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复习 顺乎世界之潮流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50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日衰,但统治者依然盲目自大,麻木不仁。
(2)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惊醒了一批爱国知识分子。
2.代表人物及思想(1)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维新变法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原因: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地位主要思想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出版《孔子改制考》,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废科举,变官制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严复理论宣传贡献巨大《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4.意义(1)具有爱国性:维新派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
(2)具有进步性: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具有启蒙性: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 1“顺乎世界之潮流”习题人民版必修3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国势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有识之士倡导经世致用。
(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________”的迷梦中,妄自尊大,不能自拔。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一、1.(3)天朝上国2.(1)睁眼看世界《四洲志》《华事夷言》(2)①史地②师夷长技以制夷3.器物4.向西方学习传统心态2.概况。
(1)林则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成为近代第一个________的人。
他主持下编写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________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都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
①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________著作。
②核心思想:“____________”,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3.特点:只学“________”,不变制度。
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4.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________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________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应用思考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应用思考:(1)林则徐的主要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主持编纂《四洲志》《华事夷言》。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2)魏源的主要思想:编成《海国图志》,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应用示例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最早向西方学习D.最早主张禁烟应用示例:C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
第32讲“顺乎世界之潮流”一、选择题1.“但比较起来,魏源的态度则更鲜明……他的《海国图志》第一稿脱稿,他在书中主X应在某某设立造船厂和兵工厂,延聘法国和美国工程师进行建设,并教授船只的航行和武器的使用。
”材料体现了( )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②“师夷之长技以求富”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④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6某某单科)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某某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3.《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4.(2016课标Ⅲ)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某某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5.(2015课标Ⅱ)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6.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7.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