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 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B不符合题意;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且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A. 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D. 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小钢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大,故A、B选项错误;

C、斜面光滑,整个过程能量守恒,小钢球具有的机械能不变,故C选项错误;

D、AB、BC两段的高度相等,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理想情况下(没有摩擦),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

根据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低,分析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

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B. 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

C.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

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在15s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故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甲乙两同学甲始终在运动,乙在10~15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正确;

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10m/s,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

4.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

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

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

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

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

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

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

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

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4秒,速度为0.4米/秒.甲运动10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A. 一定是a

B. 一定是c

C. 可能是b

D. 可能是a或c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v甲=0.4m/s,所以甲运动10s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4m/s×10s=4m,所以图象中b图线表示甲的s﹣t的图线;

由a图线知,通过8m路程所用时间为12s,甲比乙先运动4s,即乙运动的时间为6s,由图知s a=4m,与甲车通过路程相等,故a不是乙的s﹣t图线;

由c图线知,6s内通过距离小于2m,所以甲乙距离大于2m,符合题意,故c一定是乙的s﹣t图线,

故选B.

【分析】由甲的速度和运动时间可知甲的运动路程,从而判断出甲的s﹣t图线,再根据甲乙运动时间关系,由图象找到另两个图线的路程分析比较.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

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

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A

【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

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

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测定氧气含量,不能有新的气体生成.

7.图象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表示下列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A.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

B.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C. 某物质的密度与质量

D.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A 错误;

B、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B错误;

C、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与质量不成正比;故C 正确;

D、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变化规律,此题中表达的是两个物理量间存在正比规律;由此选出符合图线变化规律的选项.

8.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A. 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

C. 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

D. 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

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9.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用卡取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他

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路旁的树木

B. 小明骑的自行车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小明在上学的途中,以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明旁边驶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故选:B.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10.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

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t AB<t BC

B. t AB=t BC

C. v AB>v BC

D. v AB<v BC

【答案】D

【解析】【解答】解:(1)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t AB=5s,t BC=3s,所以t AB>t BC.故A、B错误;(2)由题意知s AB=s BC=sm,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 AB= =sm= ,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 BC= = ;所以v AB<v BC.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图得出小车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 分析判断小车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D.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解答】A、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分别作用在人和地球上,这是相互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C、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加油机是静止的,C符合题意;

D、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与路灯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汽车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参照物是判定其他物体运动时被选定的标准,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加油机是静止的。

12.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

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 小球在前0.5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 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解答】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 5 0.1s=

0.5s, A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B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v═

=0.11m/s, C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 BC=2 0.1s=0.2s,路程s BC=5.50cm?2.50cm=3.00cm =0.03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 AB=3 0.1s=0.3s,路程s AB=2.50cm=0.025m,所v BC=

==0.15m/s,v AB=≈0.083m/s,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理解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坐在教室考试的你,以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

B. 速度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 医院里B超机是利用次声波具有穿透力强这一特点工作的

D. 桌面上的书之所以静止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以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坐在教室考试的你与监考老师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你是运动的。A符合题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不符合题意;

C、医院里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这一特点工作的。C不符合题意;

D、桌面上的书之所以静止是因为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4.下列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B. 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s

C. 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约3m

D. 一本初三物理书的质量约2kg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书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在1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5.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答案】 C

【解析】【解答】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三名运动员全程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少,运动越快,即v=s/t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v刘=s/t刘=60m/(8.3-2.4)s=60m/5.9s≈10.17m/s,

v周=s/t周=60m/(8.4-2.5)s=60m/5.9s≈10.17m/s,C符合题意;

D,根据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中平均速度的理解及计算。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B. 遇到有人触电时,先直接将人拉开进行抢救,后切断电源

C.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手机、电视及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不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错误;

B、人是导体,若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人直接接触触电的人也会发生触电,故错误;

C、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故飞扬的尘土不是分子,故错误;

D、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较,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故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正确.

故选D.

【分析】(1)手机、电视及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人是导体,若人直接接触触电的人也会发生触电;(3)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4)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较,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

1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

C. 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C

【解析】【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汽车速度

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A不符合题意;

B、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方胜了乙方,是因为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符合题意;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所以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房子同样如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8.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周末小华骑自行车去森林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B. 上坡前,小华用力蹬脚踏板,是为了增大惯性

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匀速转弯时,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解答】A.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用力蹬车不能增大惯性,是为了增大车的速度来增大动能,B不符合题意;

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符合题意;

D. 匀速转弯时,由于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9.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 向西加速

B. 向东加速

C. 向西减速

D. 向东减速【答案】C

【解析】【解答】由甲、乙两图中广州塔的位置判断车是向西运动的,由乙图中杯中的水判断车向西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车相对于广州塔的位置判断车的运动方向,再根据杯中的水(水具有惯性,即水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判断车的运动状态。

20.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 90km/h

B. 70km/h

C. 50km/h

D. 40km/h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s=200m,t=10s,故汽车的平均速度v==20m/s=72 km/h,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应用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即可.

21.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 人步行速度约10m/s

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答案】 B

【解析】【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G=mg=50kg×10N/kg=500N,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速度约1.4m/s,B符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约1g/cm3,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先估计人的质量,再根据G=mg求出重力后判断;B、根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分析判断;C、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分析判断;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22.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D.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由v= 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A不符合题意;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2s=68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

s′=s1-s2=85m-68m=17m,B不符合题意;(2)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t-t1+t2=0.9s-0.25s+0.2s=0.8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 = =20m/s,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 进行计算即可.

23.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

C. 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

D.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用桨向后划船,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于是船就会向前运动,故A正确;

B、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就是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速度为一定值,与所受到的力无关,故B错误;

C、电梯对人有向上的力,并且向上移动了距离,故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不是受到惯性,故D

错误.

故选:A.

【分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所受到的力无关;

C、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D、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

B. 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手越用力握,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C. 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D. 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因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当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在向上运动,而不是受到推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则受力平衡,分析可知,水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手越用力握,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的运动状态有可能不同,故C错误;

D、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对水杯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3)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测量铅笔的长度可以选用毫米刻度尺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 使用测电笔时要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D.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上力的大小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为保证测量结果比较精确,测量铅笔长度时要选择毫米刻度尺,并且测量结果估读到mm下一位.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测电笔检验电路时,手指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弹簧测力计可以根据需要测量不同方向的拉力.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对常见测量工具用途和使用规则的掌握作答.

26.如图所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举起了五星红旗.某同学说他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亮

D. “神舟七号”飞船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飞船站在舱口,宇航员是静止的,宇航员和飞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选择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宇航员和太阳(地球、月亮)之间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太阳(地球、月亮)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功的.

故选D.

【分析】对于参照物选择的问题,首先确定被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如果被研究物体是运动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物体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27.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C. 该表表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D. 该图表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无关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图甲是正比函数图象,反映了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表示物体距离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表示物体静止,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是一个定值,表明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不会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2)如果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是个常数,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3)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的一定的,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无关.

28.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

B.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D.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从图象中可看出,相同时间第一次通过路程大于第二次,所以第一次实验的速度大于第二次的速度.故A错误;

B、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故B错误;

C、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相同,由W=Fs可知,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多.故C正确;

故B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P=Fv 可知,拉力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 利用图象形状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2)先判断木块两次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3)根据作用在物体上的拉力和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利用公式W=FS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4)根据决定功率的因素即木块的拉力和木块的速度进行分析.

29.下列所估测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教室内 40 瓦的日光灯的长度约为2m

B.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

C. 普通中学生跑完800m 用时约为20s

D. 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约为42℃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室内 40 瓦的日光灯的长度约为1m;故A错误;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故B错误;

C、中学生跑完800m 用时约为3min左右;故C错误;

D、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略大于40℃;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30.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4.8 m/s

B. 5 m/s

C. 4.25 m/s

D. 2.75 m/s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汽车上下坡通过的总路程:s=2×60m=120m;

由v=得,上坡时所用的时间:t1===15s;

下坡所用的时间:t2===10s;

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总=t1+t2=15s+10s=25s;

则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v===4.8m/s。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注意路程、时间的对应.

最新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一、运动和力 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D.“助跑”有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这是生活中的习惯,不是惯性,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是植物的生长特性,不是惯性,故B项不符合题意;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不是惯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助跑”有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这是利用了人身体的惯性,故D项符合题意。 2.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及其构件完好无损,某同学用其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A.一定等于10.0N B.一定小于10.0N C.一定大于10.0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10N。故ACD错误,B正确。 3.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几个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地面的支持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C.重力和阻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地面的支持力向上,汽车的牵引力方向向前,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 B. 汽车的牵引力向前,阻力向后,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于车,是一对平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如图所示,A端挂的实心铁块,B端挂的实心铝块,两金属块均浸没在水中,等臂杠杆平衡,若将两个盛水杯撤去,则() A.A端向下,B端向上B.A端向上,B端向下C.A端向下,B端向下D.A端向上,B端向上 2.轻质硬杆AB长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3.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重物G1 =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 B.G2=280N 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 D.G2=200N 4.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

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 B.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 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5.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2F2W1=W2 B.F1=1 2 F2W1= 1 2 W2 C.F1=4F2W1= W2 D.F1=1 4 F2W1= 1 4 W2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 A.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略空气阻力) B.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 C.同名磁极(S)的磁场方向 D.吊桥所受拉力的力臂L1 7.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40N;则木棒的重力为() A.160N B.120N C.80N D.4ON

(物理)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一、运动和力 1.如图,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鸡蛋受到重力 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是由于鸡蛋具有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明信片被弹飞后,由于惯性鸡蛋运动状态不变,但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会落入杯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明信片被弹飞,即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此二力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静止在明信片上,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有答案

班别: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巴中)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2、(菏泽)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3、(湖北)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内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 B.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4~6s内拉力做功16J 4、(江西)如图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二、填空题 5、(遂宁)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有,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 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6、(浙江)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轮胎表面有花纹,其目的是; (2)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多而且大,其目的是; (3)小车司机和乘客要系好安全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带来的危害。 7、(安顺)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最新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A. F1:F2:F3=2:1:4 s1:s2:s3=2:1:4 B. F1:F2:F3=4:1:2 s1:s2:s3=2:4:1 C. F1:F2:F3=2:4:1 V1:V2:V3=2:1:4 D. F1:F2:F3=2:1:4 V1:V2:V3=2:4:1【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本题中三个滑轮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假设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f,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0,运动的时间为t,则对这三个图分析可得: (1)甲图: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 F1=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1=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1=v0t。 (2)乙图: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省一半的力,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2=f;但是费2倍的距离,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2=2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2=2v0t。 (3)丙图: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因此是个费力杠杆,费2倍的力,省2倍的距离, 因此,F3=2f, 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3=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3=v0t。 综上分析:F1:F2:F3=f:f:2f=2:1:4, v1:V2:v3=v0:2v0:v0=2:4:1 s1:s2:s3=v0t:2v0t:v0t=2:4:1 故答案为:D。 【分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知道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别求出F1、F2、F3,即可比较其大小; (2)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判断出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训练答案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训练答案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 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 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 B.小球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D处的动能 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 D.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在C处的机械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根据题意,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所以小球在重力势能较大的地方其动能肯定较小.观察图象,发现小球在A处比在D处所处的高度较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较大,所以小球在A处具有的动能较小,故A、B选项都不正确. CD.根据题意“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能量的损耗,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即机械能是不会减少的,小球在各处的机械能都是相等的,故D正确,C不正确. 2.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关于运动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助跑阶段动能不变 B.在起跳时动能最大 C.在最高点时势能最小 D.落地时势能最大 【答案】B 【解析】A. 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增大;运动员的高度不变,因此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因此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B. 起跳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动能达到最大值,故B正确。C. 最高点时,高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势能也达到最大值,故C错误。D. 落地时势能最小,故D错误。 点睛: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也就越大;重力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所示,下列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雪天汽车轮上装防滑链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C.钢钳内侧刻有纹线D.饮料瓶盖刻有花纹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雪天汽车轮上装防滑链,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粗糙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 C.钢钳内侧刻有纹线,是通过使接触面膜更加粗糙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饮料瓶盖刻有花纹,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粗糙来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2.如图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5N,竖直向下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绳子没断之前,受重力、浮力、绳子的拉力且三力平衡,故重力等于浮力、绳子拉力之和,则可求得浮力为5N-3N=2N;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只受浮力和重力,因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而木块的质量不变,其重力不变,因浮力大于重力,则木块所受合力等于浮力减重力,即5N-2N=3N,合力方向与较大的浮力方向一致,竖直向上.故选B.

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 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 B.F1=0,F2≠0C.F1≠0,F2=0 D.F1≠0,F2≠0 【答案】B 【解析】 【详解】 先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故B正确; 4.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的是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彼此两个物体上.木块对桌面压力作用在桌面上,而重力是地球对木块,不在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也不是彼此之间的力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A错误. B.绳对木块和木块对绳是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B错误. C.木块在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即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C错误. D.滑动摩擦力和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木开移动过程中,对桌面压力不变,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D正确. 5.两手同时用10N的力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挂钩,测力计的示数是 A.20N B.10N

【物理】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含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A不符合题意;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和脚垫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B不符合题意;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使相互接触的两表面彼此分开,减小摩擦力,C符合题意;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D不符合题意;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小明将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如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木块共受到两对平衡力作用 B.木块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用上述器材可探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两对平衡力作用,故A正确; B.木块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控制木块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使木块平放、侧放、竖放,改变接触面积大小,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关系,故D正确; 【点睛】 3.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力全部撤去,它将 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C.立即静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 【解析】 【详解】 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将所有外力同时撤去,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 4.如图,小明先后沿杆和绳匀速向上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B.小明沿绳匀速向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 C.小明沿绳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沿杆时受到的摩檫力 D.若小明分别沿杆和绳匀速下滑时,小明对绳的压力大于对杆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小明沿杆或绳匀速向上爬,他受到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A错误; BC.小明沿杆或绳匀速向上爬,他受到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等于重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机械运动》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鱼儿在水中自由的游动 B. 白云随风飘动 C. 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 D. 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转动 2.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 刻度尺 B. 温度计 C. 电子秤 D. 秒表 3.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4.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 A. 地面 B. 桌面静止的橡皮 C. 桌面 D. 书 5.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 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C.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D.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6.为了安装书柜的门玻璃,要测量玻璃的长和宽,应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 1毫米 B. 1厘米 C. 1分米 D. 1米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B.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长度可以消除误差 C. 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一定是出了差错 D.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测量值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下列物理图象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B. 铝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 C. 汽油的热值与体积间的图象 D.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与它受到的唯一的水平推力F的大小关系

2020年中考物理《机械能》复习提纲

《机械能》复习提纲 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 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 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练习:☆下面关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量; B 、具有能的物体都在做功; C 、不做功的物体就不具有能; D 、能够做功的物体,它一定具有能; 2、知识结构: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机 械 能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 弹性 势能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 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 也越大。 练习:☆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 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 大小影响较大的是 速度 你判断的依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 -1) 动能E/J 牛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动能 转化 转化 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盐城市区支付宝共享单车几乎遍布了每个小区,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自行车上为了减小摩擦的地方是 A.自行车把手为橡胶材质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 C.在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D.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自行车的车把为橡胶材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可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

B.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正确; C.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 D.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错误. 3.在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某段时间内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D.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 乙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此乙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题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 D.晚上,探照灯光射向天空 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奔驰骏马的运动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3.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机械运动的是() A.汽车过后,尘土飞扬 B.煮饭时米粒上下翻滚 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 D.苹果从树上落下 4.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5.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蜡烛燃烧 B.电梯上升 C.飞机的飞行 D.正在下沉的潜艇

6.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海水奔腾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星光闪烁 D.春风拂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路上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从运动本身来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做变化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2.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 13.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 运动,根据其运动路线可分成运动和运动两种情况. 14.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论往往是,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15.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

中考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机械能和内能 知识点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机械能和内能 一、机械能 1、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或摩擦力,即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 3、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比较: 二、内能 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不可以为零,但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常见对物体做功的四种方法压缩体积(打气筒打气)、摩擦做功(如钻木取火)、锻打物体,弯折物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热量计算 1、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cm(t-t);物体温度降低时,放2、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Q吸 =cm(t-t) 出热量:Q放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放=mq效率;η=Q有效/Q完放= Q吸/Q完放(Q吸表示被有效利用的即被水吸收的,Q完放指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t为初温,t为末温,q为热值。 公式:c为比热容,m为质量, 3、热量单位:焦耳,符号:J 四、热值 1、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热值的符号:q,单位: /J kg。 2、物理意义:表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3、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 1、热机的定义: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 置。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v s t = t s v = v t s =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五)28运动和力之体育运动专题

运动和力之体育运动专题 1.(2019盐城,13)4月28日,马龙夺得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54年来获得三连冠的第一人。决赛中,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球离开球拍后,由于__________仍向前运动。 2.(2019辽阳,9)如图是棒球比赛时,向斜上方击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的一瞬间,棒对球的力大于球对棒的力 B.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为重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3.(2019巴中,23)巴中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用头将足球顶出球门后,足球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足球具有,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2019宁夏,13)如图8所示,冰壶比赛时.运动员穿的两只鞋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蹬冰脚的鞋底用橡胶制成的道理是:________;若5s内冰壶向前滑行了3m,此过程中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5.(2019兰州,20)足球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排球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些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如图所示,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内的人会向前“冲”,这是由于车内的人具有。因此,为防止不必要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乘车时司机和乘客一定都要系好安全带。

6.(2019荆门,20)平衡车在当今是非常时尚的交通工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下列关于平衡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衡车踏板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踏板与脚之间的摩擦力 B.平衡车车轮做的比较宽厚,可以减小车轮与地面之间的压强 C.平衡车加速上坡时,动能和机械能都增大了 D.人站在车上匀速行驶时,人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7.(2019咸宁,17)如图所示,玩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19潍坊,9)2019年4月28日,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结束,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八年再度包揽单项赛全部五枚金牌。如图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击球时,球和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C.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立即竖直下落 9.(2019泰安,7)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明正确的是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 B. 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C. 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不需要调零 D.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可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答案】 D 【解析】【解答】A、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仍然需要调零,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最新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训练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训练答案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2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120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拉力F做的功为2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D.拉力F的功率是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物重由两段绳子承担,因此,当物体提升1m时,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2m,故A错误; B、拉力为120N,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2m,则拉力做功为: ,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 D、拉力F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弄清楚这些功后,求效率和功率就显得简单了。 2.如图所示,定滑轮重4N,动滑轮重0.5N,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4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m/s B.拉力F的大小为4N C.拉力F的功率为0.4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 =2, A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s =2h =2×0.1m=0.2m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0.2m 0.2m/s 1s s v t = == , 故A 错误; B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11=4N 0.5N 2.25N 2 F G G n = +?+=动, 故B 错误; C .拉力做的总功:W 总 =Fs =2.25N×0.2m=0.45J ,拉力F 的功率: 0.45J 0.45W 1s W P t ===总 , 故C 正确; D .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 =Gh =4N×0.1m=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0.4J 100%100%0.45J W W η=?=?有总≈88.9%, 故D 错误。 3.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 .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 .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 .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 选项正确;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 、C 、D 选项错误; 4.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正逐渐进人我们的家庭,如图是一款质量为1.5kg 集自动充电、清扫、吸尘的机器人,某次寻找充电电源过程中,在水平地面上2min 匀速行驶20m ,若机器人行驶过程的平均阻力为3N ,则关于机器人这次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和功率分别是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v s t = t s v = v t s =

物理运动和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运动和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所示,用F=6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物块 A 时,物块 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物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6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4N,向左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 B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选B。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 B.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正确; C.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 D.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错误. 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