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与《联合国宪章》(2019年8月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369.00 KB
- 文档页数:10
五大条约背诵口诀: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石引言:在追求和平与稳定的道路上,国际社会制定了五项重要的条约。
这些条约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奠定了基础,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书。
本文将详细介绍《联合国宪章》、《不扩散条约》、《巴黎协定》、《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日内瓦四公约》这五大条约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揭示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关键性作用。
一、《联合国宪章》背景:《联合国宪章》于45成立,是联合国的创建。
宪章超越了一国内政,将全球安全与合作纳入其职责范围内。
内容:宪章的核心理念包括主权平等、和平解决争端、不干涉内政、尊重人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
影响:《联合国宪章》为维护和平与安全供了框架,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它奠定了联合国的基础,成为国际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不扩散条约》背景:《不扩散条约》于70签署,旨在防止的扩散,并通过全球核裁军实现世界无核化。
内容:条约规定签约国应制止传播,同时为非供和平使用核能的保障。
影响:《不扩散条约》的签署和执行促进了核裁军和全球安全。
它成为防止核军备竞赛和核扩散的重要框架,为全球和平和稳定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巴黎协定》背景:《巴黎协定》于签署,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各国通过共同努力,致力于减轻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气温上升。
内容:协定规定各国减排目标,加强适应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并供发展中支持。
影响:《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里程碑,为应对气候变化供了全球协作机制。
该协定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维护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四、《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背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于61成立,旨在规范间外交行为,维护外交关系的正常运作。
内容:公约确立了外交使团的特权和豁免权,规定了外交执事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影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范了各国间的外交行为,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外交争端。
该公约为国际外交供了稳定和可预测的框架,维护了各国的和平与稳定。
联合国宪章序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爰由我各本国政府,经齐集金山市之代表各将所奉全权证书,互相校阅,均属妥善,议定本联合国宪章,并设立国际组织,定名联合国。
第一章:宗旨及原则第一条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第二条为求实现第一条所述各宗旨起见,本组织及其会员国应遵行下列原则:一、本组织系基于备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二、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宪章所担负之义务,以保证全体会员国由加入本组织而发生之权益。
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四、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五、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本宪章规定而采取之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对于任何国家正在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时,各会员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
联合国宪章序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爰由我各本国政府,经齐集金山市之代表各将所奉全权证书,互相校阅,均属妥善,议定本联合国宪章,并设立国际组织,定名联合国。
第一章:宗旨及原则第一条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第二条为求实现第一条所述各宗旨起见,本组织及其会员国应遵行下列原则:一、本组织系基于备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二、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宪章所担负之义务,以保证全体会员国由加入本组织而发生之权益。
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四、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五、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本宪章规定而采取之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对于任何国家正在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时,各会员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
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中确立了联合国的目标和原则,其中包括了以下七项原则:第一,联合国必须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联合国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为此,各会员国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行动,以避免战争的爆发和危机的加剧。
第二,对各国主权和平等的尊重。
宪章第二条明确规定,联合国成员国间应以平等的权利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相互对待。
所有会员国享有完全主权和独立性,在国际事务中不受干涉和压力。
第三,解决争端通过和平途径。
宪章强调,联合国会员国应借助和平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
成员国被鼓励通过和平谈判、调解、仲裁或其他和平手段来解决纷争,而不是采用武力或威胁武力的手段。
第四,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联合国成员国被要求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宪章规定,联合国不得直接干涉会员国的内政事务,只有在会员国之间发生争端或威胁和平时,才得以介入。
第五,维护人权和基本自由。
宪章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维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的目标。
成员国被要求尊重和保护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无论其种族、宗教、性别或国籍如何。
第六,加强国际法和国际法治。
联合国将国际法视为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础。
成员国被要求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并履行根据国际法制定的国际合约和条约。
第七,促进国际合作。
联合国强调互利互惠、平等和公正的国际合作。
成员国被鼓励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各领域的合作来达成共同利益。
这七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
通过这些原则的指导,联合国力求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以及推动国际法治和人权保护的进展。
它们为联合国的工作提供了基本方向和准则,为世界各国建立了一个平等和有序的国际秩序。
同时,这些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员国的主权,要求其从整体利益出发,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服务。
联合国宪章的内容《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7年10月,联合国大会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45个国家代表与会。
中共代表董必武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时英、美、苏、中四国首席代表在一起交谈的资料照片。
左起:艾登、斯退丁纽斯、莫洛托夫、宋子文。
新华社发《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的诞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二战后规划和平体制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反映了各国民众的和平愿望。
从酝酿建立联合国到签署《联合国宪章》历时约4年之久。
1941年6月,英美法等国的代表在伦敦发表《同盟国宣言》,提出了维护和平、制止侵略和促成国际合作的原则。
1941年8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支持《大西洋宪章》,并第一次使用“联合国”一词。
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声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944年8月至10月,苏、英、美3国和中、英、美3国代表先后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提出了组织联合国的方案,并拟定出《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
1945年4月25日,50国代表开始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5日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次日举行签字仪式。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经安全理事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其他签字国过半数批准,开始正式生效。
《联合国宪章》第99条规定了联合国秘书长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责和权力。
该条款的具体内容如下:在任何可能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情况下,秘书长可将此情况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
同时**,秘书长在执行安全理事会或大会所交付的职务时,可向安全理事会提出任何他认为可能有助于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意见**。
总的来说,这一条款赋予了联合国秘书长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使他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向安理会提出建议或警告,促使安理会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国际秩序。
联合国宪章第九十九条规定,秘书长得将其所认为可能威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任何事件,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
此外,宪章还规定,安全理事会如认为必要时,得作成建议或决定应采办法,以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联合国宪章第九十九条是联合国宪章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它赋予了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重要职责。
根据这一条款,联合国秘书长可以向安理会报告任何可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并要求安理会采取行动。
同时,安理会也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制定决议、实施制裁、进行维和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