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造血干细胞基本知识问答

造血干细胞基本知识问答

造血干细胞基本知识问答
造血干细胞基本知识问答

附件2

造血干细胞基本知识问答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政府委托中国红十字会的一项特殊任务,也是为广大白血病等患者办的一件实事、好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各省红十字会设分库,是红十字会的一个下属机构。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捐献者的健康。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者,一旦与患者配型成功并实现捐献,自己付出的并不多,而能够救活一个生命,其博爱的胸怀和行为却具有了无比高尚的意义。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资料库的建设,以拯救更多的白血病等患者,使中国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人道主义宗旨得到广泛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发扬光大。

1、什么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

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门有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物质即骨髓。骨髓中有一种能起着造血功能的细胞就叫造血干细胞。人血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成的。

2、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他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人体内,平时所说的“骨髓移植”实际上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3、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疾病很多,可治疗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目前,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又有一些新突破,如对重症天疱疮严重并发症(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疾病的治疗。

4、什么是HLA?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是什么?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由父母遗传,能识别“自己”和“非已”,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因而HLA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中起着重要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移植者HLA配型。

5、兄弟姐妹的HLA相合率是多少?非血缘关系的捐献者中与患者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为100%,非同卵(异基因)双生或亲生兄弟姐妹是1/4。

人类非血缘关系的HLA型别中,相合几率是四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在较为罕见的HLA 型别中,相合几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性,高相合率人群减少,今后移植主要在非血缘关系供者中寻找相合者。

6、为什么要建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我国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数百万人,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人以上,要成功地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捐献者与患者之间的HLA型别要相合.如果不合,移植后就会产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建立中国人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且是参加的志愿者越多,库容量越大,患者找到相合捐献者的机会就越多,“生机”就越大。

7、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什么机构?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负责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白细胞抗原(HLA)分型,为患者检索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移植治疗服务等。目前已建立了27个省级分库和25个HLA组织配型实验室和1个质量控制实验室,实现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捐献者和患者各项资料长期保存和集成化的管理。

8、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如何从“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获得援助?

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各省级分库与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移植医院的主管移植的医师,向本地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省级管理中心”(分库)提出查询申请。

在检索到HLA相合的捐献者后,如负责移植的医师认识捐献者合适,并为患者向总库或分库提出造血干细胞受赠申请时,管理中心将要求医师抽取患者血样,连同捐献者血样一起HLA分型复检工作.进一步确认相合后,资料库将与移植医师讨论和安排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和患者移植的具体事项。

9、怎么成为一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志愿捐献者?

如果你适龄,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各地红十字会的热线电话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5毫升血液。管理中心将对你的血液HLA分型等检验,并把你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疗的患者寻找配对,这时你就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只有当检索相符,并进一步高辨实验证实你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你才会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这个过程可能是几个月、几年、或者10年、20年,甚至许多志愿者可能始终没有捐献的机会.因为此,资料库还将经常与人保持联系。

10、志愿者报名登记后,是否马上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

志愿者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您抽取5毫升血液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备查。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知您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省级管理中心将通知您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11、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个人资料是否向社会公开?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保证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个人资料绝对保密,仅用于查询、移植工作。

12、捐献者大约需采集多少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大约需采集10克的造血干细胞。

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13、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哪种方法采集造血干细胞?

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捐献者体内.由于整个采集过程是一个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是极为安全的。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

14、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为什么要对捐献者使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处周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采集的需要。

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目前的报道,药物动员剂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

15、健康者在多大年龄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标准如何?

健康者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55岁健康者可采集造血干细胞。

其标准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梅毒试验:阴性。

16、为什么这一“生命工程”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和资助?

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福利事业,但是它的运转需要大量经费,每位捐献者HLA分型检验费用约500元,要建立成一个有临床意义的资料库,至少要对数十万名捐献者进行检测,如果没有全社会的支持将是十分困难的.您的每一份爱心,伍元,拾元的捐款都是对这项工作的支持,滴水成河,集腋成裘,都将汇成一个个燃起患者生命希望的音符.我们殷切期待您的帮助。

17、捐献者需要承担什么费用吗?捐献登记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有报酬或补贴吗?

捐献者不负担全过程的任何费用。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爱的奉献和救人善举,没有报酬,一般也不提倡补贴。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目的应用超大剂量的放、化疗,以最大限度清除病人体内的肿瘤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 胞群以及抑制或摧毁宿主免疫系统(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言),然后移植正常的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而使病人康复。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症有哪些 1、恶性血液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造血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纤维化等。 非恶性血液病 1、先天性及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尤其存在危及生命的不可逆的骨髓衰竭或对免疫抑 制治疗无效的再障。 2、遗传性红细胞疾病, 3、遗传性免疫缺陷, 4、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NMDP推荐的恶性血液病URD-HSCT适应症和移植时机具体如下: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①高危AML:继发性AML(如既往有MDS病史),治疗相关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失败; ②细胞遗传学高危患者CR1;③CR2或CR3。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①高危ALL; ②细胞遗传学高危患者(如Ph染色体阳性, 11q23), ③初诊时高白(>30 C 50×109/L), 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睾丸白血病, ⑤初始诱导治疗4周未获CR, ⑥诱导治疗失败,⑦CR2或CR3。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IPSS中危-1 (INT-1),中危-2(INT-2)或IPSS 高积分并包括以下任一条: ①骨髓原始细胞>5% ②除了细胞遗传学预后良好患者[包括5q- 获核型正常] ③>1系细胞减少。 4、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 ①伊马替尼治疗后3月无血液学或次要细胞遗传学反应, ②伊马替尼治疗后6到12月无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 ③疾病进展(加速期或急变期)。 5、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一)基本的技术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以正常造血干细胞替代病人的 病理干细胞。具体方法分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恶性血液疾病的病人应先进行化(放)疗诱导治疗,使病情缓解,再给予超剂量化(放)疗,尽可能杀灭病人体内所有的肿瘤细胞并抑制其免疫功能,为植入干细胞留置空间,然后通过静脉输注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病人。 2、对于造血功能衰竭或异常以及先天遗传性疾病者可直接应用免疫抑制剂摧毁其体内原

干细胞移植疗法与骨不连国内指南

干细胞移植疗法与骨不连国内指南 专家介绍: 孙天胜,教授,主任医师, 硕士后导师,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全军骨科中心主任兼副院长。 干细胞移植疗法治疗骨不连 骨不连的治疗原则:必须首先明确,骨不连治疗的目的在于保存、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关节粘连、软组织挛缩、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未曾纠正,即使骨不连处获得骨性愈合,也没有实际意义。骨不连的治疗可分两大类:开放与闭合治疗。开放手术仍然是骨不连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切开内固定、植骨、带血管蒂骨瓣移植、骨延长术等,治愈率达到9O ,疗效确切,并且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是治疗的金标准。 从本质上说,以上各种治疗方法都在于重新启动骨折的愈合过程,促进成骨性细胞的募集,增加骨诱导物质的浓度,加速愈合过程,以达到骨折端的骨性愈合。很明显,直接在骨折部位移植成骨性干细胞,将极大提高细胞募集阶段的质与量,明显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近年来对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骨缺损的研究逐渐成为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回顾:骨髓内有两类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临床上出于骨髓移植的需要,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比较深入。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全系列的血液细胞,但无法分化成结缔组织的细胞,显然不具备成骨能力。早在19世纪6O年代就已发现了骨髓的成骨特性。自20世纪70年代有研究发现骨髓标本中有少量贴壁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能分化形成类似骨、软骨的集落后,对骨髓中这一小部分贴壁细胞的研究日渐深入。随后的研究证实,骨髓成骨特性的基础在于骨髓内的这种成骨性前体细胞。大量文献报道了从不同种属如鼠、兔、犬、人的骨髓中分离得到这种贴壁细胞。因为在体外不同诱导分化条件下其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等,具有强大的多向分化潜能,因此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方向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容易获取,其纯化、扩增难度不大,扩增后添加诱导剂如转化生长因子一p(TGF—p)、地塞米松、甘油磷酸钠、消炎痛等后就能诱导其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腱细胞、脂肪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结缔组织的各种特定细胞分化。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受微环境影响E143,但是目前对微环境的认识是基于体外实验环境,与体内微环境相去甚远,其体内的分化影响因素还所知甚少。因为骨髓内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骨潜能,所以可以通过移植骨髓以达到移植干细胞的目的,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以获得骨的再生。大量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点。包括复合自体骨髓植骨的治疗方法,以及单独应用骨髓经皮注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骨髓中的干细胞浓度与骨髓成骨能力存在正相关,临床研究更是进一步证明了移植的骨髓中干细胞浓度、总量与骨不连处骨痂的量呈正相关,与骨不连愈合时间呈负相关。

干细胞移植疗法

干细胞移植疗法 解放军第458医院全军肝病防治中心是华南地区肝病防治重点基地,同时也是整个华南地区,国家卫生部唯一授权的“干细胞移植疗法”临床实践中心。中心应用的“干细胞移植疗法”,打破了传统疗法的种种局限,达到了肝病治疗,效果好、恢复快、应用范围广的多重效果,给久治不愈、心力交瘁的肝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干细胞移植---开辟治疗肝病新纪元 干细胞治疗属于一种细胞生物疗法。主要方法是:采集患者动员的外周干细胞,通过介入的方法将干细胞输入到患者肝脏组织内,干细胞再分化成新的肝细胞,促使自身肝脏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达到肝脏功能重建的目的。 最新研究显示: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可部分替代肝移植,挽救肝功能。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数万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了肝干细胞治疗,绝大多数病例效果令人满意,配合抗病毒治疗,疗效更佳,已被公认为是除肝脏移植之外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肝腹水的“第二条终极途径”。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三大优势 第一,效果明显。一周后,食欲不振、乏力、腹水、黄疸、出血倾向等症状显着减轻甚至消失;2-3周,肝脏组织开始分化,八项关键性生化指标可望恢复;1-2个月,随着新生的肝脏组织不断增加,受损肝组织得到修复,肝功能逐渐恢复,患者体征可获全面改善,步入康复阶段。 第二,费用低廉。活体肝移植的手术费用达到了几十万元,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费用和活体肝移植相比则显得相对低廉,并且其实质性改善状况尤其是远期效果甚至大于前者。 第三,技术无风险。干细胞移植治疗本身过程并不复杂,采用的是先进的介入手段,所以患者无创伤、无痛苦,且移植的干细胞都是来自于患者本人,所以不会产生活体肝移植那样的排异反应,无副作用,疗程短,做完后观察数日即可出院。 干细胞移植根据病情个性化应用 目前医院已应用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数千例肝病患者。“干细胞移植疗法”通过科学检查,针对患者的病情个性化应用干细胞移植,大大提高了成功率,患者康复速度和恢复水平也明显提高。 适应症:肝病大部分都能治疗,重症肝病,肝癌,肝肿瘤,肝纤维化费用较高

干细胞治疗的种类

干细胞治疗的种类 作者:陈金山生物医疗\生物评论 按干细胞种类划分,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皮肤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等,一般不同的干细胞治疗的疾病方向也是不一样的,胚胎干细胞具有万能的分化潜能,所以具有治疗一切疾病的潜力,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多功能的分化潜能,具有治疗多数疾病的潜力,骨髓干细胞也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脂肪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只具有定向分化的潜能,所以只能治疗与自身相应疾病的能力。 按照排异性种类划分,干细胞治疗分为自体干细胞治疗与异体干细胞治疗,以往的干细胞治疗多数是采用自体干细胞治疗为主,但是最终科技的进步与对干细胞进一步的认识,发现自体干细胞治疗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所以干细胞治疗不断的走向了异体干细胞治疗,异体干细胞治疗又分为配型性干细胞治疗与非配型性干细胞治疗。配型性干细胞治疗是走到与自己抗体配型相同的干细胞来源,才能进行干细胞“移植”,否则会有排异反应。非配型性干细胞治疗是指用本身不具有抗体反应的干细胞,进行异体移植,这种干细胞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避免了异体干细胞治疗来源短缺的弊端。 各国都在不断的开展脐带血库的建立,就是为了进行异体非配型性干细胞治疗做好基础,脐带血干细胞不仅具有很多的先天优势,同时唯一的优点是,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分化或分化的程度不较低,不会与异体细胞产生排斥反应,为异体非配型性干细胞治疗提供了机会。

按照治疗种类划分,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干细胞注射治疗,骨髓移植本质上就是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比如干细胞治疗软骨修复,就是干细胞的注射治疗,以后干细胞的注射治疗是一种趋势。 按照不同种类的疾病划分,可以分为软骨治疗、骨头治疗、心脏病治疗、肝病治疗、神经性疾病治疗、糖尿病治疗等等。截止2012年1月,已经被世界审批的干细胞药物只有7种,比利时审批TiGnix公司生产的自体软骨细胞修复软骨的ChondroCelect药物。美国审批Osiris公司生产的异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的Prochymal药物(同时也通过了加拿大的审批),纽约输血中心生产的脐带血干细胞治疗造血系统疾病的Hemacord药物。澳洲审批Mesoblast公司生产的自体前体干细胞治疗骨修复的MPC药物。韩国审批的FCB-Pharmicell公司生产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梗的Hearticellgram-AMI药物,Medi-post公司生产的异体脐带血干细胞治疗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Cartistem药物,Anterogen公司生产的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并发性肛瘘的Cuepistem药物。随着生物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将会有更多的新批准的干细胞药物面世,将会为更多的疾病带来治愈的新机会。

血液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贫血标准:男性:120 女性:110 孕妇:100 贫血分度:轻中重极度 9633 形态分布:MCV 80-100 MCHC 32-35 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贫血—再障。 小细胞贫血—缺铁贫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障 病因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原料缺乏:缺铁贫-缺铁、巨幼贫-缺叶酸、海洋贫-缺珠蛋白 内源性:球型、椭圆形、海洋贫 红细胞破坏过多:外源性:自免溶贫 红细胞主细胞→早幼→中幼→晚幼→网织红细胞→红细胞 缺铁性贫血 铁的来源:红细胞破坏铁吸收,食物。动物Fe2+,食物Fe3+。 人体吸收靠Fe2+,转运Fe3+→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Fe2+经过铜蓝蛋白变为Fe3+→转运:转铁蛋白→○1红细胞。○2储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正常人:1分子转铁蛋白转运2分子Fe3+,转铁饱和度:33%。 缺铁贫:转铁蛋白饱和度↓。 病因: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鼻出血。 临床表现:○1面色苍白、口腔炎、舌炎。○2异食癖。○3吞咽困难(P-V综合征)。○4反甲(匙状甲) 实验室:1、小细胞低色素,中央淡染区扩大。2、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 3、骨髓象(确诊):铁粒幼细胞减少、骨髓小粒染铁消失。老核幼浆(老喝铁兵酒)。游离原卟啉↑。 鉴别诊断: 8-12H),网织红细胞(2-3天),2月左右红细胞正常,继续补充4-6月予补充储存铁。 巨幼贫 1、缺VB12 、叶酸 2、临床表现:○1面色蜡黄、口角炎、舌炎.○2N系统改变:远端肢体麻木。 3、实验室:血象MCV>100。骨髓:老浆幼核(老奸巨猾)。 再障 1、骨髓造血细胞衰竭→三系减少:○1贫血○2白细胞减少→感染○3PLT→出血。 2、病因:药物(氯霉素、保泰松)、化学(苯)因素多见。破坏体内CD8细胞。 3、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没有淋巴结、肝脾肿大,白血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4、实验室:血象:三系减少。骨髓:○1骨髓增生重度减低。○2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碱性磷酸酶(NAP)↑ 5、鉴别诊断:○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ham试验阳性(酸溶血试验阳性)、蔗糖试验。 6、治疗:病因治疗, 急性再障:3月内,骨髓移植 慢性再障:雄激素:**睾酮,**龙,GS-F。

干细胞移植的饮食护理

干细胞移植的饮食护理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饮食准备 七月19,2013// 造血重建期:0天~16天 免疫重建期:20天~8个月 病毒活化期:20天~75天 子饺子、馄炖、豆包等带馅食品、豆制品、鲜奶、含乳糖奶粉、奶酪、生菜、生水果、生冷饮料。 四阶段饮食设计适用于HSCT后临床表现中-重度肠道GVHD病人。症状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进入下述哪一阶段的饮食设计。 血便消失后开始进食。 腹泻病人早期进食有利于营养补充和促进肠道修复。进食准备是基于最低消化能力以及通过进食行为逐渐增加病人消化吸收能力的考虑。 乳糖、脂肪、以及纤维素属于限制摄入之列,直到腹泻改善以后方可考虑给予。 生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禁止食用。在第一,第二阶段,熟制蔬菜也是禁食的,直到第三、第四阶段方可开始食用。

注意:由于第一、二阶段的饮食所含营养素是不充分的,所以第一、二阶段饮食设计仅适用于暂时的、胃肠耐受性差的病人。然后尽快过渡至第三第四阶段(含高蛋白的饮食)饮食。有的病人需要液体的或者必需营养素支持。有的病人可能需要完全的肠外营养。直到能够耐受适宜的肠内营养。 原则:GVHD膳食应当明确按照以下阶段进行安排。严重腹泻病人初始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随着病情改善食物逐渐由简到繁,过渡到多样化。 第一阶段(GVHD-1):适用于因肠道排异(GI-GVHD)所致的严重腹泻。所对应的饮食是“完全液体饮食”。营养液或营养素使结肠内物质最少化。液体食物在室温下,进食后基本吸收消化殆尽,无残留。所需消化能力最小。无奶制品或咖啡因饮料。 GVHD-1膳食主要含水和碳水化合物,所以只适用于短时间使用。一旦情况改善,应尽早加用必需营养素。 汤:米汤、无脂肉汤、清炖肉汤、牛肉清汤。 经滤过的果汁(李子汁和桃汁除外)。 饮料:不含咖啡因和奶 如果能够耐受,加用口服营养素 第二阶段(GVHD-2): 除了用于GVHD腹泻以外,GVHD-2饮食也可用于了解病人对于固体食物的耐受性。此时,脂肪的消化吸收仍然是紊乱的。 第二阶段添加少量的固体食物—混合的碳水化合物。:低脂、低纤维、低乳糖,在上述食物列表的基础上,添加面包、麦片(谷类)、面食、牛奶、奶制品等。 营养适宜: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关健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护理 [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如何将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和出血、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方法:通过总结我科自2006年10月~2009年7月在我科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共25人的护理过程。结果:25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成功出院。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将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和出血、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至关重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护理工作有着不可抹灭的作用。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其采集方法简便,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痛苦相对较少,易于被患者个人或供者接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1]。病人在入层流病房后,我们紧紧围绕加强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和出血、心理护理来护理病人。在护理自体干细胞移植病人中取的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10月~2009年7月在我科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共25例。其中男性12例,女13例。其中淋巴瘤17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5例);急性白血病4例(M5型2例、M2型1例、M1型1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 2、护理方法 2、1.五官及全身皮肤的护理 口腔粘膜、牙龈、眼结膜、鼻腔、肛周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最

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做好口腔、眼睛、鼻腔、肛周的护理至关重要。具体做法:①1.口腔,每日用1:4朵贝氏液及4%碳酸氢钠液交替餐前、餐后漱口,之后以每3 h含漱1次,每次含漱时间为5 min左右,特别注意在两颊部和咽部要充分接触。口腔护理2次/日。②.眼睛、耳、鼻腔,每日用氯霉素和0.1%利福平眼药水交替点眼4次/日,75%乙醇擦外耳道4次/日,用1∶2000洗必泰液擦鼻腔4次/日。③. 会阴、肛周每天及每次便后用1∶2 000洗必泰溶液坐浴,并用红霉素软膏涂抹肛周。会阴抹洗2次/日。④.每日用1∶2 000洗必泰擦浴,饭前和便后用1∶1000洗必泰液毛巾擦手。护理过程中注意口腔粘膜、眼结膜、鼻腔、肛周有无异常。注意全身皮肤有无瘀点、瘀斑。有无血尿、黑便等。 2、2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 注意预防锁骨下静脉导管感染、防止空气栓塞、脱管、管腔堵塞。每日观察导管口有无渗血、渗液;在静脉置管处皮肤直径5 cm~10 cm 每日安尔碘消毒,每日更换无菌敷料及肝素锁。注意输液器与导管衔接紧密,液体不能输空,每日检查导管有无裂痕;各种治疗护理避免牵拉导管,静脉插管时导管插入深度作明确标记,并记录其长度数据。导管与皮肤的缝线要牢固,每日交接留置导管的情况;病人化疗反应恶心呕吐频繁时,特别注意局部固定[2],导管外脱禁止送回。输入血制品及采集血标本后,立即用理盐水彻底冲洗导管。全天输液结束后用1∶1 000的肝素钠稀释液2~3ml封管。 2、3胃肠道的护理 患者的饭菜、饮料等必须新鲜,每日无菌饮食(食物需经微波炉消毒后方可食用,餐具每次也同时消毒)。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水果须先用清水洗过后,再用1∶2000洗必泰液浸泡30分,温开水冲洗后用无菌刀削皮食用;口服药片两面经紫外线各照射30min后供患者服用;进食不易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常规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常规 1、移植前的护理 1.1、供者准备选用HLA相合的同细胞作为最适合供者,移植前两周对供者进行循环采血。 1.2、无菌层流室的准备:室内一切物品需经清洁、消毒、灭菌处理,室内不同空间采样,行空气细菌检测合格后病人方可进入。 1.3、病人准备: 1.3.1、心理护理:对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骨髓移植的方法,过程和相关知识,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经济准备,鼓励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1.3.3、无菌护理:进行口、眼、耳、肠道的无菌准备,行药浴,更换无菌衣裤后进入无菌室。 1.3.4移植前一天行中心静脉插管。 1.3.5预处理:是指全身射线照射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其目的是杀灭受者的免疫活性细胞,使之失去排斥外来细胞的能力,从而允许供者的骨髓植入而使造血功能重建,同时还可消灭体内的异常细胞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执行预处理方案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入水量4000ml以上,防止尿酸性肾病的发生。 2、术中护理 2.1、正确采集骨髓或外周造血干细胞,并保证足够的细胞数。 2.2、骨髓液回输:在无菌层流室6小时输完,每袋骨髓液至最后5ml时应留在袋中弃去,以防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外周血干细胞不需要过滤。 2.3、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促等情况,配合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3、移植后护理 3.1、心理护理:护士应多与病人交谈,调节病人情绪,传递家属信息,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和孤独感,充分调节病人的积极性。 3.2、并发症护理: 3.2.1、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对骨髓移植病人必须实行全环境保护:a严格执行无菌环境的清洁及消毒隔离制度b严格落实病人的各项无菌护理c 加强扩胸运动,防止肺部感染d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干细胞移植后能吃什么

干细胞移植后能吃什么 文章目录*一、干细胞移植后能吃什么*二、干细胞移植的分类*三、干细胞移植的风险 干细胞移植后能吃什么1、干细胞移植后能吃什么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提倡使用铁锅。 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促进造血有很好效果。其中维生素B还是多重酶的辅酶。 2、干细胞移植后的饮食原则 原则一:新鲜干净 食源性感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等;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等;寄生虫: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线虫、吸虫等;霉菌等。 所以防止“病从口入”,一方面要选择新鲜的食材,另一方面

要彻底加热。 原则二:营养易消化 不仅如此,进食后还可促进粘膜细胞的生长,促进胃肠道激 素的分泌。 长期禁食的直接后果就是肠粘膜萎缩、肠细菌异位和感染率增加。 根据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可以给予肠内营养剂或正常饮食 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原则三:避免可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毒性的食物 大约有60%的处方药与CYP3A4代谢有关。 西柚,柚子、石榴、黑莓等抑制CYP3A4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 抑制CYP3A4酶活性可增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的 血药浓度,增加药物的毒性,因此要避免同时食用柚子等水果。 3、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优势 经过数千例的临床证实,在尚未完全了解疾病的确切机理前 也可以应用。 相比传统治疗的治标不治本,干细胞通过对受损细胞的修复、替代和重建,从而使疾病得到根本上的治疗。 治疗范围广阔,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 是众多“不治之症”“疑难杂症”的新希望。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外源性感染隐患及护理干预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外源性感染隐患及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6-08-26T14:52:46.38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作者:车红 [导读]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液内科山东烟台 264001 【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病人在接受预处理后,极易并发严重感染,因此,必须为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提供无菌层流病房,实施全环境的保护性隔离,以避免或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针对干细胞移植外源性感染的隐患及干预措施进行了陈述。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外源性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01-02 0 引言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将各种来源的正常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疗、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注入受者体内,以替代原有的病理性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以达到临床治愈疾病的目的[1]。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病人接受超大剂量放、化疗的过程,称之为预处理,预处理后,粒细胞严重缺乏以及抗排异药物的应用,患者处于严重免疫缺乏状态,极易并发严重感染。各种病原菌感染是HSCT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对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必须入住无菌层流病房,为其创造一个高度洁净的无菌环境,实施全环境的保护性隔离,以避免或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李庆生[2]等报道的移植后早期感染的发生率为92.3%,罗琳[3]等报道的为92.8%,表明感染仍是HSCT后早期常见并发症及常见死因,因此,预防感染需引起重视。本文对我院2014-2015年11月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干细胞移植外源性感染的隐患及干预措施进展综述如下。 1 干细胞移植常见的感染部位 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口腔感染、消化道感染、肛周感染,与杨阳[4]等调查的血液病人感染发生情况基本一致。 2 引起感染的隐患分析 2.1呼吸道感染:所有恶性血液病人都要进行数次化疗化疗后才能进行干细胞移植,反复化疗,化疗中病人易诱发肺部感染及导致肺纤维化,预处理后,粒细胞严重缺乏以及抗排异药物的应用,患者身体原有慢性潜在的病灶爆发出来,引起感染,体温升高[5]。病毒感染是HSCT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诱因,患者居住环境为百级层流病房,据文献报道[6],百级层流病房是目前洁净度最高的一种医疗空间环境,通过高效过滤器(HEPA)的过滤,可以清除超过99.9%的大于0.3um的尘粒及细菌,而使空气得以净化,但是对病毒无清除作用,所以感染留下了隐患。一旦发生病毒感染病常会发展为重型间质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2血液感染:移植病人需经历大剂量化疗及回输干细胞两个重要阶段,因此术前都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多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但广泛应用CVC会带来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及机械性损伤[7]。根据韩爱芝[8]的调查统计CVC置管并发感染的机率为7.7%,马金秀[9]的研究报道,CVC的穿刺部位感染率为22.14%。 2.3 口腔感染:大量的化疗药对口腔黏膜的损伤,病人进食量减少导致唾液分泌的减少,两者都会导致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是指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类炎症和溃疡反应,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斑和溃疡,OM是HSCT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0]。 2.4消化道感染:化疗导致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及白细胞的极度减少极易引发感染,来自饮食、饮水中的细菌是胃肠道感染的主要隐患。 2.5 肛周感染:肛周因其特殊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加之化疗时大量止吐药的应用,抑制了胃肠道蠕动,易导致便秘,特别是有痔疮或既往有肛周感染病史的病人,易继发感染或肛周脓肿。 3 干预措施 3.1所有病人入层流室前,都要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药浴,以去除皮肤表面全部的暂居菌及大部分常居菌,尽量减少乃至清除病人皮肤携带的细菌。 3.2 针对呼吸道感染,我们主要做好环境的保护,每位病人入室每日都要对房间物品、墙面、地面进行消毒处理,且都要进行院感的细菌学检测;所有入四室物品都要采用高压、擦拭或浸泡等方法消毒;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及班次,减少反复进入房间的次数及人数,特别注意有病毒感染者不能进入,减少人为造成的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3.3 针对血液感染,我们主要改变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以前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CVC),现在对其应用双腔PICC置管,可以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改善临床疗效发挥重要作用[7],我们采用的是双腔耐高压5Fpicc导管,双腔PICC置管主要有以下优点:(1)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降低,从外周静脉置入,与CVC相比皮肤细菌不容易进入导致菌血症。(2)操作方便,PICC置管由护士操作,亲切和蔼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而且可以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层流室导致的感染的危险。(3)从外周静脉操作,减轻病人的恐惧感,安全性较高。曹祯的研究指出[11]双腔PICC置管,不仅在临床中置管方便,同时保留时间长,也不易发生感染,较常规锁骨下的静脉穿刺治疗具有应用优势。韩爱芝[8]的调查统计CVC置管并发感染的机率为7.7%,耐高压双腔PICC为0%,马金秀[9]的研究报道,CVC的穿刺部位感染率为22.14%,PICC为10.71%。我科自改革后共有6例病人应用双腔PICC置管,并且健全PICC置管日常维护,加强置管后指导及观察,每次换药时注意有无脓液。经临床检验,操作方便,无感染发生,值得推广。 3.4 针对口腔感染,我们进行常规预防,移植前进行口腔科会诊,彻底检查口腔情况,去除残牙,治疗龋齿和原有的OM;韩爱芝的研究[12]发现,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与未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存在营养状况、吸烟史、口腔ph值、抗生素使用、化疗方案、给药方式、预防性漱口、化疗疗程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其中预防性漱口存在护理可干预性,因此进入移植病房后即进行常规漱口,每次饭前,饭后及睡前用2.5%的碳酸氢钠含漱1-2min,含漱方法:漱口时鼓动双颊及唇舌,使溶液与口腔黏膜充分接触[13],每餐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了降低移植后GVHD的发生,接受单倍型移植的患者移植后需要接受多次的甲氨蝶呤(MTX)治疗,而MTX确是移植后黏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亚叶酸钙可以解救MTX带来的黏膜毒性,因此,我们在使用MTX的同时就使用亚叶酸钙漱口液,而且由于MTX带来的黏膜毒性不仅仅局限在口腔,所以我们使用含、漱、咽的三部漱口方法,强调咽下少量(10-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版

附件2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指标 (2017年版)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符合率 定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例数占同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符合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例数同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总例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的程度,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率 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实现造血重建(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 与血小板>20×109/L )的患者例次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实现造血重建的患者例次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 定义: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由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而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和黄疸,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重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发生率=重度 Ⅲ?Ⅳ度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对不同移植方式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aGVHD 预防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四、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 定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100天后,由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而引起的慢性免疫性疾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慢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发生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例次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例次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GVHD 预防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 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非复发死亡患者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00天内非复发死亡患者数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生存率 定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和3年随访(失访者按未存活患者统计)尚存活的患者数占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干细胞案例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潜在的首创性免疫疗法,通过基因改造造血干细胞来增强免疫系统的根基。他们不是简单地只对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而是对造血干细胞也进行了改造。换句话说,他们正在改造“汽车工厂”,而不仅仅是“汽车”。目前已经有1名患者接受了治疗。 改造干细胞 实现抗癌T细胞的终身供应 免疫系统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其中T细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是一种寻找并消灭病变细胞的白细胞。目前,科学家们通过提取T细胞以及添加识别癌症受体的基因,使改造后的T细胞成为了有利的抗癌武器。然而,科学家们渐渐意识到,回输的免疫细胞的寿命是有限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这项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造血干细胞是生产新T细胞的“工厂”。通过向这些干细胞注入识别癌症的受体,科研人员希望患者的身体能够从内到外的自愈。从理论上讲,这种结果有望实现抗癌T细胞的终身供应,并且有望塑造更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系统。 这项临床研究涉及双重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短期和长期的免疫应答。研究人员首先从患者血液中提取成熟的T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将特定癌症标记物的受体基因插入到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的T细胞中。 从理论上讲,基因修饰后的干细胞将持续供应能够识别特定癌症标记物的T细胞,这些T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因此研究人员在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的同时,对提取的成熟T细胞也进行修饰,以提供一批即时可用的抗癌细胞。因此,在这项临床研究中,参与者将同时移植基因修饰的造血干细胞和基因修饰的T细胞。

Dr. Antoni Ribas 安东尼.里巴斯博士是这项临床研究的领导者,在肿瘤免疫疗法领域拥有了20多年的经验。他在之前的临床研究中表明,修饰的成熟T细胞能够即时对抗癌症,修饰的造血干细胞将有足够的时间来生产新的修饰T细胞,实现抗癌T细胞的持续供应,并对癌症产生持久的免疫反应。 首位患者已接受治疗 今年4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名25岁的学生丹尼尔.阿波达卡成为了该试验的第一名患者。阿波达卡患有上皮样肉瘤,这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罕见软组织瘤。他告诉媒体,在这之前自己没有任何选择,参加这项临床试验是十分幸运的一件事情。 里巴斯博士介绍道,研究人员抽取了阿波达卡的一些造血干细胞和一批成熟T细胞,并在实验室里进行基因修饰;化疗有助于清除现有的免疫系统细胞,为改造后的新细胞腾出空间。免疫系统重新启动时阿波达卡需在无菌的环境中生活三周。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24T16:35:54.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罗慧娟1 韩静2 于敬茹[导读]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选择锁骨下静脉输注。应用无滤网输液器,避免尼龙滤网吸附造血干细胞而影响移植效果。罗慧娟1 韩静2 于敬茹3 (1内蒙古一机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内蒙古包头 014030) (2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3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摘要】经大剂量放化疗、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继而回输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治疗手段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过程中,娴熟的护理技术可提高安全有效输血疗效,提高患者移植成功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13-01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在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之前,需要合理制定输注造血干细胞治疗方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出现,辅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可提高安全输血疗效,亦为移植成功的关键所在。 1.心理护理 大剂量的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后患者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完全被催垮,患者在渴望通过输注造血干细胞达到治愈病症目的的同时,难免会顾虑输注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为此要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包括供者干细胞采集过程,处理方式,输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预防、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等,继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消除顾虑,保持平稳、安定的情绪积极配合输注治疗。 2.常规护理 对隔离室墙壁、地板及所用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做细菌培养,确定生物及微粒洁净度是否达到标准等级。患者入住前需无菌膳食,对肠道、皮肤、粘膜处清洁消毒,并对躯体皮肤用1:2000洗必泰进行粘膜保护。 3.输注前护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选择锁骨下静脉输注。应用无滤网输液器,避免尼龙滤网吸附造血干细胞而影响移植效果。检查输血器与静脉导管连接是否完好,确保通畅、安全。为预防输注过敏反应发生,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此外,应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应对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4.输注护理 冷冻保存的造血干细胞,应放置40~42℃温水中摇摆融化,时间控制在1min以内,并在融化后10min内输入患者体内。输入前还应轻轻摇匀造血干细胞悬液,使其缓慢滴入,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排除输血故障,保障输注通畅。20min后如无不适感及不良反应等,可根据患者年龄、状况、机体耐受情况调整滴速,以每分钟60~70滴速为宜。每隔30min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尿液情况,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确保尿液pH值在7~8范围内。骨髓液输入时,可在另外一管同时静脉输注适量鱼精蛋白以中和骨髓液中的大量肝素,骨髓液输至余下约10mL 时应停止输注,避免脂肪颗粒进入血管内。如为外周血和脐带血干细胞的输注,亦可采用60mL注射器抽吸后缓慢静脉注射[2]。 短时、大量输注造血干细胞,以及预处理使用的大剂量放化疗药物,极易引发受者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因此在输注护理时应合理控制滴注速度,患者如出现心悸、气促、胸闷、双肺呼吸音改变时,应即刻减慢输注速度,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报告说明患者时时情况,给予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措施。 全程陪护,密切观察,监护造血干细胞输注全程,密切关注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避免移植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3]。 5.输注后护理 输注后6h内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问询有无不适感,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溶血反应,便于对症治疗护理,同时记录输入的造血干细胞数量;输注后7d左右,患者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逐渐降至0,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此时应采取全方位抗感染措施,加强全环境保护,密切观察感染先兆,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输注后两周内仍有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的可能,应及时配合医师进行强化免疫治疗,监测血液中抗体效价、尿液常规情况及机体胆红素水平等。 参考文献 [1] 李娟,罗绍凯.血液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677. [2] 达万明,裴雪涛.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M].中国使用内科杂志,2004,24(9):521. [3] 马秀峰,王贵菊,张红.脐血造血细胞移植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2):625.

MDS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有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痛。血象可呈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及二系血细胞减少。1982年由FAB协作组建议确立病名,并将MDS分为五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1。MDS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MDS属中医“虚热”,“血症”,“内伤发热”,“瘀症”范畴。 【病因】 MDS的病因尚不明确,推测是由于生物,化学,或物理等因素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使某个恶变的细胞克隆性增生。业已公认,诱变剂如病毒,某些药物(如化疗药),辐射(放疗),工业反应剂(如苯,聚乙烯)以及环境污染等的可致癌作用,诱变剂可引起染色体的重排或基因重排,也可能只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导致MDS. MDS和急性白血病一样,是由一个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起来的“克隆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红及巨三系细胞无效病态造血,其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分型】 MDS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 【临床表现】 〖症状〗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由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常为中度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颅内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体症〗一般无特殊体征,仅少数病例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者常为中,轻度。晚期可有胸骨压痛。 〖常见并发症〗 感染:急性白血病MDS中RA,RAS型演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约为13%,此组病例生存期达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经大剂量放疗、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清除受体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 【护理常规】 1.休息运动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取适当的卧位。活动适度,以不觉疲劳为宜。对重度贫血或血小板计数≤20×10°/L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 2.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菌饮食。食物给予微波炉高火3~5min消毒。化疗期间及移植早期饮食清淡、少渣、易消化和少刺激性,少食多餐。口服化疗药时,进餐时间应与服药时间最少间隔lh。预处理期及白细胞零期的患者暂不进食水果,鼓励患者多饮水,准确记录出入量。 3.用药护理严密观察预处理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尤其是有无移植并发症的发生。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发热患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4.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白细胞计数值变化情况,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每日密切观察易感染部位,按操作流程认真实施口、眼、鼻、肛周、会阴、皮肤护理。

5.干细胞回输护理按照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流程为患者准备输注通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遵医嘱用药,输注过程有专人守候,严密观察输液反应、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有无心悸、憋气等,如有应及时报告医师。 6.基础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预防压疮、坠床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7.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在自体移植后3~6个月避免工作和上学,同种异基因移植则需要更长时间充分休息和恢复。移植后几个月内避免接触植物,不去人多拥挤的场合及菌尘多的环境。 2.饮食指导加强营养,饮食制作过程清洁,原料新鲜,没有久置。 3.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私自停药或减药。不要滥用药物,用药前后仔细阅读说明书,最好遵医嘱使用。 4.心理指导讲解相关知识,尽量消除患者思想顾虑。 5.康复指导避免饮酒、不要吸烟。家中保持清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 6.复诊须知定期复诊。一般移植后1个月,每周至少看1次门诊,以后可以2周至1个月1次。移植后的前3年内需要与医师保持密切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