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过读取IC卡确认驾驶员身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

通过读取IC卡确认驾驶员身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

通过读取IC卡确认驾驶员身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

通过读取IC卡确认驾驶员身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交通事故频发,汽车驾驶安全又成为一个问题。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遏止疲劳驾驶和车辆超速等交通事故,约束驾驶员的不良行驶行为,保障车辆运行安全,规范车辆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规范驾驶员行为,作为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基本功能之一,它首先应该能够准确识别驾驶员的身份。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单位应当为每个驾驶员配置IC卡,而驾驶员出车时再用IC卡登陆。该记录仪主要通过读取IC卡来确认驾驶员的唯一身份。而PC管理软件中的IC卡管理模块则主要用来给驾驶员的IC卡进行合法身份注册,使用单位可以编辑卡中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包括擦除、写人和读取等功能。

1设计方案的选择

目前汽车行驶记录仪采用的驾驶员身份识别方式主要有非接触式IC卡识别和接触式IC卡识别两种方式。

非接触式IC卡识别系统的凄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式IC片和读写设备问的无线电波来完成。非接触式lC卡识别方式的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且成本较高。

接触式IC卡识别系统中的CPU一旦探测到有IC卡插入,则立即通过卡的I/O口读取数据,接着进行程序的判断和处理。当确定为合法的IC驾驶员IC卡后,再按照协议凄取驾驶员信息。该接触式IC卡存储量大,凄写机构造价便宜,维护比较方便。

本设计中考虑到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应用环境较为复杂,而非接触式IC卡容易受汽车点火的电磁干扰,而且驾驶员身份数据的存储量不人,所以,本设计选择方案二的接触式IC 卡识别方式来进行设汁。

2 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IC卡芯片的选择

目前用于IC卡的通用存储器芯片多为EEPROM,其常用的协议主要有两线串行连接协议

统一身份认证-CAS配置实现

一、背景描述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政府、企业、机构等不断增加基于Internet/Intranet 的业务系统,如各类网上申报系统,网上审批系统,OA 系统等。系统的业务性质,一般都要求实现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授权等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而新系统的涌现,在与已有系统的集成或融合上,特别是针对相同的用户群,会带来以下的问题: 1、每个系统都开发各自的身份认证系统,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消耗开 发成本,并延缓开发进度; 2、多个身份认证系统会增加系统的管理工作成本; 3、用户需要记忆多个帐户和口令,使用极为不便,同时由于用户口令遗 忘而导致的支持费用不断上涨; 4、无法实现统一认证和授权,多个身份认证系统使安全策略必须逐个在 不同的系统内进行设置,因而造成修改策略的进度可能跟不上策略的变化; 5、无法统一分析用户的应用行为 因此,对于拥有多个业务系统应用需求的政府、企业或机构等,需要配置一套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以实现集中统一的身份认证,并减少信息化系统的成本。单点登录系统的目的就是为这样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统一的身份认证,实现“一点登录、多点漫游、即插即用、应用无关”的目标,方便用户使用。 二、CAS简介 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是耶鲁大学开发的单点登录系统(SSO,single sign-on),应用广泛,具有独立于平台的,易于理解,支持代理功能。CAS系统在各个大学如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剑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得到应用。Spring Framework的Acegi安全系统支持CAS,并提供了易于使用的方案。Acegi安全系统,是一个用于Spring Framework的安全框架,能够和目前流行的Web容器无缝集成。它使用了Spring的方式提供了安全和认证安全服务,包括使用Bean Context,拦截器和面向接口的编程方式。因此,Acegi 安全系统能够轻松地适用于复杂的安全需求。Acegi安全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设计

2010年3月(上 )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它可以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 储,然后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测量仪的硬件系统组成和软件系统的主流程设计,并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关键词]单片机;记录仪系统;模块化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设计 宋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常州213164) 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交通阻塞也越来越严重,人流,物流,车流骤增,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屡屡发生。给人民生命、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国家财产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遏制交通事故频发,许多公司企业科研单位研制开发汽车行驶记录仪。本文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的国家标准,自主研究了一套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整个系统包括汽车端的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和计算机端的汽车行驶信息数据分析软件两部分,前者记录下的状态数据最终送到计算机,由计算机侧相应的分析软件来分析,这样得到的结果有助于运输企业和管理部门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同时也可为交通管理部门对汽车事故处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手段。这里仅介绍汽车端的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的设计(以下简称记录仪)。 1记录仪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1.1系统的主要功能 1)能够实时监测并记录汽车行驶的各种状态信息,包括速度、里程等重要数据。2)可记录驾驶员信息(如姓名、工号等)和汽车信息(如车号等),为有关部门检查提供必要的信息。3)安装在汽车上的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可进行输入信息的提示,同时还要有实时信息的显示,并可根据用户要求或设置,另外还要具备汽车超速时的报警功能。4)具有数据通信功能,可以将记录仪系统与PC机和U盘等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2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合适的数据记录频率:速度的采样周期可设置为1次/s ̄0.2次/s。2)一定的数据记录容量:0 ̄240h。3)较长的数据存储时间:掉电情况下可至少保存10年以上。4)监测汽车行驶速度范围:0 ̄240km/h。5)记录需要的汽车行驶数据,包括速度、里程、超速度及时间、停车次数及时间。6)可以存储驾驶员信息、汽车信息、发车时间和到站时间。7)要能够抗电磁干扰、防火、防潮、抗冲击。8)尺寸大小合适,便于在汽车上安装。 2系统的总体构思 本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液晶显示和键盘电路、单片机系统和通信接口等几个功能模块。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 图1记录仪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 3系统的硬件设计 3.1供电电源模块 目前汽车内部产生的供电是+12V,而记录仪正常工作时,本身芯片所需的电压为5V。为了保证记录仪的正常工作,所以系统需要供电模块来实现+12V~+5V的电源变换。因此选用DC/DC变换器 MC34063组成DC/DC降压变换器。 3.2单片机系统 对于整个汽车记录仪而言,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本系统采用了PHILIPS公司生产的P89C51RD2单片机。该芯片除了具有256字节的内部RAM,还扩展了768字节的RAM空间,完全能够满足程序运行期间所需要的比较大的数据空间,无需扩展外部RAM,使系统更可靠和更经济。并且P89C5l RD2中的在系统编程和在应用中编程功能可以通过串口对汽车行驶记录仪进行软件升级,极大的方便了记录仪的维护工作,为汽车行驶记录仪功能的完善提供了便利。 3.3信号采集模块 本系统采集的信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车速信号、开关量信号以及和实时时钟数据,对不同种类的信号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时钟数据采集由实时时钟模块完成。1)车速信号的采集。车速信号的采集主要是通过霍尔传感器把车速转换车脉冲信号来实现的,即汽车行驶过程中轮子每转一周会通过内部的霍尔传感器送给系统一对差分信号,系统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获得一个对应的脉冲信号,通过对该脉冲信号计数,以及已知的轮子直径信息计算,得到车子的运行速度。为了防止汽车围环境的干扰,切断输入和输出通道间直接的电信号联系,本系统采用了光电隔离电路。采集到的车速脉冲信号由单片机P89C51的外部中断TNX0捕捉进行采集。另外用定时器记录脉冲的输出间隔,从而计算出里程、车速等实时数据,用以保存和输出。2 )开关量信号采集。开关量信号包括车门、左灯、右灯、倒车灯、远光灯、近光灯、刹车、汽车喇叭等信号。这些开关信号先经过TLP521光耦隔离处理后直接输入到单片机P89C51的P1口。系统每隔0.2s对开关量信号和1路脉冲信号采集一次,处理器只要将P1口的状态直接读入就可以了。 3.4实时时钟模块 在前面对系统的功能指标要求中提到数据记录容量要求在0 ̄240小时,数据存储时间在掉电情况下要求至少保存10年以上。为了准确地记录车辆行驶状态,并对异常情况下的断电时间进行记录,因此选择实时时钟芯片来提供日期和时间。本系统中选用DALLAS半导体公司的芯片DS12887,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可以产生详细的时间和日期信息,可以记录汽车信息过程中各种状态发生时对应的时间信息,它可以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 3.5数据存储模块 汽车记录仪的核心功能就是完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参量数据的及时记录,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可靠的存储保护。本系统对数据的存储器要求很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掉电后数据需要保存;2)可擦写次数多;3)可靠性高。故本系统采用了Atmel公司生产的串行大容量可擦写的可编程存储器AT24C512芯片作为数据存储模块。 3.6显示和键盘模块 1)键盘模块。键盘是单片机应用系统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可以通 过键盘向系统输入一些信息,如设计人员通过键盘向单片机系统输入指令、地址和数据等,实现简单的人际通信。在本系统中,键盘主要是用来输入驾驶员和车辆的一些信息等,它是由单片机控制的。2)液晶显示模块。本系统要求能够进行字符、数字和汉字的显示,因此选用了内含KS0108B/HD61202控制器的图形液晶显示器GXM12864,它是一种采用低功耗CMOS技术实现的点阵图形LCD模块,有8位微处 196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设计方案 1)系统总体设计 为了加强对业务系统和办公室系统的安全控管,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设计了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 1.1.设计思想 为实现构建针对人员帐户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全面完善的安全管控需要,我们将按照如下设计思想为设计并实施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内部建设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集中证书管理、集中账户管理、集中授权管理、集中认证管理和集中审计管理等应用模块实现所提出的员工帐户统一、系统资源整合、应用数据共享和全面集中管控的核心目标。 提供现有统一门户系统,通过集成单点登录模块和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服务,实现针对不同的用户登录,可以展示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点不同来为用户提供定制桌面的功能。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使用唯一身份标识的数字证书即可登录所有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集成性。 提供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统一账户管理平台,通过LDAP中主、从账户的映射关系,进行应用系统级的访问控制和用户生命周期维护

管理功能。 用户证书保存在USB KEY中,保证证书和私钥的安全,并满足移动办公的安全需求。 1.2.平台介绍 以PKI/CA技术为核心,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产品架构设计,实现集中的用户管理、证书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和审计等功能,为多业务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系统资源、权限策略、审计日志等统一、安全、有效的配置和服务。 如图所示,统一信任管理平台各组件之间是松耦合关系,相互支撑又相互独立,具体功能如下: a)集中用户管理系统:完成各系统的用户信息整合,实现用户生 命周期的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与各应用系统的同步机制,简 化用户及其账号的管理复杂度,降低系统管理的安全风险。

统一认证系统_设计方案

基础支撑平台

第一章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一、概述 建设方案单点登录系统采用基于Liberty规范的单点登录ID-SSO系统平台实现,为数字化校园平台用户提供安全的一站式登录认证服务。为平台用户以下主要功能: 为平台用户提供“一点认证,全网通行”和“一点退出,整体退出”的安全一站式登录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不影响平台用户正常业务系统使用。用户一次性身份认证之后,就可以享受所有授权范围内的服务,包括无缝的身份联盟、自动跨域、跨系统访问、整体退出等。 提供多种以及多级别的认证方式,包括支持用户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动态口令认证等等,并且通过系统标准的可扩展认证接口(如支持JAAS),可以方便灵活地扩展以支持第三方认证,包括有登录界面的第三方认证,和无登录界面的第三方认证。 系统遵循自由联盟规范的Liberty Alliance Web-Based Authentication 标准和OASIS SAML规则,系统优点在于让高校不用淘汰现有的系统,无须进行用户信息数据大集中,便能够与其无缝集成,实现单点登录从而建立一个联盟化的网络,并且具有与未来的系统的高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信息化平台用户带来更加方便、稳定、安全与灵活的网络环境。 单点登录场景如下图所示:

一次登录认证、自由访问授权范围内的服务 单点登录的应用,减轻了用户记住各种账号和密码的负担。通过单点登录,用户可以跨域访问各种授权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更友好的服务;一次性认证减少了用户认证信息网络传输的频率,降低了被盗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同时,基于联盟化单点登录系统具有标准化、开放性、良好的扩展性等优点,部署方便快捷。 二、系统技术规范 单点登录平台是基于国际联盟Liberty规范(简称“LA”)的联盟化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平台。 Liberty规范是国际170多家政府结构、IT公司、大学组成的国际联盟组织针对Web 单点登录的问题提供了一套公开的、统一的身份联盟框架,为客户释放了使用专用系统、不兼容而且不向后兼容的协议的包袱。通过使用统一而又公开的 Liberty 规范,客户不再需要为部署多种专用系统和支持多种协议的集成复杂度和高成本而伤脑筋。 Liberty规范的联盟化单点登录SSO(Single Sign On)系统有以下特点: (1). 可以将现有的多种Web应用系统联盟起来,同时保障系统的独立性,提供单点 登录服务;

汽车行车记录仪论文最终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STM32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 学号: 专业: 院系: 指导老师: 职称学位: 完成时间: 教务处制

基于STM32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汽车行驶记录仪是一种电子式记录设备,它对车辆行驶的时间、速度、里程以及车辆行驶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存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驾驶员不良驾驶习惯能够起到约束作用,对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分析和鉴定交通事故原因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中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主要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单元,以OV7670摄像头模块为图像采集模块,以SD卡位数据存储模块。控制系统以一定的间隔收集摄像头模块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并进行存储,实现实时的图像收集;通过将SD卡插入电脑端即可对系统实时拍摄并存储的图像信息进行查看。除此之外,可以通过串口工具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使得抽象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调用变的更加形象、具体。本次设计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和性价比高的特点。 关键词:汽车行驶记录仪;实时监控;STM32;SD卡

Research On 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Based On STM32 Abstract 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is an electronic recording device, its vehicle travel time, speed, mileage and vehicle statu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recording, storage. Bad driving habits 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use, fatigue driving, speeding and so the driver can act as a restraint on the safe driving support vehicles,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cidents.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STM32 designed a 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mainly STM32F103 microcontroller as the main control unit to the camera module OV7670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to your SD Card data storage module. Control systems at certain intervals to collect the camera module to capture image data, and store real-time collection of images, we can insert the SD card to the computer side of the system in real time and store the captured image information view.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seri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monitoring tool for real-time, making the abstract data acquisition, data storage, data call image becomes more specific. The design of the car recorder with a real-time, high reliability, and cost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vehicle traveling data recorder ,Real-time monitoring,STM32,SD card

互联网身份认证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随着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网络越来越普及,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怎样保证网民个人信息安全和保证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等,是我们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让网络安全受到更多的关注,在安全系统中重点技术就是使用身份认证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身份认证的技术和方式,目的在于让广大读者了解网络安全系统中的身份认证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如今全球信息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的信息产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特别是现在信息网络化正是发达的时期,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身份认证技术就成为了在网络安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确定使用者的身份,重点是为了解决网络双方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的问题,使通讯双方在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在信息安全里,身份认证技术在整个安全系统中是重点,也是信息安全系统首要“看门人”。因此,基本的安全服务就是身份认证,另外的安全服务也都需要建立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使身份认证系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最容易受到攻击。

一、身份认证的含义 身份认证技术简单意义上来讲就是对通讯双方进行真实身份鉴别,也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安全进行保护的第一个防火墙,目的就是验证辨识网络信息使用用户的身份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然后给予授权才能访问系统资源,不能通过识别用户就会阻止其访问。由此可知,身份认证在安全管理中是个重点,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 (一)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信息安全中身份认证是最重要的一门技术,也是在网络安全里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很好的识别出访问的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的权限,允许通过识别的用户进行访问操作,并进行一定的监督,防止出现不正当的操作情况,同时也是保护计算机不受病毒和黑客入侵的一个重要方法。使用者在进入网络安全系统的时候,先需要让身份认证系统识别出自己的身份,通过了身份认证系统识别以后,再依据使用者的权限、身份级别来决定可以访问哪些系统资源和可以进行哪些系统操作权限。与此同时,进入安全系统时,检测系统需要进行登记,包括记录、报警等,对用户的行为和请求进行记录,并识别出是否入侵了安全系统。 (二)基于网络的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系统在安全系统中非常重要,虽然它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但是另外的安全服务都需要它才能完成,只要身份认证系统受到攻击入侵,就会导致系统里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产生作用,而黑客入侵的首要目标一般都是先攻破身份认证系统。但是因为网络连接具有复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共38页知识分享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共38页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设计方案 1)系统总体设计 为了加强对业务系统和办公室系统的安全控管,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设计了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 1.1.设计思想 为实现构建针对人员帐户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全面完善的安全管控需要,我们将按照如下设计思想为设计并实施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内部建设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集中证书管理、集中账户管理、集中授权管理、集中认证管理和集中审计管理等应用模块实现所提出的员工帐户统一、系统资源整合、应用数据共享和全面集中管控的核心目标。 提供现有统一门户系统,通过集成单点登录模块和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服务,实现针对不同的用户登录,可以展示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点不同来为用户提供定制桌面的功能。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使用唯一身份标识的数字证书即可登录所有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集成性。

提供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统一账户管理平台,通过LDAP中主、从账户的映射关系,进行应用系统级的访问控制和用户生命周期维护管理功能。 用户证书保存在USB KEY中,保证证书和私钥的安全,并满足移动办公的安全需求。 1.2.平台介绍 以PKI/CA技术为核心,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产品架构设计,实现集中的用户管理、证书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和审计等功能,为多业务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系统资源、权限策略、审计日志等统一、安全、有效的配置和服务。 如图所示,统一信任管理平台各组件之间是松耦合关系,相互支撑又相互独立,具体功能如下:

网络统一身份认证计费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综合

XXXX学院网络统一身份认证计费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2016年03月 目录 一.计费系统设计规划......................................... 二.方案建设目标............................................. 三.总体方案................................................. 1.方案设计 .............................................. A.方案(串连网关方式)................................. B.方案(旁路方式+BRAS,BRAS产品) 四.认证计费管理系统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融合................. 4.1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融合 ................................ 4.2一卡通系统的融合 ...................................... 4.3用户门户系统的融合 .................................... 五.认证计费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六.用户案例................................................. 6.1清华大学案例介绍 ...................................... 6.2成功案例-部分高校...................................... 6.3系统稳定运行用户证明 ..................................

信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当今,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存储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只能够被有权操作 的人访问,所有未被授权的人无法访问到这些数据。这里说的是对“人”的权限的控制,即对操作者物理身份的权限控制。不论安全性要求多高的数据,它存在就必然要有相对应的授权人可以访问它,否则,保存一个任何人都无权访问的数据有什么意义?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身份认证手段,这个有权访问者的身份就很容易被伪造,那么,不论投入再大的资金,建立再坚固安全防范体系都形同虚设。就好像我们建造了一座非常结实的保险库,安装了非常坚固的大门,却没有安装门锁一样。所以身份认证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关隘。 1.身份认证技术简介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一个经典的漫画,一条狗在计算机面前一边打字,一边对另一条狗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漫画说明了在互联网上很难识别身份。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一切

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理身份。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身份认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用户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呢?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你知道什么),假设某些信息只有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有什么) ,假设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通过出示这个东西也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是谁),比如指纹、面貌等。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所知道的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者还有其他人知道,杨子荣就是掌握了“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接头暗号成功的伪造了自己的身份。而仅凭借一个人拥有的物品判断也是不可靠的,这个物品有可能丢失,也有可能被人盗取,从而伪造这个人的身份。只有人的身体特征才是独一无二,不可伪造的,然而这需要我们对这个特征具有可靠的识别能力。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海事一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目录...................................................................................................................................................... I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原则 (2) 1.2设计目标 (3) 1.3设计实现 (3) 1.4系统部署 (4) 2.方案产品介绍 (6) 2.1统一认证管理系统 (6) 2.1.1系统详细架构设计 (6) 2.1.2身份认证服务设计 (7) 2.1.3授权管理服务设计 (10) 2.1.4单点登录服务设计 (13) 2.1.5身份信息共享与同步设计 (15) 2.1.6后台管理设计 (19) 2.1.7安全审计设计 (21) 2.1.8业务系统接入设计 (23) 2.2数字证书认证系统 (23) 2.2.1产品介绍 (23) 2.2.2系统框架 (24) 2.2.3软件功能清单 (25) 2.2.4技术标准 (26) 3.数字证书运行服务方案 (28) 3.1运行服务体系 (28) 3.2证书服务方案 (29) 3.2.1证书服务方案概述 (29) 3.2.2服务交付方案 (30) 3.2.3服务支持方案 (36) 3.3CA基础设施运维方案 (38) 3.3.1运维方案概述 (38) 3.3.2CA系统运行管理 (38) 3.3.3CA系统访问管理 (39) 3.3.4业务可持续性管理 (39) 3.3.5CA审计 (39)

设计思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lessoner@https://www.doczj.com/doc/cc5413254.html,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系统介绍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基于Web Service技术,提供超大型用户统一管理、统一认证、异构系统与平台单点登录、统一安全控制与审计以及统一计费与支付功能的系统平台。通过该系统,可以圆满解决政府信息孤岛问题、企业应用认证集成以及电信和互联网服务收费等问题,真正实现:一点认证、全网通行;一点管理,全网安全。 系统架构 系统功能

统一用户管理 系统提供超大型用户统一集中管理,可管理千万级用户,系统支持多种用户帐号配置、用户字段自定义配置、用户 分类分组、多种用户接口(AD, LDAP, Membership等)、用户权限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统一认证服务 系统提供集中统一的,支持PKI、用户名/密码、B/S和C/S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并结合系统强大的加密与安全技 术,实现高效、安全的认证服务。 统一授权管理 系统结合资源管理对用户的访问提供统一授权服务(PMI),用户身份到应用授权的映射功能,实现权限和证书的产 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等功能,并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者的效率,降低管理者的工作量。 统一资源管理 系统提供各种应用系统和各种需要保护的功能资源的统一管理功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资源,提供资源的认证、资 源的维护、资源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资源的积分、计费与结算的管理,通过该模块,可以建立分布式的全球认证服务体 系。 统一计费结算 系统特别提供统一的用户积分、网络虚拟货币、网上银行支付以及其他多种电信支付方式的管理,同时,系统还提 供灵活的计费结算方式,支持按次计费、包时段计费、组合套餐计费等多种方式,圆满

的解决了网上用户购买商品、服 务以及虚拟商品的功能,并结合系统提供的灵活的结算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安全的费用结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统一安全审计 系统提供对于用户管理和认证的全面安全管理,包括:用户安全体系、用户信息加密、SSL加密安全、访问日志分 析、数据备份/恢复、网络安全防护、用户信息审计和自动用户清洗等一系列功能,全面解决系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 安全问题。 统一接口规范 系统提供标准的Web Service的认证服务和用户管理的SDK接口,符合SAML安全标记语言规范,方便其他各种异构操 作系统平台的应用进行SSO应用集成。 统一统计分析 通过统一的统计分析模块,我们可以分析和跟踪用户行为,了解和挖掘用户消费心理,提供详细的日、周、月和年 度报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 系统特点 1. 支持多个安全级 2. 支持多种身份验证方式 3. 完善的SSO会话管理 4. 跨域的SSO,支持SAML 5. 针对遗留应用的快捷、安全的SSO实现 6. 可插的可扩展的安全框架 7. 细粒度的访问权限控制 8. 高性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9. 个性化的SSO支持 10. 平台无关性

GB-T19056-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

汽车行驶记录仪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要求 (2) 4.1 一般要求 (2) 4.2 电气部件 (3) 4.3 电气性能 (4) 4.4 功能要求 (5) 4.5 性能要求 (9) 4.6 数据分析软件 (9) 4.7 数据安全性 (10) 4.8 气候环境适应性 (10) 4.9 机械环境适应性 (10) 4.10 外壳防护等级 (10) 4.11 抗汽车电点火干扰 (10) 4.12 静电放电抗扰度 (10) 4.13 瞬态抗扰性 (10) 5 试验方法 (10) 5.1 一般要求检查 (10) 5.2 电气部件检查 (11) 5.3 电气性能测试 (11) 5.4 功能检查 (12) 5.5 性能测试 (13) 5.6 数据分析软件检查 (14) 5.7 数据安全性检查 (14) 5.8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15) 5.9 机械环境试验 (16) 5.10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17) 5.11 抗汽车电点火干扰试验 (17) 5.1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8) 5.13 瞬态抗扰性试验 (18) 6 检验规则 (18) 6.1 型式检验 (18)

6.2 出厂检验 (20) 7 安装 (20) 7.1 新车 (20) 7.2 在用汽车 (20) 7.3 安装位置 (20) 7.4 接线要求 (20) 8 标志、标签和包装 (21) 8.1 标志、标签 (21) 8.2 产品合格证 (21) 8.3 包装 (21) 附录A(规范性附录)RS232串行数据通信协议 (22) 附录B(规范性附录)USB(通用串行总线)数据存储格式 (37) 附录C(规范性附录)驾驶人身份识别IC卡数据存储格式 (39)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事故疑点数据曲线 (40) 参考文献 (41)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Internet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共享与安全这对矛盾共同体,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成为网络存在的根本之道。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信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扮演着网络系统“看门人”的角色。 针对不同的安全威胁,目前存在多种主机安全技术和相关安全产品,如防病毒技术、个人防火墙、安全应用程序(如文件加密程序)、安全操作系统等。这些技术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却没有很好地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系统访问,即开机时的保护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口令的弱身份认证技术,很容易被攻破而造成泄密; (2)运行时保护,即在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后因某种原因暂时离开计算机,此时任何人员均可在此系统之上进行操作,从而造成泄密。

将密码写在记事本上挂在电脑旁边,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公司的员工都曾经为之。出于安全的要求,现在公司的安全策略普遍要求员工的登陆密码要定期更换,而且不能重复,这使得想出一个自己能记住的长串密码成为一件让员工头疼的事情。为了便于记忆,员工往往会选择常用词或者号码作为密码,如果攻击者使用“字典攻击法”或者穷举尝试法来破译,很容易被穷举出来。传统的账号加密码的形式,账号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密码容易被猜中,容易忘记,也容易被盗。据统计,一个人平均下来要记15到20个密码。静态密码的隐患显而易见,尤其是在证券、银行等行业,轰动一时的“银广夏盗卖案”早就为业界敲响了警钟。 为了解决静态密码的安全问题,一种方式是同一个人员使用不同的密码进入不同的应用系统,避免所有的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问题,然而需要记忆多个密码;第二种方式,采用软件VPN方式,登陆前先要使用VPN连接,这样可以面向一部分机器开放,但是第一次使用时下载VPN软件,每次访问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毕业论文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 国外的发展状况 (2) 1.2.1国发展 (2) 1.2.2国外发展 (3) 1.3 汽车行驶记录仪在交通管理中的必要性 (4) 1.4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分类 (5)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7) 1.6本章小结 (8) 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9) 2.1系统框图 (9) 2.2主控制器 (10) 第三章系统方案的硬件设计 3.1数据采集单元 (13) 3.2数据存储单元 (15) 3.3液晶显示单元 (20)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2) 4.1系统软件整体流程 (22) 4.2数据采集单元 (23) 4.3数据存储单元 (28) 4.4液晶显示单元 (30) 第五章总结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汽车的拥有量也不断增加,交通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隐患。仅2011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了20万人。而发达国家则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为控制机动车安全驾驶,通过立法(如欧盟第3825/85法规)强制安装机械式纸盘汽车行驶记录仪,对遏制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交通违章,约束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保障安全行车很有效。各级交通部门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由于交通管理的复杂性,交通车辆的运行围大,活动围涉及全国各地,管理部门无法随时随地的对车辆进行追踪监控。交通管理部门迫切需要一种可以代替人工对车辆的运行状况和驾驶员的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电子设备。交通管理中也需要一种能够有效保障车辆安全、提供实时调度管理的产品,使我国的交通管理能够真正迈入智能化时代。而汽车行驶记录仪就是一种能够安装在车辆上全过程同步记录、监控车辆运行状态、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高新技术产品。 美国、日本、香港、马来西亚等地都在大量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车辆也安装上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经过运输企业的使用,事实证明,安装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有利于规驾驶员操作,降低汽车公里胎耗、油耗,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应交通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后,运输企业可以依据记录的数据对驾驶员的进行奖励或批评教育甚至是处罚,长期坚持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不仅可以培养驾驶员规操作的良好习惯,还有助于运输企业筛选出经常有不良驾驶行为的个别司机,找出重点监督对象,从而达到“管车、管人、管安全”的目的。 依托6PS服务平台,汽车行驶记录仪不仅能够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所有基本信息,还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管理中心实现实时信息交换。在网络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最终版).

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 日期:2016年2月

目录 1.1 系统总体设计 (5) 1.1.1 总体设计思想5 1.1.2 平台总体介绍6 1.1.3 平台总体逻辑结构7 1.1.4 平台总体部署8 1.2 平台功能说明 (8) 1.3 集中用户管理 (9) 1.3.1 管理服务对象10 1.3.2 用户身份信息设计11 1.3. 2.1 用户类型11 1.3. 2.2 身份信息模型11 1.3. 2.3 身份信息的存储12 1.3.3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12 1.3.4 用户身份信息的维护13 1.4 集中证书管理 (14) 1.4.1 集中证书管理功能特点14 1.5 集中授权管理 (16) 1.5.1 集中授权应用背景16 1.5.2 集中授权管理对象17 1.5.3 集中授权的工作原理18 1.5.4 集中授权模式19 1.5.5 细粒度授权19 1.5.6 角色的继承20 1.6 集中认证管理 (21) 1.6.1 集中认证管理特点22 1.6.2 身份认证方式22 1.6. 2.1 用户名/口令认证23 1.6. 2.2 数字证书认证23 1.6. 2.3 Windows域认证24 1.6. 2.4 通行码认证24 1.6. 2.5 认证方式与安全等级24 1.6.3 身份认证相关协议25 1.6.3.1 SSL协议25 1.6.3.2 Windows 域25 1.6.3.3 SAML协议26 1.6.4 集中认证系统主要功能28 1.6.5 单点登录29

1.6.5.1 单点登录技术29 1.6.5.2 单点登录实现流程31 1.7 集中审计管理 (35)

国内外汽车行驶记录仪应用概况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858 国内外汽车行驶记录仪应用概况通用 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国内外汽车行驶记录仪应用概况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国外汽车行驶记录仪应用概况 汽车行驶记录仪制造和应用的发源地在欧洲。早在20世纪20年代,行驶记录仪便伴随着汽车里程表而诞生,当时是和汽车速度、里程表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记录仪开始在汽车运营中得到自发性的广泛应用。1934年,德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纸盘式行驶记录仪,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运输,1953年,德国政府开始对载重超过7吨的货车和客车强制推行纸盘式行驶记录仪。自1970年起,当时的欧共体开始推广德国的经验,在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成员国强制推行行驶记录仪。1992年欧盟成立,原欧共体有关记录仪应用的各项法规继续有效。目前,欧盟已制定颁布了分别规范驾驶员驾驶时间、纸盘式记录仪技术性能、数字式记录仪技术性能、监督企业和实施路面执法的5个主要法规,15个成员国500多万辆商用车安装了纸盘式行驶记录仪,是世界上使用纸盘式行驶记录仪最多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百科名片 动态口令牌身份认证技术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而产生的解决方法。计算机网络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身份认证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防护网络资产的第一道关口,身份认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身份认证方法 在真实世界,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基本方法可以分为这三种:(1) 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know ,你知道什么) ;(2) 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have ,你有什么) ;(3) 直接根据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who you are ,你是谁) ,比如指纹、面貌等。在网络世界中手段与真实世界中一致,为了达到更高的身份认证安全性,某些场景会将上面3种挑选2中混合使用,即所谓的双因素认证。 以下罗列几种常见的认证形式: 静态密码 用户的密码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在网络登录时输入正确的密码,计算机就认为操作者就是合法用户。实际上,由于许多用户为了防止忘记密码,经常采用诸如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字符串作为密码,或者把密码抄在纸上放在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方,这样很容易造成密码泄漏。如果密码是静态的数据,在验证过程中需要在计算机内存中和传输过程可能会被木马程序或网络中截获。因此,静态密码机制如论是使用还是部署都非常简单,但从安全性上讲,用户名/密码方式一种是不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它利用what you know方法。 智能卡(IC卡) 一种内置集成电路的芯片,芯片中存有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智能卡由专门的厂商通过专门的设备生产,是不可复制的硬件。智能卡由合法用户随身携带,登录时必须将智能卡插入专用的读卡器读取其中的信息,以验证用户的身份。智能卡认证是通过智能卡硬件不可复制来保证用户身份不会被仿冒。然而由于每次从智能卡中读取的数据是静态的,通过内存扫描或网络监听等技术还是很容易截取到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因此还是存在安全隐患。它利用what you have方法。 短信密码 短信密码以手机短信形式请求包含6位随机数的动态密码,身份认证系统以短信形式发送随机的6位密码到客户的手机上。客户在登录或者交易认证时候输入此动态密码,从而确保系统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它利用what you have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安全性由于手机与客户绑定比较紧密,短信密码生成与使用场景是物理隔绝的,因此密码在通路上被截取几率降至最低。(2)普及性只要会接收短信即可使用,大大降低短信密码技术的使用门槛,学习成本几乎为0,所以在市场接受度上面不会存在阻力。(3)易收费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天然养成了付费的习惯,这和PC时代互联网截然不同的理念,而且收费通道非常的发达,如果是网银、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可将短信密码作为一项增值业务,每月通过SP收费不会有阻力,因此也可增加收益。(4)易维护由于短信网关技术非常成熟,大大降低短信密码系统上马的复杂度和风险,短信密码业务后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