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20+70高速铁路连续梁桥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803.13 KB
- 文档页数:41
《公路工程咨询工作指南》——连续箱梁设计连续箱梁分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一般来说,当跨径小于20m时才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当跨径大于20m时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对于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桥,不宜设计成预应力结构。
混凝土连续箱梁从结构上分为等高度连续箱梁、变高度连续箱梁、连续刚构、连续V 构等四种:1)等高度连续箱梁:具有跨越能力小、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
是实际公路桥梁中应用最多的结构类型。
2)变高度连续箱梁:具有受力合理、主要采用悬臂施工法的特点;适用于中大跨度的连续箱梁桥。
3)连续刚构:具有墩梁固结的特点;适用于桥墩较柔的中大跨径连续箱梁桥,桥墩较矮时不宜采用。
4)连续V 构:具有构造复杂、造型美观的特点,适用于造型要求高的中等跨径连续箱梁桥。
本设计指南主要针对第一种结构形式——等高度连续箱梁,其它三种结构形式在此不作讨论。
1.设计输入1.1标准规范1.1.1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1.2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1.3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1.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1.5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6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1.1.7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
1.1.8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1.9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1.10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1.1.11 交通部部颁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1.12 交通部部颁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2资料准备1.2.1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文件、勘测、勘察)1.2.2上级主管部门对上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审查、批复意见;1.2.3本阶段水文、地质、农田规划、房屋等勘测资料;1.2.4桥位范围内路网、街道与河道的规划资料;1.2.5被交道路、街道的所有相关资料;1.2.6被交河道的所有相关资料,如水利及通航等方面的资料;1.2.7桥梁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标准、等级、路幅宽度与断面组成,以及平、纵、面详细设计数据或图纸资料);1.2.8设计规范和标准的掌握与理解;1.2.9列出尚待收集的有关资料,并制定资料收集计划。
连续刚构桥悬臂浇注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老师傅必备技能来源:筑龙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编有话说高铁的快速发展,向世界展现了我们的中国速度,但那时由于高铁速度高,冲击荷载大等要求,因此对于大跨连续钢构桥的施工精度、工后沉降以及跨中徐变挠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刚构桥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悬臂浇筑法,所以今天小编通过一个实例来和大家一起来巩固夯实一下桥梁悬臂浇筑的施工工艺以及操作要点吧!1、0#块采用墩顶托架法施工,安全可靠。
2、使用特制无平衡重、自行式挂篮,结构设计刚度大,受力明确,操作方便,重复利用性较好。
3、优化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将悬浇梁单节段施工时间缩短至平均8-10天(5天张拉),提高了工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4、将高标号、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施工程序化、标准化。
5、悬浇梁线形和应力监控方法先进,效果好。
工艺原理:结合高空、跨航道、设计标准高、工期紧等特点,对于大体积0#块采用悬空托架施工并采用张拉钢绞线的方法进行预压。
悬灌挂篮采用了LM-300无平衡重自行式三角挂篮。
为了保证桥梁成桥后的质量和施工线形,悬灌施工过程中在对挂篮拼装、模板标高、钢筋绑扎、砼泵送、浇筑及养生、预应力张拉、压浆等环节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通过采用SAP2000、MIDAS 等软件模拟施工过程、计算节段预抛值,使成桥内力、线形符合要求。
通过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跟踪、安全控制,xx水道特大桥顺利完成合龙,保证了施工工期。
一、总体施工工艺本桥主墩位于水中,从岸边搭设栈桥至墩位,作为通道。
墩位处设塔吊,作为垂直提升机具。
混凝土采用输送泵泵送至施工现场。
0#块采用墩顶托架法施工,混凝土分两次浇筑。
悬浇施工采用三角挂篮,合龙顺序为先中跨后边跨,合龙段两侧设水箱配重,利用挂篮主桁架形成合龙段井字形吊架。
二、0#块施工工艺及技术0#块采用墩顶托架法施工,单片三角托架在地面采用型钢焊制,塔吊安装,与墩身顶部预埋钢板相连,0#块托架结构检算见图5.2-1。
7 桥涵7.1 一般规定7.1.1 桥涵的洪水频率标准,应符合现行?铁路桥涵设计根本标准?〔TB10002.1〕中Ⅰ级铁路干线的规定。
7.1.2 桥涵结构应构造简洁、美观、力求标准化、便于施工和养护维修,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并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良好的动力特性,满足轨道稳定性、平顺性的要求,满足高速列车平安运行和旅客乘座舒适度的要求。
桥涵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应满足100年。
7.1.4 桥涵结构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7.1.5 桥梁上部结构型式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的使用功能、河流水文条件、工程地质情况、轨道类型以及施工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
桥梁上部结构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混凝土结合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宜选用箱形截面梁,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整体性好、结构刚度大的其他截面型式。
7.1.6 桥梁结构应设计为正交。
当斜交不可防止时,桥梁轴线与支承线夹角不宜小于60°,斜交桥台的台尾边线应与线路中线垂直,否那么应采取特殊的与路基过渡措施。
7.1.7 桥面布置应满足轨道类型、桥面设施的设置及其养护维修的要求。
7.1.8 涵洞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涵。
7.1.9 相邻桥涵之间路堤长度,要综合考虑高速列车行车的平顺性要求、路桥〔涵〕过渡段的施工工艺要求以及经济造价等因素合理确定。
两桥台尾之间路堤长度不应小于150m,两涵〔框构〕之间以及桥台尾与涵〔框构〕之间路堤长度不应小于30m,对于特殊情况路堤长度不满足上述长度要求时,路基应特殊处理。
桥涵设置应做好和自然水系、地方排灌系统的衔接,并满足铁路路基排水的要求。
7.1.11当线路位于深切冲沟等特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区时要进行桥梁、涵洞方案比拟确定跨越方式。
7.1.12无砟轨道桥涵变形及根底沉降应设立观测基准点进行系统观测与分析,其测点布置、观测频次、观测周期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指南?的有关规定。
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当前,我国铁路交通体系日益完善,铁路桥梁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连续梁在铁路桥梁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简支梁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但铁路交通专线的荷载与结构较为特殊,对桥梁建设的结构、尺寸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因此利用挂篮施工技术开展连续梁施工,保障铁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工程;连续梁;挂篮施工;质量控制;引言当前,桥梁施工数量增加,施工技术也日益完善。
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开展连续梁挂篮施工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施工无法达成预期目标,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为此,在进行连续梁挂篮施工时要明确施工要点和难点,提升施工效果,使相关工作更加有序地进行。
1挂篮施工概述挂篮施工又被称为施工挂篮,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梁与T形钢构分段施工的主要技术之一,沿着轨道整体向前。
挂篮施工是在浇筑大跨径的悬臂梁桥时,利用吊篮方法实现分段悬臂作业。
挂篮施工的工艺较多,常用的有三角式挂篮、桁架式挂篮、斜拉式挂篮、菱形挂篮等工艺,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挂篮施工无须建立落地支架、应用大型起重机械与运输机具,只利用行走的挂篮即可。
同时,挂篮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施工方法也比较简单,可重复作业,不用吊装,简化了施工程序。
2挂篮施工技术的基础结构连续梁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技术中的显著特点是将多个单元组合成一个有机系统。
这些单元都是各种施工方案和关键技术。
随着这些单位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和丰富优势的建设体系。
这种特殊的安排性质使得挂篮施工技术多样化、多变,更能适应各种变化的地形条件。
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也不同于传统的桥梁施工技术。
在施工前,分析计算相应的地形条件,并找到匹配的挂篮系统。
这种方法比普通桥梁施工更有针对性,核心部件的稳定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对挂篮施工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内容。
(1)施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对于挂篮设备进行固定,确保施工处在安全状态下,并且要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分析、判断环境的承载能力。
高速铁路槽形连续梁车-轨-桥相互作用动力分析齐春雨【摘要】济青高速铁路(40+70+70+40)m槽形连续梁是国内外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双线预应力槽形连续梁.为分析其列车通过时的动力性能,建立列车-轨道-槽形连续梁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编制铁路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仿真软件RTTB,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仿真软件的工程可用性,对动车组与货车过桥时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CRH2动车组、CRH3动车组、C64货车在设计速度范围内以单列或者双列的形式通过桥梁时,车辆的安全性指标均合格,平稳性指标为优秀,桥梁的各项动力响应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槽形连续梁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设计要求.【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9(063)006【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高速铁路;铁路桥;槽形梁;连续梁;列车;轨道;动力响应;相互作用【作者】齐春雨【作者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1+.7槽形梁能够降低线路纵断面,节省投资,其两侧腹板结构对车辆轮轨噪声的遮挡效应明显,降噪效果显著,尤其适合在铁路站场或城市市区使用,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广泛[1-7]。
随着高速铁路路网密度的增大,高速铁路进入城区的概率增大,槽形梁基于其自身结构的优势,在高速铁路的应用日益增多[8-12]。
在济青高铁设计中采用了(40+70+40+70) m 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槽形连续梁[13]。
本桥为客货混跑,设计行车速度V≤200 km/h,建成之后,将成为国内外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双线预应力混凝土槽形连续梁。
目前,在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仅对常用跨度双线简支箱梁不需进行动力检算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做了规定,对于槽形连续梁这种新型结构类型桥梁,仍要求进行车桥动力分析[14]。
另一方面,由于(40+70+40+70) m跨度为国内外较大跨度,在进行动力设计时,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
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高速铁路的建设是现代化国家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
同时,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作为桥梁建设领域的主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建设中。
传统连续梁桥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由于其破坏性相对较大,存在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研发高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了极具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题旨在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关键技术,以期实现连续梁桥结构更加安全、经济、可行的施工。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结构设计、预应力设计和施工技术,旨在探究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关键技术,为其实现安全、经济、可行性施工打下基础。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通过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确定桥梁主要结构和关键节点的设计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优化设计方案。
2.预应力设计根据预应力钢丝设计、预应力张拉和松弛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设计预应力方案。
3.施工技术研究探索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4.模拟分析通过ANSYS软件对混凝土连续梁桥采取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对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性能进行优化。
四、预期成果和研究意义1.成果研究设计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包括结构、预应力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
2.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全国高速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结构安全并且实现施工可行性,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本课题研究成果有望在桥梁建设领域向更多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中应用,为完善道路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做出突出的贡献。
高速铁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成为了国际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高速铁路具有时速快、准点率高等优势,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
然而,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并不简单,涉及到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多个方面。
一、线路设计在高速铁路工程的设计中,线路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线路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和地形设计两个部分。
方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铁路的走向和纵剖线,以及站点的选址。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地理环境、交通流量、地质地形等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线路方案。
地形设计则是根据地理环境和地质地形等因素,进行线路的平面和立面设计。
地形设计包括线路的弯道半径、坡度、高架或地下通道等要素的确定。
地形设计的目的是保证铁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二、桥梁设计在高速铁路工程中,桥梁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桥梁设计既要满足对铁路安全和强度的要求,又要兼顾建筑美学和环境保护。
在桥梁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桥梁的类型。
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理条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桥梁类型,例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梁类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成本。
其次,桥梁设计还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铁路的交通流量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桥梁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
同时需要考虑到桥梁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承受能力,例如地震、台风等。
三、施工技术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开挖、路基填筑、桥梁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土方开挖阶段,需要使用先进的土方开挖机械,同时要合理地调整开挖的顺序和方法,以保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在路基填筑阶段,需要控制填筑土的湿度和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做好地下水的控制和监测,以防止地下水的泥沙渗入路基,影响施工的质量。
轨道交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高速铁路70m+120m+70m连续梁桥设计 专 业 土木工程(轨道工程)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2014 年 5 月 25 日 2 高速铁路70m+120m+70m连续梁桥设计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速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桥梁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铁路交通运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连续梁桥是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其主要结构形式,它具有接缝少、可以减小梁高,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大,行车舒适等优点。本设计依据任务书要求,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形式,通过midas软件进行设计,根据桥梁的尺寸拟定建立桥梁基本模型,然后进行内力分析,计算配筋结果,进行截面验算。本文详细介绍了70m+120m+70m连续梁桥设计的截面尺寸拟定、桥梁模型建立、荷载施加、截面配筋和桥梁截面验算等过程,经过分析验算表明该设计计算方法正确,内力分布合理,符合设计任务的要求。
关键词: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结构分析;过程验算
The design of a high-speed railway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with the main spans of (70+120+70)m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rail transport.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is a common bridge structure,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is its main structure form, it has advantages of fewer seams, high beam can be reduced, saving material and stiffness, good integrity, high overload capacity, safety degree, large deck joints, driving comfort, etc. The design basis requirements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using cross-section in the form of single-chamber single box, designed by midas software.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bridge intended to establish the basic model of the bridge, and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calculation results of reinforcement,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check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70m +120 m +70 m-sec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proposed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design, bridge model, the applied load, and bridge reinforcement section section of the process of 3 checking, et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ecking design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correct,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s, in line with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task.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structural analysis; checking process 4 目录 1 概述 ........................................................................................................................................... 6 1.1 连续梁桥特点 ................................................................................................................ 6 1.1.1 连续梁桥与简支梁桥和悬臂梁桥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 7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8 1.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 9 1.2.2 预应力结构特点 ............................................................................................... 10 1.2.3 预应力施加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特点 ...................................................................................................................... 10 1.4 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Midas软件介绍 ............................................................................................................ 11 1.6 小结 .............................................................................................................................. 11 2 桥跨整体设计和局部尺寸..................................................................................................... 12 2.1 设计基本资料 .............................................................................................................. 12 2.1.1 桥面跨径及桥宽 ............................................................................................... 12 2.1.2 设计荷载 ........................................................................................................... 12 2.1.3 材料及工艺 ....................................................................................................... 12 2.1.4 设计依据 ........................................................................................................... 13 2.1.5 基本设计数据 ................................................................................................... 13 2.2 主梁结构设计 .............................................................................................................. 13 2.2.1 截面尺寸拟定 ................................................................................................... 13 2.3 小结 .............................................................................................................................. 15 3 荷载内力计算 ......................................................................................................................... 16 3.1 单元划分 ...................................................................................................................... 16 3.2 主梁内力计算 .............................................................................................................. 19 3.2.1 荷载内力计算 ................................................................................................... 19 3.2.2 效应作用组合 ................................................................................................... 20 3.2.3 主梁截面数据 ................................................................................................... 21 3.3 小结 .............................................................................................................................. 22 4 预应力筋的设计与布置......................................................................................................... 23 4.1 钢束估算 ...................................................................................................................... 23 4.1.2 估计方法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