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投资决策
- 格式:pptx
- 大小:385.29 KB
- 文档页数:37
《管理会计学》习题第一章总论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论述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成本特性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固定成本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B.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C.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D.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 B )。
A、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B、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C、随产量增加而增加D、随产量增加而减少3、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应( A )处理。
A、作为期间成本B、作为产品成本C、递延到下期D、按在产品与产成品分摊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分期营业净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变动生产成本水平出现了差异B、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C、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计入损益表的位置和补偿途径不同D、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5、当期初无存货,期末有存货时,全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 B )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A、小于B、大于C、等于D、或大或小6、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前、后期产量不变时,按全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C )。
A、增加B、减少C、不变D、或多或少或不变7、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 A )之间的差额。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总成本D、单位售价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CD )。
A、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C、生产成本D、非生产成本2、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ADE )。
A、固定成本B、直接成本C、间接成本D、变动成本E、混合成本3、常用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有(ABD )。
A、技术估算法B、合同检查法C、因果法D、历史成本分析法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损益确定上存在以下区别(BCD )。
A、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不同B、营业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不同C、所编制的损益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D、损益确定程序不同5、边际贡献可以以(ABD )表示。
1.某企业拟建造一项生产设备。
预计建设期为1年,所需原始投资5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使用期满报废清理时无残值。
该设备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
该设备投产后每年增加息税前利润为4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项目的行业基准总投资收益率为20%。
要求:(1)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2)计算该设备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计算该投资项目的会计收益率(ROI);(4)假定适用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计算项目净现值;(5)计算项目净现值率;(6)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2.A公司准备购入一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需投资15000元,一年后建成投产。
使用寿命为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6年后设备无残值。
6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6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2500元。
乙方案需投资18000元,一年后建成投产时需另外增加营运资金3000元。
该方案的使用寿命也是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6年后有残值3000元。
6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85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3000元,以后每年将增加维修费300元。
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1)试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量。
(2)计算相关投资评价指标。
3.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额为2000,分两年投入,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下:要求:(1)在答题纸上计算上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①静态投资回收期②会计收益率③动态投资回收期;④净现值⑤净现值率⑥获利指数⑦内含报酬率4. 某公司有一投资项目,需要投资6000元(5400元用于购买设备,600元用于追加流动资金)。
预期该项目可使企业销售收入增加:第一年为4000元,第二年为6000元,第三年9000元。
同时也使企业付现成本增加:第一年为2000元,第二年为3000元,第三年为4000元。
第三年末项目结束,收回流动资金600元。
第六章项目投资决策一、名词解释1.投资2.项目投资3.现金流量4.营业现金流量5.静态投资回收期6.净现值7.内含报酬率8.固定资产年平均使用成本二、单项选择题1.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或出售整个过程的时间,称之为()。
A.项目计算期B.生产经营期C.建设期D.试产期2.下列各项中,属于项目投资决策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A.获利指数 B.净现值C.内含报酬率D.会计收益率3.某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为零,第1年流动资产需用额为1000万元,流动负债可用额为400万元,则该年流动资金投资额为()万元。
A.400 B.600 C.1 000 D.1 4004.某公司已投资60万元于一项设备研制,但它不能使用。
如果决定继续研制,还需投资40万元,则该设备研制成功后能获取的现金净流入量至少应为()。
A.40万元B.100万元C.50万元D.60万元5.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求的最抵投资报酬率为12%。
有四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中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为10年,净现值为1 000万元;乙方案的获利指数为0.85;丙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为11年,年等额净回收额为150万元:丁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0%。
最优的投资方案是()。
A.甲方案 B.乙方案 C.丙方案 D.丁方案6.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
A.净现值为零的年限 B.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C.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D.累计净现值为零的年限7. 某投资项目,当折现率为10%时,净现值为50万元;折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4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是()。
A.13.15% B.12.75% C.11.85% D.10.25%8. 在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情况下,为计算内含报酬率所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应该等于该项目的()。
A.资本回收系数B.获利指数指标的值C.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值 D.会计收益率指标的值答案:C9.某投资项目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原始投资400万元,获利指数为1.35,则该项目净现值为()万元。
第六章 长期投资决策一、 长期投资决策的类型1.扩充型投资与重置型投资扩充型投资决策是指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将产生长时间重大影响的投资决策。
扩充型投资决策又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与现有产品或现有市场有关的扩充型投资决策,如为了增加现有产品的产量或扩大现有销售渠道所进行的投资决策;二是与新产品或新市场有关的扩充型投资决策,如为了生产新产品或打入新市场所进行的投资决策。
扩充型投资决策通常涉及企业的重大经营方针,影响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和成败。
重置型投资决策通常涉及企业经营中的某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改进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或状况而做出的决策。
重置型投资决策又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与维持企业现有生产经营规模有关的重置型投资决策,如更换已经报废或巳损坏的生产设备的决策;二是与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产品成本有关的重置型投资决策,如对旧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策。
这类决策的目的是利用效率更高的新设备来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人工成本、原材料消耗等。
2.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独立方案是指作为评价对象的各个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都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
互斥方案是指方案之间存在着互不相容、互相排斥关系。
在对多个方案进行选择时,至多只能选取其中之一。
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因素由于长期投资所投入的资金数额大,涉及的时间长,因而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必须重视时间因素的影响,而时间因素的影响是通过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等因素加以体现的。
(一)货币时间价值1.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和计算今天投资一笔货币,就放弃了使用或消费这笔货币的机会或权利,那么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而计算的代价或报酬就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以银行存款利息或利率代表货币时间价值,而利息的计算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利计息,另一种是复利计息。
单利只对本金计息,而复利不仅对存入的本金计息,而且对累积的利息同样计息。
以P表示本金,F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i表示利率,n表示存款年数。
2.理解证券投资的种类3.了解证券投资的一般程序四、重点和难点:1.采用理论讲授的方法,分析比较证券投资的含义、种类和特点,相互联系,差异性与相似性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师生互动、学生主动,交流和讨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通过充分交流实现共同智慧成果。
4.通过练习的方法,学生做作业和练习,检查学习理解的情况,巩固学习效果。
(二)教学手段1.编写好教学大纲、教案、PPT,用于课堂教学2.借助电子手段和网络,搜集和整理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学习研究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学会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培养解决证券投资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证券的含义及种类1、含义:证券是指票面载有一定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可以有偿转让的凭证。
2、种类(1)证券按其发行的主体可分为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和公司证券;(2)按其到期日长短可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3)按其收益状况不同可分为固定收益证券和变动收益证券;(4)按其所体现的权益关系可分为所有权证券和债权证券等。
二、效率市场假说根据证券价格对不同信息的反映情况,可以将证券市场的效率程度分为三等,即弱有效率(weak-form),次强有效率(semi-strong form)和强有效率(strong form),分别称为弱有效率市场、次强有效率市场和强有效率市场。
(一)弱有效率市场在弱有效率市场上,证券价格已完全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主要是指价格变化的历史信息),证券价格的未来走向与其历史变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服从随机游走理论、在弱有效率市场上,投资者无法依靠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历史趋势的分析(这种分析主要表现为对证券价格变化的技术分析)所发现的所谓证券价格变化规律来始终如一地获取超额利润。
对弱有效率市场假说的大量实验检验表明,扣除交易成本后,市场基本上是弱有效率的。
(二)次强有效率市场次强有效率市场的效率程度要高于弱有效率市场,在次强有效率市场上,证券价格不但完全反映了所有历史信息,而且完全反映了所有公开发表的信息。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六章 投资管理 知识点: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 详细描述:(一)决策的实质决策的实质在于选择最优方案,属于选择决策。
(二)决策的方法1.投资项目寿命期相同时(无论投资额是否相同)决策指标:净现值、年金净流量【提示】在寿命期相同时,净现值与年金净流量指标的决策结论一致。
教材例6-11的A、B两项目2.投资项目寿命期不同时决策指标:(1)最小公倍寿命期法下的净现值(2)年金净流量教材【例题6-12】现有甲、乙两个机床购置方案,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
甲机床投资额10000元,可用2年,无残值,每年产生8000元现金净流量。
乙机床投资额20000元,可用3年,无残值,每年产生10000元现金净流量。
问:两方案何者为优?项目A项目B项目原始投资额(10000)(18000)每年NCF40006500期限5年5年净现值(NPV)+5164+6642现值指数(PVI)1.52 1.37内含报酬率(IRR)28.68%23.61%年金净流量(ANCF)+1362+1752甲净现值=8000×(P/A,10%,6)-10000×(P/F,10%,4)-10000×(P/F,10%,2)-10000 =8000×4.3553-10000×0.683-10000×0.8264-10000=9748(元)乙净现值=10000×(P/A,10%,6)-20000×(P/F,10%,3)-20000=10000×4.3553-20000×0.7513-20000=8527(元)上述计算说明,延长寿命期后,两方案投资期限相等,甲方案净现值9748元高于乙方案净现值8527元,故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方法2:年金净流量法(1)甲方案年金净流量=3888/(P/A,10%,2)=3888/1.7355=2240(元)或:年金净流量=9748/(P/A,10%,6)=9748/4.3553 =2238(元)(2)乙方案年金净流量=4870/(P/A,10%,3)=4870/2.4869=1958(元)或:年金净流量=8527/(P/A,10%,6)=8527/4.3553 =1958(元)例题:1.下列指标中,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互斥方案决策的是()。
1.阐述一下机会成本的定义答:某项资产用于某个新项目,则会丧失了其他方式所能带来的潜在收入,这些丧失被认作机会成本2.在计算投资项目的NPV 时,下边哪个可以被看成是增量现金流?(1)新的产品所带来的公司的其他产品的销售的下滑(2)只有新的项目被接受,才会开始投入建造的机器和厂房(3)过去的3 年发生的和新项目相关的研发费用(4)新项目每年的折旧费用(5)公司发放的股利(6)新项目结束时,销售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收入(7)如果新项目被接受,那么需要支付的新雇佣员工的薪水和医疗保险费用答:这里的增量的现金流量可以为负数,而且查看一个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主要应该看这些现金流量是否专属于这个项目但也有例外如侵蚀效应、沉没成本和折旧(1)是副效应中的侵蚀效应当算入增量现金流只不过它是负数而已;(2)固定资产的投资当然应担算入增量现金流它也为负数;(3)过去三年的新项目相关的研发费用属于沉没不能算作当前评估项目的增量现金流;(4)折旧费用本来不会直接的带来项目的增量现金流,但是它抵减了税款,间接的提供了增量现金流故应当算作项目的增量现金流;(5)公司的发放的股利应为不属于这个项目的专属现金流量,故不能算作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6)应当算作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因为它专属于这个项目(7)项目的员工的工资因为专属于这个项目故应当算作该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3.你的公司现在生产和销售钢制的高尔夫球杆。
公司董事会建议你考虑生产钛合金和石墨制的高尔夫球杆,下列哪一项不会产生增量现金流。
(1)自有土地可以被用来建设新厂房,但是新项目如果不被接受,该土地将以市场价700000 美元出售;(2)如果钛合金和石墨制的高尔夫球杆被接受,则钢制的高尔夫球杆的销售额可能会下降300000 美元;(3)去年用在石墨高尔夫球杆上的研发费用为200000答:对于(1)属于机会成本应当算入项目的增量现金流(2)属于副效应中的侵蚀效应应当算入项目的增量现金流;(3)属于沉没成本,不应当算入项目的增量现金流4.如果可以选择,你更愿意接受直线折旧法还是改进的加速成本折旧法?为什么答:应该更加偏向于加速成本折旧法,因为它在前期产生了更多的折旧额,抵减了更多的税款(从货币的时间价值上来说)5.我们在前面套路资本预算的时候,我们假设投资项目的营运资本都能够回收。
第6章计算题1.某公司要支付一笔设备款,有甲、乙两种付款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现在支付10万元,一次性付清。
乙方案:分3年支付,1~3年各年年初的付款额分别为3万元、4万元、4万元,假定年利率为10%。
要求:按现值计算,确定优先方案。
解:甲方案:P=10万乙方案:P=3+4*(P/A,10,2)=3+4*1.7355=9.472万因为9.472万<10万,取乙方案。
2.计算下列各题:(1)现在存入银行10 000万,若年利率为8%,1年复利一次,6年后的复利终值应为多少?F=10000*(F/P,8%,6)=10000*1.5869=1 5869元(2)现在存入银行10000元,若年利率为8%,每季度复利一次,10年后的复利终值应为多少?F=10000*(F/P,8%/4,10*4)=10000*(F/P,2% ,40) =22084.4元(3)如果年利率为10%,1年复利一次,8年后的10000元其复利现值应为多少?P=10000*(P/F,10%,8)=466.5元(4)如果年利率为12%,每半年复利一次,20年后的10000元其复利现值应为多少?P=10000*(P/F,12/2)%,20*2)=10000*0.0992=972元(5)若要使复利终值经过8年后变为本金的3倍,每季度复利一次,则其年利率应为多少?10000*(1+x/4)32=3*10000 x=13.96% 3.某人准备通过零存整取方式在5年后得到20000元,年利率为10%。
要求:(1)计算每年年末应在银行等额存入资金的数额。
A=20000*,(A/F,10%,5)=20000*1/(F/A,10%,5)=3276元参考P146 例6-6年偿债基金的计算公式:A=F*[1/F/A,i,n](2)计算每年年初应在银行等额存入资金的数额。
X*(F/A,10%,5)*(1+10%)=20000 X=2978元说明:本例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六章 投资管理 知识点: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 详细描述:(一)决策的实质决策的实质在于选择最优方案,属于选择决策。
(二)决策的方法1.投资项目寿命期相同时(无论投资额是否相同)决策指标:净现值、年金净流量【提示】在寿命期相同时,净现值与年金净流量指标的决策结论一致。
教材例6-11的A、B两项目2.投资项目寿命期不同时决策指标:(1)最小公倍寿命期法下的净现值(2)年金净流量教材【例题6-12】现有甲、乙两个机床购置方案,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
甲机床投资额10000元,可用2年,无残值,每年产生8000元现金净流量。
乙机床投资额20000元,可用3年,无残值,每年产生10000元现金净流量。
问:两方案何者为优?项目A项目B项目原始投资额(10000)(18000)每年NCF40006500期限5年5年净现值(NPV)+5164+6642现值指数(PVI)1.52 1.37内含报酬率(IRR)28.68%23.61%年金净流量(ANCF)+1362+1752甲净现值=8000×(P/A,10%,6)-10000×(P/F,10%,4)-10000×(P/F,10%,2)-10000 =8000×4.3553-10000×0.683-10000×0.8264-10000=9748(元)乙净现值=10000×(P/A,10%,6)-20000×(P/F,10%,3)-20000=10000×4.3553-20000×0.7513-20000=8527(元)上述计算说明,延长寿命期后,两方案投资期限相等,甲方案净现值9748元高于乙方案净现值8527元,故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方法2:年金净流量法(1)甲方案年金净流量=3888/(P/A,10%,2)=3888/1.7355=2240(元)或:年金净流量=9748/(P/A,10%,6)=9748/4.3553 =2238(元)(2)乙方案年金净流量=4870/(P/A,10%,3)=4870/2.4869=1958(元)或:年金净流量=8527/(P/A,10%,6)=8527/4.3553 =1958(元)例题:1.下列指标中,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互斥方案决策的是()。
第六章旅游企业投资决策【案例导读】旅游与地产结合的成功典范深圳是个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华侨城经营的是人工制造的景点,没有“二老”的恩赐,在众多人工景点纷纷倒闭之际,它却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壮大,成全国和知名旅游品牌。
华侨城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华侨城的旅游与地产相结合的模式,被广泛复制、全国拷贝。
华侨城的成功源于特区良好的管理体制。
华侨城集团是1985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和经济开发区。
集团总部位于深圳特区美丽的深圳湾畔,城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
经过18年的开发建设,华侨城城区已由昔日的一片荒滩变成为今天的一座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现代海滨城区。
华侨城集团旅游业是在没有任何旅游资源的情况下,从兴建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起步,相继成功开发建设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四大主题公园以及深圳湾大酒店、海景酒店、威尼斯水景主题酒店、何香凝美术馆、暨大中旅学院、华夏艺术中心、欢乐干线高架单轨车、华侨城生态广场、华侨城高尔夫俱乐部、华侨城雕塑走廊、华侨城燕含山郊野公园等一批旅游文化项目设施,形成一个集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面积近5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度假区。
华侨城旅游主题地产概念的问世,源于深圳华侨城独特的开发建设轨迹。
在政府支持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历市场洗礼,建立以旅游项目开发为主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以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增值模式。
商业运营模式成功的基础在于寻找到了主题公园吸引游客的方式。
在中华锦绣园成功的基础上推出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新的旅游项目,使企业上市融入资金迅速产生经济效益。
旅游项目不断创新,带动了整个地区发展,华侨城五平公里的范围内成为巨大娱乐世界。
景点运营成功积聚了人气,旺盛的人气带动地产增值,地产增值又促进了房产开发。
华侨城建立:旅游-人气-地产-房产,一套完整的产业增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