类、脂质(如某些激素)的合成有关。 (4)动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是各种膜成分相互转化中的“枢纽”。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绿素等,与光合作用有关。 (6)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3.细胞器的不同分类 知识点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1.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成分上的联系

①相似性: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②差异性: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 (3)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 ①过程 ②图解 分泌蛋白依次经过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细胞外,⑧是线粒体,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数学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集合{(, ) }, {(, ) 2 3 , ∈},则∩等于( ) { (, )} {} {?} ? .函数x y 2log -=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则的值为( ) 4 1 -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为,则长方体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 .复数()·的幅角主值为 π3 2 ,则实数的值为( ) 3 3- 33 3 3- .若)2,4 (ππ ∈θ,则使θ<θ<θtg cos sin 成立的θ取值范围是( ) )2,4(ππ ππ,43 )23,45(ππ )2,4 7 (ππ .在市场调控下,已知某商品的零售价年比年降价,厂家想通过提高该产品的高科技 含量,推出该产品的换代产品,欲控制年比年只降低,则年计划比年应涨价 .焦点在直线01243=--y x 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 , - , - -, .(理科做)设是圆θ=ρcos 6上一点,它的极径等于它到该圆的圆心的距离,则点的极坐标是( ) )32,3(π± )3,3(π± )32,6(π± )3 ,6(π ± (文科做)如果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那么系数等于( ) 32 32- 23 2 3- .如图,在三棱柱中—中,⊥,⊥,,,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53 54 43 5 1 .已知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且,,成等差数列,则4 23 1a a a a ++的值为 ( ) 21 5+ 215- 2 1 .轴截面是正三角形的圆锥的侧面积与其内切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34 43 32 2 3 .已知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右顶点为,左焦点为,点的坐标为(,),若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2 21 5+ 2 1 3+ 第卷(非选择题,共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圆心为(-,),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别落在轴和轴上的圆的方程是 。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111( lim 21n n a a a .一个圆台的高是上、下底面半径的等比中项,高为,母线长是13,这个圆台的体积是 。(S S S S h V +'+= (3 1 台体) .有四种不同颜色,用这些颜色在如图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着色,要求相邻两区域的颜色不同,则不同的着色方法有 种(数字作答)

高考生物复习:阶段检测(3)稳态与环境

阶段测试(三) 稳态与环境 [满分9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九江模拟)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 C.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 D.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解析结合题干叙述分析,①③⑤依次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④依次为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组织细胞。血液不属于内环境,血浆才属于内环境,A项错误。淀粉酶属于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中,不会存在于内环境中,B项错误。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C项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D项错误。 答案 C 2.(江苏)据报道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Boc5)。现用一些符合实验条件的空腹的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大致相同,分别为a1、b1、c1、d1,将4组小鼠分别定时定量饲喂,具体情况如下表:(C) 组别 注射的药物或在普通饲料中添加 的药物(都足够量) 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含 量数据 甲添加普通胰岛素药物饲喂a2 乙添加boc5饲喂b2 丙注射普通胰岛素药物c2 丁注射Boc5 d2 A.a1=a2、b1>b2、c1>c2、d1>d2 B.a2=b2=c2=d2<a1=b1=c1=d1 C.a1<a2、b1>b2、c1>c2、d1>d2 D.a1>a2、b1>b2、c1>c2、d1>d2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好题集锦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好题集锦 (2013年高考研讨)(原创+改编)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各图所示的某些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A中,共有条食物链,若由于某种原因蛇突然全部死亡,则短期鹰的数量将。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2)上图B中,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3)上图C中,假设在每种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从来源不同的途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草中含900kg的生物量,最多能使鹰增重 kg。 (4)上图C中,假设每种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来源比例不知道,每种较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比例也不知道,要使鹰增重1kg,则至少需要消耗草 kg。(5)上图D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提供给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答案: (1)8 增加植物→鼠→猫头鹰 (2)3250 (3)4 (4)25 (5)25A/(5-4x) 2013年一模 28题(16分)研究发现,某污染重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功能。图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目前人们依据的理论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2)甲基汞通过富集而危害人体神经系统。研究发现,在甲基汞的作用下突触间隙会持续存在较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同时发现甲基汞高度亲脂,又能与蛋白质结合,请推测乙酰胆碱增多的可能原因是 。 (3)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类似作用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外。其去向还有。 (4)根据题干信息,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危害的思路: 。 答案:(1)净化水体空间(垂直和水平)(生物)群落演替(2)食物链甲基汞导致突触前膜释放过多的神经递质(也可以从影响酶的活性角度回答,也可从影响载体蛋白的角度回答) (3)分解者分解者和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种植能大量吸收贡的植物,再从这些植物中回收汞(在贡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一定量的B类细菌,或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分解甲基汞的真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