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48.35 KB
- 文档页数:3
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背景 (1)1.3.建设依据 (1)2.总体设计 (2)2.1.总体目标 (2)2.2.设计原则 (5)2.3.总体架构 (7)2.4.应用架构 (9)2.5.数据库设计 (10)2.5.1.历史数据库设计 (10)2.5.2.历史数据 (11)2.5.3.统计数据 (12)2.5.4.临时表 (13)2.5.5.数据冗余处理 (14)2.5.6.数据库安全 (14)2.6.性能设计 (15)2.6.1.标准化 (15)2.6.2.传输安全性 (16)2.6.3.数据安全性 (16)2.6.4.跨平台部署 (16)2.6.5.高可靠性 (17)2.6.6.系统容错性 (17)2.6.7.可审计性 (17)2.6.8.接口开放 (17)2.6.9.认证接口规范 (17)3.系统设计 (18)3.1.用户目录管理 (18)3.2.用户身份管理 (18)3.2.1.角色管理 (19)3.2.2.用户管理 (20)3.3.用户授权管理 (21)3.4.统一认证服务 (22)3.4.1.认证方法 (22)3.4.2.认证服务 (23)3.5.统一接入服务 (23)3.5.1.应用接入 (23)3.5.2.应用管理 (23)3.5.3.进度查询 (24)3.5.4.接入调试 (24)3.5.5.在线文档 (24)3.6.单点登录 (24)3.7.个人自助服务 (25)3.7.1.信息查询 (25)3.7.2.安全中心 (26)3.7.3.找回密码 (26)3.8.系统管理 (26)3.8.1.日志和安全审计 (26)3.8.2.数据维护和备份 (27)3.8.3.系统监控 (27)3.9. 数据交换与共享 (27)3.10.标准化体系设计 (28)1.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1.2.项目背景建设以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将组织信息、用户信息统一存储,进行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规范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方式。
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统一身份认证是指一种能够让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使用同一组凭证进行身份验证的解决方案。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用户只需要一次登录即可访问多个应用程序,避免了反复登录的繁琐过程,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是一种统一身份认证的设计方案。
1.用户注册与认证用户首次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时,需要进行注册与认证。
用户需要提供基本信息,并选择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后续身份验证。
为了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必须对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存储,并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安全策略。
2.应用程序集成应用程序需要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接口,以便进行身份验证。
集成时,应用程序需要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注册,并获取一个应用程序标识符和相应的密钥用于身份认证请求的签名。
这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验证请求的合法性,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应用程序才能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3.用户登录流程当用户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进行登录时,应用程序将用户重定向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登录页面。
用户在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验证用户的凭证,如果凭证正确,则生成一个用户认证票据,并将票据返回给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票据确认用户的身份,并进行相应的授权。
4.用户认证状态维护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需要维护用户的认证状态。
一旦用户完成了一次身份验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就会生成一个用户认证状态令牌,并将令牌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
用户在访问其他应用程序时,可以通过认证状态令牌实现免登录访问,减少了登录的繁琐操作。
5.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支持单点登录功能,用户只需要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进行一次登录即可访问其他已集成的应用程序。
在用户完成第一次登录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会为用户生成一个单点登录令牌,并将令牌返回给应用程序。
在用户访问其他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单点登录令牌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验证,从而实现自动登录。
目录摘要 (3)Abstract (3)一.需求分析1.1 设计任务 (4)1.2 需求分析 (4)二.802.1X协议2.1 802.1x认证特点 (5)2.2 802.1x工作机制 (5)2.3 802.1x工作过程 (6)2.4 802.1x应用环境特点 (7)2.5 802.1x认证的安全性分析 (7)2.6 802.1x认证的优势 (7)2.7 802.1x认证的过程 (8)三.设计过程3.1 802.1x相关设置 (8)3.2 802.1x典型配置 (10)四.调试分析4.1 配置调试 (12)五.总结5.1 心得体会 (15)六.参考文献 (15)摘要数字化校园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统一,它在网络和数字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对校园办公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系统以及设备管理系统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空间,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网在逐渐的庞大,同时作为教育中心的大学对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也加紧了步伐。
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网的建设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学校的教务系统、财务系统、餐饮系统、机房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以及宿舍系统等都与校园信息网紧密相连。
建设数字化校园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提高学校教学、办公管理的水平,实现学校信息化管理,为此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使用统一接口、统一信息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结合的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用户的身份集中统一管理,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惟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大大提高了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802.1x协议是基于Client/Server的访问控制和认证协议。
它可以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端口访问LAN/WLAN。
在获得交换机或LAN提供的各种业务之前,802.1x对连接到交换机端口上的用户/设备进行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们对于网上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网上购物、在线银行还是社交媒体,这些服务都要求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服务的可信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应运而生。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一种集中管理和授权用户身份的系统,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用户在多个应用中使用同一个身份标识进行认证和授权。
这样用户只需要一次认证,便可获得对多个应用的访问权限,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和服务的效率。
设计和实现一个好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技术的应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首先,安全性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
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是用户选择使用该系统的最基本的保障。
设计者需要使用最先进的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以防止用户信息被盗用或泄露。
其次,系统的可扩展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随着用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增长,系统需要能够处理大规模的身份认证请求。
可扩展性的设计可以包括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分布式节点,采用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机制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另外,用户体验也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设计的关键。
用户在登录和认证过程中,如果体验不好,可能会降低用户使用该系统的积极性。
因此,设计者需要考虑简化认证流程、增加多种认证方式和提供忘记密码等用户友好的功能。
除了以上方面,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还需要和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这意味着系统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的协议和接口,以实现与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认证授权的传递。
例如,系统可以支持OAuth和SAML等标准协议,以适应不同应用的要求。
对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开发团队应具备丰富的安全和身份认证技术的知识,熟悉常用的身份认证协议和加密算法。
同时,合理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也是保证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和高质量实现的重要因素。
总结起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任务。
校园网基础上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摘要基于校园网的应用系统的建设带来一个用户需要许多账号和密码的问题,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种方式认证。
对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组成和实现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一个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的校园门户的结构框架。
就校园网统一认证身份平台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统一身份管理服务和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
关键词校园网身份认证身份管理一、统一身份认证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各大高校也在整合自己的网上资源,把各个独立信息系统的认证统一起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通过统一规划整合认证后的校园信息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户的帐号数,简化登录过程,实现一次登录多点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方便用户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校园网内用户只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其它的网络资源。
可以说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统一身份认证是重中之重。
对于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更好的保证校园网的稳定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校园网统一认证身份平台相关内容及技术分析1、用户管理用户是指统一身份认证体统所管理的用户,这个用户是身份认证系统总管理的一种对象。
所有用户都必定归属到一个特定的机构。
和机构与用户组共同组成一棵树。
用户管理实现了以下功能:①用户可以自注册,填写自己的基础信息,管理员可以激活用户。
注册的用户激活有时间限制,超过一定期限的用户如果未被激活,则自动删除;②用户的对象除了标准的属性,还需要建立一个描述权限的属性。
这个权限的属性内存储的是XML文档,所有应用的权限都保存在这里;③用户只能设置它自己的个人信息,管理员可以设置他管辖的所有人员的信息;④管理员可以增、删、改用户,可以移动用户实现用户岗位的调动;⑤用户可以自己开启或者停止自身的若干服务,设置系统的参数;⑥用户的口令、数字证书等关键信息都存储在目录服务器中,这些信息均采用了高强度加密算法进行了加密。
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方案(doc 7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在不同阶段开发出了许多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可能是跨平台跨域的,都有其独立的安全验证机制。
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越多,所妯须记住的用户ID和用户密码就越多;客户出错、泄露密码等直接威胁到系统安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建立一个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网络用户实行统一的管理、认证和授权是校园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从LDAP协议出发,描述了典型的校园网络中如何实现多系统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
关键词:LDAP;目录服务;单点登录机制;统一身份认证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数字化校园已成为建设现代化高校的建设目标之一,基于校园网的应用系统也会越来越多,如网络课堂、数字化图书馆、网络视频会议、一卡通系统等。
另外,网络用户、网络带宽需求、联网主机数量的急剧增大,都对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而不管哪种应用系统,都需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认证,同时对不同的身份所拥有的操作权限进行授权。
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越多,所必须记住的用户ID和用户密码就越多,客户出错、泄露密码等直接威胁到系统安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建立一个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网络用户实行统一的管理、认证和授权是校园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1章 LDAP目录服务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目前主流的统一身份认证方案中,都使用了目录服务技术。
随着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ight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技术的兴起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目录服务技术成为许多新型技术实现信息存储、管理和查询的首选方案,特别是在网络资源查找、用户访问控制与认证信息的查询、新型网络服务、网络安全、商务网的通用数据库服务和安全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应用目录服务技术来实现一个通用、完善、应用简单和可以扩展的系统。
基础支撑平台第一章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一、概述建设方案单点登录系统采用基于Liberty规范的单点登录ID-SSO系统平台实现,为数字化校园平台用户提供安全的一站式登录认证服务。
为平台用户以下主要功能:为平台用户提供“一点认证,全网通行”和“一点退出,整体退出”的安全一站式登录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不影响平台用户正常业务系统使用。
用户一次性身份认证之后,就可以享受所有授权范围内的服务,包括无缝的身份联盟、自动跨域、跨系统访问、整体退出等。
提供多种以及多级别的认证方式,包括支持用户名/ 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动态口令认证等等,并且通过系统标准的可扩展认证接口(如支持JAAS,可以方便灵活地扩展以支持第三方认证,包括有登录界面的第三方认证,和无登录界面的第三方认证。
系统遵循自由联盟规范的Liberty Alliance Web-Based Authentication 标准和OASIS SAM规则,系统优点在于让高校不用淘汰现有的系统,无须进行用户信息数据大集中,便能够与其无缝集成,实现单点登录从而建立一个联盟化的网络,并且具有与未来的系统的高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信息化平台用户带来更加方便、稳定、安全与灵活的网络环境。
单点登录场景如下图所示:rr一次登录认证、自由访问授权范围内的服务单点登录的应用,减轻了用户记住各种账号和密码的负担。
通过单点登录,用户可以跨域访问各种授权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更友好的服务;一次性认证减少了用户认证信息网络传输的频率,降低了被盗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同时,基于联盟化单点登录系统具有标准化、开放性、良好的扩展性等优点, 部署方便快捷。
、系统技术规范单点登录平台是基于国际联盟Liberty规范(简称“LA”的联盟化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平台。
Liberty规范是国际170多家政府结构、IT公司、大学组成的国际联盟组织针对Web 单点登录的问题提供了一套公开的、统一的身份联盟框架,为客户释放了使用专用系统、不兼容而且不向后兼容的协议的包袱。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设计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设计1.1.1.平台概述建设面向校内外的信息服务网站(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及时发布学校各类信息。
对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和进入相应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入口。
该平台位于智慧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智慧化校园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服务平台,是智慧化校园的信息集中展示的窗口。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需将智慧化校园的信息和应用资源有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WEB页面,用户只要拥有一个帐号,就能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所有资源。
同时,门户平台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定制,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定制信息和服务内容,个性化设置自己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享受到智慧化校园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1.1.2.平台功能1.1.2.1.老师门户从教职工的角度出发,提供满足其工作、生活、服务等的全面信息化服务。
如通过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为教职工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查询如:教职工个人的办公、教务、财务、科研等的信息化。
老师首页提供老师角色相关个性化服务功能,如下图所示:图:老师门户提供给老师用户功能规划如下表所示:1.1.2.2.学生门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从学生入校到在校学习生活再到毕业离校等各个阶段的、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
如:学生关注的新闻通知公告等校内信息,学生的选课、成绩、学分、缴费、贷款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服务。
针对学生角色个性化资源服务的功能,效果图如下图所示:图:学生首页提供给学生用户功能规划如下表所示:1.1.2.3.领导门户站在学校全局的层面,将高校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基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为高校提供涵盖整个校园相关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
领导需要部门相关信息时,直接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到各个部门去索要。
同时若需要对一些请示进行批复,同样可以在这之上完成,极大地方便了领导办公。
针对领导角色个性化资源服务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认证系统设计第一章:绪论信息化管理对于现代高校越来越重要,而统一认证系统作为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关键部分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认证系统设计,分析其设计原则、实现方法和应用效果,以期为高校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设计原则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认证系统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集成性原则统一认证系统需要集成多种认证方式,如用户名密码、指纹、虹膜等,以适应不同的安全需求和使用场景。
同时,认证系统还需要与其他信息系统集成,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2. 安全性原则统一认证系统需要具备高强度的安全保障措施,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采用加密算法、访问控制和审计等技术手段,确保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可扩展性原则统一认证系统需具备可扩展的特性和灵活的部署方式,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需求和不同技术水平的高校。
同时,认证系统还需要支持多个认证源和多个认证目标,实现规模化部署和应用。
第三章:实现方法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认证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统一认证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采用多种认证方式,如用户名密码、指纹、虹膜等,实现用户身份的验证和认证。
2. 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统一认证系统的另一个核心功能。
根据不同的权限级别和访问需求,为用户授权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权限的合理性。
3. 日志审计日志审计是统一认证系统的必要功能。
记录登录、退出、访问请求等信息,实现审计和监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第四章:应用效果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认证系统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信息安全性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认证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用户身份和权限的统一认证和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提高管理效率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认证系统的应用,可以优化管理流程和治理方式,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设计
1.1.1. 平台概述
建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身份认证系统将是智慧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服务,提高智慧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指定相应的集中认证技术规范,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用户管理接口,最终实现所有新建系统用户认证的统一集中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的集中认证。
该系统为智慧化校园的所有用户提供统一的身份确认与权限交付。
用户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实现单点登录,整体上避免重复投资。
1.1.
2. 平台功能
⑴ 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数据中心,为用户身份提供集中和统一的管理,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
⑵ 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建立信息系统访问的身份信任关系。
单点登录
图书管系统
认证数字证书()认证
⑶提供单点登录(SSO ),一次认证,畅通无阻。
⑷基于WEB 界面系统管理,SSL加密传输,方便安全。
⑸用户身份来源于用户的产生部门,由身份同步机制自动同步到用户身份
中心。
(根据需要可开放注册)
⑹用户权限基于实际用户在不同系统中的权限管理,保证了应用系统的独
立、安全、可靠。
⑺系统具有密码找回功能,降低了系统管理员的负担。
除支持B/S用户名密码认证外,针对实际需求还可支持智慧签名认证,卡认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