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开店》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6.40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小熊开店》教学设计(精选12篇)北师大版《小熊开店》篇1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乘除的互逆关系。
3.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的互逆的关系。
准备:课件1:“小熊开店”的主题图;课件2:闯过这一关(一组口算题);课件3:蚂蚁搬家。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引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你们高兴吗?(高兴)今天动物王国的小熊起得特别早,原来啊,是它的小小商店今天开张了(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小熊开店)。
二.对话平台玩中学1.说一说老师:走,我们去看看它的店里有些什么?(出示课件1“小熊开店”的主题图)学生一边看图一边答,有“洋娃娃,皮球,风筝,铅笔盒,坦克”。
老师接着问:“你最喜欢什么?” (洋娃娃)“准备买几个”需要多少钱?怎么算的?2.想一想:(1).帮帮小猴。
小猴、小狗、小猫它们也来买东西了。
小猴特别喜欢坦克,它想买4辆,可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谁来帮帮它?(出示:4辆坦克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说,老师板书:4 ×5 =20(元)。
4表示什么?5呢?20呢?为什么用乘法算?(2). 帮帮小狗。
这时啊!小狗也从衣兜里拿出20元钱,吵着要买5辆坦克,小熊说:买不到5辆。
同桌的讨论一下,小狗到底20元能买几辆坦克?(出示:20元钱买几辆坦克?)学生汇报,老师板书:20 ÷ 5 = 4(辆)20表示什么?5呢?4呢?你是怎么算的?(因为“4辆坦克要20元,所以20元能买4辆;”“我想20里面有4个5。
20元就能买4辆坦克”;“一辆5元,2辆10元,4辆20元”“我是用乘法口诀算的”…..)师:你们真棒,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0元买4辆坦克。
请同学们观察4 × 5=20和20÷5=4,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如果我们再算20÷5 = 4时,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大家公认:用乘法口诀算比较简便)小结:乘法口诀可以算积,也可以求商。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讨论、交流、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享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小熊的商店开张啦!他的好朋友小猴、小猫、小狗都来给它捧场。
我们也到它的商店逛一逛,看看他的新店有什么好东西,好不好?2、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是多少钱?3、说一说,你想买什么,要用多少钱?师:可是小熊说了,它的东西只卖给有爱心的孩子,现在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你愿意帮助它们解决吗?二、自主探索1、(说一说)提出引导问题。
师:小猴呀,看中了玩具坦克,它想买4辆坦克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你能帮它算算需要多少钱吗?出示: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师:你能列式计算吗?用了哪句口诀?(先让同学独立思考,再交流订正)2、(议一议)提出关键问题,自主探究1)师:我也喜欢坦克,我准备了20元钱,我能买几辆呢?(出示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能帮我列出算式吗?师:请同学们想想看:怎样才能很快地算出“20÷5”等于几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集体交流。
3)小结:你认为刚才几个同学的办法,谁的办法最方便,你最喜欢谁的办法?为什么?4)师:观察两个算式,(5×4=2020÷5=4)有什么发现?(学生先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如果把5乘4的积20作为被除数,乘数5作除数,那么商就是另一个乘数4)也就是我们学的乘法口诀既可以用来计算乘法,又可以计算----除法.)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
对了,我们在算除法的时候,可以根据乘法口诀来计算。
那么刚才我们用了哪句乘法口诀?3、(想一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师:小狗啊看到大家这么能干,也想请大家来帮帮忙。
《小熊开店》讲义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聪明可爱的小熊。
这只小熊名叫嘟嘟,它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
经过一番精心的筹备,小熊嘟嘟的店终于开业啦!它的店开在森林的中心位置,店面不大,但布置得温馨又舒适。
嘟嘟的店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新鲜的水果、美味的蜂蜜、漂亮的花朵,还有实用的小工具。
一开始,店里的生意并不是很好。
嘟嘟有些着急,它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于是,嘟嘟决定去请教森林里最聪明的老狐狸。
老狐狸听了嘟嘟的困惑,微笑着说:“孩子,你要先了解顾客的需求呀。
你想想,大家来你的店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且价格要合理,服务要好。
”嘟嘟听了,恍然大悟。
它开始更加关注顾客的需求,每次有顾客来店里,它都会热情地询问他们想要什么,有什么建议。
慢慢地,嘟嘟发现,水果卖得不太好,是因为种类不够丰富,而且不够新鲜。
于是,它每天早早地起床,去果园采摘最新鲜的水果,还增加了许多不同的品种。
蜂蜜是店里的招牌产品,但是之前包装不够吸引人。
嘟嘟就精心设计了新的包装,让蜂蜜看起来更加诱人。
花朵虽然漂亮,但是摆放得比较杂乱。
嘟嘟重新整理了花架,把花朵按照颜色和种类摆放得整整齐齐,还在旁边放上了一些温馨的提示,告诉顾客如何养护花朵。
对于实用的小工具,嘟嘟则增加了一些使用示范和说明,让顾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除了商品本身,嘟嘟还注重服务。
它总是笑脸相迎每一位顾客,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挑选商品。
如果顾客买的东西多,嘟嘟还会主动帮忙送到家里。
渐渐地,小熊嘟嘟的店名声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喜欢来它的店里买东西,不仅是因为商品好,更是因为嘟嘟的热情服务。
有一天,店里来了一只小兔子。
小兔子怯生生地说:“小熊哥哥,我想要一束花送给妈妈,可是我只有很少的钱。
”嘟嘟微笑着说:“没关系,小妹妹,我帮你选一束漂亮又实惠的花。
”小兔子高兴极了,拿着花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还有一次,一只小猴子来店里买蜂蜜,不小心把瓶子打破了。
小班语言活动《小熊开店啦》教案:小班语言活动《小熊开店啦》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章节为第二册第十课《小熊开店啦》。
教材内容主要讲述了小熊开店的过程,以及它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开业的基本步骤,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难点: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熊头饰、商品道具等。
学具:学生自带小熊玩具、商品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小熊开店的过程,以及它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2.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小熊开店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的看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角色扮演(10分钟)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角色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故事复述(5分钟)学生分组复述故事内容,要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熊开店啦1. 准备开店2. 遇到困难3. 解决问题4. 成功经营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小熊开店啦》的内容。
2. 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如何解决开店过程中的困难?答案:1. 《小熊开店啦》故事内容:小熊想开一家店,于是它开始准备开店的事宜。
它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店面,准备了各种商品,还制作了宣传海报。
开业那天,小熊很激动,但它发现没有人来买东西。
小熊很失落,但它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去与人沟通,询问别人为什么不来买东西。
《小熊开店》数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小熊开店》的故事为载体,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重难点: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小熊开店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讲述小熊开店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4.2 讲解新知:通过PPT展示,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4.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4 游戏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减法知识。
4.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6.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观察、练习答题、小组合作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
6.3 评价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7.3 教学改进:根据反思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小熊开店》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6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交流除法运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除法与减法、除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掌握除法运算本质。
2.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能用学习过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提出并解决购物情境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准备】直尺、铅笔、练习本、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在小熊开店的情境中,说一说各商品的价格。
2.引出问题。
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如何用乘法口诀求商?1.问题:探索20÷5的运算方法。
(1)引导思考:1辆小汽车5元,要计算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应该如何列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组织学生交流解决的方法。
第一种:画图表示。
用画图表示,看20里面有几个5,圈了4次,也就是可以买4辆小汽车。
第二种:用列举法推算。
用列举法推算: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所以20元可以买4辆小汽车。
(3)结合数线,用减法解决问题。
用减法来解决问题,从20开始,每次减少5,4次后正好达到0的位置,可以买4辆小汽车。
(4)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五二十,四五二十,可知括号里填4,也就是可以买4辆小汽车。
同时,通过对话引导学生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便捷性。
2.问题:30元可以买几个布娃娃?(1)组织学生思考交流:36元可以买几个布娃娃,需要知道什么?(2)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并且汇报交流。
3.再列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由学生自主完成。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植树。
(1)可以栽多少行?(2)平均分给3个小组去栽,每组栽多少棵?2.动物赛跑。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生活中还有很多能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它们具有什么特点呢?。
《小熊开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通过对小熊开店的故事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小熊开店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小熊开店的故事情境PPT。
2. 数学游戏道具。
3. 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
教案剩余部分(六、七、八、九、十)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小熊开店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讲解加减法的意义。
3. 实例演示:通过故事中的情境,让学生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规律。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游戏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关于加减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2.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思考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小熊开店》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教材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小熊开店》,是一本以小熊小白为主角的儿童故事书。
故事情节简单生动,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适合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并能够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进行表达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能准确朗读故事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3.能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中的事件。
4.能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个人对故事的理解。
5.能够创作自己的故事并进行口头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回想一下上节课学到的知识,小熊在故事中做了什么呢?•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开店》。
2. 阅读故事•阅读故事:让学生集体朗读故事,教师辅助指导。
•复述故事: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为什么要开店?3. 语言学习•教授新词汇:给学生介绍一些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如“店铺”、“售货员”、“顾客”等,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学习句型:教师给学生分发句型卡片,例如:“我要买……”、“这是我的店铺。
”等,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这些句型。
4. 听力训练•听录音: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跟读并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听问题:教师提出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倾听录音并尝试回答问题。
5. 语言输出•口头表达: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事件或角色,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赋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创作活动,例如:编写一个小熊开店的故事,画出小熊的店铺设计等。
6. 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汇总讨论:让学生在整个班级讨论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并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情况,包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准确性。
《小熊开店?》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出发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勤劳的小熊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商店,生意非常的好。
小熊忙不过来,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二、复习乘法师:在那之前,小熊要先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通过他的考验,准备好了吗?(出示乘法算式,说出口诀)师:真不错!现在,小熊正式聘请你们来做他的小助手。
三、学习新知师:现在,我们一起去小熊的商店看看,瞧,谁来了?(师出示图片,生观察图片)小猴有20元钱,可以买几辆坦克?(生答,列式,师板书)20÷5=4师:从这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四五二十,20元可以买4辆坦克。
师小结:两个数相乘的积作为除数,其中一个乘数作为除数,那么商是另一个乘数,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方法,我们就来用一用。
1、想一想。
36元可以买几个洋娃娃?(请学生说)用哪句口诀呢?2、你还能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四、练一练1、对口令,熟悉口诀。
2、做“小鸟回家”的游戏。
师:小鸟们迷路了,请你们帮它们找一找家。
老师出示带有门牌号的4间房子,贴在黑板上。
让“鸟宝宝”对着手中的卡片找自己的家。
可32 ÷ 8和32 ÷ 4的“宝宝”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
这时,全班的同学也帮着找,确实没有。
看来啊,32 ÷ 4和32 ÷ 8这两只“鸟宝宝”的家确实没有在这,没关系,我们帮他们建一个新家好吗?(好)他们的门牌号是多少呢?(老师在黑板上又贴了门牌号为“四八三十二”的一间房子)师:小鸟们都找到家了吗?(生说)师:这两题需要用到哪句乘法口诀?师:从这里我们知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除法口诀。
3、动物赛跑。
说出每道算式的口诀,有能力的写一写。
1 / 3
《小熊开店》说课稿
《小熊开店》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小熊开店》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的第5课时。教材创设的是一个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从中提出乘法
问题,也提出除法问题。通过解决“算一算”中的乘法与除法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进而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
法,解决除法的计算问题,从而摆脱食物操作的过程,感受用乘法口
诀解决问题的简便性。
二、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在完成了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
商”的计算课。我以小熊商店里几位顾客的问题作为主要线索,并通
过以下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小熊开店”问题情境,从情景入手,给学生耳目一新
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
务于生活。从而提出“买4辆小汽车需要多少元”和核心问题“20
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
3、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用
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建模型,解决相关问题让学
2 / 3
生感受数学简捷思维的优势和广泛应用的。价值。
4、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使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
有趣。学生可以轻松巩固知识。
5、每个教学环节都配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会看图列乘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会用乘
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的方法
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
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
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 / 3
在学法上,我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流程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次教学设计了如下流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第三步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第四步利用模型,知识拓展
第五步尝试总结,结束新课。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步骤过程中,我首先问:“小朋友喜欢小动物吗?”告诉
老师你们都喜欢那些小动物?“喜欢!”今天许多小动物都聚集在一
起我们的课堂。它们要做什么呢?猜猜看,我们还是来听听小熊姐姐
是怎么说的。课件显示小动物,以小熊姐姐的口气向学生问好:“嗨!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小熊姐姐的小商店开业了,许多小动物都相约
去买东西。小朋友你们愿意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