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问负责制培训资料

首问负责制培训资料

首问负责制培训资料
首问负责制培训资料

首问负责制培训资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首问负责制度,也非常感谢各位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一次的培训。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种类型的工作,心情非常紧张,声音难免有些颤抖,请在座各位多多包涵,另外过程中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也请在座各位提出批评和建议、意见。今天我的任务是是让大家对首问负责制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为下一步实行这一制度做一个铺垫。

1.首问负责制度的定义:首问负责制度是指外来人员询问有关问题

和联系工作时,第一个被问及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答或帮助联系解决。举例说明。首问负责制度一开始使用于政府部门的,后来慢慢的也被一些国有企业或者是银行等等所使用,其实我觉得首问负责制实行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毕竟起点比较高,但是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信心,我们有这样的实力,把这个制度推行出来,正如我们这一次ISO一审一样,取得圆满的成功。

2.为什么要实行这个首问负责制度?在ISO外审会议上,伍总也提到

了一些,相信大家也有一些了解了,其实这次实行首问负责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强化公司员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工作效率、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氛围,继而形成一种非常好的企业文化(指企业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从而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这个形象包括的对外和对内。

3.首问负责制度的要求:分为对外和对内。

A:对外,就是针对于在公司起着窗口作用的职能部门,如前台、保安、业务人员等,对来人或来电提出的咨询、投诉和业务办理等问题,无论是否属于本部门范围的事情,首先受到询问的人员要负责指引、介绍或答疑,不得经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或拖延处理时间。首问负责部门或人员能当场处理的问题,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处理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向对方说明原因,给予必要的解释;

②将来人带到或指引到相关部门办理;

③可用电话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解决;

④转告有关的电话号码或地点。

对于不清楚、掌握不确切的问题要及时请示有关领导,给予对方一个准确的解答。对于确实解决不了、解释不了的问题,应耐心向对方说明情况。举例说明光盘的事情,答复、介绍和指引时,首问负责的人员态度要热情、用语要文明,相信这点大家在公司发布的办公室礼仪需知里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B:对内,就是针对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这里主要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汇报:汇报指汇集材料向上级报告,就是说员工要在一个

特定的时间段向上级报告在这一时间段内所完成或者是所做的工作情况,比如说什么月报表?

一个是回报:回报的意思就是报告、答复,就是说上级安排一项工作下来,员工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回报给上级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或一些细节等等。当然对于汇报跟回报也要按照对外所说的一些做法来做。

品保课培训资料

XXXXXXXX 有限公司品保课培训资料

1.进料检验部分: 1.1目的:对本司采购回来的物料、客户提供的产品和外协加工产品的检验与验证作出规定,确保未经 检验、正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物料不被使用或加工。 1.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原材料、客户提供的物料和外协加工产品的检验与验证。 1.3职责:IQC负责采购回来的物料、客户提供的产品的检验与验证,各生产车间负责外协加工产品的 检验与验证。资材部负责与供应商包括外协加工厂商的沟通与联络。对于客户提供的产品,由营销 部负责与客户的沟通与联络。品保部主管负责来料的评审和处置,并就有关事宜与相关部门的沟通 和协调。 1.4名词定义: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5检验流程: a)进料后,货仓要对其型号、规格、数量、重量等进行核实,送货单与实物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则对来料进行接收,放于待检区(外协加工产品直接办理入库手续,再由车间领出全检),并 在供应商送货单上签字盖章,同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中货仓填写栏目,送交IQC进行检验。 b)IQC人员收到货仓转来的进料检验报告后,要检查物料所对应的检验依据是否足够,检验依据包括图纸、工程部提供的样品等。 c)如果没有或检验依据不充分,IQC要及时向主管汇报,由主管向工程部索取相关的资料、样品或其它的检验依据。 d)IQC根据产品所对应的检验作业指导书、抽样标准、图纸、合同、技术协议、样品等对来料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工作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当物料急用时,待检物料要优先检验。 e)所检物料合格时,认真填写进料检验报告的相关栏目并签名,由检验组长审核确认。并在产品包装上贴上“合格”标签,由货仓入库。 f)当所检物料不合格时,检验组长审核后要上交主管处,由主管根据具体情况对来料进行评审并处置,详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g)对由于生产急需而来不及检验的物料,生产计划课应开《紧急放行/例外转序审批单》,由品保部主管批准,IQC在物料外包装(或标识上)上盖好“紧急放行”的印章,按紧急放行处理,生 产部先领用部分物料,同时IQC人员对剩余物料按正常程序进行检验,当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 要求时,检验结果要及时反馈至生产部,对放行的物料追回或更换。 h)对于因本司的检验手段不足或其它原因,无法对来料进行检验但可以通过生产线试用进行验证的,IQC要填写《来料试样委托单》,交生产部进行试用,并对其结果进行跟踪。 i)IQC每天做好《质量履历表》,并在月末对本月供应商的供货质量进行汇总,汇总的结果要反馈至资材部,以作为供应商考核的依据。 1.过程检验部分: 2.1目的:对本司生产过程当中的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作出规定,确保未经检验、正在检验或检验不合 格的产品不被投入使用或加工。 2.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生产过程当中的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 2.3职责:IPQC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质量的符合性进行检验和验证。生产部负责生产当中半成品 的自检或互检。工程部给予品保部和生产部以技术上的支持。 2.4名词定义: a)首检:由指定人员对生产出的首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b)巡检:由指定人员按照固定或事先安排好的路线对生产过程进行的巡回检验。 c)自检:由产品的生产者按照规定的要求对生产出的半成品进行的检验。 d)互检:下一生产工序对前面生产工序所生产出的半成品进行的检验或验证。 2.5检验流程:

标准化基础模板

标准化基础 1

标准化基础 第一章标准化概论 第一节标准化基本概念 第二节标准化发展历程 第三节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阶段 第四节标准的价值 第五节标准化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标准化基本概念 一、标准( Standard) 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统一的一致性要求其实就是标准 事物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 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 二、标准的对象( 传世之作, 绝版艺术品? ) 重复性的概念和重复性的事物 三、标准的本质 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 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 ( 度、量、衡、文字、鋳币、配方、车轮和轮子外形 规矩) 四、标准的载体 标准的核心内容( 重要内涵) : 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检测方法、规则以及实现形式等等。 没有一定的载体作为标准的外在表现形式, 标准的内在要求就无从谈起, 也无法供多人共享和传递。 2

标准的载体即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纸质、磁盘、光碟等) 。 五、标准制定的十要素 1.须有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起草或审定; 2.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产生, 这些程序一定要体现出充分协商的一致性; 3.标准的内容涉及的是技术( 某些标准中也涉及一些管理性条款, 但 这些条款也是与技术条款配合使用的) ; 4.标准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5.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加强管理、发展贸易、扩大交流; 6.制定、使用标准的动力是谋求利益的共同性; 7.标准的最终效果体现为自愿执行, 经过社会和企业自愿实现, 体现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8.标准要具备统一的格式; 9.标准须经权威部门审批发布; 10.标准要实施一系列的动态管理。 六、标准化 定义: 1.”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GB/T 0.1- ) 2.”针对现实或潜在的问题, 为制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 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1996年ISO第2号指南) 上面两个定义表述是一致的, 其要点为 3

资材科工作计划

资材科工作计划 资材科工作计划范本 篇一:资材部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已悄然逝去,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人员流失偏大、细节管理上不完善等方面作了一些人员整合与工作调整,但其整体成绩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过去的一年,特别是在个人自我管理能力与整体管理理念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我们不能再停留在哪里有问题与缺失就解决哪里,并只是非常被动的碰到了问题或被提醒到了就解决问题,而没法主动做到寻找并解决问题,另外也存在一些人为失误、执行不到位及部门间的沟通障碍无法超越等现象,针对以上现状,部门未来管理还须展开系统与条理化的工作,同时多总结并积累经验,特别须加强教导与学习培训。现就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人员与日常管理方面: 1.人员编制方面:现原料仓在目前3人的基础上须增加至5人,主要补充为原纸仓管及余料(含商标)仓管员各1名。原仓管员邵琦晋升代组长后主要负责原料仓之系统账务处理与物控相关工作事务,同时协助主管对整体事务加以管理。 2.日常管理方面:坚持每周一次的部门例会,做到会上管理者多检查与要求,员工间多沟通与反馈。从而起到统一思想与认识,纠正偏差,激发主动性及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增加与员工面对面的沟

通约谈,做到每月最少2次或以上的员工约谈并作好相应记录与回复。及时了解下属人员的工作意愿与动态,从而拉近与员工间距离,以提高部门凝聚力。(以上坚信“沟通比权力更重要”的理念,力求纠正和改善不合理、不规范的生产领用料、物料(成品)出入库、物料退货及不正常的发料与多发性的仓管与领料员间争执现象的发生等) 3.后勤管理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重点加强以下几点: a)计划在2月底前完成公司设备清单,包括各机台的用电功率等,以便日后 电路安装与修改时对电负载量的调配。并在二楼办公室改建完后,重新绘制新的电路配制图并存档。 b)在4月分前完成对彩印新增罗兰机后,存在发电负载不起须进行线路的改装工作。 c)加强机器的保养与检查工作:对去年9月份起,有新制定的车间机器须机 修人员于每月、每季度的保养计划要求做到坚持与彻底,除保养记录外,应多与车间主管了解机修人员在负责保养工作时的处理态度与实质保养动 作是否切实等。同时加强机修人员对车间每周二的机器保养检查与保养建议的监督与评估。(主要要求机修人员于每月底,根据所负责检查部门的机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保养缺失与检修建议等作总结记录交主管审查。主管则根据其反映情况作评估后对有节约维修费

安全标准化培训试题及答案

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性质。 4.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 5.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9.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0.“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1.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2.安全色中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令;绿色表示提示。 13.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可以正常使用。 14.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该往上风向转移。 1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在括号呢打“√”,否定的打“×”。)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2.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可以警告、罚款或十日以下拘留。(√) 3.因醉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4.实行劳动保护就是保护劳动生产力。(√) 5.能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火源有明火、摩擦、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点击火花等。(√)

生产管理培训资料知识讲解

第一讲、生产管理及其目的 一、什么是生产管理 1、生产管理是产品的各项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是药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生产管理措施的实施,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经过严格检验,确认符合产品的质量标准,并由经过培训符合上岗标准的人员,一丝不苟地按照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作业指令、批生产记录及标准操作程序从事药品生产并认真做好记录,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安全有效。 2、药品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物料进厂,到成品的生产并出厂,都要涉及到许多生产环节和管理,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和管理上的疏忽,都会导致药品质量的不合格。 3、生产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员、设备、物料、管理及操作文件、环境5个方面。 4、生产管理的目的通过周密的生产计划、有效的生产组织和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生产信息的适时反馈,保证生产前有一个良好的人员、设备、物料、场地、资金的准备和配合,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消除在生产前,使生产开始后,一切都能按照顺利、有序、高效的节奏进行,实现生产的有效协调和监督,保证工序的生产严格按照生产作业指令、批生产记录及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安全有效。 5、生产管理的任务(1)按照生产计划及作业指令严格进行生产,(2)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3)按规定的生产作业指令内容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4)做好生产结束后的清场和交接班工作(5)做好(工序生产、设备运行等)记录 第二讲、计划与组织 二、生产计划 1、生产计划是公司生产系统总体的行动纲领,它反映的是生产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方面的指标,并在时间上对产品产出进度进行的总体安排,生产部是生产计划编制、执行、检查和考核的职能部门,生产计划一经下达,各部门都应该全力保证实施。 2、生产计划按编制时间分为年度和月度两种,按编制要求分为“生产综合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排程计划”三种。“生产排程计划”通过“生产作业指令”和“限额领料指令”具体组织实施。 3、编制生产计划工作首先要预测计划期的市场需求,核算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计划提供的外部需要和内部可能,然后要根据生产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和优化生产计划指标,再次要妥善安排产品的生产计划进度,既要从时间上保证生产指标的实现,保证产销衔接,又能保证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稳定。 三、生产组织

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办法

财务管理及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务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第三条公司负责人对本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四条公司要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并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第五条公司应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第六条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第七条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

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八条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公司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公司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公司的会计信息。 第三章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 第九条财务部应当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第十条财务部发生的下列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五、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核算和处理。 七、其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第十一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三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1-04-12 16:03:26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应由企业根据本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范围和任务而确定。虽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按工作的性质划分,一般包括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两个方面。 1.技术业务工作 企业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是指企业的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主管标准化的企业负责人,组织企业标准化专职机构(或人员)会同企业有关职能部门,运用标准化技术手段,做好企业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1)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积极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任务;有能力的企业应力争参与、承担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2)组织实施标准以及监督检查; (3)采用国际标准; (4)参与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标准化技术服务等; (5)积极推动产品的三化(系列化、通行化、标准化)、组合化、模块化、成组技术等的应用; (6)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7)参与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等。 2.管理工作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标准化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其他各项管理一样,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其他各个管理系统。 (1)企业标准化的管理基础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性强,政策法规性强,标准化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技术和管理实践进行,同时要协商处理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协作完成。因此,企业

资材部存储搬运管理程序 培训试题

资材部(储存搬运交付管理程序) 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储存搬运交付管理程序)适用于原材料、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储存、包装与交货; 2、(搬运)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及方法,轻拿轻放,有特殊装卸标志的货物,需按要求(搬运),严禁对产品进行丢、抛等野蛮装卸 3、产品堆放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8)米,单件/箱超过(25KG)的堆高叠放不可超过6尺,。 4、待检区:是指存放(来料进货待检)。 5、(原材料仓):是指存放各类通过检验的物料,分类存放 6、半成品仓:存放通过最终检验的可直接组装的(半成品). 7、(成品仓):存放通过最终检验的成品。 8、仓管员对来料办理接收手续,凭(送货单)点数,签字之后,交给文员打「到货单」,送品保部检验,(合格)后仓管员进行入库,按指定区域分类摆放。 9、仓库发料时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实行颜色管理,每包材料外包装上均要贴(月份)标贴; 10、物料储存温度要求(23℃±5℃)之间,相对湿度在(55%±20%) 11、成品交货,仓库依业务发出(「发货单」)及包装要求,经核准后予以装车出货,样品部分由营业部安排出货 12、包材类及纸箱大多属易燃物品,其储存区域须保持信道通畅,设(防烟火)装置 . 其堆放高度以(2.5M)为限,重量每栈板不超过2.0吨. 二、判断题 1、如搬运不当造成产品倒塌或跌落时,应报告相关单位及个人,给予挑选并通知品保部重新检验.(对) 2、当发现搬运工具或搬运环境不适宜时,应停止装御和搬运作业。(对) 3、产品堆放需堆放整齐,不可摇晃,必要时给予捆扎,通道保持适当宽度且畅通无阻,可跑步作业(错) 4、报废区:存放已核准报废的物料(对) 5、退货区:存放被拒收的物料及客户退货部分(对) 6、仓库以不间断盘点方式对库存物料进行整理,并每半年进行一次盘点,填写盘点明细表。需要时,可增加盘点次数(对) 7、生产半成品时,制造部以周转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并保证包装质量(对) 8、HSF产品在包装和周转过程中,使用的包装和周转工具符合HSF要求,并进行标识(错) 9、针对无卤,PVC的产品要有不同的区域分开保存,且做好标识(对) 10、当环境物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客户环境物质管理标准更新时,品管单位要对更新前的产品进行重新验证(对) 三、选择题 1、下列工具中属于搬运工具(A B C) A、液压手推车 B、液压手推车 C、机动叉车 D、货车 2、仓库依据生产部门或相关部门开出之( A B C )进行领、退料,并会同领料员签收实际发料数量,做好帐卡记录及电脑帐 A、材料出库单 B、领料单 C、退料单 D、到货单 3、仓库负责对HSF产品的存放进行(ABD) A、隔离 B 、区分 C 、摆放 D 、标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资料 主要内容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和意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内容和相关评定标准(简介)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 四、上海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工作 五、上海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工作要点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和意义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 (AQ/T9006--2010)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国安委【2011】4号) 1、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 2、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 3、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 4、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内容和相关评定标准(简介)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内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 1、目标;2、组织机构和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4、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5、培训教育;6、生产设备设施;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

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报告调查处理;13、绩效评定持续改进。 (二)相关评定标准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 该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国家总局为了规范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制定了《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 该“评分细则”是我们此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开展工作重要依据 3、评定标准使用原则。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 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 4、上海市对“评定标准”的明确 (沪安监管监一【2011】168号) 为了保证评定标准的统一性和评定结果的可比性,总局已制订的评定标准,各单位可直接采用; 对于总局尚未制订评定标准的领域,原则上采用《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涵义标准是指为取得全面的最佳效果,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活动中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物和概念,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标准化则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过程的成果,标准化是标准从制订一实施一修订一再实施……的活动过程。为此,《ISO/IEC指南2 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对标准与标准化分别给予了科学的定义。“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准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和效益。” “标准化是对实际与潜在的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在预定的领域内获取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 注:1.实际上,标准化活动由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所构成。注: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便于技术协作。消除贸易壁垒。二、标准化工作内容与要求依据标准化的对象,“物”、“事”或“人”、一般分成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类。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物”制定的技术准则。这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俸解决方案。它的对象既可以是“有形”的物(如产品、材料、工具),也可以是无形的“物”(如程序、方法、符号、图形)。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它的对象是管理技术事项,即“事”。它为合理的组织、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试卷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试卷 姓名:部门及岗位:分数: 一、填空题:(88分,共44空,每空2分) 1、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 、和等。 2、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 ”的方针。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 ”动态循环的模式。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的方式。 4、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为最高、 5、企业应每年至少对、、 、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6、新入厂(公司)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7、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 、、和活动。 8、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和。 9、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 、、,确保其完好、可靠。 10、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 情况及等。 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 1、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2、什么是安全绩效?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技术、人员、资金、设备设施、材料和方法等。 2、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 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 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评、外审 的方式。 5、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6、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标准规范 7、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8、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9、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10、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 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11、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什么是安全绩效?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生产部员工培训资料

生产部员工培训资料 一、安全方面 1:机器炮筒的下面一律不准放置脱模剂、防锈剂、顶针油之类的油品,否则易出油品※※伤人事故。 2:机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律严禁做机器内部的清洁工作(机器的曲臂部位、炮筒的部位),否则易出压伤事故。 3:机器在生产中一律严禁从机器的反面安全门取产品;在机器的正面严禁在不打开安全门而越过安全门取产品,否则易出压伤事故。 4:严禁在没有带防护品的情况下触摸机器加热部分,射嘴射料时禁将头部伸到吐料板区域内观看,否则易出烫伤事故。 5:严禁人员疲劳生产,否则易出质量、人身、设备事故。 6:严禁有人员在吊的模具下作业,否则人身伤害事故。 7:处理射嘴的溢料时必须关闭机器的电热开关;处理模具内部产品时必须关闭机器的马达开关,否则易出人身伤害事故。 8:在处理机器的顶面的盖板、曲臂上的油污、灰尘时,必须关闭机器的马达后再作业。 9:严禁在没有关闭电热开关的情况下处理射嘴溢料,否则易出人身伤害事故。 二、日常工作、生产方面 1:客户参观须知 上班的过程中要佩戴劳防用品、识别证…… 2:日常生产中我们会有做环保的产品,相应的要在标签上注明“ROHS” 标记。日常生产过程中人员需离开机器的,必须做到人离开机器须有人员替换或照看。

3;停机30钟以上(夏天10分钟以上)机台操作工需做事项如下: a与停机、量停十到十五钟前(具体视产品的重;量),将料桶下料口堵住 b 待料管余料生产完(最后一模机器会因储料不到位警报,警报响后打开安全门。)后, 模具自动打开时,取出产品,将机器切换到手动状态。 C 按座退键将射座退出至射座退终点位置,按射出键将料管的余料射完。 d 按关模键将模具轻微关至到模面接触(勿起高压,曲臂不可打直;带中子的模具须由 调机员做此项工作) e 将模具的水路关闭(关闭水路时严禁从机器的后面外露的水管上踩踏) f 将马达的电源关闭(电热勿关) 4: 生产过程中标签的使用方式: a 标签上必须填写有车间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编号、产品数量、生产日期、生产者的 班别、工号(须分穴包装的必须注明穴号) b 标签粘贴必须工整、统一的粘贴于纸箱的右上方 c 一个纸箱上面只允许有一个标签(最新的标签,旧标签要去除。) 5:纸箱、PE袋的使用方式 在拿取纸箱、PE袋时必须保持现场环境的整洁,严禁在拿取的过程中,将不太好的纸箱、PE袋乱扔、乱丢的情况发生,将不能使用的纸箱、PE袋要及时的处理(放到垃圾车里),机台上能用的纸箱\PE袋必须摆放在规定的区域里(机台已相应的划定和标示好) 6:生产过程中模具应注意的事项 车间现有的模具主要是:两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具、带中子、绞牙的模具;严禁用紫铜棒以外的任何金属物敲击模具;在做有镶件的产品时装配镶件的手一律严禁戴手套(否则易将镶件位置带动,压伤模具)。 a.两板模、热流道模具

资材课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资材A课组织构架

核准:審核:制表:彭松林生效日期:2013-10-22 一、资材课课长职责: 1.负责仓库整体工作事物及日常工作管理,协调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助工作 2.负责制定与修订仓库收发作业程序及管理制度,完善仓库管理的各项流程与标准。 3.制定仓库工作计划,制定本月工作计划,总结和分析月计划部门工作情况,带领督促员工完成目标计划。 4.组织与负责盘点工作的展开,确保账,物,卡一致。 5.7S检查和整理,定期对仓库人员进行考核,对仓库发料区,收料区,退料区,现场监督管理,检查各项记录表的。推行7S良好习惯的保持。每天不定时 不限时间段的进行目视化管理并做记录。 6.签发仓库各级文件和单据,接受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7.每天根据实际备料统计出货差异欠料统计表。 8.生产进度的跟进,订单完成清尾工作的状况。 9.定期对仓库呆滞物料和特性物料进行整理清单,提前做好呆滞料重检报告。主持由各部门组成专场使用对策会议,责任到部门和人,进行评估,给出具体的 使用方案,业务安排到具体合适的生产订单中。 10.湖南车装卸效率提升与业务出货的协调与欠料跟进。 二.成品组组长职责: 1.仓库设备的正常使用、安全,设备点检,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及安全性。 2.成品组人员的管理调配,工作状态的监督。 3.业务出货欠料与仓管员的备料进度跟进协调并协助。 4.业务出货,派车出货与出货数量的合理性与问题点的协调。 5.快递打包、发运,业务出货的装车。 6.人员工作的平衡度的调动,上班纪律监督 7.参与循环盘点,确保账,物,卡一致 8.每天组织仓库7S执行。 9.湖南车卸货,与人员的调配,卸车的数据的主导职责与责任 10.RM14仓异常仓位跟进与处理。 三.原材组组长职责: 1.仓库设备的正常使用、安全; 2.仓库的管理及机动调配、收发货物的监督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

第一章标准化概论 一、判断题 1.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孕育着现代标准化的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方法和原理。() 2. 近代标准化的发展是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提出的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即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惠氏螺纹”螺纹尺寸标准,被人们认为现代标准化的开端。(√) 4. 1980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5. 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以另行制定企业标准,只需报送标准化部门备案(x) 6. 标准应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企业标准则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x) 7. 标准的使用价值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自然属性。标准的适用性如何,可以作为衡量该项标准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 8. 标准的价值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这项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是标准的社会属性。(√) 9. 标准的载体就是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10. 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因此,标准的本质就在于简化。( x ) 二、单项选择题 1 A.服务标准; B工作标准; C产品标准; D图形符号标准。 2 A.专利技术; B实践经验; c工艺规程; D先进技术。 3 A.多样性; B先进性; C国际性; D综合性。 4 A.企业自己;B.企业的主管部门;C.企业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D.市场及客户。 5 A.标准数量太多; B.标准数量太少; C.标龄过长,修订不及时; 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6 A.人工属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市场属性。 7.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

资材部管理流程(DOC41页)

作为企业管理来说,有五大管理要素: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材管理。 资材管理就是资材管理部门按照计划部署,有步骤的协调企业各部门,以最经济的方式和方法给各部门提供所需要的“原材料”。在各部门没有使用之前,以最恰当的方式和方法管理这些“原材料”,使之减少损耗。 一.资材管理概况 资材是指为更好地进行产品生产而需要的所有物品。它的范围包括原材料、配方成分、配套件、标准件、毛坯、副产品、联产品、在制品、产成品甚至是设备备件、工艺装备、能源等。原料(RawMaterials)、间接材料(Indire ctMaterials or Supplies)、半成品(Worked Materials)、配件(Component Parts)、成品(Finished Products)、残废料(SalvageStore s)、杂料(Unclassified Stores)。 1.资材管理的实质内容 资材管理就是针对企业生产活动所需的资材,进行有计划性的准备,并进行协调和管制,用以达到最经济的生产、最迅速的生产。 资材管理的实质 资材管理活动在本质上的管就是对人理。无论是从采购、品质检验到入库、生产,还是到最终出货及销售市场,其整个活动都是由人来进行管理。不良的管理活动会对资材管理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仓储管理员对仓库资材数据进行统计时,因为疏忽造成了漏记,其结果就造成了资材的呆滞或生产缺料。 资材管理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对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在管理中要有以下因主素:采购成本(包括市场价格不确定,价格之间的差异)、生产成本(包括生产直接材料使用状况、资材投料标准、机器维修、折旧费用、人工制造费用)、产品质量成本(产品的合格率、损耗数量、返工人工费用)、产品资材运输费用、资材管理、库存成本等。只有加强对这些环节的控制,才能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资材管理要求。好的资材管理是不产生断料,也就是不让生产单位领不到需要的资材,产生生产待料的现象;呆料降到最低,也就是出了特殊的市场行情、不可抗力以外,仓库内不会有没有用的资材;没有囤料,囤料代表着浪费,因此资材管理要求与生产的无缝结合,适时、适量的进料、管理。 2.资材管理的程序与内容 企业资材管理的程序可以简单理解为:采购资材经过点料后,资材管理部门进行收料,将这些资材送往待检区待检,待检完成后进行存储。资材检验后被送往存储仓库,经过库房空间规划,找到相应存放位置。在日常管理中,进行库存盘点和环境改善。当生产需要出现时,按照先进先出、速度与准确度进行发料。 资材管理内容。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确知:资材管理主要是对资材进行分类、制定资材需求计划、物资流转、库存管理、仓库管理。除物资流转外,其他四项管理内容都将在其他章节进行重点介绍。本节只对物资流转这一概念进行介绍。

标准化基础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在煤炭行业多年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和方法。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检查工作中,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管理、日常检查等基础技术资料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逐步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换过程中的证明资料,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必备条件。因此,全面、系统、规范地管理好标准化资料是我们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切实加强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总体要求 1、资料管理的原则是自行收集、归口管理。各专业必须认真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2、各专业配备技术资料档案柜,设立专人进行管理。 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规划、矿井检查及标准化评分表等资料由标准化办公室统一归档管理。 4、重大技术资料、图纸等必须交矿档案室进行管理,各专

业可使用复印件。 5、各专业井下现场日常检查资料,必须以原始资料为标准,分月份和科队装订成册,并进行归档保存。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资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1. 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规定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规范工作。 2、技术资料档案必须设立专人进行管理,各种记录资料齐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3、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风险辨识记录完整清晰,电子版与实际相符。 4、所有资料归安监科进行管理。 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资料 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规定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规范工作。 2、技术资料档案必须设立专人进行管理,各种记录资料齐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3、隐患排查台账按时间、阶段进行分类整理,须有验收记录。 4、所有资料归安监科进行管理。 四、通风标准化资料

化妆品企业 生产部灌装员工培训资料

生产部灌装员工培训资料 灌装车间是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卫生、员工个人卫生、操作卫生、员工环境卫生意识、品质意识要求最高的车间,也就是说半成品检测合格后灌装是最有可能影响产品内容物品质的生产环节。并且一旦产生问题,就会直接带来料体的浪费、包材的报废等等方面的成本支出。站在整个生产部来说,是最影响生产效率、产能的一个生产环节,产品灌装不出来,灌装的效率低,后续所有的工作都无法顺畅开展,需要及时交货的不能按照客户要求交货,该在规定的时间生产完成的生产完成不了。因此灌装车间是非常重要的车间,只有灌装的品质高了、顺畅了、及时了,生产出来的产品才会品质高,整个生产部的工作才会顺畅、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生产任务。 (一)灌装车间资料 一、卫生 1、个人卫生 A、灌装车间员工不允许留长发; B、不允许带手表、项链、首饰、耳环、手链; C、不允许留长指甲,染指甲、抹指甲油; D、头发要至少两天洗一次; E、衣服要至少两天换洗一次; F、白大褂要保持整洁,干净,两天清洗消毒一次;夏季需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G、感冒不允许在灌装车间操作; H、不允许在车间,吃东西; I、在车间里不允许抠鼻子,挖耳朵; 2、穿戴 A、严格执行公司的更衣换鞋制度; B、要两次换鞋,在走道里穿的鞋子,不允许穿到车间去,在车间里穿的鞋子不允许穿出来; C、进入灌装车间前工衣、工帽、工鞋、口罩必须穿戴整齐,把头发裹进帽子里; D、工衣与在厂区穿的衣服要分别放置,不允许混放; E、在二更车间必须再更换一次白大褂,衣服要整齐悬挂; F、不允许将雨伞带进车间; G、鞋子需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3、操作过程卫生 A、进入灌装车间无论停留的时间长还是短,都必须用75%的消毒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 B、所有要接触到料体的部位或者器具必须经过消毒;灌装机消毒装机时所用到器具(如螺 丝刀、扎带等也要先消毒后使用) C、每过半个小时,或发现手脏时都要及时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避免手部有过多的灰尘, 或手部出汗; D、灌完一款或上班前,下班前都要及时用消毒酒精浸泡过的毛巾擦拭机器、台面; E、料体不允许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在调机时打出料体要及时倒入料斗中; F、空调不允许直接对着料体、包材吹; G、看到有员工没注意到卫生情况时,要积极提醒,别人提醒自己时一定要及时地改进; H、生产过程中不允许鼻子,嘴巴露出来; I、所有需要进入灌装车间的用品,都必须清洗干净,消毒过后才可以进入; J、手部接触到脏的物品之后要第一时间清洗、消毒; K、所有包材,料袋都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 L、用勺子上料的时候一定要用消毒好的盖子托住,以防料体洒在地上; M、用一次性手套的时候,一次性手套一定要用酒精消毒; 4、环境卫生

资材课主管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工作概述JOB SUMMARY: 资材课是公司重要的财产保障部门,也是公司仓储中心和成本控制部门,它连接着销售、采购与生产以及财务四个部门,在公司里起了一个纽带的作用。 工作职责DUTIES RESPONSIBILITIES: 1、全面负责资材课的工作、负责制定资材课管理制度、部门工作计划。 2、全面掌握仓库各厂家、各系列产品库存情况,根据销售进度以及各部门的采购计划进度,确保产品正常 进出库以及产品的完整性。 3、负责安排监督仓管员、搬运工人的日常工作,督促仓管员做好各类台账,对产品进仓、验货等整理登记 入账工作(做到准确无误),以便统计和核查。 4、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到货情况,并组织人员做好接货准备。 5、及时与采购部、仓管员核对产品出入记录,对物品的出入库要及时验收登记账簿,做到账物相符,发现 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 6、负责每日晨会培训以及当天工作安排的有序进行,并定期对仓管员、搬运工人进行工作工作培训和岗位 考核。 7、督促和配合仓管员定期对仓库产品盘点清查,发现账物不符时,找出原因予以调账或上报公司领导处理。 8、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全面了解各厂家各系列产品,统筹分析,对库区的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达到有效 管理仓库的目的。 9、严格放行条的签发和使用,不得乱发乱签放行事宜。 10、每周做好工作总结报告,如实反映工作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11、监督好所有物品的保管工作,所有进出仓库的物品均须相关责任人签字。 12、以身作则,用正确的工作方法,积极负责的态度处理仓库日常工作。 13、关心、爱护、团结下发员工,解决下属员工的困难和问题。发扬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力量。带领下 属员工做好仓库的工作。 14、对于下属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及时做出处理。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材料

车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新工人须牢记的第一件事是要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规程,各种安全规程很多是从我们前辈的事故、伤害等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应该严格遵守。 任何操作都应有正确的程序,它是能够使操作“顺利”“安全”“容易”进行的方法。因此,不按程序操作,就可能造成事故、伤害。有人认为“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按程序“太麻烦”,但“欲速则不达”。只有忠实的遵守操作程序,安全才能有保障。 2、岗前安全早预知 上岗前,要搞清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有不清楚的地方要积极提问,直到弄清楚。要检查自己作业的范围有无安全问题?有无打滑、摔到的危险?使用的工具、用具有无损坏?使用的材料、机械有无异常?在工作中要随时想一想“下一步要进行的作业存在什么危险”“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危险”。严禁随意进入危险区域和乱动阀门、电气开关等 3、安全常规知识 1)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和池,应该有围栏或者盖板。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应该不妨碍操作和通行,废料要及时清除。 3)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 4)散放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应该严禁烟火。 5)对于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禁止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服及用品。 4、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1)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2)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 (3)移动长、高金属物体碰触电源线、配电柜及其他带电体。 (4)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 (5)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破损或松动。 (6)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 (6)湿手操作机器开关、按钮等。 (7)临时线使用或管理不善。 (8)配电设备、架空线路、电缆、开关、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受高温、高湿、粉尘、碾压、摩擦、腐蚀等,使电气绝缘损坏,接地或接零保护不良而导致漏电。 (9)接线盒或插头座不合格或损坏。 5、形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等部位无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开关离设备较远,有了紧急情况不能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上料等作业。 (5)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禁止区域或禁止通行区域)。 (6)乱动机械。 6、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