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机电设备碉室安全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3
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规定井下机电硐室是煤矿、金属矿山等地下工程中的重要设施,负责控制和维护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
为了确保井下机电硐室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总结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的规定。
1. 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井下机电硐室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井下机电硐室的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
该组织机构应由矿长或矿山经理领导,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井下机电硐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制度内容应包括:机电设备的日常巡视和维护要求、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等。
3. 加强人员培训。
对进入井下机电硐室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培训内容应包括:机电设备的操作知识、维护方法、事故应急处理等。
培训的周期应定期进行,并记录下来。
4. 定期检查和维护。
井下机电硐室的机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检查和维护的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和生产需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
检查和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5.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任何一起井下机电硐室的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人员,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6. 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
井下机电硐室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火、防爆等设施。
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并由专人进行检查和维护。
7. 加强信息管理。
井下机电硐室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管理机电设备的运行数据、故障信息、维修记录等。
信息管理系统应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8. 增强安全意识。
所有进入井下机电硐室的人员都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必要时,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本文总结了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的规定,包括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加强信息管理和增强安全意识等方面。
煤矿井下电气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井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杜绝失爆,防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和电气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制定本规定的依据是:《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以下简称《短路保护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以下简称《保护接地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以下简称《检漏保护细则》)、《XX焦煤集团公司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井下电气安全管理的范围是指井下高低压供用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讯照明信号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器材、设施在选型、购置、安装、测试、使用、维护、检修和拆除过程中的综合管理及计量测量等各种电气仪表的电气安全管理。
第四条各矿机电科是本单位井下电气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本单位井下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井下电气安全是矿井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机电部门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定期下井深入现场,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井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第二章基础管理第六条各矿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修订和完善井下电气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电气安装、检修、拆除工作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按有关规定程序审批,认真贯彻落实并存档备查。
第七条各矿配足机电工程技术人员,负责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电气设备选型、用电负荷调整及电气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编制电气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建立井下电气设备台帐,绘制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
高低压供电设计、保护装置整定计算和绘制的各种图纸,由矿机电科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矿机电副总工程师批准,并统一存档。
新安装的变电所、临时配电点和采煤、掘进、开拓工作面及采(盘)区必须有专门的供电设计,要使用统一的“供电设计软件”,确保实际与设计相符,严禁无设计施工,严禁先开工后设计。
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规定
是为了确保井下机电硐室的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
1. 硐室进出口安全:设立明确的进出口,并设置门禁、防护装置,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硐室,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2. 硐室通风与防爆:确保硐室内空气流通畅通,设置合适的通风设施,同时注意硐室内是否存在可燃、易爆物质,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防爆灯具、防爆电器等。
3. 电气安全: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标准,确保硐室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避免电气故障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4. 硐室排水安全:确保硐室排水畅通,防止水浸导致设备设施损坏或人员受伤。
5. 硐室照明与紧急照明:确保硐室内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正常进行操作,同时布置紧急照明设备,以应对突发停电等情况。
6. 硐室工作人员培训与应急预案:对硐室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工作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7. 安全管理责任:明确硐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人,确保他们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管理技能,并落实他们的安全管理职责。
8. 安全设施和装备:硐室内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灭火器材、安全标识、应急通讯设备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规定,具体的管理细则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目的–第二条适用范围–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第二章机电硐室管理–第四条机电硐室使用权限–第五条机电硐室设备维护–第六条机电硐室防火措施•第三章人员管理–第七条机电硐室负责人–第八条员工培训与考核•第四章安全应急措施–第九条应急预案订立–第十条安全设备与器材•第五章管理与考核–第十一条安全管理考核标准–第十二条违规处理•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生效日期–第十四条解释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目的本《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规定》旨在规范井下机电硐室的安全管理行为,确保机电硐室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有效防范机电硐室可能导致的事故和祸害发生。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公司井下机电硐室,包含硐室设备的使用、维护、安全保障、人员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应当置于首要位置。
2.防备为主:通过加强安全培训、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等措施,提前发现和除去安全隐患。
3.综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措施和行为规范等手段,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
4.连续改进:不绝总结经验教训,完满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机电硐室管理第四条机电硐室使用权限1.获得机电硐室使用权限需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证书。
2.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机电硐室。
3.严禁未经许可私自使用或拆卸机电硐室设备。
第五条机电硐室设备维护1.硐室设备维护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维护情况。
2.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刻报修或进行处理。
3.硐室设备停工期间,应进行设备检查和清扫,并做好设备封存工作。
第六条机电硐室防火措施1.硐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不安全物品。
2.硐室出入口应设置防火门,并保持通畅,禁止堵塞。
3.在硐室内应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保养。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七条机电硐室负责人1.每个机电硐室设立一名负责人,负责硐室的安全管理与日常工作。
井下机电硐室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井下机电硐室的安全运行,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章硐室管理职责1. 井下机电硐室的管理由指定的负责人负责;2. 负责井下机电硐室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及时处理突发事件;3. 负责对进出井下机电硐室的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登记;4. 开展机电硐室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三章井下机电硐室的设置与布置1. 井下机电硐室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并且远离爆炸危险区域;2. 机电硐室应设有手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测试;3. 机电硐室内的设备应合理布置,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4. 硐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四章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1. 井下机电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完好运行;2. 机电设备的开关和控制装置应设置在易于操作和触及的地方;3. 对井下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和持证上岗,严禁非授权人员操作;4. 硐室内机电设备的电源线路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防止漏电或电线老化引发事故。
第五章井下机电硐室的安全通风管理1. 机电硐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空气新鲜;2. 机电硐室内的通风设备应定期清洁和维护,以保证正常运行;3. 在硐室内进行作业时,应确保通风设备始终处于开启状态;4. 发现通风设备异常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
第六章井下机电硐室的维护与保养1. 井下机电硐室的日常维护工作应按计划进行,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2. 对井下硐室内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3. 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4. 在维护和保养期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七章井下机电硐室的应急处理1. 设立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和责任人;2. 机电硐室内应设有应急疏散通道和疏散标志,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3. 安装应急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测试和演练,确保能够及时报警;4.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应按照预案进行,保证人员的安全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作者:————————————————————————————————日期:《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四百四十条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表10的要求。
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 1.0%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使用场所类别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巷和主要井风翻机车硐室采区进风巷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巷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1.高低压电机和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矿用一般型矿用一般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2.照明灯具***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矿用一般型矿用一般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型除外)3.通信、自动化装置和仪表、仪器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矿用一般型矿用一般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使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的巷道中及沿该巷道的机电设备硐室内可以采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备和仪表、仪器;**煤(岩)巷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的主泵房内,可使用矿用增安型电动机;***允许使用经安全检测鉴定,并取得煤矿矿用安全标志的矿灯。
第四百四十一条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
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第四百四十二条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煤矿平安规程(九)_煤矿第九章电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四百四十条煤矿地面、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电力和通信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检修、试验以及平安等工作,可参照有关部门的规程执行;遇有与本规程相抵触的,应按本规程执行。
第四百四十一条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
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接受单回路供电时,必需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需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状况下,矿井电源应接受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需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第四百四十二条对井下各水平中心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本条上述设备的把握回路和挂念设备,必需有与主要设备同等牢靠的备用电源。
第四百四十三条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第四百四十四条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应符合表10的要求;否则,必需制订平安措施,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一般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需在瓦斯浓度 1.0%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第四百四十五条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需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把握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
第九章电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四百四十条煤矿地面、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电力和通信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检修、试验以及安全等工作,可参照有关部门的规程执行;遇有与本规程相抵触的,应按本规程执行。
第四百四十一条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
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年产60000t以下(不含60000t)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
备用电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带电备用电源的变压器宜热备用;若冷备用,必须保证备用电源能及时投入正常运行,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
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第四百四十二条对井下变(配)电所〔含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和采区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
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配)电所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向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
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本条上述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
”第四百四十三条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局部通风管理制度(一)回采工作面通风1.回采工作面采用“U”、"Y”或型的通风方式。
若使用其它通风方式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报公司批准。
2.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采煤工作面推过与其相连的巷道、眼孔必须及时封闭,回采结束45天内必须进行永久封闭。
(一)掘进工作面通风1.掘进工作面及未密闭的独头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者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严禁采用扩散通风。
所有掘进工作面开工前,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前必须由通维队编制局部通风机安装申请卡,报通风瓦斯科、机电运输科审批,经总工程师批准后,通维队、机电队、使用单位、调度室(信息中心)根据局部通风机安装申请卡安装局部通风机及电源和风电、甲烷电闭锁装置。
所有局部通风机供风作业巷道必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
3.矿井所有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两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1台运行1台备用,并安装自动切换装置。
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必须使用自动导向(专用裤叉)风筒进行联接。
当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发生故障停止运转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局部通风机并正常运转,恢复正常工作局部通风机时必须人工开启;当正常工作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电源恢复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不得自动启动,必须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4.局部通风机必须由通维队确定专人(当班瓦检工)管理,除瓦斯检查工和局扇切换的专职电工外,任何人不能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确因检查或其他原因须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时,必须由瓦斯检查工向调度室汇报,并请示总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停止局部通风机的运转。
在停局部通风机前必须将人员撤出,并切断电源、设置栅栏。
严禁无计划停止局部通风机供风,否则必须严肃追查、处理。
5.瓦斯电、风电闭锁试验每15天至少进行1次;局部通风机每天进行一次主、副扇切换试验工作,局扇切换试验由施工队电工陪同瓦检员一起进行,并在现场填写记录,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汇报处理。
煤矿安全生产“不安全”行为界定标准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促进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有效遏止“不安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杜绝“不安全”行为,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安全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管理内容第二条“不安全”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或现象。
“不安全”行为,往往由师传徒,由甲传乙,侥幸变“经验”,习惯成自然,由于对事故的严重后果没有意识或认识不足,使违章者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自己或他人于危险状杰,甚至酿成悲剧。
第三条“不安全”的定义1、违章指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或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规程、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安排或指挥生产的行为。
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中,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约占60〜70机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者之中,违章指挥危害最大,造成的影响和损害的程度也最为严重,它具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重特性,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抗拒性,特别是隐性违章指挥不易发现,但对安全的威胁更大。
2、违章作业主要是指操作人员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冒着危险进行作业的行为。
3、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员工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可能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
第四条“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根源“不安全''现象有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如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低下以及不健康的安全心理;休息不足、劳动强度大导致意识疲劳;不良情绪和异常心理的影响;逆反、偷懒、走捷径和省事心理作怪;观察不细致,思想不集中,反应不敏捷,操作不熟练;自控能力差,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差;教育培训未到位或无证上岗;现场缺乏安全检查和监护,现场管理人员责权不清,安全责任意识树立不牢;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不执行或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力,安排工作、指挥生产时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等。
井下机电设备碉室安全管理规定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2 页
井下机电设备碉室安全管理规定
1.永久性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他机电设备硐室,应砌
碹或用其他可靠的方式支护。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 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得妨碍
运输。铁门上应装设便于关严的通风孔。装有铁门时,门内可加设向外
开的铁栅栏门,但不得妨碍铁门的开闭。
3. 从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5m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
料支护。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4.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
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标高高出0.5m。
5. 采掘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设备检修和巷道运
输、矿车通过及其他设备安装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6. 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7. 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
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对不需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
设备,可不留通道。
8. 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
硐室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
物件。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
第 2 页 共 2 页
9. 硐室入口处必须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
硐室内必须悬挂与实际相符的供电系统图。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
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
采区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
有值班人员巡回检查。
硐室内的设备,必须分别编号,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电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