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作者葛翠琳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XX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
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1、绿叶的梦学习目标:1. 会写“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9 个生字,会认“粱、搜、汇、岗、旷、章、痰、忆”9 个生字,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祛痰止渴”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
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课文2—6 自然段,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与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小黑板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定向·诱导1、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葛翠琳的足迹,走进她记忆中的绿色童年。
(板书课题:绿叶的梦)。
看看作者对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齐读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自学·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启蒙、搜集、觅食、旷野、乐章、洋溢、”等词语。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
(用▲分段)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3)读了课文你的最初感受是什么?2、学生自学,老师辅导展示·答疑1)词语启蒙:让初学的人得到基本、入门的知识。
搜集:采摘和收集乐章:成套乐曲中具有一定主题的独立部分,一部交响曲一般分四个乐章。
课文中比喻一段美好的童年生活。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旷野:空旷的原野。
第三题:(1)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1 这段话中出现的“碾磨”“苇叶儿”,你们见过吗?○2 这个自然段写什么?先找总起句,再联系这段话的内容想想具体写什么?用总起句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多简洁啊!(2)绿叶为什么使我着迷呢?一起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6 晨读教材分析: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一段学习生活的回忆。
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也沉浸在读书的美好境界中,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
课文共分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我”天蒙蒙亮就背着书包,怀着喜悦的心情到学校去晨读。
第二自然段讲课文背熟之后,老师就利用晨读时间给“我们”读课外书,这一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四自然段主要讲“我们”听老师读书时的那种美好感受。
当时的故乡贫穷落后,而我们的精神却如此富有,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读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个精彩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外阅读带给同学们的美好记忆,引导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感受读书的乐趣,并乐于把自己的体会与别人交流或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复诵读感受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思想。
2.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抓关键的语段和关键词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3.展开小组交流,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读书的无穷乐趣以及文中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重点:1.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和巩固生字。
2.边读边想象句子所描绘的境界,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任务:1.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想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儿童文学家葛翠琳的《晨读》。
【设计意图:创境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小巴掌童话》读书课教案设计《小巴掌童话》读书课教案第一课时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童话,利用读童话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使学生在童话故事的启发下,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童话,利用读童话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读出自己的感受,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方式: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准备:《小巴掌童话》,读书汇报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的 80%的知识都是从读书中获得的。
自从学校开展阅读活动以来同学们读了哪些书呢在我们共读的过程中不仅给了我们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收获,你的收获是什么二、了解书名,了解作者:刚拿到新书,小朋友一定很想打开它看一看吧别着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些什么老师很想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叫《小巴掌童话》你怎么理解的通过共同讨论,理解小巴掌童话的涵义:小巴掌童话的特征就是短小。
有的文章只有几十个字,篇幅短小,但是意境深远,这就是小巴掌童话。
看看其他作家怎么评论他的小巴掌童话,如诗,如画,如歌。
它以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吸引、感染小读者,给予小朋友们快乐、温馨、智慧和信心。
从作者心灵深处涌流出来的爱,使小巴掌具有神奇的魔力,拍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小童话,引起孩子们心灵的共鸣。
葛翠琳(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先生是位出众的童话作家,他笔下的小巴掌童话,散发着淡淡的美丽、淡淡的忧伤,不愠不火。
这种真性情的流露恰是一个儿童文学中佼佼者的珍贵之处:敏感而高贵的心灵。
秦文君(作家、编辑家)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张秋生,走近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三、自读故事:小朋友想知道这本书写了哪些故事吗现在我们翻开目录,自己看看这些故事的名字,猜猜这个故事会发生什么事同学们,在你们的想象中故事很有趣,那么在张秋生的想象中这些故事中又会发生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让我们在静静的阅读中走进小巴掌童话,让我们的心灵在这里放飞。
初二语文《现代诗两首》、《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语文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现代诗两首》、《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二、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3、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4、体会“老橡树”的象征意义,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现代诗两首》一、《长城谣》(一)作者简介:席慕蓉,1943年生。
蒙古族女诗人。
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
“慕蓉”是“慕伦”的音译。
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
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蓉出生于四川。
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
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
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ài yáo jùdiān fén chì隘口歌谣蹲踞山巅焚起敕勒川(三)默读课文,赏析诗歌:1、概括每节诗的内容:明确: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2、第一节写了什么?明确:悲欢、恩怨、无情、冷眼。
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3、第二节写了什么?诗人是如何抒情的?明确:总、一……就……,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语文S版)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
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交流体会: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⑴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关于葛翠林的读后感5篇精选作文大的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不只是伟大的高尔基说过,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也说过:“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读过许多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独特的见解。
是书从小到大陪伴我成长的,它是我最真诚的伙伴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葛翠林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篇一】葛翠琳老师的《野葡2113萄》书5261中20篇精采纷呈作品,几4102乎都源于我们民族民间童话故事。
作为1653书名的作品,曾经屡屡收入各类童话选集,是葛翠琳老师的成名作之一。
故事的情节极为单纯,讲述了偏僻小村里一个聪明美丽的养鹅小姑娘,爹娘去世后,坏心的婶娘弄瞎了她的双眼。
她按妈妈生前所说,在小白鹅的帮助下,到荒山里寻找深红色的野葡萄。
吃了野葡萄,眼睛就明亮了。
她于是跋山涉水,把野葡萄带给什么也看不见的种田老人、织绸老妇、放羊牧童,带给家乡磨房里的瞎老头、吹笛子的盲艺人和生下来眼珠不动的异母妹妹。
她使失明的人都见到光明,得到快乐。
作品中,童话幻想与人类理想相一致。
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愿望和希冀,寄寓着人们在实际境况中的向往和追求,展示出人们在社会现实中的观念和品性。
以民间童话做题材的作家并不只是葛翠琳一个。
葛翠琳的与众不同,在于她着眼于经几千年历练的民族文化积淀,开掘它的丰厚内涵,揭示它的深邃意蕴。
她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担当,穿梭于从前与当下、幻想与现实,以童话幻想的绚丽色彩的渲染,使一个个童话故事显得隽永蕴藉、曲折动人,更以民间大众的清新语言的描述,使一个个童话形象显得质朴实在、逼真传神。
小读者读着“长得像鹅毛一样白净”的小姑娘受到虐待,“善良的小白鹅好像知道小主人的苦楚,夜里,都把翅膀盖在她的身上,守护着她”(《野葡萄》),读着“年轻的木匠跟着黄色的小花攀上山,慢慢地,稀稀落落的小黄花变成了茂密的花丛,一片片盖住了山崖,一丛丛铺下了山谷”,他“在花丛里绕来绕去”,“跟着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来到了那晶莹透明的深潭前”(《金花路》)。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一课.山中访友作者简介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第二课.山雨作者简介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
“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
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
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第三课.草虫的村落作者简介郭枫,原名郭少鸣,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1933-2006)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
高中时代,他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哪《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黄州、颍州任职,最远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儋州。
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西林寺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卢钺】也叫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
“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独留下一个卢梅坡的名字。
根据他写的诗可以总结出:1、擅长写绝句。
2、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3、长居京城。
九年级上下文学常识2少第1课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集》沁园春,词牌名;雪,写作对象。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第2课雨说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20世纪70年代末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台湾诗人。
重要诗集《梦土上》《衣钵》《郑愁予诗选集Ⅰ》《郑愁予诗选集》等14部,《郑愁予诗选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三十本书”之一第3课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1980年——朦胧诗江河,1949年生,北京人,原名于友泽。
第4课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田园诗《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夜》选自《世界流派诗选》谢尔盖·亚历山大德洛维奇·叶赛宁(1985—1925)俄罗斯诗人第5课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第十四册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启蒙思想家。
作品《哲学通讯》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书信集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几乎翻译法国全部重要作家作品。
第8课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
作《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9课故乡选自《呐喊》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10课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长篇小说曹文轩(1954—?)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江苏盐城人。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短篇小说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项链》《一生》与俄契诃夫、美欧·亨利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第12课心声选自《儿童时代》黄蓓佳(1955)江苏如皋人。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of the Volume Seve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绿叶的梦》教案深度解教材:《绿叶的梦》中作者通过回忆儿时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等童年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作者不一般的童年,激发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二是学习作者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将儿童的天性表露无遗,画面感比较强烈,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要求学生通过文字体会作者的快乐是教学的难点。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带着课文泡泡框中的问题多读。
另外,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到的植物及其叶子的形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交流,引起学生对作者儿时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产生到大自然中探究的兴趣。
知识与能力:1、会认“粱、瓢、搜、汇、岗、旷、章、痰、忆”9个生字,会写“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9个生字,掌握“启蒙、搜集、汇拢、记忆、洋溢”等词语,积累多音字“磨、着、搂、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童年时的快乐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突破重难点:重点: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绿叶”这一线索,通过反复阅读,概括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合理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
难点:理解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
突破方法:针对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联想,在概括出作者采集绿叶的收获的同时,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快乐。
教法与学法推荐:教法:利用引导阅读法指导学生多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相关的图片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法:通过反复朗读法熟悉课文内容,运用联想法,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进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师生齐准备:教师:生字卡片、相关的植物叶子图片。
四级下册语文作者介绍
1课《天窗》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人,中国现代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
驱之一,中国革命文化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2课《三月桃花水》作者刘湛秋《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3课《琥珀》作者柏吉尔,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
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4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作者徐星
5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作者刘忠范,物理化学家、北京
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主要学术著作有《纳米技术分析》《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6《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裹阳。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7课《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儿童文
学家、翻译家。
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读者》,诗
集《繁星》《春水》
8课《绿》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
代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艾青诗选》
9课《白榫》作者苏联的叶赛宁,田园派代表诗人,作品有《白样》《莫斯科酒管》
10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
四年级下册作者简介知识整理2课《乡下人家》作者陈醉云3课《天窗》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中国革命文化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4课《三月桃花水》作者刘湛秋《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5课《琥珀》作者柏吉尔,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作者徐星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作者刘忠范,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主要学术著作有《纳米技术分析》《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9课《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儿童文学家、翻译家。
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10课《绿》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艾青诗选》11课《白桦》作者苏联的叶赛宁,田园派代表诗人,作品有《白桦》《莫斯科酒馆之音》,他在抒情诗上成就突出。
12《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桃花源记》是他的名篇。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巴掌童话》导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巴掌童话》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巴掌童话》的作者张秋生。
2.通过指导学生欣赏精彩故事或片段,结合具体故事品悟多彩语言,初步体会故事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童话形象、意境、语言之美,启发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主动发现的意识,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3.通过了解童话目录、内容等方面,渗透进行整本书读书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引导学生按照计划阅读,逐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5.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在学习感受童话之美的同时,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为自主有效阅读奠基。
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小巴掌童话》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精读整本书。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朗读音频学生:写话本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推荐给你们一套童话书,这套书可不简单,这套书曾获得(请生自己读):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师:同学们,此时你想说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罗列《小巴掌童话》获奖情况,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学生以继续了解这本童话的兴趣,并由此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对阅读整本书的期待,为学生继续交流掌握童话更多信息做铺垫。
师: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知道今天老师要推荐给你们的这套的书名字了,那我们赶快把它请出来吧。
请生齐读题目——《小巴掌童话》(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认识作者(3分钟)1.师:读了课题,你又有什么疑问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师介绍相关资料。
师:善于倾听的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书名叫《小巴掌童话》了吗?师:所以,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应该从书名开始种下爱疑问的种子,边读边思边问,这样才会有自己的读书收获。
【设计意图】由书名的由来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
《彩绘世界经典童话全集》(全100册)原著、改写、绘图者名单一览表第一辑中国民间童话1.《百鸟床》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陈木城绘图/毛囡2.《野葡萄》原著/葛翠琳改写/葛翠琳绘图/姜成安关维兴3.《虎姑婆》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陈木城绘图/长富文倩王力4.《神笔马良》原著/洪汛涛改写/洪汛涛绘图/孟繁聪5.《锦中仙子》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陈木城绘图/毛囡6.《叶仙》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陈木城绘图/何野伊宫7.《小山子和红妞》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陈木城绘图/尚非8.《老鼠嫁女》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谢武彰绘图/尚非9.《草原小骑士》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陈木城绘图/张青10.《知母草》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谢武彰绘图/林震第二辑趣味动物童话11.《三只熊》原著/[俄]列夫·托尔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 改写/ 陈木城绘图/ [意]费列罗(Ferrero)12.《狮子的眼镜》原著/[法]夏尔·维尔德拉克(Charles Vildrac 1882-1971)改写/方素珍绘图/ [意]费列罗(Ferrero)13.《三只小猪》原著/ 英国民间童话改写/姬旻若绘图/[意]费列罗(Ferrero)14.《穿靴子的猫》原著/[法]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改写/孙崇慧绘图/[意]佛纳利(Fornari )15.《夜莺》原著/[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朱令真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16.《小鲤鱼跃龙门》原著/ 中国民间童话改写/谢武彰绘图/姚晓红17.《丑小鸭》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陈木城绘图/[意]彼可(Picco)18.《大海蛇》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林淑玟绘图/[意]索拉利诺(Solarino)19.《兔子和狐狸》原著/[美]乔尔·哈里斯(Joel Chandler Harris 1848-1908)改写/杨玉雪绘图/[意]南齐奥尼(Nenzioni)20.《长鼻象》原著/[英]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改写/ 黄郁文绘图/[意]彼可(Picco)第三辑安徒生童话精选21.《小锡兵》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 方素珍绘图/[意]维卢第(V eluti)22.《雪女王》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赖玉龄绘图/[意]洛可(Ronco)2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原著/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岭月绘图/[意]普格(Puig)24.《野天鹅》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徐晏茱绘图/[意]格兰(Gran)25.《拇指姑娘》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 扬歌绘图/[意]卡帕比(Capalbi)26.《人鱼公主》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方素珍绘图/[意]索拉利诺(Solarino)27.《皇帝的新衣》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岭月绘图/[意]佛纳利(Fornari)28.《幸运的汉斯》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黄郁文绘图/[意]古特罗那(Cutrona)29.《小银币》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黄郁文绘图/[意]高登奇(Gaudenzi )30.《养猪王子》原著/ [丹麦]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改写/ 林淑玟绘图/[意]古特罗那Cutrona)第四辑格林童话精选(一)31.《十二兄弟》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林淑玟绘图/[意]里帕蒙提(Ripamonti)32.《白雪公主》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黄郁文绘图/[意]古特罗那(Cutrona)33.《白玫瑰和红玫瑰》[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方素珍绘图/[意]里帕蒙提(Ripamonti)34.《青蛙王子》原著/ [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黄郁文绘图/[意]洛可(Ronco)35.《铁汉斯》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方素珍绘图/[意]亚克诺(Jacono )36.《活命水》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方素珍绘图/[意]高登奇(Gaudenzi)37.《约琳特和耶林格尔》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方素珍绘图/[意]托马赛利(Tomaselli)38.《森林里的糖果屋》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林淑玟绘图/[意]巴特斯塔(Battesta)39.《勇敢的小裁缝》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陈木城绘图/[意]斯卡拉托·斯帕里维耶罗(Scarato-spaliviero)40.《大拇指》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傅林统绘图/[意]卡内斯特拉利(Canestrari)第五辑格林童话精选(二)41.《穷人和富人》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方素珍绘图/[意]索拉利诺(Solarino)42.《画眉嘴国王》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黄郁文绘图/[意]杰拉迪(Ghirardi)43.《被施魔法的树》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孙崇慧绘图/[意]巴特斯塔(Battesta)44.《妙贼》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林淑玟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45.《冒险的新娘》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林淑玟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46.《老狗苏尔坦》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林淑玟绘图/[意]高登奇(Gaudenzi)47.《布莱梅乐队》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黄郁文绘图/[意]巴特斯塔(Battesta)48.《小红帽》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扬歌绘图/[意]亚克诺(Jacono)49.《十二个跳舞的公主》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林淑玟绘图/[意] 杰拉迪(Ghirardi)50.《大野狼和七只小山羊》原著/[德]格林(Jacob Grimm 1775-1863 And Wilhelm Grimm 1786-1859)改写/方素珍绘图/[意]南齐奥尼(Nenzioni)第六辑趣味历险童话51.《十五少年漂流记》原著/[法]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 1828-1905)改写/黄郁文绘图/[意]古特罗那(Cutrona)52.《吹牛大王的冒险》原著/[德]拉斯伯(Rudolf Erich Raspe 1736 -1794)毕尔格(Gottfried August Büirger 1747-1794)改写/林淑玟绘图/[意]高登奇(Gaudenzi)53.《大鼻子小矮人》原著/[德]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 1802-1827)改写/林淑玟绘图/[意] 洛可(Ronco)54.《变成鹳的国王》原著/[德]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 1802-1827)改写/方素珍绘图/[意]佛纳利(Fornari)55.《杰克和仙豆》原著/[英]约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 1854-1916)改写/许玲慧绘图/[意]费列罗(Ferrero)56.《木马的故事》原著/天方夜谭改写/傅林统绘图/[意]佛纳利(Fornari)57.《三只狗》原著/[德]路德维希·贝希斯坦(Ludwig Bechstein 1801-1860)改写/林淑玟绘图/[意]费列罗(Ferrero)58.《被施魔法的公主》原著/[德]路德维希·贝希斯坦(Ludwig Bechstein 1801-1860)改写/林淑玟绘图/[意] 洛可(Ronco)59.《飞船》原著/[俄]亚历山大·阿法纳西耶夫(Alexander Afanasiev 1826-1871)改写/傅林统绘图/[意]巴特斯塔(Battesta)60.《金翅鸟》原著/[意]卡洛·戈齐(Carlo Gozzi 1720-1806)改写/扬歌绘图/[意]洛可(Ronco)第七辑人生智慧童话(一)61.《圣诞颂》原著/[英]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改写/黄郁文绘图/[意]巴特斯塔(Battesta)62.《裁缝拉巴欧》原著/[德]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 1802-1827)改写/林淑玟绘图/[意] 佛纳利(Fornari)63.《寻母三千里》原著/[意] 爱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改写/吴莹绘图/[意] 巴拉尔迪(Baraldi)64.《巨人的花园》原著/[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改写/方素珍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65.《十二月》原著/俄罗斯民间童话改写/林淑玟绘图/[意] 彼可(Picco)66.《小雪女》原著/[意]圭多·戈扎诺(Guido Gozzano)改写/傅林统绘图/[意]托马赛利(Tomaselli)67.《小公主》原著/[英]伯内特(Burnet)改写/林淑玟绘图/[意]费列罗(Ferrero)68.《胡桃夹子》原著/[德]霍夫曼(Ernst Theoder Amadeus Hoffmann 1776-1822)改写/姬旻若绘图/[意] 亚克诺(Jacono)69.《蛇女》原著/[意]卡洛·戈齐(Carlo Gozzi 1720-1806)改写/林婉儿绘图/[意]索拉利诺(Solarino)70.《三兄弟和紫荆树》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谢武彰绘图/姜成安第八辑人生智慧童话(二)71.《弗兰德斯狗》原著/[法]薇达(Ouida 1938-1908)改写/黄郁文绘图/[意]普格(Puig)72.《魔笛》原著/[英] 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 1812-1889)改写/岭月绘图/[意]高登奇(Gaudenzi)73.《小公子》原著/[英]伯内特(Burnet)改写/方素珍绘图/[意] 佛纳利(Fornari)74.《狄克和猫》原著/[英]约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 1854-1916)改写/谢蜀芬绘图/[意]高登奇(Gaudenzi)75.《青鸟》原著/[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Polydore Marie Maeterlinck 1862-1949)改写/姬旻若绘图/[意]普格(Puig)76.《遇难船》原著/[意] 爱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改写/杜荣琛绘图/[意]古特罗那(Cutrona)77. 《驴耳王子》原著/希腊民间童话改写/蓝祥云绘图/[意]卡内斯特拉利(Canestrari)78.《小国王》原著/[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改写/谢武彰绘图/[意]古特罗那(Cutrona)79.《仙女》原著/[法]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改写/林淑玟绘图/[意]斯卡拉托·斯帕里维耶罗 (Scarato-spaliviero)80.《呆子伊凡》原著/[俄]列夫·托尔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改写/ 方素珍绘图/[意]彼可(Picco)第九辑大师名作童话81.《乞丐王子》原著/[美]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改写/ 林淑玟绘图/ [意]里帕蒙提(Ripamonti)82.《灰姑娘》原著/[法]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改写/姬旻若绘图/[意]格兰(Gran)83.《绿野仙踪》原著/[美]弗兰克·鲍姆(Frank Baum 1825-1919)改写/ 陈木城绘图/ [意]洛可(Ronco)84.《快乐王子》原著/[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改写/谢武彰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85.《睡美人》原著/[法]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改写/林婉儿绘图/[意]洛可(Ronco)86.《爱丽丝梦游仙境》原著/[英]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改写/林淑玟绘图/[意]洛可(Ronco)87.《木偶奇遇记》原著/[意]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 1826-1869)改写/蓝祥云绘图/[意]彼可(Picco)88.《苦儿流浪记》原著/[法]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 1830-1907)改写/朱佩兰绘图/[意]斯卡拉托·斯帕里维耶罗 (Scarato-spaliviero)89.《海蒂》原著/[瑞士]约翰娜•斯比丽(Johanna Spyri 1827-1901)改写/林淑玟绘图/[意]托马赛利(Tomaselli)90.《小人国历险记》原著/[英]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15)改写/谢武彰绘图/[意]高登奇(Gaudenzi)第十辑机智童话故事91.《巧妻》原著/中国民间童话改写/谢武彰绘图/青聪梦92.《小莫莉》原著/[英]约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 1854-1916)改写/方素珍绘图/[意]费列罗(Ferrero)93.《三个音乐家》原著/[德]路德维希·贝希斯坦(Ludwig Bechstein 1801-1860)改写/林淑玟绘图/[意] 圭拉(Guerra)94.《莴苣姑娘》原著/[意]吉姆巴迪斯达·巴西尔(Giambattista Basile 1575-1632)改写/林淑玟绘图/[意]彼可(Picco)95.《玉米饼》原著/[英]约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 1854-1916)改写/姬旻若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96.《小莫古》原著/[德]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 1802-1827)改写/谢武彰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97.《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原著/天方夜谭改写/傅林统绘图/[意] 维卢第(Veluti)98.《阿拉丁神灯》原著/天方夜谭改写/许玲慧绘图/[意] 佛纳利(Fornari)99.《小兄妹》原著/[德]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 1802-1827)改写/扬歌绘图/[意]巴拉尔迪(Baraldi)100.《灯芯草帽》原著/[英]约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 1854-1916)改写/方素珍绘图/[意]玛丽莲·黛(Marilyn Day)。
本课作者葛翠琳简介
葛翠琳(女,出生年月:1930.2.25,汉族)
曾用名婴林。儿童文学作家。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偏僻的小村葛庄。著有童话
集《野葡萄》、《进过天堂的孩子》、《最丑的美男儿》、《比孙子还年轻的爷爷》、
《葛翠琳童话集》、《会唱歌儿的画像》、《鸟孩儿》。新作有《葛翠琳童话系列》、
《十八个美梦》(散文集)、《幸运明星》(长篇童话)。童话集《翻筋斗的小木偶》、
《会唱歌儿的画像》获中国作协优秀儿童文学奖。《野葡萄》获全国儿童文学一
等奖。《春天在哪里》、《最丑的美男儿》获一等奖。
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
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
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
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
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
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
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