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96 KB
- 文档页数:1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下列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砂砾(lì) 纠葛(gě) 腐蚀(shí) 冗杂(róng)
登时(dèng) 追溯(sù) 雾霭(ǎi) 频繁(píng)
粗糙(cāo) 缄默(jiān) 眼眶(kuàng) 欺侮(wǔ)
褶皱(zhě) 狩猎(shǒu) 迁徙(xǐ) 闭塞(sāi)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凋零 震憾 羁绊 草长莺飞
B. 照例 踊跃 彗星 周而复始
C. 枯燥 磅礴 静穆 消声匿迹
D. 怠慢 严峻 次第 人情事故
3. 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他是名校的高材生,外企的高管,曾风光无限,如今却因为经济问题锒铛入狱,令人唏嘘不已。
B.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 据县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县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
C.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D.法国PPR集团董事长亨利·皮诺先生,4月26日上午在北京代表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5. 下列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童子头发下垂,故以“垂髫”代指童年;男子20岁行冠礼,故“弱冠”指成年;“黄发”象征长寿,故指老人。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依次是描写春、夏、秋、冬之景的名句。
C.《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这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6. 名著阅读(5分)
(1)《经典常谈》是________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____________的著作。
(2)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7.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蒹葭苍苍,__________。(《诗经·蒹葭》)
(3)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4)微君之故,__________。(《诗经·邶风》)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凄神寒骨,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只要心灵相通,无论天涯海角,也就像在身边一样,表现出诗人乐观精神、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是应聘者,在面试时想用两句古诗来表达自己求职的迫切心情,你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9分)
8.“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走进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了解中
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选手用 “禽鸟”“出众”描述。你认为这个描述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并保持文意贯通。(2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5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6分)
神奇的针灸术
①我国的传统医学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可谓源远流长。其中属针灸术的历史最为久远,大约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算得上是整个中医的开端。针灸是针术和灸术的统称,它们都是通过刺激穴位使得经络畅通来治疗疾病。
②关于针灸的起源,古书记载颇多。如3世纪皇甫谧编纂的《帝王世纪》中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7世纪时孙思邈《千金要方 序》又说“皇帝受命,创制九针”,等等。这些早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针具还是针灸术都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在与大自然的斗争磨合中逐步演化而来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不是个人的发明创造。
③如此神秘的针灸医术是如何演化来的呢?
④早在远古时期,生活条件恶劣,我们的祖先经常会受伤。很多时候创口部位会感染化脓。实在是疼痛难忍,原始人会用尖锐的石块或是磨尖的石器刺破患处,排出脓放出血来减轻疼痛。后来发展到对于其他一些疼痛,比如头疼、肚子疼或是四肢关节处的酸疼,他们也会无意识地捡起石头敲几下。渐渐地,他们发现敲一敲之后疼痛竟然减轻了许多。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刺伤或是敲打身体的某一部位反而能缓解疼痛。久而久之,聪明的先人发明了针刺疗法。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制作石器的水平有所提升,石器被磨得更加光滑。更多精致、样式各异的石器被磨制出来专门用来治病,这就是“砭石”。
⑤“砭石”算得上是最古老的医疗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黄帝内经 异法方宜论》中记录着砭石的由来:“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中也有提及:“砭,以石刺病也。”
⑥后来,冶金技术的发明促使了针刺用具的改进,战国时期,青铜针、金针、银针、铁针等相继问世,代替了砭石、骨针等简单磨制而成的自然针。金属针更为精细、尖锐,增加了进针深度,减轻了治疗时的疼痛。这一改革扩大了针刺的应用范围,加快了针灸术的发展进程。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针灸疗法迎来了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得益于低频低压脉冲电流的引入。超短波、微波、共鸣火花、激光、超声波等运用到针灸疗法中,相比于中华传统的创伤疗法,激光针、超声波针不仅减轻疼痛,还解决了可能感染的问题,受到患者的欢迎。
⑧我国广大的科研人员,本着继承扬弃中华传统的观点,对针灸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展并创造了指针、鼻针、头皮针、腕踝针等各种治疗方法,丰富了针灸学。
9.选文第②段列举《帝王世纪》《千金要方 序》意在说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第⑤段中加点的字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3分)
“砭石”算得上是最古老的医疗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④—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针灸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我国的针灸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20分)
做父亲
丰子恺
①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②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张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③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姊姊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④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喊声由命令变成了请愿的语气,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它们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⑤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⑥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