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与《联合国宪章》(2018-2019)
- 格式:ppt
- 大小:332.00 KB
- 文档页数:10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 政治认同:通过对联合国地位、性质的学习,懂得台湾地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不能参加联合国,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
2. 科学精神: 通过对联合国作用的学习,学会全面分析看待联合国在维护人类和平进步、促进共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3、法治意识: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
4.公共参与:通过对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原则的学习。
懂得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应树立规则意识。
【重难点】重点:联合国的作用。
难点: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课前预习】一、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1.联合国的地位: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______国际组织。
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原则:各会员国______;各会员国必须履行___规定的义务;各会员国必须以_________解决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________、______;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_____;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_____的事务。
二、联合国主要机构1.大会:是联合国主要______,拥有广泛的职权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______。
大会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必须由______多数通过。
其他问题则以_________决定。
2.安全理事会(1)组成及责任:负有____________主要责任,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由____选出、任期两年的__________组成。
(2)表决原则:安理会对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需九票通过,并且不得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弃权不算反对),即“__________”规则。
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由大会选出的54个理事国组成,就有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七项原则【原创版】目录1.《联合国宪章》的背景与历史意义2.七项原则的内容概述3.七项原则的具体内容详解4.七项原则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5.中国与七项原则的关系正文1.《联合国宪章》的背景与历史意义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世界各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战争的再次爆发,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该宪章旨在建立一个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国宪章》是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石,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2.七项原则的内容概述《联合国宪章》中包含了七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为国际关系提供了道德和法律的指导,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七项原则分别是:(1)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6)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7)集体协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七项原则的具体内容详解(1)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意味着不论国家大小、强弱,都应受到平等对待,这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原则。
(2)互不侵犯:意味着各国应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他国。
(3)互不干涉内政:意味着各国应尊重他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他国内政。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5)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意味着各国应通过谈判、协商等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和争端,避免使用武力。
(6)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意味着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其他国家。
(7)集体协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意味着各国应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通过合作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挑战。
4.七项原则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联合国宪章》的七项原则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与国际秩序的构建二战后,世界各国迫切希望建立一个能够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的组织,为此,联合国宪章应运而生。
宪章的制定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谈判和折衷,既体现了各国的意志,又反映了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然而,联合国宪章仍然成为了国际秩序构建的基石,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无论在和平与安全、合作与发展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机构。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是在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期间进行的旧金山会议上完成的。
这次会议由50个国家的代表组成,他们共同致力于开创一个以和平、合作和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国际秩序。
宪章的最终版本于1945年6月26日正式通过,并于同年10月24日生效。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过程中,面临着各国意见的分歧和利益的冲突。
一方面,大国之间的角力和争斗形成了宪章制定的一个主要背景。
美国、苏联和英国等大国在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权力利益。
另一方面,小国对于他们在新秩序中的地位和权益也有着坚定的诉求。
这些国家相互之间进行谈判和折衷,最终在宪章上达成了共识。
联合国宪章通过了联合国使命的明确,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保护人权等。
这些原则为国际社会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框架,为国际行为规则的确立和国际社会治理提供了基础。
宪章还确立了联合国的组织结构和主要机构,比如安全理事会、大会和秘书处等。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国际秩序构建的重要里程碑。
宪章所体现的原则和价值观对于世界各国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宪章中规定的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标准,鼓励各国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使用武力。
此外,宪章还鼓励各国通过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和人权等。
然而,联合国宪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一方面,宪章的实施受到了国际政治力量对立和利益冲突的制约。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使得宪章中的一些原则无法得到全面执行和落实。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文章属性•【缔约国】上海合作组织•【条约领域】外交,政治,气象,贸易,环境资源能源•【公布日期】2022.09.16•【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撒马尔罕正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称“上合组织”或“本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于2022年9月16日在撒马尔罕市举行元首理事会会议,并发表宣言如下:当今世界正发生全球性变化,进入快速发展和大变革的新时期。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加速。
与此同时,当前国际挑战和威胁更加复杂,国际形势逐步恶化,地区冲突和危机层出不穷,持续升级。
技术和数字鸿沟日益扩大,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全球投资萎缩,供应链不稳定,保护主义措施抬头以及其他国际贸易壁垒增多,都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全球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经济增长、社会福祉、粮食安全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构成新的挑战。
为此,亟待采取新的办法,以促进更加公正有效的国际合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员国在当前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近或相同,重申坚持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多边主义,平等、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文化文明多样性为基础,在联合国中心协调作用下通过各国间平等互利合作,构建更具代表性、更加民主公正的多极世界秩序。
成员国基于《上合组织宪章》原则,反对通过集团化、意识形态化和对抗性思维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坚持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和挑战。
考虑到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意见,各方重申,共同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成员国主张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强调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原则是国际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各方重申应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
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二框联合国教案【课标要求】阐释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评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树立科学精神。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科学精神:理解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是构成当今国际法的基础,也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础,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国际活动。
【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主要组织机构,正确把握联合国大会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区别。
难点: 理解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理解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合作探究】议题:联合国的性质、原则是什么?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以111票赞成、19票反对、55票弃权通过决议,谴责朝鲜境内长期持续存在有系统、普遍和严重侵犯人权行为,决定将联合国朝鲜人权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提交安理会,并鼓励将朝鲜局势移交国际刑事法院。
中国、古巴、俄罗斯等19国投了反对票。
(1)联合国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2)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做法,体现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什么原则?答案(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2)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核心归纳】1.联合国的性质(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2)联合国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不是超国家组织,更不是世界政府的组织,联合国的权力是会员国授予的。
联合国的成立并不是为了削弱和取代会员国的国家主权,而是为了维护和尊重会员国的国家主权。
典例1 下列关于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B.联合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C.联合国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D.联合国不能干涉会员国的事务答案A解析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A正确。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建立
史料1联合国的建立过程。
史料21945年4月至6月,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同年10月24日,中、法、苏、英、美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下图是194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联合国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小组回答:1945年10月。
(2)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说明了什么?
小组回答: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
(3)这个组织有何地位?
1 / 4。
《联合国宪章》宪法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联合国宪章》是国际公法中的最高法源之一,其制定和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际法意义和现实意义。
鉴于其具有宪法性质,近年来国际法界开始将其称之为《联合国宪章》。
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及其意义,为国际法学理论的深化和国际法实践的规范提供参考。
二、研究问题和方法1. 研究问题(1) 《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是什么?(2) 《联合国宪章》作为国际法的最高法源,其宪法性质如何影响国际法的实施和发展?(3) 《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什么?2. 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法:对现有文献进行理论分析,确定《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2) 史料法:通过对《联合国宪章》制定背景和历史演进的研究,了解《联合国宪章》宪法性质形成的历史过程。
(3) 比较法:通过对与《联合国宪章》类似的其他国际法规的研究,探究《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与其他国际法规的异同点。
三、预期研究成果(1) 确定《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揭示其宪法性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探究《联合国宪章》宪法性质对国际法实践的影响,在规范国际社会关系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分析《联合国宪章》宪法性质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为国家主权理论的深化提供新的视角。
四、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框架,收集文献和史料,进行初步概括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报告。
预计时间:1个月。
(2) 第二阶段:根据研究框架深入剖析《联合国宪章》宪法性质的基本属性和特征,通过文献、史料和比较法的研究探究其影响和意义。
撰写第二次报告。
预计时间:3个月。
(3) 第三阶段: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再次分析和评估,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撰写完整论文。
预计时间:2个月。
五、预期的难点和解决办法1. 难点:如何确定《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解决办法: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史料和比较法的研究,确定《联合国宪章》的宪法性质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第13讲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四川成都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材料反映安理会( )A.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B.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2.(2018天津和平高三一模)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
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D.“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3.(2018天津河西高三一模)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
”这一文件( )A.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B.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C.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D.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4.(2018新疆高三二模)1959年9月,艾森豪威尔在巴黎对戴高乐说,法国搞原子弹无法赶上苏联的水平,所以谈不上法国原子弹的威慑价值。
戴高乐反驳说,法国只要有能够杀死敌人一次的原子弹就够了,到那时敌人即使有十倍的手段也无济于事。
这表明( )A.美国试图维护其一家独大的核武器垄断地位B.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呈现出了分化的趋势C.法国挑战美国地位以争夺欧洲联合的领导权D.欧共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升了法国政治地位5.(2018湖南株洲高三质检)1970年8月,拉丁美洲21国宣布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联合国》观后感前言《联合国》是一部由导演刘建军执导的纪录片,通过展示联合国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让观众更加了解这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影片中深入探讨了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全球发展、保护人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联合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联合国的历史与建立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当时参加《联合国宪章》制定大会的50个国家共同签署的一个国际组织。
影片中详细讲述了二战后国际局势紧张,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成立的初衷。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合作、发展与进步、人权保护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
通过联合国的建立,国家之间得以相互协调、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跨国界的问题和挑战。
联合国的使命与工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影片中,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通过部署维和行动、调解国际争端和冲突、推动裁军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等方式,促进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避免战争爆发,维护世界和平。
推动全球发展联合国在推动全球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联合国致力于消除贫困、促进教育、改善卫生条件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影片中展示了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各种项目和倡议,着重强调了减贫、食品安全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努力。
保护人权联合国致力于保护人权,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
影片中提到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工作以及对各种人权问题的关注和干预。
联合国通过制定国际人权法律框架、监督人权状况、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等方式,推动各国改善人权状况,并给予受侵犯人权者支持和援助。
应对气候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联合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巴黎协定,联合国鼓励各国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
影片中介绍了联合国组织的各种气候峰会和会议,以及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