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贸易法律制度(3)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
- 格式:pptx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51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协议名称: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一、背景和目的本协议旨在确立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相关规定,以促进公平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和反补贴措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二、定义1. 补贴:指政府向企业提供的经济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形式。
2. 反补贴措施:指对补贴行为采取的法律、行政或经济手段进行限制或制裁。
三、补贴政策1. 补贴申请:企业可以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向政府申请补贴。
申请材料应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补贴金额及用途、财务报表等。
2. 补贴审批: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审批机制,对补贴申请进行审核。
审批程序应公开、透明,确保公平竞争。
3. 补贴标准:补贴标准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定制,确保合理性和有效性。
4. 补贴资金管理:政府应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对补贴资金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5. 补贴绩效评估:政府应定期对补贴项目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调整补贴政策的依据。
四、反补贴措施1. 反补贴调查: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补贴行为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应公开、透明,并依法采取相应的反补贴措施。
2. 反补贴措施种类:反补贴措施可以包括征收反补贴税、限制进口、采取补贴抵消措施等。
具体措施应根据调查结果和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决定。
3. 反补贴调查程序:反补贴调查程序应符合相关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的要求,确保公正、公平和透明。
4. 反补贴调查期限:反补贴调查期限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但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5. 反补贴调查结果:政府应及时公布反补贴调查结果,并依法采取相应的反补贴措施。
被调查企业有权提出申辩和上诉。
五、信息共享和合作1. 信息共享:政府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享有关补贴和反补贴措施的信息,提高透明度和合作效率。
2. 合作机制:政府可以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补贴和反补贴问题,推动国际贸易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一、WTO三个新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乌拉圭回合新成果国际技术贸易(简称:技贸)与货物贸易(简称“物贸”)有着明显的区别:1.交易标的性质不同技术有三个显著特征:(1)无形性(2)系统性(3)商品属性货物贸易交易标的是有形的货物。
2.交易双方当事人不同技术贸易双方当事人往往都是同行,至少也是懂这个行业的;货物买卖双方当事人从事领域是不确定的状态。
再者,双方当事人的目的表达也不同:技术买方为了使自己使用技术,是技术更完善,更适用于本地。
货物买方是为了转卖,赚取差价。
3.交货过程不同技术贸易是技术转让的过程;货物买卖中交货是实物移交的过程。
技术转让可能要长期;货物移交只是一瞬间。
4.所涉及的问题和法律不同技术贸易涉及的法律更复杂,风险更大。
货物贸易涉及意思自治、公约、国际惯例三方面。
5、政府干预程度不同因为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任何国家政府对技术贸易的干预程度远大于对货物贸易干预程度。
一般不违背公序良俗,政府对货物贸易不会有过多的干预。
地理标志又称地理标记、地理标识,是指确认某商品来源于协议缔约国特定成员地域内或该地域中特定区域或地方的标志,而该商品的特有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相关联。
地理标志是由“原产地名称”逐步发展而来的。
狭义上的地理标志与原产地名称同义,广义上的地理标志是原产地名称和货源标志两部分的总称。
TRIPS协议要求WTO成员应提供相应法律措施以便利害关系人阻止下列行为:明示或暗示有关商品来源于并非真正来源地,并使公众对商品的来源误认或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缔约方必须采取“法律手段”防止地理标志的滥用;防止以并非商品真实原产地域的地理名称作为其原产地标志使用;防止采用不正当竞争方式使用原产地标志;包含未能标明商品真实原产地的地理标志或字面真实但实际能产生误导效果的地理标志不得注册或使其失效。
地理标志是在商品过境时检验,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货物贸易的成功经验引入服务领域,是世界上第一个多边的,综合性的服务贸易协定。
东财《WTO法律制度》在线作业一(随机)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7道试题,共28分。
)1.实行数量限制主要是采用( )手段限制外国产品与本国工业竞争A. 非行政B. 行政C. 价格D. 关税满分:4分2.1994年乌拉圭回合首次明确规定了( )的概念A. 禁止性补贴B. 可申诉补贴C. 不可申诉补贴D. 允许性补贴满分:4分3.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以( )身份提供服务A. 本国政府B. 个人C. 争端中的某一方D. 争端中的双方满分:4分4.世贸组织成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 )方面A. 争端解决机制B. “一揽子”协议C.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D. 基本原则满分:4分5.( )可以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请加入A. 地区性组织B. 单独关税区C. 地方政府D. 国际组织满分:4分6.对禁止性补贴,双方应进行磋商,磋商应在( )天内完成,如不能达成协议,则可将争议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要求成立专家组,专家组应在( )天内提出最终报告A. 30,90B. 30,60C. 60,60D. 60,90满分:4分7.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由( )组成A. 发达成员方B. 部分成员方C. 所有成员方代表D. 发展中成员方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18道试题,共72分。
)1.补贴的特征A. 补贴是一种私人行为B. 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生产与销售企业C. 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国内外生产上的竞争力D. 补贴应具有专向性满分:4分2.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建立的是A. gatt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银行D. wto满分:4分3.( )应视为政府补贴A. 政府采购B. 税收豁免C. 债务转移D. 资金赠与满分:4分4.WTO与GATT之间的区别A. WTO是永久性的正式的国际组织,具有法律人格B. WTO调整的经贸关系领域远宽于GATTC. WTO是统一的多边贸易管理机构,要求一揽子接受D. WTO具有健全的机构体系和更广泛的代表性满分:4分5.进口商品对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厂家造成( )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A. 损害B. 严重损害C. 威胁D. 严重威胁满分:4分6.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包括A. 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和组织保障B. 内部缺乏统一性C. 缺乏必要的强制力D. 缺乏明确的程序期限满分:4分7.实施保障措施必须履行哪些义务?A. 适用产品有针对性B. 实施措施与程度的适度性C. 实施时的非歧视性D. 磋商的义务满分:4分8.WTO成员应承担的主要义务包括A. 给予其他成员商品或服务国民待遇和特殊优惠待遇B. 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C. 按WTO争端解决原则和程序解决争议D. 交纳会费满分:4分9.WTO的非关税措施有A. 进口数量限制B. 价格控制C. 自动出口限制D. 与贸易有关的措施满分:4分10.国民待遇原则主要体现在:A. 不对进口产品征收超出对本国同类产品所征收的国内税B. 在进口产品的流通领域不实施违反国民待遇的法律、法规及措施C. 与进出口有关的任何其他费用D. 与进出口有关的规则和程序满分:4分11.农产品协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包括A. 取消非关税措施,将其关税化B. 进行关税减让C. 规定关税配额D. 规定具体商品的配额满分:4分12.补贴的救济措施包括A. 取消补贴B. 修改补贴、补偿C. 采取贸易报复D. 征收反补贴税满分:4分13.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三要素是A. 技术法规B. 技术标准C. 技术水平D. 合格评定程序满分:4分14.( )等不包括在国民待遇范围内A. 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B. 购买土地权C. 沿海航行权D. 零售贸易权满分:4分15.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管辖范围包括A.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书》B. 《服务贸易总协定》C.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D. 《政府采购协定》满分:4分16.国内反补贴法中的临时措施的形式:A. 征收临时反补贴税B. 提供现金保证C. 提供保函担保D. 征收反补贴税满分:4分17.服务贸易与传统贸易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 提供方式B. 市场结构C. 贸易壁垒D. 贸易政策满分:4分18.根据透明度原则需要公布的贸易政策法规包括( )法规和规章A. 海关B. 进口商品征收国内税C. 进口商品检验检疫D. 利用外资满分:4分东财《WTO法律制度》在线作业二(随机)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7道试题,共28分。
第1篇一、引言国际贸易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国际贸易法律规定对全球贸易秩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美国国际贸易法律规定的背景、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和主要争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美国国际贸易法律规定的背景1. 美国宪法授权美国宪法授权国会制定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1787年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国会有权制定有关外贸、航运和硬币的法规。
”这一规定为美国国际贸易法律规定的制定提供了宪法依据。
2. 经济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加强立法,以确保国家经济利益和国际贸易秩序。
3. 维护国家安全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加强立法,旨在维护国家安全。
例如,美国通过《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简称EAR)等法律法规,对敏感技术和产品实施出口管制,以防止其被用于军事或非和平目的。
三、美国国际贸易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1. 美国关税法美国关税法(Tariff Act of 1930)是美国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规定了美国的关税制度,包括关税税率、关税减免、关税配额等。
美国关税法旨在保护国内产业、调节国际贸易和促进经济增长。
2. 美国对外贸易法美国对外贸易法(Foreign Trade Regulations,简称FTR)是美国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核心。
FTR规定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程序和监管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外贸易管理:FTR规定了美国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和职责,包括商务部、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等。
(2)出口管制:FTR规定了美国对敏感技术和产品的出口管制,包括《出口管理条例》(EAR)和《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
(3)贸易救济措施:FTR规定了美国在遭受不公平贸易行为时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等。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一总则第一条补贴的定义1.在本协议中,以下情况应被认为存在补贴:a.(1)在某一成员方的领土内由某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在本协议中称作“政府”)提供财政资助,即:(Ⅰ)涉及资金直接转移的政府行为(如赠予、贷款、投股),资金或债务潜在的直接转移(如贷款担保);(Ⅱ)政府本应征收的收入的豁免或未予征收(如税额减免之类的财政鼓励);(根据GATT1994第十六条(参见该条)及本协协议附录一至三,免除出口产品的关税或作为内销时征收的国内税,或实行不超过实际征收数额的出口退税,不应认为是一种补贴。
)(Ⅲ)政府不是提供一般基础设施或购买货物而是提供商品或服务;(Ⅳ)政府通过向基金机构支付,或向私人机构担保或指示后者行使上述(Ⅰ)至(Ⅲ)所列举的一种或多种通常应由政府执行的功能,这种行为与通常由政府从事的行为没有实质性差别。
(2)存在GATT1994第十六条所涉及的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价格支持。
b.由此而授予的某种优惠。
2.上述第1款所作的补贴定义应遵守第二部分条款的规定,如果根据第二条款补贴是属于专向性的,还应遵守第三部分或第五部分的规定。
第二条专向性1.判断上述第一条第1款所作的补贴定义是否属于由当局专向性地授予管辖范围内的某个企业、产业、企业集团或多个产业(在本协议中均称“特定企业”),应适用以下原则:(a)如果补贴授予当局或该当局据以行动的立法,将补贴的获得明确限于特定企业,则这种补贴即具有专向性。
(b)如果补贴授予当局或该当局据以行动的立法对获得补贴的资格和数额规定了客观的标准或条件,(这里所说的客观标准或条件是指中性的标准或条件,即不特殊优惠特定的企业,并且是纯经济性的和平等地实行的,比如按雇用员工人数或以企业规模大小为标准或条件。
)如能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条件,并且一旦符合便能自动获得补贴,该补贴即不具有专向性,有关的标准或条件必须在法律、规章或其他官方文件中明确写明,以便能够对其加以核实。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作者:张志豪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5期【摘要】贸易救济措施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内产业由于受到不公平进口行为或过量进口的冲击,各国政府给予的帮助或救助的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三种措施的最终措施、针对对象、性质以及本质均有不同,在选择和使用时要仔细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保护措施,以达到保护和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效果。
【关键词】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分析对策一、三大贸易救济措施概述WTO倡导自由贸易,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间的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使得国际贸易尽可能的公平、积极、顺利的发展,WTO还是在其法律框架下设置了一些例外。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便是这些例外的主要部分,它们为保护各国的民族工业及当地产品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反倾销措施含义按《反倾销守则》规定,“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倾销现象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征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另外一种补救措施是价格承诺。
若出口商自愿作出了令人满意的承诺,修改价格或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则调查程序可能被暂停或终止,有关部门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
(二)反补贴措施含义反补贴指一国实施与执行反补贴法规的行为与过程。
其中的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向本国的生产者或者出口经营者提供的资金或财政上优惠措施,包括现金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保障措施含义保障措施是指当某项产品进口急剧增长并造成进口方国内相关产业严重损害时,进口方政府可对该进口产品实施的限制措施。
实施保证措施无需证明进口产品存在倾销或政府补贴。
它是一种“进口限制”,主要通过增加关税、实施非关税措施、或两者并用来限制进口,以达到国内产业免受国外产品冲击的目的。
二、三大贸易措施的比较分析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在形式上以及作用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现将他们的不同之处做以比较分析。
《WTO法律制度》随堂随练第三章1、在乌拉圭回合货物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主要是美欧之间)之间谈判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A、农产品问题B、纺织品与服装问题C、技术贸易壁垒问题D、反倾销问题2、《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最大突破与发展是A、规定了反规避条款B、废止了市场扰乱的规定C、明确了10年过渡期内取消《多种纤维协定》规定的数量限制D、强化了有关规则和纪律3、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内法形式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反倾销制度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加拿大4、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6个月5、依WTO《补贴与反补贴协定》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禁止出口补贴规则的适用开始于A、1998年B、2000年C、2002年D、2003年6、我国入世后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解决的第一个案件涉及的是A、贸易技术壁垒问题B、保障措施问题C、反倾销问题D、反补贴问题7、发展中国家实施保障措施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A、4年B、6年C、8年D、10年8、发达国家必须在6年内削减补贴总量的____发展中国家必须在10年内削减___A、20%,13.3%B、13.3%,13.3%C、20%,20%D、13.3%,20%9、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平均关税降低到A、15%B、17%C、20%D、25%10、反倾销调查时限为1年,最多不超过___个月A、18B、20C、24D、3611、依《协定》任何最终反倾销税,均应自征收之日起,或自涉及对倾销和损害同时复审的最近一次行政复审之日起____年内终止A、1B、2C、3D、512、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必须在反倾销调查开始之日起____天后进行A、15B、30C、45D、6013、 ______又称“黄灯补贴”A、禁止性补贴B、可申诉补贴C、不可申诉补贴D、允许性补贴14、 1994年乌拉圭回合首次明确规定了____的概念A、禁止性补贴B、可申诉补贴C、不可申诉补贴D、允许性补贴15、对禁止性补贴,双方应进行磋商,磋商应在___天内完成,如不能达成协议,则可将争议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要求成立专家组,专家组应在___天内提出最终报告A、30,90B、30,60C、60,60D、60,9016、《保障措施协定》规定了实施临时保障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___天,并且这段时间要计入最后实施的保障措施的期限A、100B、150C、200D、25017、保障措施实施的期限一般____年A、1B、2C、3D、418、 ____关于保障措施的原则性规定A、1994年《对外贸易法》第29条B、《保障措施条例》C、《保障措施法》D、2004年《对外贸易法》第八章19、 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该协议在()自动终止A、1995年1月1日B、2002年1月1日C、2005年1月1日D、2008年1月1日20、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多边货物贸易协定的是A、农业协议B、原产地规则协议C、海关估价协议D、民用航空器协议21、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品被认为是A、正常贸易B、公平竞争C、倾销D、报复22、以()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品,则该商品被认为是倾销A、垄断B、高于成本C、低于正常D、不正常23、以出口实绩为条件提供的补贴是()A、可起诉的补贴B、不可起诉的补贴C、被禁止的补贴D、正常的补贴24、世贸组织允许发展中成员方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对其出口实行()A、补贴B、倾销C、减免税D、增税25、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标准()A、是自愿行为B、是法律要求C、不属改协议管辖范围D、是强制要求26、国际反倾销法制定于1967年结束的()回合谈判A、东京B、乌拉圭C、肯尼迪D、日内瓦27、 TRIM仅与()有关A、货物贸易B、服务贸易C、知识产权D、贸易政策28、临时反倾销措施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29、不可诉补贴,又称()A、“红色补贴”B、“黄色补贴”C、“绿色补贴”D、“白色补贴”30、发达国家在实施反倾销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如果倾销幅度低于()或损害是微不足道的,以及原产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倾销产品数量不足进口国同类产品总量的3%,则终止倾销调查A、2%B、3%C、4%D、5%31、《GATT1994》的法律范围包括A、《GATT1947》的各项条款B、世贸组织协定生效日前已经生效的关贸总协定的其他法律文件C、乌拉圭回合对《GATT1994》达成的6项谅解D、《GATT1994马拉喀什议定书》32、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三要素是A、技术法规B、技术标准C、技术水平D、合格评定程序33、《WTO反倾销协定》中的主要改进之处有A、明确了申诉方资格B、增设了公共利益条款C、规定了微量不计规则D、强化了程序规则34、如某国对美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在确定美国产品正常价值时,可选用A、出口国价格B、第三国价格C、结构价格D、替代国价格35、依《1994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规定,补贴的种类有A 、禁止性补贴B 、限制性补贴C 、可申诉补贴D 、不可申诉补贴36、在反补贴调查中,有权做出承诺的有A 、进口方B 、进口方当局C 、出口方D 、出口方当局37、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有A 、有关产品的进口大量增加B 、进口增加是因意外情况和承担总协定义务造成的C 、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D、客观证据表明,进口增加与国内产业损害有因果关系38、乌拉圭回合农产品问题谈判过程中,利益集团有:A 、美国B 、欧共体C 、日本D 、凯恩思集团39、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谈判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A 、市场准入B 、国内支持C 、出口补贴D 、进口补贴40、 农产品协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包括A 、取消非关税措施,将其关税化B 、进行关税减让C 、规定关税配额D 、规定具体商品的配额 41、 《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主要内容包括A 、取消配额限制B 、反规避条款C 、强化规则和纪律条款D 、过渡保障机制42、 属于《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新变化是A 、明确了10年过渡期内取消《多种纤维协定》规定的数量限制并提高了现行双边协议中的年增长率B 、废止了《多种纤维协定》中市场扰乱的规定,通过一体化比率和提高配额增长率方式使纺织品贸易回归自由化C 、明确规定10年过渡期满后不可延长D 、《协定》适用于成员方有40多个 43、 倾销的主要特征:A 、低价销售B 、外销过剩产品,开拓国外新市场C 、不公平竞争行为D 、给进口方造成损害44、 《WTO 反倾销协定》中的主要改进之处体现在A 、明确了申诉方资格B 、增设了公共利益条款C 、规定了微量不计规则D 、强化了程序规则45、构成倾销的条件为A 、存在倾销B 、对进口国国内工业有损害C 、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 、进口国国内工业提起反倾销诉讼46、确定出口价格可依次选用下列方法:A 、出售给进口商的实际价格B 、出口产品首次转售给独立买方的价格C 、当局决定的“合理基础”价格D 、出口国市场的正常价格47、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损害包括A 、实质损害B 、实质损害威胁C 、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的建立D 、有可能阻碍国内产业的建立48、 认定实质损害威胁应考虑的因素A 、大幅度增加的倾销产品进入进口方国内市场,表明有实质增加进口的可能性B 、出口商有可充分自由使用的或即将实质性增加的出口的能力,表明将有大幅度增加进口倾销产品的可能性C 、进口产品将对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D 、涉讼出口产品的库存量大49、 进口国在裁定征收固定反倾销措施税时,应遵循原则A 、自行决定原则B 、消除损害原则C 、无歧视原则D 、充分协商原则50、 我国的反倾销立法主要有:A 、《对外贸易法》第30条B 、《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C 、《反倾销条例》D 、《反倾销法和反补贴法》 51、 专向性补贴的分为A 、企业的专向性补贴B 、产业的专向性补贴C 、地区的专向性补贴D 、禁止性补贴52、 补贴的特征A 、补贴是一种私人行为B 、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生产与销售企业C 、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国内外生产上的竞争力D 、补贴应具有专向性53、 WTO 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包括A 、GATT1947第6条B 、1994年的《农产品协定》C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D 、GATT1947第16条54、 WTO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将补贴分为A、禁止性补贴B 、可申诉补贴C 、不可申诉补贴D 、红灯补贴55、 不可申诉补贴包括两种类型:A 、普遍性补贴B 、研发补贴C 、贫困地区补贴 D、环保补贴56、 补贴的救济措施包括A 、取消补贴B 、修改补贴、补偿C 、采取贸易报复D 、征收反补贴税57、 国内反补贴法中的临时措施的形式:A 、征收临时反补贴税B 、提供现金保证C 、提供保函担保D 、征收反补贴税58、据总协定19条和《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及第4条的规定,一成员方实施保障措施首先必须符合A 、有关产品的进口大量增加B 、进口增加是因意外情况和承担总协定义务造成的C 、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D、客观证据表明,进口增加与国内产业损害有因果关系59、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主要区别A 、性质不同B 、实施条件不同C 、程序不同D 、实施范围不同60、 WTO的非关税措施有A 、进口数量限制B 、价格控制C 、自动出口限制D 、与贸易有关的措施61、 专向性补贴包括A 、企业专向补贴B 、产业专向性补贴C 、地区专向性补贴D 、禁止性补贴62、《反倾销协定》中的行政复审有哪些形式?A 、年度复审B 、情势变迁复审C 、中期复审D 、日落复审63、 进口当局可以采取哪些反补贴救济措施?A 、临时措施B 、承诺C 、征收反补贴税D 、追溯征税64、采取反补贴措施要经过下列哪些程序?A 、调查、证据收集B 、协商C 、确定损害D 、计算补贴额度65、实施保障措施必须履行哪些义务?A 、适用产品有针对性B 、实施措施与程度的适度性C 、实施时的非歧视性D 、磋商的义务66、 以下协定中,属于诸边贸易协定的是A 、政府采购协议B 、民用航空器协议C 、农产品协议 D、原产地协议67、 在13个货物多边贸易协议中,属于保障救济措施的协议是A 、反倾销协议B 、装运前检验协议C 、反补贴协议D 、保障措施协议68、 进口商品对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厂家造成()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A 、损害B 、严重损害C 、威胁D 、严重威胁69、 农产品协议中的农产品包括()A 、牛奶B 、水稻C 、棉花D 、林产品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B 7、D 8、A 9、B 10、A 11、D 12、D 13、B 14、C 15、A 16、C 17、D 18、A 19、C 20、D 21、C 22、C 23、C 24、A 25、A 26、C 27、A 28、B 29、C 30、A 31、ABCD 32、ABD 33、ABCD 34、ABC 35、ACD 36、CD 37、ABCD 38、ABD 39、ABC 40、ABC 41、ABCD 42、ABC 43、ABCD 44、ABCD45、ABC 46、ABC 47、ABC 48、ABCD 49、ABC 50、ABCD 51、ABCD 52、BCD 53、ABCD 54、ABCD 55、ABCD56、ABCD 57、ABC 58、ABCD 59、ABCD 60、ABCD 61、ABCD 62、ABCD 63、ABCD 64、ABCD 65、ABCD 66、70、 农产品的绿箱政策包括()A 、检验服务B 、农业培训C 、咨询服务D 、休耕补贴71、 ()应视为政府补贴A 、政府采购B 、税收豁免C 、债务转移D 、资金赠与72、()属于禁止性补贴A 、出口补贴B 、进口替代补贴C 、可申诉的补贴D 、不可申诉的补贴73、 反补贴协议要求成员方每年6月30日前提交()A 、补贴形式B 、单位补贴量C 、补贴的政策目标D 、补贴期限AB 67、ACD 68、BD 69、ABC 70、ABC 71、BCD 72、AB 73、ABCD。
1 / 4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
(备考辅导)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3)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2 / 4
第二十四条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
1.为此,将成立一个由各成员方代表组成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
员会。该委员会应选举自己的主席,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并按本
协议的有关规定应任一成员方的请求而召开会议。委员会应执行本协
议或全体成员方所授予的职责,并为与实施本协定和推进其目标有关
的事项向成员方提供磋商的机会。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应作为该委员
会秘书处。
2.该委员会可以建立适当的下属机构。
3.委员会应建立一个由5位补贴与贸易关系方面资深独立专家组
成的常设专家小组。这些专家由委员会挑选,并每年有一名被轮换。
专家小组可应请求,根据第四条第5款规定对专门专家小组提供帮助。
委员会也可就任何补贴的存在与性质,要求专家组提供咨询意见。
4.专家组可向任何成员方提供咨询,并可就该成员方准备实施或
正在实施的补贴性质提供咨询性意见。该咨询意见给予保密,并可不
对其适用第七条的程序。
5.为了行使其职能,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可向任何他们认为适当
的对象进行磋商并寻求信息资料。然而,委员会或下属机构在向某一
成员方管辖范围的
七 通告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