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who?

?研究方法:how?

?研究范围:area?

?研究理论:theory?

?研究趋势:trend?

?研究准备:prepare?

?研究计划:plan?

?一、公共管理涵义

?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人们对政府及整个公共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僵化的、等级制的公共行政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了质疑,新的公共管理也应运而生。

?公共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并没有一致看法。从公共管理的内涵来看,有的认为,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是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管理和外交关系等;有的则认为,公共管理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它适应了分权式管理环境变化的需要,灵活地获得了替代直接管理的可行方案,并在公共部门内部和公共部门之间营造了竞争环境等。

?在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关系方面,学术界的争论也很大。

?第一种属?等同论?,美国当代著名行政学家梅戈特认为,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其差别只在于行政价值观上,公共行政注重的是效率,而公共管理除效率以外,还注重社会公正和平等。有人认为公共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归了公共行政。瓦尔达尔斯基认为,将行政一词换成了管理一词,实际上是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在管理的名目下复活了。

?第二种属?分支论?,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或部分。奥特等人认为,它(公共管理)是一套实用的方法艺术和科学,适用于公共行政方案的设计与组织重组、政策与管理规划,通过预算制度进行的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项目评估与审计。梅雷厄姆等人还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下面的一个低层次的技术性、操作性领域,公共管理只是解决公共行政中的管理和技术问题。

?第三种属?相互竞争论?,认为两者是相互竞争的模式,无论是在词义、理论基础和行为模式上那是不同的,?行政?的职能比?管理?的职能狭窄。

?中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理解也不同。

?一种认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促进社会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第二种认为: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

?还有的认为:公共管理只限于政府工作的狭义管理(狭义的行政管理)。

?综合学术界的观点,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公众的要求,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各种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这种管理强调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寻求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走向市场并向私营部门学习,注重管理效果与责任、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公共管理的特点

?1、专业化管理与责任

?首先对越来越多的管理权限进行分割,让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共组织进行?积极的、显著的、裁量性的控制?,明确谁是主管、谁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让部门领导

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2、实施绩效管理

?第一,对绩效制定明确的标准并准确评估。?委以责任需要明确描述目标,提高效率需要牢牢盯住目标。?休斯指出:虽然公共部门制定绩效标准进行评估比私营部门要困难,但它还是能够实现,绩效评估不仅?可以预先界定次年预期可达到的产出,还可以将其与本年度的年末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第二,重视控制产出。公共部门习惯于寻求本部门所支配的投入最大化,政府尽力控制预算,但对有关项目的实际执行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多。公共管理强调?需要重视的产出是目标而非过程?,应根据所测定的绩效将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

?第三,节约利用资源。削减成本的同时将资源配置给那些最有助于实现战赂目标的计划。在投入方面,政府应更多地拥有相关信息,对公共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检查,少花钱,多办事。

?3、借鉴市场机制

?公共部门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缺乏活力等问题,并因此导致财政危机、信任危机等,所以,引入市场机制、向私营企业学习构成了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包括:公共部门要引入竞争机制,公共事务可以且有必要通过合同招标等市场手段完成,人员雇用及公职人员的报酬要具有与绩效挂钩的弹性。

?4、建立有限政府

?现代政府是有限政府而不是全能政府。政府的责任是与?公共?联系在一起的即:行使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承担公共责任。这说明政府的责任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包揽过多的公共事务,同时政府的权力也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政府既不能?失职?,也不能?越权?。

?三、相关概念

?1、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它是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

?一是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但也不能理解为抽象的范畴。它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二是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它具有普遍性和共同受益性。

?2、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指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如果将非排他性看做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来的特性,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纵向看,公共产品有 (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产品。例如世界和平、可持续发展环境、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等。(2)全国性公共物品。例如,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国家安全和国防,发展初等教育,进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等。(3 )地方性公共物品。例如,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督察保安等。(4)社区性公共物品。例如,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

?横向看,同一层次的公共产品有 (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指基础设施类的公共工程。

(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宪法法律等制度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

物品,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

服务性公共项目。

?3、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是指那些涉及全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满足其共同需要、关系整体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作为其主要管理对象。

?4、公共权力

?公共机构在管理公共事务中依法行使公权力。任何公共机构,如果离开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就不可能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四、公共管理的产生发展

?公共行政的发展兴起是与国家政府同步。欧文·休斯认为有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行政、19世纪的改革和传统的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

?早期的行政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从19世纪未起,自公共行政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里,它一直是政府管理的主要形式。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又使一种具有新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凸显于世。

?1、早期公共行政

?自有了国家和政府就有行政。格拉登指出:行政或者说事务管理,只是所有社会活动的中间因素。公认的行政系统出现在古埃及,主要是为了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洪水、管理灌溉和建造金字塔;在中国汉代,一些皇帝根据儒家学说管理国家;古希腊、罗马等?行政的?帝国由中央根据规则和程序对国家进行控制。虽然一些具体的行政形式很早就出现了,但通常所说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直到19世纪末才产生。

?休斯认为:早期行政系统是‘个人性质的’即以国王或大臣等某个特定的个人为基础,而不是非人格化的,公共事务的操作者忠诚于某个亲戚。导致谋求个人权力、贪污和滥用职权,想做官的人依赖裙带关系或花钱买官。

?他描述了19世纪美国的?政党分脏制?,即一个新的政党选举获胜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职位都被获胜方指定的人占据。这种体制效率低,效能差。?当政府的决策、经费和选票都成为可供谈判的商品时,政府实际上成为了一种私人企业,公民们无从知道政府的立场。

?早期行政形式的内在问题,最终引起了19世纪末发生的变化,产生了与传统形式有关的变革。

?2、传统公共行政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一些国家工业化的完成而建立起来的,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部分国家行政模式逐渐从早期的行政向传统的公共行政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英国。1854年,诺思科特-特里维报告建议政府雇员?任职前确定适当的考试?来进行选拔,取消庇护制度,即在一个中央委员会的监督下,通过公平的竞争性考试进行招聘。报告提出:依据功绩晋升,对公职人员进行重组分工,使其分别从事脑力工作和机械性工作。这一报告标志着公共服务以功绩制为基础的任命制的开始和庇护制的衰落,标志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产生。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特点是:层次分明,权力集中,政府员工分工细致,任务简单,按照相对固定的行政程序处理公务,循规而行,在行为方式上体现出韦伯所说的非人格化。

?3、公共管理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只能适应工业时代的政府进行事务管理的要求。从20世纪60

年代以来,这种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引来了诸多的批评。特别是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进入了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英美澳新日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

?尽管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起因、议程、战略、策略以及改革的范围、规模、力度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个相同基本取向,这就是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纲领。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基本趋势。

?五、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及其规律

?研究内容:管理要素即主体、对象、目标、方法、环境。主体是公共部门,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也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方法是指为提高管理效能和实现管理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所以,公共管理学的范围和内容主要有:公共部门的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的研究;公共管理一般方法的研究;公共管理外部环境的研究等。

?1、公共部门的范畴

?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要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组织、公益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

?第三部门归入公共部门原因:其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活动的基本目标具有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政府组织的目标一致的;其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控制或行政管制,它与政府组织联系密切;其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或至少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

?其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身份出现的。

?从这个意义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同时,因为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所以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一,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

?第二,政府组织管理的特殊性问题、第三部门管理的特殊性问题。

?第三,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2、公共管理过程

?(1)研究社会问题。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只限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如生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社会秩序问题、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公共领域内的共同性问题,关系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

决。

?(2)研究政策制定实施。指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措施。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总是与政府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紧密地联系。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针对公共管理中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公共政策,从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3)研究公共项目。公共项目的确认和对公共项目的有效管理都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实现。为了加强对公共项目的管理,不仅要注意项目预算、质量、结果等各个具体环节,而且要有严格的实施项目的组织保障,要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使公共项目的确认、制定、实施、验收、评估、反馈形成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公共项目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4)研究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公共产品是指一定社区内人们都可以享用和受益的劳动产品-公共设施、公共物品的总称,它包括能源、道路、公园等。公有企业主要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各种公共资源范围的界定,并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资源,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5)研究公共服务问题。公共服务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福利、公共秩序、环境保护等。在公共管理中,公共机构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是其管理中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公共管理学要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3、公共管理方法

?指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功效和实现管理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或途径的总称。

?公共管理方法研究主要有三大问题:

?一是公共管理如何干预公共管理对象和过程;

?二是公共管理如何服务社会公众;

?三是如何处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4、公共管理外部环境

?指在公共部门之外的、对公共部门及其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各种外部要素的集合,如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因素等。

?公共部门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必定要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也必须对整个外部环境作出反应,并在与外部环境的作用中得到发展。

?因此,全面考察公共管理部门及其外部管理活动的环境,研究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1)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最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利,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施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事务:指设计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公共管理人格;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现实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 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行政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因此,在行政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5.公共管理监督: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C )。

A.政府集权的特征 B.政治行政二分法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D.官僚制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洛克 6.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C ),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B.《公共行政原理》 C.《行政之研究》 D.《行政行为》 7.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思想。 A.四权分立 B.五权分立 C.六权分立 D.议行合一 8.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A )途径。 A.公共管理 B.公共组织 C.公共问题 D.公共事务 9.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成为(B ) A. B途径 B. P途径 C. S途径 D.T途径 10.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B )角色。 A.全知全能政府 B.“守夜人”和“警察” C.服务型政府 D.懒汉 11.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D )。 A.政府失灵 B.市场转变 C.政府改革 D.政府再造 12.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 B )。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讲导论 1.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 Who?——谁来管理? 公共管理者——人(公务员、公共事业举办者、公共事业工作人员等) 政务性管理人员:上级考核选派,民主选举的决策型高级管理人员 业务性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招聘等途径任用的执行型专业管理人员 公共管理者——机构 政府机构 非政府公共机构(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组织、企业化的公益性组织) What?——管什么? 从管理领域来看,要管经济、管社会、管政治 从具体公共事务内容来看,要管理10个方面的公共事务:国家发展战略、公共政策与决策、法律和行政程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职人员、公共财政(公共预算、政府采购等)、国土和其他公共资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公共项目、公共信息、各项公共事业、政府绩效 从与私人部门的比较来看,要根据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管理公共部门自身: (1)不同的结构——权利责任的清楚与模糊:公共机构组织效率的管理 (2)不同的激励——客户和资金:公共激励机制的管理 (3)不同的背景——长期连续性与届内任期短期性:决策体制管理

(4)不同的目的:利润与大众福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管理 Why?——为什么管?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看不见了路 政府失灵:看得见的手只看自己的手指 外生性失灵——不完全信息决策 内生性失灵——非公共利益行为 体制性失灵——投票悖论、组织间关系、时滞 传媒和舆论失灵:非正式组织行为、无政府主义行为、奴隶思想 How?——怎样管? 角色与知识的运用,三个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两类知识,新问题 2.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的作用 作为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案例教学法中,知识是双向流动的,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不仅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真理和智慧,教师也能获得教学经验,开拓教学视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以及联系案例运用理论的能力 3.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 政治权威——经济权威 多元制衡——自主性 公共利益——私人利益 法的支配——意志支配 政府——市场

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的材料分析题MPA考试.doc

感谢你的阅读 材料一:“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引自[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材料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认为,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制度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是由许多能力或强或弱的人小心创造出来的。历史的经验和历史原因指导其形成。(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问题: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吗?那些人可以选择和创造政治制度?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予以评论。(字数1000字以上)答: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制度建设中逐步实践、积累、创造建立起来的。选择和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中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了酝酿建立、曲折发展、重入正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正如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所说“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奔走呼号,力图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建立国民政府……各阶级、各阶层、各种 感谢你的阅读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你认为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

1、 中学数学教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内容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课程。 它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等成果于数学教育实践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是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必修的专业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中学数学教学. 教师、学生与课程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师与学生为传递和接收的主体,知识是这个传递系统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掌握与运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 数学教学规律到底是什么, 应该作为重要内容。这样,数学教学论应该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反映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材和课程,是知识技能结构的规范,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的设置,教材编写,应该遵循什么样原则和规律,才能满足培养人的要求。因而,数学课程论也应当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教学过程需要有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到底是什么,应该加以研究。因此,数学学习论也应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是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学习论,即所谓“三论”。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中学数学改革,包括中外数学课程的历史演进与改革的趋向。 ②高中数学教学理论,包括数学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与教学评价等。 ③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包括微格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主要任务是:㈠使学员深入了解国内外中学数学发展的趋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与学思想。㈡掌握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明确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㈢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数学教育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学生与课程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师与学生为传递和接收的主体,知识是这个传递系统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掌握与运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数学教学规律到底是什么,应该作为重要内容。这样,数学教学论应该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反映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材和课程,是知识技能结构的规范,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的设置,教材编写,应该遵循什么样原则和规律,才能满足培养人的要求。因而,数学课程论也应当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教学过程需要有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到底是什么,应该加以研究。因此,数学学习论也应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是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学习论,即所谓“三论”。 二、20世纪数学观的 1.数学不等于逻辑。 2.数学不等于形式。 3.注重数学的应用性。 4.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 三、 20世纪我国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一)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二) 从“双基” 与“三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1.重视解题训练,要求逐步明确 2.提倡实验与探索,鼓励合作与交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数学课程中关于数学学习的理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注重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四)从看重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四、中国的数学教育 一、中国的数学教学突出知识性的具体目标 (一)大纲、课标对知识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二)教学过程中对目标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朱立言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概论 第一章 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授权科学管理例外原则管理过程官僚制科层制霍桑试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派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人性假设动态平衡理论管理丛林决策理论学派经验学派行政公共行政 文官制度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公共权力 P途径 B途径新制度主义 1.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3.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4.公共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哪些类别? 6.公共管理理论形成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7.公共管理学科有哪些特征? 8.现代行政管理有哪些特点? 9.公共管理有哪些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组织公共组织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古典模型官僚模型 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管理层次管理幅度 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组织纵向结构层次结构横向结构 首长制委员制层级制职能制集权制分权制完整制分离制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组织冲突组织协调 文化行为模型成人发展模型政治行为模型 从众行为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1.公共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 2.公共组织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官僚模型?它有什么特点? 4.第三部门行政模型有什么特点? 5.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6.行政体制的划分有哪些依据?都有哪些类型? 7.简述现代组织理论。 8.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有哪些影响? 9.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第三章 决策程序性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价值前提事实前提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系统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方案设计头脑风暴法对演法综摄法专家会议法 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领导群体决策群体参与决策择案规则 1.决策的特征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决策有哪些类型? 3.决策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之间是什么关系? 4.决策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 5.各国的行政决策体制都有哪些类型? 6.行政决策有哪些步骤? 7.结果预测有哪些方法? 8.试对群体决策的利弊进行阐述。 9.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择案规则? 第四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管理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教学内容 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从简单的教具模型、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5、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室文化建设情况、座次排列)等要素; 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

2007年厦门大学6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厦门大学6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06 科目名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招生专业: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系所有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政治经济学 2.主权 3.公共组织 4.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评析两党制的特点。 2.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3.简要回答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4.简要回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政治民主化的动力。 2.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五种角色。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双村管理体制的变迁 双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时期,大队党支部书记掌握着大队的实权,是大队的一把手,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管政策,管党员。管政策就是负责落实和执行上级的指示;管党员就是管干部、管人。大队管理委员会作为党支部权力链条的行政延伸,由主任、会计、民兵连长、妇女主任、治保主任等组成,加上党支部书已和团支部书记共5-7人,体现了大队在政治、经济、军事、妇女、青年等方面的主要权能。其中,书记、大队主任和会计是大队干部中的核心,后两人又是书记的左右手。其余的大队干部处在大队权力结构的第二层级,工分补贴也要低一些。其中,民兵连长(往往也兼任治保主任)的社会大背景有关。大集体时期,国家对村庄权力的支配,不仅立基于上述组织化机制,同时也是基于大队、生产队干部为核心的村庄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式忠诚。 20世纪80年代,双村所在大队所辖各生产队更名为村民小组。这一变更标志该乡的行政组织重新为村组体制所取代。双村也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历程,它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确立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和产生方式。民选是村委会组织和产生的最基本规则,也是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引入,就双村而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达川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中由政府引入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三是村民自治制度文本的确立,这是由政府引入的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其宏观的法律基础是宪法和《村组法》中的相关规定。 村民自治活动在双村最大的收获在于它正在开始改变村庄治理精英的产生途径,但是,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却决不仅仅体现在变化中的村庄精英与普通村民的联结方式上,它也同时体现在改变中的村治精英与乡镇权力的连接方式上。当依据行政和科层化规则运作的乡镇在遭遇到依据村民自治原则所运行的村政,而村政的运作从根本上又受制于行政国家和个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补贴:是政府基于某些特殊的需要将部分财政收入直接分配给生产者或消费者,提供无偿补助.是政府调节微观经济的重要财政杠杆之一,也是发挥公共财政分配机制作用的特殊手段. 2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P248 3风险型决策P134 风险型决策是介于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即决策时存在一个确定目标,掌握了部分决策必备的信息,面对两种以上的环境和条件,有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且每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但可预测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对决策结果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决策。 4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是面向的未来的,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情况预期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就需要在必要时改变实现目标的进程,以保证公共计划的航向一直对准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灵活性原理使公共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不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公共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5公共财政:是国家暖和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和需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公共财政既是国家财政的一种类型或模式,同时也是政府处理与市场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常将公共财政等同于公共财政管理.P198 6公共管理P8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动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施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7公共管理监督P159 公共管理监督指贪污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和监察和督导活动。 8公共管理人格: 是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实现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它是公共管理者在社会活动,特别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地位与作用的统一,是其长期的习惯性的伦理行为的升华. 9公共管理协调P152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1 公共决策P132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事务过程中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做出决定的过程。 1 1公共伦理P97 公共伦理是指用以实现共同价值和利益,规范全体社会公众(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各种道德规范、规 章制度等。 1 2公共选择理论:又称理性选择论,即美国经济雪茄布坎南创立的公共经济理论,主张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 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把政治决策分析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为公共管理改革提供全心的理论平台。它的一个核心论点就是认为人是理性的,都想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因而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受自我利益支配的。 1 3公共组织P8: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依法成立的具有公共利 益、运用公共权利来管理公共事物及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1 4公务员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根据本人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辞去现任职务,解除或部分解除其与国家行政机关权利义务关 系即职务关系的一种行为.

2008年厦门大学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制度主义;2.政治改革;3.组织;4.政府绩效: 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40分) 1.简述权力的基本属性。 2.简述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作用。 3.简要回答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简要回答“统治”与“治理”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当代西方的几种主要的国家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2.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及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Ⅰ.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 温岭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总面积920.2平方公里,人口111万,是个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市的经济发展迅速,为全国“百强县(市),”和“明星县(市)”。 1999年6月25日,温岭市松门镇党委、政府召开了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会议。和往常不一样,这次会议没有镇领导铿锵有力的宏篇大论,200多名自发赶来的群众与镇领导进行了平等的对话。群众提出的问题大到村镇建设规划,小到邻里纠纷,镇领导耐心听讲、周详地解释与答复。这就是最早的一次民主恳谈会。5年过去了,这被人称为“泥土里诞生的村议会”并没有消亡,它不断演进,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有学者认为,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寻找了新的生长空间。 村一级的民主恳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一期一个主题,恳谈会的内容主要是当地的重点工作以及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凡本村村民均可参加。方式与镇民主恳谈会类似,但村级民主恳谈会的开展并不顺利。最初,有些村民的发言无序、非理性和情绪化比较突出,有“火药味”。过激的言辞批评使村干部颇为尴尬,部分村干部则反映自己有被“批斗”的感觉。有些村干部开了一次恳谈会后就不敢再开第二次了。 随着村民在恳谈会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村民们对干部的态度也渐渐地改变,由猜疑转向信任,由抬杠转向合作,由矛盾转向和谐。 几年下来,村民和村干部逐渐接受了民主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渐渐成为村民的生活方式为此,有媒体赞誉说这是“泥土里诞生的村议会”。 体制外的生长:原创性的基层民主形式 民主恳谈作为群众与政府平等对话的一种新的方式和机制,它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载体。然而,从更深层次考察它的特性,民主恳谈已经超出了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本来意义,“恳谈”一词已经涵盖不了其内在的全部价值,这是民主恳谈的创始者始料未及的。 2000年12月25-26曰,温岭市委与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日报社联合召开了“用民主方法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在观摩了松门镇的民主恳谈会之后,他们对民主恳谈的关注和兴奋点不约而同地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转向了基层民主。2002年8月ll日,温峤镇政府召开“江厦学区校网调整民主恳谈会”。镇政府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考虑,建议将青屿中学撤并到江厦中学。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好事”竟遭到青屿片群众的强烈反对。 群众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学校撤并带来的食宿、交通费用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而且学生上学早出晚归途中也不安全。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教育政治学的完整内涵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揭露了它的对象本质,同时它的对象确立是由本学科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同事也有着其特是学科规律,进而可以将思想政治学法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何做人工作的学问,因而他要研究人,却有不能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多面体。在自然属性而言,有着生命规律支配的生命属性,这主要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而是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等学科研究的内容。在社会属性而言,人的社会属性有着极为广阔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如何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活动、规范化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当然不能包罗万象而将这一切都尽数研究,而且由其特殊性,选择的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方面进行研究。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并不研究人社会属性的所有方面明,而只研究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摸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的思想向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变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原理 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都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有矛盾的,这就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即:一定社会的阶级和政党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水平的矛盾。 对这个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是研究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这“两个规律”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联系。因为这一矛盾:第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第二,这个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想存在形式。第三,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发展的主要动因,并规定者其他矛盾。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对这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两个具体规律 每一门学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成了的根据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着自己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因而也有着它独特的规律。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人的思想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产生了人的需要,

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利益 2.行政决策 3.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西蒙关于行政决策过程的主要思想。 2.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有哪些? 3.如何理解公共选择理论对行政改革的启示? 4.简述政权监督的主要内容。

5.简述行政伦理和依法行政的关系。 6.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试述布坎南的“政府失灵”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2.请阐述有限理性模式对决策理论的贡献。 3.行政权力行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如何克服行政权力行使的负效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利益 答:利益是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则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或者说,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 2.行政决策 答: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是:①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决策不同,只有

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对此,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机关之外的某些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依照宪法、法律规定或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后,亦可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②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它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事务,即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之外的一切社会公共事务,都需要通过行政决策加以解决。而其他决策,如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决策等,其内容主要限于各自的内部事务,一般不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事务。③既定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利益,它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而制定。因此,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3.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而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是平衡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在增收与减支同时并举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会产生财政盈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西蒙关于行政决策过程的主要思想。 答:对行政决策过程的研究是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主体部分。在《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中,西蒙就曾经论及行政决策过程及其相关的问题,在《管理决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公共管理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公共管理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一、公共管理的主要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具体表现则是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三、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的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四、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公共管理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新的类型,而人类的社会治理是与人类社会一道生成的,绵延至今,进化成了公共管理这一新的治理文明形态 2、论述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大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工业社会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顶峰,开始了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后工业社会是指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时期。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先提出。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后工业社会”的认识,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观是以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依据的,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发展 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 业社会。贝尔所描绘的后工业社会是一 个以知识为轴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 中,知识日益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 的源泉。自从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 这一概念后,在知识界,一场探讨后工 业社会并寻求建构方案的运动就展开 了。后工业化与全球化为人类带来的是 社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 进入21世纪后,危机事件的频发以及 2008年开始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都表明人类进入了一个高度复杂性和 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公共管理产生于 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所要 承担的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 条件下的社会治理。显而易见,高度复 杂性高度不确定性首先冲击的是政府, 它使得由政府这一单一治理主体承担 的社会治理的状态变得难以为继。更为 重要的是,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 社会现实提出了社会治理主体重结构 的要求。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公 共产品供给途径的多样化将使公共产 品的性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公共管 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发展的必然结果,这 产生与工业社会的治理危机,表现为人 类寻求“善治”的不断努力。公共管理 代表了人类社会治理的未来,是需要我 们这一代人加以开拓和建构的新型社 会治理模式。 3、公共管理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公共行 政的终结? 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多元治理主体 合作治理的模式,使原先的行政管理与 社会管理的分化和分离进程发生逆转, 开始走向融合和统一。二,多元公共管 理主体都必然是首先以组织的形式出 现的,而所有进入公共管理合作体系中 的组织又都存在着一个内部的管理即 行政的问题,而且就它们作为公共管理 主体而言,其行政无一例外地都应当是 “公共行政”,都具有公共性。三,公 共管理范畴中的公共行政从属于合作 治理的需要,以合作行政的形式出现。 四,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行政在形式上是 合作行政,而在实质上则是服务行政。 4、论述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 联系与区别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是关于 两种社会治理模式的两门不同的 科学,在历史的维度中,它们有着 前后相继的关系。而在实质上,就 公共管理学是关于公共管理这一 新兴的社会治理模式的科学而言, 它是对公共行政学的扬弃,一方 面,它有继承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科 学成就;另一方面,它又实现了对 公共行政学的超越,是对公共象征 学学科的否定。公共行政学主要以 国家的行政系统——政府为研究 对象,而且主要是研究政府自身的 管理问题,希望通过政府自身管理 问题的解决为政府外部职能的实 现提供保障。公共管理的侧重点将 放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和运营问题 上,着重研究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在 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得合作行 动。对于公共行政学来说,效率追 求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公共管理学 而言,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才是第一 位的。 5、论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 容。 公共管理是一种客观的社会 治理活动及过程,它构成了公共管 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所要 研究的是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 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 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 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 段。具体的说,公共管理学的研究 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容;一、公共管理学担负着认识公 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 学科使命。二、公共管理学需要为 公共管理的系统建构提供理论支 持和全面规划。三、公共管理学需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汇总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汇总

相对于传统行政管理而言,现代公共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从控制导向转向公共治理。 2、以公民本位取代政府本位。 3、由内部封闭走向外部开放。 4、从追求效率转变为强调责任。 从“公共性”的本质内涵出发,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传统社会学中公私概念只是反映了不同人群的集合状态或规模大小,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在其中的相对性和相应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作为现代管理的本质属性,“公共性”与国家及其职能的发展演变相联系,分权制衡和专业化分工已经奠定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基础。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2、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 3、多元制衡与意志自主。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与实证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如何理解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1、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化和公民需求多样化,适宜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来参与社会治理 2、现代公共事务日以专业化和复杂化,促使政府部门需借助非

政府公共组织来完成复杂的管理任务3、人们对政府职能在认识上的转变,促成了公共管理主题的多元化。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相对独立性、志愿公益性、非营利分配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 1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2消除各种外部效应3防止滥用垄断优势4客服信息不充分5保障收入分配公平6纠正不合理的偏好7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从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中国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调整思路: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组织效率2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府体制改革3消除政府寻租和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公共权力(不同于私人权力)的本质特征:公共性、相对性、支配性、权威性、垄断性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公共权力制约机制建设 公共权力的授权必然伴随着公共责任的确定,公共权力和公共责任应该统一。如果公共权力偏离公共责任,就会产生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背离了公共利益目的,公共管理主题运用公共权力谋取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2、教育现象包括() 3、教育学是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2、教育现象包括()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也是()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 10、后期称墨家为():称道家为()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 ) )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 13、( )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 )完成的。 15、( )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 )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 ),被认为……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 )。 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 )( )( ) 19、西方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 )。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 ) 24、洛克是( )的代表, 他的代表著作是( ) 25、卢俊是( )的代表,著作是( ) 26、裴斯泰洛齐是( )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 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 ),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 被称为( ) 29、杜威是( )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 ),鉴别包括( )和( )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 ( )( )( ) 32、调查研究法包括( )。 33、教育实验可分为( )、( )、( )。 34、教育一 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 ) 35、古代教育包括( )( )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 ) 37教师的来源是我 国夏、商、周时代的( )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 ) 39埃及古 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 )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 )( ),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 )( ) 41、六艺的内容是( ) 42、( )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 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 )和( )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 )和( )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 )为自由七艺。 45、( )是我国学校 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46( )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 )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