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奇的中医药植物世界”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334.58 KB
- 文档页数:5
中华古代中医药文化研学旅行方案简介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中华古代中医药文化研学旅行方案,旨在帮
助学者和研究者深入了解中华古代中医药文化,探索传统医学的历
史和发展。
行程安排
第一天:参观中国中医药博物馆
- 上午:游览中国中医药博物馆,了解中华古代中医药文化的
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
- 下午:参观博物馆藏品,包括古代草药、针灸器械和方剂等,深入研究中医药疗法。
第二天:访问名医中药行
- 上午:参观著名的名医中药行,与中医师交流,了解中医药
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
- 下午:参观中药材市场,了解中药材的种类、采购和加工过程。
第三天:参观古代医书馆
- 上午:参观古代医书馆,研究中华古代医学典籍,如《黄帝
内经》、《本草纲目》等。
- 下午:与历史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古代医学文化
的演变和影响。
第四天:研究中医草药制作
- 上午:参观中医草药制作工坊,研究中药炮制的基本流程和
技巧。
- 下午:亲自参与中药制作过程,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五天:参观中医院校
- 上午:参观一所著名的中医院校,了解中医教育和培训体系。
- 下午:与中医专家和学生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中医教育的现
状和挑战。
结束语
本研学旅行方案旨在通过参观博物馆、中药行、医书馆和中医
院校等多种形式,帮助学者和研究者深入了解中华古代中医药文化。
通过亲身体验和专家交流,您将对传统医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研
究工作提供宝贵的资源和经验。
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小学三年级植物学课题设计在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这个小学三年级植物学课题设计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植物世界的奥秘。
通过这个设计,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各种特点和功能,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植物的关注。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植物世界的奥秘,我们将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将带领学生们参观学校附近的公园或者植物园,让他们亲自接触各种植物,并观察它们的外观和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发现植物的形态各异,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矮小可爱。
同时,我们还会引导学生们用手触摸植物的叶子、茎和花朵,感受植物的质地和形状。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功能和生命周期。
我们将以种子为起点,进行播种实验。
每一个学生都会拥有一小袋种子,他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土壤,进行种植,并给予适当的光照和水分。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们观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他们还可以记录每一天的观察结果,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种子生长情况,学生们可以探究植物对光线、水分和土壤的需求。
同时,在实验的时间里,我们会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活动,那就是观察几盆盛开的花朵。
每个学生会得到一朵盛开的花朵,他们需要仔细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和气味,并用恰当的词语描述。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此外,我们还计划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植物有关的动手制作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小植物模型或者花瓣等,增加对植物结构和形态的了解。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我们将组织学生们进行一次小型展览,让他们展示他们在植物学课题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成果。
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植物来介绍,包括它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等。
通过展览,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增加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个小学三年级植物学课题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们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走进植物世界》开题课指导预案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有些陌生。
这个学期我们将开展综合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同时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
植物作为最为亲近的自然环境成分,它所包含的显、隐性课程因素正是教育生活化的有效课程资源,它将学生、生活、课程有效融于一体,是科学课程知识迁移的良好载体。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植物,对身边的植物进行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于是我带着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了“走近植物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
这节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就是从学生所熟悉的校园植物说起,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问题,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自己小组想要研究的问题,并记录下来,贴到黑板上,大家一起根据相同相近原则给问题归类或合并,最后通过转变方式变课题的方法,把问题变成小课题。
使学生初步形成问题意识,产生探究课题的欲望。
二、活动目的:1.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的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初步学会根据相同相近原则给问题归类或合并,形成研究的小课题。
初步形成问题意识,产生探究课题的欲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通过自己对“植物”的认识,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活动难点:给问题归类或合并,形成研究的小课题。
四、活动时间:一课时五、活动年级:三年级六、活动准备: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优中差合理分配);组长1名,记录员2名。
2、制作组别牌。
3、多媒体课件、相关表格和卡纸。
七、活动过程:课前谈话:孩子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的教室跟往常不一样的地方?(座位不同)这样坐感觉是不是很新奇呀,喜欢这样坐吗?谁知道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坐?今天呀,咱们要上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没有信心上好这堂课?(有)从你们响亮的回答声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行!好,咱们就上课吧!(一)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师:孩子们,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老师见到你们特别开心,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大屏幕。
中药研学策划书3篇篇一《中药研学策划书》一、研学主题探索中药奥秘,传承中华国粹二、研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药的历史、文化、种类和功效。
2. 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医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3. 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研学时间[具体研学时间]四、研学地点中药种植基地、中药博物馆、中药炮制车间等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六、研学内容1. 参观中药种植基地(1)了解不同中药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种植方法。
(2)亲身体验中药的采摘和初步处理。
2. 参观中药博物馆(1)学习中药的发展历史、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及其贡献。
(2)观看珍贵的中药材标本,了解其药用价值。
3. 中药炮制车间体验(1)观摩中药炮制的过程,如切片、炒制、蒸煮等。
(2)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尝试进行简单的中药炮制操作。
4. 中药知识讲座(1)邀请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讲解中药的理论基础、方剂组成等知识。
(2)与专家互动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中药香囊制作(1)学习中药香囊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2)分组制作中药香囊,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研学流程第一天:上午:集合出发,前往中药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和体验活动。
下午:前往中药博物馆参观。
第二天:上午:前往中药炮制车间体验。
下午:参加中药知识讲座和中药香囊制作活动。
晚上:返程。
八、研学准备1. 提前与各研学地点联系,确定参观时间、内容和相关事宜。
2. 准备研学所需的物资,如笔记本、笔、采集工具等。
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纪律要求。
4. 安排好交通、住宿和餐饮等事宜。
九、研学评估2. 教师根据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参与度和研学报告进行综合评估。
十、注意事项1. 遵守研学地点的规章制度,爱护环境和设施。
2. 听从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安排,不得擅自离队。
3. 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携带好个人物品,注意个人卫生。
篇二《中药研学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中药奥秘,传承中医药文化”二、活动背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合实践中期反馈课神奇的中医药《神奇的中医药》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调查实践活动,通过广泛查阅资料、采访他人、搜集实物等活动,了解中草药的名称、种类、来源、外观等。
了解中草药的神奇养生、食疗、药疗等效果。
2.引导学生感受中草药的神奇,感受古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为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而自豪。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结合小组特点,恰当整理资料,并介绍中草药的名称、功效、来源等。
难点:了解中草药的神奇养生、食疗、药疗等效果,并实际运用。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2.课前准备:ppt课件。
3.材料:茶壶、一次性杯子;常见的中草药菊花、枸杞、胖大海、山楂、金银花。
活动流程预设一、实践探究1.查阅资料,了解常见中草药的药性和药效及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可以收集一些中草药。
2. 有条件的小组前往中药房、中医院,通过看、嗅、尝、访去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的名称、种类、来源、外观等。
3.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身边的中医养生之道。
尝试食养生、茶养生、理疗养生等。
二、反馈交流(一)谈话导入在前期的活动中,我们确定了“神奇的中医药”为本次的活动主题。
我们通过讨论生成了丰富的子课题,成立了活动小组,各个小组选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
其中,大家对“中草药的种类”这一主题都非常感兴趣。
于是,我们共同对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索与研究。
那么经过一周的活动开展,大家的收获如何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反馈交流吧。
提出要求:1、交流形式:可根据小组特色自主选择,发言声音洪亮,及时解答同学的提问。
2、倾听要求:当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同学要认真聆听,可提问与给出建议。
,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上台交流。
(二)交流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自愿上台展示本组这一阶段的活动成果。
展示的同时其他小组认真聆听,不懂的地方可提问,或对展示小组进行点评,给出建议等。
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小结。
走进李良济,探秘中医药【活动主题】走进李良济,探秘中医药【体验站】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活动对象】4年级【活动人数】建议每批次15人【学情分析】1.本学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医有一定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感受中医药博大精深,疗效神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懂得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
2.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体验站组织丰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中医世界,在实践中体验中医药的神奇与独特【活动目标】1.了解历史上李良济为中医药发展做出的贡献,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中医与中药与当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中医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2.组织丰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医药的基本常识,简单了解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医药煎制工序,初步认识两三种常见的中药,并了解其功效。
3.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了解中医看病的方法和中药房抓药的流程,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医中药的兴趣,增强学生生命健康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调查、探究等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重难点】了解历史上李良济为中医药发展做出的贡献,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中医与中药与当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中医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活动过程】一、介绍“家在苏州.e路成长”活动体验站,简单了解学生体验活动的足迹。
1.导入新课:师:各位同学,上午好!自我介绍并说明苏州有100多家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是苏州市政府为未成年人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我们在假期可以拿好体验护照,来到苏州市100多家体验站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2.师:先来听听各位同学的体验足迹。
说说你曾去过哪些体验站?参加过哪些体验活动?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这些体验站的活动让每个家庭在体验站里学习苏州的历史文化,感受城市的飞速发展。
因此“家在苏州.e路成长”社会实践活动被评为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
二:领略体验站的活动风采1.带领学生给大家领略一下体验站的活动镜头。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1. 活动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中医药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知识,培养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提高实践能力,特举办本次中药研学活动。
2. 活动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2)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识别中药材;(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二、活动主题“传承中医药文化,共筑健康中国梦”三、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上午8:00-下午16:002. 地点:XXX中药园(或XXX中药材种植基地)四、参与对象1. 参与年级:全校七年级学生2. 参与人数:约XXX人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主题;(2)校领导致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3)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中医药文化讲座(1)邀请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介绍中医药的历史、理论及实践;(2)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解答学生对中医药的疑惑。
3. 实地考察(1)参观XXX中药园,了解中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2)参观XXX中药材种植基地,观察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特点;(3)组织学生进行中药材识别比赛,提高学生对中药材的认识。
4. 实践操作(1)学习制作中药茶,了解中药茶的疗效和饮用方法;(2)学习制作中药香囊,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3)学习制作中药膏方,了解膏方的制作过程及功效。
5. 总结与表彰(1)总结本次研学活动成果,表彰优秀个人和团队;(2)颁发研学证书,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中医药知识。
六、活动准备1. 准备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药材等;2. 邀请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3. 准备研学活动所需的宣传资料和纪念品;4. 安排好交通、餐饮、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七、活动经费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XX元;2. 设备租赁费用:XXX元;3. 专家讲座费用:XXX元;4. 实践操作材料费用:XXX元;5. 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XXX元;6. 宣传资料和纪念品费用:XXX元;7. 其他费用:XXX元。
走进神秘的植物世界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探秘植物星球:走进神秘的植物世界”二、活动目的。
1. 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提高大家对植物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9点下午5点。
2. 地点:[当地的植物园或者大型植物公园]四、活动对象。
植物爱好者、学生、家庭等广大市民。
五、活动内容与流程。
(一)开场(9:00 9:30)1. 在植物园的大门口集合,大家签到后领取一份特别的植物小礼包,里面有活动手册、小本子和一支植物主题的铅笔。
2. 主持人闪亮登场,先来一段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各位植物探险家们!今天咱们就要像超级马里奥闯进蘑菇王国一样,一头扎进这神秘的植物世界啦!”然后简单介绍一下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植物知识小课堂(9:30 10:30)1. 在植物园的科普馆里,安排一位超级有趣的植物专家。
这位专家可不能是那种只会念课本的老古板,得像个植物界的脱口秀演员。
他会通过图片、实物和生动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些超酷的植物知识,比如会吃虫子的猪笼草是怎么布下陷阱的,还有跳舞草为什么听到音乐就会扭起来。
2. 在讲解过程中,设置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像“猪笼草的笼子像什么形状呀?”答对的朋友可以得到一个可爱的植物小徽章。
(三)植物寻宝大冒险(10:30 12:00)1. 把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神秘的植物寻宝图。
这寻宝图上标着一些特别的植物的大致位置,这些植物就像隐藏在植物世界里的宝藏。
2. 每个小组要根据寻宝图的线索,在植物园里找到这些植物。
当找到一种植物的时候,小组成员要一起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下这个植物的名字、特点,还可以画个小素描。
哪组最先找齐所有的植物,哪组就是今天的寻宝小冠军,冠军组可以得到一盆超美的小盆栽哦。
3. 工作人员会在各个关键位置“潜伏”着,要是哪个小组迷路了或者找不到植物,就可以找工作人员求助,不过这可能会稍微影响一下寻宝的速度哦。
活动名称:探索植物的神奇之处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活动时间:1-2周活动准备:1.整理植物的知识和资料,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辅助教材。
2.收集一些常见植物的样本,如树叶、花朵等。
3.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分组。
活动步骤:第一天:植物的分类和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让他们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触摸植物的质地。
2.给学生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植物分类方法。
3.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植物样本,让学生自行观察样本特征并分类。
第二天:植物的生长条件1.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花坛或植物园寻找不同植物,并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
2.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植物,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植物对光照的需求。
第三天:植物的传播方式1.学生小组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果实等传播器官。
2.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传播方式,如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并与他们进行讨论。
3.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的传播方式。
第四天: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学生小组调查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药物、建材等。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类对植物的破坏和保护措施。
3.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创意作品,宣传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意义。
第五天:植物的变种和突变1.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变种和突变,如叶片形状、颜色等。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植物,研究和记录它的变种和突变情况,绘制观察图表。
3.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六天:植物的养护和园艺1.学生小组设计一个植物养护方案,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2.学生小组合作,在校园内的一个区域布置一个小花园或种植盆栽。
3.学生定期进行植物的养护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第七天:活动总结和展示1.学生小组整理并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如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创意作品等。
中医药研学活动策划方案中医药研学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中医药研学活动主题为“传统医学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旨在通过学习和体验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加深对传统医学的了解,探讨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
二、活动对象活动对象为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希望能够吸引对中医药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为一个周末,活动地点选择在中医药学院内的教学实验室和中医药文化馆等地。
四、活动内容1.理论学习环节:(1) 中医药概述:介绍中医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体系。
(2) 中医诊断:了解中医药的四诊法和中医诊断思路。
(3) 中草药鉴定:学习中草药基本知识,包括鉴别、采集和制剂等。
(4) 中医药方剂:了解中药方剂的分类和应用,学习方剂的煎煮技巧。
(5) 中医药现代研究:了解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2.实践体验环节:(1) 中药材实物观摩:参观中医药材实物陈列室,亲手触摸和嗅闻中药材,学习辨别真伪。
(2) 中药制剂制作:亲自参与中药制剂的制作过程,体验中药饮片的煎煮技巧。
(3) 中医诊断技能训练:学习中医诊断技能,模拟患者病情,参与诊疗过程。
(4) 中医美容养生体验:了解中医美容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体验中医养生护肤的技巧。
3.互动交流环节:(1) 学术讲座:邀请中医药学界的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介绍中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
(2) 分享交流会:开展学生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在中医药研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3) 互动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参与中医药相关的话题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考。
五、活动设施和人员配置1.设施:教学实验室、中医药文化馆、中医诊所、中药制剂室。
2.人员配置:(1) 中医药专家教授:提供专业知识讲解和学术指导。
(2) 学生助教:协助组织活动环节,解答学生疑问。
(3) 志愿者:协助照顾学生的饮食和住宿问题,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活动组织者: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和组织工作,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走进神奇的中药植物世界”主题课程设计
1.课程简介
植物构成了地球绿色生态系统的支架,同时对人类的生存有重大的意义。
植物提供给人类食物以果腹,药物以治病,衣物以蔽体,甚至提供给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装点我们的生活。
然而人们对植物却是既熟悉又陌生。
课程以贴近现实生活、具有医学应用意义的“中药植物”作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探索植物神奇的药用价值。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中医药知识的总体认知度,使他们感受到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进而了解、热爱、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特有的中医药文化。
通过聆听知识讲堂和体验动手动脑实践活动,学会探索自然、发现自然、体验自然、倾听自然,将所学所感转化成个人的自然体验,提高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培养热爱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情感。
课程为3个层级课程,根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设计逻辑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
初级课程以“认识校园中的植物”为主题,了解基础的植物学科知识,体验植物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后续课程奠定知识和实践基础。
中级课程以“植物的药用价值与中药标本”为主题,了解中药植物的药用价值及药材的制作方法流程,认识基础的中医药知识。
高级课程以“走进中国‘药山’,发现《本草纲目》”为主题,依托陕西中医药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教育资源,深入体验识药、采药、制药、药物萃取技术等,了解、热爱、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特有的中医药文化。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初级课程:
▲辨识植物的名称、生长习性和价值等。
▲对比不同植物的生存环境及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关联。
▲了解植物器官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观察植物细胞的显微构造。
▲观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外部形态的变化。
▲概括植物的发展阶段和生命过程。
▲描述植物繁衍后代的方式。
②中级课程:
▲了解中药的功效分类。
▲调查部分中药材的功效和形态特征差异。
▲了解凉茶的发展历史,对比调查3种以上凉茶的区别。
▲鉴赏中药诗词,领略中医药和文学融合文化。
▲了解中药材、中药饮片、药用植物浸制和塑化标本的制作流程。
③高级课程:
▲理解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论治。
▲了解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治未病”、“药材天然”和“成本低廉”。
▲了解中草药的发展历史。
▲初步掌握识药、采药、制药的基础知识。
▲制造中药凉茶配方。
▲了解现代中药萃取技术。
2.2.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了解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
▲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3.课程内容
3.1.初级课程:认识校园中的植物
3.1.1.简介
虽然经常学习生活在校园中,但却对校园中的植物“熟视无睹”,以至于对它们“一无所知”。
认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调查校园植物的种类、形态结构及
生长规律,有助于提高自然观察力和自然感知力,培养爱护植物、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
3.1.2.活动安排
▲观察记录3种以上植物的6大器官的外部特征(包含颜色、大小等),并做对比。
▲亲手栽种植物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制作植物成长日记,素描绘画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
▲解剖某种植物的花朵,观察并记录花朵的萼片、花瓣等组成部分的特征。
▲观察比较不同植物果实的构造,了解散播种子方式的差异。
▲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施种子发芽实验。
▲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植物的细胞结构。
▲植物摄影:植物群落摄影、植物体摄影、植物标本切片摄影等。
3.2.中级课程:植物的药用价值与中药标本
3.2.1.研学地点简介
广东药学院中药标本馆是为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和科普而建设,下辖药用植物园是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坐落于广州大学城,馆内布展充分体现中药传统特色,又饱含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
共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为贵重药材、全国道地药材、广东道地药材及凉茶;第二展厅为常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第三展厅为药用植物浸制和塑化标本。
目前共有中药标本5000余种、7000余件,植物浸制标本逾千份,药用植物彩照400幅。
药用植物园占地7000多平方米,集中药材栽培、引种、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
药用植物园种植药用植物达500种,按照植物分类系统种植,集中栽培,便于学习和掌握植物特征和亲缘关系。
园内有沉香、佛手、化橘红、肉桂、何首乌等广东道地药材,同时开展板蓝根、丹参等品种的引种栽培。
目前划分为4
大种植区,即木本植物区、藤本植物区、草本植物区、学生药用植物栽培实践区。
广东药学院中药标本馆
3.2.2.活动安排
▲了解中药的功效分类。
▲调查2-5种贵重中药标本(如人参、西洋参等)、2-5种广东道地药材(如化橘红、巴戟天等)的功效和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凉茶的发展历史,对比调查加多宝凉茶、王老吉凉茶、邓老凉茶3
种以上凉茶的成分、功效、销售情况等区别。
▲鉴赏风格独特,构思精妙“中药诗词”(如辛弃疾的《满庭芳·静夜思》),感受中医药文化韵味和文学性,领略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
▲了解中药材、中药饮片、药用植物浸制和塑化标本的制作流程。
3.3高级课程:走进中国“药山”,发现《本草纲目》
3.3.1.研学地点简介
中国的中药发源地在陕西。
陕西省中药资源丰富,素有“秦地无闲草”之称。
“太白山上无闲草,认得草药遍地宝”。
太白山遍地药草,从古至今吸引着从医的圣人、郎中。
隋末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居太白山10余年,从事医药研究、采集、栽种和炮制中草药,研究药性,为民治病,著有《千金异方》,收载药物800余种,并详细记载了200余种药物的采集、炮治、主治功能。
后人为纪念孙思邈对医药学的功绩,称为药圣、药王,称太白山为“药山”。
据调查仅太白山就有510多种药材,太白山七十二种"七药"是秦岭太白山中草药的精华。
每味"七药"既可单味治病,也可复方组合,疗效非常独特。
秦岭太白山无论是高山、河道、山体,还是石崖、树木上到处都是草药的海洋,堪称是天然的药库。
走遍太白山,就如同读了半本《本草纲目》。
太白山
3.3.2.活动安排
①第1天:了解中草药的历史(地点: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博物馆-了解中医理论及发展历史
▲大学药园-认识秦巴名贵中草药,了解中医加工理论
▲中医药主题专家教授讲座
②第2天:体验“采药人”的一天(地点:“药山”太白山)
▲辨识认知常见中草药(太白七药、紫苏、金银花等)
▲在高山药园采集并初步加工中草药(初步分解、根茎、枝叶粗加工)
③第3天:参与植物到药材的蜕变(地点:太白山中草药研究所)
▲了解中草药加工流程(按加工方法:有清水、盐水、生统、熟统、净货、水洗等)
▲太白山中草药研究所-体验“太白茶”制作流程
④第4天:学习实验室中的中草药(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体验制作简单草药配方,制作中药凉茶“王老吉”配方
▲了解现代中药萃取技术
4.课程总结
活动结束后,学生需完成研学任务,提交研学手册。
以小组形式,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对研学旅行过程中所学所得所感进行成果汇报。
5.课程评价
5.1评价方式
通过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导师点评4个方面开展研学旅行整体评价。
5.2.评价标准
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角度进行评价,包括具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能力的提升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