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命生命优质公开课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68 MB
- 文档页数:24
四下《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但是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从而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设计理念】1、抓住语文本色,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本课力求达到在赏析语言中感悟生命内涵,在感悟生命中习得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
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比赛获奖教案优
优质班和开放班的优秀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1.认识五个生词,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2.学术状况分析
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
本单元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
教学本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人名言,诗歌,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发,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引导学生理解三个例子的含义。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出示课题,初步感知生命。
19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教学过程:(一)引入(幻灯:杏林子像)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她?她就是我们这节课我们要学的19《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她是一名残疾人,但她却成了台湾最具有影响力的女作家,曾被当选为第八界“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在她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她的文字中,你将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
一起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感受生命●学习第一部分.1、师:"(根据学生读题,老师评价)真棒,看来同学们是想把生命读到心里去,那么我们的作者是怎样理解生命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2、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出示课件,显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生答:飞蛾挣扎求生令我震惊香瓜苗茁壮成长令我敬佩我静听心跳令我震撼3、师:"飞蛾求生的欲望为什么让我震惊?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4、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震惊?(挣扎、极力鼓动、生命的力量、跃动、强烈、鲜明)5、出示课件:表示出重音词语,再指导朗读.6、师:"如果你就是这只被握在手心的飞蛾,我一使劲你会怎样?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你能表演一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指导朗读)7、师:"你震撼了我,我看到你在挣扎,听到了你的呼喊,我要说,我看到了"你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老师范读)8、你能带着震惊的心情,读出飞蛾这种强烈的求生欲吗?从这一段中,我们知道了,生命是__.(全班齐读)9、总结.你知道飞蛾寿命有多长吗?平均9天,只有9天,它却为了9天挣扎了一分钟,两分钟.......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与很多强大的生命相比,飞蛾是渺小的,但它最不愿放弃的就是------生命生命(生读课题)(3)总结:那个时候作者明白了,生命其实就是……●学习第二个故事1、师:"小小的飞蛾震惊了你我,而墙角那茁壮成长的瓜苗.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呢?"(出示课件,提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想想,这一部分最令你意想不到的是什么?你感受到什么?你抓住了哪些词句来体会的?能用朗读体现你的感受吗?2、小组交流后,回答(出示课件)"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3、师:"你认为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呢?"(顽强.坚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瓜苗的生命力顽强?(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坚硬的外壳)4、“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去掉?(为短暂生命的绽放而艰难求生,多可敬)5、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敬佩)你能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这一段吗?6、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也像种子一样顽强抗争?(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它顽强在什么地方)7、(出示课件,教师讲解)看看这棵小芽要经过多少磨难才能长成大树,这朵小花要历经多少风雨才能绽放美丽,这只小鸡要冲破多少阻碍才能看见阳光,这匹小马驹要跌倒多少次才能驰骋奔跑,看到这些情景,他们让你感动了吗,你想说什么呢?8、总结:"是啊!冰心老人也说过,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有何常不是一种美丽呢?这才是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啊!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顽强,带着勇敢,带着对生命的敬意来读--------生命生命."9、总结,从这一段中,我们知道了,生命就是_____________。
19生命生命(公开课一等奖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生命生命》。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理解生命的意义。
课文内容包括:生命的定义、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出生动的图片,如出生的婴儿、成长的树木、顽强生存的植物等,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
教师引“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神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课文《生命生命》。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解答学生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命的定义、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等。
教师通过PPT、黑板、粉笔等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命生命生命的定义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七、作业设计(1)生命的定义是什么?(2)生命的起源是什么?(3)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顽强是什么意思?(4)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意思?2. 答案:(1)生命的定义是生物的生活状态。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活。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3. 珍惜生命的做法与实例第二章: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点1. 生命的含义与特点2.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3. 珍惜生命的做法与实例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在价值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活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价值与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珍惜生命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的感悟。
六、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2. 的黑板:板书重点内容。
3. 投影仪:播放案例分析所需的视频、图片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生命的含义。
2. 讲解: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价值与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珍惜生命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的感悟。
5. 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生命的宝贵与价值。
八、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讲解:15分钟3. 案例分析:10分钟4. 分组讨论:10分钟5. 总结: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合作态度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十、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3.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十一、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生命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