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说课稿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说课稿

§5.4《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王森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这一节位于本书第五章第四节,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for循环语句是C语言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最灵活、最频繁的语句,它建立在学生已学习了顺序、选择结

构的基础之上,突破本节课,对提升学生编程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把握,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for语句的格式

•理解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作风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4、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f。「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难点:利用for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

本节课我的教学对象他们思维活跃,充满热情,优点是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程序流程,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强,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举例法外,

1、导入新课时采用设问法、趣味教学法。

2、讲授循环执行过程时采用类比法和演示法。

3、练习时采用任务驱动法。

我结合本门课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状,引导学生采用:

1、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先由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将for语句的执行过程和人走路的过程进行类比,再通过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深入探究,突破循环变量初值、终值和增量对循环次数的影响这一难点内容。

2、尝试实践法。鼓励学生从模仿开始,由易到难、大胆尝试,逐步过渡到独立进行程序设计,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f。「语句表达出来,知识转化为能力。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活动手指和颈椎,准备上课(用时21)

【复习导入】(用时4,)

讲授一个故事:古代印度国王舍罕要褒奖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一一他聪明能干的宰相达依尔,问他需要什么,达依尔回答说:“陛下只要在国际象棋的棋盘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依此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将这张棋盘上所有格子里的麦子给我吧,国王听了觉得达依尔的要求并不高,便说道你会如愿以偿的,然而,国王却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多么巨大。那么同学们能够运用以前的知识来帮助国王计算一下,达依尔要的麦子到底有多少粒吗?

启发同学们麦子总数=1+2+4+8+16……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呢?

可以表示为:麦子总数=20+2∣+2,+ (263)

学生在编制程序的过程会发现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语句,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程序反复执行一个相同的操作,这样做是很繁琐的,c语言中有没有一个语句能够反复执行同一个操作呢?答案是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一for循环语句。

(设计意图: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伊始,利用故事带出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讲授新课】(用时18')

5.3for循环语句

一、格式:

(设计意图:for循环的格式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传统的讲授方法是直接给出格式写法,再介绍分析格式。但我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我先给出一个for语句趣味程序段,引导同学们分析程序里面的写法,从而得知其中的分别对应赋值、关系逻辑、算术表达式,将表达式1、2、3进行细化的同时,功能化为它们分别对应循环变量、初值、终值、循环变量增量。)

接下来,我引导同学们针对麦子问题来确定for语句的格式。引导学生用汉字来描述成为:for(格子数

=1;格子数<=64;格子数++)语句

如果我定义一个变量i来代替格子数,则可以得到for语句的格式为:

for(i=l;i<-64;i++)语句

同时强调这三个表达式正对应着前面所细化和功能化的阐述。

(突出一个“细”字,强调写法,同时引导学生由母语到C语言的演化,深入浅出,极易接受。)

二、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设计意图:类比教学法是学习抽象知识的“法宝”,恰当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加深记忆。for语句的执行过程比较抽象,将其和走路做类比,是最形象最贴切的,枯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接下来引导同学们针对麦子问题确定循环体。

同样引导同学们讨论用母语表示出:格子上的麦子数=2*上一格子上的麦子数

如果定义了两个实型变量:doublet,s;则根据变量的累乘特性和累加特性可以得到循环体为:

t=2*t;

s=s+t;

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通过执行过程的动态演示,自主探究出程序的功能,体会循环过程

变量值的变化。

通过改变程序的功能,让学生进行正向思维,相应改变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步长值,由一变三,体会for 语句的灵活性。

(设计意图:探究这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进行正向探究和逆向探究,突出一个“动”字,一是通过老师对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的直观演示;二是通过探究学生的头脑动起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程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抓住关键,灵活多变,突破难点。)

【课堂练习】(用时17')

①麦子问题:在WinC 环境中编写执行本程序,得到麦子数为1.84X10∣9,远远超过国王的粮仓里

所储存的麦子。以目前世界小麦生产水平,也要150年才能生产这么多。教育学生积少成多的道理,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

。▼口▼令X 哈ElIqB

/*HELLO.C —Hello,world*/Sinclude"stdio.h"#include*conio.h*main O( int i;

double t=1j S =1;

for(i=l ;i<64;i++){ t=2*t; s=s+t;

printf C ,%f it ,s);getch():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我鼓励学生利用for

语句大胆尝试编程,在尝试中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引导学生

注意编制程序的细节,规范书写代码,培养同学们严谨的治学态度。)

②猴子吃桃问题:猴子共摘了127个桃,第一天吃了•半多一个,第二天吃了剩下桃子的一半多一个,第三天也吃了余下桃子的一半多一个,问多少天后剩一个桃子?

1234567890123456 m 11

1A 11 11 Ix 1A 11 文件但)编辑起)运行® 超级工具集(T )帮助8

运行程序得到结果是:6天

(设计意图:趣味程序,巩固新知。特级教师林华民说:保证每节课有15分钟的训练底线,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著名诗人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大利著名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说:“我听见的,我会忘记;我看见了,我就领会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练习这部分通过两个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算法,确定循环变量、条件、循环体这一关键,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迎刃而解。练习突出一个“实”字,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由易到难、联系实际,独立实践,落实知识。)

【课堂小结】(用时3,)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for语句的格式和功能。说出for语句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哪些事例。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本节课内容,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程序设计例子,从而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作业】(用时1')计算1+2+…n的和。(n为键盘输入的任意自然数)

(设计意图:给出一个利用for语句制作的小程序,让学生看到程序的功能和效果,激发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想解决问题的激情,启发学生把本节课知识动态化,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考,开阔自己的视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趣味设问、复习导入一细化类比、突出重点f深入探究、突破难点一任务驱动、学以致用为教学环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学思路,在本课中我始终贯穿一个“趣''字,在for格式上突出“细”、for执行过程上突出“动”、在练习上突出“实”,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激励体现主导地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尝试实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跨越了枯燥、笼统、抽象三重障碍,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的说课,恳请各位领导评委批评指正!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编程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在课程体系中,该课程的定位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思想,为后续编程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后续课程会涉及《单片机应用》、《数控技术》、《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及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同时也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级别)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将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明确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深化和拓展课程所需要掌握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注重知识描述方式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统一。课程内容应淡化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说教,对于教学内容力求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图表的方式说明。同时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应由案例或问题引入,进而引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课程内容。 (2)教学案例的选取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在案例选择方面,应选择贴近生活的现实性案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融入趣味性,寓教于乐。 (3)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师引领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4)教学实施中注重基础性素质培养与发展性思维培养的统一。课程教学以基础性素质培养为主,同时为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应设置必要的知识拓展,对学生给与必要的知识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和拓展编程思维。 2.课程目标 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培养沟通表达、自我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养成规范的编码、按时提交软件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实际岗位工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C语言的教材多种多样,我参考了几种教材的特征,比如谭浩强的《C 语言程序设计》比较适用于高等教育的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教材编写的比较合理有趣,但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或计算机培训班使用。而《Linux C编程一站式学习》体系比较生硬,缺乏整体感,衔接得不好,很多地方没有做到由潜入深、循序渐进。所以综合考虑,最终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作为本教学设计的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是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由张正琼、黄文胜担任主编。该书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指导思想上,一改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模块——任务——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该书共分为6部分,每部分由若干个模块组成,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基础、程序流程控制、构造数据对象、实现模块化程序、文件操作、程序设计实践。《认识for语句》是该教材程序流程控制部分第三模块任务三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三种循环语句中for语句的结构及用法。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其主要应用方向是让计算机重复做大量相同或相似的事情。本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循环语句中的另两个:while语句和do…

while语句。在这三种语句中,for语句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广泛,也是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种语句。 本教材只是通过两个程序段引出for语句,给出了它的简单语法格式,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并没有给出其语句的具体执行过程。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根据本节内容将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的基础之上学习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1、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C语言通常是学生基础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入学的分数较低,基础比较差,底子薄,特别是在数学方面,入学时基本没有任何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对于毫无程序设计经验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算法,也不理解程序编制和运行过程,很难读懂流程图,会感觉C语言很难学,茫然不知如何入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C语言程序的编程环境与运行方法,了解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并且学习了循环语句中的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和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 2、学生心理分析 中职学生学习C语言难的原因除了基础差之外,在学习上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特别是一些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由于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速度,很快就失去学习兴趣。而for语句使用灵活、形式多样、容易出错,许多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在运用for语句编写程序时往往无从下手。所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掌握for语句的内容是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本任务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中职计算机说课稿

中职计算机说课稿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中职院校信息化说课比赛计算机专业教学设计说课稿

《时间都去哪儿了——修饰人像照片》 说课稿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时代能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时间都去哪儿了——修饰人像照片。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感悟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在教学分析这一块,我分为5个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是教材,我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周南岳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第3版,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课人像照片处理节选自本书第六章第二节的任务二内容。 我所教的对象是中职学校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对各自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了初步的规划。通过前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和ACDSee等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在面临美图秀秀等新软件的学习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如下:掌握美图秀秀软件的修饰人像等功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本节课的难点可以从两方面认识:

一个方面是技能层面:探索美图秀秀软件手机版本的应用。另一个是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情感铺垫。 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有4种想法,分别称之为:由人及己、外内整合、环环相扣和时间分配。 其中我教学思路是以照片为主线,由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MV导入新课,正是由于有了视频中那一张张引人回忆的照片,这首MV才更能打动人心,然后进入授课的主题,利用美图秀秀修饰我们同学自己的照片,最后利用自己的照片也完成一个作品《青春不散场》,留住我们的青春岁月,将时间定格。最后一同欣赏。 课前让学生们通过云课堂、QQ群微信群等平台接收预习通知,通过课前的预习,将课外时间整合到了课内,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利用网络直播和QQ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让“外聘教师”淘宝美工“现场”教学,正是有了信息化和翻转课堂的手段,才能更好的整合课外时间,把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变课外为课内。同样,正是由于信息化的存在,也使得课内教学有了向课外教学拓展的可能性。这样,将传统多媒体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合为一体,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外聘教师”淘宝美工的参与。从刚开始的网络直播教学,到学生练习,再到QQ视频中淘宝美工对小组作品的点评,美工老师一直全程参与。 根据新课改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2课时的教学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总结(菁选6篇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总结(菁选6篇c语言课程设计个人总结篇一 当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整 个社会对计算机的高度依赖促使一个崭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计算机文化。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教育部高等学校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了 1+X的课程设置方案[1],理工类学生在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接下来 就要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成为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基 础课程。本文总结了我们在教学和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C语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可移植性好,兼有高级 语言的优点和低级语言的特点[2],这也使得初学者较难学习和掌握,在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对编程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难,不知从何下手,而一些考试题目往往重视考查语法的细节,而对编程能力考查得不多。对 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我们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计算机思 维能力出发,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保障教学效果和实施教 学的基础和支撑[3]。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大一学生的基础,学院确定了 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骨干教师组成本课程教学团队,团队由一位教授、一 位副教授、四位讲师和三位助教组成,分别承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任务,这支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团队中的教师在每学期的教学督导和学生 评教中,成绩都在良好以上,从根本上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坚持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建设,定期研讨,统一思想。每周教研时间及 时交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坚持互 相听课,集体研究讨论教案、课件制作,对每个实验内容、案例的选用、 考核的内容和方式等都经过团队的统一讨论确定。 重视教学团队中教师自身的进修和提高,团队中的多名教师先后参加 了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与实践教学研讨会、 全国高等院校程序设计精品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等,教师都很珍惜每一次 与兄弟院校的教师、专家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教师及时把学习体会传达到 团队的每一位教师,汲取其他院校的一些好的做法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些做法对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学方法的改进 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能不断向前推进。 二、教材建设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课程,目前几乎所有高等学校理 工科专业都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C语言简洁、紧凑、灵活,数据 类型丰富,功能强大,灵活和复杂对初学者来说是难以掌握的,而原有的 一些教材大多是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而且是在学习了一些计算机 基础的相关课程后再学习此课程的,起点相对高,内容全面、有一定的深度。但是对本科低年级初学者来说并不适用。鉴于此,我们从2023年开 始着手编写教材和实验教材,从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实践及应用,试用后于2023年出版,并于2023年修改再版,新版教 材已列为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适用本科低年级学生初学程序设计及C语 言的教材,以掌握C语言基本语法、培养程序设计思维、提高上机实践能 力为目标,旨在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简洁实用的例子,阐述C语言的基本 语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逻辑思路。C语言的语法及使用有很多灵活和复杂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说课稿

§5.4《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王森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这一节位于本书第五章第四节,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for循环语句是C语言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最灵活、最频繁的语句,它建立在学生已学习了顺序、选择结 构的基础之上,突破本节课,对提升学生编程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把握,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for语句的格式 •理解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作风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4、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f。「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难点:利用for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 本节课我的教学对象他们思维活跃,充满热情,优点是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程序流程,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强,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举例法外, 1、导入新课时采用设问法、趣味教学法。 2、讲授循环执行过程时采用类比法和演示法。 3、练习时采用任务驱动法。 我结合本门课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状,引导学生采用: 1、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先由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将for语句的执行过程和人走路的过程进行类比,再通过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深入探究,突破循环变量初值、终值和增量对循环次数的影响这一难点内容。 2、尝试实践法。鼓励学生从模仿开始,由易到难、大胆尝试,逐步过渡到独立进行程序设计,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f。「语句表达出来,知识转化为能力。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活动手指和颈椎,准备上课(用时21) 【复习导入】(用时4,) 讲授一个故事:古代印度国王舍罕要褒奖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一一他聪明能干的宰相达依尔,问他需要什么,达依尔回答说:“陛下只要在国际象棋的棋盘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依此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将这张棋盘上所有格子里的麦子给我吧,国王听了觉得达依尔的要求并不高,便说道你会如愿以偿的,然而,国王却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多么巨大。那么同学们能够运用以前的知识来帮助国王计算一下,达依尔要的麦子到底有多少粒吗? 启发同学们麦子总数=1+2+4+8+16……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呢? 可以表示为:麦子总数=20+2∣+2,+ (263) 学生在编制程序的过程会发现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语句,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程序反复执行一个相同的操作,这样做是很繁琐的,c语言中有没有一个语句能够反复执行同一个操作呢?答案是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一for循环语句。 (设计意图: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伊始,利用故事带出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讲授新课】(用时18') 5.3for循环语句

2015年重庆市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竞赛获奖通报

2015年重庆市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 学设计与说课竞赛获奖通报 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竞赛于2015年6月3日在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隆重举行。来自重庆市40个区县,113所中职学校近200名教师参加了中职数学、计算机课程等9个项目的说课竞赛活动。本次竞赛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彩纷呈,亮点突出;选手现场说课竞争激烈,充满激情,各展风采。 竞赛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竞赛要求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竞赛无缝对接,按照规定设置了相关的奖励比例,公平公正评选出获奖名单(具体获奖名单见附件1),为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国赛奠定了扎实基础。本次竞赛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展示了中职教师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参赛选手都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二是信息化技术与各课程整合突出。根据中职学生不同特点,各课程参赛选手都大胆探索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尝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公共艺术课程、现代服务类等课程的微课制作

创意新颖,技术先进,赢得大家赞誉。三是参赛选手综合素养高。各课程参赛选手准备充分,对教学设计、上课课件、微课制作以及说课都精雕细琢,反复打磨。无论是教育理念、信息化技术还是教学策略和个人教学基本功,都体现了中职教师专业、自信的职业风采。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竞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本次竞赛也凸显出选手信息化技术参差不齐、个别教学设计传统落后、微课认识模糊、微课制作技术粗糙等问题,还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理念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普及,共同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 2015年6月10日 附1 2015年重庆市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竞赛 获奖名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学习、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的高级语言形式、低级语言功能具有特殊的魅力。由于C语言具有完整的编程语言特点,因而被大多数高等院校作为第一门计算机教学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以C语言为平台,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更重要的是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应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较好的掌握C语言的原理和技巧是学生编程入门的必经之路。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为了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深度融合,本课程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目标1: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条件、选择、循环、数组、函数、结构体、指针、文件等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2:掌握运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设计程序,根据特定需求进行算法设计、程序编写、调试和运行,并具有查阅文献的能力,有创造性; 目标3:培养学生根据需求和开发环境的特性选择开发工具进行程序开发与测试; (二)教学思路 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真正实现“思政”与“课程”的同向同行。不仅以“课程”为载体,传递“思政”

元素,更重要的是以“思政”为工具,解决了“课程”教学在学生兴趣、安全意识、伦理准则等方面的顽疾。通过课程思政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立足计算机行业,时刻追寻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有使命、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另外,近年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互联网技术给予了传统教学新的动力和方向,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MOOC”,“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等等,本课程也利用了这些资源。首先,授课教师提前录制了实验习题的讲解、演示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这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因为很多学生是零基础,尤其是开始阶段需要教师一点一点慢慢引入,使他们具有编程思维;其次,使用MOOC上的国家级慕课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这两种方法、QQ群或微信群交流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1:判定闰年的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判定2000—2500年中的每一年是否闰年,将结果输出。

《C语言循环结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C语言循环结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徐东(1972-),男,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计算机教育。0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中,循环结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共同作为各种复杂程序的基本构造单元。C语言中几乎所有实用程序都包含循环,许多问题求解都可归结为重复执行的操作,比如数值计算中的方程迭代求根、非数值计算中的树的遍历等等。循环的特征是:在给定条件成立时,重复执行某程序段,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教学实践证明,循环结构是整个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拐点”,这个环节学好了,就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反之,则会让很多学生对C语言的深入学习望而却步。因此熟练掌握循环结构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是程序设计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笔者通过总结学生学习C语言循环结构的一般心理思维规律,结合国内外优秀的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讲授C语言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双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了项目实例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创造性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为基本特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极尽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

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等方面得到最大发展。 1C语言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C语言公共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C 语言教学总课时数也偏紧。C语言相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它注重设计算法、书写程序并进行调试的整个过程,内容较为抽象、复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有极大的不同。笔者通过观察并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听懂课程,但程序一旦稍有改变就便不知所措,学生独立编程时更是无从下手,尤其到了循环结构设计阶段。究其原因,在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1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 通常,传统的C语言教学方法是选用经典教材,教师在讲解时先给出一般的语法格式,然后逐步讲解语法要点,再给出例子。传统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基础差的学生,但此方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太罗嗦,甚至因此丧失学习兴趣。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按部就班讲编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厌倦心理,不愿意主动与教师在课后交流,依靠教师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还在延续高中时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C语言毕竟是一门抽象、复杂的课程,知识点非常散。学生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在教学内容越来越多、编程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

(完整版)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课程

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二、课时:31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建立起程序设计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积累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常用技巧;能初步用C语言解决常见的应用问题,培养出扎实的软件开发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C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深刻理解流程控制的概念和控制方式,掌握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的使用。 2、基本技能:掌握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框架,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熟练应用C语言集成环境设计和调试C程序;能用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式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测试程序;掌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无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打牢学生专业基础;通过课内外研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师、学生的双边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养成观察、发现、引申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对计算机运行过程和机理有一定的关注和思索,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软件开发等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

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与行动。 四、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开发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课的实习题目设计要紧密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引导学员自行完成任务,培养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C语言程序的开发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课程在专业课程系统中的位置.以强化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抓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计为理论指导,实施模块化教学。 五、内容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 信息工程系 张林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性质和作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主要有计算机管理员、单片机应用设计员、网络应用等,在计算机控制、单片机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行业中都将使用C语言作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语言,C语言也是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等)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设计原则: 坚持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均围绕能力培养来进行设计。 设计理念: 以后续课程对编程能力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够用,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实际项目中,让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实现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编程技能,选择技术实用性、知识拓展性强的教学用例和实训项目,同时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升本相关内容融入到相关的教学单元中。 (二)教学内容(课程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计划学时:理论课40课时实践课56课时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 后续课程:《基于C语言的数据结构算法设计》、《VC++》、《VB》、《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调试的基本能力 (2)、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学习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 (5)、培养较强的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系统的能力 (6)、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行为习惯、具有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数据处理的需求,熟练使用数值、字符、数组、指针和文件等各种数据类型编写程序 (2)、能够根据数据处理的需求,熟练运用顺序、选择、循环等结构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树的逻辑结构,描述其物理结构并实现相应算法 (3)、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典型的排序、查找等算法 (4)、能够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 (5)、能够读懂软件开发项目的部分编程逻辑与技巧、基本的业务流程控制与核心算法 3、知识目标 (1)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数组、指针、结构体和文件等数据类型的定义与应用 (6)应用函数程序设计。 三、教材分析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由恰汗·合孜尔主编,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教材注重实例的安排,基本上相关概念都有相应的实例进行讲解和阐述,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配有习题集和上机指导手册作为辅助教学资料,学生通过习题的练习和上机实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教育课时安排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理学院电子科学系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赵永梅 《C语言程序设计》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计算机及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讲述了C语言的语法、数据类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及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是学员从技术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基础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一、课程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培训部计算机类专业一、二年级本科层次学员。所有教学对象都应该已经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但由于学员的计算机基础的较大差异,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应当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给以适当的分类、分层次教学,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使学员掌握C语言的简单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员掌握正确的程序设计方法与思想。具有初步的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学员将来到社会从事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打下重要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对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明确的阐述。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主要阐述学员学习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内容要点及达到的基本要求,并注明了重点和难点。在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对课程教学实施、课程考核评

价、教材选编使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保障等提出了明确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注重语法规则的应试型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实践环节,加强程序设计技能的教学,以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突出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可通过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例题,增设小型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或运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员编程的技巧。 四、课程教学目标 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课程标准为参考,根据教育部新的精神和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让学员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在工程应用中的价值;熟练掌握C语言的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程序的调试技能。能够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运用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和算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或者专业课中涉及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参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后续课程的开设情况,讲授8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C语言概述 教学内容:C语言的特点、C语言源程序简介、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结构、C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 学时分配: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了解C语言及其特点、掌握C语言源程序基本结构、掌握C语言源程序集成开发环境 重点: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结构。 难点:C语言源程序集成开发环境。 第二单元: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A组03号参赛选手,很荣幸有机会参加此次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以说明。 培养教育人就像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育,即“因材施教”。 一、首先来介绍一下我可爱的学生们(学情分析) 他们是2023级汽车电器维修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该专业男生居多,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合作研窕能力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储备,我认真分析了教材。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该课选自高教社出版的由周南岳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第二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编写上以任务为引领,以行动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任务分析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是第1章第2节任务一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工作原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了解计算机各个常用部件及功能的认识基础,更是应用好计算机必要的前提。中职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首先从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开始,知道计算机各外围设备的基本功能,建立基本的概念,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更为深入的学习计算机的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4、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D知识目标: 1.认识计算机主要部件并了解其作用; 2.分辩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 3.初步了解软件应用的范围。

《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课程思政案例

C语言是一门广泛使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对于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结合循环课程思政来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和专业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以《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课程思政案例为主题,从如何利用循环教学设计思政案例、案例设计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如何利用循环教学设计思政案例 1.1 理清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循环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循环结构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升他们的代码编写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课程思政案例时,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思想修养方面出发,明确教学目的和意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循环教学设计中。 1.2 挖掘案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在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课程思政案例时,需要挖掘案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注重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案例设计的具体内容 2.1 初级阶段案例设计

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初级阶段,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案例, 如使用循环结构设计一个计算1~100的整数和的程序。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循环结构,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升他们的代 码编写能力。在案例中融入一些思政元素,如要求学生不断优化代码,培养他们的不断进取的精神。 2.2 中级阶段案例设计 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中级阶段,可以设计一些稍复杂一点的 案例,如使用循环结构设计一个求解素数的程序。通过这个案例,引 导学生学会使用循环结构和逻辑判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 新意识。在案例中融入一些思政元素,如要求学生思考素数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引导他们将代码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高级阶段案例设计 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高级阶段,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 案例,如使用循环结构设计一个模拟火箭发射倒计时的程序。通过这 个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循环结构和多线程编程,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案例中融入一些思政元素,如组织学生分组 合作完成程序编写,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总结 3.1 通过上述的案例设计,可以有效地结合循环课程思政,在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思想修养和专业素养,实现循环课程思政的有效目标。 3.2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设计贴近学生

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编制人:*** 编制单位:电子信息工程系 编制日期:2014年07月05日 审核人: 系部主任:王振民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07月05日

目录一、课程设置设计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体系构建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二)教学目标 (三)考核方式 三、课程组织设计 (一)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二)教学模式 四、课程资源利用 五、课程教学特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置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学时:64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分:4 所属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授课对象: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学生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后续课程:C++ (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1、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2、课程地位 根据以上课程分解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支撑课程,只有学

习了该课程后才能深入学习单片机技术和PLC应用技术核心课程。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详见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对计算机语言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有基本的认识; 2)掌握C语言的总体结构、各种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 3)熟悉C语言程序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掌握函数的概念和用法; 5)掌握编译预处理命令; 6)理解位运算和文件的基本操作; 7)掌握指针、结构体、共用体、枚举类型。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应用VC++集成环境设计和调试C语言程序; 2)能用C语言设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程序,并能完成简单程序的测试; 3)具有数据结构基础和算法能力,以提高个人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能力; 4)有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能通过互联网、文献资料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5)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培养严谨务实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3、素质目标 1)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吃苦 3)组织协调合作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 《C/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类通识课程,是通向计算机编程语言世界的入门课程,是所有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奠基石,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设计算法解决专业具体问题的综合性高级应用人才的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遵循“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学习与ACM协会培训、OJ平台排位赛训练的多维学习空间无缝连接,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压力下完成设计任务的挑战精神,培养严谨求实、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系统学习和上机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和模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方法,具备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编程实现和计算机系统能力,为后续信息类课程学习和专业知识应用提供有效工具和创新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以“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思政目标,通过讲授递推算法求解圆周率n的应用(教学),融入“中国故事”思政元素,古代科学家刘徽和祖冲之最早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彰显古人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民族和文化自信的源泉(思政)。 2.以“引导学生培养奋斗精神”为思政目标,通过视频演示古代科学家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过程和无限逼近思想(教学),穿插先

人不为名利为科学献身的故事,引入“奋斗精神”思政元素,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敬仰和传承的民族精神(思政)。 3.以“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见识”为思政目标,通过类比和案例演示古代科学家割圆术逼近法计算圆周率和现代迭代算法求解圆周率(教学),切入“科技创新”思政点,对比体悟现代计算工具的优势(教学),鼓励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完成“科教兴国”、“民族复兴”之伟大使命(思政)。 4.老师在“讲授”和“演示”点播后,学生上机练习,通过设置迭代次数和迭代终止精度,观察算法的执行时间和圆周率n的精确位数,感受古代科学家的伟大发明和现代计算工具的超快速度,在“感受”、“反思”和“体悟”中再次强化知识点和思政点的碰撞共鸣,形成永久的固化和记忆。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培养奋斗精神 本节课讲解的“递推算法”,关键是递推公式,首先让同学看几个式子: 公式1:上=兰其上^竺忙旦 11x33x55x77x5 公式2;£=1-14-1^1-1^-^ 4357911 公式%-磊i•尸 公式的共同点就是求解圆周率,引发问题:古人是如何计算圆周率的? 故事资料:早在公元三世纪,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教学设计+说课稿

教学设计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

《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可视化编程应用——Visual Basic》(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内容典型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使用。 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是教材第三章第五节内容延伸和拓展。双重循环以一重循环为基础,用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内外层循环被赋于新的含义:外层循环控制图形行数;内层循环控制每行字符打印个数。由于图形的多样性需要灵活设置内外层循环的范围,所以学习本节课内容对同学们理解掌握循环的嵌套使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情感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班级人数为32人,他们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适合兴趣引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但他们重实践轻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理解分析能力有所欠缺,课堂也需要教师用讲解演示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直观的呈现。 知识水平: 在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上,同学们已经对For……Next循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对多重循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同学们完全具备了学习使用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的算法。 学会建立行、列、每行打印字符位置、每行打印符号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实践演练、小组协作等方式,学会利用五步法控制图形输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操作完成图形输出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编程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的算法。 教学难点:算法实现过程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建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