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应该说,中国在创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国际上,过去有一种贬低中国作用的说法,说什么中国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主要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鼎力把中国拉进来的。
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应该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罗斯福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中国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当中,中国积极参与,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作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对世界上那些弱势国家的遭遇有非常深刻的体验。
所以中国积极为那些中小国家说话,表达他们的呼声和意愿。
比如在联合国宪章的制定过程中,中国代表提出,首先,联合国应该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
其二,要强调国际法的作用,反对那种藐视国际法的做法。
其三,中国愿意促进各国间经济的合作,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应该体现在联合国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的这些意见都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中。
如果没有中国在其中的积极具体的参与,联合国真的很可能成为西方大国富人的俱乐部。
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国共两党都派出各自的代表,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讨论。
两党都为联合国的创建发挥了作用。
按照四个邀请国英文字母的顺序,中国是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当时派出代表董必武,随员陈家康出席会议。
(郑启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不懈斗争2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却仍被中国人民推翻了的蒋介石集团所窃踞。
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1961年,第16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
013-03-15 16:1160年前的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第一个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国家。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掀开了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篇章。
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中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并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取得了抗战胜利的中国人民的一个自然结果,也是一个重大成果。
中国一直支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是全面的、互动的良好合作关系。
这种关系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在联合国机构变革和选举联合国秘书长等重要关头,中国坚决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维护他们的利益。
2,中国坚决拥护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精神。
3,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中国倡导平等协商、耐心寻找共识。
5,中国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恪守所签条约,并积极兑现自己所做的承诺,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风范。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促使联合国真正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有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的参与,联合国才真正具备了解决国际问题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中国能打破种种阻挠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这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力量的一种显示。
197 4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第6届特别联大发表的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进一步增长了中国的声威。
而联合国作用的发挥也与中国的积极影响密不可分。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内部对各项问题的审议,联合国听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
此外,在联合国的各项实务中,由于中国的深入参与而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目前,中国有1500人正在参与11个维和行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中考通关——《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内容标准(2022版)】(1)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选择题1.(2022·海南省·19)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出口增长了493%,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国际贸易总量增长140%。
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A.为成员国发展提供契机 B.解决了国际贸易争端C.维护了世界的持久和平 D.重建了国际金融秩序2.(2022·河北省·1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
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这说明联合国()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C.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 D.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3.(2022·河南省·20)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影响很大,哪个成员国或地区不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的决定,就会受到相应制裁。
这一机制()A.协调了世界经济秩序 B.解决了地区军事冲突C.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D.缓和了两极对峙局面4.(2022·黑龙江大庆·4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C.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2022·黑龙江鸡西·24)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2020年成员国数量由成立之初的73个增长到164个,囊括了全球超过80%的国家,其贸易额在全球贸易占比超过98%。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历程“ 联合国” 这一名称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想出来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1942 年1 月1 日《联合国宣言》中第一次使用,当时26 个国家的代表承诺各自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
1945 年4 月25 日至6 月26 日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上,50 个国家的代表起草了《联合国宪章》。
这些代表以中国、苏联、联合王国和美国的代表于1944 年8 月至10 月在敦巴顿橡树园拟订的建议为基础进行讨论。
1945 年6 月26 日,50 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宪章》。
波兰当时没有代表参加会议,但后来签署了《宪章》,成为51 个创始会员国之一。
在中国、法国、苏联、联合王国和美国以及多数其他签字国批准《宪章》之后,联合国于1945 年10 月24 日正式成立。
10 月24 日成为每年庆祝的联合国日。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应该说,中国在创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国际上,过去有一种贬低中国作用的说法,说什么中国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主要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鼎力把中国拉进来的。
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应该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罗斯福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中国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当中,中国积极参与,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作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对世界上那些弱势国家的遭遇有非常深刻的体验。
所以中国积极为那些中小国家说话,表达他们的呼声和意愿。
比如在联合国宪章的制定过程中,中国代表提出,首先,联合国应该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
其二,要强调国际法的作用,反对那种藐视国际法的做法。
其三,中国愿意促进各国间经济的合作,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应该体现在联合国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的这些意见都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中。
如果没有中国在其中的积极具体的参与,联合国真的很可能成为西方大国富人的俱乐部。
1945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签字的怎么有董必武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始末杨瑞广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大厦进行庄严的签字仪式。
从早晨开始,参加会议的50个国家的代表用了8个小时,在印有5种文字(中、英、俄、法、西)的文本上签字。
仪式在肃穆的气氛中依次进行,按照事先商定的顺序,中国代表团被安排第一个签字,领先签字的是代表团中惟一的女代表吴贻芳博士。
同中国代表团的其他代表一样,董必武用传统毛笔签下了“董必武”3个刚劲有力的楷书字。
这是他平生签下的最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
50个签字国加上10月1 日签字的波兰,统称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这是极不寻常的历史时刻。
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的10名正式代表之一,到旧金山出席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制宪会议,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在中国已经成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要政治力量。
然而,他能够出席这次大会,却是经过了一番政治较量才得以成行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苏三国和中、美、英三国的代表,先后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
根据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意愿,为避免人类再遭受世界战争的灾难,拟定成立一个国际性机构负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并建议该机构的名称叫联合国。
会议还拟出了联合国宪章的大致轮廓和基本内容。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决定于4月25 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准备派代表团参加会议。
当时的中国,全民抗战已打了7年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力量,正在迅速成长壮大,为国内外所瞩目。
美国驻华使馆的官员谢伟恩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也承认“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最活跃的力量”,他们所领导的抗日活动“是成功的”。
国民党当局曾想一手包办代表团的组成,这当然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所不能接受的。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干脆将第I、Ⅱ卷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汉语中严格区分“叔、伯、舅、姑父、姨父”以及“婶、伯母、舅母、姑、姨”;还有“表、堂、外、亲、干、继、曾”等称谓词进一步区分亲属关系远近,而英语中没有这些区分。
这反映出中国社会A.等级制度界限森严B.宗法血缘观念深厚C.轻法重礼观念盛行D.官吏奴才心理突出2、古代中国有一种官职,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察所辖区域,“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这一官职的职责是A.征收地方赋税B.管理地方行政C.监察地方政治D.掌管地方军事3、2024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与世长辞,《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的佼佼者,它涉及到了北宋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辽、大理、西夏、吐蕃对峙的状况。
书中曾提到宋朝的中心机构是“二府三司”请问“二府”指哪两个机构的合称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三司使和枢密使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4、“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异地发觉,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志向国’.他告知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学问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A.君主制B.内阁制C.行省制D.科举制5、依据下图可以推断军机处是A.隶属于皇帝的决策机构B. 监视官民言论的特务机构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务的中心机构6、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高校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皇帝。
联合国宪章日是几月几日?联合国宪章日的宗旨联合国宪章日的来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惨遭战争之苦的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宁,急切希望建立一个集体安全机制来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
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隆重召开,经过两个月的谈判讨论,终于在6月25日,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院规约》。
即日,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十个国家的一百五十三名全权代表在宪章上签了字。
这些签字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
6月26日,制宪会议正式落下了帷幕。
这一天就被联合国定为宪章日。
6月26日这一天也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
联合国宪章日的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经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以及其他签字国的过半数批准,于该日起生效。
至此,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
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联合国宪章》作为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19章111条。
它表达了使人类不再遭受战祸的决心,并且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运作机制。
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和促成国际合作等。
宪章还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在它们的国际关系中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及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宪章》规定,为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联合国组织基于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忠实履行它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各会员国应该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各会员国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联合国对任何国家采取防止或强制性行动时,各国不得对该国提供协助;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联合国应要求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联合国除执行决议外,不得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
图说历史:中国和联合国联合国成立60年来,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与联合国也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
一、联合国成立——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1945年10月24日,中、苏、美、英、法等多数签字国送交了批准书,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946年1月1日联合国正式开始工作。
1945年6月,中国政府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当中,中国积极参与,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作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对世界上那些弱势国家的遭遇有非常深刻的体验。
所以中国积极为那些中小国家说话,表达他们的呼声和意愿。
如果没有中国在其中的积极具体的参与,联合国真的很可能成为西方大国富人的俱乐部。
二、安理会——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维和行动10余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一。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中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从那时起,中国政府先后派出3000多人次的军事观察员、成建制部队、警察和民事官员参与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并加入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机制。
目前,中国有1500人正在参与11个维和行动,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坚持联合国50多年来公认的三项原则:一是开展维和行动需要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二是保持中立;三是在自卫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
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懈斗争20多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2020.09.10•【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一、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75年前,世界各国人民以“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决心,建立了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确立了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掀开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新篇章。
75年来,联合国以和平为己任,建立并践行集体安全机制,积极开展斡旋调解,推动和平解决争端,向冲突地区部署70余项维和行动。
在联合国的努力下,不少局部冲突得到控制,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世界总体保持75年的和平与稳定。
75年来,联合国以发展为目标,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动员全球资源,制定和实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几十亿人口迈上现代化征程,天花等多种肆虐千年的传染病被根治,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
75年来,联合国以公平为要义,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努力将民主精神发扬光大。
在联合国的旗帜下,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抬头,个别国家和政治势力急于“甩锅”“脱钩”“退群”,破坏国际合作,企图挑起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抗,使世界陷入危险境地。
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振兴的大势没有改变,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大势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的大势也没有改变。
在此背景下,各方要着眼“后疫情时代”,厘清人类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联合国等重大问题,共同为子孙后代勾画出一幅新的美好蓝图。
二、国际社会应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重要契机,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新的出发点,重温联合国的初心使命,凝聚世界各国的共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9.1中国与联合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包括两目。
第一目“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阐述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与中国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建立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领会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意义。
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整体阐述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并阐述了中国对联合国的政策立场,介绍中国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指明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立场。
两目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两目的逻辑关系是: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中国,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在联合国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前提,中国在联合国发挥建设性作用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的国际责任。
【教学目标】1.结合时政热点,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培养科学精神。
2.阐释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政治认同。
3.正确认识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态度。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演变,支持我国在联合国所采取的行动。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正确理解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公共参与:关注我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的具体行动。
【教学重点】1、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2、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2、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态度【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观看视频《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通过视频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思考: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中国与联合国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中国与联合国总议题:如何理解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议题一: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议题二:从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致辞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幕: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议题一: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和《50年前: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是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1945年6月26日,举行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联合国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
随后是法、苏、英、美4国代表依次签字,然后才是与会的其他45个国家;同年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包括后来补签的波兰在内的51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起草过程
在《联合国宪章起草文件》的文献中详细记录了《联合国宪章》诞生的全过程。
”这份文献总共分为3本,第一本为索引,其他两本则记录了从1945年4月到6月之间,包括中、英、美、苏在内的50个联合国初始成员国在旧金山举行会议,讨论通过《联合国宪章》的过程。
其中一本书的目录详细记录了自1945年5月9日以来,这50个成员国所举办的会议过程。
上面记录着,仅1945年6月16日当天,就举行了3次会议。
联合国宪章日的来历和宗旨《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说说,关于联合国宪章日的来历和宗旨!来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惨遭战争之苦的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宁,急切希望建立一个集体安全机制来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
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隆重召开,经过两个月的谈判讨论,终于在6月25日,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院规约》。
即日,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十个国家的一百五十三名全权代表在宪章上签了字。
这些签字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
6月26日,制宪会议正式落下了帷幕。
这一天就被联合国定为“宪章日”。
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经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以及其他签字国的过半数批准,于该日起生效。
至此,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
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联合国宪章》作为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19章111条。
它表达了使人类不再遭受战祸的决心,并且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运作机制。
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和“促成国际合作”等。
宪章还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在它们的国际关系中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及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宪章》规定,为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联合国组织基于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忠实履行它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各会员国应该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各会员国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联合国对任何国家采取防止或强制性行动时,各国不得对该国提供协助;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联合国应要求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联合国除执行决议外,不得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应该说,中国在创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国际上,过去有一种贬低中国作用的说法,说什么中国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主要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鼎力把中国拉进来的。
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应该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罗斯福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中国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当中,中国积极参与,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作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对世界上那些弱势国家的遭遇有非常深刻的体验。
所以中国积极为那些中小国家说话,表达他们的呼声和意愿。
比如在联合国宪章的制定过程中,中国代表提出,首先,联合国应该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
其二,要强调国际法的作用,反对那种藐视国际法的做法。
其三,中国愿意促进各国间经济的合作,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应该体现在联合国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的这些意见都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中。
如果没有中国在其中的积极具体的参与,联合国真的很可能成为西方大国富人的俱乐部。
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国共两党都派出各自的代表,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讨论。
两党都为联合国的创建发挥了作用。
按照四个邀请国英文字母的顺序,中国是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当时派出代表董必武,随员陈家康出席会议。
(郑启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不懈斗争2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却仍被中国人民推翻了的蒋介石集团所窃踞。
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1961年,第16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
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碍的重大突破。
1971年7月,美国仍然继续阻挠联合国正确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
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所谓“重要问题”案。
接着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这就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它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这是中国外交工作一次重大突破。
(外文)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中国为发展中国家说话巨龙崛起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
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乔冠华爽——1971年,经过20多年的外交斗争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联合国的首批代表乔冠华和黄华无比欣喜。
中国在联合国创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949年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的变化,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走过一段弯路。
从1949年算起,新中国政府没有与联合国发生任何关系。
那时,中国对联合国的看法也是很负面的,看作是美国手中的工具。
这种状况直到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决定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驱逐出去,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中的一切合法席位之后,才大有改观。
从1971年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逐渐熟悉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刚刚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我们对联合国很多工作不熟悉,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更多地是从原则性的角度发表看法,包括在联合国大会上。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中国的战略发生了大的变化,需要为建设现代化社会营造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需要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多的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在联合国,我们主张积极开展多边合作,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作用。
对联合国的认识和看法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参与意识。
比如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过去中国是不参与的。
但是到80年代以后,认识发生了变化,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在五大国家中,是目前参与维和行动最多的国家。
另外,中国在一些大的问题上,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积极为他们伸张正义,坚定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利。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中国与很多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遭遇,能深刻理解他们的需求。
(郑启荣) 乔冠华———代表新中国完美亮相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1976次全体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2758号决议。
“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
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飞机上满怀壮志地写下了这首词。
时年58岁的乔冠华是有名的才子,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和德语,英语水平也是有口皆碑。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在外交领域大显身手,并于1964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长。
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时,风度翩翩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
中国代表团一出现,立刻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记者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中国代表们团团围住,此时,有记者问:“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满面春风的乔冠华仰头大笑,那自豪的、淋漓尽致的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片刻后,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他的笑容,被在场的摄影记者抓拍了下来,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定格为永远的历史。
乔冠华讲话后,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在走廊里排起长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作为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乔冠华的夫人章含之曾回忆说:我一生中所经历的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想就是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在联合国中国席位上就座的时刻,以及他在联大代表中国作第一次发言后长龙般排队向他祝贺的场面。
那是乔冠华一生外交活动的辉煌时刻,他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文采,更体现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风度和气质,使中国代表团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完成了在联大的首次“亮相”。
(荆晶)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中国与联合国:10余次参与维和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至2003年,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10余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最近一次较大规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2003年4月向刚果(金)派遣一个175人的工兵连和一个43人的医疗分队,目前,这支部队仍在刚果(金)执行任务。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坚持联合国50多年来公认的三项原则:一是开展维和行动需要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二是保持中立;三是在自卫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
联合国维和特派团的士兵不向联合国效忠。
自愿派遣军事人员和民警的政府保留对在联合国旗帜下服务的各自部队的最终权力。
联合国按照每个士兵每月大约一千美元的统一费率偿还那些自愿派遣人员参加维和的国家,联合国还偿还各国的设备费用。
(胥金章)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中国与联合国:5次使用否决权所谓的否决权指的是,联合国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需要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9个理事国的赞成票,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即否决票)都会使一个议案无法通过,即使该议案获得了足够的票数。
但弃权不被视作是否决。
这样每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内就享有一票否决权。
从1945-2004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总共使用过257次否决权。
其中,中国5次,法国18次,英国32次,美国80次,苏联/俄罗斯122次。
第一次:1955年12月13日,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否决了安理会关于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第二次:1972年8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第三次:1972年9月10日,中国否决了英国等西欧国家在安理会上提出的有关中东问题的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修正案草案。
第四次: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理由是危地马拉与台湾维持外交关系以及每年在联合国总务委员会上联署所谓要求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
第五次:1999年2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的决议草案,理由是马其顿政府在当年1月与台湾进行所谓“复交”。
联合国成立60周年背景资料:12次挫败台独闹剧台湾当局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从1993年开始,每年用重金拉拢、唆使极少数国家在联合国提出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但这一做法年年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
第59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4年9月15日作出决定,拒绝将乍得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
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闹剧第12次遭到挫败。
第60届联合国大会本周登场,台湾当局欲通过“参与案”和“和平案”,“两案并推”再度闯关。
但相信必然遭受第13次挫败。
新闻背景: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大事记1945年4月,联合国通过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1945年4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50年11月,中国代表伍修权在安理会上发言,谴责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
这是新中国代表第一次出席联合国的会议。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1年11月,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大会议。
乔冠华团长发表重要讲话。
1974年4月,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发表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
1985年1月,中国国际法学者倪征担任国际法院法官。
1995年10月,江泽民主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2000年1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派遣15名民事警察。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年9月6日—8日,江泽民主席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万海)历史档案:中国历任常驻联合国大使黄华(1971年11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陈楚(1977年5月至1980年6月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凌青(1980年8月至1985年6月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