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
- 格式:pdf
- 大小:243.88 KB
- 文档页数:4
弓形虫弓形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实验室检测结果如何判定?弓形虫(Toxoplasma)是一种寄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猫、狗、兔、猪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均普遍易感,人通过食入未煮熟的肉、蛋、奶类及被污染的水果、蔬菜或者输入了感染有弓形虫的血浆而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猫的粪便或被污染的土壤而传染。
大部分人感染弓形虫后没有症状,但对于免疫受损患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播散感染。
孕妇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且病死率高。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1.IgG抗体IgG抗体通常在感染后1~2周出现,1~2月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通常终身存在。
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或单份血清≧1∶1024可提示近期感染。
IgG抗体阳性(但滴度<1∶1024),且IgM抗体阴性提示弓形虫既往感染或窗口期。
IgG抗体亲合力测定试验:弓形虫IgG抗体亲合力高可排除发生在3~5月内的感染,低亲合力提示近期感染。
2.IgM抗体IgM抗体比IgG抗体出现早,下降快。
正常人IgM抗体为阴性。
IgM抗体阳性多提示近期感染,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后数年IgM仍然存在。
由于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等因素的干扰,IgM检测常出现假阳性,故阳性或临床可疑的结果要同时做RF乳胶吸附试验后进行确证,同时结合IgG、IgA、IgE结果进行判定。
由于我国孕妇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很低,故检测IgG对排除IgM 假阳性很有帮助。
比如IgG结果为阴性而IgM结果为阳性,此时可能为感染窗口期,但间隔2~4周后IgG 结果仍为阴性而IgM结果为阳性,那么可以考虑IgM检测出现了假阳性。
3.IgA抗体IgA抗体可以持续数月或一年以上。
在一些先天性弓形虫病的新生儿中IgM抗体阴性,通过IgA抗体IgG抗体可以确诊。
4.IgE抗体与IgG抗体同时出现,感染后2~3月达峰值,随后迅速下降。
128 ·2023.70 引言弓形虫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其生活史主要以猫科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可以感染多种温血动物。
是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寄生虫之一,在细胞的一端有用于侵入宿主细胞的独特细胞器。
弓形虫对动物生产危害较大,可造成动物急性发病死亡,在临床上主要以高热稽留、生殖障碍等生殖疾病、眼—脑炎为主。
其生活史完成阶段的广泛的中间宿主,感染后的动物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感染虫株的毒力强弱及宿主的免疫状态,多数情况下为无症状的虫株携带者。
弓形虫病在人与动物之间通过粪便接触传播,或饮用或食用带有包囊的水和动物组织,也可感染弓形虫病。
弓形虫可通过飞沫和性行为在动物间传播,或动物感染后经胎盘转移,脑炎、眼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等在先天弓形虫病例中较为常见。
弓形虫容易与其他病毒病原发生多病原感染,如猪弓形虫可与附红细胞体、猪圆环病毒等发生多重感染,在临床中典型是HIV 与弓形体的混合感染,通过免疫抑制和隐性感染激活,导致病患脑炎症状的加剧[1]。
对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流行概况、临床危害、检测诊断以及防控手段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弓形虫的感染及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帮助。
1 弓形虫概述1.1 形态在弓形虫发育的5个不同形态阶段中,滋养体、包囊和卵囊与弓形虫病及其传播密切相关。
1.2 生活史弓形虫生活史全程需要2个宿主,其中间宿主包括人及各种家畜、家禽等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
弓形虫生收稿日期:2023-04-06作者简介:陈至柔(2002-),女,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医学研究工作。
陈至柔.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科技,2023,98(7):128-131. doi :10.19369/ki.2095-9737.2023.07.037. CHEN Zhirou .Progress in Toxoplasma Gondii and Toxoplasmosis[J].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98(7):128-131.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研究进展陈至柔(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摘要:刚地弓形虫可寄生于猫、猪等多种温血动物的细胞内,终宿主为猫科动物。
福建畜牧兽医第34卷第6期2012年猪弓形虫病是一种能感染多种动物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血液中。
其症状与猪瘟十分相似,表现为高热稽留和全身症状,对断乳猪有较高的致死率。
弓形虫发育过程中需要2个宿主:猫为终末宿主,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如牛、羊)。
该病分布极广,感染动物多达200多种,多数为隐性感染。
猪弓形虫病可通过口、眼、鼻、咽、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感染,严重感染期间还可通过母猪胎盘进行垂直传播[1]。
患畜的尸体、内脏、血液、排泄物等都含有弓形虫,其中自然感染的猪粪便中的卵囊对猪有很大的感染力。
卵囊的抵抗力很强,能抗酸、碱和普通的消毒剂,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存活1年后仍有感染力,在猫粪便中可保持感染力达数月之久,但高温和10%氨水可以杀死卵囊。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多发生于3月龄左右的仔猪,急性暴发时患猪体温突然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食欲减少或废绝、精神萎靡,被毛逆立,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小便黄、大便干燥、无腹泻,耳尾端、四肢、胸、腹部出现片状紫红色斑。
全身体表淋巴结,尤其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后期出现步态蹒跚、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死后尸体剖解时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充血,腹腔内积有含血的液体,淋巴结肿大,肝、肺、心、脾和肾均可见到坏死小点[2]。
2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必须依据发现虫体或检出特异性抗体。
2.1涂片检查可采集患畜和病尸的胸腔渗出液、血液、肝、肺、淋巴结直接涂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瑞氏染色,镜检可发现虫体[3]。
2.2动物接种试验取患猪肝、肺病料研碎后加16倍生理盐水制成1∶10溶液,室温下沉淀,取上清液0.5mL接种于小白鼠腹腔,接种后观察4周,小白鼠发病死亡,取腹腔液或脏器涂片镜检可见弓形虫[4]。
3预防1)猪场发生该病时,应全面检查。
对检出的患畜和隐性感染动物进行登记和隔离,对良种猪采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猪弓形体病猪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
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
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
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
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细胞内的弓形体虫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
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弓形虫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途径侵入猪体。
表现为高热、喘气、皮肤发红等,易被误诊为猪瘟、链球菌病、感冒,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方能确诊。
对于弓形体病,只有磺胺类药物有特效,其他抗生素无效。
在病的后期,病猪体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后肢和尾部等因淤血及皮下渗出性出血而呈紫红斑。
猪弓形体病猪弓形体病 - 病症与病因症状猪食欲减退,体温40.2℃~42.3℃之间,多在40℃~41.5℃,稽留不退。
部分猪呼吸困难,驱赶时有5%出现咳嗽。
部分猪身体下部及耳部有瘀血斑,触诊可感少数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诊断取肝、脾、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
以肺、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触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发现典型的呈月牙形、弓形的弓形虫滋养体。
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度,呈稽留热(常发热7~10天,精神沉郁,)(l)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育肥猪有咳嗽、流鼻液,乳猪偶有咳嗽和流鼻液。
(2)耳尖、阴户、包皮尖端、腹底的皮肤上出现出血性紫斑。
乳猪明显,往往有从耳尖向耳根推进或减退的情况,作为疾病轻重的标志。
育肥猪偶尔有此现象。
(3)体温41℃~42℃以上,呈稽留热型。
(4)乳猪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共济失调等。
(5)伏卧难起,迫起后步态不稳,个别关节肿大。
(6)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动物疫病题库2一、选择题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主要是A、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B、传染源-传播方式-易感动物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D、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动物E、传染媒介-易感动物-污染源2、建立免疫带是为了A、对传染源进行紧急隔离B、对传染源进行免疫标识C、对未发病动物进行药物预防D、提高动物特异性免疫力,防止病原扩散E、提高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力,防止病原扩散3、确定某种动物疫病封锁期长短的重要依据是A、最长潜伏期B、最短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转归期4、猪巴氏杆菌病急性型的病理变化是A、全身性出血+胃肠炎B、全身性出血+浆膜炎C、全身性出血+关节炎D、全身性出血+淋巴结炎E、全身性出血+纤维素性肺炎5、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是A、蚊虫传播、无季节性B、蚊虫传播、有季节性C、飞沫传播、有季节性D、飞沫传播、无季节性E、垂直传播、无季节性6、布鲁氏菌M5弱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哪种动物的免疫接种A、猪B、牛C、绵羊D、山羊E、鹿7、针对破伤风病因的治疗措施是A、清创处理B、加强护理C、解痉镇静D、口服防风散E、注射抗毒素8、初产母猪感染猪细小病毒后,主要临床症状是A、腹泻B、繁殖障碍C、呼吸困难D、神经症状E、运动失调9、当发生猪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时,死亡率最高的日龄是A、1~10 日龄B、30-60日龄C、70~90日龄D、100-120日龄E、130日龄以上10、病猪出现面部变形和“泪斑”,最有可能的传染病是A、猪支原体肺炎B、副猪嗜血杆菌病猪C、传染性胸膜肺炎D、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11、猪蛔虫最主要的致病作用是A、免疫损伤B、继发感染C、毒素作用D、机械性损伤E、夺取宿主营养12、从猫粪中排出的弓形虫发育阶段是A、包囊B、卵囊C、裂殖子D、速殖子E、配子体13、猪急性弓形虫病剖检病变主要见于A、脑、脑干、脊髓B、鼻腔、咽喉、气管C、输尿管、膀胱、尿道D、十二指肠、结肠、盲肠E、肝、肺、肠系膜淋巴结14、猪场带猪消毒最常用的消毒药是A、0.1%高锰酸钾溶液B、0.1%氢氧化钠溶液C、0.3%食盐溶液D、0.3%过氧乙酸溶液E、0.3%福尔马林溶液15.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A、仔猪白痢B、仔猪黄痢D、仔猪痢疾E、仔猪胃肠炎16.急性型猪巴氏杆菌病病理剖检的重要特征为A、出血性肠炎B、化脓性鼻炎C、化脓性脑膜炎D、纤维素性肺炎E、纤维素性腹膜炎17.接种猪水疱病病料后,可致死的实验动物是A、1~2 日龄小鼠B、7~9 日龄小鼠C、1 月龄家兔D、3 月龄家兔E、7 日龄以下雏鸡18.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A、公猪B、育肥猪C、初产母猪D、经产母猪E、后备母猪19.猪是猪带绦虫的A、中间宿主B、终末宿主C、贮藏宿主D、补充宿主E、保虫宿主20.确诊寄生虫病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变观察B、病原检查C、血清学检验D、临床症状观察E、流行病学调查21.动物驱虫期间,对其粪便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A、深埋B、直接喂鱼C、生物热发酵D、使用消毒剂E、直接用作肥料B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最密切的答案,某个被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养殖与饲料2023年第7期1病原简介猪弓形体病的病原为弓形虫,其属于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的一种寄生虫。
其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5个阶段,分别是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1]。
其中,滋养体以及包囊阶段是在中间宿主体内完成,而其他3个发育阶段的主要寄生宿主是猫科动物。
当最终在猫科动物体内形成卵囊后,就会随着粪便排出,污染环境。
粪便在环境中的存活力很强,非孢子化卵囊在4℃的环境中可以存活超过3个月,甚至在-20℃的环境中也可以存活超过1d 。
如果卵囊孢子化,那么对环境的抵抗力就会迅速升高,甚至在-80℃的环境中也可以存活3周左右。
2流行病学被感染的猫科动物是该病病原的主要传播途径,猫科动物通过排泄的方式将卵囊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卵囊很快就成熟,成为具有感染力的卵囊。
这些卵囊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还能够对饲料、饮水等造成严重的污染,当健康猪采食到这些被卵囊所污染的物质时,就会被感染发病。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处于妊娠期的母猪感染该病后,可以通过胎盘将病原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感染。
该病的易感动物有多种,中间宿主主要包括人在内的200多种哺乳动物以及70多种鸟类等,在家畜中以猪和羊的易感性最高。
该病感染的猪群没有年龄、性别以及品种的区别,均可发生。
终末宿主为猫科动物。
该病的发生没有任何季节性,但在天气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率会略有升高,如在每年的5~10月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而且该病逐渐由暴发变为散发和隐性感染等,呈地方性流行。
3临床症状猪在感染该病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呈现收稿日期:2022-12-01作者简介:裴丽娟,女,1971年生,兽医师。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裴丽娟1,于福丽21.吉林省舒兰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舒兰132600;2.吉林省舒兰市金马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舒兰132609摘要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
2023年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母猪群,高热稽留,腹泻,呼吸困难,耳部及腹下皮肤有较大面积发绢,部分孕猪发生流产、死胎,取淋巴结染色镜检,发现香蕉形虫体。
该疾病可能是OA:弓形虫病B:球虫病C:旋毛虫病D:棘头虫病正确答案:A2.鸡慢性呼吸道病血清学诊断最常用的试验是A:全血平板凝集反应B:血清平板凝集反应C:全血琼脂扩散反应D:血清琼脂扩散反应E:试管凝集反应正确答案:A3.某猪场,部分4月龄育肥猪突然发病,呼吸急迫,体温41℃:腹下及四肢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
濒死前口鼻中流出暗红色血液。
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菌。
可初步判断为OA:猪链球菌病B:猪巴氏杆菌病C:猪支原体肺炎D: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正确答案:A4.从粪便中检出含六钩蛾的虫卵,该动物感染的寄生虫是()A:吸虫B:线虫C:绦虫D:球虫正确答案:C5.妊娠母猪,3岁,发热、精神不振、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死胎为主。
该病最可能是A:猪大肠杆菌病B:猪沙门氏菌病C:猪伪狂犬病D:猪流行性腹泻E:猪传染性胃肠炎正确答案:C6.高致病性禽流感是A:一类疫病B:二类疫病C:三类疫病D:四类疫病E:五类疫病正确答案:A7.人工被动免疫具有以下哪些优点A:无诱导期B:快速出现免疫力C:维持时间短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8.具有明显季节性和周期性流行特点的牛的传染病是A:牛出血性败血病B:牛流行热C:牛传染性鼻气管炎D:结核病E:布鲁氏菌病正确答案:B9.鸡群沙门氏菌病的检测方法常用A:全血平板凝集反应B:血清平板凝集反应C:全血琼脂扩散反应D:血清琼脂扩散反应E:试管凝集反应正确答案:A10.农户饲养18月龄以下犊牛26头,冬季发病,体温40-42℃,持续4-7天,4头死亡,主要表现厌食,流鼻涕;鼻镜、口腔黏膜糜烂,舌面坏死,流涎;病初水样腹泻,后带黏液和血液。
多数病犊出现蹄叶炎和趾间皮肤糜烂坏死,跛行。
猪弓形体病的检疫、实验室检验及其应对措施作者:查玲霞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7期查玲霞(宁夏灵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灵武750400)摘要:猪弓形体病是由于感染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主要寄生在细胞内。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在气候多变的时候容易发生,尤其是在潮湿和温暖的地方更为普遍。
该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会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检疫及应对。
关键词:猪;弓形体病;宰前症状;宰后检疫;实验室诊断;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S851. 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7-0160-011 宰前症状病猪体表皮肤发红,初期耳朵呈现轻微发红,耳血管有所下沉,存在瘀血而呈红紫色,用手将其捏住,会出现明显的白色指印,但指印间隙呈红色。
食欲在早上有所降低,下午略有恢复,且少数会出现停止采食的现象。
体温初期通常为39~40℃,接着很快升高达到42℃左右。
粪便干结,上面有脱落的肠黏膜覆盖,少数发生黄色痢疾,排出黄红色、血红色尿液。
伴有眼结膜炎,眼角附着有黄白色的黏性眼粪。
发病后期,病猪后肢软弱无力,走动不稳,共济失调。
少数病猪呈急性经过,病程短时只有1~2天,呼吸急促,口吐泡沫,死前发出尖叫。
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呼吸非常急促,鼻镜干燥,流鼻涕,干咳。
病程呈慢性经过时,会严重掉膘,造成机体明显消瘦。
2 宰后检验病猪感染急性弓形体病后,全身体表皮肤通常呈紫红色,颈部、两耳、下腹部、尾部、臀部以及四肢皮肤存在澄清的黄色积液。
淋巴结有所肿大,质地硬结,主要是肝淋巴结、胃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肺淋巴结轻度肿胀就会变成鸡蛋大小,特别是在空肠中后段存在3~5个或者更多肿大、硬结的肠系膜淋巴结,将其切开具有硬脆感,切面呈灰红色或者砖红色,尤其是急性感染时会导致所有肠系膜淋巴结发生髓样肿胀,切面呈黄白色,而周边呈土黄色,渗出大量的浆液,周围组织间也发生水肿。
猪弓形体最明显症状引言: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猪是弓形虫的主要宿主之一。
弓形虫对猪的感染会导致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本文将探讨猪弓形体病最明显的症状。
一、食欲减退猪弓形体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食欲减退。
感染弓形虫的猪会出现进食量明显减少的情况,这导致它们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食欲减退还会导致体重下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二、精神不振感染弓形虫的猪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的症状。
它们变得迟钝,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减弱。
受影响的猪会呈现出活动减少、躲藏于角落或底层等行为变化,不再像健康的猪一样活跃好动。
三、呼吸困难弓形虫感染可引起猪的呼吸系统症状,特别是对肺部产生负面影响。
受感染的猪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气喘以及呼吸频率失调等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虫体寄生在猪的肺部引起的。
四、消化紊乱弓形虫感染还会导致猪消化系统出现紊乱。
感染弓形虫之后,猪的胃肠道可能会受到感染引起的炎症和损伤。
这可以导致猪出现腹泻、便秘、腹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五、体温异常弓形虫感染猪体还会引起一系列体温异常症状。
感染后,猪体温可能上升或下降,导致发热或低体温的症状。
体温异常是弓形体症状中较常见也较易观察到的症状之一。
结论:猪弓形体感染引起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但上述列举的症状是最为明显和常见的。
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呼吸困难、消化紊乱以及体温异常等症状,都是猪弓形体病的明显表现。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减轻猪的不适和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因此,养殖人员和兽医应密切关注猪群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和弓形虫检测,以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贡宪康/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陈涛镇畜牧兽医站 224562摘 要:展的同时猪病的概率升高显著,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如猪弓形虫病。
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发病之后临床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等。
该病对母猪和仔猪的危害较大,母猪患病之后可能流产或,仔猪患病之后影响生长发育,给养。
该病还可以传染给人类,威胁人体健康,为此,要加强对猪弓形体病的研究,提出科学的防治,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防治对策猪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的特点,在一些规模化养殖场中普遍存在和流行,经常发生在每年的5~10月份的温暖季节,病猪可能突然发病,出现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并且容易和其他的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不利于猪养殖业的发展。
为此,要制定科学的诊断对策,并且精准用药,做好日常的防控,减少猪弓形体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猪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于猪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为猫科动物,可在体内繁殖,在其他的宿主中主要以滋养体和包囊的形式进行存在。
包囊里面有许多的滋养体,呈现椭圆形。
一般情况下,该病呈现隐性感染的过程,弓形虫在感染猫科动物之后,在上皮细胞内增殖和发育,并且形成卵囊,排出体外之后污染水和饲料,健康猪一旦接触之后可能染病。
需要注意的是,卵囊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普通的消毒剂很难将其灭杀,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能够存活1年以上的时间,感染能力比较强。
而在高温环境下才能将其灭杀,如果健康猪采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会增加染病的概率,并且卵囊在全身组织细胞内无性繁殖。
2 流行病学猪弓形体病用主要发生在每年的夏秋季节,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都能染病,对3~6月龄的仔猪危害比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一般情况下,大猪的抵抗力好于仔猪,呈隐性感染的过程。
妊娠期母猪患病之后会出现流产和产死胎的现象,出生的仔猪成活率低。
此外,该病通过胎盘、产道和乳汁传播,而猪接触到被弓形虫感染的饮水和饲料也能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