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系统的MATLAB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的MATLAB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的MATLAB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的MATLAB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的MATLAB 实验

————用MATLAB 中的simulink 模块构建控制系统

1、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给系统加入一个输入(单位阶跃)扰动,测量其输出变化曲线。

3234

3238510781s

s s s e s s s s -+++++++

按照反应曲线法(书中77页、33页)确定对应于输出曲线的传递函数。 K o =5/1=5 tao=3

y=5*.0632=3.16 对应横坐标 T+tao=8.461 T o =5.461

G o (s)=5e -3s /5.461s+1

2、建立一个简单控制系统,测量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学会使用simulink模块,根据要求能够建立仿真系统并进行系统仿真。

设一流量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对象的传递函数为:5

。采

++

s s

(1)(2)

用PID

图1. 流量控制系统

①、试建立simulik仿真系统进行仿真;(画出控制系统框图)

②、采用P控制器、比例作用(proportional)为10;

C=0.96

第一峰值=1.446 第二峰值=1.089

B=1.446-0.96= B`=1.089-0.96

衰减比n=B/B`

超调亮σ=B/C

余差e=r-C=1-0.96

过渡过程时间Ts=4.6s

③、采用PI控制器、比例作用(proportional)为10, 积分作用

(integral)为5;

C=1

第一峰值=1.527 第二峰值=1.172

B=1.527-1= 0.527 B`=1.172-1=0.172

衰减比n=B/B`

超调亮σ=B/C

余差e=r-C=1-1=0

过渡过程时间Ts=1.95s

④、采用PID控制器,比例作用(proportional)为10, 积分作

用(integral)为5和微分作用(derivative)为0.3。

C=1

第一峰值=1.362 第二峰值=1.053

B=1.362-1=0.362 B`=1.053-1=0.053

衰减比n=B/B`

超调亮σ=B/C

余差e=r-C=1-1=0

过渡过程时间Ts=1.35s

观察并记录:在②、③和④的情况下的衰减比,超调量,余差,过渡过程时间。

⑤、采用P控制器,改变比例作用(proportional)从0.1到3。

观察输出曲线的变化,用根轨迹理论说明为什么?

Kp=0.1

Kp=0.5

Kp=1.3

Kp=2

Kp=3

3、采用P、PI和PD控制器验证参数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设一流量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23

98

s s

++

。1)、采用P控制器,令增益分别为:10;30;60,观察输出变化。

①、超调量;②、误差;③、震荡情况。

Kp=10

C=0.789

第一峰值B=0.817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ts=0.508 Kp=30

C=0.918

第一峰值B=1.100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ts=0.53s,

Kp=60

C=0.958

第一峰值B=1.276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ts=0.581s

2)、采用I控制器,令积分强度分别为:1;20;30,观察输出变化。

①、超调量;②、误差;③、震荡情况。

Ki=1

C=1

第一峰值B=1.021

超调量=B/C=

误差=1-C=0

震荡情况:ts=5.48s Ki=20

C=1

第一峰值B=1.860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ts=42.38s

Ki=30

C=∞

第一峰值B=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ts=s

3)、采用PD控制器,令增益为:200,微分强度分别为:1;5;10,

观察输出变化。

①、超调量;②、误差;③、震荡情况。

Kd=1

C=0.987

第一峰值B=1.430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ts=0.430s Kd=5

C=0.987

第一峰值B=1.127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ts=0.2s

Kd=10

C=0.987

第一峰值B=

超调量=B/C=

误差=1-C=

震荡情况:不震荡

4、验证在不同控制参数下的输出变化

观察在不同的P、I和D数值下的输出变化(通过观察,了解在数

值增加或减少过程中,系统输出是:震荡或不震荡;误差变大或减小;超调量变大或减小;过渡过程时间变长或缩短等)。

以上实验为第一次实验报告内容。下面的实验为第二次实验报告内容。

5、

PID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理想PID

1t

c d

i

de u K e edt T T dt ???=+

+ ????

或 ()()1

1c d i U s K T s E s T s ??=++ ???

在MATLAB 的simulink 模块中的PID 控制器参数分别为:

1

t

c d

i

de

u K edt T T dt ?=+

+?

或 ()()1c d i U s K T s E s T s ??=++ ???

①、 比例作用(proportional )强度是:1

c K δ

=(δ为比例度) ;

②、 积分作用(integral )强度是:1

i i

K T =

(i T 为积分时间) ; ③、 微分作用(derivative )强度是:d d K T =(d T 为微分时间) 。

请用函数

432

1

10018097181

s s s s ++++ 作为对象的传递函数建立一个反馈控制系统,采用工程整定法中的临界比例度法和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使输出曲线满足4:1的衰减比。要求确定在控制规律为:P 、PI 、PD 和PID 时的控制器参数。(参考教材中76页表4-4和77页表4-5) 临界比例度法:

临界比例度δk =1/K=1/7.7=0.130 临界振荡周期T k =42.18-20.84=21.34s

P控制器:

比例度δ=2δk=0.260

PI控制器:

比例度δ=2.2δk=0.286 积分时间Ti=0.85 T k=18.139 PD控制器:

比例度δ=1.8δk= 0.5148 微分时间Td=0.1T k=2.134 PID控制器:

比例度δ=1.7δk=0.221

积分时间Td=0.5T k=10.67

微分时间Ti=0.125 T k=2.6675

衰减曲线法

K=3.33

比例度δs=1/k=0.3

衰减振荡周期Ts=42.168-15.17=2.998

P控制器:

比例度δ=δs=0.3

PI控制器:

比例度δ=1.2δs=0.36 积分时间Ti=0.5 T s=1.499

PID控制器:

比例度δ=0.8δs=0.24

积分时间Ti=0.3 T k=0.8994

微分时间Td=0.1T k=0.2998

6、设计一个控制系统

用教材中80页的4-7题,建立一个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设对象的传

递函数为:

23

98

s s

++

,变送器的增益为:2,控制阀的增益为:3。采用PI控制器,调整控制器参数使输出曲线达到4:1的衰减震荡。

所得比例强度为26,积分强度为10

衰减比n=(0.7469-0.5)/(0.5621-0.5)=3.97

调整过程:

K=50 I=10 n=0.293/0.1212=2.4

K=29 I=10 n=0.2543/0.0714=3.56 K=20 I=10 n=0.229/0.0475=4.8 K=25 I=10 n=0.2442/0.0588=4.15 K=26 I=10 n=0.2469/0.0621=3.97 7、

设计一个串级控制系统并进行控制器参数整定

设有一个蒸汽加热器如图所示,主要扰动为进料流量,其变化幅度较大且频繁,设计合理控制系统,并整定控制器参数,使输出曲线满足4:1的衰减比。

设蒸汽加热器的传递函数为:1

s

e s -+

进料流量的传递函数为: 设蒸汽流量的传递函数为e -s /(5s+1) 蒸汽流量到出口温度的传递函数为1

1098

s s ++

8、 设计一个比值控制系统P.118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运算基础 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 z1=2*sin(85*pi/180)/(1+exp(2)) z1 = >> x=[2 1+2i; 5]; >> z2=1/2*log(x+sqrt(1+x^2)) z2 = - + + -

>> a=::; >> z3=(exp.*a)-exp.*a))./2.*sin(a++log(+a)./2) (>> z33=(exp*a)-exp*a))/2.*sin(a++log(+a)/2)可以验证z3==z33,是否都为1) z3 = Columns 1 through 5 + + + + + Columns 6 through 10 + + + + + Columns 11 through 15 + + + + + Columns 16 through 20 + + + + +

Columns 21 through 25 + + + + + Columns 26 through 30 + + + + + Columns 31 through 35 + + + + + Columns 36 through 40 + + + + + Columns 41 through 45 + + + + + Columns 46 through 50

+ + + + + Columns 51 through 55 + + + + + Columns 56 through 60 + + + + + Column 61 + (4) 2 2 4 2 01 112 2123 t t z t t t t t ?≤< ? =-≤< ? ?-+≤< ? ,其中t=0:: >> t=0::; >> z4=(t>=0&t<1).*(t.^2)+(t>=1&t<2).*(t.^2-1)+(t>=2&t<3).*(t.^ 2-2.*t+1) z4 =

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及答案

产生离散衰减正弦序列()π0.8sin 4n x n n ?? = ??? , 010n ≤≤,并画出其波形图。 n=0:10; x=sin(pi/4*n).*0.8.^n; stem(n,x);xlabel( 'n' );ylabel( 'x(n)' ); 用MATLAB 生成信号()0sinc at t -, a 和0t 都是实数,410t -<<,画波形图。观察并分析a 和0t 的变化对波形的影响。 t=linspace(-4,7); a=1;

t0=2; y=sinc(a*t-t0); plot(t,y); t=linspace(-4,7); a=2; t0=2; y=sinc(a*t-t0); plot(t,y);

t=linspace(-4,7); a=1; t0=2; y=sinc(a*t-t0); plot(t,y);

三组对比可得a 越大最大值越小,t0越大图像对称轴越往右移 某频率为f 的正弦波可表示为()()cos 2πa x t ft =,对其进行等间隔抽样,得到的离散样值序列可表示为()()a t nT x n x t ==,其中T 称为抽样间隔,代表相邻样值间的时间间隔,1 s f T = 表示抽样频率,即单位时间内抽取样值的个数。抽样频率取40 Hz s f =,信号频率f 分别取5Hz, 10Hz, 20Hz 和30Hz 。请在同一张图中同时画出连续信号()a x t t 和序列()x n nT 的波形图,并观察和对比分析样值序列的变化。可能用到的函数为plot, stem, hold on 。 fs = 40; t = 0 : 1/fs : 1 ; % ?μ?ê·?±e?a5Hz,10Hz,20Hz,30Hz f1=5; xa = cos(2*pi*f1*t) ; subplot(1, 2, 1) ;

第三章_随机过程教案

第三章随机过程 本节首先介绍利用matlab现有的库函数根据实际需要直接产生均分分布和高斯分布随机变量的方法,然后重点讲解蒙特卡罗算法。 一、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利用MATLAB库函数rand产生。rand函数产生(0,1)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使用方法如下: 1)x=rand(m);产生一个m×m的矩阵,所含元素取值均为在(0,1)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2)x=rand(m,n);产生一个m×n的矩阵,所含元素取值均为在(0,1)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3)x=rand;产生一个随机数。 举例:1、产生一个5×5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矩阵,所含元素取值均为在(0,1)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x=rand(5) 2、产生一个5×3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矩阵,所含元素取值均为在(0,1)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x=rand(5,3) 二、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randn函数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的随机数,使用方法如下: 1)x=randn(m);产生一个m×m的矩阵,所含元素都是均值

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2)x=randn(m,n);产生一个m×n的矩阵,所含元素都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3)x=randn;产生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举例:1、产生一个5×5的矩阵,所含元素都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x=randn(5) 2、产生一个5×3的矩阵,所含元素都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x=randn(5,3) 3、产生一个5×3的矩阵,所含元素都是均值为0,方差为4的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x=2×randn(5,3) 三、蒙特卡罗仿真 1、蒙特卡罗算法 蒙特卡罗估计是指通过随机实验估计系统参数值的过程。蒙特卡罗算法的基本思想:由概率论可知,随机实验中实验的结果是无法预测的,只能用统计的方法来描述。故需进行大量的随机实验,如果实验次数为N,以 N表示事件A发 A 生的次数。若将A发生的概率近似为相对频率,定义为 N N。 A 这样,在相对频率的意义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重

数学软件MATLAB实验作业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作业 一.《数学软件》练习题(任选12题,其中19-24题至少选2题): 3.对下列各式进行因式分解. (1). syms x y >> factor(x^5-x^3) (2). syms x y >> factor(x^4-y^4) (3). syms x >> factor(16-x^4) (4). syms x >> factor(x^3-6*x^2+11*x-6) (5). syms x y >> factor((x+y)^2-10*(x+y)+25) (6). syms x y >> factor(x^2/4+x*y+y^2) (7). syms x y a b >> factor(3*a*x+4*b*y+4*a*y+3*b*x) (8). syms x >> factor(x^4+4*x^3-19*x^2-46*x+120) 5.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 (1).solve('(y-3)^2-(y+3)^3=9*y*(1-2*y)') (2). solve('3*x^2+5*(2*x+1)') (3). solve('a*b*x^2+(a^4+b^4)*x+a^3*b^3','x') (4). solve('x^2-(2*m+1)*x+m^2+m','x') (5). [x,y]=solve('4*x^2-9*y^2=15','2*x-3*y=15') 6.计算极限. (1). syms x f=(exp(x)-exp(-x))/sin(x); limit(f,x,0) (2) syms x >> f=(x/(x-1)-1/log(x)); >> limit(f,x,1) (3). syms x >> f=(1-cos(x))/x^2; >> limit(f,x,0)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及步骤 4、有关向量、矩阵或数组的一些运算 (1)设A=15;B=20;求C=A+B与c=a+b? (2)设A=[1 2 3;4 5 6;7 8 9],B=[9 8 7;6 5 4;3 2 1];求A*B与 A.*B? A*B就是线代里面的矩阵相乘 A.*B是对应位置的元素相乘(3)设a=10,b=20;求i=a/b=0.5与j=a\b=2? (4)设a=[1 -2 3;4 5 -4;5 -6 7] 请设计出程序,分别找出小于0的矩阵元素及其位置(单下标、全 下标的形式),并将其单下标转换成全下标。 clear,clc a=[1 -2 3;4 5 -4;5 -6 7]; [x,y]=find(a<0); c=[]; for i=1:length(x) c(i,1)=a(x(i),y(i)); c(i,2)=x(i); c(i,3)=y(i); c(i,4)=(y(i)-1)*size(a,2)+x(i); end c

(5)在MATLAB命令行窗口运行A=[1,2;3,4]+i*[5,6;7,8];看结果如何?如果改成运行A=[1,2;3,4]+i[5,6;7,8],结果又如何?前面那 个是虚数矩阵,后面那个出错 (6)请写出完成下列计算的指令: a=[1 2 3;3 4 2;5 2 3],求a^2=?,a.^2=? a^2= 22 16 16 25 26 23 26 24 28 a.^2= 1 4 9 9 16 4 25 4 9 (7)有一段指令如下,请思考并说明运行结果及其原因 clear X=[1 2;8 9;3 6]; X( : ) 转化为列向量 (8)使用三元组方法,创建下列稀疏矩阵 2 0 8 0 0 0 0 1 0 4 0 0 6 0 0 0 方法一: clear,clc

随机过程matlab程序

基本操作 -5/(4.8+5.32)^2 area=pi*2.5^2 x1=1+1/2+1/3+1/4+1/5+1/6 exp(acos(0.3)) a=[1 2 3;4 5 6;7 8 9] a=[1:3,4:6,7:9] a1=[6: -1:1] a=eye(4) a1=eye(2,3) b=zeros(2,10) c=ones(2,10) c1=8*ones(3,5) d=zeros(3,2,2); r1=rand(2, 3) r2=5-10*rand(2, 3) r4=2*randn(2,3)+3 arr1=[1.1 -2.2 3.3 -4.4 5.5] arr1(3) arr1([1 4]) arr1(1:2:5) arr2=[1 2 3; -2 -3 -4;3 4 5] arr2(1,:) arr2(:,1:2:3) arr3=[1 2 3 4 5 6 7 8] arr3(5:end) arr3(end) 绘图

x=[0:1:10]; y=x.^2-10*x+15; plot(x,y) x=0:pi/20:2*pi y1=sin(x);y2=cos(x); plot(x,y1,'b-'); hold on; plot(x,y2,‘k--’); legend (‘sin x’,‘cos x’); x=0:pi/20:2*pi; y=sin(x); figure(1) plot(x,y, 'r-') grid on 以二元函数图 z = xexp(-x^2-y^2) 为例讲解基本操作,首先需要利用meshgrid 函数生成X-Y平面的网格数据,如下所示: xa = -2:0.2:2; ya = xa; [x,y] = meshgrid(xa,ya); z = x.*exp(-x.^2 - y.^2); mesh(x,y,z); 建立M文件 function fenshu( grade ) if grade > 95.0 disp('The grade is A.'); else if grade > 86.0 disp('The grade is B.'); else

MATLAB实验练习题(计算机)-南邮-MATLAB-数学实验大作业答案

“”练习题 要求:抄题、写出操作命令、运行结果,并根据要求,贴上运行图。 1、求230x e x -=的所有根。(先画图后求解)(要求贴图) >> ('(x)-3*x^2',0) = -2*(-1/6*3^(1/2)) -2*(-11/6*3^(1/2)) -2*(1/6*3^(1/2)) 3、求解下列各题: 1)30 sin lim x x x x ->- >> x;

>> (((x))^3) = 1/6 2) (10)cos ,x y e x y =求 >> x; >> ((x)*(x),10) = (-32)*(x)*(x) 3)2 1/2 0(17x e dx ?精确到位有效数字) >> x; >> ((((x^2),0,1/2)),17) =

0.54498710418362222 4)4 2 254x dx x +? >> x; >> (x^4/(25^2)) = 125*(5) - 25*x + x^3/3 5)求由参数方程arctan x y t ??=? =??dy dx 与二阶导 数22 d y dx 。 >> t; >> ((1^2))(t); >> ()() = 1

6)设函数(x)由方程e所确定,求y′(x)。>> x y; *(y)(1); >> ()() = (x + (y)) 7) sin2 x e xdx +∞- ? >> x; >> ()*(2*x); >> (y,0) = 2/5

8) 08x =展开(最高次幂为) >> x (1); taylor(f,0,9) = - (429*x^8)/32768 + (33*x^7)/2048 - (21*x^6)/1024 + (7*x^5)/256 - (5*x^4)/128 + x^3/16 - x^2/8 + 2 + 1 9) 1sin (3)(2)x y e y =求 >> x y; >> ((1)); >> ((y,3),2) =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 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12 2sin 851z e =+ (2) 21ln(2 z x =,其中2 120.45 5i x +??=? ?-??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 a a e e a z a a --+= ++=--L (4) 22 42011 122123t t z t t t t t ?≤

4. 完成下列操作: (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解:(1) 结果: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 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

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理 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 =? ???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 E R RS A O S +?? =???? 。 解: M 文件如下; 5. 下面是一个线性方程组: 1 231 1 12340.951110.673450.5211145 6x x x ?? ??????????????=??? ?????????????????? ? ch = 123d4e56g9

(1) 求方程的解。 (2) 将方程右边向量元素b 3改为0.53再求解,并比较b 3的变化和解的相对变化。 (3) 计算系数矩阵A 的条件数并分析结论。 解: M 文件如下: 实验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 求分段函数的值。 2226035605231x x x x y x x x x x x x ?+-<≠-? =-+≤<≠≠??--? 且且及其他 用if 语句实现,分别输出x=-5.0,-3.0,1.0,2.0,2.5,3.0,5.0时的y 值。 解:M 文件如下:

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报告 院系:专业: 年级:班号: 姓名:学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一 连续时间信号的表示及可视化 实验题目: )()(t t f δ=;)()(t t f ε=;at e t f =)((分别取00<>a a 及); )()(t R t f =;)()(t Sa t f ω=;)2()(ft Sin t f π=(分别画出不同周期个数 的波形)。 解题分析: 以上各类连续函数,先运用t = t1: p:t2的命令定义时间范围向量,然后调用对应的函数,建立f 与t 的关系,最后调用plot ()函数绘制图像,并用axis ()函数限制其坐标范围。 实验程序: (1) )()(t t f δ= t=-1:0.01:3 %设定时间变量t 的范围及步长 f=dirac(t) %调用冲激函数dirac () plot(t,f) %用plot 函数绘制连续函数 axis([-1,3,-0.5,1.5]) %用axis 函数规定横纵坐标的范围 (2) )()(t t f ε= t=-1:0.01:3 %设定时间变量t 的范围及步长 f=heaviside(t) %调用阶跃函数heaviside () plot(t,f) %用plot 函数绘制连续函数 title('f(t)=heaviside(t)') %用title 函数设置图形的名称 axis([-1,3,-0.5,1.5]) %用axis 函数规定横纵坐标的范围 (3) at e t f =)( a=1时: t=-5:0.01:5 %设定时间变量t 的范围及步长 f=exp(t) %调用指数函数exp ()

山东建筑大学数学实验期末作业matlab

数学实验 期 末 作 业 学号: 班级: 姓名:

1. 求函数x x y 2sin 3=的5阶导数。 2. 使用sparse 命令描述? ? ???? ? ? ??30001 020******* 01020 10003。 3. 求解边值问题 1)0(,0)0(,34,43==+-=+=g f g f dx dg g f dx df 。 4. 建立函数1 2sin )(3-=x x f x 的M-文件,并计算)2(f 和)10(f 。 5. 计算二重积分dy dx x y ??211 0][。 6. 已知数列满足2,11 01=+= +a ka a k k ,求5a ,并要求最后结果分别以小数点后两位和有理数这两种数据显示格式输出。

7.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请根据你的思路编程求解。 8. 绘制以下方程所表示的图形。 (1)x x y -=23 2 (2)y z cos =绕z 轴的旋转曲面 (3))40(,) 2sin(sin )]2cos(4[cos )]2cos(4[π<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的个人工资、薪金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计算办法为:在每个人的月收入中超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应该纳税,这部分收入称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实行分段累计税率,按下列税率表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等级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2 超过500元,不到2000元的部分10 3 超过2000元,不到5000元的部分15 4 超过5000元,不到20000元的部分20 5 超过20000元,不到40000元的部分25 6 超过40000元,不到60000元的部分30 7 超过60000元,不到80000元的部分35 8 超过80000元,不到100000元的部分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 若某人的工资是x元,试建立税款y与收入x之间的M-文件,并要求程序运行时可以告知操作者“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your wage”。

MATLAB实验题答案

1、求以下变量的值,并在MATLAB中验证。( 1 ) a = 1 : 2 : 5 a = 1 3 5 ( 2 ) b = [ a' , a' , a' ;a ] b = 1 1 1 3 3 3 5 5 5 1 3 5 ( 3 ) c = a + b ( 2 , : ) c = 4 6 8 2、下列运算是否合法,为什么?如合法, 结果是多少? >> result2=a*b Error using * Inner 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 >> result3=a+b result3 = 3 6 2 5 8 11 >> result4=b*d result4 = 31 22 22 40 49 13 >> result5=[b;c']*d result5 = 31 22 22 40 49 13 -5 -8 7 >> result6=a.*b result6 = 2 8 -3 4 1 5 30 >> result7=a./b result7 = 0.5000 0.5000 -3.0000 4.0000 1.6667 1.2000>> result8=a.c Attempt to reference field of non-structure array. >> result9=a.\b result9 = 2.0000 2.0000 -0.3333 0.2500 0.6000 0.8333 >> result10=a.^2 result10 = 1 4 9 16 25 36 >> result11=2.^a result11 = 2 4 8 16 32 64 3、用MATLAB求解下面的的方程组。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4 13 2 3 1 5 11 2 2 2 3 15 9 2 1 2 7 4 3 2 1 x x x x >> A=[7 2 1 -2;9 15 3 -2;-2 -2 11 5;1 3 2 13] >> B=[4 7 -1 0] >> B=B' >> x=inv(A)*B (2) ?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5 3 3 3 3 2 8 2 1 w z y x w y x w z y x z y x >> A1=[1 1 1 0;1 2 1 -1;2 -1 0 -3;3 3 5 -6] >> B2=[1;8;3;5] >> x2=inv(A1)*B2 4、已知 ? ? ? ? ? ? ? ? ? ? ? ? - - - - = 13 2 3 1 5 11 2 2 2 3 15 9 2 1 2 7 A

(完整word版)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

习题三 绘制典型信号及其频谱图 1.更改参数,调试程序,绘制单边指数信号的波形图和频谱图。观察参数a对信号波形 及其频谱的影响。 程序代码: close all; E=1;a=1; t=0:0.01:4; w=-30:0.01:30; f=E*exp(-a*t); F=1./(a+j*w); plot(t,f);xlabel('t');ylabel('f(t)'); figure; plot(w,abs(F));xlabel('\omega');ylabel('|F(\omega)|';

E=1,a=1,波形图频谱图更改参数E=2,a=1;

更改参数a,对信号波形及其频谱的影响。(保持E=2)上图为a=1图像 a=2时

a=4时 随着a的增大,f(t)曲线变得越来越陡,更快的逼近0,而对于频谱图,随着a增大,图像渐渐向两边张开,峰值减小,陡度减小,图像整体变得更加平缓。 2.矩形脉冲信号 程序代码: close all; E=1;tao=1; t=-4:0.1:4; w=-30:0.1:30;

f=E*(t>-tao/2&tao/2)+0*(t<=-tao/2&t>=tao/2); F=(2*E./w).*sin(w*tao/2); plot(t,f);xlabel('t');ylabel('f(t)'); figure; plot(w,abs(F));xlabel('\omega');ylabel('|F(\omega)|') ; figure; plot(w,20*log10(abs(F))); xlabel('\omega');ylabel('|F(\omega)| in dB'); figure; plot(w,angle(F));xlabel('\omega');ylabel('\phi(\omega )');

MATLAB 窄带随机过程

中山大学移动学院本科生实验报告 (2015学年春季学期)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任课教师:刘洁 教学助理(TA ):朱焱 1、 实验要求 1.产生窄带随机过程和其概率谱密度 2.产生多个窄带随机过程 3.求出窄带随机过程的均值和自相关函数 2、 设计思路 00)()sin(2) f t b t f t p p - 对于第一个实验: 首先便是要搞懂如何产生一个窄带随机过程,按照TA 的提示,循序而进,从定义出发,获得答案。按照上面的结构框图 ,由公式: t t b t t a t X 00sin )(cos )()(ωω-= 可以较为轻松的得到窄带随机过程(先产生高斯白噪声g = randn(1,1001),产生低通[b,a] = butter(1,wn)的B/A 系数,由Y = filter (B ,A ,X ),得到a (t )和 b (t ),之后zt = a(t)cos(wt) - b(t)sin(wt),通过这个公式就容易了,再通过plot(zt);便可以得到窄带随机过程),后面的两个实验,是基于第一个实验来做的; 对第二个实验: 加入for 循环,生成五个窄带随机过程,并且利用subplot 画小图。 对第三个实验: 产生窄带随机过程,利用函数mean 和xcorr 两个函数分别产生均值和

自相关函数。 3、运行与测试 Lab1:产生窄带随机过程和其概率谱密度 在command命令框里写入:zhaidai,这是基于随机过程的莱斯表达式,产生一个1000个点的高斯窄带随机过程,和其概率谱密度(基本呈现正态分布)。 Lab2:产生多个窄带随机过程

matlab数学实验报告5

数学实验报告 制作成员班级学号 2011年6月12日

培养容器温度变化率模型 一、实验目的 利用matlab软件估测培养容器温度变化率 二、实验问题 现在大棚技术越来越好,能够将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为利用这种优势,实验室现在需要培植某种适于在8.16℃到10.74℃下能够快速长大的甜菜品种。为达到实验所需温度,又尽可能地节约成本,研究所决定使用如下方式控制培养容器的温度:1,每天加热一次或两次,每次约两小时; 2,当温度降至8.16℃时,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当温度达到10.74℃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 已知实验的时间是冬天,实验室为了其它实验的需要已经将实验室的温度大致稳定在0℃。下表记录的是该培养容器某一天的温度 时间(h)温度(℃)时间(h)温度(℃)09.68 1.849.31 0.929.45 2.959.13 3.878.981 4.989.65 4.988.811 5.909.41 5.908.691 6.839.18 7.008.5217.938.92 7.938.3919.048.66 8.978.2219.968.43 9.89加热装置工作20.848.22 10.93加热装置工作22.02加热装置工作10.9510.8222.96加热装置工作12.0310.5023.8810.59 12.9510.2124.9910.35 13.889.9425.9110.18 三、建立数学模型 1,分析:由物理学中的傅利叶传热定律知温度变化率只取决于温度

差,与温度本身无关。因为培养容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8.16℃和10.74℃;即最低温度差和最高温度差分别是:8.16℃和10.74℃。而且,16.8/74.10≈1.1467,约为1,故可以忽略温度对温度变化率的影响2, 将温度变化率看成是时间的连续函数,为计算简单,不妨将温度变化率定义成单位时间温度变化的多少,即温度对时间连续变化的绝对值(温度是下降的),得到结果后再乘以一系数即可。 四、问题求解和程序设计流程1)温度变化率的估计方法 根据上表的数据,利用matlab 做出温度-时间散点图如下: 下面计算温度变化率与时间的关系。由图选择将数据分三段,然后对每一段数据做如下处理:设某段数据为{(0x ,0y ),(1x ,1y ),(2x , 2y ),…,(n x ,n y )},相邻数据中点的平均温度变化率采取公式: 温度变化率=(左端点的温度-右端点的温度)/区间长度算得即:v( 2 1i i x x ++)=(1+-i i y y )/(i i x x - +1). 每段首尾点的温度变化率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v(0x )=(30y -41y +2y )/(2x -0x )v(n x )=(3n y -41+n y +2+n y )/(n x -2-n x )

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一常见信号的MATLAB 表示及运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见信号的意义、特性及波形 2.学会使用MATLAB 表示信号的方法并绘制信号波形 3. 掌握使用MATLAB 进行信号基本运算的指令 4. 熟悉用MATLAB 实现卷积积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信号一般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某些物理量。按照自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信号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一般用()f t 和()f k 来表示。若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就需要绘制其波形,如果信号比较复杂,则手工绘制波形就变得很困难,且难以精确。MATLAB 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及符号运算功能,为实现信号的可视化及其时域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根据MATLAB 的数值计算功能和符号运算功能,在MATLAB 中,信号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向量来表示,另一种则是用符号运算的方法。在采用适当的MATLAB 语句表示出信号后,就可以利用MATLAB 中的绘图命令绘制出直观的信号波形了。下面分别介绍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MATLAB 表示及其波形绘制方法。 1.连续时间信号 所谓连续时间信号,是指其自变量的取值是连续的,并且除了若干不连续的点外,对于一切自变量的取值,信号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从严格意义上讲,MATLAB 并不能处理连续信号。在MATLAB 中,是用连续信号在等时间间隔点上的样值来近似表示的,当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小时,这些离散的样值就能较好地近似出连续信号。在MATLAB 中连续信号可用向量或符号运算功能来表示。 ⑴ 向量表示法 对于连续时间信号()f t ,可以用两个行向量f 和t 来表示,其中向量t 是用形如12::t t p t 的命令定义的时间范围向量,其中,1t 为信号起始时间,2t 为终止时间,p 为时间间隔。向量f 为连续信号()f t 在向量t 所定义的时间点上的样值。 说明:plot 是常用的绘制连续信号波形的函数。 严格说来,MATLAB 不能表示连续信号,所以,在用plot()命令绘制波形时,要对自变量t 进行取值,MATLAB 会分别计算对应点上的函数值,然后将各个数据点通过折线连接起来绘制图形,从而形成连续的曲线。因此,绘制的只是近似波形,而且,其精度取决于t 的取样间隔。t 的取样间隔越小,即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小,则近似程度越好,曲线越光滑。例如:图1-1是在取样间隔为p=0.5时绘制的波形,而图1-2是在取样间隔p=0.1时绘制的波形,两相对照,可以看出图1-2要比图1-1光滑得多。

南邮MATLAB数学实验答案(全)

第一次练习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会作二维、三维几何图形,能够用Matlab 软件解决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中的计算问题。 补充命令 vpa(x,n) 显示x 的n 位有效数字,教材102页 fplot(‘f(x)’,[a,b]) 函数作图命令,画出f(x)在区间[a,b]上的图形 在下面的题目中m 为你的学号的后3位(1-9班)或4位(10班以上) 1.1 计算30sin lim x mx mx x →-与3 sin lim x mx mx x →∞- syms x limit((902*x-sin(902*x))/x^3) ans = 366935404/3 limit((902*x-sin(902*x))/x^3,inf) ans = 0 1.2 cos 1000 x mx y e =,求''y syms x diff(exp(x)*cos(902*x/1000),2) ans = (46599*cos((451*x)/500)*exp(x))/250000 - (451*sin((451*x)/500)*exp(x))/250 1.3 计算 22 11 00 x y e dxdy +?? dblquad(@(x,y) exp(x.^2+y.^2),0,1,0,1) ans = 2.1394 1.4 计算4 2 2 4x dx m x +? syms x int(x^4/(902^2+4*x^2)) ans = (91733851*atan(x/451))/4 - (203401*x)/4 + x^3/12 1.5 (10)cos ,x y e mx y =求 syms x diff(exp(x)*cos(902*x),10) ans = -356485076957717053044344387763*cos(902*x)*exp(x)-3952323024277642494822005884*sin(902*x)*exp(x) 1.6 0x =的泰勒展式(最高次幂为4).

随机过程课程作业(附MATLAB源码)

绘制样本曲线的MATLAB命令: t=1:50:100000; xt1=0.5*cos(0.5.*t+pi/3); subplot(2,2,1) plot(t,xt); axis([1 100000 -1 1]); title('样本曲线一,sita=pi/3'); xt2=0.5*cos(0.5.*t+pi/2); subplot(2,2,2); plot(t,xt); axis([1 100000 -1 1]); title('样本曲线二,sita=pi/2'); xt3=0.5*cos(0.5.*t+3*pi/4); subplot(2,2,3); plot(t,xt); axis([1 100000 -1 1]); title('样本曲线三,sita=3*pi/4'); xt3=0.5*cos(0.5.*t+3*pi/2); subplot(2,2,4); plot(t,xt); axis([1 100000 -1 1]); title('样本曲线四,sita=3*pi/2'); 四条样本曲线图:

选取第一条样本曲线对时间求均值: MATLAB 命令为: avX=sum(xt1)/length(t) avX = 0.0018 泊松过程的模拟: a 采用增量迭加法产生泊松过程 根据泊松过程是一个平稳增量随机过程,那么可知 1100()()()()()()()()n n n N t N t N t N t N t N t N t N t -=-+-+???+-+ 其中1()()()n n N t N t P λτ--= 假设某泊松过程的参数λ=3,时间最大为30,τ=1那么MTALAB 参数的样本曲线命令为 lamda=2;Tmax=30;hao=1; for j=1:4 i=1;N(1)= 0; while(i

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总汇

实验一、MATLAB 编程基础及典型实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软件平台的使用; (2)熟悉MATLAB 编程方法及常用语句; (3)掌握MATLAB 的可视化绘图技术; (4)结合《信号与系统》的特点,编程实现常用信号及其运算。 示例一:在两个信号进行加、减、相乘运算时,参于运算的两个向量要有相同的维数,并且它们的时间变量范围要相同,即要对齐。编制一个函数型m 文件,实现这个功能。function [f1_new,f2_new,n]=duiqi(f1,n1,f2,n2) a=min(min(n1),min(n2)); b=max(max(n1),max(n2)); n=a:b; f1_new=zeros(1,length(n)); f2_new=zeros(1,length(n)); tem1=find((n>=min(n1))&(n<=max(n1))==1); f1_new(tem1)=f1; tem2=find((n>=min(n2))&(n<=max(n2))==1); f2_new(tem2)=f2;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2)绘制信号x(t)=)3 2sin(2t e t ?的曲线,t 的范围在0~30s ,取样时间间隔为0.1s 。t=0:0.1:30; y=exp(-sqrt(2)*t).*sin(2*t/3); plot(t,y);

(3)在n=[-10:10]范围产生离散序列:?? ?≤≤?=Other n n n x ,033,2)(,并绘图。n=-10:1:10; z1=((n+3)>=0); z2=((n-3)>=0); x=2*n.*(z1-z2); stem(n,x);(4)编程实现如下图所示的波形。 t=-2:0.001:3; f1=((t>=-1)&(t<=1)); f2=((t>=-1)&(t<=2)); f=f1+f2; plot(t,f); axis([-2,3,0,3]);

matlab实验报告

Matlab实验报告 ——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1001114030 日期:2012年10月20日 班级应一姓名陈璐学号1001114030 实验名称:定积分的近似运算 问题背景描述: 利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虽然可以精确地计算定积分的值,但它仅适合于被积分函数的原函数能用初等函数表达出来的情形。如果这点办不到或不容易办到, 这就有必要考虑近似计算的方法。在定积分的很多应用问题中,被积函数甚至没 有解析表达式,可能只是一条实验记录曲线,或者是一组离散的采样值,这时只 能应用近似方法去计算相应的定积分。 实验目的: 本实验将主要研究定积分的三种近似计算算法:矩形法、梯形法、抛物线发。对于定积分的近似数值计算,Matlab有专门函数可用。 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 1.sum(a):求数组a的和。 2.format long:长格式,即屏幕显示15位有效数字。 3.double():若输入的是字符则转化为相应的ASCII码;若输入的是整型数之则转化为 相应的实型数值。 4.quad():抛物线法求数值积分。格式:quad(fun,a,b)。此处的fun是函数,并且

为数值形式,所以使用*、/、^等运算时要在其前加上小数点。 5.trapz():梯形法求数值积分。格式:trapz(x,y)。其中x为带有步长的积分区间;y为数 值形式的运算。 6.fprintf(文件地址,格式,写入的变量):把数据写入指定文件。 7.syms 变量1变量2……:定义变量为符号。 8.sym('表达式'):将表达式定义为符号。 9.int(f,v,a,b):求f关于v积分,积分区间由a到b。 10.subs(f,'x',a):将a的值赋给符号表达式f中的x,并计算出值。若简单地使用subs (f),则将f的所有符号变量用可能的数值代入,并计算出值。 实验所用软件及版本:Matlab 7.0.1

matlab所有实验及答案

实验二 习题 1、 矩阵Y= ???? ? ???? ???3472123100451150425 ,给出元素1的全下标和单下标,并用函数练习全下标和单下标的转换,求出元素100的存储位置。取出子矩阵?? ? ? ??21301,并求该矩阵的维数。 解:命令为: Y=[5,2,4;0,15,1;45,100,23;21,47,3] Y(2,3) Y(10) sub2ind([4 3],2,3) [i,j]=ind2sub([4 3],10) find(Y==100) sub2ind([4 3],3,2) B=Y(2:2:4,3:-2:1) 或 B=Y([2 4],[3 1]) [m n]=size(Y) 2、 建立一个数值范围为0—100内4*5的整数随机矩阵。 求出大于50的元素的位置。 解:命令为: G=int8(100*rand(4,5)) find(G>50) 3、 已知矩阵A=[1 0 -1 ;2 4 1; -2 0 5],B=[0 -1 0;2 1 3;1 1 2] 求2A+B 、A 2-3B 、A*B 、B*A 、A .*B ,A/B 、A\B 解:命令为: A=[1 0 -1 ;2 4 1; -2 0 5] B=[0 -1 0;2 1 3;1 1 2] E=2*A+B F=A^2-3*B G=A*B H=B*A I=A.*B J=A/B K=A\B 4、 利用函数产生3*4阶单位矩阵和全部元素都为8的 4*4阶矩阵,并计算两者的乘积。 解:命令为: A=eye(3,4) B=8*ones(4) C=A*B 5、 创建矩阵a=????? ???????------7023021.5003.120498601 ,取出其前两列构成的矩阵b ,取出前两行构成矩阵c ,转置矩阵b 构成矩阵d ,计算a*b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