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机监控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31
220KV升压站运⾏规程07.26⽬录第1章220KV交流系统 (1)1.1 ⼀般运⾏规定 (1)1.2 220kV交流系统运⾏⽅式 (3)1.3 220kV系统电⽓闭锁和机械闭锁 (4)1.4 异常运⾏与事故处理 (4)第2章220KV配电装置 (8)2.1 设备规范 (8)2.2 220kV配电装置运⾏与维护 (13)2.3 220kV配电装置异常及事故处理 (17)第3章⽹络微机监控系统 (25)3.1 iPACS-5000⽹络微机监控系统 (25)3.2 微机五防功能 (26)3.3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规定 (27)3.4 ⽹络微机监控系统(NCS)的运⾏与检查 (27)3.5 220kV测控柜保护压板 (29)第4章保护及⾃动装置 (32)4.1 继电保护、⾃动装置运⾏规定 (32)4.2 继电保护及⾃动装置运⾏中的检查 (34)4.3 保护装置动作及异常的处理 (35)4.4 220kV母线保护 (35)4.5 220kV PSL-603GM、602GM型线路保护 (49)4.6 220kV RCS-931A(M)、902C型超⾼压线路保护 (54) 4.7 220kV LFP-901B、902B型微机超⾼压线路保护 (60) 4.8 220kV线路重合闸 (63)4.9 220kV线路保护装置运⾏与监视 (64)4.10 220kV线路保护装置异常的处理 (65)4.11 关⼝电量⾃动计费系统 (66)4.12 220kV故障录波器 (67)第5章⽹控220V直流系统 (68)5.1 概述 (68)5.2 技术规范 (69)5.3 直流系统运⾏与检查 (69)5.4 直流系统的操作 (71)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72)220kV升压站运⾏规程第1章 220kV交流系统1.1 ⼀般运⾏规定1.1.1不经调度同意,不得任意改变系统运⾏⽅式。
紧急情况下,可以先改变运⾏⽅式,然后汇报调度。
220kV变电所监控系统改造设计摘要:220kV变电所监控系统改造设计能极大地提高网络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使设备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能节能降耗、减员增效,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监控系统分散控制改造针对我公司220kV变电所落后的监控方式,经查阅有关资料和实际考查,并进行认真的调查比照,决定采用北京电研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EDPF-3000分散控制系统和Modicon Quantum140系列产品PLC控制器,实现220kV变电所的微机自动监控。
此项目的完成,能极大地提高网络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使设备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能节能降耗、减员增效,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1 改造基本原则在我公司220kV变电所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电气二次系统的改造,实现计算机监测、控制、报警、防误等功能;取消原控制回路中的开关操作把手,刀闸操作把手,切换开关,同期把手,各种信号指示灯,光字牌,各种监视用电气仪表;根据国家电力规划院的《火电厂设计规范》规定,在网控室配置一套独立的微机监控系统。
按设计规范的要求,选用标准设备,并进行标准化设计;在网控室设置一个操作员站兼工程师站,在2号单控室设置一个操作员站,两个操作员站为主从方式,即一个站操作时,另一个站自动闭锁;尽可能少铺设电缆,利用电缆备用芯及合理设计改造,减少改造工程造价,降低工程费用;取消原控制用卧盘、所有信号返回屏及屏内所有设备。
2 改造方案的确定我公司220kV系统原采用控制把手、灯光、测量表计等落后的控制方式,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低,设有专人运行值班的网络控制室,针对这一现状,我公司决定将网控室监控系统进行改造。
经多方考察,调查比照,决定采用国家电力科研院北京电研智深控制技术公司开发的EDPF-3000分散控制系统。
目前,国内实时火电厂网络控制室微机监控改造的只有几家,现就公司采用的技术与国内同类技术的技术关键对比分析如下。
首先,北京四方公司的CSC-2000自动化系统用于变电站、开关站时,主要用于分层、分步式系统。
网络出版时间:2013-03-01 22:34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41.1081.T.20130301.2234.151.html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防雷电措施探讨郑理森(闽清县供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800)摘要:目前,变电站有着相当完善的保护方法,例如,防雷接地等。
这样会使变电站的损坏率大幅度的降低,才能保证电网高效正常的运行[1]。
然而,防雷预防对变电站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如今,变电站大部分采用自动化进行控制,但是变电站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雷电的干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雷电干扰对变电站的系统产生的破坏和影响,剖析了雷电干扰的危害和原因,提出抗雷电的干扰的有效保护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防止雷电的干扰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雷电干扰;电网运行;变电站中图分类号:TM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一、雷击变电站包括两个方面雷击变电站一般情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雷击变电站的独立避雷针或构架,另一方面是雷击变电站的控制室等建筑的防雷系统。
一般情况下,人们只关注了对高压端的电网的防雷措施的研究,却忽略了对400V以下低压端的防雷的重视[2]。
一般都是在发电厂和变电所采取的比较多的防雷措施,对于不同的雷击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现阶段因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所以人们形成的经验习惯就需要进行改变。
自动监控系统以及微机保护系统都和电网的安全息息相关。
二、微机监控系统电源防雷电干扰的措施在低压侧安装电压等级的氧化锌避雷器。
依照400V低压电网的负荷状况,把低压的氧化锌避雷器安装在主要用电设备和支线路上。
变电站内部的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电源需要单独来进行连接,不能和办公区域和生活通用一个电源,可以用隔离变压器来进行隔离。
在雷电活动比较频繁的时候需要时时的注意过电压作用在低压电源网络上,以免造成微机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损坏。
1.1 一般运行规定 (3)1.2 220kV交流系统运行方式 (5)1.3 220kV系统程序闭锁和机械闭锁 (6)1.4 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7)第2章220KV配电装置 (10)2.1 设备规范 (10)2.2 220kV配电装置运行与维护 (15)2.3 220kV配电装置异常及事故处理 (20)第3章网络微机监控系统 (27)3.1 iPACS-5000网络微机监控系统 (27)3.2 微机五防功能 (28)3.3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规定 (29)3.4 网络微机监控系统(NCS)的运行与检查 (29)3.5 220kV测控柜保护压板 (30)第4章保护及自动装置 (34)4.1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运行规定 (34)4.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中的检查 (36)4.3 保护装置动作及异常的处理 (37)4.4 220kV母线保护 (37)4.5 220kV PSL-603GM、602GM型线路保护 (52)4.6 220kV RCS-931A(B)、902C(B)型超高压线路保护 (56)4.7 220kV线路重合闸 (63)4.8 220kV线路保护装置运行与监视 (65)4.9 220kV线路保护装置异常的处理 (66)4.10 关口电量自动计费系统 (66)4.11 220kV故障录波器 (69)4.12 黄历I线过流联切#10机组GFWK-C型稳控装置 (71)4.13 PMU装置的运行监视 (73)5.1 概述 (74)5.2 技术规范 (75)5.3 直流系统运行与检查 (75)5.4 直流系统的操作 (77)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78)附件1 网控电气定期试验 (82)附件2:GL314型开关SF6相对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82)220kV升压站运行规程第1章 220kV交流系统1.1 一般运行规定1.1.1不经调度同意,不得任意改变系统运行方式。
紧急情况下,可以先改变运行方式,然后汇报调度。
目录1、供货范围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主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网络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方案详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安全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方案总体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主要技术数据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保护监控装置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监控装置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TCP/IP局域网络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园监控方案 一.系统概述 由于现在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较大,给安全保卫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随着教育设施和场所安全防范要求的提高,所有院校改变了以往保安人力巡查的手段,改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数字监控产品来完成校园内安全监控工作。 根据该大学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在广泛比较国内外大型安全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专业经验,我们选择了彩色红一体机、高速球机、防暴球机、硬盘录像机、数字光端机、视频矩阵、控制键盘为主的前端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光纤为主要传输介质的监控系统,为校区设计了一套体现了高水平的高智能化程度的数字网络监控系统,该套系统采用了多项高科技成果,可微机控制,具有多种多媒体控制技术和图像显示与记录等功能。 大学安全监控摄像机主要安装在学校的大门口、各个教学楼的重要出入口、办公楼的出入口和重要部位、图书馆的大门口及相关课室、宿舍区及饭堂的重要出入口、学校周边的一些重要位置。所产生的图像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矩阵的控制在监视器上分别显示,并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根据需求对其进行录像。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图像显示并通过键盘进行图像切换、跟踪监视,从而达到及时发现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在事后通过录像对事件进行排查以发现问题。同时,可按需求设置分控点,并按分控点的要求,将所有图像或部分图像分别传送到各分控点。分控点根据其职能要求,对图像进行监视以掌握现场情况。 通过闭路电视进行全天候电视监视,能够加强对校区的安全监视,提高整个校园园区的安全防盗和保安管理的条理性。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监视和管理水平,全面改善保安人员的工作条件,实现“全面监视,人半事倍”的目标和快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并可更好的对校园进行管理;因为当保安人员忙于其它重要事务而无暇巡视时,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实时注视着整个校园的重要位置,对被监视场所的一举一动进行实时录像。 二.系统设计的优势与特点 该大学的安全防范系统应该具有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特点。用硬盘录像机进行实时数字录像。图像信号通过硬盘录像主机上的多目地址,图像信号可以经过压缩使用TCP/IP协议在局域网或在Internet上网络共享,可以在任何上网的地方,方便授权用户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监控及控制。数字监控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监控中心通过视频矩阵与监视墙及数字硬盘录像机的良好配合,形成一个严密完善的监控体系。 三.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的监控功能 1、技术要求 根据该大学安全防范系统的要求,需要分部分对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和录像。 数字网路监控系统采用液晶监视器监控系统。 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由前端设备、传输线路、控制、显示与记录几部分构成。通常CCTV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产生图像的摄像机或成像装置(前端设备) 图像的传输与控制设备(传输设备) 图像的处理与显示装置(终端主控设备) 2、监控要求 各监视部位的视频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到控制室,接入硬盘录像机的输入端,通过编程可归类将不同区域的视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上进行自动定格监视(便于管理),在监视器上同时显示对应画面图像的摄像机编号。保安员若监视到某一部位可疑或想看到某一摄像机的图像,可在主控键盘上点击该部位的摄像机图标或编号,将其图像切换到大屏幕液晶电视上,并可进行手动(自动)录像。 由于硬盘录像机具有检测报警的功能,在夜间正常无人出现(如各主要出入口、电梯前室等)或平时少人出现时,可将摄像机设为检测报警状态,即在监视器上将这些部位的画面框定在一定范围,当有人出现画面发生变化时报警信号,提醒保安员注意,同时自动进行录像。 四、系统详细说明 1、 前端设备的构成 摄像部分的作用是把系统所监视的目标,即把被摄体的视频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送入CCTV系统的传送分配部分进行传送。摄像部分的核心是摄像机,它是光电信号转换的主体设备,是整个CCTV系统的眼睛。摄像机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的摄像机以及镜头等。根据甲方的要求和校区的特点监控区域设置如下表所示: 2、传输设备 传输分配部分的作用是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频(有时包括音频)信号馈送到监控中心机房或其他监控点。 在本CCTV传输系统中,视、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有传统的模拟传输和数字化的宽带网络传输。 其主要包括下面几部分: (1)视频信号的传输 视频信号采用视频传输方式,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辅以75-3/128国标视频线。 (2)电源的传输 由于园区范围较大,监控点的位置又较为分散且距离较远,所以供电电源采用由现场供电模式。 (3)控制信号的传输 监控中心发出的485控制信号通过一条2*1.0的屏蔽双绞线传送到各个解码器,最远可达1200米。超过此距离用光纤传输及光端机代替。 (4)数字化视频文件的宽带网络传输 硬盘录像机可以接入校区宽带网络,将压缩后的视频信号通过校区宽带网络传输到校区的分控点,由分控点的管理人员进行远程视频监视。这就实现了自动运转功能。 3、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的作用是在中控室。机房通过有关设备对系统的硬盘录像机和PC分配电力供应。 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控制功能都在中央控制室的硬盘录像机和视频矩阵配合来实现,通过硬盘录像机可以控制匀速球、高速球、录像、显示;视频信号的切换和周界报警系统进行联动,报警关联图像弹出在大屏幕上,并实时录像。管理人员通过键盘和鼠标在监视器的人机界面上控制硬盘录像机,可对所有设备的视频信号进行录像的显示回放。 4、图像的处理和显示 图像处理是指系统传输的图像信号进行切换、记录、重放、加工和复制等功能。显示部分是使用监视器进行图像重现,有时还采用投影电视来显示其图像信号。图像处理和显示设备主要有: ( 1)监视器:把送来的摄像机的信号重现成图像,现场和录像图像可满屏、顺序切换。各种显示功能由硬盘录像机实现。 (2)硬盘录像机:在进行监视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定时记录监视目标的图像或数据,以便存档。硬盘录像机配置键盘和鼠标,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显示方式和录像方式的选择和控制,并进行系统参数调整。 (3)视频矩阵+电视墙:对送来多路路图像进行控制和切换,可定义在某个监视器上轮切某几路的视频图像。 5、监控系统防雷设计说明 根据《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中的规定,将年平均雷暴日超过40天的地区称为多雷区,而超过90天作为强雷区,多雷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应予以重点的防护。绝大多数地区的雷暴日达到80天以上。针对于某个具体的建筑而言,其受到雷电直接击中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据国外的一个统计资料表述可能性为百万分之一。而现代电子设备较为集中地带的防雷主要是针对于感应雷的防范,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对于防雷不能带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雷电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巨大的破坏性是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的,现阶段通过人力主动化解雷电的危害,还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通过努力被动地将雷击的能量给予阻挡并将它泄放入大地,以避免所带来的灾害。 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对对该系统提供一套经济实用的防雷解决方案。 弱电系统除了遭受直击、传导雷以外。由于弱电系统系统设备的工作电压较低,系统浪涌的破坏效果因而被放大,感应雷的破坏性因而也变的更为突出。 防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依据等电位连接的原则,应该将设备所有引出线路对某一个基点作等电位连接,安装了电源防雷器的系统必须要配套信号系统的雷击保护措施,才能真正起到系统的雷击保护效果。 所以在这里我们在提供室外摄像机的防雷保护时提供了综合防护的解决方案,如室外匀速球的视频线、电源线及控制线的输入端串接一个ASP监控专用的三合一防雷器,在室外固定摄像机的视频线、电源线的输入端串接一个ASP监控专用的二合一防雷器。所有监控专用防雷器通过接地电缆与就近的地网相连。 同时在管线铺设时,在电缆进入终端和前端设备前由PVC管改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同防雷接地装置紧密相连。 在机房配以防雷插排,所有的监控设备的电源输入由此插排引出。
1. PSM-T07A 直流微机(触摸屏)监控系统1.1 功能特点人机界面采用7英吋800×480像素真彩TFT-LCD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图形化触控操作;控制充电模块按设定的曲线对电池组充电,可以选择自动、手动、定时模式实现均、浮充转换,电池温度系数自动补偿控制;采集交流电压,直流电压、电流,开关量状态,电池房温度,告警干接点输出;监测两段直流母线,两路交流状态,支持分馈电屏管理;通过RS485总线形式扩展开关量模块、继电器模块、绝缘监测仪、电池监测仪,可监测支路绝缘电阻,蓄电池单体电压、单体压差;提供一个RS232上位机通讯口,可选Modbus 、CDT91后台通讯规约; 两级密码权限管理,具有备份系统配置和参数设置的导出、导入功能; 具有系统故障保护,电流传感器异常智能保护功能。
1.2 系统配置框图PSM-T07A监控器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开关量模块电池仪绝缘仪充电模块RS485/232RS4851.3 系统配置表1.4主界面根据系统配置会自动调用各种相对应的系统原理图作为主界面:1.3.1 信息查询主界面点击“信息查询”或设备图标可查询各项系统信息和运行数据:点击“关于”查看监控系统的软件版本:当系统出现告警时,点击主界面的“当前告警”按钮或信息查询界面,可查询当前告警记录、历史告警记录、运行数据:1.3.2 系统配置主界面点击“系统管理”,输入管理员密码(119119)进入系统管理界面:系统配置界面点击“系统参数”,配置系统的接入设备和参数:系统配置界面点击“充电模块”,设置充电参数:系统配置界面点击“开关量”,配置ADM数据采集模块上已定义的开关量启用或禁用,常开点或常闭点接入;配置KGL开关量模块在主馈电屏或各分馈电屏上的接入个数,每个馈电屏告警量、状态量的采集路数及显示的起始标号:系统配置界面点击“绝缘仪”,配置Ⅰ段或Ⅱ段母线上绝缘仪的接入个数,设置每个绝缘仪测量支路数、起始支路号和所安装的位置(馈电屏号):系统配置界面点击“电池仪”,设置电池仪的测量节数:1.3.3 参数设置主界面点击“系统管理”,输入操作员密码(123456,出厂默认可修改)或系统配置界面点击“参数设置”进入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监控系统对充电模块管理模式为手动或自动,当系统运行方式设置为手动模式时,充电的均浮充转换、均充时间、每个模块的开关机均为人工设置和操作;设置为自动时,充电模块按设置的曲线自动充电:设置系统的各项告警量选择告警或不告警,指定某一或某一单元的告警通过ADM上的任意一组警继电器输出:设置系统的告警门限:2. 数据采集单元2.1 ADM-T1A数据采集模块2.1.1 功能特点触摸屏监控器专用必选的采集模块之一,提供24V触摸屏电源;测量1路交流电压,3路直流电压,2路直流电流,1路温度;1路综合故障告警点,1路声光告警点;采集9路开关量(已定义),可以选择常开/常闭点输入;测量母线绝缘电阻;提供1个上位机和1个下位机隔离的RS485通讯端口。
无人化机房智能设备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为网络业务提供根底性支撑的机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市电停电、空开跳闸、气温升高、空调漏水等,假设这些情况无法得到及时通知,那么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南宁迈世推出的智能的无人化机房智能设备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实时监控设备与环境系统并实时报警,保障机房安全。
无人机房分布广、数量大、维护人员较多,管理与监控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无人化机房智能设备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含有以下监控子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是通过网络视频监控设备将远程机房视频音频传送至中心,可以使远程专家对本地管理人员通过视频加语音来进展指导操作;通过图像监控报警功能,可以对突发情况及时预警和处理。
2.机房电力监测系统:通过测量低压配电柜和UPS 设备的入端和出端的电压电流、频率、电功率值、在监视屏上在线直观地显示各路电力参数,以便了解供电品质,各路载荷情况以及UPS 设备运行状况,确保平安供电。
3.温度、湿度监测: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是重要的环境参数,是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
为此在机房内均需安装温度和湿度传感探头,可以对机房温度、湿度进展实时检测。
4.机房漏水监测:在环绕机房的重点部位及空调机的加湿管、抽湿管、本体等部位的活动地板下,设置漏水传感器,一旦机房出现漏水情况,即显示漏水部位并报警。
5.火警消防监测:根据安装在主控室、主机室、终端室、通讯网络室、微机房等重点消防区的感烟探测器及感温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在监视器上显示火警方位,发出声光报警。
6.安防监视:计算机房做为计算机网络的枢扭,平安性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具有平安防破坏入侵功能。
为此在主要设备工作间都安装双鉴红外探头,这样在非常管制时期,一旦有破坏性入侵,双鉴探头即发出信号,监视器即时显示破坏性入侵部位,并驱动报警装置进展声光报警。
无人化机房智能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对无人值守场景中的电力、环境、安防、网络等进展全面的集中监管,保证机房设备在稳定可靠的环境中运行。
网络微机监控系统 2.4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 多年平均值: 54 % 2.5 地震烈度 8 级 2.6 污秽等级 Ⅲ 级 2.7 本设备安装在户内
工作温度;-10℃~ +50℃
3. 设备规范 3.1 工程概况 宁夏中宁电厂本期装机容量为(2X330MW),电厂两台机组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接至220kV系统。本期厂用起动/备用电源由220kV母线引接。 3.2 其它要求: 3.2.1 所有屏体应为户内立柜式,前后门结构,前门为有机玻璃单门,后门用双铁门,密封的前后门带锁。屏端子布置在屏内背板上,所有的维护操作均可通过前门完成,柜内应有AC220V多用插座。屏的外形尺寸为:800X600X2260(宽X深X高)mm,屏体的色标为----色。(由买方定) 3.2.2 系统接地 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应有稳定可靠的接地点,通过发电厂的公共安全接地网接地,接地电阻≤1Ω,不设单独的计算机接地网。 3.2.3 设备接地 系统各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均不得混接,工作接地应实现汇总一点接地。所有的屏(柜)体、打印机等设备的金属壳体应可靠接地。装设敏感电子装置屏(柜)应设置专用的、与柜体绝缘的接地铜排母线,其截面不得小于100平方毫米,并列布置的屏(柜)体间接地铜线应直接联通。 3.2.4 电源要求 卖方应提供NCS电源分配装置,买方负责为NCS提供二路交流220V±10%,50HZ±1HZ的单相电源(两路均来自不停电电源UPS)至NCS电源分配装置。NCS系统内部各电子装置、网络系统、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处理机柜、I/O柜、继电器柜、远程I/O、公共系统等的供电由卖方自行负责。 3.2.4.2 卖方应在各个机柜和站内配置相应的冗余电源切换装置和回路保护设备,并用这二路电源在机柜内馈电。卖方在投标书中应附电源系统配置图,并提供所需电源容量,以满足设备负载的要求。。
3.2.4.3买方负责提供两回直流电源,电压为220V。卖方应提供机柜内的二套冗余电源切换装置和回路保护设备,并用这二路电源在机柜内馈电。卖方在投标书中应附电源系统配置图,并提供所需电源容量,以满足设备负载的要求。 3.2.4.4 任一路电源故障都应报警,二路冗余电源通过二极管切换回路耦合,在一路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以保证任何一路电源的故障均不会导致系统的任一部分失电。 3.2.4.5 电子装置机柜内的馈电应分散配置,以获取最高可靠性,对I/O模件、处理器模件、通讯模件和变送器等都应提供冗余的电源。 3.2.4.9 每一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板都应有单独的熔断器或采取其它相应的保护措施。 1
3.3 主要技术指标 系统可用性指标:双机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 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20000小时; 输入及输出信号响应时间不大于2秒; 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辩率不大于2毫秒; 动态画面响应时间不大于2秒; 模数转换分辩率不小于12位,最大转换误差不大于0.5%,其中电网频率误差不大于0.01 Hz 。 模拟量数据更新周期不小于2秒; 数据量数据更新周期不小于1秒; 遥控、遥调正确率不小于99.99%; 整个系统对时精度应不大于0.5毫秒; 网络正常负荷率宜低于30%,事故负荷率宜低于50%; 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不大于4秒; 遥测信息传送时间不大于3秒; 遥信变位传送时间不大于2秒 3.4 本工程订购的设备规范和数量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及规范 数量 备注 1 主计算机/操作工作站 每套包括: (1)ALPHA DS 10工作站 ·CPU: 主频:800MHz ·内存:512MB ·硬盘:40GB ·软盘:1.44MB ·2个串行接口/1个并行接口 (2)20”彩色液晶显示器(1600X1200) (3)图形卡 (4)内部扬声器 (5)标准键盘+鼠标 (6)电源、机箱等配件 (7)以太网接口2(速率≥100MB) 操作系统 2套 投标方可提供优
于表中配置的产品;监视器按液晶和纯屏两种规格报价,供买方选择 2
2 工程师站 (1)ALPHA DS 10工作站 ·CPU: 主频:800 MHz ·内存:512MB ·硬盘:40GB ·软盘:1.44MB (2)21"高分辩率图形监视器(1600X1200) (3)高分辩率图形板 (4)内部扬声器 (5)标准键盘+鼠标 (6)以太网接口2(速率≥100MB) 1套 投标方可提供优
于表中配置的产品;监视器按液晶和纯屏两种规格报价,供买方选择
3 微机五防工作站; DELL商用机:1 21"高分辩率图形监视器(1600X1200,边框色彩由买方统一指定):1 充电装置:2 电脑钥匙:2 五防锁具:1套(超防+固定锁) 五防软件:1 操作票专家系统 图形操作系统 操作管理系统 1套 投标方可提供优于表中配置的产品;监视器按液晶和纯屏两种规格报价,供买方选择
4 汉字打印机 2台及喷墨打印机1台 1套 5 光电隔离器(对) 串口装置 以太网络设备 光纤网络 双绞线网络 光纤网络电缆 双绞线网络电缆 网络收发器、光纤接头等 3
6 微机测控单元(就地控制单元LCU) 若配置通信处理机配置至少为: CONTEC-一体化Pentium工控机 ·CPU:PentiumVI ·主频:2GHz ·内存:512MB ·硬盘:40GB ·软盘:1.44MB ·10.4"彩色液晶显示器 以太网接口 24串行接口板 卫星时钟同步装置 GPS接收装置两套 投标方自行配置 投标方可提供优
于表中配置的产品
8 智能I/O模件 ·DI: (本期) ·SOE: (本期) ·AI: (本期) ·PI: (本期) ·DO: (本期) ·同期检查回路: (本期) 按5个 · 同期点: 5个(本期) 3.5 规范和标准 3.5.1合同设备包括卖方向其他厂商购买的所有附件和设备,这些附件和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或法规的最新版本或其修正本的要求,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将包括在投标期内有效的任何修正和补充。 3.5.2 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均须遵守最新的国家标准(GB)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标准。如采用合资或合作产品,还应遵守合作方国家标准,当上述标准不一致时按高标准执行。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3.5.3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以上标准均执行最新版本。 4
这些法则和标准提出了最基本要求,如果根据卖方的意见并经用户接受,使用优于或更为经济的设计或材料,并能使卖方设备良好地、连续地在本规范所规定的条件下运行时,则这些标准也可以由卖方超越。 3.5.4 当标准、规范之间出现矛盾时,卖方应将矛盾情况提交用户,以便在开始生产前制定解决方案。
4. 技术要求: 4.1数据采集和处理 4.1.1 NCS系统应能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其范围包括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 4.1.2模拟量的采集包括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等。采用交流采集方式,并能实现以下功能: a.定时采集:按扫描周期定时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转换、滤波、精度较验及数据库更新等。 b.越限报警:按设置的限值对模拟量进行死区判别和越限报警,其报警信息应包括报警条文、参数值及报警时间等。 c.对要求追忆的模拟量,应保存事故前后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连续采集数据作为追忆记录,以利分析事故起因和发展过程。。 4.1.3开关量的采集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接地刀闸的位置信号、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及报警信号、运行监视信号等。开关量采集方式为无源接点输入,对重要的开关量(如断路器)采用双接点(一开一闭)输入方式。数字式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报警及动作信号采用串行口或硬接线的输入方式。并能实现以下功能: a.定时采集:按扫描周期定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光电隔离、状态检查及数据库更新等。 b.设备异常报警:当状态发生变化时,应进行设备异常报警,其报警信息应包括 报警条文、事件性质及报警时间。 c.事故顺序记录(SOE):对断路器位置信号、继电保护动作信号等需要快速反应的开关量应采用中断方式,并按其变位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事故顺序记录。 4.1..4有功电度和无功电度量的采集应具有数据和脉冲接口,并能实现以下功能: 应能连续采集电度脉冲量,并根据各回路PT、CT二次变比及脉冲电度表参数计算转换为实际电度量进行累加;应能对采集电度量进行分时段和方向进行统计,当系统因故中断计量时,应能进行人工置数保证其电量累计的正确性,同时应有保证措施,不丢失原累积值;具有与相应模拟量平均值进行校核功能。 4.2 监视和报警 4.2.1 通过CRT对电气设备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监视,画面调用采用键盘、鼠标或跟踪球。应显示的主要画面至少如下: 1)电气主接线图; 2)NCS运行工况图; 3)各机组及全厂发电容量曲线及运行点显示; 4)各类趋势曲线图,包括实际负荷曲线、模拟量变化趋势曲线及历史趋势图等; 5)重要模拟量棒形图; 6)成组报警画面; 7)相关报警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