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规划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34 KB
- 文档页数:4
原生态养猪场设计方案原生态养猪场设计方案为了提高猪肉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原生态养猪场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场地选择和规划: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水源的适当场地,确保生产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根据养猪数量和种类,合理规划场地布局,包括饲养区、繁殖区、生长区和管理区等。
2. 饲养设施建设:根据猪的生长需要和特点,建立合适的饲养设施。
包括舍房、饲料加工车间、猪群分隔间、猪舍通风设备等。
舍房的建设应符合猪的生长阶段和环境需求,保持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卫生清洁。
3. 饲料供应:原生态养猪场可通过自家种植粮食来提供饲料,以保证饲料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合理配置猪饲料,调节营养配比,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口感。
4. 水源利用和处理:原生态养猪场应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猪的饮水和清洁需求。
同时,建立废水处理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采用生物过滤系统或人工湿地等。
5. 疾病预防和控制:原生态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加强场地的消毒和卫生管理,确保猪健康生长。
6. 粪便处理:原生态养猪场应建立合适的粪便处理系统,包括粪便收集、堆肥处理和利用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 管理和技术培训:原生态养猪场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饲养管理、疫病监测、营养配比等。
同时,为员工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养猪技能和操作水平。
综上所述,原生态养猪场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场地选择和规划、饲养设施建设、饲料供应、水源利用和处理、疾病预防和控制、粪便处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能够提高猪肉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养猪场建设方案范文一、项目概述养猪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规模适中的养猪场,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并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猪肉产品。
养猪场将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保证养殖环境的良好,提高猪只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市场分析根据对当地市场和周边地区的调查研究,本项目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对于猪肉需求量也很大。
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猪肉的消费也越来越高。
因此,本项目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为投资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投资规模及资金本项目总投资额为xx万元,其中包括场地购置、建设工程、设备购置、猪只采购、日常管理费用等项目。
根据初步估算,猪只养殖投资占总投资额的xx%,建设工程投资占xx%,设备投资占xx%。
投资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资金配置。
四、项目建设内容1.场地购置:选择具备良好环境条件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购置适宜的土地用于建设养猪场。
2.建设工程:包括规划设计、土地平整、场地围护、舍房建设等。
建设工程要按照现代化养殖场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要求。
3.设备购置:根据养猪场的规模和生产要求,购置先进的养殖设备,如饲料生产设备、饮水设备、环控设备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猪只采购:选择健康的猪种和繁殖母猪,确保猪只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
同时,要加强猪只的兽医保健和疫病防控工作。
5.日常管理:包括饲料配制、日常喂养、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确保养殖场的正常运营和生产效益。
五、预期成效与效益1.增加就业机会:养猪场建设将带动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2.提供优质猪肉产品:养猪场将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猪肉产品。
3.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养猪场建设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楼房养猪有很多好处,除能节约用地外还有利于环保并且方便管理可减少投资。
为了便于大家探讨不断完善和更好的推广该项技术,现将楼房猪场和楼房猪舍的总体规划、设计及示意图刊出请大家指教。
1 要做好楼房猪场的总体规划设计在楼房猪场建场之前,一定要聘请有经验的养猪专家进行调研,作出总体规划设计,要吸取不做总体规划、设计或外行盲目规划、设计的教训。
其主要内容是:1)确定猪场类型:是育种场?还是育肥场?是自繁自养?还是养母猪卖仔猪?是出口?还是内销?明确猪场类型和生产目的。
2)确定猪场规模:楼房养猪规模不宜太小,一般3 000~5 000头,10 000头为好,目前也不宜太大。
这对提前投产、资金周转、防疫、环保、经济效益等都有好处。
3)确定饲养方式:楼房养猪只能采用现代化养猪,搞标准化,平面,群养,封闭饲养,但一层的种公猪及妊娠母猪可以有运动场的半开放式饲养。
群养头数以8~10头,原窝为好。
我们推广一栏2窝,清干粪还田等庄式养猪法。
4)搞好场址选择:选址不当,后患无穷。
①要符合楼房猪场总体规划设计要求。
②要符合环保要求,不污染环境。
远离市区,接近农田,林果半山区;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排污配套;搞猪、鱼、稻(果)生态养殖,稻田面积按美、加等国规定,每公顷土地养存栏猪不得超过30头,一万头猪场需200 hm2土地;综合经营,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节省用地,少占耕地,要有足够农田,林果面积,消化粪便污物。
③地势高燥、座北朝南、背风、向阳;不在山顶、风口,不在山谷,最好山坡漫岗下部;北方要注意防寒和北风(有林带) ;南方要注意防暑和台风暴雨。
怎样做好楼房猪场和楼房猪舍的规划设计何葆祥1,庄庆士2,福 池1,张 红3(1.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农垦总局哈尔滨分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④水源充足、水质达标;建场前先打井,化验。
养猪场建设标准一、场址选择1. 养猪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公共交通和其他养殖场,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2. 场地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电力供应稳定。
3. 场内应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饲料、兽药、仔猪等物资的运输。
二、布局规划1. 养猪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各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 生产区应位于生活区的下风向,隔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
3. 猪舍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便于粪便的排放和清理。
三、猪舍设计1. 猪舍应采用封闭式设计,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通风换气功能。
2. 猪舍内应设有饲喂区、饮水设施、排污沟等,方便饲养管理。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四、养殖设备1. 饲喂设备应具备自动或半自动投料功能,方便饲料的管理和饲喂。
2. 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方便猪只饮水。
3. 通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功能,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4. 养殖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卫生。
五、饲料管理1. 饲料应选择营养均衡的配方,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2. 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使用不同的饲料配方,确保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 饲料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六、疫病防控1. 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2. 猪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养猪场应与当地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建立联系,及时报告疫情和接受指导。
4. 病死猪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传播。
七、人员管理1. 养猪场应配备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饲养管理。
2. 饲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养猪场的防疫和保健工作。
3.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人员进出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猪场。
4. 养猪场应定期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500头生猪场建设发展项目计划书
一、规划理念
二、项目组成
本项目规划建设一座年出栏生猪1000头的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
项目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年饲养父母代良种母猪20—30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400—500头;第二期,年饲养良种母猪50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800—1000头。
本方案按第一期规划设计。
项目范围包括:猪场用地、猪舍建设、辅助生产设施、公共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生产工艺及流程、猪场管理、其它。
三、选址与用地
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周边环境及后续发展等。
1:选址确定在移姨庙,
2要求建在远离居民一公里,附近最好没猪场的地方,在自繁自养情况下可大大减少发病率。
2:考虑到要发展相关产业,在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在居民较少的郊区。
既可发展养猪业,又方便发展饲料业和屠宰业。
3:占地约四亩
本猪场用地采用租赁形式,计划用地4—6亩。
计划租金当前按800—1000元/亩/年,以后随周围租地行情上下调整。
签订租赁合同,期限尽量长,最好不低于10年,同时要同村民组和。
《养猪场建设方案》养猪场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养猪场建设是指基于养猪业的发展需求,规划、设计和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的养猪场,并配套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从而提高养猪产能和产品质量,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1. 构建现代化养猪场,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产能;2. 提高养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3. 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确保养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内容1. 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地,考虑附近养猪业发展情况、市场需求以及交通、水源等基础条件。
2. 建筑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包括猪舍、饲料库、粪污处理设施等。
3. 养猪设备:选用先进、高效的养猪设备,包括饲喂器、水槽、通风设备等。
确保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 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的控制、疫病预防等方面的管理。
提高养猪产品的质量。
5. 环境保护:建设合理的粪污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关注动物福利,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给猪只。
6. 安全措施:建设完善的安全措施,包括消防设施、防护网等,确保养猪场的安全运营。
四、投资估算养猪场建设的投资估算应综合考虑选址、建筑、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具体投资额度需根据养猪场规模和生产要求进行具体估算。
五、预期效益1. 提高养猪产能,提高经济效益;2. 提高养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市场竞争力;3. 减少环境污染,关注动物福利;4. 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
六、风险控制1. 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养猪场监测与报警机制;2.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确保养猪场的正常运营;3. 做好市场调研,熟悉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动态,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以上是《养猪场建设方案》的基本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的建设方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制定。
猪场扩建项目实施方案范本本项目实施方案旨在对现有猪场进行扩建,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益。
扩建项目将主要包括新增猪舍、改良饲养设施和提升管理水平。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项目背景与目标:目前猪场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需要对猪场进行扩建,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益,同时提升猪场整体竞争力。
二、项目范围:1. 新增猪舍:计划新增20栋猪舍,每栋猪舍可饲养200头猪,总计可容纳4000头猪。
2. 改良饲养设施:更新猪舍内的饲养设施和环境控制设备,提高养猪环境的舒适度。
3. 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养猪效率和生产质量。
三、实施步骤:1. 项目前期筹备:编制扩建规划与设计方案,进行土地规划和环评工作。
2. 建设施工:进行新增猪舍的建设和改良饲养设施的更新。
3. 设备采购安装:购置更新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 人员培训:开展员工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养猪技术。
5. 试运营和调整:进行试运营,调整生产流程和管理系统。
四、预期效果与收益:1. 预计扩建后可实现年出栏猪数增加50%,生猪肉产量提升30%。
2. 预期效益增加50%,达到年盈利200万元以上。
五、风险管理:1. 定期进行猪场环境检测和疫病防控,避免疫病传播。
2.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六、项目实施期限:计划总投资额为300万元,项目实施期限为12个月。
七、项目实施机构:由猪场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委托专业设计施工单位参与扩建项目。
八、项目进度监督: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以上为扩建项目实施方案,希望能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和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组织和管理,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设备配置,确保实施效果。
同时,我们将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规实施。
在新猪舍建设方面,我们将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
《养猪场设计规范》doc版《养猪场设计规范》doc版生态养猪规划设计1.场址选择①地势地形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
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
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②土质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
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
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
但不必苛求。
猪场动力网③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猪场需水量见下表。
猪别饮用量(升/头·天)总需要量(升/头·天)种公猪10 40 妊娠母猪12 40 带仔母猪20 75 断乳仔猪 2 5 生长猪 6 15 育肥猪 6 25 ④电力交通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⑤防疫和环保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
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
养猪场的猪舍建筑设计场址的选择1.地形地势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
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1.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
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
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
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
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
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
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猪场是以种植和养殖猪为主要业务的场地,合理的场地规划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益,优化利用空间。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
1. 总体规划布局猪场应根据自身规模和生产要求,合理划分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和设施区等功能区域。
生产区占地面积最大,包括猪舍、圈舍、饲料库、饮水区等;生活区为员工提供住宿和休息的地方;办公区为管理人员提供办公和会议的场所;设施区包括车辆停放区、水源区和储物区等。
各功能区域之间应设有道路和通道,方便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2. 猪舍设计猪舍是猪的栖息和生产场所,应根据猪的品种和数量,合理设计猪舍的数量和面积。
猪舍内部应设有适当大小的圈舍,方便分区管理。
每个圈舍内应设有饲喂槽、饮水槽和饲料储存区等设施,并对猪舍进行通风、隔音和保温等处理,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饲料库和饮水区设计饲料库应位于猪舍附近,方便饲养人员取用饲料。
饮水区应设有自动饮水设备,确保猪随时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供应。
同时,应加装水质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4. 员工生活区设计员工生活区应设在距离猪舍一定距离的地方,以减少噪音和异味的影响。
员工生活区应配置宿舍、食堂和娱乐区,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5. 办公区设计办公区为管理人员提供工作和会议场所,应位于猪舍和员工生活区的中间位置,便于管理人员对猪场的监督和调度。
6. 设施区设计设施区包括车辆停放区、储物区和水源区等,应合理安排位置,方便进出和运输。
7. 环境保护设计在猪场规划设计中,还应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如合理布局猪舍,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安装垃圾处理设备,减少垃圾污染;合理处理废水和粪便,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之,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生产要求、人员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以提高生产效益和员工生活品质。
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优化和完善猪场的功能和布局。
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51.1项目单位概况51.2项目建设条件51.2.1自然条件51.2.2牧业生产概况71.2.3猪场建设地点71.3项目建设方案8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6综合评价9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二章建设条件122.1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2.1.1、政策支持122.1.2市场前景132.1.3、环境、基础设施条件2.2主要停滞因素及解决计划2.2.1、市场波动142.2.2、管理14912141414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2.2.4、猪舍的利用率15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53.1市场分析153.1.1猪肉产物市场供求现状153.1.2市场前景分析183.1.3生猪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03.2营销策略、计划、模式和进度等22 3.2.1、以信誉营建营销网络223.2.2、典型引导农民示范逐步向全县推广,完成产、加、销、服良性产业链233.3市场风险分析233.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233.3.2提防和降低风险计策24第四章建设计划244.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44.1.1产品方案254.1.2建设规模254.2建设规划和布局264.2.1、厂区布局264.2.2、道路布局264.2.3、消毒设置264.2.4、防疫制度26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计划4.2.5、其它措施274.3建设标准274.3.1、施工实施标准274.3.2、饲养标准284.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284.4.1生产工艺284.4.2生产流程294.4.3工艺技术方案294.4.4工艺流程图314.5设备方案314.5.1装备选型314.5.2装备清单324.6原料和燃料供应计划324.7节能减排措施324.8示范基地建设32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335.1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335.2环境评价与审批33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管理346.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46.1.1、组织机构346.1.2、本能机能分别34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6.2技术培训356.3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66.3.1、劳动安全366.3.2、安全卫生367.1投资概算根据377.1.1、建筑工程费用的编制377.1.2、轻工构件估算377.2投资估算377.2.1、固定资产投资377.2.1、活动资金387.2.1、其他投资387.4资金使用和管理38第八章财务评价398.1财务评价依据398.2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39 8.2.1、销售收入398.2.2、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398.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08.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408.3.2、项目成本估算40种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9.3.3、经营成本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造猪场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占地面积约为5公顷,计划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猪场,主要用于生产优质猪肉和养殖猪苗。
猪场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猪舍、饲料加工厂、环保设施、办公室和其他附属设施。
二、规划布局1. 猪舍区域猪舍区域主要分为生产区和管理区两部分。
生产区占地约3公顷,主要用于猪的养殖和疫病防控工作。
管理区占地约1公顷,主要用于办公室、饲料加工厂、仓库和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
2. 饲料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占地约0.5公顷,主要用于加工生产猪饲料,为整个猪场提供优质的饲料。
3. 环保设施环保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总占地面积约0.5公顷。
4. 辅助设施辅助设施包括厂房、车间、库房、站台、道路、绿化、停车场等,总占地面积约1公顷。
三、建筑设计1. 猪舍设计猪舍设计应符合现代化养殖理念,采用环保、节能、规模化的设计。
猪舍内部应配备自动喂食、饮水系统,保障猪的生长需求。
同时,要注意猪舍的通风、隔离区、疾病防控等设计。
2. 饲料加工厂设计饲料加工厂设计应满足猪的饲料需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确保饲料的质量和供应。
同时,要有完善的原料储存和库存管理,确保饲料供应的稳定性。
3. 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设计应符合现代化企业管理需求,配备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等设施,保障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四、设备选型1. 猪舍设备猪舍设备包括饲料机械、喂料机械、通风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等。
要选择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设备,确保猪的养殖需求。
2. 饲料加工设备饲料加工设备包括破碎机、混合机、造粒机等。
要选择性能优良、节能环保的设备,确保饲料的生产质量。
3. 环保设备环保设备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粪便处理设备等。
要选择高效、经济、环保的设备,保障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
五、环保措施1.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采用生物降解、沉淀和过滤等技术,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2. 粪便处理粪便处理采用发酵堆肥、生物气化等技术,确保粪便能够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猪场规划设计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江津发布:从2016
年11月17日召开的重庆市江津区取缔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工作
推进会上获悉,目前全区已完成对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的“三区”划定工作,清理畜禽养殖场376个。2017年底前,全区禁
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有望全面取缔关闭。
2016年7月份以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
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对畜禽禁养区、被群众举报列入
市级督办和小(二)型水库库区生猪养殖场进行关停退养。截至目前,
全区范围内共关停生猪养殖场185家,清退生猪70340头,拆除栏
舍15746平方米。
规模化养猪具有综合应用先进技术、生产效益高、利于产业化开
发等技术及经济优势,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总趋势。随着规模化
猪场建设规模及速度不断提高,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猪场规划设
计、生产工艺、猪舍布局不合理,种猪、饲料设施不配套等,造成猪
场投产后环境污染严重、疫病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下、效益不佳。
一、规模化猪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化猪场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没有综合考虑水、电、交
通、防疫、粪污处理等条件,盲目兴建,造成投产后不能正常高效生
产。
2、猪舍设计不能做到整栋或整个单元全进全出。只能带猪消毒
和转出后部分圈栏消毒、粪污沟整栋相通,不能做到猪舍的彻底消毒,
限制了严格消毒制度的实施,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交叉感染,这是现
有规模化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问题所在。
3、舍内粪污处理工艺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现行的水冲
粪、水泡粪式工艺,是沿用国外处理方式,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同
时给粪污处理带来难度,造成大量到处排放,给环境污染带来严重后
果,对社会造成公害,给自身带来污染。
4、不重视环境控制,造成生产效益低下。一般采取自然通风,
往往不能满足夏季通风于降温的要求,另外采用纵向机械通风,在冬
季造成进风端温度过低,,造成舍内空气质量恶化,形成通风、保温、
排湿之间的矛盾。
5、舍内降温。现多采用湿帘降温和喷雾降温,虽有一定成效,
但其效果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效果越差。而且,其在降
温的同时,也增加了舍内湿度,会影响猪在高温下的散热。
二、猪场的规划设计
(一)猪场的规划设计目的
1、打好基础:选好场地、猪舍、设备、种猪;
2、节约投资:依靠科学、因地制宜。
(二)猪场的规划设计步骤
确定性质和规模→场址选择→饲养工艺设计→猪舍建筑→设备
选型配套→粪便利用、环境保护→总体平面规划设计。
1、确定性质和规模
(1)性质:原种猪场、祖代猪场、商品猪场
(2)规模:原则是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先做好、后做大。一
般以年出栏10000头、基础母猪600头规模为宜
2、场址选择
(1)长远规划: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从长计议;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t,
水质要合乎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kw;
物料运输量大(>20t),交通运输要方便;
(3)卫生防疫条件:地形,地势,地点(要远离居民区、养殖
场、屠宰场、交通干线)。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菜地、鱼塘、果场、
农田;
(4)土地面积大小:符合规模要求。
3、猪舍设计
满足工艺要求,保证全进全出;有节律、均衡式生产。(多点式)
隔离饲养与设备配套:工艺→设备→猪舍建筑,便于清洁、消毒。
4、总体平面布局设计
(1)严格按工艺流程。
(2)有利于防疫。 严格人员、物质的消毒隔离;隔离生活区、
生产区和粪便污水处理区。生产区:猪舍排列、出猪台、集粪间、隔
离舍、兽医室、饲料间(厂)、进出大门等。
(3)依靠猪场规划设计专家,科学设计,节省投入。
(三)粪污处理与环保
充分利用废弃物、实现科学发展。充分认识猪场粪便污水量很大;
污染环境、停产关门、不要侥幸。唯有循环经济,科学发展。
规划设计找专家,三大工艺全贯彻,因地制宜建猪舍,设备投资
不能省,循环经济保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